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精选05 古代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语文108所名校押题精选(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押题精选05 古代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语文108所名校押题精选(解析版)

ID:682183

大小:338.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押题精选 05 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各题。 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晏殊①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排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②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注)①晏殊: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此时任应天府知府“宋仁宗亲政后官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 相。②游梁赋客: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因时兴感,元巳清明将至未至之际,诗人在小径上独自徘徊。 B.颔联承接上文,渲染气氛,春雨清寒,景致清幽,正适合饮酒为趣。 C.颈联对仗工巧,将景物、感情、哲理艺术地融合在一起,耐人寻味。 D.尾联“赋客”代指张寺丞、王校勘,诗人将其比作梁园中的有才之士。 2.诗人的情感状态主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B 2.诗人的情感状态经历了低沉伤感、充满希望、昂扬振奋三个主要变化。①低沉伤感。清明未至,诗人幽 径独行,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春雨斑斑,百花残落,诗人对花落春去无力回转、无可奈何,不免心生伤感, 流露出伤春之情。②充满希望。那似是旧时相识、翩翩归来的燕子,又带给诗人新的希望:虽然美丽的花 儿消逝了,但还会有美好事物重新出现,因而不必沉缅于伤感之中。③昂扬振奋。伤春叹逝,无济于事; 人事兴衰,无往不复。诗人既已领悟个中哲理,便从愁思中振起,要以及时选才为己任,情感转为振奋昂 扬。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B 项,“景致清幽,正适合饮酒为趣”错误,颔联细雨蒙蒙,春寒漠漠, 意境清冷,景致并不清幽美好;诗人饮酒是为了排遣愁绪,不是为饮酒助兴。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首诗前六句写景。暮春三月,余寒未尽,落花纷坠, 雏燕归来。诗人独步小园幽径,阑珊的春意引起时光流逝,人生短促的迟暮之感。一种淡淡的哀愁爬上心 头,于是发出“无可奈何”的人生叹息。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表达感情又有所 变化,作者认为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再出现,生 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末尾两句,笔势反振,陡起精神,表示要像汉代梁孝王那样不惜钱财,广 结宾客,选拔人才。显示出这位性格旷放,轻财重客,多称引后进的宰相那种政治家的风范,同时也与诗 题扣合。 故诗人的情感状态经历了低沉伤感、充满希望、昂扬振奋三个主要变化。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除 夜① 陈与义② 畴昔追欢事,如今病不能。 等闲生白发,耐久是青灯。 海内春还满,江南砚不冰。 题诗饯残岁,钟鼓报晨兴。 注:①除夜,即除夕夜。②陈与义,两宋之交杰出诗人,靖康之变后,他辗转流亡多地,于绍兴元年(1131) 抵达南宋朝廷所在地临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采用对比手法,令往年除夕夜的欢愉与眼前自己卧病在床、身心憔悴形成鲜明对比。 B.颔联中,“白发”“青灯”等意象的使用,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忧国伤时的孤寂者形象。 C.颈联写冬天已经过去,江南大地一派春色,使得诗歌的情感也由低沉苦闷转为昂扬向上。 D.本诗综合使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将个人身世、时代背景融入其中,意蕴深刻。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 2.尾联写诗人在除夕夜磨墨挥毫,饯别残岁,而外面迎新的晨钟已经敲响,提醒人们新一年已经来临。新 年来到、春回大地,带给诗人新的希望,诗人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国家形势能有所好转,也希望自己能有 所作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 项,“转为昂扬向上”说法错误。整首诗 的情感基调是低沉苦闷,尽管新春的到来带给诗人一丝诗兴和希望,但仍然没有脱离诗歌的沉闷基调。故 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饯”是告别的意思,“残年”指 旧年,尾联上句是说诗人题诗饯别旧年;“钟鼓报晨兴”指迎新的晨钟已经敲响,新年已经来到。分析两句 诗歌寄寓的情感,要联系全诗内容和诗人生平,一方面是诗人对新年来到、春回大地的喜悦,另一方面也 有对国家形势好转的殷切期盼,也有他希望一展抱负的壮志雄心。诗的尾联“题诗饯残岁,钟鼓报晨兴” 写诗人在除夕夜研墨题诗,送别旧年,而室外迎新的晨钟已经敲响,它在告诉人们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尾 联有写作者题此诗的意义的含义。寄寓着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梳理,并且勇敢迎接新的生活的情感。作 者通过首联、颈联描写自己孤寂的等待,颔联一个转折,春还冬去,结果是好的,但是作者并没有想象中 的那么高兴和激动,反而心情复杂。最后,通过题诗,将自己的心理进行梳理,所以尾联寓意着作者接受 了这样的现实,也勇敢的迎接新生活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明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_____”和“客船”。 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D.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完全符合律诗要求。 3.这首诗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情感的? 【答案】 1.津亭 2.C 3.本诗运用了“江林”“余花”等富有春天特色的意象,结合江边其他景物,如“津亭”“客船”等,描绘 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诗中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本诗的题目为“春江晚景”,可见写的是江景,而题干中提示出 “江林”“客船”都是与“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阅读此诗,从诗中可知“津亭”指渡口的亭子,渡口当 然与江有关,故应填入“津亭”。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特色和语言特色的分析能力。A 项,“用典与写实相结合”错误。单从试题提 供的材料来看,本诗中没有用典。B 项,“以咏物为题材”错误。从题目看,本诗不是咏物诗,而是写景诗。 D 项,“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分析有误,第二联第三联对仗并不工整,比如第三联“兴来”是主谓短语与 名词“佳处”就对仗不工整。