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ID:679007

大小:85.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4-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 2021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湘江口 那是一个雨天,我已经走到了一条河的上游。到处都是水流的声音,但看不见河流。 哪里是河的源头呢,我茫然四顾。 出发前,我就被那个名字迷住了,湘江口我知道那是一条河的源头。 为了寻找这条河的源头,我从北方的那片大泽一路寻来。这是通往瑶山的路,路越走越窄。 在无边无沿的蛮荒之中满眼都是混乱的群山,然而我已经走不出这大山了。我不知道,这湘南 边地的瑶山,是否存在着某种蛊惑人的魅力,但现在我确信自己迷路了。哪怕找到一条很小的 溪流,我也有一个方向。我听见了水响,我朝着那声音奔去,那清脆的响声又从我的身后传来, 而那是我刚刚离开的地方。我疲惫而无奈地转回了原地。远近,依然是深怀诡谲的大山。 我坐了下来。很快,我的黑夜降临了。 忽然,青色的崖壁亮了一下。我下意识地抬头望去,那是光。后来回想,我十分感激那个 夜晚竟然黑得那么深,不然我是不会注意到那遥远的一星灯火的。我终于看见了我渴望已久也 寻觅已久的东西,我很激动,但又很害怕。在空无一物的夜空忽然出现的灯火,远远的,你会 以为那是几千年前的一点火光然而那已是我生命唯一的指引。我浑身发抖地朝那看上去比另一 个世界还要遥远的一点火光走去。慢慢地,我平静下来。在宁静的矮林里头冒出一座吊脚楼的 轮廓,老屋四周的树木都像与天地万物连在一起了。渐渐地,这树影和吊脚楼的暗影后边又冒 出了更多的灯火,揭示了一个隐秘人间的存在。 就这样,我走进了一个瑶人的山寨,我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又看见了树木、溪流、人,又 嗅到了热烘烘地扑过来的牲口粪味。 那一刻我感觉就像世界又回来了。 不用我敲门,狗已经报信了。瑶山人听见狗吠就知道有远客上门。一位瑶族大娘用手护着 一点儿摇曳的灯光走出来。她替我撵走了狗然后把半掩的门打得更开了。她没问我从哪里来, 她也根本不问我是干什么的,就向一个陌生人,完全敞开了瑶家的大门。也许,她已经不止一 次地接待过我这种没头没脑闯进大山里的不速之客。 外面还在下雨。大娘生起火,烘着我那被雨淋湿了的衣服。我闻到了那火焰的香味,像是 香杉树枝的香味。大娘的儿子,一个头裹罗帕的红脸汉子过来陪我喝酒,我看见一只壁虎爬到 他身上,他也不赶。瑶家人爱惜而敬畏一切生命。 很烈的包谷烧酒,很辣的辣椒,吃着喝着我浑身就像燃起了火苗子。好长时间都没有这种 热烈的生命感觉了。我想要寻找一条河的源头,我觉得这可以让我的生命平添某种神圣感,但 没想到自己找到的却是这样一间有点贫寒的吊脚楼。大娘掏出针线来纳鞋底,把一根绳线从鞋 底的另一面长长地伸出来,又一针扎下去,不紧不慢的,悠闲里透着满足。 寂静地躺在角落里的是一只石缸,整块石头掏空了,不知是怎么掏空的。水缸里的清水, 被大娘一勺一勺舀出来,灌进铜壶里,架到柴火上。当我除下鞋袜准备用热水来烫脚时,大娘 看见了我满脚的血泡,她心疼得不得了,把那只正纳着的鞋底紧紧地按在了心头。 人生如梦。当我在这远离城市的吊脚楼里沉沉躺下时,我仿佛掉进了人类的最后一个恬静 的梦乡。很久都没有这样放下过自己的身体,我愿永不苏醒。但我还是醒了。夜里,一双手摸 摸索索地探到了我的脚底,伸过来的还有那针尖大小的一点儿清凉,在我热辣辣的脚板上悄无 声息地移动。一张若隐若现的脸,慈祥地,浮现在寂静的月光中。我没醒。我假装没醒。说真 的我也怕自己醒过来,怕突然发现又是个梦。直到大娘挑破了我脚底的全部血泡,悄然离去后, 我突然感到了我内心的冷酷。那年我三十出头,刚刚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大变故,于是把寻找一 条河的源头当成了方向,我希望在艰难的跋涉寻找中体会价值,在别样的自然风景里得到抚慰; 说穿了却是为了掩饰自己漂泊无依的处境。 清早,起来,看见大娘面对上天,口中喃喃着不知在祈求什么。或许,这个世界是需要有 一点信仰的,一个心里有信仰的人,对这个世界会多一些敬畏,肯定也要比一个像我这样的人 活得踏实。而我,这么多年来,都找不到这样一个可以寄存自己灵魂的角落,只好选择了一条 河流的源头作为寄托,我寻找,与漂泊。 又要上路了,天已放晴。空气中散发着湿树叶子的味道。大娘一直把我送到了进出瑶村的 那个唯一的山坳。我愣愣地站在一片被风吹得摇曳不止的竹林旁,仰起头来看着山顶的蓝色。 我问大娘,这里离湘江口还有多远?大娘指给我一条从竹林里流出来的溪涧。大娘没说那是湘 江口。大娘说,伢崽,你顺着这条溪走,就能走回家了。我的大娘,她竟然真把我看作一个迷 路的孩子,一个找不到回家之路的孩子。 我便顺着这条溪走。走了一程,扭过头去看大娘。大娘正在挖竹笋,风吹起她鬓角的银发, 扑打着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她活着,辛苦而又安然地活着,只为显示一种顽强、美好的生命。 那一刻我忽然有一种潜在的心心相印之感。我不必再去苦苦地寻觅一条河的源头了,我愿意把 这样一位母亲作为我的湘江口。 (取材于陈启文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中,“已经”一词暗示了作者此前的跋涉,“到处都是水流的声音,但看不见河流” 与后文在大山中的迷路呼应。 B.作者在迷路时说“我的黑夜降临了”,一语双关,既是说当时天色已黑,也是说自己的内 心陷入了绝望。 C.文章描写了大娘家烧柴取暖,以及爬到人身上的壁虎、整石掏空的水缸,意在说明大娘 家生活的贫苦落后。 D.文章对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受的大量描写,既体现了作者在特殊情境下的心理状 态,又使得文章细腻丰富、生动传神。 18.文中的画线句子都有“醒”字,下列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愿永不苏醒”,作者终于可以放松身心俱疲的自己,想享受这恬静的梦乡。 B.“但我还是醒了”,尽管来挑血泡的大娘很小心,还是使睡得很沉的作者醒了。 C.“我没醒。我假装没醒”,表达前后矛盾,是因为作者在半梦半醒时思绪不清。 D.“我也怕自己醒过来”,作者感动于大娘对自己的关爱,很留恋这久违的美好。 