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专题:白居易(附:相关高考真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专题:白居易(附:相关高考真题)

ID:647377

大小:32.8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专题:白居易(附:相关高考真题) 白居易一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原则,尽职尽 责。但面临仕途的困境,"几沦蛮瘴",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优游自得,以佛、 老圆融生命。白居易是一个聪敏的人,但更是有大智慧的人:在其位则谋其政,无意 仕宦则保全自身。他在人生的各种境地中切换自如,最后求薄葬,未请谥,在日益复 杂的中晚唐政治环境中脱身而出。同时他历经沧桑而不改初心,成为了古代士大夫中 的典范。 白居易的宦海浮沉史 1 1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 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他自幼聪颖,敏而好学。16 岁抵达长安,考科举,求功名。袖文顾况,得其青眼:" 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17 岁《咏王昭君》两首,扬名长安,轰动一时。而随着清 廉的父亲渐渐衰老,也无法再继续供给他游历的财资,他只得省吃俭用,发奋仕途。 可 25 岁时父亲的去世让他不得不暂别繁华的长安,归乡守孝。这次的潜心读书,便花 去了四年的光阴。 2 公元 801 年,白居易二十九岁,将近而立,高中进士。《唐摭言》载其春风得意 之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 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这一年他 34 岁。紧接着,35 岁授 岁授翰林学士;36 岁任左拾遗,与朋友之妹杨氏结婚。一路拔擢,风光无限。 3 但由于其文骨铮铮,进言不讳,"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因而遭受谗 言:815 年,居易 43 岁,为宰相武元衡遇刺要求平冤昭雪,被小人参奏诗中犯母殁讳, 是为不孝,贬官江表刺史,再迁江州司马。由此有《琵琶行》之"江州司马青衫湿"。 4 820 年冬,转任。821 年,加,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822 年,白居易上书论河 北军事,不被采用,请调外地。7 月任命刺史, 825 年,接任刺史。 5 827 年,白居易至长安任,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 828 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 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 道里。830 年 12 月,任河南尹。 6 再任太子宾客分司。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 839 年 10 月得风疾。武宗六年(846 年)卒于洛阳,年 75。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 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 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 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 泥 埋 剑 戟 终 难 久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以诗贺之 白居易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着绯①军司马,男儿官职未磋砣。 (注)①着绯:穿红色的官服,唐制: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 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门见山,交代写作缘起。“谁能”二字看似发问,实为肯定其卓越的才 能。 B.颔联正面描写,赞美了李景俭具备“文可治世、武可定邦”的才华,充满敬佩 之情。 C.尾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但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 情。 D.诗歌整体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 14.【C】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 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 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 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表达了作者虽居低位、被贬江州,但仍思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愤慨之 情”错误,尾联“四十着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磋砣。”的意思是不惑之年就官至司 马,你这一辈子没有浪费了光阴啊。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李景俭升为军司马的喜悦 之情以及对友人仕途前景充满期望的心情。故选 C。 15.诗歌颈联不仅手法精妙,而且意蕴深刻,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运用比喻,用“埋于泥沙之剑戟”“困于浅滩之蛟龙”比喻受埋没之人才, 既喻友,也喻己;“终难久”“可在多”既表达了对李景俭终于升迁的祝贺与欣慰, 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期盼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 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 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 景、题材、作者等。 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 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 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切分关键信息, 最后分析概括,得出答案。本题要求赏析颈联的精妙之处。从整体上看,诗歌语言风 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真挚地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欣喜之情。颈联“泥埋剑戟终难 久,水借蛟龙可在多?”的意思是剑戟尘埋总会有显露锋芒的机会,蛟龙腾飞不在于水 的多少。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剑戟埋于泥沙”“蛟龙困于浅滩”比喻 贤达人才受到埋没,得不到明主的重用,这既是对友人李景俭的比喻,也是对诗人自 己的比喻。同时,诗人贬官,位卑言轻,对李景俭升任行军司马有称羡之意,遣词贴 切,语意明晰。“终难久”“可在多”表面上是说剑戟埋于泥沙终有显露锋芒的机会, 蛟龙困于浅滩终有腾飞升天的时候,既表达了对李景俭终于升迁的祝贺与欣慰,也表 达了希望自己能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期盼之情。 春 草 如 袍 位 尚 卑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③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④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⑤欲荐谁? 【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 朋友。②楚客,指贾谊。③袍,官袍。④烟霄:喻显赫地位。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 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 环境。 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 间了。 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 心绪。 14.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上句中的“悲”,再从此句中捣衣声的“清”、滴漏声的“繁”、月亮的“高” 可以看出此处营造的氛围是凄清,故“清幽”不当,写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也是为了 突出气氛的凄清。 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 (1)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 (2)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 慨叹。 (3)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每点 2 分;第一点应联系 王勃《滕王阁序》中有关贾谊的典故;第二点应联系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关“青衫” 的文化常识;第三点应联系注释里的有关内容) 【荐扬雄”的典故】:西汉成帝刘骜准备在甘泉宫(今陕西淳化西北)祭祀天神,在 汾阴县(今山西万荣西南)祭祀地神,来祈求后代。