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课文全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课文全解

ID:577721

大小:759.5 KB

页数:23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课文全解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目录 ‎  第一单元 ‎ ‎  1、 背影 (朱自清)          2、 永久的悔(季羡林) ‎ ‎  3、*铁骑兵(杨朔)          4、*苏珊•安东尼(乔安娜•斯特朗等) ‎ ‎  口语交际——讨论: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写作——珍藏的记忆 ‎ ‎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 ‎ ‎  第二单元 ‎ ‎  5、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 ‎  6、 现代诗两首   长城谣(席慕容)   一片槐树叶(纪弦) ‎ ‎  7、*致空气(邵燕祥)          8、*樵夫,别砍那棵树(乔治•铂金斯•莫里斯)   ‎ ‎  口语交际——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词  写作——写一首诗 ‎ ‎  第三单元 ‎ ‎  9、 日出(节选)(曹禺)        10、钦差大臣(节选)(果戈理) ‎ ‎  11、* 放下你的鞭子(陈鲤庭) ‎ ‎  口语交际——模拟争辩   写作——我喜欢的一个戏剧人物 ‎ ‎  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 ‎ ‎  第四单元 ‎ ‎  12、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 ‎  14、我有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5、* 你是你的船长(崔卫平) ‎ ‎  口语交际——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写作——写一篇讲演词 ‎ ‎  写字——行楷字书写布局的基本排列形式 ‎ ‎  第五单元 ‎ ‎  16、南京大屠杀(温书林)        17、寻找时传祥(孙德宏) ‎ ‎  18、* 阿炳在1950            19、* 滑铁卢之战(斯蒂芬•茨威格) ‎ ‎  口语交际——话说我家   写作——写一篇小通讯 ‎ ‎  第六单元 ‎ ‎  20、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1、细柳营(司马迁) ‎ ‎  22、* 古文二则(司马光)       孙权劝学    祖逖北伐  ‎ ‎  23、* 公输《墨子》             ‎ ‎  24、诗词五首 ‎ ‎  采薇(昔我往矣)《诗经》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 ‎  送别(无名氏)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 ‎  口语交际——讨论:我看“闻鸡起舞”   写作——改写《十五从军征》 ‎ ‎  写字——行楷字书写布局的幅式 ‎ ‎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从古诗看古代交通 ‎ ‎  第七单元 ‎ ‎  25、桃花源记(陶渊明)          26、岳阳楼记(范仲淹) ‎ ‎  27、* 醉翁亭记(欧阳修)         28、* 湖心亭看雪(张岱) ‎ ‎  29、诗词五首 ‎ ‎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 ‎  山居秋瞑(王维)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 ‎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 ‎ ‎  口语交际——交流对联   写作——我理想中的学校 ‎ ‎  附录一 名著引读(四)   附录二 语法知识(三) ‎ ‎1.《背影》‎ ‎【重点难点提示】‎ 学习目的 ‎1.熟悉字词,熟练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体会各篇文章的内涵主旨,从而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提高自己口语交际的能力与水平;‎ ‎4.了解记叙性散文的阅读与写作要求,能完成记叙性散文的写作。‎ 学习要求 阅读本单元课文,要求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叙述和描写叙述事件、表达感情的,要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揣摩词语的搭配,还要加强朗读,读得清晰流畅,感情充沛。‎ 重点 本单元四篇散文,各有所指,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写的是什么,在结构上,都会有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或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或以感情为线索,把分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要注意,记叙性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在此基础上兼有抒情和议论。叙述时要注意线索,描写时要注意细节,抒情议论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难点 ‎1.找出文章的线索,理解线索在行文中的作用;‎ ‎2.细节描写对于表达中心、表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 ‎3.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 ‎4.口语交际活动的实施。‎ ‎【知识点精析与应用】‎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差使(chāi) 交卸(xiè) 狼藉(jí) 簌簌(sù)赋闲(fù) 踌躇(chóuchú) 迂腐(yū) 栅栏(zhà)‎ 拭干(shì) 颓唐(tuí) 不能自已(yǐ) 举箸提笔(zhù) 琐屑(suǒxiè) 情郁于中(yù) 亏空(kuī) ‎ 蹒跚(pán shān)‎ 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 帖 (tiè)字帖 单 (dān)单身 差 (chāi)差事 ‎(tiě)请帖 (shàn)姓氏 (chà)差生 ‎(tiē)妥帖 (chán)单于 (chā)差别 奔 (bēn)奔跑 相 (xiāng)互相 丧 (sàng)丧失 ‎(bèn)投奔 (xiàng)相公 (sāng)丧事 铺 (pū)铺垫 散 (sàn)散发 发 (fà)毛发 ‎(pù)床铺 (sǎn)散文 (fā)发展 混 (hùn)混合 禁 (jīn)不禁 行 (xíng)旅行 ‎(hún)混蛋 (jìn)禁止 (háng)排行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差使:工作。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差使”。‎ 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待情况。这里指失业。‎ 祸不单行:灾难接二连三的到来。‎ 满院狼藉:整个院子杂乱不堪,十分凌乱。‎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 亏空:所欠的财物。‎ 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赋闲:失业在家。‎ 勾留:短时间的停留。‎ 妥帖:恰当,十分合适。‎ 踌躇:犹豫不决。‎ 脚夫:旧社会对搬运工人的称呼。‎ 小费:客人额外送给服务人员的钱。‎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月台:站台。‎ 拭干:擦干。‎ 光景:家庭的生活状况。‎ 颓唐: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不能自已:不能够自己控制自己。‎ 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物。‎ 大去之期:意思是与世长辞,一去不返的时间。这里是委婉的说法。‎ 晶莹:光亮而透明。‎ 奔丧:在外地赶回家里料理亲人的丧事。‎ 五、作者介绍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六、写作背景 ‎《背影》是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写的,它描写了在祖母亡故回家奔丧之后与父亲在车站上别离时的情景,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作者凭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时代和社会的沉疴,将哀伤和愤懑凝聚于笔端,淋漓尽致地勾勒出父亲的背影,描绘出自家光景惨淡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展示了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中外反动派的残酷压榨下朝不保夕的苦况,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处在社会下层的小私有者日趋破产的真实生活。‎ 作者的家庭原属于殷实人家,但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失业,祖母亡故,只靠“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父亲在遭受社会打击之后,颠沛流离,贫病交迫。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精辟地分析了这—阶级在当时社会的拮据处境:“这一部分人好些大概原先是所谓殷实人家,渐渐变得仅仅可以保住,渐渐变得生活下降了。……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和现在相反的比较。”作者通过写父子之情,透露出了对黑暗社会的淡淡的不满,这绝不是偶然的。父亲受到人们的排挤而失业;父亲失业之后孤独凄凉;父亲托咐茶房“照应我”,而“茶房只认得钱”。这一切,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父子之间情爱的温暖,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显示了当时社会关系的不合理。正如鲁迅先生在《自序》中说的:“有谁从小康人家坠人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背影》正是通过描写在家庭遭逢变故后,父亲送“我”远行时的情景,反映了旧社会知识分子动荡的生活和郁悒的心情,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父爱子、子爱父的真挚感情。作品通过这种描写父子之情的艺术闪光,照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照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 七、文章主旨 无私的父爱,高尚的父子深情,这就是《背影》中“父与子”关系所表达的主题。但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透析这人间的感人剧照,就会发现“父与子”关系的表达意义并不这样简单,在它背后,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内容。‎ 父与子的关系是文学中的一个大题目,在涉及这一主题的文学作品中,《背影》是极为突出的一例。它不像其他作品那样,以父子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来表现主题,而是相反地写了父子在感情上由离而合的过程。这一与众不同的艺术处理,至少与其他作品一样深刻地触及了我国父子关系中的历史和时代内容,除此之外自有它的独特之处。‎ 在我国历史上,父子关系一开始似乎就是一种等级关系。“孝悌”、“为人之本”的道德规范,早就已包含了不可“犯上”的等级原则,“父为子纲”更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父子的尊卑关系是整个封建秩序的一个基础部分。这就决定了它们最通常的表现形式只能是由等级差别导致感情的对立。阻隔两代人中间的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代沟”,而是整个封建伦理道德。‎ 然而在《背影》里,一种全新的父子关系出现了。一个为官多年的父亲的儿子离家外出之际开始父亲因自己不能送而叫茶房陪去,“踌躇”再三又决定亲自去。显然,他对“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的儿子还有着不必要的“不放心”,表现出超出等级之上的真情,深挚的真情。而竟不惜在月台上爬上爬下,且心满意足,可见在他的心中,对孩子的一片深情早已取代了封建伦理所谓的长幼尊卑。‎ 正是在这一点上,《背影》通过一条与众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一种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时,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中最真诚、最动人的天伦的觉醒。在这种觉醒面前,人们第一次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能占有并表露自己的感情。这也是《背影》中父子关系所蕴藏的革命性的历史内容及其思想意义。‎ 与此同时,《背影》也隐含了款款情深的儿女之爱。‎ 八、结构分析 ‎(一)正是文章构思的特点为铺陈那父子之间眷眷的骨肉之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铺垫。文章开头从徐州、扬州、南京写来,时间由远而近,四次重复祖母的亡故和父亲丢职而造成经济上的亏空,气氛越来越浓,初点出“我”对父亲的同情和父亲对“我”的宽慰。这是描写背影之前的铺垫。‎ ‎2.跌宕。在送别的描写中,“我”欲北去读书,父亲忙于谋事,原定不送,但踌躇再三,还是亲自送到浦口。由不送到送,这是一次跌宕起伏。上车后,待诸事安排妥当,父亲本欲离去,却又依依不舍,于是去为儿子买橘子,这又是一次跌宕。这样,把父子之间的感情步步深化,这是写背影的必要渲染。‎ ‎3.高潮。有了铺垫和跌宕,行文就自然推向全文的高潮──父亲穿越铁道去买橘子而出现“背影”的情景。作者用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篇幅,集中笔墨,细致入微地描写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艰难地爬上爬下的背影,看到这些,“我”“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但怕父亲看见,又“赶紧拭干”。对这一“背影”的集中描写,使作品的主题和独特的情调在这个高潮的焦点上形成了。‎ ‎4.回叙。在描写“背影”后,作者又回叙了父亲一生的坎坷和父子之间感情的微妙变化。这简短的回叙,正是对“背影”描写的补充,它使父亲的形象向纵横铺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5.结尾。全文以父亲的来信作结,点出“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是一个传神的结尾,深刻而曲折地显露出蕴含在父亲形象中的孤寂没落情态,反映了当时灰暗世态的冷漠,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和联想的余地。‎ ‎6.节奏。《背影》在紧凑的结构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几次“流泪”,几声“唉叹”构成了全篇的节奏,使文章呈现出凄冷的主旋律。‎ ‎(二)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是“背影之塔”的牢固底层。‎ ‎“背影之塔”的第一层框架结构,是统括全文的。除第1自然段作为塔的奠基石外,全文还应该包括四个大段:‎ ‎1.父亲的卸职和奔丧,地点在徐州。(第2自然段)‎ ‎2.父亲办丧事和要到南京谋职,地点在扬州。(第3自然段)‎ ‎3.父亲送我北去,地点在浦口。(第4、5、6自然段)‎ ‎4.父亲给我来信,地点在北京。(第7自然段)‎ 很显然,这是一层时空跨度很大的框架。“送我北上”一段是本层结构的主体。为了突现这个主体,作者先用了两个自然段的篇幅,远处落笔,一路写来,为送别的主体文字,制造了气氛。作者先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回家奔丧。这就是说,父亲是在老境颓唐、东奔西走的情况下,送我北去的。惟其如此,父亲在送我之时愈是对我关怀备至、细心热切,他为我所做的内心牺牲就愈大,因而他的爱子之心就愈见其深沉。由此看来,1、2自然段为突现主体作了必不可少的铺垫。主体文字后的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在泪光中仿佛重睹父亲的背影,这是变换地再现主体部分的旋律,形成了余韵,同样对主体结构起到突现作用。这一层次,构成了全篇的龙骨,是“背影”结构之“塔”的牢固底层。