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2021年高考材料作文深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09-2021年高考材料作文深度解析

ID:651763

大小:69.6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1-04-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09 -----针对社会现象的材料作文 【作文类型】点拨 近几年,高考作文更加注重与时代紧密结合,从时代的角度来考查学生的思想高度,因此,针对社 会现象的作文应运而生,材料中会出现一定的社会事件或者是某种现象,让学生针对社会现象进行习作,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首先要确定是哪一个领域的,什么事件体现了什么实质,可以通过 材料作文在审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分析关 系法、明确褒贬法、多向辐射法、舍次求主法、求异同法等。 【材料作文写作方法】 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 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①、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 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 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 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 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 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主体部分)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 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 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 1、原因:从 为什么 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 结果会怎么样 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 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 的角度 4、方法:从 如何去做 的角度思考 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作文题】 (2020 高二下·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公布了 20 名拟聘教师名单,其中 19 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 业,所有人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此前,公布了 2019 年 28 名教师录用名单,其中 20 人毕业于清华 大学、北京大学,1 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有人认为,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他们应该在更高更广的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人认为, 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他们会培养出和他们一样优秀的学子。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上述两种观点中任选一种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试题解析】 参考立意: ①顶尖人才塑造优质教育; ②大材小用吗?人尽其才; ③不是 “人才浪费”,而是基础教育发展之必需; ④教育是头等大事,“大才”应该用在教育上; ⑤百年之计,教育最重。 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 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 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参考例文】 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尊敬的反方辩友、各位评委: 我方本次辩论的观点是: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毕业于知名大学的优秀学子,毕业后却做了中小学的教师,这一现象,让人们纷纷热议,有人表示惊叹, 还有的人表示可惜。而我方也认为:博士、硕士助力中小学教育实在是大材小用! 高学历的人降低就业标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也许是真心喜欢做教师,衷心愿意为中小学教育事业注 入新力量,或许未来会创造教育的点点奇迹。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高学历任低职位,这不仅是大材小用,还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担任 中小学教师仅是从个人角度考虑的话,这种选择未免有些“任性”和不负责任,虽说个人在面临选择时有自由 权利,但这样的职业选择,还是应基于理性,理智思考自己的能力,定位好自己,既要让自己的价值充分 发挥,也要让自己得到充分锻炼。况且,现在高科技的创新与实践正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此时,社会 的发展正需要一些博士生、硕士生这样高学历的人才来助力,在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进行 学术创造,以更好、更深入地造福社会。如果他们仅是因个人利益关系而弃社会利益于不顾,那么这样的 选择不仅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遗憾,这绝对不算是人尽其才,只能是才不得用。 例如:以上海交大工科博士身份毕业的李宏烨,就因为个人的爱好而“转行”做了一名相声演员。职业 与身份落差之大,让人难以接受。为了梦想,勇于从零开始的胸怀固然令人佩服,但在此之余,我方辩手 始终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理智的,过于感情用事,试问:人生有多少从头开始的机会,又有多少可以浪费 的既得资源?不能始终如一,坚守本心,是助力了社会的发展,还是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呢?如果有人纷 纷效仿,从长远来看,深造多年之后,不从事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到底是落后还是进步呢?相信大 家有目共睹! 再看,大到国家或小到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博士生或硕士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更何况那些 出身于名牌大学的人,他们又被寄予多少希望,又有多少更加重要的领域期待着他们的加入?更严重的是, 从社会层面上看,高学历的人任低职,挤掉了本应在那个职位上工作的人,而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却长期 虚位以待,这是社会的悲哀,也必然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混乱。 林则徐曾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或许可以告诫那些浪费优势资源的高学历者 ——担当精神,不可或缺! 所以,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社会做贡献,人尽其用,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方一辩陈述完毕,谢谢! 【同类材料作文 1】 【作文题】 (2020 高二下·宿州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 年 6 月 12 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某班班主任兰会云带着 11 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路骑行去 上海,总行程 1800 多公里。兰老师事前做了很多准备,如规划骑行线路、学生体能测试、签订免责协议、 购买安全保险等,他的行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有的认为该活动是对课本知识最好的拓展;有的认为该 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有人认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但出发前,他还是遇到很多压 力:校领导不主张老师们效仿,有的人认为兰老师是拿职业生涯做赌注,有家长死活不答应让孩子参加……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骑行活动出发前,给面临压力的兰老师写一封信。 ②骑行活动出发时,在动员学生大会上的演讲稿。 ③在骑行活动中,给父母写一封信。 ④骑行活动结束后,给校长写一份总结报告。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例文示范】 “老师带学生骑行”是给社会的教育公开课 用脚步来丈量土地,用双眼去感知世界,用爱心去做实教育。兰会云老师带着 11 名我们骑行 1800 多公 里的壮举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甚至许多网友留言说被感动得流泪了。为什么感动?感动于兰老师的勇敢, 感动于开明担当的校长,感动于敢于放手的家长……总之,这一行为触动了时下教育中的许多痛点,所以 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感动。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师带学生骑行”是一堂给社会的教育公开课,让许多人都受 到了教育。 可以想像,为了这次骑行,兰老师顶着多大的压力,一旦出事,他的教师生涯就可能被断送。而为了一 个对学生的骑行承诺,他勇敢地做出了选择。为了完成这次骑行,他亲自驾车踏勘路线,准备骑行必需物 品等,足见兰老师的细心和负责。正是因为这次骑行,学生们才能把地理书上的名词变成眼前的风景和真 实的体验;正是因为这次骑行,学生们收获了一路关怀和温暖。不管是兰老师言出必行的践诺,还是学生 们骑行中的体验、受到的人文关怀等,都会让这些年轻的学子们收获很多,甚至受益一生。难怪有网友说“学 生能够遇上这样的老师是幸运的”“看别人家的老师”。同时,相信透过这次骑行和网友的热议,给了更多的 教育工作者以启迪,认识到教育不是培养温室里的花朵,而是教出敢于经历风雨、应对风险的勇士;懂得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撼动另一个灵魂的活动。也相信这样的网络 热议,会激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尝试做出改变。 虽然骑行之前,有孩子的爷爷坚决不答应,还气得住了院;虽然有送别的学生妈妈带着哭腔流下了眼泪, 有的家长甚至开车跟行几公里,但最终还是有 11 名家长放心让兰老师带着孩子上路了。为这些家长的放手 和对老师的信任点赞。现在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总怕孩子磕着、碰着,总担心孩子这苦吃不了、那累 受不了,限制孩子做这做那,恨不得时刻把孩子绑在身边。一旦孩子在学校发生点事,有些家长就不问青 红皂白地闹学校、闹老师。在这样的语境下,一些学校求稳怕事,连春游秋游都严格限制。这样只能导致 孩子得不到锻炼,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看不到远方的风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次骑行中, 学生王宁的妈妈给兰老师发来微信说:“兰老师顶着这么大的风险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不管路上遇到什么 磕磕碰碰的,我不会找任何理由和兰老师说一句为难的话。”这位妈妈引来众多网友的点赞,也是值得广大 家长学习的。这次骑行圆满结束的事实证明,孩子们是能吃苦受累的,也是能应对风险的,家长们该放手 时就放手。同时也证明,只有家长信任和支持,只有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老师才能放手教,孩子才能得 到更好的成长。 一次骑行,给社会带来了众多的思考和话题。当然,也有网友说兰老师是在冒险,不值得效仿。但是兰 老师的精神和教育理念是值得学习的,愿这次骑行带给更多人以启迪和行动,让我们的教育环境向更健康 的方向发展。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 或态度、材料往往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特点、材料带有明显的任务驱动。故写此类作文,一要明确写作 要求,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要围绕材料就事 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材料围绕班主任兰会云带着 11 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路骑行去上海的事,人们 有各种看法,仔细分析,这些看法是辩证的,或者是对立的。考生要选择恰当合适的角度来分析,注意观 点的积极正面性。且材料提供了四个任务,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的人物来作文。 【点评】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兰会云老师带领学生骑行学习的事情,讲了事前的准备以及面临的 压力。他们这样的行为有点类似于古人的“游学”,也与现在的研学旅行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时间更长。我们 需要在文章中对于兰会云老师带领学生骑行学习这件事情发表看法,主要应该谈论的是骑行这件事情背后 的意义,比如磨砺了学生不为艰难的精神,增长了见识等等。主题已经明确了要以参加骑行活动当事人的 身份,在骑行活动中,可以给父母或校长写一封信,还可以写给没有去的同学,给面临压力的兰老师写信 等,一定要注意书信的写作格式。 参考立意: 1、享受当下的生命,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2、真正的教育不拘泥于书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人生虽有风雨,但要微笑着去迎接明天; 【同类材料作文 1】 【作文题】 1.(2020 高二下·商洛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被问到治疗新冠肺炎有效药物是什么的时候,回应道:“每天都有人问 我这个药有没有效,那个药有没有效,其实最有效的就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面对疾病、面对潜在的风险, 强大的免疫力才是最大的竞争力。”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御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抵抗身体的疾病,最好的是自身的免疫力; 对抗精神污染,最好的是自身的思想免疫力。从身体到精神其实都需要强大的免疫力。 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免疫力”的认识和思考。要求:自定立意,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例文示范】 免疫力,是苦难最好的抵御 人的一生,就是风雨兼程起起落落的历程。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会有诱惑、坎坷和打击。每一关都是 考验,需要你面对它,战胜它。这些考验如同病菌在你身上,当你对它免疫,你就会克服它、抵御它。免 疫力是人生苦难最好的抵御。它犹如一把刺刀,能划破黎明前的黑暗,助你走向光明,走向胜利。 免疫力的形成,从生理上而言就是当你感染某些病菌时,白细胞会吞噬和破坏它们并产生抗体。当白细 胞除掉病菌,它自己也会随之死亡,但身体便产生了抗体。在这一得一失的过程中,免疫力就形成了。当 你有了免疫力,你就产生了某种抗体。在考验到来之时,抗体才会发挥作用。 诱惑,让你一步步迷失自己,但有了免疫力,你就会守住本心抵御诱惑。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 提到,“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这些宫室之美,妻妾之奉,穷乏者感恩不都是诱惑吗?而这些人被诱惑所迷失, 在物质中失去自我,不都是没有抵御住考验吗?只有对诱惑免疫,你才不会在大千世界中失去本心。只有 视之浮云,才会脚踏实地的追求理想。我们需要免疫力抵御诱惑,才不会被花花世界迷失双眼而丢失自己。 打击,让你伤痕累累,但有了免疫力,你就会在失望中重拾勇气。马云曾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后来的 创业过程也是充满艰辛,但他并没有放弃。直到后来接触了互联网,他开始建立阿里巴巴公司,才逐渐有 了成就。马云的前半生,屡屡受挫,屡遭失败,正是他的不放弃,并不懈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成就。比 起布衣平民,他多了一份对打击的免疫,即使命运多舛,他也从不放弃自己,哪里跌倒便在哪里爬起,因 为终点一定有最甜蜜的果实。对打击免疫,你就不会因为失败而放弃自己,而是从失败中成长,那些击不 倒你的,终将让你变得更强大。 磨难,让你磨去生活的棱角,但有了免疫力,你仍然可以继续前行。秋瑾曾说,“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 末路当磨折。”哪里会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不受点磨难的人生更是不可能的。正如疫情当下我们要面临的中 考或者自主招生考试,特殊的网课形式就是让我们在题海里形成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当下的网课形式考 验着我们是否经受住磨炼。有免疫力的人,会在磨炼中找到积极的收获,而被磨难磨去信心的人,只会成 为一滩碎渣。免疫力,是让你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找到动力,在困难中给你一根绳索,爬出来的人,便会 看见希望,收获成功。 每个人都需要免疫力,从生理到心理,免疫力是我们坚固的外壳。