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昼”、“耘”、“供”三个生字,了解多音字“供”字在不同读音下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
思。通过吟诵、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
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回顾拓展《鸟鸣涧》一诗,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诗句,发挥想象,领会诗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诗人的田园世界,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四
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去感受田园诗集大成者范成大的田园情结。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理解诗题:兴,读四声;四时,一年四季;田园,农村;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篇。
3.了解田园诗的特点: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木人、渔夫等人的劳动
为题材;风格清新淳朴。
4.诗人简介: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
二、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1.师范读古诗,生自由朗读古诗。
2.师范写生字“昼”“ “耘”。
3. 抽生朗读,相机正音:供( gonggong)一声表示供给、提供条件;四声表示祭祀、拜神时
摆设供品或受审者陈述案情。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讨论交流:这首古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引导学生明确从“也傍桑阴学种瓜”中的
桑阴二字看出是夏初季节。
2.边读边思考: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都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讨论交流,师补充总结:村庄儿女、童孙;白天耕地夜晚搓麻、学种瓜。
3.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所描绘的情景。
四、想象情境,感悟诗情
1.发挥想象,读完了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举手发言)。
2.师总结:老师也和你们一样仿佛来到了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当中,和你们一样喜欢这些小孩
子们,因为他们天真勤劳不怕苦,也因为他们好学可爱爱劳动。
五、新旧结合,总结升华
1.回顾已学过的田园诗《鸟鸣涧》。
2.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田园诗。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积累你喜欢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