19.“湘江口”在文中有哪些含义?文章是如何围绕“湘江口”展开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明。 (6分) 20.一位学者认为,人类“与其看风景,不如看灵魂”。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本文或其他 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17.(3分)C 18.(3分)C 19.(6分) 答案示例: “湘江口”指湘江的源头,曾是作者人生价值的寄托处;也指作者偶然遇到的体现顽强、美好 生命的瑶族母亲。 文章从寻找湘江的源头切入;接着写因迷路而夜宿吊脚楼,在感受到瑶族母亲的关爱后开始 反思自己寻找湘江源头的价值;最后写离别时的感悟,愿意将瑶族母亲当作“湘江口”,当作 自己人生的方向。 【评分参考】含义 2分,“如何围绕”4分。意思对即可。 20.(6分)略 【评分参考】看法 2分,结合材料分析 4分。 北京市海淀区 2021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7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7-20 题。 临流晓坐 ①老家在长江边,怎么都是幸运。 ②每次回去,时间或长或短,都会到江边石梯坎上坐坐。多半在傍晚,甚至天已黑定,喧 嚣远去的时分,好像只有那时,才能与大江独处,以发天下惟大江与我的慨叹。面对一条大江, 大多时候其实什么都没想,有时虽也思若流水,心想如果家乡是本日月之书,读读那片夜色就 够了;读夜色时,读读夜里那道月光就够了;读月光时,读读月下那道江流就够了;读江流时, 读读江流上船帆半掩桨楫尽收的波光也够了。偶尔想起明人吴从先那句“临流晓坐,欸乃忽闻; 山川之情,勃然不禁”,觉得倒蛮应景..;只是明知不是侵晓而是暮晚,只好叫“临流宵坐”了;但 独自面对滔滔大江,浩荡..的古意依然叫人沉醉。初夏六月,一年一度的洪汛眼下还没从雪山启 程,古老的江流悠缓无声,静美得恰似花季的所谓伊人。 ③那晚没有星光江月。江面上倒不时有驳船向上游缓缓驶去,突突突的轮机声,亮闪闪的 船头灯,提醒我还有无数如驳船那样,正不分日夜逆水而行的生命。看上去那不像是船在走, 倒像是天地在缓缓挪移,神奇得叫我惊讶。一时便觉得能心静如水,与天地同在,正是大江赐 给一个在江边长大,却一直漂泊在外的人的福气,他人未必领会,也难得消受。其实远远近近 也有不少人,男女老少或站或坐,什么都不做,就那么痴痴看着面前的大江。不远处有人唱起 了歌,虽轻柔如梦,但依我之意,那时最好以琵琶为六月弹一首散曲,恍然若指尖即兴的拨弄, 让某种连自己亦难明的心境,即兴地播撒于天地之间——如此,一切就刚刚好了。 ④倏忽间才发觉,自己因离家太过长久,知晓的都是些古代的人事,对近百年间家乡到底 怎么一直走到如今,几乎一片空白。 ⑤第二天正好友人有约。在座的几位,原都有很好的文字,闲话中才知道,如今他们竟都 放下了小说诗歌,转向了对故乡近代文史的探秘寻幽。说着,做东的朋友拿出本书来,是《宜 昌记忆》丛书的一种,随手翻看,见所记都是百多年来小城开埠前后的轶闻旧事,从没听说过, 一时甚觉新奇。 ⑥“书卷多情似故人”。事后细读丛书,才恍然想起,时间作为另一条江流,无声无形,我 怎么就忘了它的存在呢?其实,大江奔行于肉身之外,时间满溢于人心之中,我们何曾分分秒 秒离开过两条江流?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里说,“人们在时间中占有的地位,比他们在 空间中占有的位置要重要得多”,其所作所为,则多由时间来保存。这么一想,面对那两条古老 江流,可看可想的,就远不止一点水光山色,几册诗词歌赋了。求学离家太早——“当时年少春 衫薄”,难怪对朋友们注目的那些历史过往,大多不甚了了。原来,即便那样伟大的一条大江, 也有过自闭的、与世隔绝的年月。而清廷依据《中英烟台条约》被迫应允宜昌、芜湖等地的对 外开埠,竟是由我熟知的云南“马嘉理事件”直接引发。小城自那以后在屈辱中城门洞开,现代 化脚步虽杂沓零乱,终归已经启程。不仅著名的詹天佑为川汉铁路、卢作孚为长江航运,都曾 驻留奔波于宜昌,一拨拨外国人也你来我往,既有想在宜昌租地建馆却因民情激奋受阻的第一 任英国领事,也有最早到此开创平民教育,参与过“宜昌大撤退”的新西兰女传教士……这些人 各怀梦想,冒险闯荡,于百多年前,硬生生地把个楚之西塞水码头,连拉带拽地带进了现代化 的漩涡..…… ⑦那晚众人又驱车驰过长虹般的夷陵大桥,径直去到大江南岸,拐到磨基山脚一个幽秘之 处。抬眼,对岸便是我那梦中小城:当年领馆、海关、洋行聚集却被日军飞机炸成废的沿江一 带,如今一溜摩天高楼,霓虹溢光流彩,倒影斑斓生花,显然已是个规模初具的现代化城市, 而忆起百多年前小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前行,未免感叹唏嘘。城市与人一样,须慢慢生长, 不仅生长需要时间,生长的疼痛与屈辱也都深藏于中。其时四周静谧无边,丝绒般柔滑的夜, 平匀又深沉地呼吸着,以致我竟不敢断定,我真是在那里长大的。真属于百姓的日子,无非一 点不虚的富足,安静的日常,素雅的清欢..,每晚到江边闲坐的人们的心情,已经道出了他们的 认可。 ⑧古罗马执政官西塞罗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看来,人对 故乡真切入微的认知,都是个悠长的过程。远离家乡的游子,除了回乡探望探望,也需多读点“家 乡书”,将百年变迁史铭记于心,方知我们来自何处,也至今还在路上。没问过那些家乡文友, 是否也常到江边“临流晓坐”,但他们在那条历史与时间的长河边,显然已苦坐多年。 ⑨再去江边,“临流晓坐”,“欸乃忽闻”已是如烟往事,闲坐半晌,原先浮于半空的自己, 似乎已倏然落地,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故乡只有一个,思绪岂止万端? (取材于汤世杰的同名散文) 17.对下列词语在文中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应景:诗文情境与此刻契合 B.浩荡:深远悠长,奔涌而来 C.漩涡:无法挣脱的悲惨境地 D.清欢:清雅恬适的生活乐趣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写男女老少痴看大江及有人歌唱的情景,表现出人们对美景的沉醉与日常生活的 满足。 