‎ ‎(三)“送我北上”一段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是“背影之塔”的继起。这一层框架包括四段:‎ ‎1.父亲决定送我。(第4自然段)‎ ‎2.父亲送我过江进站上车。(第5自然段)‎ ‎3.父亲给我买橘子。(第6自然段大部)‎ ‎4.父亲与我告别。(第7自然段末尾)‎ 这层框架与第一层框架,结构十分相似。买橘子一段是本层结构的主体,一、二两段是前导,第四段是尾声。为了突现第三段的主体文字,作者也花了两个大段的篇幅,紧承上文,顺次写来,备细述说,自然引出了父亲给我买橘子的一段主体文字。试想,如果不是用1、2自然段所写出的那样一位情怀非常的父亲,他在几经周折把儿子送上车后,也就够了,哪里还会想到去买橘子?而如果不写买橘子一节文字,父子之情如何抒发?文章主题如何升华?所以,这种备细述说前事,自然引出主体的写法,使我们不得不慨叹作者的功力。买橘子一节主体文字之后,作者也写到了父亲告别后的背影,这同样是在主体文字之后,形成余韵,对结构主体起了突现作用。‎ ‎(四)“买橘子”一节文字的框架结构──这是“背影之塔”透视度最高的亮层。‎ 买橘子一节文字,是从第二框架的主体,向上继续推出,所形成的第三层框架。这一层文章,情节单纯,结构明晰,感情浓烈,叙写集中,对探明文章的本意来说,是透视度最高的亮层,值得深入研究。第三框架也包括四段:‎ ‎1.父亲要去给我买橘子。‎ ‎2.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 ‎3.父亲买回橘子。‎ ‎4.父亲把橘子全部留给我。‎ 这里,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和父亲买回橘子的正面形象,双柱并立式地形成了第三层框架的结构主体,而这两个并列的立面,也各有自己内在的结构。先看“背影”的结构:‎ ‎1.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2.慢慢探身下去。‎ ‎3.穿过铁道。‎ ‎4.爬上月台。‎ 再看“正面形象”的结构:‎ ‎1.父亲抱着橘子往回走;‎ ‎2.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3.爬下月台;‎ ‎4.再抱起橘子走。‎ 很显然,作者对本层次结构主体的突出,不能再采取一、二层框架那种远起烘托和迂徐引渡的方法了,根据文章的发展,作者调转笔锋,对主体形象进行了正面描写,并赋予描写对象以深刻的审美意义,从而从美学的高度突现了结构主体。通过这一层次,我们看到父亲身上闪烁着的美的灵光。正是通过正面描述父亲的朴拙美和色彩美,“透视”出了父亲爱惜儿子的真情,从而使文章放射出夺人的艺术魅力。‎ ‎(五)注意父亲攀上月台的特写镜头──这是“背影之塔”灵光四射的宝顶。在第三框架的主体结构之上,作者最终为我们推出了“背影”之“塔”的灵光四射的宝顶。这就是父亲攀上月台的一幅独立的画面:‎ ‎1.父亲两手攀着上面;‎ ‎2.两脚再向上缩;‎ ‎3.身子向左微倾;‎ ‎4.显出努力的样子。‎ 显然,为了突现这幅画面,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先是父亲的手、脚、身子等几个点,之后是全身的努力。从而把父亲举手投足的形象永远地印在读者心中。同时,作者还赋予了人物以灰暗的背影、悲凉的色调,从而加强了对主题的表现力。‎ 九、重点语句分析 ‎1.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从年龄讲,作者那时已经成年。而且在外读书跑车也已经有了许多次的经验,因此作者认为父亲的做法很可笑。把事情托付给伙计、茶房则更是没有必要。在我看来他们是只管收钱的。“唉”的一声叹息则使整个语句向着相反的情感趋向发展,作者开始认为自己要比父亲聪明,因为他“看出了”茶房收钱而不管事;“知道了”自己这个年龄并不需要如此照顾。“太聪明”就是聪明过分,就是不聪明。也正是这后半句话为后面突出主体做了最有力的铺垫。‎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是文章中第一次具体地描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要给作者去买几个橘子。因为要穿越月台、过铁道,所以通过衣着的描写,再通过动作的描写,显示出父亲行动不便。形象地刻画出父亲吃力的样子,观察十分仔细,刻画十分具体。作者看到父亲为了自己不辞辛苦,联想到近一段时间家中的变故,尤其是想到此前自己对于父亲的暗笑,怎能无动于衷!流下眼泪是因情而至,这也是写第一次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得流泪。‎ ‎3.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很吃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虽然是素描式的简单勾勒,形象却异常鲜明,这个“背影”已深深地刻在作者的心里,挥之不去。文章结尾作者再次运用联想的手法再现父亲的背影,使人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审美感动和联想,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心理学家认为,艺术形象不是对感情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美的一种创造性的、敏锐的把握。“背影”蕴含了丰富的感情。透过背影,我们不但看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同时也看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儿子对父亲的眷恋与想念。应该说,“背影”是感情的浓缩与展现,是作者在对生活观察与体验的基础上的美的创造。‎ 十、写作特色 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意蕴丰富的素材。父母对子女的爱大都在日常细微的事情上流露出来。《背影》中所写的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很具普遍性、代表性,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对儿子说的四句话尤其让人觉得耳熟,但这些材料把父亲关心、体贴儿子的思想感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真可以说,作者在选材上达到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高度。因此,文章很能调动读者的生活体验,使读者读着不能不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爱,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眼前,让自己动心流泪。‎ 作者的笔触是展开而集中的。作品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把题点了出来,但没有立即扣住背影做文章,而是从北京──徐州──南京,一路写去,似乎离开了题。其实,这为突出主题做了有利的渲染和铺垫。父亲当时正处于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即使在这样的境遇中,他还一如既往地爱护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这就更显示了父亲的崇高。接着,便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情节推向高潮。最后,作者又以父亲来信为感情的触发点,尽情抒写内心的感受,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照应了开头,深化了主题。‎ 文章的布局由远及近,疏密有间,详略相宜,虚实相济,显得特别和谐匀称。譬如第1段至第4段,对祖母去世、父亲亏空没有实写,而对父亲怎样关怀儿子则写得比较翔实,这种安排是突出主题的需要,因为前者只是意在点燃气氛,后者则和烘托背影有密切的关联。这四段,十分自然地为主题的展现起了过渡作用,没有它,高潮上不去,背影出不来。而刻画背影,作者也没有平均使用力量。如提到背影有三次,第一次是过铁道时,用笔较重,具体而细腻,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实中有虚。第二次是离开车站时,只是虚带一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因为前面已经对背影详写了,所以不必多花笔墨,但这淡淡一笔,把作者悲酸惆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三次则是结尾时提到的,这完全是记忆中的背影了,是多年后由强烈的思念而产生的背影,这虽是幻象,但也是实情,它把通篇的情感抒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剪裁布局上的手法是多么高超。‎ ‎(一)语言朴实而简洁 作品全用白描记述事实,不做任何修饰、渲染。如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形象时用了这样的语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些语言平白如话,但就是这么几句平白如话的语言,把父亲的穿着、体态、步履,买橘子的过程和动作,描写得栩栩传神,使我们不仅好像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而且好像也看到了关注着父亲的儿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作者在《背影》中采用白描手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不论是叙述事情,还是描写人物,都没用华丽的文字,而是用朴素平凡的语言娓娓而谈。作品中的父亲是普通的人,对他语言和行动的描写,也是很朴实的,没有精雕细琢的痕迹。请看父亲送“我”上车前后的几句话:‎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他)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看,这些语言多么简洁、朴实。作品运用平易朴素的语言,使父子感情显得更真挚、更亲切。叶圣陶先生曾赞扬说:“这篇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背影》的语言的确很好地体现了朱自清散文平易自然、简练朴实的风格。‎ ‎(二)抒情深沉而自然 ‎1947年,朱自清在答《文艺知识》关于散文写作问题时,曾谈到写作这篇文章的情由:“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可见这篇文章是在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因此,作者的感情不能不奔泻于字里行间。我们品味起来,大概有三种方式:‎ ‎1.渗透在叙述父亲形象的字里行间。‎ 文章有三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形象,第一次是通过作者的眼睛“看”写的,写得具体细腻,表明作者对父亲是多么关注,“关注”是深情的形象表现;第二次是通过作者眼睛“望”、“找”写的,尽管一笔带过,但作者对父亲的依恋之情仍跃然纸上;第三次是通过作者读信时看到的幻象写的,更见作者对父亲是何等的思念。‎ ‎2.直接写作者自己的情感表现。‎ 三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都有直接写作者情感表现的语句。第—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二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我的眼泪又来了”;第三次写父亲的背影之后,有“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3.以自责、悔恨来反衬对父亲的思念。‎ 文中几处叙说自己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初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悔深由于情切,这种后悔和自责,正是多年后由于省悟到父亲对自己的体贴而勾起的。在这里,作者巧妙地以自责、悔恨来反衬了思念之情,使思念之情更显得深沉。‎ ‎4.《背影》篇幅很短,行文很简练,但是对细节的描写却又十分细致,请看下面这段文字: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地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这是父亲走过铁路,爬上月台去买橘子和买橘子回来时的细节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物的观察是多么细心,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多么细致。其次,父亲几次不厌其烦地嘱咐茶房照应“我”和嘱“我”路上小心的描写,“我”三次看到父亲背影三次流泪的描写,都很细致,很动人。这些细致的细节描写,既突出了作品的重点,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使父子之情更加强烈,更加感人。‎ 由于作者深沉的感情抒发的如此真挚、如此自然,因此,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情感波动,一起一伏地读下去,被其感动不已。‎ ‎(三)动词的使用 在《背影》中,作者用来描述父亲的行动的动词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动词的重复使用。‎ 原来,作者的父亲是不准备亲自送儿子的,但又不放心,“颇踌躇了一会”,“踌躇”,动词,乃犹豫不决也。由不送而“踌躇”,说明父亲心里起了变化。散文接着说:“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第二次使用了“踌躇”这个动词。通过对这个动词的重复使用,便真实地写出了父亲对是否亲自送儿子是经过反复考虑的,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使文章从“说定不送”到“决定送”的变化更自然,而“踌躇”的结果还是去送,表明父亲的心思。‎ ‎2.动词的同义词的使用。‎ ‎《背影》在三个地方分别使用了“嘱咐”、“嘱”、“嘱托”三个动词同义词。这三个动词所写的三个动作都是由父亲发出的。第一次,当父亲说定不送“我”时,散文写道:“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第二次,当父亲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之后,文章写道:“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第三次,在父亲嘱“我”路上要小心之后,散文紧接着又写道:“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以上三次描述,作者很有分寸地使用了“嘱咐”、“嘱”、“嘱托”三个动词。“嘱咐”的用意是:父亲一再告诉茶房在送行时,要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谈得非常具体,真实地表现出父亲不送儿子但又不放心的心情。而父亲对“我”呢?散文只用了一个字:“嘱”,也有嘱咐的意思,但由于父亲改原来的“不送”为“送”,亲自去车站,所以他就有直接对独生子说话的机会,对儿子说话的机会,也就不必像“不送”时对茶房那样需要说得很多(因为那时恐怕茶房做不到)。一个“嘱”字,直截了当,一下子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也简明扼要地道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尽管父亲已当面“嘱我”,但他还嫌不够,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嘱托”则是托人办事的意思,这显然比“嘱咐”又多了一层意思,即“托”。由此可见,父亲的爱子之情也加深了一步。‎ ‎3.动词连用和与助词联合使用。‎ 当作者劝父亲回去的时候,文章写道:“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买橘子是《背影》的重点描述内容,也是一个最突出的细节描写。“看”是动词,但在这里它却是重叠使用,而且中间还嵌上了一个时态助词“了”,“看”变成了“看了看”。这个“看了看”就比“看”多了一层意思了。这也就进一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经过看了又看,父亲终于发现铁道那边有卖橘子的。但是,要去买橘子,那是多么不容易!为了表现买回橘子的不易,文章又使用了极其平常的几个主要动词,即“穿过”、“跳”、“爬”,并且这些动词还同能愿动词联合使用,即“须穿过”、“须跳”、“须爬”。强调必须,也就表明了困难之大。‎ ‎4.动词的照应使用。 ‎ 要到那月台买回橘子,“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这件事让作者父亲去做是很困难的,因为他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个“走过去”显然是同前文的动词“穿过”相照应的。但是“我”终于看到父亲“穿过铁道”,这个“穿过”再一次同前文的“穿过”相照应。在此,“我”看到父亲克服重重困难,“探身下去”,“爬上那边月台”。这里的“探身下去”则同前文的“跳下去”相照应,“爬上”同前文的“爬上去”相照应。“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句中的“攀”、“缩”、“倾”等动词则是对前文“爬上去”的进一步照应。读到这里,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一个老父亲为儿子不停地奔波的动人情景,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随同作者一起,“很快地流下泪来”。