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全国III卷)(文)--《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数学(冲刺)试卷》(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选择题部分(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浙江高一月考)已知集合  1,0,1,2 , { 1 2}A B x x     ∣ ,则 A B  ( ) A. 0,1 B. 1,1 C. 1,0,1 D. 0,1,2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求出集合的交集即可. 【详解】 由题意  1,0,1,2 , { 1 2}A B x x     ∣ , 所以  0,1A B  , 故选:A. 2.(2021·全国高三月考(理)) (2 5i)(1 2i)   ( ) A. i12  B. 12 i  C.12 i D.12 i 【答案】D 【解析】 直接利用复数的乘法运算求解. 【详解】 因为 (2 5i)(1 2i) 2 5i 4i 10 12 i        , 故选:D 3.(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 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体积公式V sh柱体 ,其中 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 的正视图侧视图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柱体的体积是( ) A.2 B.4 C.6 D.8 【答案】C 【解析】 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然后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题干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底面为直角梯形的直四棱柱 如图所示: 所以体积为   1 1 1 1 1 2 2 2 62ABCD A B C DV      故选:C 4.(2021·江苏高一月考)已知角 终边上一点 M 的坐标为 (1, 3) ,则 cos2 等于( ) A. 1 2  B. 1 2 C. 3 2  D. 3 2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 所在象限,得到 cos 的值,再根据二倍角公式,求得答案. 【详解】 由角 终边上一点 M 的坐标为  1, 3 , 得 3sin 2   , 1cos 2   , 故 2 1 1cos2 2cos 1 12 2        , 故选:A. 5.(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饕餮(tāo tiè)纹,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最早 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有人将饕餮纹的一部分画到了方格纸上,如图所示,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有一点 P 从 A 点出发每次向右或向下跳一个单位长度,且向右或向下跳是等可能性 的,那么它经过3次跳动后恰好是沿着饕餮纹的路线到达点 B 的概率为( ) A. 1 16 B. 1 8 C. 1 4 D. 1 2 【答案】B 【解析】 本题首先可根据题意列出3次跳动的所有基本事件,然后找出沿着饕餮纹的路线到达点 B 的事件,最后根 据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点 P 从 A 点出发,每次向右或向下跳一个单位长度,3次跳动的所有基本事件有: (右,右,右)、(右,右,下)、(右,下,右)、(下,右,右)、(右,下,下)、(下,右,下)、(下,下, 右)、(下,下,下), 沿着饕餮纹的路线到达点 B 的事件有:(下,下,右), 故到达点 B 的概率 1 8P  , 故选:B. 6.(2019·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高一月考)函数     tan 0f x x     的图象的相邻两支截直线 1y  所得的线段长为 3  ,则 12f      的值是 A.0 B. 3 3 C.1 D. 3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函数周期为 3  ,利用周期公式求出 ,计算即可求值. 【详解】 由正切型函数的图象及相邻两支截直线 1y  所得的线段长为 3  知, 3T     , 所以 3  , ( ) tan( 3 ) tan 112 12 4f        ,故选 C. 7.(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已知圆C :   2 23 2 16x y    ,直线l : y x t  与圆C 交于 A ,B 两 点,且 ABC 的面积为 8,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3y x  或 5y x  B. 3y x= + 或 5y x  C. 3y x= + 或 5y x  D. 3y x  或 5y x  【答案】C 【解析】 由三角形面积定理求出等腰三角形顶角,进而求出其高,再用点到直线距离得解. 【详解】 由圆 C 的方程可得圆心C 的坐标为 3,2 ,半径为 4.∵ ABC 的面积为 1 4 4sin 82 ACB    , ∴ 90ACB   ,∴ CB CA,∴点C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2 2 .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点C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1 2 2 2 t  , ∴ 3t  或 5t   ,∴l 的方程为 3y x= + 或 5y x  . 故选:C. 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 f(x)= 1 3 3 1, ,log 1 x x x x    则函数 y=f(1-x)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由  f x 得到  1f x 的解析式,根据函数的特殊点和正负判断即可. 【详解】 因为函数  f x 1 3 3 , 1 log , 1 x x x x     , 所以函数  1f x   1 1 3 3 , 0 log 1 , 0 x x x x      , 当 x=0 时,y=f(1)=3,即 y=f(1-x)的图象过点(0,3),排除 A; 当 x=-2 时,y=f(3)=-1,即 y=f(1-x)的图象过点(-2,-1),排除 B; 当 0x  时,  1 3 1 1, (1 ) log 1 0x f x x      ,排除 C, 故选:D. 9.