B.第⑦段写作者不禁“感叹唏嘘”,其中既有对家乡快速发展的赞叹,也有对它艰难前行的 感慨。 C.第⑧段引用西塞罗之语,启示我们应去探寻、铭记故乡历史,知道自己来自何处、身在 何处。 D.面对空间与时间这两条河流,作者由“晓坐”“宵坐”再到“苦坐”,思考得越来越深入。 19.第②段画线句在表达上富有特点,请从中选择两个,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20.第③段说“与天地同在”,第⑨段又说“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根据文章,简要回答这 两句话的含义。(6分)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17.(2分)C 18.(3 分)D 19.(5 分)答案示例: 由夜色、月光、江流,最后聚焦在波光,展现出长江夏夜的静美;反复使用四个“够了”, 突出了家乡景色的独特之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 【评分说明】“表达特点”可从写作视角、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选择,指明两个特点并 分析 4分,情感 1 分。 20.(6 分)参考答案: “与天地同在”,是指作者临流宵坐,感受到了天地与大江的广袤静美,身心恬适并自然而 然地融入和沉醉其中。 “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是指作者超越了物理空间上的对家乡的理解与喜爱,领悟到 将家乡百年变迁史铭记于心的重要,使身为游子的作者精神生根,真正与家乡融为一体。 【评分说明】“与天地同在”2分,“真正与那片天地浑然同在”4 分。 北京市东城区 2021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1 题。 豫剧的孤儿 陈 光 ①我是地道的河南人偏偏从小不爱吃面条,也不爱听嗯哪唉嗨哟的豫剧。父亲是琴棋书画 无师自通的才子,我只知道他们电视台的同仁们赞许过他拉着弦子表演的河南曲剧,我却从来 没兴趣听。 ②离乡久了,第一次碰到豫剧访美,又听说是得了“文华奖”的大戏《程婴救孤》作为河南 人,还是去捧了场。朋友说“一票难求,我以为不过是习惯上的修辞之语。邻座碰到作家协会的 同乡,他是学民乐出身的,聊到豫剧也有疏离之感,言语间为中国这些传统剧的存续..颇为唏嘘。 是啊、现在的社会,流行的是街舞、嘻哈音乐,谁还要听什么豫剧? ③没想到戏到半场,我已经哭得不能自已。 ④春秋时期,晋国忠臣赵盾一家三百余口被奸贼屠岸贾所害。屠贼乘胜斩草除根,追杀赵 氏遗孤。草医程婴冒死救出婴儿,开始了十六年刀尖上的生死之旅。为保护赵氏这仅存的秧苗, 一个又一个义士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先是小丫头彩凤不畏私刑,然后是守城大将军韩厥以身 守信。屠贼发现婴儿被“劫”,下令民众三日内交出此婴,否则全城半岁以内男婴,将格杀勿论。 ⑤屠刀闪闪,戏到此,你已经知道,唯一能救全城婴孩于无的,就只有这个遗孤了。但献 出的却不是赵氏孤儿,而是程婴中年所得的独根苗、亲生子。为能瞒住贼人屠夫,程婴只能接 受公孙杵臼的调包计,密告公孙匿藏“赵氏孤儿”——实为程婴的亲骨肉。程婴眼睁睁看着自己 的婴孩死于屠贼刀下,亲如手足的公孙老兄撞柱而死。 ⑥“死比生更容易”——公孙死前交代程婴。逝者逝矣,一死壮烈,生者却要背负更沉重的 偷生命运。为保护遗孤,程婴搬进贼府,日日与虎狼为伴,并让婴儿认屠贼为义父。比千刀万 剐更难熬的是让义士背负一世骂名。在“老程婴,坏良心,他是一个不义人。行出卖贪赏金,老 天有眼断子孙”的童谣里,程婴真的老了。已是妻离子散,还要忍受“断子绝孙”的唾弃。“一十 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一天,每一年,一面是殚精竭虑地抚育遗孤,一面是国仇家恨 忍气吞声,独咽亲人死别之冤苦、深埋正义不张之忧愤。 ⑦十六年后,孤儿终于成为少年俊杰,朝廷也变了天。遗憾的是,擒拿屠贼时,赵氏孤儿 命其自刎,屠贼自语着“还是没有斩尽杀绝”竟突然飞出一刀砍向身边的程婴。 ⑧全剧,写的是一个“义”字。为正义,为换取一个小小的婴儿这么多义士,在生命乃至清 名面前,没有一丝犹疑。此心,就是几千年来传下来最深入骨髓的民族精神,使得我们民族历 千劫而存续,虽寒秋仍独立,它直指苍天,名曰“正气”——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⑨这样的精神,其实是属于全世界的。甚至西方文化中,也有英雄所见的共鸣。电影《拯 救士兵瑞恩》里,某个家庭的好几个儿子都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了,按照军令,他们应该有最后 一个儿子留下以照顾全家。为了这个承诺,一群军官士兵在硝烟战火中寻找这个无名小卒,最 后为保护他而献身。在“义”与“信”面前,“生死安足论”。这正是一个伟大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精 神。 ⑩从艺术层面讲,《程》剧达到的,也是一个巅峰,它的艺术效果有令人目不暇给....之感。全 剧围绕一个“救”字,剧情环环相扣,两个多小时的长戏一口气演完,始终把观众紧紧箍在座位 上,似悬在绝壁上观火。紧张时密不透气,悲情时肝肠如绞,壮烈时天地动容慷慨时气冲云霄。 ⑪在绕梁洪音里,人与剧融为一体演员与演出融为一体。正是因为这样的剧情,才给演员 最宽广、最深、最圣洁的空间去发挥,用他们炉火纯青....的音、形、声、韵引领观众走向生死交 集、善恶较量、正邪决斗的刀锋浪尖。在每一个急转直下的戏剧冲突中,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 达胸中千壑,只有万马奔腾样冲涌而出的高腔;也没有什么台词可以尽诉心头百啭..,只有千竹 迎风般低回委婉的清音。这样的时刻,每一个音符都是热血从心底的冲灌,每一个声调都是岩 浆自地底的喷涌。 ⑫这样的时刻,就是艺术上的高峰体验。 ⑬作为音乐和戏剧爱好者的我,曾陶醉于多明戈嘹亮纯净如山中飞瀑的高音,也曾沉迷于 萨拉·布莱曼弥散在水幕喷泉的清幽雅韵。但是,我不能不说如此跟全体观众一起震撼到心底熔 岩的音乐剧作,我还是第一次经历,也许是文化深层的亲近,也许是心灵的共鸣。