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 脱贫攻坚作文素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作文 脱贫攻坚作文素材

ID:685994

大小:37.36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侧记 历史终将记住这一天。 这是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日子。一部中国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 这是无论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的乡亲们,和他们息息相关的日子。960 多万平方公里大 地上,每个人都是这场伟大史诗的参与者、见证者、书写者。 2021 年 2 月 25 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的庄严宣告,传遍了万水千山: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 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从 2012 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到今天,历经 8 年多; 从 1978 年改革开放到今天,历经 40 余年; 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历经 70 余年; 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今天,历经百年。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梦圆。 一早,在北京和煦的春风里,来自全国脱贫攻坚各条战线的代表们走进人民大会堂,他们因为脱贫事业改变了人 生轨迹,贫困的乡亲们也因为他们改变了命运。 今天,以国家的名义,致敬他们和他们所代表的千千万万为摆脱贫困矢志奋斗的人们,致敬我们伟大的时代和我 们伟大的人民。 “一个都不能少” 大会开始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 誉称号个人获得者和因公牺牲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亲属代表等,齐聚人民大会堂宴会厅。 当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健步走进来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总书记微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他走到会场正中的座位前方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前走,走到另一侧,挥手向 大家问好。 “总书记好!”许多代表热情地向总书记问好。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道了一声:“辛苦了!” 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才换来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从历史深处,更能读懂今天伟大成就的来之不易。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 所”……为摆脱贫,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多少憧憬、多少夙愿。 “打土豪、分田地”“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百年红色历程中,多少奋斗、多少跋涉! 大会上,随着总书记娓娓道来,很多人湿润了眼眶。事非经过不知难,昔日的“穷窝子”“穷日子”历历在目。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去了河北阜平,看了乡亲们的日子,“心情沉重”。 党的十九大之后他冒着严寒去了四川大凉山,在深山里辗转奔波两三个小时。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 上学难、就医难……一个个难题解决了。时隔一年后,他考察过的三岔河镇三河村搬进了平坝子上的新村。村里家家 户户贴着:“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习总书记卡沙沙(谢谢)!” 会上,三河村的第一书记李凯在走上领奖台时抓住机会,将乡亲们的期盼带给总书记。他对总书记说:“乡亲们非 常想念您,让我再向您道一声‘卡沙沙’。” 往事历历在目。那次考察,乡亲们唱着歌,送了一程又一程。掌声、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巍巍大凉山 上。 “卡沙沙!”习近平总书记也以同样三个字回应道,他说:“三河村很典型,脱贫不容易。” 不容易,却不能不干。“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穷不是社会 主义”……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重温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时,亲历其中的人们更深切感悟到何为党、何为国。 “8 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说。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啃硬骨头、涉 险滩,一切为了人民,为了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2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 最深的牵挂,最坚定的决心。 “8 年来,我先后 7 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 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 看真贫,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 不畏严寒酷暑,不惧山高路远。深山小院里的欢歌笑语,农家账本前的细致追问,多少动人的故事! 会场里,来自吉林农业大学的李玉,听到总书记讲述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时,心潮澎湃。每年 两三百天“下乡”,他最多的感受是“天翻地覆慨而慷”。有时到了村子,甚至认不出曾经来过。熟悉的人,却是崭新 的路、崭新的家、崭新的面貌。 会场内外在静静倾听,无数人有着同样的感慨、同样的共鸣。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 此而成就!” “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话音未落,如潮掌声响起。 “伟大来自平凡” 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声响起,习近平总书记起身走到领奖台前方,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 者一一颁授奖章、证书、奖牌。 毛相林,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 他走上红地毯,众人瞩目下一步步走到总书记面前。“走”,曾经对他和村里人来说,多么艰难。7 年,8 公里,他 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那是一条向生之路,也是一条向上之路,寄托着从来没有走出过村子的乡亲们的 希望啊!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总书记会 上引用的毛相林说给乡亲们的这句话,正是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白晶莹,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 总书记为她戴上奖章,叮嘱她:“工作继续加把劲,好好干!”锃亮的奖章落在了蒙古族服饰的刺绣上,那是一朵 怒放的牡丹花。5 年,从第一个刺绣学生到两万名绣工,十里八乡亲切地称呼她“白老师”。 脚上总是沾着泥巴的老教授李玉,帮助陕西柞水县发展了木耳产业。颁授奖章时,他当面向总书记表达谢意,感 谢总书记“为‘小木耳,大产业’点赞”。 “你们这是个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笑着对他说。 张桂梅,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她是“峡谷里的灯盏”,是千百个孩子的蜡烛。燃烧自己,烛照他人。习近平总书记弯下腰去,向坐在轮椅上的她, 郑重颁授了奖章。 “保重身体!”总书记轻声对她说。 赵亚夫,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 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他,40 年如一日扎根老区,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以农富农” 的小康之路。颁授奖章时,总书记微笑着勉励他说:“把成绩写在大地上。” 夏森,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 她省吃俭用攒下 200 多万元,悉数捐赠给西部贫困地区。今天,她坐着轮椅来到总书记面前,胸前的红花映红了 白发。 此刻,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戴上奖章的她颤巍巍想站起身来。总书记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弯下腰双手颁给 了她证书。 …………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回望这一路,无数人、无数群体的众志成城,汇聚了一 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磅礴之力。 