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是一首写景诗,写 景诗的特点就是借助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诗的首联写了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 映的情景。景象明丽。尾联作者复写春江景色,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在本诗中,作者写了大量的意象,比如“江林”“云”“薄暮”“津 亭”“余花”“客船”等,借此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通过这些意 象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作者借景抒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很好 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西湖① 苏轼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今日漫②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③千点泪。洒向长河水④。不用敛双蛾。路人⑤啼更多。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 年)八月,陈襄罢杭州知州任,将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任知府,该词 是苏轼在西湖送别陈襄时所作。词中“使君”就是指陈襄。②漫:枉,徒然。③佳人:美人。④长河水: 出自江淹《别赋》“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⑤路人:指站立在路旁送别陈襄的杭州百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先写天意留客。西湖上的晴雨变化不定,离任的陈襄将要远行,却被风雨留住,这是天从人意 的美事。 B.“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写离情经过一夜的消化,就逐渐变淡了,到明天会发愁怎么送别友人。 C.“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这两句写“佳人”泪洒长河,此处借“长河水”写出了陈襄赴任路途 的遥远。 D.结尾句写杭州百姓送别陈襄而纷纷流泪,从侧面写陈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暗含着作者对陈襄的 赞颂之情。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是如何抒发“离情”的。 【答案】 1.B 2.①借景抒情,“秋风湖上萧萧雨”写西湖的秋风和萧萧之雨,营造了离别时冷清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 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离愁别绪。②借典抒情,借江淹《别赋》的典故写“佳人”的眼泪洒向“长河水”,离 情更加浓烈。③直抒胸臆,“愁杀人”“佳人泪”“路人啼”,写出了人们对陈襄的不舍,将离情推向高潮。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 项,“写离情经过一夜的消化,就逐渐变淡了,到明天会发愁 怎么送别友人”错误。“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是写“离情再经过一夜的酝酿和蓄积,会变得更深更浓, 到明天送别时一下子爆发出来,会把人愁死的”。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抒情手法的能力。分析鉴赏诗歌的抒情手法,首先要理解大意;然 后结合诗句分析是直接抒情,还是借用景、物、事来抒情,最后分点作答。借景抒情。“秋风湖上萧萧雨” 意思是秋风徐徐,湖上风雨潇潇。本句写西湖的“秋风”和“萧萧之雨”,诗人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送别友 人,风雨潇潇,渲染了离别是冷清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离愁别绪。借典抒情。“佳人 千点泪。洒向长河水”意思是送行的佳人们的千滴泪,一起洒向钱塘江水。这两句写“佳人”泣别,“佳人” 是指送别陈襄的一群官妓,同“长河水”联系起来,一方面是由于陈襄乘官船,从水程赴任,另一方面暗 用了江淹《别赋》中的词语,“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水”,“佳人”泣别是情重怨深的表现,这就 把离情推向了一个高潮。直抒胸臆。“明朝愁杀人。佳人千点泪”“路人啼更多”意思是明天我会十分忧愁。 送行的佳人们的千滴泪,一起洒向钱塘江水。不用为分别而愁苦,你不见路上还有更多的人在洒泪相别。“愁 杀人”“佳人泪”“路人啼”直接抒情,写出了对陈襄的不舍,在把离情推向极顶的同时,也暗含着对陈襄 流惠于民的赞颂。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于易水送人一绝① (唐)骆宾王②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①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679 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 可是苦无时机的压抑与无奈,使得诗人陷入了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②骆宾王,唐 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高宗时曾任武功主簿、侍御史等。武则天废中宗自 立后,骆宾王对其统治深为不满,曾为兵反武则天的徐敬业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矍檄》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同时巧妙地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别两个场面融为一体, 深沉悲凉。 B.“壮士发冲冠”高度概括了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壮士”指本诗写作的对 象荆轲。 C.末句的“寒”字,移情入景,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 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 D.三、四句“人已没”和“水犹寒”今昔对比虚实对照,斯人已逝,唯余易水寒冷彻骨如昔;表明荆 轲不畏强权、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已不再流传、光耀后世,令人叹惋。 2.本诗借易水送别友人关合荆轲故事,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请试分条简析。 【答案】 1.D 2.①通过咏怀荆轲,表达了作者对慷慨赴义的英雄荆轲的崇敬仰慕之情。②通过荆轲与自己的对比,表达 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慨之情和欲为匡复李唐王朝效力而苦无时机、满腔热血无处抛洒的苦闷之情。③借荆 轲古事与友人壮别,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许与互勉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D 项,“表明荆轲不畏强权、锄强扶弱的侠义精 神已不再流传、光耀后世,令人叹惋”理解错误。本诗此处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 的人生价值,同时和自己形成对比,倾诉了诗人自己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如果将末句理 解为荆轲侠义精神不再流传、光耀后世则无法构成本诗诗理上需要的对比。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 过咏怀古事,写出作者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作者的感慨。