有了这个外壳,我们才能让理想在心 中发芽,让坚持在心中生长,让希望在心中涌动。免疫力是应对考验和磨难最好的抵御。有了免疫力的人, 才能在“病毒”横行的世界里百毒不侵,才能实现理想。 免疫力,是人生最好的护盾。 【试题解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 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审题】这则材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自身身体免疫力,二是精神免疫力,两者对我们的生命都非常重要。 学生写作时既可针对当前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从强身健体角度写作,写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对 人生的重要意义,也可从精神层面写作,如谈一个人要具有精神免疫力,要抵抗住各种不健康事物的诱惑; 对外来文化要有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等。可以谈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免疫力”,即有关道德、 政治等的话题。比如,就个人而言。要有一定的抵抗力,抵抗住各种不健康的事物的诱惑。抵抗住困难、 挫折、失意和失败的打击等;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分辨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分辨清“香花”和“毒草”。读书 时也应有所选择,分辨好坏、优劣,就是同一部书,内容也有利有弊等。应该具有生存能力,克服惰性, 具有顽强的意志,具有乐观的精神等。作为个人,“免疫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免疫力”,才 能在 21 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更应该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比如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就要具备“免疫力”。参考立意:不断提升自己,提高“免疫力”;“免疫力”,是苦 难最好的抵御;对外界的干扰产生“免疫力”,才能更好地接近、以至于实现梦想;心灵“免疫力”是最重要的 “免疫力”;“免疫力”是智者避难的良方等。行文结构:开头可以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或经典名言等分析, 引出论点“我们需要提高面对困境的‘免疫力’”。然后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做,如其一,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 有一颗执着的心,才能不被困难打倒,才能对困境免疫;其二,我们要有过人的勇气;其三,我们还需要 有应对的智慧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期待,如“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我们也面临着困境--不 能去学校学习的困境,在家上网课的我们,更应提高自己的专注度,提高面对困境的‘免疫力’”等。 【点评】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 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同类材料作文 2】 【作文题】 1.(2020 高二下·吉林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 制度规定:子女每两个月到护理院看望老人累计超过 30 次,给予 200 元“奖孝金”;累计超过 20 次,给予 100 元“奖孝金”;累计超过 10 次,给予 50 元“奖孝金”。“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 抵用。首批发放达 3 万多元。自从“奖孝金”管理制度推出后,看望老人次数暴涨,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 频率明显增加。 “奖孝金”管理制度的推出来引发了热议。你的看法是什么?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例文示范】 最温暖的提醒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而“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直被世人弘扬。为此,苏州一家护理院也顺 应时代潮流推出了“奖孝金”制度,目的在于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看望父母长辈。此说法一经曝光,立刻在 网上引起热议,大家各抒己见,各执一词,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而就我而言,我却不禁为此拍手称赞, 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做法。是为最温暖的提醒。 在有人肯定护理院‘奖孝金’的善意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异议,认为这种公示子女探望记录的制 度会给子女带来某种道德压力来迫使他们尽孝,况且将孝心与金钱挂钩,会不会使本是高尚的孝心少了一 份纯粹,多了一份利益杂质?其实不然。护理院并没有向社会公示记录名单,只是在小范围内公示记录, 旨在提醒老人们的子女。再者,护理院设置的金额只有 200 元,而对于有能力的子女将父母送进护理院进 行赡养的子女来说怕是“微不足道”了吧!对于此举措下引起看望老人次数出现暴涨的结果,我想并不是因为 利益的驱使,而是子女自身对亲情的渴望吧!而在这之中,护理院起到了提醒作用。 在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有人来提醒你,在你迷茫之时叫醒你,在你险些误入歧途时及时拉你一 把。由此观之,提醒尤为重要,在工作学习中也如此,在对待亲情中亦是如此。有些子女容易在繁忙的工 作中迷失自我,甚至陷入无底黑洞,难以找到出来的路。这时,就急需一个温暖的声音,温柔的提醒他们, 该回家看看了!于是此时,他们晃然惊醒,不顾一切的挣脱羁绊,通向“提醒”指明的向阳大道。看见了吗? 他们脸上是带着笑的啊!不仅子女感到身心愉悦,老人们也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所以,这无疑是 一种正确的做法。 同样起到温暖提醒作用的还有中国近期提出的“常回家看看”法,其意图并不是要将孝心与法律等同,不 是想让孝心强制化,而是旨在用最有力的方式提醒世人该回家看看了! 由此,我始终相信,孝道永存!这个在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个早已流于国人血脉中, 刻在骨髓里的孝道永不泯灭!而对此近期出现的一些不守孝道之事件,我想只是因为当事人少了一些温暖 的提醒。由此观之,就让我们用最温暖的提醒,让孝道吹拂神州大地吧! 【试题解析】 本次作文材料为热点时事,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奖孝金”的目的;第二“奖孝金”的具体操作规 则;第三“奖孝金”制度的初期效果。其中第一、二点内容应该是我们解读材料的重心。显然,客观而言,“孝”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值得我们提倡。但是,当“孝”为金钱所绑架的时候,我们便有了价值的“批判” 与“呼唤”的需求。因而,可以正面立意:对有孝之人实行奖励。同时也可反面立论:孝心不是奖励出来的; 或孝心岂能用金钱来买。也可辩证来看待此举,一方面护理院设立奖金的初衷是好的,目的是换起更多子 女抽空陪父母、与父母共享天伦的意识,但人的感情一旦和“利”挂钩,多半会变质。 【点评】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要理解材料的含义,苏州一家护理院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针对这 一措施,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 参考立意: 1.不赞同护理院此举。孝悌是“为仁”之本,当发乎内心自觉,倘若看望父母还需人来奖励,这本身就是不 孝。因此这种奖励机制让子女看望父母带上了功利色彩,也会让老人为此寒心。 2.赞同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此举可以起到提醒子女孝顺父母的作用,唤醒子女心中的亲情与孝心, 提醒子女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 3.也可辩证看待护理院此举。一方面,护理院设立“奖孝金”制度,其初衷是好的,目的是唤起更多子女抽 空陪伴父母、与父母共享天伦的意识,但人的感情一旦与“利”挂钩,多半会变质。 【同类材料作文 3】 【作文题】 (2018 高二上·南宁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王猛,北大毕业生却 12 年未回家过年, 与父母决裂已 6 年,近日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父母“罪行”。据其书信内容,他的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喜好包办事 情,王猛连小时候穿衣等小事都得听妈妈的。他动手能力差,社交能力差,因此他在大学生活中也并不顺 利。他还因不会剥鸡蛋而被亲戚们取笑。