‎ ‎2.《永久的悔》‎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面红色字的字音。‎ 立锥zhuī  唾手tuò  俩liǎ     伶仃língdīng  赖以lài    简陋lòu 倾注qīng  缩回suō  够呛qiàng   面糕gāo    懵懂měng   轮廓kuò  ‎ ‎2.多音字 ‎ ┏ jǐ济南     ┏ yān 咽喉     ┏ sāng奔丧 济┫        咽┫ yàn下咽     丧┫ ‎ ‎ ┗ jì救济     ┗ yè 呜咽     ┗ sàng丧失 ‎3.词语解释 ‎【望  九】接近九十。望:(年龄)接近。‎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 ‎【背乡离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 ‎【懵懵懂懂】糊涂,不明事理。‎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雄心壮志】远大的抱负,豪壮的理想。‎ ‎【誓  愿】表示决心时许下的心愿。‎ ‎【有所恃而不恐】有所依赖而不害怕。‎ ‎4.下列词语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望九:接近十九。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B.懵懵懂懂:糊涂,不明事理。寄人篱下:在别人的篱笆下过日子,说明生活贫困。‎ C.迎养:接(某人)到家里来赡养。盈眶:充满了眼眶。‎ D.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背乡离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通过作者回忆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的诗《___________》,这首诗的内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 ‎6.文学常识 季羡林,山东清平人,生于一九一一年。一九三○年考入_________西洋文学系。一九三五年赴_________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________、________、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一九四一年获________博士学位。一九四六年回国。著有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 他翻译了印度迦梨陀婆的著名剧本《_______》和《______》,并翻译了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_____》。‎ ‎【参考答案】‎ ‎4.答案 B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意义的理解,要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中细微的错误,不仅如此,还应该注意词语的比喻义,经过分析:B项中的“寄人篱下”是错误的,不是比喻“生活贫困”,而是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5.(1)季羡林 过去的家庭生活 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以及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2)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诗人对母子情深的由衷赞颂 ‎6. 清华大学  德国  梵文  巴利文 哲学  天竺心影  朗润集 留德十年  牛棚杂忆  沙恭达罗  优哩婆湿   罗摩衍那 二、课文学习 ‎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全文以“永久的悔”为线索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回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2.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这是否偏离了主题?‎ ‎【明确】没有。作者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是为了说明母亲所受的磨难,母亲生活的艰辛。‎ ‎3.读下列句子,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 ‎(1)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2)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俭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3)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4)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明确】  ‎ ‎(1)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离开过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面了。她把毕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个家庭和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饱含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2)母亲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好吃的都留给了儿子。作者对母亲的一生艰辛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对生身母亲怀念不已。‎ ‎(3)年轻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不能独立,虽有雄心壮志,却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永远地走了,自己永远不能尽孝了。每想至此,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 ‎(4)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饱含了做儿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什么意思?‎ 明确:树想安静下来而风却不停地刮得它乱晃,子女想奉养亲人而亲人却不在了。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及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5.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 ‎(2)段落分析 ‎1.① ~ ②段,点题—— “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2.③ ~ ⑨段,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这一部分可分三层:‎ ‎  第一层(③ ~ ⑤段),概括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  第二层(⑥ ~ ⑧段),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  第三层(⑨段),详细叙述母亲的艰苦生活。‎ ‎3. ⑩ ~⒀段,扣题—— “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结果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 三、深入探究 ‎1.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 ‎(1)结构严谨,线索分明。‎ 开头设疑——点出永久的悔;‎ 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 结尾思母——照应永久的悔。‎ ‎(2)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语言平实自然,没有任何渲染,没有什么表示强烈抒情的字眼,在平常的日常絮语的叙述中,蕴含了至深至爱之情。‎ ‎(3)中心明确,无论是写家庭情况,还是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以及母亲的艰苦生活,都是紧紧围绕“永久的悔”而写的。‎ ‎(4)写作借鉴:这篇散文语言平实自然,用极平常的叙述语言来叙事,在平静的叙事中融进了自己的深情。这一点值得我们写文章时学习。‎ ‎2.对文中不同抒情方式的表达作用的理解 文中抒情主要有三种方式:‎ ‎①寓深情于平淡的叙事中;‎ ‎②通过作者的自责、内疚反衬对比抒情;‎ ‎③作者激情奔放式的直抒胸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是第三种抒情方式在文中尤为鲜明突出,表达效果异常强烈。长歌当哭,悲天抢地,无处呼告,后悔莫及,既深刻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又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对文章巧妙的构思的理解 ‎(1)课文用明暗两条线索经纬材料。‎ 文章表面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然而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主线。则是“永久的悔”。这是以人物的主要感情作为组织材料的主线。全文就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开头设疑——点出永久的悔;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结尾思母——照应永久的悔。这样以一条主线串起诸多零散的材料,又以一明线组织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使文章更具感人力量。‎ ‎(2)在详略得宜的对比中突出主题。‎ ‎①运用详略得宜的对比突出主题。‎ 文章在母亲“恩重如山”与“我”的“无一回报”的对比中突出主题。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家乡,离开过家,特别是婚后,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过着含辛饮酸的生活;在作者呢?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不能独立,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永远地走了,每想至此,心肝俱裂,眼泪盈眶!把文章的主题渲染得异常深刻。‎ ‎②巧妙地选取特殊角度,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简洁而深刻地反映生活本质。‎ 作者采取了三个精彩的表现方法:‎ 一是以点带面的特殊角度。文中以“吃”为切入角,纵深拓展了母亲一生艰辛苦难的生活;‎ 二是选取了独特的视角。文中忆家庭生活,选取“我”的儿童视角去展示母亲的生活,给人巨大的想象和回味空间;‎ 三是多种表现手法,如文中用少时的“我”、大奶奶及邻居多角度、多侧面对比烘托母亲,使母亲的形象具有了格外动人的力量。‎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像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_____________,什么_____________,什么_____________,什么_____________,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的“红的”。‎ 这就是我“永久的悔”。‎ ‎1.把下列四个词语还原到文中的空缺处。‎ A.幸福     B.名誉     C.尊荣      D.地位 ‎2.解释文中红色的词。‎ 寄人篱下:‎ 心肝俱裂:‎ 简  陋:‎ ‎3.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段意。‎ ‎4.作者在文章中说:“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文章的结尾是:“这就是我‘永久的悔’”,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 ‎6.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包含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课外拓展阅读 中考题(宁夏)‎ 秋天的怀念 ‎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反复写了“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2.文中红色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 ‎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下划线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5.将第三段中蓝色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 ‎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 ‎【参考答案】 ‎ 课内阅读 ‎1.B    D    A    C ‎2.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比喻伤心到了极点。‎ ‎(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3.作者后悔不该离开母亲,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 ‎4.这句话表现了母子间难以割舍的深情,体现了人间真情的伟大。‎ ‎5.在内容上,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6.作者“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这个“悔”里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课外拓展阅读 ‎1.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表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 ‎2.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 解析:应整体把握本段内容,明白母亲为什么能在明知自己身患绝症的情况下还能去关心儿子、体谅儿子,“悄悄地”的意思自然也就明白了。‎ ‎3.‎ 第一处:“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了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解析:插叙部分是不依时间次序插入的文章情节。本文的插叙部分有三处,答一处即可。注意不要把作用丢掉了。答作用时要联系文章中心。‎ ‎4.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解析:“扑”“挡”是动词,写出母亲为什么“扑”和“挡”就行了。‎ ‎5.不能替换。因为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如果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受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解析:此种类型题首先应解释所给词的不同含义。然后比较它们用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6.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解析:应抓住重点词语来分析。最后一段中作者写道“热烈而深沉”和“开的烂漫”,表现出作者已懂了,并且走出了阴影。‎ ‎7.不好。因为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相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黯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 课 外 拓 展 ‎ ‎1.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生,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1941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记》等。