此诗前两句“此地 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壮士发冲冠”描述了易水送别友的壮烈场景,展示出 了壮士对荆轲慷慨赴义的敬仰以及自己有朋友相互间的勉励,也侧面写出荆轲的勇猛的英雄形象,表达了 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 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结合注释中“骆宾王对其统治深为不满”“要 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苦无时机的压抑与无奈,使得诗人陷入了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此 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等内容分析,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 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 望。“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 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 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 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 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还有,“寒”也是对现 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 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却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 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诗人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 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髙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 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 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 C.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 2.请赏析本诗前两联艺术手法。 【答案】 1.B 2.①虚实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 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②远近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 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 是近景。③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 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 项,“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说法错误。根据诗 歌注释,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而诗歌题目中已经点明了本诗是“宣州送裴 坦判官往舒州”,“九华山路”暗示了裴坦的行程。这一联的上句“九华山路云遮寺”是诗人想象友人在赴 任途中,经过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路旁的寺宇时隐时现。因此,颔联的上句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 见之景,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从虚实的角度看,“日暖泥融雪半消”,描绘了在初春早晨的太 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行人 芳草马声骄”,描绘了待发的骏马兴奋地踢着蹄,打着响鼻,又不时仰头长嘶,似乎在催促主人上路。这两 句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也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 氛围,是实写。颔联中“九华山路云遮寺”,是诗人想象友人在赴任途中路过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路旁的 寺宇时隐时现,这是虚写;“清弋江村柳拂桥”中的“清弋江村”,点明了送别地点,“云遮寺”“柳拂桥”, 最能体现地方风物和季节特色,写出了诗人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这是实写。 虚实结合,写出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从远近的角度看,首联写“泥融雪半消”“行 人芳草”,空气清新,阳光和煦,积雪半融,芳草青青,这些都是诗人眼前所见的近景。颔联中“九华山路 云遮寺”是想象友人在赴任途中路过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路旁的寺宇时隐时现,这是远景。“清弋江村柳 拂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是近景。远近结合, 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从反衬的角度看,诗的前半部分环境描写与后半部分诗人惆怅心情构成了 强烈的对比: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那样明亮,芳草是那样鲜美;“君意如鸿髙的的”,人 (裴坦)是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周围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希望;而自己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 而是“我心悬旆正摇摇”,空虚无依,怅然若失,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这里是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 愁情,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宗明义,揭示主题,然后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显出巨大的讽谕力。 B.七、八两句别出机杼,背面敷粉,胡雁、胡儿尚且哀啼、落泪,更何况是远戍的行人。 C.诗歌先后用“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叠字,不仅强调了语意,音节上也生色不少。 D.诗歌对当时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默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2.请依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戍边战士的生存境遇。 【答案】 1.A 2.①所处的边陲环境荒凉、凄寒;②从军生活紧张而艰辛;③长年戍边,心境凄苦、幽怨;④关隘交通阻 断,只得舍命拼搏;⑤帝王穷兵黩武,战士命如草芥,拼命死战,结果埋骨荒野。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 项,“诗歌开宗明义,揭示主题”错误。这首诗歌直到最后 一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环境特点的能力。