(2021·四川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二月考(文))已知 ( ) sinf x x x  ,若 [1,2]x 时,  2 (1 ) 0f x ax f x   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 B.[1, ) C. 3 ,2    D. 3, 2     【答案】C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先判断出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然后将问题转化为“ 1 1a x x    对  1,2x  恒成立”,借 助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出 a 的取值范围. 【详解】 因为 ( ) sinf x x x  ,所以        sin sinf x x x x x f x          , 且定义域为 R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  f x 是奇函数, 又因为   1 cos 0f x x    ,所以  f x 在 R 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    2 1 0f x ax f x    ,所以    2 1f x ax f x   , 所以 2 1x ax x   对  1,2x  恒成立,所以 2 11 xa x   对  1,2x  恒成立, 所以 1 1a x x    对  1,2x  恒成立,所以 max 1 1a x x       即可, 又由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可知 1 1y x x    在 1,2 上单调递增,所以 max 1 32 12 2y     , 所以 3 2a  ,即 3 ,2a     , 故选:C. 10.(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理))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以 原点 O 为圆心, 1OF 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C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A ,若 1 6OAF   ,则双曲线 C 的离心率 为( ) A. 2 B. 2 1 C. 3 D. 3 1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得 1 2 2F AF   ,且 2AOF△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2AF c , 1 1 2 sin 3AF F F  3c ,再根据 双曲线的定义得 1 2 3 2AF AF c c a    ,由 ce a  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设双曲线C 的半焦距为 c . 若 1 6OAF   ,因为以原点O 为圆心, 1OF 为半径的圆与双曲线C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A , 所以 1 2 2F AF   ,所以 1| |OA OF , 所以 1 1 6OF A OAF     ,所以 2 1 1 3AOF OF A OAF       , 又 2| |OA OF ,则 2AOF△ 是等边三角形, 则 2AF c ,则 1 1 2 sin 3AF F F  32 32c c   , 再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 1 2 3 2AF AF c c a    ,得 ( 3 1) 2c a  , 所以 2 2( 3 1) 3 1 ( 3 1)( 3 1) c a      3 1  . 故选:D 11.(2021·浙江高一期末)在 ABC 中,a,b,c 分别为 A,B,C 的对边, 13, 3a c  ,且  2 2 22 sin 3ab C b c a   ,则 ABC 的面积为( ) A. 3 3 2 B.3 3 C. 3 D. 6 3 【答案】B 【解析】 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求出 A,b,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  2 2 22 sin 3ab C b c a   , 2 2 22 sin 32 2 ab C b c a bc bc    , 即 sin 3 cosa C Ac  , 由正弦定理可知,sin 3cosA A , 即 tan 3A  ,所以 3A  , 由余弦定理 2 213 3 2 3 cos 3b b     , 解得 4b  (负值舍), 故三角形面积为 1 1 3sin 4 3 3 32 2 2bc A      , 故选:B 12.(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已知球O 是正四面体 SABC 的外接球, E 为线段 BC 的中点,过点 E 的平 面 与球O 形成的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为 6 ,则正四面体 SABC 的体积为( ) A.9 3 B.12 3 C. 6 3 D.8 3 【答案】D 【解析】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 R ,截面面积最小时截面圆的半径为 r ,AB a= , ABC 外接圆的圆心为O ,易知 EO  平面 时,截面面积最小,求得截面圆的半径,然后在 , ,Rt OO B Rt OO E Rt OBE    ,利用勾股定理求 得四面体的边长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易知 EO  平面 时,截面面积最小.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 R ,截面面积最小时截面圆的半径为 r , AB a= , ABC 外接圆的圆心为 O , 则 2 2 2R O O O B   , 2 2 2OE O O O E   , 所以 2 2 2 2 2r R OE O B O E     . 由 2 6r  ,解得 6r  , 则 2 2 3 36 3 6a a               , 解得 2 6a  . 