‎ ‎2.我与季羡林先生聊《永久的悔》(倪萍)‎ ‎70岁该是苦尽甘来、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但季羡林先生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从70岁高龄开始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激情勃发、才情泉涌,迫切地开始实施他大学时代的梦想,创出学术界的奇迹,连续写出700多万字的著作。‎ 所以我和季羡林先生一开始聊天就说:“季老,你看,你绝大多数的书都是70岁以来写的,差不多有700多万字。季老,你的时间都是怎么安排的?一般早晨几点起床?”‎ 季老说:“平时会非常多,所以我就早晨四点半起来。四点半,你总不能让我开会吧。等到上班时间,我的工作就差不多完成了。”‎ 我真的很难想象,季老竟然坚持早上四点半起床整整50年,更让人难以相象的是,季老一度一身数百任,用季老自己的话说:“什么主编、编委、顾问,加起来……有200多个职务职称”。要是印名片的话,估计他老人家的名片在我们的演播室能拉一圈。我算了算,就是一个单位开一天会的话,老先生一年也得开200多天会,那就什么都干不了了。我跟老先生开玩笑:“我们想谋职都谋不上,你分我们两个吧!”季老也幽默了我一把:“分你们两个,没什么实惠,又没有钱。”‎ 跟季老聊天,我们当然要谈到《罗摩衍那》,这是一套书中的一本。这套书是印度历史上一部最重要的史诗,季老花了10年心血翻译的,这是全世界除英文之外的惟一一个外文译本,出版后在海外影响极大。季老69岁那一年,也就是1979年,曾经重返德国哥廷根,这是阔别35年之后的第一次旧地重游,季老带了一本《罗摩衍那》,把它作为礼物带给自己的老师。我以为季老的老师应该特别高兴,结果季老告诉我:“不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呢?‎ 老师说:“你是研究东方语言学的,怎么搞起翻译呢?”‎ 就是这次从德国回来之后,季老就下决心要开始加紧学术研究与写作。他跟我说:“我其实是80岁以后开始冲刺的。”并且跟我强调:“现在看起来,步子最大的,外面反映比较强烈的著作,都是80岁以后的。”‎ 我读过季老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悔》,我读了很多很多遍,每次读的时候,那种痛的感觉永远新鲜。我们山东有句老话,说“儿子长得特别像妈”,所以我问季老:“你长得像母亲吗?”没有想到季老说:“不知道,我母亲什么样子我记不清了。”“一张照片都没有?”“没有,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还有照片?”“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了。特别有一点,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我曾经暗暗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愈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的身边。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在我们的节目现场,特意请来濮存昕朗诵了一段季老的《永久的悔》。朗诵结束,所有的人都深深地被感染了。‎ 我当时真有一种愿望,真想告慰已经长眠在官庄的季老的母亲,她用尽她所有的想象,她都不可能想到,她养育了多么多么了不起的一位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个伟大的母亲。‎ ‎3.《铁骑兵》‎ 本文通过写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在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游击战的传奇故事,高度赞扬了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陨落(  )   淹没(  )  勒马(  )  脸颊(  )  惹出(  )‎ 掷弹筒(  )  捣毁(  )  老巢(  )  调到(  )  骚乱(  )‎ ‎2.形近字 ‎┏陨:陨落 ┏勒:勒马   ┏颊:脸颊   ┏巢:鸟巢   ┏骚:骚动  ┏捣:捣毁 ‎┗埙:土埙 ┗勤:勤劳   ┗浃:浃背   ┗窠:鸟窠   ┗搔:抓搔  ┗岛:岛屿 ‎3.词语解释 ‎【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日。‎ ‎【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败类。这里就是后一个意思。‎ ‎【陨落】这里指星体从高空落下。‎ ‎【扫荡】原指用武力或其他手段肃清敌人。这里指日寇在中国沦陷区实行的“三光”(烧光、抢光、杀光)政策。‎ ‎【毫不迟疑】一点都不犹豫。‎ ‎【没】这里指河里的水漫过。‎ ‎【骚乱】骚动、混乱。‎ ‎【掷】扔、投。‎ ‎4.文学常识 杨朔(1913~1968),现代作家,原名________,山东蓬莱人。抗美援朝时期,写出长篇小说《_________》;一九五六年以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_____________的创作。重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收在《___________》里。‎ ‎【参考答案】‎ ‎1. yǔn  mò    lè    jiá  rě   zhì  dǎo  cháo  diào  sāo ‎4.杨毓瑨  《三千里江山》  散文 《雪浪花》 《樱花雨》 《荔枝蜜》 《茶花赋》 《海市》 ‎ ‎  《泰山极顶》  《杨朔散文选》‎ 二、课文学习 ‎ ‎1.你知道本文为什么要以 “铁骑兵” 为标题吗?‎ ‎【明确】 “骑兵”是指在抗日战争中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铁”字是指这个骑兵班在敌境中显示出来的勇敢机智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铁骑兵”是指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攻无不胜、神出鬼没的骑兵。‎ ‎2.文章开头写道:“一过雁门关,气候显然不同了,重阳前后,天上就飘起大雪来。”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里的景物描写为下文设置了悬念,埋下了伏笔,同时也突出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精神。‎ ‎3.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能打乱敌人的军事部署,迫使日寇停止了扫荡,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请从敌我两方面加以分析)‎ ‎【明确】‎ 从我方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敌方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 从我方看:首先是战士们怀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具有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因此,即使掉队了也能不畏艰苦、坚持战斗;又因为战士们不仅勇敢而且机智,所以能“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转战敌后,在特殊情况下能正确分析形势,做出果断决定,用游击战术袭扰敌人。其次是离不开人民的支持,这一点从课文中农民的热情可见一斑。‎ 从敌方看:深陷在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日本侵略军,虽然貌似强大但本质上是虚弱的,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所以,骑兵们的一排马枪就叫敌人吓破了胆,不得不停止“扫荡”。‎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离开大队的骑兵的行踪。‎ ‎5.当农民回答“这是包头,城墙就在那边山脚下”时,骑兵们为什么都不觉叫出声来?当得知前边这条河是水流湍急的黄河时,骑兵们为什么一齐惊得“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 ‎【明确】骑兵们都不觉叫了起来是因为他们为了跳出敌人的合击圈竟跑到了敌人的老巢包头来了,感到非常惊讶。当听到河水很急,连一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时,着实令他们吃惊不小,差一点就要全军覆没。随后大笑是因为幸亏班长及时勒转马头,才幸免于难,不觉会心一笑。‎ ‎6.重难点句子诠释 ‎(1)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 ‎【明确】本句用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反衬八路军战士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突出了八路军战士不畏艰苦、英勇无畏的精神。‎ ‎(2)农民热情地回答他们说:“这是包头啊!城墙就在那边山脚下……”‎ ‎【明确】本句“热情”一词体现了八路军能寻到大队离不开农民的支持。‎ ‎7.你认为这些骑兵战士身上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明确】坚定的信念,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意思对即可)‎ ‎8.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全文结构:总——分——总 ‎(2)文章结构图 ‎ (3)段落分析 ‎1)①~②段,设置悬念:一个班的八路军骑兵在战斗中被敌人的装甲车隔断后,他们将遇到哪些危险?他们能否找到大部队?‎ ‎2)③~⑩段,八路军骑兵在敌后的游击活动。‎ ‎3)⑾段,他们平安转回根据地,找到了大队。‎ 本文结构精巧主要表现在作者巧设悬念。一天,他们跑到二更天听到远处有一片吵叫,仔细一听却是河水的声音。河面看起来不过半里来宽,没想到水好深。隔着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到山顶一看却是一座城。班长吩咐朝城里放枪,惹得敌人慌忙应战。直到最后解开悬念,铁骑兵已到了包头地界,遇到的那条河是黄河。最后一个骑兵班竟能打乱敌人的军事部署,迫使日寇停止了“扫荡”。‎ 三、深入探究 ‎1.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 ‎(1)在叙述、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感情,感情深沉、真挚。‎ ‎(2)语言朴质,如话家常,把战争写得如诗如画,富于乐观、亲切的气息。‎ ‎(3)文字优美,词语运用恰当。‎ ‎(4)线索分明,中心突出。‎ ‎(5)写作借鉴:学习本文用设置悬念引领读者、吸引读者的写作方法。‎ ‎2.对文章精妙的结构和巧妙的情节布局理解 文章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顺序结构形式,开头让骑兵陷入困境,结尾又用带有奇特色彩的巧合解决困境,构成一个喜剧性的结局。结尾的这个“巧合”是极富匠心的。从表面看,这个结局看似离奇,有些“歪打正着”,然而在其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性。文章用大量篇幅展示了骑兵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神奇力量,还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战胜呢?从而表达了坚定的必胜信念,讴歌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这样,就由叙述一个骑兵班的单纯故事,升华到整个革命战争及建设时期,人民大众身上蕴藏的伟大力量。同时,作品在各部分采用了电影镜头剪辑组接的形式,联合起来构成一幅展现战士风采的画卷,使结构简洁精美。在情节设置上,文章虽不长,却悬念横生,扣人心弦。文章一开篇就设置了悬念:一个班的八路军骑兵在战斗中被敌人的装甲车隔断后,“离开大队,单独活动”。在恶劣的天气和险恶的环境中,将遇到哪些危险?能否找到大部队?在种种“悬念误会”中展开故事,展示了八路军的风采。第二,文章采用了电影镜头剪贴式结构,各部分自成一个有意境的镜头,连起来又成为一幅完整集中的画面,值得借鉴。‎ ‎3.对本文人物的分析 文中描写最鲜明突出的人物就是班长。先写他的外貌“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文中突出了“月牙形的刀伤”,写出一位身经百战的军人的形象,脸上的刀伤是他英勇杀敌的见证。来到河边他“竟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表现了他身先士卒,当感到水越走越深,越走越急,他当机立断“勒转马头退到岸上”。避免了遭受灭顶之灾。当闯来闯去总是敌人的地方时,他灵机一动吩咐朝城里放了一排马枪,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可以看出班长是个很机智的人。全文只三言两语就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极富个性,一个勇敢、机智、果断的抗日英勇形象呼之欲出。‎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他带着这一班人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不巧,敌人这时开始了秋季“扫荡”,到处出动。他们只好朝北开去,接连十几天,走的全是不熟悉的地方。‎ 一天,他们跑到二更天,才跳出了敌人的合击圈,正想寻个宿营地睡觉,班长忽然听见远远地有一片吵叫,再仔细一听,才辨出是河水声音。‎ 他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宽,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班长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夜不十分冷,河水没冻,可是很急,而且越走越深,最后都没到马肚子了。‎ 班长心里想:“这是什么河,好深!”就勒转马头,退到岸上,沿着河朝上去,要找个浅些的地方过河,上流的水更急,总过不去。他们便顺着另一条路,跑到半夜,不见人家,却爬上一个山头。在山顶上,他们全都惊呆了。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 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总是敌人的地方。”他灵机一动,吩咐骑兵朝着城里放了一排马枪,这一下子不要紧,竟然惹得城里一阵骚乱,步枪、机枪、掷弹筒、过山炮,一时从城里响起来,乱放一气。骑兵们便悄悄地退下山头,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 鸡叫时,他们终于来到一个村子,敲开庄户人家的门,不弄饭吃,也不睡觉,开口先问:“老乡,你们这里是什么地界?”‎ 农民热情地回答他们说:“这是包头啊!城墙就在那边山脚下……听听,炮响呢,不知鬼子又捣什么鬼?‎ 骑兵们都不觉叫出声来,紧接着又问:“那么前边是什么河?”老乡说:“是黄河,水才急呢,一根鹅毛掉下去,也会旋到水底下去。”骑兵们一齐惊得“啊”了一声,随后不觉大笑起来。‎ ‎1.“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动打游击。”这个比较有什么作用呢?‎ ‎2.“他们来到河边,星光底下,看见河面不过半里来宽,隔河有几点火光,像是村落。”一句中的“星光底下”可否删去?‎ ‎3.当骑兵们知道前边的是黄河时,为什么一齐惊得“啊”了一声?‎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题(杭州市中考题)‎ 橡树之迷 ‎ 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因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惊恐中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是孤身一人,处在莽苍阴森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我在森林中兜转。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走出了林海,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见到了完整的太阳,心中也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候,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可树上的橡子都被鸟儿和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的壳。我趴在地上,扒开积雪,挖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我绝望地靠在一棵枯死的橡树上。①凛冽的寒风一阵紧一阵,吹得肌肠辘辘、精疲力竭的我一阵紧一阵地颤抖。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我已经整整两天没吃东西了!‎ 对生命的渴望使我作出最后的努力。我使尽最后的力气,用匕首刮剥枯死的橡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篝火驱散寒冷。