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检测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检测题

ID:647164

大小:62.0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下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诘难(jié)  要诀  吹毛求疵(cī)   目不忍睹 B.狡黠(jié) 峨眉 味同嚼蜡(jiáo) 身临奇境 C.拘泥(nì) 寂寥 文彩藻饰(zǎo) 浮光掠影 D.惆怅(chóu) 意韵 栩栩如生(yǔ) 不求甚解 ‎【解析】“黠”应读“xiá”,“奇”应为“其”;C项中“彩”应为“采”;D项中“韵”应为“蕴”,“栩”应读“xǔ”。‎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C.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解析】 “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用在此处前后矛盾、褒贬误用。‎ ‎3.(2019·盐城)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新航线陆续开辟,使盐城南洋机场的通达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去掉“能不能”或在句尾加上“与否”;B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尾加上“的违规行为”;C项否定不当,去掉“切忌”或“不要”。‎ ‎4.(2019·江西)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 ‎②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 ‎③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 ‎④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 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 ‎⑤至于盆景,那么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①⑤②③④   B.①⑤③②④   ‎ C.③②⑤④①   D.③①②⑤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逻辑梳理能力。③句首先提出一般人对于盆景的归类过于笼统这一现象,紧接着①②⑤句分别阐述了什么是盆植、盆栽和盆景,最后④句中另外介绍了水石。‎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实验中学举办校庆,联络处的老师给校友李明发来了邀请短信,邀请他参加校庆,李明回复:________ ‎ A.“获悉贵校举办校庆,甚喜,届时定莅临出席。”‎ B.“因公务繁忙,参加校庆恐耽搁大事,特此通知。”‎ C.“虽身体欠安,但也要不得不前往母校列席,特此告知。”‎ D.“因家父病危,故不能赶到母校参加校庆,敬请谅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宴 散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首联描写夏秋之交,诗人送走客人,信步平桥,感受到初秋的凉意的情景。‎ B.颔联实写宴会将散时,笙歌的余音还在回旋,仆人们送客的情景。‎ C.颈联中诗人抓住时令和物候的变化特征,写暑尽秋来时自然界的变化。‎ D.全诗紧扣“散”字,写宴散后诗人闲步平桥的情景、置身于新秋凉爽之夜的感受、临睡前的独酌等。‎ ‎【解析】颔联主要写宴会将散时,笙歌的余音似乎还在回旋,仆人们送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并不是实景。‎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一个“追”字道出了诗人宴散步月平桥,希望天气凉爽的急切心情。‎ B.颔联写的是宴会结束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意犹未尽,宾主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夜晚。‎ C.颈联以“蝉”“雁”二字为诗眼,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意境,加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D.尾联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对宴会的意犹未尽,全无睡意,只得以酒助眠。‎ ‎【解析】一个“追”字,道出了诗人宴散步月平桥,沉浸在这新秋之夜的惬意心情。‎ ‎(二)(2019·泰安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王祯,字维祯,吉水人。成化初,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二年,荆、襄石和尚起义反明,进攻四川巫山。督盗同知①王某者怯不救。祯面数之,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祯击杀其魁,余尽遁,乃抚伤残,招溃散,甫三日,贼复劫大昌。祯趣同知行,不应。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激祯曰:“公为国出力,肯复行乎?” 祯即请往,两人伪许相左右。祯上马,夹二人与俱,与贼夹水阵。既渡,两人见贼即走。