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而父母未站出来保护他,导致王猛 对父母一次次失望,从此不再回家。 事件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有人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有人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关爱更可怕;也有人说,王猛 一直把错误全归结到父母,却忽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人认为…… 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例文示范】 何以亲情成陌路? 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却 12 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 6 年,写万字书信控诉其 “罪行”,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 从状元到北大,再到留美研究生,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却最终选择与父母决裂,为什么这位学业上的 优等生会将亲情扯碎?这破碎的亲情又能否重圆? 从小学到中学,这一对父母几乎参与了孩子所有的事情,替孩子拿主意;孩子上大学期间,又委托亲 戚照顾孩子;孩子到国外上大学,仍没有摆脱父母“老朋友”的照顾。而这一次,孩子选择了彻底的逃离。 显然,孩子无法承受这一份溺爱之重,它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同学眼中成为一个不能自立 的怪人;在亲戚眼中成为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虽然孩子屡屡表达自己的不适,但是父母却选择了固执己 见,置若罔闻。此时的孩子才发现,自己在情感上是何等的孤独!同时这也将一颗叛逆的种子,种在了孩 子幼小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并不是慢慢习惯,而是心中的叛逆越长越大。 父母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等生,为什么会突然选择背叛?他们对孩子的爱,为什么会变 成束缚孩子的枷锁?当怀着忐忑的心情问孩子是否回家过年时,一个“不”字,不仅让父母心灰意冷,更是让 他们不知所措。一个人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如今只能老两口相依为命,还要在外人面前不露马脚,这一份 伤害做父母的也没少承担。 如果站在各自的角度,孩子选择走自己的路没有错,父母选择关爱孩子也没有错,但是将二者结合, 却是水火不容。显然是有关键的一环出了问题,而这一环我认为就是溺爱。 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多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多鼓励孩子自主地面对生活,当孩子碰到困难时能够 坐下来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溺爱,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心中的叛逆,也不能越长越大。历史经 不起假设,亲情也经不住冷落。我们唯有希望父母和孩子能够心平气和的,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坐下来谈一 谈,且不去讲这些年来的风雨波折,只是静静的说一说,孩子小时候的趣事。 祝愿天下父母与孩子都能互相理解,拥有亲情,能一同在人生之路上互相搀扶,共享天伦。因为,失 去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试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这则作文 的素材反映的是社会热点事件,直指家庭教育,读来令人深思。现提出思考与写作的一些角度,供参考: ①父母的角度:父母错在为孩子包办太多、过度关爱,王猛的父母还用错误的方式关爱孩子,未考虑孩子 的感受和孩子的将来。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孩子,但他(她)更是独立的个体。《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 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对孩子的爱,重要的在于合宜。②孩子的角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不 对之处,孩子要能理解,等孩子自己也为人父(或母)时又能比父母当年好到哪呢?对父母施以冷暴力已 经是大不孝的表现了。父母永远愿意为孩子敞开爱的门,孩子就算不能完全理解父母,也可以放下身段积 极为亲情做点事情,至少应不负父母养育之恩。设身处地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也许很多的事情可以更 好地释然了。孩子还应学会自省,问题、矛盾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仅父母要自省,作为受过 高等教育的晚辈更应自省。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立身处世 的借鉴。③家庭的角度:好的家庭应是有好的交流沟通的,至少应有有效的交流沟通。问题出在家庭成员, 血浓于水的这份深情岂是真能阻隔的?那么家庭成员心平气和、好好交流,很多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了。 等等。 【点评】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 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同类材料作文 4】 【作文题】 (2020 高二下·哈尔滨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 年防控疫情期间,强华中学校园网络平台的“体育锻炼大家谈”论坛上,推送了三则与之相关的材 料,鼓励全校师生参与讨论。 ①钟南山从小就喜欢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有涉猎。他的百米速度最快是 11 秒 2,年轻时举重的 最高重量是 100 公斤,卧推可以达到 70 公斤。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他参加学校运动会曾创下几项 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②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爆发力、耐力 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视力下降率、肥胖检出率继续攀升…… ③ 有同学说,学业压力这么大,哪些闲心体育锻炼?有老师说,课时这么紧,还要让学生打球跑 步吗?有家长则认为,花时间运动不如参加数理化培训性价比高。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学生、教师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论坛直播中发言,向在线师生阐述 你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例文示范】 略 【试题解析】 材料一:84 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一张在高铁上坐着闭目休息的图片 让全国人感动。钟南山院士这样高龄,还有如此充沛的工作精力,固然与他悬壶济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 怀有关,但也得益于他年轻时热爱体育锻炼所打下的健壮的体质。钟南山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学生时 代热爱体育锻炼,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更长久地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解读材料二:引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内容,陈述全国“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的事实,与材料一中学生时代的钟南山形成对比,回到当今现实生活,学生体质下降,健康问题堪忧,暗 示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解读材料三: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原因。从学生、老师和家长三个角度,说明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 重视体育锻炼,“学业压力这么大”“课时这么紧”“花时间运动不如参加数理化培训”,这些表明“重智轻体”是 根本原因,问题的关键还是对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业的功利性倾向挤走了体育课堂。综合立意: 思考三则材料的关联:材料是要呼吁学生积极锻炼,增强体质。