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被刮去树皮的树干上有许多小洞,每个小洞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橡子,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我疯狂地用匕首挖着小洞里的橡子……我噙着泪,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那树干,缀着一个个小洞,每个小洞,都是鬼斧神工,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橡子,——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②篝火在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洁白的雪地,橡树林显得分外绚丽。我用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后回到了住地。‎ 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我的内心深处也沉淀着一个难解的迷。‎ 前不久,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才知道拯救了我生命的不是什么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专家说,啄木鸟同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贮存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存的食物被其他动物盗走,它便在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在其中。我惊呆了,好半天默然无语——当年拯救我生命的,竟然是啄木鸟!‎ 专家还告诉我:“啄木鸟贮存食物只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大森林。”‎ 啊,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 ‎1.文中说,“同伴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请概括“我”的奇特经历。(不超过60个字)(4分)‎ ‎2.文章结尾说,“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含义和作用? (4分)‎ ‎3.文中划线的两处环境描写,各具有什么作用?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4分)‎ ‎4.关于这篇文章的中心,有人认为是“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有人认为是“要感恩大自然,珍爱大自然”。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1.突出八路军的不同一般和顽强的战斗力。‎ ‎2.不能删去。“星光底下”突出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为班长他们分不清是什么河作了交代。‎ ‎3.因为他们夜里分不清,差一点夜渡黄河,惹出麻烦事。‎ 课外拓展阅读 ‎1.我在原始森林中迷失了方向,饥寒交迫,陷入绝境。后来意外发现橡子,靠橡子获得希望,恢复体力,走出困境。(4分。两层意思,每层两分。每层内容要点齐备,有欠缺酌扣)‎ ‎2.第一问: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抒写,用亲切询问的语气。第二问:表达了作者亲近大自然、珍爱大自然的深切情感。(4分,各2分。基本符合即可)‎ ‎3.‎ ‎①渲染了作者身处的困境和心中的绝望。  ‎ ‎②烘托了作者获救后万分欣喜、充满希望的心情。(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4.应是第二种理解。文章写作者遇险获救的经历,是为下文揭示获救原因,抒发对大自然的感激、关爱之情服务的。文中虽有关于身临绝境、渴望生命,最终摆脱困境的描写,但不是文章的主旨所在。(4分。取第二种理解的,能从上下文关系作出合理分析,给4分,分析有欠缺酌扣;取第一种理解的,若能作出有据的分析,最多给2分,若理由不充分,给一分,明显不合理不给分) ‎ 课 外 拓 展 ‎ ‎1.作者简介 杨朔(1913~1968)‎ 现代散文作家。原名杨毓瑨,字莹叔,1937年改用现名。山东蓬莱人。1913年 4月28日生。1929年随舅父至哈尔滨谋生,1936年冬离开哈尔滨到上海,集资筹办北雁出版社。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武汉赴延安,翌年到广州,创作了描写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斗争生活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1939年辗转至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战地访问团”,深入华北各根据地访问,后留在山西八路军总部做文化宣传工作。这期间的创作,辑入《潼关之夜》(散文、报告)、《铁骑兵》(通讯)、《月黑夜》(小说)。1942年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宣化龙烟铁矿体验生活,写出了较早反映工人斗争生活的中篇小说《红石山》。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新华社记者和部队的政治工作,随同晋察冀野战军参加了华北地区的战斗。他以明快而热情的笔调描绘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行为、献身精神和成长过程。通讯特写《北黑线》,中篇小说《望南山》、《北线》,都写于这一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朔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 7月,写成以铁道兵战斗生活为题材的中篇小说《锦绣山河》。旋即随一支由铁路工人组成的志愿军赴朝参战。他写出了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2)。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语言生动平易,有较浓厚的民族特色,被认为是建国初期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这时期所写的通讯、报告,大都收在《鸭绿江南北》和《万古常青》中。停战后他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1954年自朝鲜回国,即赴西北边陲和东南沿海各地采访,这次采访所写《西北旅途散记》、《石油城》、《厦门港的风浪》、《滇池边上的报春花》等通讯、散文,收入《铁骑兵》中。‎ ‎1956年后,杨朔主要致力于散文创作。写出了《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等优美篇章,称誉文坛。出版的散文集计有:《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此外,他还完成了长篇小说《洗兵马》的第1卷《风雨》(第2卷《红雾》,第3卷《明月》,未及写完);完成儿童文学作品《雪花飘飘》(获1980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杨朔认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东风第一枝〉小跋》)。明确地提出了“以诗为文”的主张。他的散文,弃“直说”而重“比兴”,通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重视整体的构思,意境的点染,具有浓郁的诗意;讲究结构,在布局上往往是峰回路转,起伏跌宕;在语言上以活泼明快的口语为底色,配衬以古典、外国语词、句式的色彩,形成一种俏丽、典雅的风度。缺点是体式不够多样,行文微露斧凿痕迹。‎ ‎1978年以来,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出版的杨朔作品集有《杨朔散文选》、《杨朔短篇小说选》,并再版了《三千里江山》。‎ 杨朔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书记处中国书记,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2.课文背景资料 ‎1938年底,日本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后,改变战略方针,对国民政府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转而把主要兵力用于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兵力,在绵延5000里长的战线上,对华北日伪军展开以破坏铁路、奇袭据点为主的大规模反击战。这就是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歼灭日伪军2.5万余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缴获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牵制了日军对西北、西南的进攻,遏止了国民党内的投降妥协倾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朱德指出:“百团大战加强了全国同胞的伟大胜利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 作者以“百团大战”为背景,编写了这篇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本文原载于1943年6月20日的《解放日报》上。有改动。‎ ‎3.“八路军” 简介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经过多次谈判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改编命令。9月12日,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师:以原红一方面军和红十五军团为主,编为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治委员(初称政训处)罗荣桓;以原红二方面军为主,编为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治委员关向应,以原红四方面军为主,编为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治委员张浩(不久张浩调中央、由邓小平接替)。全军共3万多人。1937年8月底9月初,八路军三个师从陕甘宁边区出发,东渡黄河挺进敌后,进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军队已发展到近50万人。1941年至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军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连续的“扫荡”,并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八路军缩小到30多万人。但在中国共产常领导下,八路军经过艰苦奋斗,战胜了严重困难,又得到新的发展。至1944年5月,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79万余人。到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 ‎4.《苏珊·安东尼》‎ 本课记述了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而进行的艰苦斗争,课文着重记述了苏珊·安东尼争取在选举权上实现男女平等的斗争,其中又着重写了“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两个重要场面。表现了这位伟大女性大无畏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讪笑(   )   戏弄 (   )   喋喋不休(   )   轻蔑(   )‎ 鄙视(   )   西泠 (   )   文质彬彬(   )   歧视(   )‎ 快溜(   )   下流胚(   )   削弱  (   )   不懈(   )‎ ‎2.多音字 吓┏ 吓唬 xià  颤┏ 颤栗 zhàn   削┏ 削弱 xuē ‎ ┗ 恐吓 hè    ┗ 颤动 chàn    ┗ 削苹果 xiāo ‎3.形近字 ‎┏恼:恼怒    ┏既:既然     ┏蔑:轻蔑 ‎┗脑:头脑    ┗即:立即     ┗篾:竹篾 ‎┏赚:赚钱    ┏监:监护     ┏珊:苏珊 ‎┗嫌:嫌弃    ┗临:面临     ┗跚:蹒跚 ‎┏锁:锁链    ┏彬:彬彬     ┏辩:辩护 ‎┗琐:琐事    ┗杉:杉树     ┗辨:分辨 ‎4.词语解释 ‎【轻  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讪  笑】讥笑。讪:讥讽。‎ ‎【戏  弄】耍笑捉弄;拿人开心。‎ ‎【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喋喋不休】形容说话没完没了。‎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顽固不化】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鄙  视】轻视;看不起。‎ ‎【混  迹】隐蔽本来面目,混杂在某种场合。‎ ‎【捧  腹】捧着肚子。形容大笑。‎ ‎5.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 ‎(1)既然上天____________她力量,让她看到了妇女在法律面前与男人平等。‎ ‎(2)她们害怕自己也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 ‎(3)伟大的苏珊·安东尼在_______________ 着男人们的顽固不化。‎ A.赐予   忽视  削弱   B. 赋予  忽视  剥夺 C.赋予   鄙视  削弱   D. 赐予  鄙视  剥夺 ‎6.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乔安娜·斯特朗、汤姆·B·莱奥纳德,_________国作家,选自《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shàn   nòng   dié     miè bǐ     líng   bīn     qí liu    pēi   xuē ruò   xiè ‎5. C ‎6. 美 《美德书》‎ 二、课文学习 ‎ ‎1.本文着重写了哪几个重要的场面?‎ ‎【明确】投票斗争、法庭斗争。‎ ‎2.本文除了顺叙的叙述方法外,还有什么叙述方式?‎ ‎【明确】插叙。‎ ‎3.本文对苏珊·安东尼主要采取了哪一种描写方法?‎ ‎【明确】语言描写。‎ ‎4.苏珊·安东尼在法庭上的辩护词反映出她怎样的性格?怎样的精神?‎ ‎【明确】自信和坚毅,坚定的信念,大无畏的气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提示】应抓住她辩护词中的关键词来分析、揣摩。‎ ‎5.本文在描写人物时,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如第⑾自然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更能突出苏珊·安东尼的影响以及她所进行的女权运动的必要性。‎ ‎6.分析下列句中红色字体词的含义和作用。‎ 许多妇女知道苏珊·安东尼是个文质彬彬、充满智慧和勇于斗争的女人,但她们害怕那么说,她们害怕自己也会受到鄙视。不过渐渐地,她们开始喜欢上了她,并努力帮助她。‎ 过了一段时间,许多家庭主妇从她的身上得到了鼓舞。接着,在一次次的集会上,数以千计的妇女加入到她的行列。许多男人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因为他们的妻子在苏珊·安东尼的鼓舞下,让他们感到不公平地对待妇女是可耻的。慢慢地,伟大的苏珊·安东尼在削弱着男人们的顽固不化。‎ ‎【明确】“渐渐地”、“慢慢地”表示时间较长,形象地说明了苏珊·安东尼所做的斗争是何等艰苦,而她恰恰是在这艰苦的斗争中展现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7.这篇文章着重写了苏珊·安东尼在争取妇女权利过程中的哪一件事?对这件事作者又着重写了哪几个主要的场面?‎ ‎【明确】这篇文章着重写了苏珊·安东尼在争取妇女权利过程中的争取选举权一事,对这件事作者又着重写了苏珊·安东尼在投票选举美国总统前发表宣言和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这两个场面。‎ ‎8.在记叙主要事件的过程中,作者还用插叙的方法介绍了苏珊·安东尼长期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的情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插叙部分交待了1872年的社会背景,妇女生来具有的权利已经被剥夺得太久了,妇女忍受不公的法律太久了。说明了苏珊·安东尼是美国女权运动的第一人,她与她的追随者不懈的努力抗争,开始改变男人的观念,慢慢地在削弱男人们的顽固不化。只有做如此详尽的交待,才能为后面的在争取妇女选举权取得最后胜利做好铺垫。‎ ‎9.