10 个集体,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奋斗改变了贫穷的命运,他们的故事也感动和激励着许许多多 的人: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中共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委员会、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 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农电工作部、 3 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郝家桥村、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 来自十八洞村的施金通再次见到了总书记:“总书记您好,我是十八洞村的施金通。” “我知道。干几年了?” “8 年了。十八洞村的群众现在过得很好,盼着您再去看看。” “新闻经常报道十八洞村,我都在看,有机会去看大家。” 第十个获得该荣誉的是闽宁镇。那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断言“干沙滩会变成金沙滩”的地方。而今,那里的日子 越过越红火。当镇党委书记张文来到面前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他说:“一以贯之,刮目相看!” “他们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 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讲述了广大扶贫干部的故事。 赤子其人,丹心如铁。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中,1800 多名同志牺牲在扶贫岗位上。他们把对身边乡亲们 的热爱,对心中信念、肩上责任的执着,书写在漫山遍野的土地上,矗立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经久不息的掌声里,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在会场上老泪纵横。带领乡亲们“绝壁凿路”的毛相林想起了为修路而 掉下悬崖的兄弟们,泪湿衣襟。 国与家,这是最生动的写照。 “持之者其难也”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 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征途漫漫,而今迈步从头越。他对脱贫后的部署思虑已久,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 书记再一次谆谆叮嘱:“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时间长河中,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波澜壮阔,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一步接一步,步履坚实。 “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其中的一桩桩、一件件事都谋划周全:“对易返贫 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对脱贫地区产业要长期培育和支持”“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对脱贫县要扶上 马送一程”…… 总书记曾经说,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钉钉子的韧性,也是求真务实、较真碰硬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 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一以贯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风范,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 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有自己的观感。他们眼中的鲜红党旗、不分昼夜奔波的扶贫干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东西部 扶贫协作机制……万千观感汇聚,涓涓细流奔涌,共同铸就了脱贫攻坚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 “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 “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 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里,8 年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谱写了浓墨重彩的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 坚精神。 举世瞩目的奇迹背后,是精神的力量、精神的传奇。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 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12 点的钟声敲响,会场内外的人们在流淌的时间中感悟着、思索着、共鸣着、振奋着。 4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 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站起身,面向会场内外的亿万人民,深深鞠了一躬。 2012 年 11 月,也是在人民大会堂,面向中外记者,总书记的一句话久久回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 们的奋斗目标。”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是波澜壮阔的新征程,这是奋发有为的新时代! 这场大会宣告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见人见事见精神! 2018 年 2 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途中说:“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 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三年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收官。2021 年 2 月 25 日,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场大会,见人、见事、见精神。 胜战之时,致敬这些扶贫人 习近平在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 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最高指挥者,习近平与千千万万的扶贫战士勠力同心。在 2021 年 2 月 25 日的总结表彰大会上, 总书记为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隆重颁奖。 到 2021 年春节,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的病历单上,已经累积 20 多种疾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 40 多年,她创建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 1800 多名女孩走进大学。 张桂梅校长当天是坐着轮椅领奖的。她告诉《时政新闻眼》,原本不想以“坐轮椅”的形象出现,怕学生们担心。 谈到获奖,她说这份荣誉是给所有乡村教师的。 另一位坐轮椅领奖的是 97 岁高龄的夏森老人,同样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她设立的“夏森助学金”已帮助 180 余名贫困生圆梦大学。颁奖当天有一个细节,夏森老人尝试从轮椅起身致意,总书记轻拍她的肩膀,俯身为她颁奖。 80 岁的赵亚夫是“科技兴农”的代表。2014 年 12 月,习近平到江苏镇江世业镇先锋村农业园考察时,曾与赵亚夫 交谈,赞扬他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 2020 年 4 月,总书记到陕西考察时,曾点赞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这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带领团队对口 科技帮扶的成果。李玉告诉《时政新闻眼》,目前他的团队已开发出木耳片、木耳冰激凌、木耳菌草茶等多种产品,还 建设了质量安全云数据平台,为农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当天,除 10 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外,10 个集体也获得这一荣誉:湖南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 理念发源地,上台领奖的是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宁夏闽宁镇是由总书记亲自命名的“闽宁村”升级而来,闽 宁镇党委书记张文登台领奖;2018 年 2 月总书记曾走访四川凉山昭觉县三河村,村里的领奖代表是 90 后第一书记李 凯……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大事:彪炳史册 厥功至伟 人因事立,事因人成。 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在 2021 年 2 月 25 日的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说,8 年来,党中 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如何完成这件大事?总书记这样“标重点”:2012 年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 年,提出精准扶贫 理念。2015 年,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 年,精准脱贫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2020 年,做好“加试题”, 打好收官战。 习近平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 的伟大光荣”。 