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2-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2-人教版

ID:669623

大小:39.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四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鸡兔同笼本身就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考验学生思维的灵活度,要有严密的逻辑 思维,围绕鸡兔同笼出的考点形式多变,不掌握核心内容学生很难去解决问题。 难点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弱,思维不够灵活,理解困难:在鸡兔同笼这个问题上 稍有不慎就会搞混,思路不清晰, 很难解题,稍微变化一下题目类型会一下又 陷入困境。 教学方法 1. 通过讲解演示理解鸡兔同笼假设法的解题原理 2. 通过练习强化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的相关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导入: 1. 出示古代鸡兔同笼的问题情境图。 2. 鸡兔同笼是从古流传至今的有趣的数学难题,我们到底该用怎样的方法去更好更快 地解决鸡兔同笼这个问题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出示例题 1(用假设法解答) 1.理解题意。 2.如果假设笼子中全部是鸡,会出现什么结果?和题中给出的信息比较,发生了哪些变化? 假设笼子里都是鸡,则脚有 8×2=16(只),这样脚比原来少了 26-16=10(只)。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因为把兔看成鸡,每只兔少看了 4-2=2(只)脚,也就是说兔有 10÷2=5(只),这样鸡就有 8-5=3(只)。 4.想一想,我们能把上面的想法写出算式吗? 兔的只数是(26-2×8)÷(4-2)=5(只),鸡的只数是 8-5=3(只)。 5.如果假设全部是兔,你会解答吗? 假设全是兔,则脚有 8×4=32(只),这样脚比实际多了 32-26=6(只),因为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就要 多出 4-2=2(只)脚,所以鸡一共有 6÷2=3(只),这样兔就有 8-3=5(只)。 再把上面的想法写出算式: 鸡的只数是(8×4-26)÷(4-2)=3(只),兔的只数是 8-3=5(只)。 6.用假设法解答《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是鸡,则兔的只数是(94-35×2)÷(4-2)=12(只),鸡的只数是 35-12=23(只)。 假设全是兔,则鸡的只数是(35×4-94)÷(4-2)=23(只),兔的只数是 35-23=12(只)。 7.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12×4+23×2=94(条),所以正确。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有龟和鹤共 40 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 112 条。龟、鹤各有多少只? 鹤:(40×4-112)÷(4-2)=24(只)龟:40-24=16(只) 2.在一个停车场里,现有机动车 41 辆,汽车有 4 个轮子,摩托车有 3 个轮子,这些车共有 127 个轮子,那么三 轮摩托车有多少辆? 汽车:(127-41×3)÷(4-3)=4(辆) 三轮摩托车:41-4=37(辆) (考查知识点:“鸡兔同笼”;能力要求:会运用“假设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小结 1.假设鸡,先求兔,假设兔,先求鸡 2.假设法是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