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 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 【同类材料作文 5】 【写作题】 (2020 高二下·榆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公布了 20 名拟聘教师名单,其中 19 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 业,所有人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此前,公布了 2019 年 28 名教师录用名单,其中 20 人毕业于清华 大学、北京大学,1 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有人认为,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小用,他们应该在更高更广的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人认为, 这些人到中学教书是大材大用,他们会培养出和他们一样优秀的学子。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上述两种观点中任选一种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例文示范】 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尊敬的反方辩友、各位评委: 我方本次辩论的观点是:大材小用,学术损失。 毕业于知名大学的优秀学子,毕业后却做了中小学的教师,这一现象,让人们纷纷热议,有人表示惊 叹,还有的人表示可惜。而我方也认为:博士、硕士助力中小学教育实在是大材小用! 高学历的人降低就业标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也许是真心喜欢做教师,衷心愿意为中小学教育事业 注入新力量,或许未来会创造教育的点点奇迹。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高学历任低职位,这不仅是大材小用,还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担 任中小学教师仅是从个人角度考虑的话,这种选择未免有些“任性”和不负责任,虽说个人在面临选择时有自 由权利,但这样的职业选择,还是应基于理性,理智思考自己的能力,定位好自己,既要让自己的价值充 分发挥,也要让自己得到充分锻炼。况且,现在高科技的创新与实践正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此时,社 会的发展正需要一些博士生、硕士生这样高学历的人才来助力,在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进 行学术创造,以更好、更深入地造福社会。如果他们仅是因个人利益关系而弃社会利益于不顾,那么这样 的选择不仅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遗憾,这绝对不算是人尽其才,只能是才不得 用。 例如:以上海交大工科博士身份毕业的李宏烨,就因为个人的爱好而“转行”做了一名相声演员。职业 与身份落差之大,让人难以接受。为了梦想,勇于从零开始的胸怀固然令人佩服,但在此之余,我方辩手 始终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理智的,过于感情用事,试问:人生有多少从头开始的机会,又有多少可以浪费 的既得资源?不能始终如一,坚守本心,是助力了社会的发展,还是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呢?如果有人纷 纷效仿,从长远来看,深造多年之后,不从事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职业,到底是落后还是进步呢?相信大 家有目共睹! 再看,大到国家或小到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博士生或硕士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更何况那些 出身于名牌大学的人,他们又被寄予多少希望,又有多少更加重要的领域期待着他们的加入?更严重的是, 从社会层面上看,高学历的人任低职,挤掉了本应在那个职位上工作的人,而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却长期 虚位以待,这是社会的悲哀,也必然造成某种程度上的混乱。 林则徐曾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或许可以告诫那些浪费优势资源的高学历者 ——担当精神,不可或缺! 所以,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学术研究,为社会做贡献,人尽其用,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方一辩陈述完毕,谢谢! 【试题解析】 参考立意:①顶尖人才塑造优质教育;②大材小用吗?人尽其才;③不是 “人才浪费”,而是基础教育 发展之必需;④教育是头等大事,“大才”应该用在教育上;⑤百年之计,教育最重。 【点评】材料作文在审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由物及人法、 分析关系法、明确褒贬法、多向辐射法、舍次求主法、求异同法等。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 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 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同类材料作文 6】 【写作题】 (·嘉峪关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017 年 3 月 17 日下午 2 点,一名女中学生骑单车在深圳福田区一街道违规逆行,撞上一辆白色奔驰, 奔驰前保险杠附近油漆被剐蹭,女司机提出要赔偿,女孩顿时吓得哇哇大哭,路人纷纷过来围观。“小女孩 的确是逆行的,奔驰是正常行驶。”目击者金先生说,“女司机下车看到爱车被剐蹭,拦住小女孩,让她把家 长叫来,女孩一听吓坏了,立马大哭起来。”这时围观者劝奔驰司机,“算了,小事,快让她去上学吧……” 但女司机不同意,“她说,事情虽小,但如果就这样让女孩离开了,对她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好,她会觉 得犯了错也没有关系,没有承担错误的责任和勇气。”大哭的女孩拿起女司机的手机,给她妈妈打了电话, 电话里女孩妈妈听说女儿剐蹭的是奔驰车后,一直不愿露面,直到交警过来与她通话,她才同意赶来处理。 最终女孩家长赔偿奔驰车主维修费 3000 元。 对于上述事件,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例文示范】 勇于担当 每个人总会犯错误,而面对错误,有的人迭择逃避,而有的人却勇于担当。 我总认为一个会承认错误并为此负责的人己经无愧于自己的心灵。 史玉柱四年努力还清 2.5 亿款项,阿里巴巴管理团引咎辞职,体现的都是勇于担当。他们或许曾经有 过不当之处,但是当他们鼓起勇气站出来承担责任的一刻他们已经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已经不再愧于天 地。 而说到承认错误,我们的邻国显然并不是个好的例子。 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累累罪行,但是直到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仍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将自己 的侵略行为解释为扶助我国发展,甚至修改历史书,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并以此为荣。 不得不说,无法认清自身的错误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当一切外衣掩盖被剥去,留下的只有无法抬头挻 胸做人的自卑自哀。 而与此相对,便是德国的悔过自新。同样是发起战争的国家,可面对罪责时的反应却截然不同。这不得 不说是民族本质的差别,更体现了为人的担当,勇于承认的勇气。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人的成就越高,犯错时便越难以承认。这或许是放不下面子,而这时勇 于担当的人便更显得难能可贵。 西汉武帝刘彻是一代天骄,在位期间平运匈奴,修理官道,发展儒学思想,开通丝绸之路。功绩无数, 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一生喜好征战,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但也是这位帝王写下罪己诏,写明了自 身一生的过错,或许此时年迈的帝王己无力改变己成定局的错误。但那份承认错误,勇于担当的精神却是 难能可贵的。 担当并不仅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所应遵照的守则,它更应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风气,唯有如此,正直 向上之风才会盛行。 勇于担当的人,可以明白为人的真谛,无愧于内心,他人也会佩服他的磊落,亦如当年的史玉柱,为的 只不过是堂堂正正抬头做人的心情罢了,这愿望简单却也最难达到。 而若一个公司勇于担当,那无论商业战如何激烈,也始终有其立足之本,亦如阿里巴巴重拾信赖。 而这一刻,我们希望勇于担当的果敢成为融于血脉的一部分,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传承,这样的民族无 论几经春秋,也会始终掌握最初向上努力的方向。 【试题解析】 本题属于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材料,准确审题立意。