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下) 教材版本 统编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目标 在朗读想象中建构“热闹劳动”的丰富场面,体会繁忙的乡村劳作情景和孩子的天真可爱。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会繁忙的乡村劳作情景,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可感的
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首诗中,村庄儿女在昼夜“耘田”、“绩麻”的“忙碌劳动”场面,和学生现
实生活较远,学生较难切身感受。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诗写的是乡村田园四季的风景)
2.读准多音字“兴”和理解杂兴的意思。
3.介绍作者范成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理解诗句。
(1)读诗划出诗歌的节奏。
(2)学习诗歌的前两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 想象:你在村庄看到怎样的情景?
(村里的男男女女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干得
不亦乐乎。
②村庄的男男女女除了“耘田”“绩麻”还会做些什么农活呢?
村庄的男男女女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③看到这样的劳动场面,你感受到什么?
(村庄的男男女女都在劳动,真是一片繁忙的乡村劳作图。)
(3)学习诗歌的后两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 想象:小孩子种瓜的情景。
(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但是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也像大人们一样热爱
劳动,于是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们的样子种起瓜来了。)
②你能想象孩子们学种瓜的样子吗?
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6.在古诗中,村庄儿女在昼夜“耘田”、“绩麻”,还会做些什么农活呢?
村庄的男男女女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7.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8.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9.综合作业:
一、在红色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昼 (zòu zhòu) 耕耘(yún gēng)
供耕织(gòng gōng) 杂兴(xìn xìng)
二、填空。
1.诗中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诗中______和______这一对反义词可以看出农民的辛劳。
3. “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 的 意 思 是 什 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平白、朴实、自然的语言勾画出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
生活气息。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
性,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细细品味、想象,练习有感情地诵读,不
但让学生领悟诗句的表层意思,还要领悟诗句的深层意思,体会诗句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诗人
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