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ID:685398

大小:713.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5-0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 3 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 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些年,人们欣喜于一批独具匠心、堪为文化地标的新建筑陆续问世,对于一些怪诞丑 陋的建筑也议论颇多。建筑的美丑、适宜与否,直接体现设计建造者的审美品位,深层次看, 则涉及当代建筑如何继承与创新的重要问题。妥善处理建筑文化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成 为激发造型创意、延续民族风格、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环节。 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先民多半生活在平原地带,建筑以泥土砖木结构为主;欧洲国家多 处于丘陵地带,建筑以石拱廊柱构造见长。人类在建筑材料的选择、配搭以及营建中起主导 作用,人们的语言、习俗和情趣等,共同凝结为民族意识,渗透于建筑的每一条肌理、每一 个细节之中,最终固化为特有的建筑风格,形成文化认同。 建筑在实用和审美功能之外的文化象征意涵,常常和特定的民族国家认同联系在一起。 建筑设计建造者,在把握本土与外来关系之时,对这一点尤其需要精思熟虑,尊重建筑的“本 土性”。“本土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全球化时代中的各个民族,汲取外来建筑精华为我 所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拿来”不是照搬照抄,不是贪大求洋。在继承传统文化基因基 础上借鉴外来建筑优长,在洋为中用、融会中西的深度化合中发扬光大我国建筑传统。 传统的沿革存续是动态的历史进程。如果不能吸纳与兼容现代科技和新的审美元素,如 果没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如果无法激情洋溢地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 风尚,建筑艺术不可能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活力。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许多固本出新的成功案例无不诠释着这一朴素的道理。陕西省历 史博物馆、孔子研究院、苏州博物馆和宁波博物馆等大型场馆的设计,不仅保留中国传统建 筑的恢宏壮观,还结合时代需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或吸收地域文化,或融入民居特色, 为文化传承留下宝贵的建筑范本。除场馆类建筑外,民居建筑亦如此。像北京菊儿胡同危旧 房改建、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红河元阳哈尼族民居改造、湖州安吉景坞绿色农居、山 东凤凰措的翻建项目等,力求把古典民居的韵致和现代生活理念密切结合起来,妥善处置私 家房舍宅院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把当下生活的烟火气融入古典山水园林之中,在市井的喧嚣 之地开辟一方闹中取静的洞天,让人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建筑属于复杂的造型艺术。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精确合理;布局舒展流畅、内饰优美和 谐;既尽可能开掘实用空间,又赏心悦目、给人以安全舒适之感,是基本诉求。除了建筑语 言要协调不“乱搭”外,还要充分考虑如何与周边建筑以及环境相协调。一座好的建筑,一 定非常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对话”关系。比如苏州博物馆,白墙黛瓦和山水园林等元素,使 建筑融入文脉传统和地理环境,玻璃、钢铁结构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满足现代博物馆实用 需求,立体几何形天窗与斜坡构成极具识别度的屋顶造型,整座建筑与周遭环境和谐天成, 又透露出鲜明简洁的现代感。在与时空环境“协调”“对话”基础上形成的造型差异,使建 筑的艺术个性经得起端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建筑为追求“网红效应”, 有的作异好奇、贪大求怪,有的结构扭曲、意象混乱,既不美观又不实用,既造成浪费又破 坏公众审美口味。 社会急需且期待给人以美感与震撼的新颖创造。在科技高度发达、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 现的今天,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设计与建设者的艺术个性,让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 力竞相迸发,建筑行业才能涌动蓬勃朝气,不断实现当代建筑营造的突破。 推动当代建筑固本出新,需要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拿出高远的眼光、见识与情怀, 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要用造型生动、风格多样的新型建筑,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开辟适宜空 间,树立鲜明文化地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我们时代的标志性文化遗产。 (摘编自云德《当代建筑应留下传世的文化地标》) 材料二: 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 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地标建筑是有“生命” 的,其生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 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人们才能 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以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例,建院以来,为观 众带来 1 万多场演出,开展大量艺术普及演出活动,观众和粉丝遍布全国。正是那些传播文 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使得文化地标的形象更加亲切、更加持久。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 替代的人文价值。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内涵,完善其服务功能,让其在与公 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和影响。 (摘编自智春丽《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材料三: 泉城广场是山东省会济南的中心广场,南屏千佛山,北依大明湖,西临趵突泉,东眺解 放阁,仿若湖光山色中的一颗明珠。广场东西长 790 米,南北宽 280 米,占地面积 330 亩, 地上绿化面积 8 万平方米,水面面积约 2 万平方米,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 体。2002 年 8 月,泉城广场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联合国国际艺术广场”称号, 泉城广场成为中国第一家获此荣誉的城市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将近四十米的泉标,采用 天蓝色为主调,明珠镶嵌其中,构成了一个隶书的“泉”字,造型流畅别致,如水翻腾,而 后一泻而下,再现了“趵突腾空”的绝美画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设计建造者的审美品位不高,是当今造型丑怪的 新建筑不断出现的深层原因。 B.从本质上说,当代文化地标不是建筑概念,应是创新、创意的策源地,从而能承载一座 城市的精神与品格。 C.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应当与地理环境和谐相融,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 天成,给人艺术的感受。 D.完美地融入公众生活的公共文化设施,使得文化地标的形象更加亲切,满足了人们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黄河长江流域和欧洲国家的建筑类型可以看出,建筑受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制 约,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B.