音乐是直指 心灵的,而放在一个惊心动魄的剧作里的音乐,更是感人至深。 ⑭除了“唱念”,动作高超的“做打”也为剧情增色不少。我不知道演员是不是从小就要练少 林功夫,但我也完全有理由猜想他们小时候应该也跟我一样有过看了《少林寺》或豫剧《花木 兰》之后凌晨偷偷爬起来,翻越学校的高墙去练功的经历。就算是只学了些花拳绣腿,在舞台 上巨幅的背景下,众兵们在刀光剑影中连斗翻腾的腿脚,也是让人热血沸腾的。而宫女丫鬟们 衣香鬓影,齐整整的“水步”,在舞台上轻盈如云,则真正把东方女性那“水莲花”一样的温柔娇 羞展示得淋漓尽致。 ⑮可惜,这样的艺术,这样纯粹的属于中国的艺术这么本土来自自家后院的豫剧,我竟然 是在跨越了千山万水、经过许多人生轮转之后,才在异国他乡遭遇。这,不知是幸事还是不幸。 ⑯我毫不惊异于最后全场的起立。一向含蓄的中国观众在“程婴”最后谢幕时爆出比西方人 更慷慨的掌声和口哨声。我顾不得被泪雨催花的妆容,跟激情的观众们一起涌向舞台与演员们 合照。这里面竟也有金发老外。 ⑰在满台的鲜花、掌声、泪与笑中,我没有遗憾:赵氏孤儿终于被救了。但,豫剧呢?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言语间为中国这些传统剧的存续..颇为唏嘘 存续:流行 B.它的艺术效果有令人目不暇给....之感 目不暇给:看点太多,看不过来 C.他们炉火纯青....的音、形、声、韵 炉火纯青:技术达到纯熟完美的程度 D.也没有什么台词可以尽诉心头百啭.. 百啭:渴望得以诉说的重重心声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作者说自己虽是河南人,却从小不爱听豫剧,为后文写在异乡观赏《程婴救孤》 后,对家乡戏曲态度的变化做铺垫。 B.剧中程婴为救赵氏孤儿,舍弃自己的亲骨肉与屠贼相伴十六年,却遭受百姓强烈谴责, 形成了极具张力的戏剧冲突。 C.第⑬段作者将豫剧《程婴救孤》与自己喜欢的其他音乐进行比较,得出情节的惊心动魄 是这一剧作感人至深的主要原因。 D.第⑭段对演员如何练功的猜想可以看出“做打”表演引发了作者对儿时欣赏影视剧之后, 迷恋于学中国功夫的动人回忆。 20.文章第③段写道:“没想到戏到半场,我已经哭得不能自已”,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如此激 动的原因。(6分) 21.本文题目“豫剧的孤儿”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18.A(3分) 19.C(3分) 20.答案要点: 深刻的主题;曲折的情节;直指心灵的音乐;演员精彩的功夫;对传统文化的赞叹;现在才 亲近豫剧的遗憾。 21.答案要点: 豫剧《程婴救孤》;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下处境;身处异国他乡,远离中国传统艺术的“我” 。 北京市石景山区 2021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1 题。 大地的语言 ①从来没有去过河南,从机场出来,上高速,遥遥地看见体量庞大的郑州市出现在眼前。 ②说城市体量庞大,不只是出现在视线中那些耸立的高大建筑,更是一种感觉∶那隐没在 天际线下的城市更宽大的部分,会弥散一种特别的光芒,让你感觉到它在那里。声音、尘土、 灯光,混同、上升、弥散,成为另一种光,笼罩于城市上方。这种光,睁开眼睛能看见,闭上 眼睛也能看见。这种光吸引人眺望,靠近,进入,迷失。但我们还是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 就进入另一座城市,其实重复的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 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怅然若失。我们 说去过一个省,往往就是说去过省会城市。所以,此行的目的地我也以为就是眼前已经若隐若 现的这个城市。就在我靠着车窗将要昏昏然睡去时,超乎我对河南想象的景观出现了。这景观 不是热情的主人打算推销给我们这群人的,他们精心准备的是一个古老悠久的文化菜单,令我 兴奋的仅仅是眼前出现的宽广得似乎漫无边际的田野。 ③收获了一季小麦的大地上,玉米,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大地宽广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 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这 些 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 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 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人类 文明 史上,好多闪现过文明耀眼光辉,同时又被人类自身推向一次次浩劫的土地,即便没有变 成一片黄沙,也早在过重的负载下苟延残喘。 ④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连祸接,旱涝交替。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 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无边无际的绿色仍 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 了道路、 水渠,同时也遮掩了那些素朴的 北方村庄。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令人感到安心的景象。 ⑤二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掌着絮絮私语, 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 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⑥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的名字。