祯被围半日,误入淖②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贼怒,断其喉及右臂,祯死。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 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所乘马奔归,血淋漓,毛尽赤,众始知祯败,往觅尸,面如生。子广鬻③马为归资,王同知得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榇④既行,马夜半哀鸣。同知起视之,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节选自《明史·王传》,有删节)‎ ‎【注释】①同知:官名。②淖(nào):烂泥。③鬻(yù):卖。④榇(chèn):棺材。‎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         B.督盗同知王某者/怯不救 C.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 ‎ D.翌日/呕血死 ‎ ‎【解析】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数( 责备、数落 )  ‎ ‎(2)魁( 首领 )   ‎ ‎(3)直( 价值 ) ‎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 ‎ ‎(等他们)赶到时,(巫山)城已经陷落,贼兵正聚集于山中。‎ ‎(2)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 马突然冲上前来咬住他的脖子,撞击他的胸膛,第二天,(王同知)吐血而死。‎ ‎11.王祯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文章第二段写战马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3分)‎ 王祯身上体现了忠义和牺牲精神。一是勇于担当。面对百姓遭受叛军伤害,指责王同知失职,并亲自带兵上阵杀敌。二是不惧生死。身陷敌手,拒不投降,视死如归;不多余。用战马长途奔归、啮项复仇,衬托了王祯的忠义精神。‎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肉食者鄙,__未能远谋__。‎ ‎(2)__一鼓作气__,再而衰,三而竭。‎ ‎(3)__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受上赏。‎ ‎(4)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 ‎(5)__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__,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6)陛下亦宜自谋,__以咨诹善道__,察纳雅言。‎ ‎(7)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 ‎(8)__北风卷地白草折__,胡天八月即飞雪。‎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2019·江西)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7分)‎ 马 吴伯箫 ‎ 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三四岁,话怕才咿呀会说,亦复刚刚记事,朦胧想着,仿佛家门前,老槐树荫下,站满了大圈人,说不定是送四姑走呢。老长工张五,从东院牵出马来,鞍鞯都已齐备,右手是长鞭,先就笑着嚷:跟姑姑去吧?说着,手揽上了鞍去,我就高兴着忸怩学唱:骑白马,吭铃吭铃到娘……‎ ‎ 人,说着就会慢慢儿长大的。坡里移来的小桃树,在菜园里都长满了一握。姐姐出阁了呢。那远远的山庄里,土财主。每次搬回来住娘家,母亲和我们弟弟,总是于夕阳的辉照中,在庄头眺望的。远远听见了銮铃声响,隔着疏疏的杨柳,隐约望见了在马上招手的客人,母亲总禁不住先喜欢得落泪,我们也快活得像几只鸟,叫着跑着迎上去。问着好,从伙计的手中接过马辔来,姐姐总说:“又长高了。”车门口,也是彼此问着好,客人尽管是一边笑着,偷回首却是满手帕的泪。‎ 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人正闲,衣裳正新,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正浓。村里有马的人家,都相将牵出了马来 ‎。雪掩春田,正好驰骤竞赛呢。崭新的年衣,咳笑的乱语,是同了那头上亮着的一碧晴空比着光彩的。骑马的人自然更是鼓舞有加喽。一鞭扬起,真像霹雳弦惊,飕飕的那耳边风丝,恰应着一个满心的矜持与欢快。驰骋往返,非到了马放大汗不歇。哔剥的鞭炮声中,马打着响鼻,像是凯旋,人散了。那是一幅春郊试马图。‎ 那样直到上元,总是有骑马的亲戚家人来人往,驴骡而外,代步的就是马。那些日子,家里最热闹,年轻人也正蓬勃有生气。姑表堆里,不是常常少不了戏谑么?春酒筵后,不下象棋的,就出门遛几趟马。‎ 孟春雨霁,滑滑的道上,骑了马看卷去的凉云,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土气息,直会沁人心脾。残虹拂马鞍,景致也是宜人的。‎ 端阳,正是初夏,天气多少热了起来。穿了单衣,戴着箬笠,骑马去看戚友,在途中,偶尔河边停步,攀着柳条,乘乘凉,顺便也数数清流的游鱼,听三两渔父,应着活浪活浪的水声,哼着小调儿,这境界一品尚书是不换的,不然,远道归来,恰当日衔半山,残照红于榴花,驱马过三家村边,酒旗飘处,斜睨着“闻香下马”那么几个斗方大字,你不馋得口流涎么?才怪!鞭子垂在身边,摇摆着,狗咬也不怕。“小妞!吃饭啦,还不给我回家!”你瞧,已是吃大家饭的黄昏时分了呢。把缰绳一提,我也赶我的路,到家掌灯了,最喜那满天星斗。‎ 真是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当学生了,去家五里遥的城里。