借鉴外来建筑的优长,在融会中西的深度化合中发扬光大我国建筑传统,是提升当代建 筑营造水平的必经之路。 C.通过苏州博物馆的实例可以看出,“协调”和“对话”不仅指颜色、造型、风格的搭配, 还包括建筑与环境相映成趣。 D.必须得到广泛的认可,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文化地标才能将城市独特的文化灵魂和气 质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表述中不具备文化地标属性的一项是(3 分) A.甲地,依托千年古刹、纵横交织的里弄和开阔的广场,实现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 B.乙地,修旧如旧的老房子成为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 C.丙地,耗资 8600 多万元建成高达 88 米的世界最大女神雕塑,吸引众多网红打卡。 D.丁地,以富有地域特色的“圆润双砾”的设计吸引各国乐团,为观众带来艺术盛宴。 4.请结合材料一、二观点,根据材料三的介绍,分析泉城广场能够成为济南的文化地标的原 因。(4 分) 5.材料一已被《人民日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栏目登载,请谈谈其入选的理 由。(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非攻 鲁迅 墨子走进宋国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 鞋底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走了三天, 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叫道:“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 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在一个农家歇下来,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 住了,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 过来了。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还是讲空话的多……” 墨子说:“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 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你们仍然要准备着,不要 指望口舌的成功。” …… 楚国的郢城,街道宽阔,房屋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走路的人,都活泼精 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墨子辗转借问,径奔公输般寓所。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阿呀!墨翟!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墨子沉静的说道:“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 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待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 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 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公输般更加高兴起来。他问道:“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 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 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 就等于互相害了。”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 改口说。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 “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不一会,公输般手里拿着一只木鹊,交给墨子,说道:“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 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做的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有利于人的,就是 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吧,”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 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再见罢。” 公输般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 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 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 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 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选自《故事新编》,有删改) 文本二: 基于一种新世界观之上的对于历史事件的审视,鲁迅并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而是在尊 重历史本质真实的前提下,着重开掘历史精神,以给执着于现实斗争的人们一种启示、一种 借鉴和一种新的认识感受。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创作意图,鲁迅在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调 动丰富的手法,生动而又细腻地,历史而又现实地塑造了一个“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 形象。 (摘编自 崔军艺《浅析〈非攻〉》) 文本三: 《墨子·公输》结尾: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 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注:在收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旧版)课文时,本段因与前文主旨不合而被删 去。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墨子的徒弟管黔敖以及曹公子,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切切实实地为备 战做好防御工作。 B.针对墨子的“行义”,公输般指出那“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可见公输般当时 瞧不起墨子的平民思想。 C.公输般先后碰了两个钉子,最后又把自己的作品收了起来,他的理屈词穷和最终转变, 引发了读者的深刻思考。 D.这篇小说取材于古人古事,借助历史生活原型表达了对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认同,同时 又融入了对时代的思考。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鲁迅善于写人物对话,无论是墨子与管黔敖的对话,还是墨子与公输般的对话,都传神 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B.文中楚国的富裕与宋国的贫苦形成反差;楚国人活泼精悍、衣服干净,则是为了衬托墨 子的风尘困顿、旧衣破裳。 C.“募捐救国队”“饭碗敲碎”等词语,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体现了这篇小说语言轻 松诙谐的特点,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 D.小说没有瑰丽诡异的想象,但行文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文中写墨子与公输般的较量, 朴实无华,却极有力量。 8.结合对文本二的理解,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对《非攻》中的“墨子”进行评点。(4 分) 9.对待文本三中所说的墨子《公输》“因不合主旨而删掉”的结尾,鲁迅在《非攻》中却保 留了,且描写得细致生动。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结合文本一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公讳.