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 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统其实 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中,那 些城市显得遥远了。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 ⑦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 ⑧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在我脑海中,它们 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生长出来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 刚刚被铸到青铜之上的模样。 ⑨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⑩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⑪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 ⑫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⑬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从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麦、黍、瓜、麻、 菽…… ⑭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从井中汲水的人,操来犁地的人,以白春 谷的人。 ⑮眼下的大地,麦收季节己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 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轻风吹来,花粉摇落,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 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天饱满。 待秋风起时,他们就会从田野走进农家小小的仓房。 ⑯终于到了平粮台,这是一个在平原上用黄土堆积起来的高台,面积一百亩,被认定为中 国最古老的城池——宛丘。 ⑰从那么久远的古代,原始的农耕就奉献出所有精华来营造城市,营造由自己供养,反过 来又慑服自己的威权了。这个龙,山文化时期就出现,的城市的雏形如果真的被确认,无疑会 在世界城市 史上创造很多第一。几千年过去了。时常溢出 河道的黄河水用巨量的泥沙把这片 平原层层掩埋。每揭开一层,就是一个朝代。新生与毁灭的故事,陈陈相因,从来不改头换面。 但这个高丘还微微隆起在大平原上。它为什么不仍然叫宛丘,不叫神农之都,却叫平粮台? 是 不是某次黄水袭来的时候,人们曾经在这个高地储存过救命粮食,放置过大水退后使大地重生 的宝贵种子? 在这个已然荒芜的土台上漫步时,我很高兴这片土地仍然具有生长出茂盛草木的 活力。那些草与树仍然能够应时应季开出花朵。草树之间,还有勤勉的村民开辟出不规则的地 块,花生向下,向土里扎下能结出众多子实的枝蔓,芝麻环着节节向上的茎,一圈圈开着洁白 的小花。 ⑱人类不同的历史在大地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但大地的奉献却是一样。我记起在俄罗斯 的图拉,由森林环绕的托尔斯泰的庄园中,当大家去文豪故居中参观时,我没有走进那座房子, 看干涸的墨水瓶和泛黄变脆的手稿。我走进了旁边的一个果园。树上的苹果已经收获过了,林 下的草地还开着一些花。淡蓝的菊苣,粉红的老鹳草,再有就是与中国这个叫平粮台的荒芜小 丘上一模一样的轮生着白色小花的芝麻。不同地域的人操持着不同的语言,而全世界的土地都 使用同一种语言,一种只要愿意倾听就能懂得的语言——质朴,诚恳,比所有人类曾经创造的, 将来还要创造的都要持久绵远。 (取材于阿来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渐渐感到怅然若失 怅然若失∶失望,失落 B.主人打算推销给我们这群人的 推销∶ 推荐,介绍 C.反过来又慑服自己的威权了 慑服∶因恐惧而顺从 D.新生与毁灭的故事,陈陈相因陈陈相因∶不断重复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作者看城市的感受与下文看田野的兴奋形成对比,意在表明对城市的厌烦。 B.第③段列举了一系列农耕工具,形象地表现了中原大地上农耕文明的历史从未断层。 C.作者由"土、田、禾"等象形字联想到了大地上的劳动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 D.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意蕴丰富且富有感染力,表达了作者对大地的深情礼赞。 20.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中画线语句的作用。 (6 分) 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掌着絮絮私语,它 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21.本文题目是"大地的语言",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说明"大地的语言"的含义。(6分) 18. C(3 分) 19.A (3 分) 20.【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亭亭玉立""絮絮私语"将农作物拟人化(1分),形象地突出了历 经灾祸战乱的中原大地的勃勃生机(1 分),呼应了前后文作者"心安"的感受(1分)。"一道 道的绿浪"的比喻(1分),含蓄地表明正是这样的乡野源源不断地供养着城市(1 分),引 发了后文作者对象形文字以及农耕文明的联想(1 分)。 21.