苏珊·安东尼在投票选举美国总统前的简短宣言雄辩有力,试体会并分析一下这个宣言之震撼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这段简短的宣言只有4句话,但是它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因为它摆出了一个人人皆知而又容易被人疏视的事实,那就是,总统是大家的,所有国家公民都有选举权,女人也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因为她们生育这个国家的保卫者,她们看家,烤面包,生儿育女,妇女们对国家的贡献不能小看,所以妇女理所当然的拥有选举权。因此苏珊·安东尼庄严宣告“我们将坚持在此选举出即将成为政府领袖的人。”整段话摆事实讲道理,句与句之间逻辑推理严密,让人无可辩驳,以致于使“这些男人一动也不敢动。刚才吓唬她们的那个大个子现在呆若木鸡。”‎ ‎10.有感情地朗读苏珊·安东尼的辩护词,说说她是从哪几个方面为自己辩护的?苏珊·安东尼的辩护连法官都“被镇住了”,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说她的辩护词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有力”的效果。‎ ‎【明确】苏珊·安东尼从两个方面为自己辩护的。第一方面证明自己是无罪的。①努力推翻男人加在女人身上的奴役是无罪的;②让男人明白女人对这个国家来说同男人一样重要也是无罪的;③努力提高妇女地位让男人自豪地看着自己妻子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还是无罪的。第二方面指责法官大人违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任何人不得被剥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的条款,是有罪的。使女人不能像男人那样拥有制定法津的权利、拥有选举自己代表的权利,剥夺女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使女人遭受不公平对待,这些都是违背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是有罪的。苏珊·安东尼的辩护词把法官大人推向了被告席。‎ 苏珊·安东尼的辩护词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有力”的效果呢?我们认为与她用了一连串的反问句有关:“难道……是有罪?难道……也有罪?难道……还有罪?”“难道……是无罪?难道说……”表达强烈的肯定的意思,如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11.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2)段落分析 ‎①(1)~(5)段:苏珊带着十四名妇女大步走向投票箱,投下了自己的选票。‎ ‎②(6)~(11)段:插叙部分。介绍了苏珊·安东尼长期以来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的情况。‎ ‎③(12)~(20)段:法庭斗争。‎ ‎④(21)段:苏珊斗争的意义。‎ 三、深入探究 ‎1.理解插叙在文中的作用 插叙部分的内容展示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显示了苏珊·安东尼的斗争是艰苦的、长期的,另一方面通过对长期的艰苦斗争的记叙,充分展现了苏珊·安东尼的坚定的信念、大无畏的气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重点事件是点,插叙介绍是面,点面结合就使人物不仅鲜明生动,而且丰满充实。‎ ‎2. 写作特点 ‎(1)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2) 重点突出,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全方位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叙议结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 写作借鉴:在写作中应设置恰当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理解文章表现手法 首先,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作者将苏珊·安东尼置于正义与偏见的激烈斗争之中,通过人物的所言所行,通过正义战胜偏见的结局,生动地刻画了苏珊·安东尼这个人物形象。‎ 其次,重点突出,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全方位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以苏珊·安东尼争取在选举权上实现男女平等的斗争为重点,着重描写了“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两个场面,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但如果只有这些,人物形象就会显得单薄。为了全方位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通过一段插叙介绍了苏珊·安东尼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斗争,让人们看到她坚定的信念、大无畏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聪明才智。‎ 第三,恰当的叙议结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以记人叙事为主,又夹以恰当的议论。如第6段和第7段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凸现了斗争的艰巨性,从而衬托出人物的性格。这些议论简明精当,深化了主题,升华了人物形象。‎ 第四,语言富有表现力。例如,在记叙投票斗争中,作者先极力渲染男人们的嚣张,接着笔锋一转,写道:“但这种戏弄并未惹恼一位身材高大、举止庄重的女士,她手中拿着一张纸,站在其他十四人前面,丝毫未动。”寥寥数言就使苏珊·安东尼坚毅沉稳、充满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在插叙她以往的斗争时,作者接连写道“她呐喊”“她高呼”“她发誓”,由此,我们仿佛看到了苏珊·安东尼为争取妇女权利而斗争的满腔热情和坚定信念。‎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①“你如何辩解?”法官问道。‎ ‎②“有罪?”苏珊喊道,“难道努力推翻你们男人加在我们女人身上的奴役,是有罪?难道让你们明白我们女人母亲对这个国家来说同男人们一样重要,也有罪?难道努力提高妇女地位让你们男人自豪地看着自己妻子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还是有罪?”‎ ‎③当法官还未从这一阵突然袭击中缓过劲来,她又接着说:“但是,尊敬的法官大人,难道违背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是无罪的?宪法中说,任何人不得被剥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平等权利!”她大声疾呼,“难道,只让你们男人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利,拥有选举你们自己代表的权利,拥有只让儿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难道这能说我们女人也拥有平等的权利?你们,你们目光短浅的男人,已经成为自己母亲和妻子的奴隶主!”‎ ‎④法官被镇住了,这些观点在他面前从未被如此有力地表达出来过。“但毕竟法律还是法律!”法官说话时毫无底气,“我不得不罚你一百美元。”他说道。‎ ‎⑤“我不会给的!”苏珊·安东尼说道,“记下你的话,法律会改变的!”说完,她大步走出法庭。‎ ‎⑥“要不要追上去,把她抓回来?”书记官问法官。‎ ‎⑦“不用了,让她去吧,”老法官回答道,“我害怕她是对的,害怕不久法律就要改变。”‎ ‎1.体会红色字体词在句中的含义。‎ ‎(1)你们目光短浅的男人,已经成为自己母亲和妻子的奴隶主!‎ ‎(2)“但毕竟法律还是法律!” 法官说话时毫无底气,“我不得不罚你一百美元。”‎ ‎2.给选文用“||”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3.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意思。‎ ‎4.画“___________”的句中,苏珊说“记下你的话”是指法官的哪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珊·安东尼是从两个方面为自己辩护的:她首先用了_______个反问句,有力地驳斥并否定了________。当法官还没缓过劲来时,接着又主动出击,举出美国宪法的“__________”的条文,尖锐地指出,真正有罪的是__________。因此这个辩护词逻辑严谨,无懈可击。‎ ‎6.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比较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 ‎(1)难道努力推翻你们男人加在我们女人身上的奴役,是有罪?‎ ‎(2)难道让你们明白我们女人母亲对这个国家来说同男人们一样重要,是有罪?‎ ‎(3)难道努力提高妇女地位让你们男人自豪地看着自己妻子的公众意识在提高,还是有罪?‎ ‎7.选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苏珊·安东尼与法官的交锋属于   描写,而法官与书记官的谈话则属于   描写,这些描写都凸现出苏珊身上所体现的正义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8.苏珊·安东尼的辩护连法官都“被镇住了”,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说她的辩护词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有力”的效果。‎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1.‎ ‎(1)“目光短浅”这里是指法官看不出这些法律的不公正,却在错误地运用不公正的法律;“奴隶主”形象地说明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作为女人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和歧视。‎ ‎(2)“毫无底气”在这里说明了法官由于自己的理由不足而缺少信心,话语带有勉强和牵强附会。‎ ‎2.①②③||④⑤||⑥⑦ ‎ 一层:写苏珊·安东尼在法庭上对法官作了强有力的驳斥。‎ 二层:写法官蛮横的审判和苏珊对审判不屑一顾。‎ 三层:通过书记和法官的对话,宣布了苏珊的胜利。‎ ‎3.写苏珊·安东尼在法庭上与法官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4.毕竟法律还是法律 ‎5.两  强加给她的所谓罪行  “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  违背了宪法的那些人 ‎6.‎ ‎(1)努力推翻你们男人加在我们女人身上的奴役,是没有罪的。‎ ‎(2)略。‎ ‎(3)略。‎ 反问句比陈述句的语气强烈,更肯定有力。这里既起强调作用,又表达了苏珊·安东尼强烈的思想感情。‎ ‎7.正面(直接)   侧面(间接)‎ ‎8.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她在驳斥并否定强加给她的所谓罪行时,连续用了三个反问句,达到了感情强烈、鲜明有力的效果,增强了批驳的战斗力。当法官还没缓过劲来时,她接着又主动出击,举出美国宪法的条文,这里也使用了两个反问句,尖锐地指出,真正有罪的正是违背了宪法的那些人,甚至“目光短浅的男人,已经成为自己母亲和妻子的奴隶主!”一正一反形成鲜明的对比,排比的反问句,气势如虹,咄咄逼人,充分显示了她的自信和坚毅。 ‎ 课 外 拓 展 ‎ 平 分 生 命 ‎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 ‎ ‎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4.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 ‎ ‎【参考答案】‎ 课外拓展阅读 ‎1.①给妹妹输血 ②和妹妹平分生命。‎ ‎2.外貌描写中的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 ‎3.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献身精神。‎ ‎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补充阅读 ‎1.关于女子选举权 美国由于这种调和办法,人民究竟得到了多少民权呢?当时所得的民权,只得到一种有限制的选举权。在那个时候的选举权,只是限于选举议员和一部分的地方官吏;至于选举总统和上议院的议员,还是用间接选举的制度,由人民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才去选总统和那些议员。后来民权逐渐发达,进步到了今日,总统和上议院的议员以及地方上与人民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各官吏,才由人民直接去选举,这就叫做普通选举。所以美国的选举权,是由限制的选举渐渐变成普通选举。但是这种普通选举,只限于男人才能够享受,至于女子,在一二十年前还是没有这种普通选举权。欧美近二十年以来,女子争选举权的风潮非常激烈。大家都知道,当时欧美的女子争选举权,许多人以为不能成功。所持的理由,就是女子的聪明才力不及男子,男子所能做的事女子不能够做,所以很多人反对。不但是男人很反对,许多女子自己也是很反对,就是全国的女人都争得很激烈,还料不到可以成功。到了七八年以前,英国女子才争成功,后来美国也争成功。这个成功的缘故,是由于当欧战的时候男子通通去当兵,效力战场,在国内的许多事业没有男人去做。像兵工厂内的职员、散工,街上电车内的司机、卖票和后方一切勤务事宜,男子不敷分配,都是靠女子去补充。所以从前反对女子选举权的人,说女子不能做男子事业,到了那个时候便无法证明,便不敢反对,主张女子有选举权的人才完全占胜利。所以欧战之后,女子的选举权才是确定了。‎ ‎(选自《孙中山选集》74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版)‎ ‎2.给性别平等一个支点——谈《婚姻法》与妇女解放 宋美娅(中国妇女报记者)‎ 三部婚姻法是对男女平等、夫妻权利平等最具体的肯定, 它给了妇女们一个支点,一个追求妇女平等解放的支点。 ‎ 听说新的《婚姻法》成了热卖的畅销书,而且买者女的比男的多,这个情况与我想写的这个题目有点合拍,尽管《婚姻法》与全国人民都有关,但对妇女们来说,关系似乎还是更密切一些。纵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部婚姻法,每一部婚姻法的颁布都对妇女的思想、生活、观念和社会地位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婚姻法在中国妇女的解放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一部婚姻法使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权利义务对等的理想,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现实。 ‎ ‎1950年5月,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婚姻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赋予妇女婚姻自主的权利,规定了男女平等,它是新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上的第一道曙光。 ‎ 我们经历过漫长的封建主义社会,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约束和牵制,最终是通过婚姻家庭来完成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首先斩断了妇女通向社会的道路,不准妇女识字,不准妇女参与社会活动,到了宋元时期干脆把妇女的脚都给裹了,《女儿经》中把这一点说得很明白:“为甚事,裹了脚,不因好看如弓曲,恐他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妇女的生存天地只在婚姻家庭里,女性无法自立,不得不依赖于男性。有关封建统治者对妇女在婚姻家庭内的制约,条条框框那就多了,“三从四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东汉女圣人班昭在《女戒》中说:“(女人)事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封建礼教把妇女牢牢地钉在了卑弱的地位上。通过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女性彻底沦为男性的奴隶。 ‎ 婚姻自主权的丧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嫁谁不嫁谁的问题,而是女性人身权利的丧失,所以妇女解放,要从婚姻自主开始,“五四”时期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启蒙者,无不激烈地反对包办婚姻,提倡婚姻自主,这是解放女性的一个起点。 ‎ 第一部婚姻法开宗明义: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的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婚姻制度。对于妇女来说,这些条款堪称字字珠玑。婚姻法第一次体现出妇女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人,享有与男子同等的自主权利,这对于当时刚刚从封建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件难以想象和难以接受的事情,就是在婚姻法颁布之后,仍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因为婚姻问题被杀或自杀,所以,1952年中共中央又下达了《关于保证执行婚姻法给全党的通知》,要求把对干部与人民进行有关婚姻法的思想教育工作,作为相当长时期内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党和干部中如有漠视或参与干涉男女婚姻自由,以及因此造成妇女伤亡事件者,要给以制裁。1953年2月政务院又下达了《关于贯彻婚姻法的指示》,继而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普及婚姻法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妇女的平等权益、婚姻自主权利,尽人皆知,新凤霞扮演的刘巧儿“这一次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的激越欢唱,成了评剧的经典。婚姻自由成了当时的热门话题,人们对妇女权利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妇女解放的进程因此而跨越了一大步,可以说,第一部婚姻法是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第一部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应互敬互爱,互相扶助,双方均有选择职业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这些条款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使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权利义务对等的理想,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现实。 ‎ 第二部婚姻法在尊重妇女的平等权利的同时,也给妇女撤掉了“婚姻保险箱”。 ‎ ‎1980年9月,时隔30年,我国颁布了第二部婚姻法。第二部婚姻法对第一部婚姻法进行了修订,其中对妇女影响比较大的,我认为,一是离婚自由度的增加,二是计划生育的提出。 ‎ 在1950年的婚姻法中,已经把离婚自由,作为婚姻自由的重要内容肯定下来了,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婚姻中是没有离婚这个概念的,男人可以休妻,可以“七出”,女人只有“从一而终”,女人结婚没自由,离婚更没有自由。据资料记载,在第一部婚姻法的实行的过程中,妇女起诉的占离婚案中的大多数:“必须指出,无论城市或是乡村,提出离婚要求的或解除订婚婚约的要求的,均以女方占多数的原因,绝不是像有些道学先生们指责的,什么女子水性杨花,而是一部分妇女在家庭中的非人生活所逼迫出来的不得已的结果,许多妇女在家庭中过着所谓人间地狱的生活,不但备受虐待,而且往往致死。”但是,人们受旧观念的影响,对离婚妇女不同情,甚至有偏见,认为离婚的女人没好人。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法官对离婚案的处理上也往往偏严。离婚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也是让妇女倍感痛苦的问题。 ‎ 第二部婚姻法中离婚条件的改动并不大,由第一部婚姻法中的“夫妻关系”确已破裂,改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改动虽然不大,但却体现进一步尊重婚姻当事人的意愿,这一点对于妇女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婚姻的许多禁锢是专门针对妇女的,第二部婚姻法使妇女在婚姻问题上获得了再一次的解放,随之,社会的容忍度也大大增加,对离婚妇女的压力减轻,从现在社会普遍对离婚妇女理解和友好的态度上能够看出,法律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 ‎ 另外,离婚自由度的增加,迫使妇女从婚姻依赖的心理中觉悟过来,唤起了她们自立自强的意识。不能否认,封建的婚姻价值观念对妇女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从一而终”演变成一辈子有了指靠,“事夫如事天”的传统观念多多少少盘据在妇女们的思想里,许多妇女在婚后放弃了自己事业的追求,全心全意伺候丈夫和孩子,对自己无什么要求,一心做贤妻良母。第二次婚姻法颁布以后,丈夫们离婚也容易了,这对于依然守着旧观念的妇女来说,是一场灾难,她们觉得太亏了,为丈夫为家付出的太多了,自己什么也没有,死活就是不能离婚。1980年第二部婚姻法颁布不久,“秦香莲上访团”就出现了,这些现象表明,妇女在婚姻中的依赖思想很普遍,很严重。旧的婚姻要求女性牺牲奉献,与之相适应的是不能离异的婚姻制度(男子可以多妻多妾)。而新的婚姻法中,夫妻是平等的,男女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在新制度的时代,还是老观念下的做法,妇女的奉献很可能就是无谓的牺牲。新的婚姻法在尊重妇女的平等权利的同时,也给妇女撤掉了婚姻保险箱,这样“残酷”的现实,从另一个方面给妇女启示,男人并不是终身的依靠,女人什么时候都要自强自立,婚姻不是永久性饭票。这样的启示对于妇女虽然痛苦,但非常有益,它有助于妇女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真正从婚姻依附中摆脱出来,我们知道,许多妇女就是经历了离婚的痛苦之后,重建了人生。从这个角度说,第二部婚姻法对于妇女的自强自立,有着独特的意义。 ‎ 计划生育对于妇女解放的意义大致说来有两点,一是减轻了妇女的生育和家务负担,妇女们可以更多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对妇女自身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条件;二是有助于唤起妇女的性自主、性权利意识。 ‎ 第三部婚姻法更明确地体现出夫妻双方各自都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人,有完全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 ‎2001年4月28日,第三部婚姻法颁布,从媒体对新婚姻法实施后的案例报道中我们看出,新婚姻法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次婚姻法修改和增加的内容相对比较多,增加了损害赔偿制、子女探视权、明确提出禁止重婚,重申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禁止家庭暴力等等。这些条款的增加和修订,客观上更多地保护了妇女的权益,我们知道婚姻中受伤害的更多的是妇女,从新婚姻法实施以来的一些案例中看,受到伤害的妻子在离婚时确实得到了赔偿,有的赔偿金额还不少,这在补偿当事人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的同时,也适当减弱了妇女离婚后的生活压力和风险;一些丈夫有重婚或有其他违反一夫一妻制行为的妇女,也在新婚姻法颁布之后诉求于法律的保护。我从新的婚姻法中更多地是体会到了它背后的支持性理念,新婚姻法更明确地体现出夫妻双方各自都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人,有完全对等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损害赔偿制度,就是建立在这样理念的基础之上,如果出现了不对等的情况,那么没有尽到义务,或是义务尽的不够的一方,就要用赔偿的方式来作为对对方补偿。我们一般在习惯上认为,夫妻各是半个圆,合在一起是一个整体。既是一个圆,谁多点谁少点就是无所谓的事,歌里还唱“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实际生活中往往是妇女把自己的这一半恨不得都贴给丈夫,真有了军功章人家夹着走了并不见得就掰给你一半。依照新婚姻法的理念应该是夫妻各是一个圆,相互支持但又男女平等,谁要多占了谁的,分手时还得补给人家。我觉得对于妇女来说,有了法律的保护当然非常好,但法律的保护一般是在权益受到伤害之后,如何从中体会法律精神,从开始就不拱手出让权利,可能是更积极的办法。 ‎ 再比如禁止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在我国一直是存在着的,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大多数是妇女。家庭暴力发生和存在的根源,说到底是两性间权力结构的一种体现,是男女不平等在家庭中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也是男性对女性的一种控制手段。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之类的俗话,即使在知识分子中,一些丈夫也认为打妻子没人管,新的婚姻法明令禁止家庭暴力,是对妇女人权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丈夫打妻子的恶俗的法律禁令,它的支持理念仍然是夫妻是平等的,即使是结了婚,各自仍有独立的人权。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却有很多的人不明白这一点,其中包括女性自己。 ‎ 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们明白,女性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摆脱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要在婚姻关系中摆脱对男性的从属心理还比较困难,封建婚姻观念中女性卑弱的心理和地位,一代一代传下来,有时还表现得挺根深蒂固。三部婚姻法是对男女平等、夫妻权利平等最具体的肯定,它给了妇女们一个支点,一个追求妇女平等解放的支点,如果我们尊从婚姻法中的法律精神,妇女们定会减少许多婚姻的悲剧,从精神上获得进一步的解放。‎ ‎3.从“家”字谈到妇女解放 李大钊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革命教育家。 ‎ ‎1919年的秋天,他开始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国文部教课。他在教学中很注意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 有一次讲到关于妇女解放的问题。李大钊对于束缚妇女的“家”,从文字上作了一番解释。他向同学们提问:“‘家’字为什么是由‘宀’和‘豕’组合而成的呢?”同学们无言回答。他解释道:“‘宀’本是门字的意思;‘豕’是猪的意思;‘宀’和‘豕’组合在一块儿,就变成了‘家’字,这就表示:妇女们成年累月关在家里,喂猪养鸡,操劳家务。” ‎ 同学们一听都愤愤不平。有一位同学站起来问:“先生,人们到什么时候才能不从父姓而从母姓呢?” ‎ 坐在第二排角落里的孙桂丹站起来,说了她自己的看法:“先生,我看将来一定是女孩子从母姓,男孩子从父姓。你看这合理吗?” ‎ 李大钊先生笑了笑说:“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人们愿意姓父姓就从父姓;愿意姓母姓就从母姓。可是依我看,无论从父姓或从母姓,都不能算是妇女解放的关键问题。只有妇女真正摆脱了家庭的生活琐事,参加了社会活动,并且有了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才能真正得到解放。” ‎ 李先生这样的讲解,同学们都很信服。‎ 选自《中国教育家的故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四言诗·妇女解放 毛泽东 妇女解放,突起异军,‎ 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 以此制敌,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艰苦斗争,‎ 世无难事,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 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5.尊重保护妇女,关心青少年成长 中国共产党用以指导妇女运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妇女观。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这种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在远古时代人类两性曾是平等的。只是当人类社会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时候,妇女才被剥夺了财产所有权,被排斥于社会劳动之外,沦为家庭的奴隶和男子的附属物。这种现象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因此它必将被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男女平等所代替。‎ 第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妇女处于被压迫地位,其实质是阶级压迫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那里,这种状况不仅由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受社会政治制度所保护,而且通过社会意识渗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因此,妇女解放必须伴随全体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社会解放而得到实现。‎ 第三,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人们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恩格斯指出:“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这个先决条件,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充分实现。‎ 第四,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不仅为生产关系所制约,也为生产力所制约,不仅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影响,也受精神文明程度的影响。推翻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为实现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提供了根本的保证。但由法律上的男女平等达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第五,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应该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在人类自身生产中,妇女更具有特殊的价值,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法律规范和道德风尚。‎ ‎《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1990年3月7日),《人民日报》1990年3月8日 我们对青年人,第一要爱,满腔热情地爱护他们;第二要严,对他们要热情帮助,要有批评。爱和严,都是为了促进他们将来更好地创造我们民族美好的未来。爱和严要结合起来。真正的爱必然体现在严格要求之中,只爱不严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只有严格要求,青年一代才能挑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担。‎ ‎《对青年人,一要爱二要严》(1990年3月23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第226页 赖宁用实际行动实践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行动准则,为全国少年儿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党和国家希望全国少年儿童进一步向赖宁学习:像赖宁那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从小做党和人民的好孩子,长大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为此,我向你们提几点希望:‎ 第一,要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少先队员要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主人,一定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民族争光,为祖国争光。