晔,字日华,检校工部尚书讳托之曾孙,武昌县令讳郴之孙,赠太仆少卿讳偃之第 三子,于修为叔父。修不幸幼孤,依于叔父而长焉。欧阳氏世家江南,伪唐李氏时为庐陵大 族。公咸平三年举进士甲科,历南雄州判官,随、阆二州推官,江陵府掌书记,拜太子中允, 太常丞,博士,尚书屯田、都官二员外郎,享年七十有九,终于家。 (公)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 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 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 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 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虽 惮而止,然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 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 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 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 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 人皆爱思之。 公娶范氏,封福昌县君..。子男四人,长曰宗颜,次曰宗闵,其二早亡。女一人,适.张氏, 亦早亡。铭.曰: 公之明足以决于事,爱足以恩于人,仁足以施其族,清足以洁其身。 (选自欧阳修《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B.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C.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D.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讳,不言、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用以表达尊重和敬仰。古代人经常“为 尊者讳,为亲者讳”。 B.县君,中国古代给予女性的封号。晋朝时已经使用这种封号,唐朝封五品官的母亲、妻 子为县君,宋元沿置。 C.适,本义是往、至,女子到夫家意即女子出嫁,如《孔雀东南飞》“始适还家门”。“适” 与“嫁”有等级区别。 D.铭,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文体,“志”用韵文 概括全篇,“铭”用散文撰写。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欧阳晔出身不凡,仁爱亲人。他祖上是当地大族,世代为官,他本人也历任多种官职, 抚养欧阳修长大,叔侄情深。 B.欧阳晔廉洁自持,重视道义。在他还是平民时,对于不符合道义的馈赠就不会接受;做 官之后,更是对贿赂果断拒绝。 C.欧阳晔为官正直,不畏豪贵。陈尧咨直接让转运使赶走欧阳晔,是因为只有欧阳晔不同 意用他铸造的钱币代替官银。 D.欧阳晔决事智慧,受民爱戴。他颇有政能,长于决断,能据日常习惯找出疑难案件真凶, 深受百姓爱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4 分) (2)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4 分) 14.作为推官,面对寺僧行贿,欧阳晔为何是“笑曰”?请简要分析。(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 15~16 题。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①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注]①张谓,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标题中的“同”即为“和”,这是一首张谓为王徵君的《湘中有怀》所作的和诗。 B. 梦回故土,思乡难眠,无心读书,借酒浇愁,诗人描绘出此时寄居他乡的情状。 C. 颈联“不用”“偏宜”两词一否定一肯定,斡旋其间,使愁情表达更加深婉有致。 D. 尾联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异曲同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16.张谓的诗有淡妆之美:平易中见深远,朴素中见高华。请从首联或颔联中任选一联进行 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不少人的名字跟出生的时辰有关,屈原在《离骚》中提到的父亲给自己起名的依 据是:“ , 。” (2)朝代更迭,兴亡有因。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 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对南朝宋武帝北伐“ ” 的气势的向往,对南朝宋文帝草率北伐“ ”的结局的痛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刚从北门走进大明湖,就被美景惊艳:远处的千佛山一片雾蒙蒙,湖畔的草地上是一层 薄薄的白,中间的湖面上水汽氤氲,对岸的树木与高楼变得虚虚实实、( )。虽然没有春 的蓬勃,没有夏的热烈,没有秋的多彩,但大明湖的冬景毫不逊色。如镜的水,枯柳残荷, 加上几座朱梁画栋的楼阁,自成( )。漫步湖畔,眼前的风景宛若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远处起伏的山构成了柔软的线条,湖面的薄雾则是大自然的留白。 缺少文化底蕴的景观即使能给人心灵的震撼,也是短暂的,真正能触动人心的,还是文 化。的确如此,① 。这里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晏公庙纪念着“齐天贤 相”晏子,南丰祠诉说着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为济南百姓做的好事,稼轩祠吟咏着辛弃疾报效 国家、收复失地的豪迈情怀与人格魅力,秋柳园( )了王渔洋在大明湖畔写下轰动大江 南北的《秋柳四章》……而此时,这些留下无数历史记忆的建筑,已完美融入北国的雪景中, 在惟余莽莽的天地间默默不语。是雪增添了大明湖的厚重感,让( )在屋宇之间的人们 倍觉自己的渺小。我们不仅要对自然心生敬畏,② 。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亦真亦幻 格调 见证 穿行 B.以假乱真 情调 见证 穿梭 C.亦真亦幻 格调 目睹 穿梭 D.以假乱真 情调 目睹 穿行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都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21.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和标点使用方面有四处问题,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 准确流畅。(4 分) ①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国家,②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日益提高,③ 体制也逐渐完善。④中国围绕 《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进行部署,⑤维护生物多样性作为 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⑥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⑦对重要的自然生 态系统进行严格、系统的保护,⑧对珍稀的野生动物资源和生物资源进行强化管理监督,⑨ 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 22.阅读下面的材料,点评材料中的对联。(6 分) 1959 年 8 月,郭沫若来到济南,适值趵突泉公园内的李清照纪念堂复修扩建,管理部门 请郭沫若题联,郭沫若欣然同意,不久即题联一副: 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数字时代,短视频制作的门槛和成本较低,增加了普通公众自我表达的机会和 社会参与的形式。人人都是自媒体,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时代的趋势。网络短视频逐渐发 展成一种新的叙事方式、信息来源、传播方式、自我表达与交流空间,日益孕育并形塑着新 的认知心理、审美体验、价值偏好。 材料二:2020 年 7 月,谷女士到小区快递点取快递,被附近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了视 频。郎某随后与朋友何某编造“女子出轨快递小哥”等聊天内容并发至微信群。随后谣言经 过转发、加工,在互联网端不断发酵。事情发生后,谷女士被公司劝退,被诊断为“抑郁状 态”。 面对网络短视频既充满活力又存在暴力的现状,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 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