又正四面体的高为 2 2 3 6' 3 3h SO a a a         , 所以正四面体 SABC 的体积  32 31 1 3 6 2 2 2 6 8 33 3 4 3 12 12V Sh a a a        , 故选:D. 第 II 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3.(2021·云南高三二模(理))已知 a  ,b  都是平面向量.若 (1, 1)a   , (3, 2)a b    ,则 a b   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先由 ( )b a a b      求出b  ,再求出 a b  . 【详解】 因为 ( ) (1, 1) (3, 2) ( 2,1)b a a b            ,所以 (1, 1) ( 2,1) 3a b        . 故答案为: 3 . 14.(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有一抽样问题:“今有北乡若干人,西乡七 千四百八十八人,南乡六千九百一十二人,凡三乡,发役三百人,而北乡需遣一百零八人,问北乡人数几 何?”依分层抽样的方法,则北乡共有______人. 【答案】8100 【解析】 先设出北乡人,再根据分层抽样的方法列出式子,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北乡有 x 人, 根据题意得:108 300 108 7488 6912x   , 解得: 8100x  , 故北乡共有8100 人. 故答案为:8100 . 15.(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高三一模(文))设实数 ,x y 满足约束条件 0 2 3 6 0 x y x y x y          ,则 2 3z x y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答案】15 【解析】 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然后可得答案. 【详解】 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下: 2 3z x y  可变形为 2 3 3 zy x   所以由图可得当直线 2 3 3 zy x   过点  3,3A 时, z 最大,最大值为 15 故答案为:15 16.(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函数 ( )f x 满足 x  R , ( ) (8 )f x f x  且 ( ) (16 ) 0f x f x   ,当  0,4x 时, 1 2( )f x x ,则    (2) (4) 6 2020f f f f    ___________. 【答案】 2 2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函数为周期函数并求解出周期,然后计算出      2 4 16f f f  的值,再结合 周期性将问题转化为计算    2 4f f 的值,结合  0,4x 时 1 2( )f x x 可求解出结果. 【详解】 ∵ ( ) (8f x f x  ,∴    8 16f x f x   , ∵ ( ) (16 ) 0f x f x   ,∴    8 0f x f x   ,∴    8 0f x f x   , ∴    8 8f x f x   ,∴    16f x f x  , ∴ ( )f x 为周期函数,周期 16T  ,且                 0 16 2 14 4 12 ... 8 0f f f f f f f        ,  0 0f  ∴ (2) (4) (6) (16) 0f f f f     . ∵当  0,4x 时, 1 2y x ,则 (2) 2f  , (4) 2f  , ∴                2 4 6 2020 0 126 2018 2020 2 4 2 2f f f f f f f f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2 2 .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 考生都必须作答.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2021·辽宁高三月考)已知数列 na 是等差数列,其前 n 项和为 nS ,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为 nT , 1n nT b  且 1 12a b , 8 33a a . (1)求数列 na , nb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n na b 的前 n 项和 nQ . 【答案】(1) 2 1na n  ; 1 2 n nb      ;(2) 2 33 2n n nQ   . 【解析】 (1)根据 1n nT b  ,利用数列通项与前 n 项和的关系 1 1 , 1 , 2n n n T nb T T n     求解;由 8 33a a ,解得公差 d,再由 1 12 1a b  ,写出通项公式; (2)由(1)得到 1(2 1) 2 n n na b n        ,然后利用错位相减法求解. 【详解】 (1)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 因为 1n nT b  , 当 1n  时, 1 1 11T b b   , 所以 1 1 2b  ; 当 2n  时, 1 11 (1 )n n n n nb T T b b       整理得 1 1 2 n n b b   , 所以数列 nb 是首项为 1 2 ,公比为 1 2 的等比数列, 故 1 2 n nb      . 由 8 33a a ,得1 7  3 (1 2  )d d    , 解得 2d  . 又 1 12 1a b  , 所以 2 1na n  . (2)由(1)可知, 1(2 1) 2 n n na b n        , 所以 2 31 1 1 11 3 5 (2 1)2 2 2 2 n nQ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则 2 3 4 11 1 1 1 11 3 5 (2 1)2 2 2 2 2 n nQ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① ②得 2 3 11 1 1 1 1 11 2 2 2 (2 1)2 2 2 2 2 2 n n nQ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14 21 12 (2 1)12 21 2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13 1(2 3)2 2 n n        所以 2 33 2n n nQ   . 