七天一回家,每次总要过过马瘾的。东岭,西洼,河埃,丛林,踪迹殆遍殆遍。不是午饭都忘了吃么?直到父亲呵叱了,才想起肚子饿起来。反正父亲也喜欢骑马的,呵叱只是一种担心。啊,生着气的那慈爱喜悦的心啊!‎ 祖父也爱马。除了像三国志那样几部老书。春天是好骑了马到十里外的龙潭看梨花的。秋来也喜去看矿山的枫叶。马夫,别人争也无益,我是抓定了的官差。本来么,祖孙两人,缓辔蹒跚于羊肠小道,或浴着朝歌,或披着晚霞,阅读着,同乡里交换问寒问暖的亲热的说话:右边一只鸟飞了,左边一只公鸡喔喔在叫,在纯朴自然的田野中,我们是陶醉着的。‎ 最记得一个冬天,满坡白雪,没有风,老人家忽而要骑马出去了,他就穿了一袭皮袍,暖暖的,系一条深紫的腰带,同银白的胡须对比的也戴了一顶绛紫色的风帽,宽大几乎当得斗篷,马是棕色的那一匹吧,跟班仍旧是我。出发了呢?那情景永远忘不了。虽没去做韵事,寻梅花,当我们到岭巅头,系马长松,去俯瞰村舍里的缕缕炊烟,领略那直到天边的皓洁与荒旷的时候,却是一个奇迹。‎ 说呢,孩子时候的梦好比风雨里的花朵,是一招就落的,转眼,没想竟是大人了,家乡既变得那样苍老,人事又总坎坷纷乱,闲暇少,时地复多乖离,跃马长堤的事就稀疏寥落了。可是我还是喜欢马呢:不管它是银鬃,不管它是赤兔,也不管它是泥肥骏瘦,蹄轻鬣长,我都喜欢。我喜欢刘玄德跃马过檀溪的故事,我也喜欢“泥马渡康王”‎ 的传说,即使荒诞不经吧,却都是那样神秘超逸,令人深深向往。‎ 徐庶走马荐诸葛,在这句话里,我看见了大野中那位热肠的而又洒脱风雅的名士。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你看那于绿草垂杨临风伫立的金陵年少,丰采又够多么英俊翩翩呢。固然敝车羸马,颠顿于古道西风中,也会带给人一种寂寞怅惘之感的,但是,这种寂寞怅惘,不是也正可于或种情景下令人留恋的么?——前路茫茫,往哪里去?当你徘徊踟蹰时就姑且信托一匹龙钟的老马,跟了它一东二冬的走吧。听说它是认识路的。譬如那回忆中幸福的路。‎ 十万火急的羽文,古时候有驿马飞递:探马报道,寥寥四个字里,活活绘出了一片马蹄声中那营帐里的忙乱与紧急,百万军中,出生入死,不也是凭了征马战马才能斩将搴①旗的么?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 ‎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哙,怎么这样壮呢!胆小的人不要哆嗦啊,你看,那风驰电掣地闪了过去又风驰电掣地闪了过来的,就是马。那就是我所喜欢的马。一弟弟来信说,“家里才买了一匹年轻的马,挺快的……”真是,说句儿女情长的话,我有点儿想家。‎ ‎ 一九三四年三月,青岛 ‎【注释】①斩将搴(qiān) :杀死敌方将领,夺取敌方的旗帜。‎ ‎13.作者围绕“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 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5 分)‎ ‎ 14.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4分)‎ 作者在写“端阳访友,骑马赏景”这件事中运用了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作者细致刻画了人们在端阳初夏时分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字里行间都散发着过往生活的纯朴,以此抒发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逝去时光的眷念之情。 ‎ ‎15.文章的语言给人以节奏明快与典雅之感,你认为文章是如何达到这两种效果的? (4 分)‎ 文中多用紧凑的短句,如“百万军中,出生入死”这样的短句使得文章节奏明快,如“徐庶走马荐诸葛”的典故里,又采用了诸如“骑马倚长桥,满楼红袖招”这样典雅的句子,使文章既有节奏感又不失典雅美。‎ ‎16.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章表达的主旨与《灯笼》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这篇文章感情基调是于欢快中夹杂着对家乡对亲人深沉怀念的无奈。《灯笼》由点及面,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亲人的关爱,再又想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而此文也是一样,由小时候喜欢的马、家乡趣事,表达对故土对亲人的怀念。‎ ‎(二)(2019·达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13分)‎ 痛定思痛说“戾气”‎ 陈鲁民 ‎①这些天,最使人悲痛而无语的消息,莫过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浮出水面:一名女乘客因自己不慎错过下车点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多次用手机殴打司机头部,司机还击之余来不及控制方向盘,致使车辆失控冲断护栏坠入江中,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 ‎②其实,像这样的人并不罕见。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坐过站、袭击司机”以及“抢方向盘”等关键词,搜索结果居然达40多起。就在万州公交车坠江惨剧发生仅仅一天后,北京也有一名坐过站的乘客拿着一个装满牛奶的包装箱直接砸向了正在开车的公交车司机,还要抢司机方向盘!幸好司机及时刹车,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除了公交车,还有在飞机、高铁上闹事的……‎ ‎③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痛悲剧?除了肇事者的目无法纪,漠视规则,极端自私任性,还有一条就是戾气太重。