【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①中原大地上庄稼茁壮生长、生机勃勃的景象。②农业生产持续地 为城市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支撑。③由农业生产孕育出的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农耕 文明。④大地之上勤勉的劳动者质朴诚恳的生产方式和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答对 1点得 1 分,答对 2点得 3 分,答对 3 点得 5 分,答对 4 点得 6分) 北京市房山区 2021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8-21题。 泉水润泉城 ①济南因泉水闻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用八个字,道出 了济南泉水之多、分布之广。 ②我对济南泉水的了解始于四十多年前。那年,我从邻居三叔家里看到了老舍先生的散文 《济南的秋天》,文中有几句是这样描述的:“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 有泉——到处是泉……”济南真的到处都是泉吗?泉水能像村里的山泉水那样用手捧着直接喝 吗?读到这里,我年少的心里产生了好奇。一个乡下孩子,对泉城济南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③机缘出现在十五年前。2005年初春,我调入省城工作,梦一样走进了济南。那时候,单 位办公楼在杆石桥一侧,属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往东数百米就是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珍 珠泉、护城河和泉城广场。周末,我怀着急切的心情,冒着寒冷走进趵突泉公园观赏。趵突泉 三股泉水的喷涌之势令人惊叹,相比之下,村里山泉水的潺潺细流黯然失色....。天气虽冷,但望 着那一池池、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我的心里却暖融融的。 ④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济南人爱泉、惜泉。为了保护泉水,规划修建的地铁工程多番论证, 谨慎施工。作为群泉之首趵突泉,水位的高低变化牵动着成千上万济南人的心。水位上涨,人 人面露喜色;水位下降,全城人跟着心急。前几年遭遇大旱,趵突泉一度几近停喷,三股水偃. 旗息鼓...,爱泉的济南人就像是自己家里停了水、断了电一样,心急不已。这些年,随着护城河 的疏浚,加上良好的保护意识,趵突泉再现生机。那汩汩喷涌的泉水,仿佛也在昭示着济南这 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发展脚步。 ⑤泉水滋养了济南这座城,也孕育了这里的文化。诗圣杜甫曾用“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的诗句,形容济南积淀深厚、人才众多。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今,位于 济南趵突泉公园一隅的漱玉泉,相传李清照曾在泉边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词集《漱玉集》 即以此泉命名。李清照是济南章丘人,那里,有泉水从众多脉孔里喷涌而出,谓之“百脉泉”。 也许,正是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其不尽的文思。 ⑥时至今日,泉水孕育的文化一脉相传,影响着每一个济南人。济南人有爱读书的传统, 书店、书屋、书吧多,各种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和文学沙龙遍地开花。受其影响,我也参与其中, 与书友、文友交流阅读感受和写作体会。参与这些内容丰富、层次较高的读书、讲座、交流活 动时间久了,对于我这样一个底子薄的人来说,真是受益匪浅,不仅写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而且眼界也得到了极大开拓。我一面用心感受着济南的泉水和泉城的文化,一面用手中的笔书 写着身边的城市和身边的人。 ⑦泉水与济南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轰轰下泻,澎湃万状”的黑虎泉边,每天前来 打水做饭、饮用泉水的市民络绎不绝,水壶、矿泉水瓶、塑料桶……各式各样的容器悉数上场, 令前来赏泉的外地游客艳羡不已。泉水已成为济南人的生命之水,它滋养着济南人的身体,涵 养着济南人的心性。在大明湖南门对面,有一条久负盛名....的曲水亭街,一条小河从街上穿过, 河里流淌着清清的泉水。闲暇时我常去曲水亭街转转,街上的景致百看不厌。前年盛夏的一天, 坐在临街摆放的茶桌旁,年逾花甲的老燕递给我一杯用泉水冲泡的绿茶,然后如数家珍地跟我 讲起曲水亭街及济南这座城的往事。有游客从身边经过,我担心影响老燕的生意,便起身准备 告辞。可老燕却拉住我,笑着说不差这一会儿工夫。临别时,实在过意不去的我要付钱给老燕, 可老燕说什么都不收。三个多月后,我写的《曲水亭街》一文刊发在晚报上,我将报纸送了一 份给老燕,老燕在文章里读到了自己,“嘿嘿”笑个不停。 ⑧这就是济南人,友善、低调、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与他们打交道时让人从心里感到 熨帖。记得有一次,我到派出所办事,年轻的工作人员态度和蔼,手把手告知如何填表,下一 个环节怎样办理,使人如沐春风,似饮甘霖。还有平日里,公交车司机的一句“您好”,出租车 司机亲切的笑容,困难面前好心人的热心相助……都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使人难忘。 ⑨时间像是流动的水。如今,我已在济南工作生活了十多年,早已视济南为第二故乡,感 情和依恋与日俱增。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一天天里,幸福感像泉水一样涌进心头。济南的泉水, 也流淌在每一个生活在济南的人心中,永不枯竭。 (取材于王国政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泉城济南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B.村里山泉水的潺潺细流黯然失色.... 黯然失色:相比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C.三股水偃旗息鼓....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D.有一条久负盛名....的曲水亭街 久负盛名:长时期地享有很好的名声。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鹗笔下的“家家泉水”及老舍先生笔下的“到处是泉”均道出了济南的泉水之多。 B.李清照能写出《漱玉集》是因为“百脉泉”那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她不尽的文思。 C.外地到济南来赏泉的游客对济南人能够在做饭、饮水上享用黑虎泉的水而感到艳羡。 D.第⑧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济南人那待人友善、和蔼热情的热心肠。 20.文章第⑦段写到了与老燕的一些交往,请结合全文,多层面分析作者在此写该内容的作用。 (6分) 21.文章结尾处写道:“济南的泉水,也流淌在每一个生活在济南的人心中,永不枯竭。”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8.(3分)C(偃旗息鼓:字面义为放倒军旗,停敲战鼓。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 止战斗。这里比喻泉水声势减弱或中止。) 19.(3分)B(李清照能写出《漱玉集》也许是那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她不尽的文思,选项的 错误在强加因果。) 20.【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①内容上:写老燕身为泉水滋润下的泉城人的热情大方,并表现老 燕以自己是泉城人而自豪,同时流露出作者从泉城人老燕身上获得的美好印象。(2分)②结构 上:印证前文,引出下文。印证前文泉水“涵养着济南人的心性”等内容;引出下文所谈的济南 人“友善、低调、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及“让人从心里感到熨帖”的特点。(2分)③主旨上: 借老燕这一泉城人的代表,抒发了对高洁淳朴的泉城人的颂扬之情,并表达了对清澈透亮的济 南泉的喜爱之情。(2分) 【评阅建议】6分。答出其它可成立的点亦可得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1.【答案要点】①济南那一池池、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温暖人心。②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滋养了 济南这座城,济南人与泉水心心相连。③泉水孕育了济南的文化,济南积淀深厚、人才众多。 ④泉水孕育的文化一脉相传,影响着每一个济南人,他们有爱读书的传统。⑤泉水与济南人的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济南人离不开泉水,打心眼儿里喜爱泉水。⑥在泉水的滋润下,济南人友 善、低调、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 【评阅建议】6分。上述 6个要点,每答出 1个得 1分,答出其它可成立的点亦可得分,本题 的得分不能超过 6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北京市朝阳区 2021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6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8-21题。 流水函关 是黄河这条道路引领着我抵达这里的。 东西南北中,行走中原大地,万物都沿着黄河这条曾经的历史中轴线而生长。从这里,黄 河进入中游峡谷的下一段,北为晋北,南为豫西。黄河也因山就势,硬生生将南北走向的水流 折弯成东西走向,完成凌空俯瞰时“几”字的弯钩书写。这是潇洒的一笔,这条大河流到这里, 有了节奏、矜持,也有了坠落、跨越。 我该怎样描述“这里”?此刻,它是离三门峡市区 36公里的灵宝市,是灵宝市区往北 15公 里的王垛村。往前追溯,是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杖化为邓林之地,是“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的 起源地,是战国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的崤函……关于“这里”的定义,还可以说出数十、上百 种。 人们称“这里”为函谷关,它的名字就是它的身世。东去洛阳、西达西安的故道,所要穿越 的崤山至潼关段,几乎都是在山涧峡谷之间,人行此中,如入隧道般不知深险,古称函谷,险 隘之意。如此贴切的命名再没改变过。有传说是西周,武王伐纣至于牧野,大胜而归,置关于 此,又专设司险管理关塞,也有一说是秦孝公胜战后选择了最险要的这一段来重兵把守。冷兵 器时代,金戈铁马的战场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国君与枭雄一争高下、开创与终结一关定论的象 征之地。这才有了“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的 浪漫诗性与现实抒怀。 如同黄河在我抵临之前就已经流淌多年,这座耸立眼前的关楼栉风沐雨....,变了颜色,成了 时间里的事物。我当然是这样以为的,但人们告诉我这只是上世纪 90年代在原址上新建的。现 代旅游,将它打扮得阔绰而夺目。所剩无几的原址,风雨历经的原址,只留在了黑白图片中。 寻古访古却不可得古的人,会滋生怎样的失落?然而我释然了,风云际会,屡毁屡建,屡建屡 毁,是它必然的命运。