1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20 年,全球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为了预防疫情蔓延,某校推迟 2020 年 的春季线下开学,并采取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措施.为了解学生对线上课程的满意程度,随机抽取了 该校的100名学生(男生与女生的人数之比为1:1)对线上课程进行评价打分,若评分不低于80 分视为满意. 其得分情况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到的评分不低于 70 分的频率为 0.85. (1)求b 的值,并估计100名学生对线上课程评分的平均值;(每组数据用该组的区间中点值为代表) (2)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请完成以下 2 2 列联表,并回答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对“线上教学是否满意 与性别有关”. 性别 态度 满意 不满意 合计 男生 女生 15 合计 100 附:随机变量        2 2 n ad bcK a b c d a c b d       2 0P K k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 0.005 0.001 0k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答案】(1) 0.04b  ,80;(2)表格见解析,能有99%的把握认为对“线上教学是否满意与性别有关”. 【解析】 (1)先由题中条件,求出 a ,b 的值,再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组的中间值乘以该组的频率,再求和, 即可得出平均数; (2)由题中先完善列联表,再由计算公式,求出 2K ,进而可判断出结果. 【详解】 (1)由已知得  0.015 0.03 10 0.85b    ,解得 0.04b  , 又 0.005 10 1 0.85a    ,解得 0.01a  , 所以评分的平均值为55 0.05 65 0.1 75 0.3 85 0.4 95 0.15 80          (2)由题意可得, 2 2 列联表如下表: 性别 态度 满意 不满意 合计 男生 20 30 50 女生 35 15 50 合计 55 45 100 因此  2 2 100 20 15 35 30 9.091 6.63555 45 50 50K         能有99%的把握认为对“线上教学是否满意与性别有关” 19.(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如图,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 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 CD 上异于 C , D 的点. (1)证明:平面 AMD  平面 BMC ; (2)在线段 AM 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得 //MC 平面 PBD ,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 (1)先证 BC DM ,再证CM DM ,即证 DM 平面 CMB ,即可证明平面 AMD  平面 BMC ; (2)存在中点 P ;连接 ,AC BD , AC BD O ,证明 / /MC OP 即可. 【详解】 (1)∵平面CMD  平面 ABCD ,平面 MDC  平面 ABCD CD , BC CD , BC 平面 ABCD ,∴ BC ⊥ 平面CMD , DM  平面 CMD ,∴ BC DM , ∵CD 为直径,∴CM DM , BC CM CI , ,BC CM  平面 BMC , ∴ DM  平面 BMC , DM  平面 AMD , ∴平面 AMD  平面 BMC ; (2)存在.当 P 为 AM 中点时, / /MC 平面 PBD , 证明如下:连 AC , BD , AC BD O , ∵ ABCD 为正方形,∴O 为 AC 中点, 连接 OP , P 为 AM 中点,∴ / /MC OP , ∵ MC  平面 PBD ,OP  平面 PBD , ∴ / /MC 平面 PBD . 20.(2021·四川绵阳市·高三三模(理))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离心率为 2 2 ,右焦点为 F , 上顶点为 A ,左顶点为 B ,且  | | | | 10 5 2FA FB   .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  4,0C  ,  4,0D ,点 P 在椭圆上,直线 PC , PD 分别与椭圆交于另一点 M , N ,若 CP CM  , DP DN  ,求证:   为定值. 【答案】(1) 2 2 110 5 x y 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先表示出 ,FA FB ,然后计算出 FA FB ,结合离心率公式 ce a  和 2 2 2a b c  求解出 2 2,a b 的值, 则椭圆方程可求; (2)设出 , ,P M N 的坐标,通过将向量共线表示为坐标关系可得到 ,  的关系式①,再通过点差法分别求 得 ,  满足的关系式②和关系式③,通过将关系式②和③作差可得 ,  的关系式④,再结合关系式①可证 明  为定值. 【详解】 解:  1 设  ,0F c .由题意得  | |FA a ,| |FB a c  , 2 2 c a  , 2 2 2a b c  ,  | | | | 10 5 2FA FB a a c      . 解得 2 10a  , 2 5b  . 椭圆的方程为 2 2 110 5 x y  .  2 设  0 0,P x y ,  1 1,M x y ,  2 2,N x y . 由CP CM  , DP DN  , 得   0 0 1 14, 4,x y x y   ,   0 0 2 24, 4,x y x y   ,  0 1 0 1 4 1 , , x x y y         ,  0 2 0 2 4 1 , , x x y y           1 2 8 4x x        ,① 又点 P , M , N 均在椭圆上, 由 2 2 0 0 2 2 2 2 21 1 1,10 5 ,10 5 x y x y         且 0 1,y y 得   0 1 0 1 2110 x x x x      ,  0 1 5 12x x      .② 同理,由 2 2 0 0 2 2 2 2 22 2 1,10 5 ,10 5 x y x y         且 0 2 ,y y 得   2 20 0 2110 x x x x       0 2 5 12x x     .③ 联立②③得  1 2 5 52x x        .④ 联立①④得 26 3    ,    为定值 26 3 . 21.