戾气的主要成分是火气、怒气、怨气、恶气,而这四种气在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带来好结果。从字形来看,“戾”就是关在房子里的一只狗,因为关太久了,一旦放出来,就会乱咬乱叫。这位女乘客,明明是自己没注意司机报站而错过下车点,却丝毫不顾公共安全,不考虑其他乘客的安危,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疯狂挑衅,结果就如同网友形容的那样,“本来只多坐了一站车,却一下子坐到了人生终点站”。面对区区小事,一个戾气十足的人撒泼,胡搅蛮缠,甚至因此闹出人命,全车无辜者陪葬,其戾气惊人至此,是典型的“垃圾人”。‎ ‎④毫无疑问,戾气已成了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 ‎⑤戾气的产生,虽有客观原因,譬如受到不公正待遇,受种种不良现象影响,工作环境不好,生活压力太大等,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素质太差,缺乏教养,缺乏公德意识,缺乏法治观念。因而就会戾气十足,不管不顾,见谁怼谁,不计后果,并把这种恶劣情绪常态化,弥漫在一切空间,浸淫在每一个细胞,迁怒于任何觉得束缚自己的规则。其结果是毁掉自己的心情,破坏了他人的幸福,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毒化了他人的生活,早晚必定酿成更严重的事故。‎ ‎⑥平心而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不尽如人意处总会存在,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动进步力量克服那些消极现象,‎ 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调节心情,提高修养水平和文明素质,不要堕入戾气的陷阱,不当危害社会的“垃圾人”。譬如说,遇事冷静一些,决不跟人瞎起哄,被人当枪使;与人和善一些,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吃亏时大度一些,看轻身外之物,不必过于计较;争执时谦让一些,少发偏激之语,不干极端之事。如果人人如此,戾气自然就无发生之源,亦无藏身之地,“垃圾人”也会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⑦戾气是人精神上的可怕病灶,“垃圾人”是和谐社会的大敌。我们如果不及时遏制戾气的蔓延滋长,不打击形形色色的“垃圾人”,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无法得知,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幸福指数就要大打折扣。拒绝戾气,不做“垃圾人”,既是保护他人,也是爱护自己,更是净化社会,端正风气,真真是善莫大焉!‎ ‎(选自《成都晚报》,有删改)‎ ‎17.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戾气已成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 ‎18.文章第①②段有何作用?(3分)‎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论题,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19.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妙处。(3分)‎ 从字形来看,“戾”就是关在房子里的一只狗,因为关太久了,‎ 一旦放出来,就会乱咬乱叫。‎ 分析了“戾”字的构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戾气的可怕,表达了作者对有戾气之人的强烈憎恶之情。‎ ‎20.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第③段结尾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无辜者”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无辜者”即无罪之人,因为别人的无知、缺乏修养、法律意识淡薄而受害直至丧命,这结果确实令人同情;但当别人已经危害到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仍无动于衷,正如鲁迅笔下看枪毙中国“犯人”的留学生,无所作为,不仅麻木,更显无知。其恶果自己难道就没有责任吗?(意近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2019·台州改编)‎ 名著阅读可以采取多部联读的方法。下面有《西游记》《镜花缘》《格列佛游记》三部作品,同学们看完后在探究孙悟空、唐敖、格列佛这三个人物形象时,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有的认为他们都很勇敢。你支持哪种观点?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阐述。(100字左右)‎ 示例一:我认为他们都很机智。孙悟空一路上与妖魔鬼怪斗智,如三调芭蕉扇这一情节中,不断与铁扇公主斗智;唐敖在女儿国,揭檄文治水智救林之洋;格列佛在小人国机智地用一泡尿浇灭宫廷大火。示例二:我认为他们都很勇敢。孙悟空大闹天宫,勇敢地与天庭对抗;唐敖在淑士国挺身而出,救出身处险境的徐承志;格列佛不畏艰险,一次次勇敢地冒险出航。‎ ‎(二)写作(50分)‎ ‎22.(2019·德州)“逆战”即迎接战斗。人、家、国都应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刚毅不屈的意志,乐观昂扬的精神。‎ 请以“逆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