在这里,即使剩余一片空旷,留下的只有片瓦独木的想象,那也是荡气 回肠的。 我从广场上穿过,脚步急切,仿佛要超越消失的时间去抢先一步。北邻的黄河,奔流不停, 没有人能走到水的前面,又怎能超越时间呢。绕过园区高耸的塑像、飞檐翘角的楼阁、保持年 代原貌的屋舍、重点保护的纪念物,我小心翼翼地踩在被熙攘人流踩过的步行道上。移步易景...., 道道帷幕拉开,却还不是我想要见到的古关遗址。 古代的故事,多是发生在河流、古道,或是边界的关楼。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 西或绝涧或高塬,它的迷人之处,也是它的揪心之处,就在于那么多人想通过它、占守它。它 是阻滞、关闭,也是畅通、开放。 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无论藏在哪个角落,历史的风扑面 而来,情绪的力量在历史的托举下,让去往函谷关的路变得跌宕起伏....。始于 90年代的修建,关 楼只是历史的化身,过往痕迹被抹去——直到被一尊黑色石碑身后的函关古道所打开。在古代, 那只是一条在沟谷中蜿蜒的土路。有记载说这条曾经崎岖狭窄、蜿蜒相通的路全长 15华里,沟 壁有 50米高,坡度有 40至 80度,有的地方仅 2米宽,仅能容一辆牛车通过。车不方轨,马不 并辔,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并非夸张的描述,可以想象它在军事战略上的利害。从遥远的春 秋战国就开始了碰撞,直至秦国一统,函谷关扮演着决定胜负的关键角色。西汉贾谊在名篇《过 秦论》中议论:“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 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好一个“逡巡而不敢进”! 然而到了公元前 209年陈胜义军过关交战,刘邦绕关灭秦,项羽使黥布破关,怒而焚关, 函谷关又为秦的灭亡画上了一个终结的句号。自此往后,进退之间,是“逐鹿中原”,也是“入主 关中”,这八个字里藏着千钧重量和血腥杀戮。再去拨开时间的密叶,沿经“安史之乱”中的桃林 大战,闯王李自成激战斩明兵部尚书孙传庭,1927年冯玉祥北伐驻防,直至 1944年 5月中国 军队阻挡侵华日军西犯的函关大战,都绕不过此地。太多与函谷关勾连的历史细节需要叙说, 铁打的雄关流水的战事,得失均因这里而起。这里,并不只是一座青砖砌起的城楼,还是一条 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也许它从来都是道路,如同它倚临的黄河,连接的不只是一个个地 点,还有可追溯的来处、可前行的去往,它是立体变幻的时空,也是后人想象的原点。 这条看不见的道路,更远的地方,是远方,也是远去。 从古道上走过太多的出关者,有一人不能不提。公元前 491年农历七月的一天,函谷关令 尹喜清晨起床,看到了东方的紫气,知有异人来。他等来了八十高龄的老者——东周守藏史老 子。这位又名李耳的老人骑着青牛,被他的崇拜者热情地挽留下来著书立说,从而有了五千言 的《道德经》。也许连函谷关也没想到,在经历那万千厮杀争夺之后,被封堵在深井里的血液依 旧如岩浆般汩汩流动,为它加持的正是这位眉宽耳阔、目如深渊的老人。一块精致的黄河石被 供奉在纪念祠屋的一侧,万千来客的手掌在石头上抚摸而留下了一层光泽。已无人探究石头的 年代和书桌的真假,只为老子完成著述出关后的“莫知其所终”而好奇与叹惋。 叹惋那散落时光里的,与一个人、一座关、一条河有关的秘密。谁能说,任何普通渺小的 生命,不会因这片黄河流经的土地而变得不凡? 黄河在北,隆起的土塬隔阻了函谷关的视线,静寂中水声传来。古关与长河,都把各自印 烙在对方的骨骼之上。这条大河,微微发出的声响,都是振聋发聩....的轰鸣。在抵达函谷关的短 暂时光里,我能亲密地感应到从四面八方汇集而至的那些水声。流水声里,有风貌之变,也有 愿景之欢,桩桩美好落色为图——筑坝建库后的水波清粼,生态改良后的天鹅栖息,挣脱贫困 后的喜乐安宁……中原大地上的万千气象、幕幕大戏皆可沿着这条大河被我们遇见。 河流之上的备忘与注脚,被时光拍打的浪花卷起。众生命运千差万别,然而与之有关的黄 河故事到处流传。 (取材于沈念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座耸立眼前的关楼栉风沐雨.... 栉风沐雨:历经沧桑,见证风雨 B.移步易景....,道道帷幕拉开 移步易景:脚步移动,景物变换 C.让去往函谷关的道路变得跌宕起伏.... 跌宕起伏:高低不平,坑坑洼洼 D.都是振聋发聩....的轰鸣 振聋发聩:声响微微,震撼人心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三段说“关于‘这里’的定义,还可以说出数十、上百种”,这是因为函谷关所在地历史 悠久,文化丰厚。 B.作为一个“寻古访古却不可得古的人”,作者虽然感到非常失落,但还是释然了,并由此 生发出更深刻的感悟。 C.老子过函谷关著《道德经》的故事,为函谷关增添了文化色彩,展现了函谷关作为军事 要塞之外的文化价值。 D.“已无人探究石头的年代和书桌的真假”,体现出作者对游客们只是好奇于老子的经历而 不关心历史真相的伤感。 20.作者为什么说“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请结合上下文,简 要分析。(5分) 21.本文着重写函谷关,为什么要在结尾处描写黄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18.(3分)C 19.(3分)D 20.(5分)答案要点: (1)函谷关位置险要,历史悠久,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1分) (2)函谷关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扮演关键角色)。函谷关因此而变得不凡.(2 分) (3)表现了作者对函谷关历史价值的肯定,对其深厚历史底蕴的赞美。(2分) 21.(5分)答案要点: (1)函谷关北倚黃河,是黄河走向转变的节点,和黄河密不可分。(1分) (2)结尾写黄河水声,表现中原大地如今的美好风貌,函谷关与黄河一起见证了历史变化与发 展。(2分) (3)首尾呼应照应题日,突出函谷关处在中原大地之上,是黄河故事(文化)的一部分。《2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