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全球气候变化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全球气候变化

ID:656245

大小:1.01 M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专题强化练(五) 一、单项选择题 (2020·海南三模)雪兔是寒带、亚寒带的代表动物之一。为了适应冬季严寒的雪地生活 环境,雪兔冬季毛色变白,直到毛的根部;夏季毛色变深,多呈赤褐色。雪兔是中国唯一冬 季毛色变白的野兔,在历史上的冰河时代曾广泛分布于欧洲,之后随着冰河的后退而迁移。 据此完成 1~2 题。 1.雪兔毛色的季节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多样性 D.区域性 2.冰河时代以后雪兔的迁移方向最可能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2020·清远质检)优势种是指生物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类型,它包括在群落每层中数量 上最多、体积上最大、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种类。祁连山北坡各自然带生物群落优势种数 量较少,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祁连山北坡主要优势种分布高度呈上升趋势。下表为祁连 山北坡垂直自然带主要优势种统计表。据此完成 3~5 题。 垂直自然带 海拔(m) 主要优势种数量 荒漠草原带 1 700~2 100 共四种,均为草本植物 干性灌丛草原带 2 100~2 500 共九种,以草本植物、灌丛植物为主,少量 的被子植物 山地森林草原带 2 500~3 300 共十五种,以乔木、灌木植物为主,少量的 草本植物 亚高山灌丛草甸带 3 300~3 800 共十三种,以灌丛植物、草甸为主,少量的 草甸植物 高山寒漠草甸带 ≥3 800 共四种,均为草甸植物 3.祁连山北坡主要优势种数量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4.祁连山北坡主要优势种数量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5.近年来,祁连山北坡主要优势种分布高度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2 - A.地壳抬升 B.气温升高 C.坡度增大 D.降水增多 (2020·佛山一模)巴芬岛是加拿大第一大岛屿,岛上山脉几乎纵贯东部,海拔多为 1 500 米~2 000 米,上覆有冰川(如下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巴芬岛成为人们欣赏北极地区奇 景的好去处。据此完成 6~7 题。 6.巴芬岛分布最广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 B.冰原 C.荒漠 D.苔原 7.与西部相比,巴芬岛东部多冰川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 B.海拔较高,气温低 C.受暖流影响,降雪较多 D.距海较近,水汽充足 (2020·湛江一模)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 8~10 题。 8.图中甲地和乙地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 9.热带荒漠带在内陆地区向北扩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范围扩大 B.水热组合状况均一 C.深居大陆中心地带 D.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内陆 - 3 - 10.图示自然带的分布反映该地区地形特点是( ) A.以地势低平的平原为主 B.以起伏平缓的地形为主 C.地形多样,地势起伏较大 D .地形单一,风积地貌广布 (2020·揭阳线上测试)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灌木—草甸。但在个别 山区却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这种现象成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 金沙江(28°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分布。 据此完成 11~12 题。 11.该地金沙江畔的自然植被可能是( )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高山草甸 12.横断山区金沙江(28°N)两岸植被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C.谷底河畔风力强劲,蒸发旺盛 D.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2020·海南线上检测)川东—鄂西、川西—滇西北、滇东南—桂西是中国种子植物特有 属的三大分布中心。云南大理苍山位于横断山系东缘的滇西北地区。下图为苍山东坡植被垂 直分布格局变化图。据此完成 13~15 题。 - 4 - 13.图示植被状况从原生到现状的变化,最能反映( ) A.人类干扰强烈 B.局部气候变冷 C.植被自然演化 D.生物多样性增强 14.现状苍山东坡亚高山草甸地区比云南松林地区( ) A.热量更充足 B.地表气温高 C.光照条件好 D.水土流失严重 15.川西—滇西北地区相较于其他两大中心,植物更为丰富多样,关键在于其( ) A.水热组合好 B.气候垂直变化大 C.纬度位置最低 D.区域面积最大 二、综合题 16.(2020·山东开学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垫状点地梅是一种先锋植物(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植物,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 的地区生长),是我国特有物种。它常形成致密的垫状结构,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 它通过自身特殊的形态结构改变微环境,从而可以为其他植物的迁入和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下图示意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图中深色圆面积代表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大小) 及垫状点地梅的景观图。 - 5 - (1)分析影响垫状点地梅覆盖度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变化的主导因素。 (2)分析垫状点地梅植物体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气温的原因。 (3)分析垫状点地梅作为先锋植物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17.(2020·茂名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渤海是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面积只有 7.8 万 km2,平均深度仅 18 米。渤海是北半球冬季结冰纬度最低的海区,每年 11 月末到次年 3 月初,都有不同程度的 结冰现象,其中辽东湾的冰情最重,冰期最长,大量斑海豹迁徙至此繁殖。海冰变化经历了 生成、维持和融化三个阶段。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 2018 年度渤海各海区海冰覆盖率。 (1)分析冬季渤海海水容易结冰的原因。 (2)指出渤海海冰在生成阶段的空间扩展趋势。 (3)分析辽东湾东岸海冰覆盖率远高于同纬度西岸的原因。 18.(2020·烟台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红石滩”景观,是 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 里,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下图示 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 - 6 - 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 (1)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 (2)分析“红石滩”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 (3)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