(2021·浙江高二期末)设函数    1 lnf x x x x  . (1)求函数  f x 在点   1, 1f 处的切线方程; (2)当  1,x e 时,求证:   31 2f x  【答案】(1) y x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求出  1f 、  1f  的值,利用点斜式可得出所求切线的方程; (2)当  1,x e 时,利用导数证明出  min 1f x  ,  max 3 2f x  ,由此可证得结论成立. 【详解】 (1)    1 lnf x x x x   ,   1 11 ln lnxf x x xx x       ,  1 1f  ,  1 1f   , 因此,函数  f x 在点   1, 1f 处的切线方程为 1 1y x   ,即 y x ; (2)函数  f x 的定义域为 0,  ,且   1 lnf x xx    . 令   1 lng x xx   ,其中 0x  ,则   2 1 1 0g x x x      , 所以,函数  f x 在 0,  上为减函数,  1 1 0f    ,   12 ln 2 ln ln 2 02f e      , 所以,存在  1,2t  使得   1 ln 0f t tt     ,即 ln 1t t  . 当1 x t  时,   0f x  ,此时函数  f x 单调递增; 当t x e  时,   0f x  ,此时函数  f x 单调递减. 所以,当  1,x e 时,      max 1 11 ln 1tf x f t t t t t tt t          . 令   1 1h t t t    ,其中  1,2t  ,   2 2 2 1 11 0th t t t      , 所以,函数  h t 在 1,2 上为增函数,则    max 1 31 2 2f x t ht      ,  1 1f  ,    1 ln 1f e e e e    ,则当  1,x e 时,  min 1f x  . 综上所述,当  1,x e 时,求证:   31 2f x  . 【点睛】 方法点睛: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问题,方法如下: (1)直接构造函数法:证明不等式    f x g x (或    f x g x )转化为证明     0f x g x  (或     0f x g x  ),进而构造辅助函数      h x f x g x  ; (2)适当放缩构造法:一是根据已知条件适当放缩;二是利用常见放缩结论; (3)构造“形似”函数,稍作变形再构造,对原不等式同解变形,根据相似结构构造辅助函数.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2021·黑龙江大庆市·高二开学考试(文))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 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 2C : 2 (sin 3cos )     (1)求曲线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3 cos4 1 sin4 x t y t         (t 为参数, 0    ),曲线 2C 截直线 l 所得线段的中点 坐标为 3 1,4 4       ,求 的值. 【答案】(1) 2 2 3 0x y x y    ;(2) 2 3  . 【解析】 (1)将 cos , sinx y     代入极坐标方程转化即可;(2)将 l 的参数方程代入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 可得t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 1 2t t ,又直线所过的点即为交点的中点,所以有 1 2 0t t  ,解出 值即可. 【详解】 2 (sin 3cos )     , 又由 cos , sinx y     , 所以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 2 3 0x y x y    . (2)将 l 的参数方程代入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整理得 2 3 1 3cos sin 02 2 4t t          , 可得 1 2 3 1cos sin2 2t t     , 又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经过点 3 1( , )4 4 即为线段的中点,由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可知 1 2 0t t  , 即 3 1cos sin 02 2    ,即 tan 3   , 因为 0    ,所以 2 3   . 23.(2021·甘肃高三二模(文))已知函数   2 2 1f x x x    , xR . (1)求函数  f x 的图象与直线 6y  围成区域的面积; (2)若对于 0m  , 0n  ,且 4m n  时,不等式  f x mn 恒成立,求实数 x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6;(2)  4, 0,3        . 【解析】 (1)作出函数 ( )f x 的图象与直线 6y  ,得到围成的区域是 ABC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结 果; (2)根据基本不等式求出 mn 的最大值,将恒成立转化为最大值可得 2 2 1 4x x    ,再分类讨论去绝 对值可求出结果. 【详解】 (1)由   3 , 1 4, 1 2 3 , 2 x x f x x x x x           与 6y  围成的区域是 ABC ,如图所示, 其中  2,6A  ,  1,3B  ,  2,6C , 所以 4AC  , B 到直线 AC 的距离为 3, 故所求面积为 1 4 3 62ABCS    △ . (2)因为 0m  , 0n  ,且 4m n  , 所以 2 2 m nmn      ,即 4mn  , 若不等式  f x mn 恒成立,则有    maxf x mn , 即   4f x  ,解不等式 2 2 1 4x x    , 可得 1 3 4 x x     或 1 2 4 4 x x       或 2 3 4 x x    , 解之得 4 3x   或 0x  , 所以实数 x 的取值范围为  4, 0,3        . 【点睛】 结论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可按如下规则转化: ①若 ( )k f x 在[ , ]a b 上恒成立,则 max( )k f x ; ②若 ( )k f x 在[ , ]a b 上恒成立,则 min( )k f x ; ③若 ( )k f x 在[ , ]a b 上有解,则 min( )k f x ; ④若 ( )k f x 在[ , ]a b 上有解,则 max( )k f x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