本题从学生的角度: 抓住“违规逆行”、哇哇大哭、没有承担错误的责任和勇气这几处关键点去评价与思考。要有法治观念,要学 会冷静处理、要勇于担当。从家长的角度: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家长的言传教至关重要,这个家长的行为 从反面论证了家教的重要意义。从车主的角度:教育孩子的初衷是好的,损坏赔偿也是正常的,但在处理 后,是否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这个社会的爱与宽容呢。 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或图画等具体材料,按照作文命题要求,进行写作 的一种作文形式。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写作手法:可以结合话题,写成记叙文、通话、议论文等文体。 如果写出记叙文,注意叙述内容的生动曲折性,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如果写成童话,就要充分发挥想象, 丰富内容;如果写出议论文,就要适当使用举例子、讲道理、对比等论证方法,从不同方面充分论证自己 的观点。 【同类材料作文 7】 【写作题】 (2020 高二下·铜陵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 30 岁到 40 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 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同样,在抗疫停课的网上学习期间,我们发现:同样是要面对高考的高中学子,有些家庭的孩子能够 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和自我安排的各类学习任务;有些家庭的孩子面对老师和家长的要 求,则始终是偷工减料,甚至于阳奉阴违;更有甚者,还屡屡与家长老师顶牛反目。 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是家庭造就了孩子,还是孩子造就了家庭?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于 800 字。 【例文示范】 环境与行为相辅相成 是什么造就了头等舱中的人与经济舱中的人的巨大差距?是环境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还是他们的行为 影响了环境?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会遇到无数次环境与行为的“等价交换”。我想,也许就在这一次次的潜移 默化的“交易”中,成就了每个不同的人生差异。 环境是行为的天然土壤。环境,是外界从我们一出生起就赐予我们的一块土壤。我们所处的最初的环境, 就是我们家里的父母。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因为当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始的时 候,父母的所作所为,将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在一 个和睦快乐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必然会懂得善待他人,分享快乐;而在一个父母整日争吵,甚至双方 大打出手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从小内心就留下了一块伤疤,他们大多数是沉默寡言,懦弱胆小,更 有甚者还会仇视社会,做出冷酷无情的事来。因此,很明显,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就像肥沃的土壤能开 出娇艳的花朵,而一片有毒的土地能开出的只是狼毒花一样。 行为是环境的后天养料。行为,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想法。你想将来拥有什么样的环境,你就要为此付 诸什么样的行动。想想看,每天大家都来到同一个班级,听同样的老师讲课,写同样的作业,那为什么分 数会有高有低?现在,仅仅也就是分数的差距,那么 10 年后呢?20 年后呢?差距会变成什么样?我不是强 调学习能怎样,学习不仅仅能决定什么,到却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别人能比你多一份努力与执着,意味 着别人正在为他自己将来采取行动。如果将人生比作你修建房子,,我们现在做的点滴就是在为他添一块砖, 加一片瓦。有的人偷工减料,有的人精心打造,那么等房子建好的那天,你是希望住简陋狭小的房子,还 是住宽敞明亮的房子?所以,到了那时候,再有什么希望,都为时已晚矣。 环境行为是成功的双翼。拥有一个理想的环境,帮助你形成良好的行为,从而赢得更美好的环境。正所 谓,内外双修方能成大器。一个人一直很努力的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他的努力是成功的主动力,若是给 予他更能施展才能的美好的外部环境,他定如虎添翼,加速冲向成功。可见,环境与行为,相互影响,相 互作用,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坐在头等舱里,他们现在的位置,来源于过去的汗水与艰辛。坐在头等舱里的人更 不会是玩手机,因为当周围都在读书时,你是不是显得太愚昧无知、太无聊浅陋?这就是环境与行为,看 似矛盾却十分合理的“等价交换”。人生不能重来,请慎重考虑你周围的两个朋友:“环境”和“行为”的和谐相 处,让他们帮你成就你的美好的未来。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 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这是 一段叙事性材料,主体事件是“不同仓位,不同表现”。学生要根据材料辨析“行为”和“位置”的关系,分析原 因,多层面多角度确定立意方向。 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 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 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 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 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 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 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 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 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 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 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同类材料作文 8】 【写作题】 (2020 高二下·宿州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 年 6 月 12 日,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一中某班班主任兰会云带着 11 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路 骑行去上海,总行程 1800 多公里。兰老师事前做了很多准备,如规划骑行线路、学生体能测试、签订免责 协议、购买安全保险等,他的行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有的认为该活动是对课本知识最好的拓展;有的 认为该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有人认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但出发前,他还是遇到 很多压力:校领导不主张老师们效仿,有的人认为兰老师是拿职业生涯做赌注,有家长死活不答应让孩子 参加……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骑行活动出发前,给面临压力的兰老师写一封信。 ②骑行活动出发时,在动员学生大会上的演讲稿。 ③在骑行活动中,给父母写一封信。 ④骑行活动结束后,给校长写一份总结报告。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例文示范】 “老师带学生骑行”是给社会的教育公开课 用脚步来丈量土地,用双眼去感知世界,用爱心去做实教育。兰会云老师带着 11 名我们骑行 1800 多 公里的壮举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甚至许多网友留言说被感动得流泪了。为什么感动?感动于兰老师的勇敢, 感动于开明担当的校长,感动于敢于放手的家长……总之,这一行为触动了时下教育中的许多痛点,所以 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感动。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师带学生骑行”是一堂给社会的教育公开课,让许多人都受 到了教育。 可以想像,为了这次骑行,兰老师顶着多大的压力,一旦出事,他的教师生涯就可能被断送。而为了 一个对学生的骑行承诺,他勇敢地做出了选择。为了完成这次骑行,他亲自驾车踏勘路线,准备骑行必需 物品等,足见兰老师的细心和负责。正是因为这次骑行,学生们才能把地理书上的名词变成眼前的风景和 真实的体验;正是因为这次骑行,学生们收获了一路关怀和温暖。