“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白天爬 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诗的开篇写紧张而艰辛的从军生活。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这两句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 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写出长年戍边,心境凄苦、幽怨。“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 连大漠”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郭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 寒的情状亦可想见。这两句诗人着意渲染边陲环境的荒凉、凄寒。“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交 战对方的胡兵也耐不住这艰苦生活而落下眼泪,更不必说远戍到此的“行人”了。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 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可是办不到。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汉军攻大宛,初战不利,请求罢兵。汉武帝闻之大怒,派人遮 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应将性命逐轻车”,只 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戍边战士因为关隘交通阻断,只得舍命拼搏。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蒲桃”就是葡萄。“空见蒲桃入汉家”一句,用典故, 讥讽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言外之意,可见帝王是怎样的草菅人命了。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① 杜 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②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③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④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注∶①此诗大约作于唐代宗上元二年(公元 761 年)。杜甫时年五十岁,居于成都草堂。②莫,没有。③槎, 木筏。④陶谢,指陶渊明、谢灵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海”表明江水的宽度和深度,且具有动感,是引发诗人灵感的重要原因。 B.首联是诗人对刻意求工的艺术追求的总结,此特点在《登高》诗中有所体现。 C.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江水,只用水槛垂钓、故着浮槎来暗示锦江的水势之大。 D.诗人行将衰老,春花美景已不能引起自己的深愁,转而追求陶谢的悠闲生活。 2.诗中的“短述”流露出作者对诗歌创作从执着到平和的心态变化。请结合全诗加以简析。 【答案】 1.D 2.①开篇说自己过去对诗歌的追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②现在老了写诗完全是胡乱应付,即使 有春花美景也不会动心;③今天面对美景,反而想将写诗的事情交给陶谢这样有才华的人。诗人至此没有 了过去的刻意求工,转以平和的心态对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D 项,“春花美景已不能引起自己的深愁, 转而追求陶谢的悠闲生活”错。诗歌尾联的大意是:今天看见江水如海的美景,很想找到像陶渊明、谢灵 运一样的诗人,让他们写诗记下这次一同游春赏景的感受。面对美景,作者想将写诗的事情交给陶谢这样 有才华的人。诗人至此没有了过去的刻意求工,转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结构思路及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开篇写“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是说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颔联写“老 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写现在人已越来越老,写诗全都是随随便便敷衍而成,对着春天的花鸟, 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颈联和尾联写“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 与同游”,写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今 天面对美景,作者反而想将写诗的事情交给陶谢这样有才华的人。诗人至此没有了过去的刻意求工,转以 平和的心态对待。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 兴 杜 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C.“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与家乡因为距离远而不能归乡,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D.本诗尾联以景结情,作者羡慕飞鸟能够自由出行,来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围绕诗眼诗人抒发了哪些感受?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答案】 1.C 2.诗眼是忧。①兄弟分散,无法相见,不知死生。②饥寒交迫,度日艰难。③天下大乱,盗寇横行,无法 安定地生活。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 项,“因为距离远而不能归乡”理解不准确。兄弟分散,不知 都流落在何方,所谓“道路长”是说兄弟间相距的道路长,并不是说诗人与家乡的距离远。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诗眼,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我今日夜优,诸弟各异方。不知死 与生,何况道路长”讲了兄弟分散,不知都流落在何方,“道路长”是说兄弟间相距的道路长,诗人表达了 兄弟分散,无法相见,不知死生的忧虑之情。“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自从安史之乱分别之后,饥饿和 寒冷时常伴随我左右。避寇,避安史之乱。诗人表达了适逢战乱,时局动荡,诗人兄弟离散,诗人自己饥 寒交迫之忧。“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诗人表 达了天下大乱,盗寇横行,无法安定地生活之忧。全诗都是围绕“忧”字展开,故本诗的诗眼是忧。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从军行 李 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注)①金微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阿尔山。于此,唐代置金傲都督府,②梅花曲:即古乐府曲《梅 花落》,③铁关,今新程焉专西库尔勒附近。 1.下列对本诗体裁、题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诗 B.古体诗 C.边塞诗 D.咏史诗 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军行”为乐府古题,本诗的内容恰与题合。 B.本诗的地名、乐曲名、刀环形状都是重要意象。 C.本诗以兴起首,颈联用比,情感喷涌气势磅。 D.本诗属于浪漫主义作品,俊逸豪放,境界开阔。 3.联系全诗,赏析“拥”“愿”“静”三个动词的运用。 【答案】 1.C 2.C 3.