光辉的历程,宝贵的经验。在 2021 年 2 月 25 日的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结为“七个坚持”,其中就包括坚持 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总书记在总结表彰大会上说,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 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 实事:真扶贫 扶真贫 脱真贫 在历史的回望中,总能发现可贵的坚持。2021 年 2 月 16 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 8 年前在河北阜 5 平考察扶贫开发的讲话。总书记当时就作出提醒,“平均数会掩盖差距”。 在 2021 年 2 月 25 日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在总结 8 年来的经验时说:“我们要求下足绣花功夫,扶贫扶到点 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一个细节,折射了脱贫攻坚战的鲜明特质——求真务实。2017 年 2 月 21 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39 次集体学习时说:“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脱贫攻坚,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实事。总书记多次把它形容为“第一民生工程”。在 2021 年 2 月 25 日的总结表 彰大会上,总书记说:“我们突出实的导向、严的规矩,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坚决反对大而 化之、撒胡椒面,坚决反对搞不符合实际的‘面子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贫困 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 下实功,求实效。在 2020 年 3 月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总书记作出部署:从当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要组 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在 2021 年 2 月 25 日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表示,党中央决定,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 果后评估工作。 其用意,是要真正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难事:攻坚克难 接续奋斗 2015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改成了“脱贫攻坚”。会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5 年多后,习近平在总结表彰大会上这样回望脱贫攻坚战:“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 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在当天的讲话中,总书记引用了《淮南子》的名句:“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下一步,中国要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总书记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 脱贫攻坚。”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正如总书记在总结表彰大会上所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 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脱贫攻坚精神: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几天前,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几天后,这个精神谱系又添“新成员”。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伟大脱贫攻 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在这当中,“精准务实”,尤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态度、实践品格、治理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事实也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在 2015 年 11 月举行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 在万民之忧乐。’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有这样的情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为民造福,我 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 唯有为民造福,方能不负人民。站在这一点来理解,脱贫攻坚精神永不过时。 千年大跨越 日月换新天——写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之际 新华社北京 2 月 24 日电 新春时节,一个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 2 月 25 日在北京人 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人们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庄严宣告:“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历经持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 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实现了中华民族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 千年梦想,圆在今朝!这一彪炳史册、光耀全球的丰功伟绩,辉映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 人类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 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 6 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 的脱贫攻坚战。 “一个不能少”的坚定承诺,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带来无数人命运的变迁。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 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贫困地区的面貌彻底改变,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 烂。 “这是抬头见景啊!”今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贵州毕节化屋村脱贫群众易地搬迁后的新家,称赞不已。精准 脱贫政策让这个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 63.6%的“悬崖下的村寨”,迎来跨越式发展。2019 年底,村里贫困人口清零,村 民们过上了过去不敢想的好日子。 山河依旧,换了人间。无数个“化屋村”的巨变,汇成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8 年间,中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 帽,现行标准下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 10 年实现了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 7 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 70%。在世界东方这片古老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 人民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 供了重要启示和有益借鉴,深刻影响了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进程。 (二) “40 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习 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令人动容。最深的牵挂,最暖的真情,彰显人民领袖的爱民情怀,诠释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 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书记既挂帅又出征,亲自谋划、部署和推 动脱贫攻坚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不竭动力。 这是着眼全局的战略安排。“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 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走好这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实践中,我们党不仅把脱贫攻坚作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而且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内容,赋予扶贫脱贫工作以新意 义和新内涵。 