不管是兰老师言出必行的践诺,还是学 生们骑行中的体验、受到的人文关怀等,都会让这些年轻的学子们收获很多,甚至受益一生。难怪有网友 说“学生能够遇上这样的老师是幸运的”“看别人家的老师”。同时,相信透过这次骑行和网友的热议,给了更 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启迪,认识到教育不是培养温室里的花朵,而是教出敢于经历风雨、应对风险的勇士; 懂得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撼动另一个灵魂的活动。也相信这样的 网络热议,会激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尝试做出改变。 虽然骑行之前,有孩子的爷爷坚决不答应,还气得住了院;虽然有送别的学生妈妈带着哭腔流下了眼 泪,有的家长甚至开车跟行几公里,但最终还是有 11 名家长放心让兰老师带着孩子上路了。为这些家长的 放手和对老师的信任点赞。现在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总怕孩子磕着、碰着,总担心孩子这苦吃不了、 那累受不了,限制孩子做这做那,恨不得时刻把孩子绑在身边。一旦孩子在学校发生点事,有些家长就不 问青红皂白地闹学校、闹老师。在这样的语境下,一些学校求稳怕事,连春游秋游都严格限制。这样只能 导致孩子得不到锻炼,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看不到远方的风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这次骑行中,学生王宁的妈妈给兰老师发来微信说:“兰老师顶着这么大的风险做了别人不敢做的 事,不管路上遇到什么磕磕碰碰的,我不会找任何理由和兰老师说一句为难的话。”这位妈妈引来众多网友 的点赞,也是值得广大家长学习的。这次骑行圆满结束的事实证明,孩子们是能吃苦受累的,也是能应对 风险的,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同时也证明,只有家长信任和支持,只有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老师才 能放手教,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 一次骑行,给社会带来了众多的思考和话题。当然,也有网友说兰老师是在冒险,不值得效仿。但是 兰老师的精神和教育理念是值得学习的,愿这次骑行带给更多人以启迪和行动,让我们的教育环境向更健 康的方向发展。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过去的作文有三方面不同: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 实事或态度、材料往往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特点、材料带有明显的任务驱动。故写此类作文,一要明确 写作要求,弄清任务;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要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要围绕材料 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材料围绕班主任兰会云带着 11 名高中毕业生,从朔州一路骑行去上海的事, 人们有各种看法,仔细分析,这些看法是辩证的,或者是对立的。考生要选择恰当合适的角度来分析,注 意观点的积极正面性。且材料提供了四个任务,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的人物来作文。 【审题立意】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兰会云老师带领学生骑行学习的事情,讲了事前的准备以及面临的压 力。他们这样的行为有点类似于古人的“游学”,也与现在的研学旅行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时间更长。我们需 要在文章中对于兰会云老师带领学生骑行学习这件事情发表看法,主要应该谈论的是骑行这件事情背后的 意义,比如磨砺了学生不为艰难的精神,增长了见识等等。主题已经明确了要以参加骑行活动当事人的身 份,在骑行活动中,可以给父母或校长写一封信,还可以写给没有去的同学,给面临压力的兰老师写信等, 一定要注意书信的写作格式。 参考立意: 1、享受当下的生命,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2、真正的教育不拘泥于书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人生虽有风雨,但要微笑着去迎接明天; 【点评】 该题一般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该题属于材料作文,但是和传统的材料作文又有不同,该题有具体的 任务驱动,需要考生“ 阅读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 ”这就要求考生就所给材料陈述自己的 思考,表述自己的看法。完成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把握指向性任务,明确写作的目 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 的清晰与晓畅。在写作上,往往是以说理议论为主。写作文时,要学会就事论事,就事说理,要旗帜鲜明 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还要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总的来说,带有任务驱动的材料 作文也属于议论文,那么写作的基本思路就和一般的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基本一致,考生可以先提出问题(是 什么),接着分析问题(为什么),最后解决问题 (怎样做)。 【同类材料作文 9】 【写作题】 1.(2018 高二上·南宁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王猛,北大毕业生却 12 年未回家过年,与父 母决裂已 6 年,近日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父母“罪行”。据其书信内容,他的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王猛连小时候穿衣等小事都得听妈妈的。他动手能力差,社交能力差,因此他在大学生活中也并不顺利。 他还因不会剥鸡蛋而被亲戚们取笑。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而父母未站出来保护他,导致王猛对父 母一次次失望,从此不再回家。 事件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有人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有人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关爱更可怕;也有人说,王猛 一直把错误全归结到父母,却忽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人认为…… 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例文示范】 何以亲情成陌路? 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却 12 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 6 年,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罪 行”,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 从状元到北大,再到留美研究生,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却最终选择与父母决裂,为什么这位学业上的优 等生会将亲情扯碎?这破碎的亲情又能否重圆? 从小学到中学,这一对父母几乎参与了孩子所有的事情,替孩子拿主意;孩子上大学期间,又委托亲 戚照顾孩子;孩子到国外上大学,仍没有摆脱父母“老朋友”的照顾。而这一次,孩子选择了彻底的逃离。 显然,孩子无法承受这一份溺爱之重,它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同学眼中成为一个不能自立 的怪人;在亲戚眼中成为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虽然孩子屡屡表达自己的不适,但是父母却选择了固执己 见,置若罔闻。此时的孩子才发现,自己在情感上是何等的孤独!同时这也将一颗叛逆的种子,种在了孩 子幼小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并不是慢慢习惯,而是心中的叛逆越长越大。 父母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等生,为什么会突然选择背叛?他们对孩子的爱,为什么会 变成束缚孩子的枷锁?当怀着忐忑的心情问孩子是否回家过年时,一个“不”字,不仅让父母心灰意冷,更是 让他们不知所措。一个人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如今只能老两口相依为命,还要在外人面前不露马脚,这一 份伤害做父母的也没少承担。 如果站在各自的角度,孩子选择走自己的路没有错,父母选择关爱孩子也没有错,但是将二者结合, 却是水火不容。显然是有关键的一环出了问题,而这一环我认为就是溺爱。 