有人向汉成帝推荐扬雄,说扬雄的文 章可与司马相如相比。于是成帝下令把扬雄召进京城长安,在未央宫承明殿待诏顾问。 后扬雄随汉成帝到甘泉宫祭祀天神。回来后写了《甘泉赋》,上奏给成帝,进行讽谏。 后以“荐扬雄”为典咏荐举人材。 【赏析】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为诗人在朝为官的好友。 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 贬客居他乡的悲愁,捣衣声的“清”和计时刻漏声的“繁”,月亮的“高”也突出了 气氛的凄清冷淡。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如青草般卑微 的青色,诗人运用这种比喻,抒发了年纪已长却官职低微的慨叹。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可是 要得到显赫的地位却又太迟缓了!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借用“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 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 随 分 自 安 心 自 断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14.(3分)A(A 项“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 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 15.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6 分) 答:①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 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富”,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 ②淡泊不争,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随分自”, 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 ③坚守本心:作者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 态度的坚守。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2 0 1 3 年 浙 江 卷 (2013 年浙江卷)阅读下面,完成 21—22 题。(7 分)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讲述了无辜妇孺被 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长安已是一年将尽的隆冬时节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落满了整个京城,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在雪中退朝的都是朱衣紫绶的公侯显贵。 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 这些贵人们有赏雪吟咏的雅兴,因为他们富足而没有饥寒之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奢华的宅邸,他们所做的也只是消遣游乐。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朱轮马车又拉着客人来到了红烛彻夜不息的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喝的尽兴的时候坐在一起交谈,感到热的时候脱掉厚重的貂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做东的是刑部高官、而坐在首席的就是刑部主管,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他们从中午就开始行乐,到半夜时还不罢休。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可谁会想到阌乡的大狱里还有被冻死的囚犯。 2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的 名句 “ ”一脉相承。(2 分) 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5 分) 答: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 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 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2 0 1 7 年 浙 江 卷 高 考 题 (2017 年浙江卷高考题) 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 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也同“锸”。铁锹。 【白话译文】 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 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黄。 采来地黄做什么用?打算拿它换口粮。 荷锄出门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 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白脸孔的儿郎。 用这喂你的肥马,能使它浑身闪光。 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 《采地黄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农民 采取地黄,向富家换取马料以饱饥肠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牛马 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诗人用平平淡 淡的语言叙述,通过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封 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的痛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 813 年。诗人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内)渭村见到农民遭到春 旱秋霜之灾后,入冬就断了口粮,而富贵人家却用粮食喂马,为此深有感触,于是以 采地黄者的遭遇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同情贫民疾苦的诗歌。 19.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 社会现实。(2 分)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 分) 【答案】19.(2 分)采地黄 卖地黄 20.(6 分) 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 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 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 明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 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2 0 1 7 年 高 考 语 文 新 课 标 3 卷 (2017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 3 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 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4.【CD】 试题分析:C 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 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D 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 着不平和辛酸。故选 CD。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 分) 【答案】 15.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 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 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 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 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 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 即可。 【点睛】 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 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 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 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 征。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