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龙船调》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龙船调》
二、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从中感受湖南民歌的风格
特点,初步了解和感受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有感情地演唱湖南民歌,
唱出湖南民歌的韵味,能主动参与课堂音乐活动,通过同学间的互相
配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2、通过欣赏《龙船调》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
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国民族歌曲产生兴趣;感受湖北对白
方言,了解山歌特点,体验地方民歌带来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演
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歌曲风味,通过对音乐的
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
对中国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三、教学重点:
1、 通过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的教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
作的意识,深刻体会众人合伙力量强的道理。
2、 通过湖北民歌《龙船调》的教学感受湖北对白方言,了解山歌
特点。
四、教学难点:
1、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中附点与切分节奏及几个旋律大跳部位
的准确演唱。
2、对歌曲《龙船调》进行创造与表演。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1、教学导入:
用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本节课,这两首歌
曲表达了众人合伙力量大的道理,像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今天我们
就来欣赏学习一首新歌,《一根竹竿容易弯》
2、 欣赏歌曲
(1)欣赏何继光演唱的《一根竹竿容易弯》
我国著名的湖南籍歌唱家何纪光就曾经演唱过这首歌,他的演
唱风格独特,韵味十足,并且运用了湖南方言,下面我们就来
欣赏一下吧。
问题:学生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之处?(用了地方方言衬
词、衬句很多,比如:扯脱难、竹竿等)
(2)再次欣赏了解方言特点。
除了歌词,这首歌曲的旋律也很有特点?
(深入了许多花鼓戏音调的元素)
(3)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通过学唱再来感受一下湖南民歌
的魅力。
3、 分析、学唱歌曲:
《一根竹竿容易弯》是一首湖南地方风格浓厚的歌曲,歌曲为
四四拍子,带引子和尾声的两段体结构,歌曲配上湖南方言的
衬词,充分体现了湖南民歌的地方特色,体现了众人合伙力量
强的歌曲内涵。
完整聆听歌曲,让学生从听辨中了解湖南民歌的主干音,是 6 1
3 5 几个音。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湖南民歌的特点,又熟悉了歌
曲的主旋律,让学生在主动有兴趣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欣赏歌
曲的演唱,让音乐学习始终保持在愉悦,民主,亲切的氛围中。
4、 学唱表演
歌曲学生们唱一唱,感受民歌的魅力。
5、教师小结:
通过通过这首歌曲,我们学到了什么?
(告诉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取得胜
利)
(二)欣赏歌曲《龙船调》
1、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播放歌曲视频观看聆听
龙船调,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开头带有明显的远距离打
招呼似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随后的短句既有划
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舞蹈的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
诙谐幽默,有着很浓厚的生活气息,半说半唱的对白,强化了
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最后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
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
2、简介湖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
(1)土家族的分布
(2)土家族民居的特点
(3)土家族的服饰特点
(4)土家风俗
3、再次聆听思考:
(1)这首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山歌还是号子?
(2)你能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吗?
(3)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对唱)
(4)这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4、学唱歌曲,在聆听的过程当中,跟着歌曲的旋律哼唱,学会用诙
谐幽默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对白部分。
5、学生活动:
分组按照舞台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设计,教师可提供事先准备的艄公的
帽子,船桨等工具,依照故事环节进行拓展,想像与创编,此分组表
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教师进行评价。
6、拓展欣赏 情感升华
《龙船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2003 年 11 月,
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戴着它飘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
纳金色大厅,观看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
(活动)说说你看到外国人在唱中国方言歌曲的心情。
7、小结
我们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的湖北民歌龙船调,推
向了全世界,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音乐,并通过中国
的音乐了解中国。
(三)课堂总结: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人们一代又一
代的口头相传中不断的得到了加工改善。民歌的分类分为山歌、
小调、劳动号子。通过歌曲的欣赏聆听与学习,让我们了解不
同地区的民歌有着不同的特点,从而产生了解我国民歌的浓厚
兴趣。民歌音乐欣赏,不仅陶冶了性情,了解了中国民歌地方
特色,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