“拥”呼应“鸣”,用比拟、夸张的手法写壮阔场景,渲染唐军惊天动地的气氛和气概。“愿”直抒胸臆, 表达从军的崇高理想是杀敌卫国、边疆安宁,这使全诗格调高迈主题高尚。“静”的使动用法增加了力度、 程度,把“愿”具体化,凸显靖边之志的豪迈自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 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 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 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根据地点“玉门道”“金微山”可知在边塞;根据人物行为 “从军”“逐虏”“刀开”“鼓声”“兵气”“愿斩单于首”“长驱”可知是在边塞从军杀敌。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C 项,“以兴起首”错,“兴”是先言他物以引 起所咏之辞。本诗开篇就直接写了人物的行为,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的能力。“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这两句都是写士兵们作战的场 景,一鼓作气,怀抱激情。这两句中的“拥”和“鸣”是呼应的,先鼓足了士气,才能充满英勇豪气。运 用了比拟、夸张的手法写壮阔场景,渲染唐军惊天动地的气氛和气概。“愿斩单于首”是说只愿能亲取单于 的首级。通过一个“愿”直接表明想法,想要取下单于的首级,希望能够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直抒胸臆, 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使全诗格调高迈主题高尚。“长驱静铁关”一句中,“静”是使动用法,解 释为“使……宁静”,直驱入铁关是为了使边境安宁,是“愿斩单于首”的进一步说明,增加了力度、程度, 把愿望具体化。表现出边疆战士的豪迈自选和爱国热情。 十、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 敬亭山独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贺新郎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 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 年),此时辛弃疾被投闲散置已四年。 1.“用典”是辛弃疾词的一大特点。请说出《贺新郎》首句“甚矣吾衰矣”的出处、典故的原意和辛弃疾 引用此句所表达的情感。 2.结合李白《敬亭山独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两句。 【答案】 1.出处:《论语》“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原意:孔子慨叹在礼崩乐坏的当时已无法复现周 公礼乐政治的美好图景;情感:辛弃疾引用它表达谪居多年、故交零落,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感慨。 2.这两句与李白《敬亭山独坐》“相看两不厌”采用同一艺术手法,先把诗人的感情投注于描写对象,然 后运用拟人手法,借染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山的形象来揭示诗人的内在感情。《贺新郎》中,诗人因无物 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从 而大大加强了作品的主体意识,使得诗人的孤寂之情得到了更好的表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解析】这里是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 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 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 第一小题引用《论语》中“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表达作者谪居多年、故交零落,政治理想 无法实现的感慨。第二小题运用拟人手法,借染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山的形象来揭示诗人的内在感情。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②。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释】①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在辛弃疾看来怎样才能做到“闲处过平生”?请结合词的上片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表达了什么情感?主要是通过哪一种手法来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首先,要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在朝在野都是幻梦,不必为宠辱得失自我惊扰,只需平静闲淡地度过余生。 其次,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饮如露般甘美的酒,写构思精巧的诗 2.下片表达了与弟弟祐之的离别深情。主要用了虚写(想象)的手法,首先回忆了往昔与弟弟小窗风雨、 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接着想象族弟归途之中的情景,祝福他有青翠如眉黛的山、明亮如镜的水相伴前行。 若答其余手法酌情给分 【解析】 1.题干问的是“在辛弃疾看来怎样才能做到‘闲处过平生’?请结合词的上片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 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的目标是上片,问题是如何才能做到“闲处过平生”,先到诗歌中找到题干中的 引文,确定其位置,然后联系前后的内容分析原因。前面说“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这是一种 人生态度,“钟鼎”指的是做官,“山林”指的是归隐,诗人说“都是梦”,无论是“宠”还是“辱”都“休 惊”,即心境要平和;后面说“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这是说生活的方式——饮酒作诗。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鉴赏题,鉴赏的对象是“诗歌的上片”。题干也给出了方向“在辛弃疾看来怎样才能 做到‘闲处过平生’”,考生应先找到题干中的引文,确定其位置,明确其说法,这句话在上片的中间,“只 消闲处过平生”;考生可以抓住前面和后面的内容来分析如何做到“闲处过平生”,要特别注意诗人的用词, 比如“都是梦”“休惊”“酒杯”“诗句”等。 2.题干问的是“词的下片表达了什么情感?主要是通过哪一种手法来表达的?请简要分析”。本题既考查 情感,又考查抒情的方式。“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一个“记取”提示学生这是虚写,是回忆 往昔与弟弟对床夜话的情景;“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此处同样使想象,“晓山眉样 翠,秋水镜般明”是诗人想象之景。从这些想象的事情和景物中可以看出下片主要表达了与弟弟的离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 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 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 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可以抓住下片所 写的内容具体分析,比如“记取”“问谁”,这些词语都透露出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同时,前面是回忆事情, 后面是想象旅途之景,无论是事还是景都表达了情感。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