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多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多鼓励孩子自主地面对生活,当孩子碰到困难时能够坐 下来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溺爱,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心中的叛逆,也不能越长越大。历史经不 起假设,亲情也经不住冷落。我们唯有希望父母和孩子能够心平气和的,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坐下来谈一谈, 且不去讲这些年来的风雨波折,只是静静的说一说,孩子小时候的趣事。 祝愿天下父母与孩子都能互相理解,拥有亲情,能一同在人生之路上互相搀扶,共享天伦。因为,失 去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试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这则作文的 素材反映的是社会热点事件,直指家庭教育,读来令人深思。现提出思考与写作的一些角度,供参考:① 父母的角度:父母错在为孩子包办太多、过度关爱,王猛的父母还用错误的方式关爱孩子,未考虑孩子的 感受和孩子的将来。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孩子,但他(她)更是独立的个体。 《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对孩子的爱,重要的在于合宜。②孩子的角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不对之处,孩子要能理解,等孩子自己也为人父(或母)时又能比父母当年 好到哪呢?对父母施以冷暴力已经是大不孝的表现了。父母永远愿意为孩子敞开爱的门,孩子就算不能完 全理解父母,也可以放下身段积极为亲情做点事情,至少应不负父母养育之恩。设身处地地站在父母的角 度想想,也许很多的事情可以更好地释然了。孩子还应学会自省,问题、矛盾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 的,不仅父母要自省,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晚辈更应自省。 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借鉴。③家庭的角度: 好的家庭应是有好的交流沟通的,至少应有有效的交流沟通。问题出在家庭成员,血浓于水的这份深情岂 是真能阻隔的?那么家庭成员心平气和、好好交流,很多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了。等等。 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 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同类材料作文 10】 【写作题】 (2020 高一下·宣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报道称,我国将在 2020 年发射成都系统研究院研发的首颗人造月亮。此消息一出,引发不少言论:有 人认为,这将会使地球潮汐运动加剧;有人认为,这会造成光源污染;还有人认为,会对生物生活产生不 良影响……专家表示,我国的人造月亮,其实就是一颗携带着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卫星,它运行在 500 公里以内的地球低轨道上,靠反射太阳光为城市提供照明,或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为灾区提供光源。工作区 的光照度可控,光照范围亦可调。 请你针对其中一种错误观点写一篇驳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例文示范】 人造月亮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 探索宇宙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梦想,随着人类文明走进科技发展的道路,飞天的梦想很快就实现了。 如果要问古人们对星空哪颗星球最感兴趣,相信很多人会说是月亮,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对月亮有着 不一样的情怀。2020 年,我国将发射成都系统研究院研发的首颗人造月亮,有人认为,这一举措会对生物 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人造月亮”并不是真正的月亮,事实上,它的本质还是一 颗人造卫星,只不过在卫星上面涂上能够反射太阳光的材料,而这颗卫星的工作原理与月亮相似,所以被 称作为“人造月亮”,这颗卫星能够反射太阳光,这种原理和天上的星星反射太阳光的原理是一样的,月球也 是反射太阳光才能够照亮夜空。 生物学家担心它会改变地球上某些区域的生物模式,天文学家认为它很有可能会影响天文观测,也有 人认为光污染会影响生物作息。对此,科学家解释说都不必担心,因为目前深度利用太阳能是人类发展的 一条必经之路,况且人造月亮的光线长度和照明时间都可以做调整,照明精度也可控制在几十米之内,虽 然说人造月亮的亮度大,但考虑到大气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光照度相当于夏季的黄昏时刻。众所周知, 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但由于月球、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月球会在地球的阴面反射一定的太阳 光以照亮地面。而“人造月亮”的原理和月球反射太阳光一致,卫星通过特制的巨大反射镜,定向将太阳光集 中投射到地球的一定范围内。而且,人造月亮的精准度非常高,大家不用担心生物错乱这种问题,当人造 月亮发射成功后,我们也只会看到夜空中有一颗格外明亮的星星,而不是“一轮明月”。 我国科学家称,人造月亮的亮度是月亮的 8 倍,由于它的体积并不是很大,范围无法跟自然月亮相比, 人造月亮的照射范围大约是在 10 公里到 80 公里之间,工作区的光照度可控,光照范围亦可调,它还可以 满足一个城市夜晚照明的需求,节省下大量的照明费用,非常节能且环保。目前,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人 造月亮的技术,如果在 2020 年的首次人造月亮发射能够成功,未来我国必然还会再造很多的人造月亮,那 个时候到了夜晚,我们的天空就会亮起两颗月亮,一个暗一些,那是自然月亮,一个非常明亮,那是人造 月亮,我们的夜晚也不再是黑暗,方便了人们夜间的出行和活动,意义是非凡的。 因此,大可不必担心人造月亮的发射会对生物产生不良影响,让我们期待人造月亮升空,为我们带来 全新的科技体验。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是一篇材料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 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它仅仅只是提供了一段材料,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 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 余地更广。一般来说,首先要研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初步理解材料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 找出材料的中心句,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 意的突破口。 ⒈审题:材料中谈到了 2020 年将发射成都系统研究院研发的首颗人造月亮的信息,以及由此而出现的一些 错误言论:“这将会使地球潮汐运动加剧”“这会造成光源污染”“会对生物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需要特别注意 的是,第一,题目要求针对其中一种错误观点写作,也就是说,写作的时候,只能在这三种错误观点之中 进行选择,不可三种都选。第二,题目要求写成一篇“驳论文”,所谓驳论文,一般要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 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 底驳倒错误论点。所以,在选择了错误的观点进行批驳后,还要提出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述。 ⒉参考立意: (1)人造月亮不会使地球潮汐运动加剧; (2)人造月亮不会造成光源污染; (3)“人造月亮”不是真月亮; (4)人造月亮不会影响生物生活。 ⒊行文结构:文章开篇引述材料,明确地提出要批驳的观点“会对生物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直接指出这一观 点的错误根源——人造月亮的“本质还是一颗人造卫星,只不过在卫星上面涂上能够反射太阳光的材料”。接 下来,对人造月亮的原理进行阐释:光线长度和照明时间都可以调整,照明精度也可以控制,因此不必担 心会对地球生物造成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回扣题目。 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分析题干,看清有什么材料、写作提示、字数要求、 文体限制。且据此明确作文类型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只有明确了 作文的各种要求,才能按要求更好地作文。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