这是破解难题的科学部署。不搞大水漫灌,不要“手榴弹炸跳蚤”,针对深度贫困地区不同的致贫病根,习近平总 书记深入思考“怎么扶”的破解方法,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针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成为攻坚制胜之策。 这是全面攻坚的体系保障。一张“五级书记”同框、共抓脱贫攻坚的照片,让人们看到上下齐心克难关的决心和 力量。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推动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既督促工作进度、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又杜绝弄 虚作假、严防“数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为脱贫攻坚立规矩、提要求,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领导体系, 让责任环环紧扣,压力层层传导,为决战决胜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回答了脱贫攻坚的目的、战略、方法、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构建起中国贫 困治理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也为世界的反贫困斗争提 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 脱贫攻坚重大胜利的背后,闪动着无数负重前行的身影,传颂着众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广大党员、干部心怀对人 民的赤子之心,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牺牲奉献。 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把汗水流淌在战贫一线。誓言“一户不脱贫、坚决不撤岗”的安徽金寨县大湾村驻村扶贫工 作队队长余静,一干就是 6 年;重庆竹贤乡下庄村支书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 7 年不懈奋斗,硬是在绝壁凿出一条 8000 米长的“天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派出 25 万多个驻村工作队,累计 300 多万名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 单位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有父母家人,但为了带领群众早日脱贫,他们把对家人的 “亏欠”埋在心底,把对群众的责任扛在肩头,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洒热血铸丰碑,他们把功勋镌刻在祖国的大地上。年仅 26 岁的扶贫干部蒋富安因劳累猝死,他帮扶过的村民放声 痛哭;贵州遵义市汇川区驻村干部余永流生前一封致歉女儿的家书,让无数人泪目;壮族姑娘黄文秀在帮助乡亲们脱 贫的征程中,献出了年仅 30 岁的宝贵生命……截至 2020 年 7 月底,全国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扶贫干部,共有 1500 多人。英烈们以赤心诠释初心、以生命履行使命,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前不久,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引发热议。网友感叹:伟大的脱贫攻坚离不开同样伟大的扶贫干部,他们如 7 散落在山野的一束束光,照亮封闭的山乡,送去致富的希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改天换地,以身许国。共和国丰 碑上,永远铭刻着扶贫干部不朽的英名和功绩。 (四) 人间万事出艰辛。没有汗水流,哪来谷满仓?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越来越红火的日子,是乡亲们“一个汗珠摔八 瓣”干出来的,是奋斗者“不服输、不认命”拼出来的。 有一种精神叫“不屈”。它是种下希望的辛勤耕耘,是外出打拼的坚实脚步,是写在老屋墙上“宁愿苦战、不愿苦 熬”的铮铮誓言……脱贫有多难,这片热土上的人就有多拼。在这场改变命运的斗争中,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向 困难低头,以脚踏实地的努力、毫不懈怠的拼搏,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幸福新生活。 有一种奋斗叫“我能”。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面对脱贫攻坚路上的硬骨头、拦路虎,改革创新是开拓前进的 利器。承包确权的“红本本”,让千亩荒山变身“绿色银行”;一根网线,让大山深处的村民成为“带货达人”;搭上“一 带一路”快车,老区群众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水果卖到大洋彼岸。从不敢想、不会干到学着干、大胆闯,突 破观念束缚、解开贫困死结,一个个奋斗脱贫的故事成为佳话。 “每个人都了不起!”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再次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14 亿人民迸发出改变命运的创造伟力, 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五) 减贫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贫困人口共享 改革发展成果,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这份人民满意、举世瞩目、光耀史册的优异答卷,隐藏什么样的发展密 码,又带来哪些深刻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面对艰巨繁重 的脱贫攻坚任务,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建立起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 层层压实责任,兑现对人民的承诺。累计数百万名干部驻村帮扶,投入扶贫资金以万亿元计,东西协作对口帮扶,民 营企业“万企帮万村”,构建起“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形成强大社会合力。我们党强大的领导力、动员力、执行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劲推动力。 ——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的动力之源。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 致富的主体。我们党始终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动员贫困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广大贫困群众不等不靠, 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靠奋斗实现脱贫奇迹,彰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 民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事业发展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坚持精准方略,做好精准文章,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减贫之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脱贫方案的亮点 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党中央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 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取得扎实成效。脱贫道路千万条,务实管用第一条。立足实际、瞄准问题、精准施策,是脱贫 攻坚的制胜之道。 ——坚持从严要求,确保落实落地,砥砺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脱贫攻坚是啃硬骨头的战场,也是检验作风的考 场。我们党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强廉洁扶贫,杜绝形式主义、不良作风, 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经得起人民、实践和历史检验。锻造真抓实干的好作风,练就勇于担 当的铁肩膀,这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六) 好日子在哪里?在丰盛的餐桌上,在亮堂的居室中,在鼓起的腰包里,更在脱贫群众绽放的笑脸上。“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照进现实,照耀新时代的神州大地。 “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日前,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党中央 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5 年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幅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正渐次铺 展……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亿万人民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挺进,社会主义中国一 定能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