你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学习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献身精神,发扬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小打好思想基础,时刻准备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第二,要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少先队员要培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努力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爱护公物,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要从小事做起,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在学校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社会成为维护社会公德的好少年,在家里成为勤快礼貌的好孩子。‎ 第三,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少先队员的主要任务。你们要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打好知识基础。还要尽可能地多学一些课外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你们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的实践活动,培养动脑动手能力,逐步学会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第四,要锻炼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你们要自觉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诚实勇敢、不怕吃苦、勇于创造、积极向上的精神,准备迎接未来建设和改革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考验。‎ ‎《向赖宁学习,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1990年10月13日),            《人民日报》1990年10月14日 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的事业任重道远,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充分发挥团结和教育青年的作用。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努力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1页 七十九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在这里,我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几点希望。‎ 希望你们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首先要刻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成才的重要前提。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 希望你们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 希望你们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但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展示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生长在这样的时代是幸福的。广大青年一定要虚心向革命先辈和人民群众学习,在为祖国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 希望你们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青年人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是非常艰巨的事业。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挑战。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要有坚韧不拔的充分思想准备,取得成绩时不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悲观。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历史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5月4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27-329页 青年人一定要发奋学习,勇于创新。青年的素质,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事业无止境,知识无穷尽。大家应该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创新,只是步人后尘,势必受制于人。历史上,原先落后的民族,经过自强不息、奋起直追而实现后来居上的例子很多;反过来,原先先进的民族,由于固步自封、失去创新精神而落伍的例子也不少。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人思维敏捷,风华正茂,最富有创新的活力。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人往往都是在青年时期就做出了一番事业。希望青年同志珍惜光阴,学而不倦,努力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汲取知识和智慧,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胸怀大志同脚踏实地结合起来,敢于和善于推陈出新,不断地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998年6月24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第323页 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全党全社会都要从永葆中华民族生机与活力的高度,从确保我们祖国长治久安的高度,热情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998年6月24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第324页1‎ 实践证明,牢固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的理想,并坚韧不拔地为实现这种理想而奋斗,不仅不会限制优秀人才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而且恰恰相反,只有在这种火热的奋斗中,优秀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他们的生命价值才能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一切有志的青年,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对祖国和人民大有作为。‎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4月29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第293页 中国青年运动八十年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这是总结中国青年运动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15日),《人民日报》2002年5月16日 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 ‎《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15日),《人民日报》2002年5月16日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青年一代要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就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 希望青年们树立远大理想。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就应树立远大志向,并且要为实现这个志向而顽强努力,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改初衷,矢志不渝。‎ 希望青年们坚持发奋学习。当今时代,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青年要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广泛的,既要认真学习掌握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又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历史知识等等,特别要善于学习各种新知识,以求知识的常新。知识只有付之实践,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威力。青年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中去,在实践中继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 希望青年们注重锤炼品德。优良品德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青年时期可塑性大,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提高自身素质,完善人格品质,做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青年应该成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尤其要在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自己做起,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 希望青年们不断开拓视野。当今世界发展很快,变化很大。青年要承担起建设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必须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大势。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未来,而不能闭目塞听、坐井观天。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努力充实自己,才能具备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青年相媲美的素质。海纳百川,所以成其大。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青年,应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 希望青年们勇于进取创新。创新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后人超过前人,一代胜过一代,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青年最少保守思想,最具有创新的潜能。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创造出一番了不起的业绩。要实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我国富有生机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就必须努力创新。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青年要立足岗位,锐意创新,敢于超越前人。千百万青年的创新实践,必将汇聚成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奔涌洪流。‎ 希望青年们始终艰苦奋斗。彻底改变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只有长期艰苦奋斗,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才能实现。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只有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不息,才能创造无悔的青春和取得毕生的成功。畏惧劳苦,贪图安逸,坐享其成,最终只能虚度年华。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15日),《人民日报》2002年5月16日 中国共产党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提出了“三个代表”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广大青年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要求,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广大团员青年要在各行各业的本职工作中,在共青团组织开展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各项活动中,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努力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15日),《人民日报》2002年5月16日 ‎5.《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的内容带有自传性质,所写都是诗人的真实经历和真切感受,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 课文朗读欣赏 ‎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荆棘(   )  火钵(   )  忸怩(   )‎ 凌侮(   )  叱骂(   )  给予(   )‎ ‎2.给下列两组字注音,并分别用它们组词。‎ ‎┏檐(   ) (   )   ┏侮(   )  (   )‎ ‎┣赡(   ) (   )   ┣悔(   )  (   )‎ ‎┣瞻(   ) (   )   ┣霉(   )  (   )‎ ‎┗谵(   ) (   )   ┣晦(   )  (   )‎ ‎                ┗诲(   )  (   )‎ ‎3.词语解释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檐头(yán tóu)】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檐部分。‎ ‎【瓦菲】房上瓦缝里长的草。‎ ‎【叱骂】责骂。‎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凌侮】欺侮;侮辱。‎ ‎【典押】典当。‎ ‎【保姆】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也作保母。‎ ‎【悉索】象声词,形容轻微的声音。‎ ‎【凄苦】凄惨痛苦。‎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也作飘泊。‎ ‎【赞美诗】基督教徒赞美上帝或颂扬教义的诗歌。也叫赞美歌。‎ ‎4. 文学常识 艾青,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县。原名____。1929年赴法国巴黎学画,1932年回国,加入“____”。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这个笔名,在监狱里写了长诗《__________》。该诗发表后引起轰动,并有十多个国家相继翻译这首诗。‎ ‎【参考答案】‎ ‎1.jīng jí bō   niǔ ní  wǔ  chì  jǐ yǔ ‎ ‎2.‎ ‎┏檐(yán  )(屋檐)     ┏侮(wǔ  )(侮辱)‎ ‎┣赡(shàn )(赡养)     ┣悔(huǐ )(悔改)‎ ‎┣瞻(zhān )(瞻仰)     ┣霉(méi )(霉烂)‎ ‎┗谵(zhān )(谵语)     ┣晦(huì )(晦暗)‎ ‎                ┗诲(huì )(诲人不倦)‎ ‎4.蒋海澄   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课文学习 ‎ ‎1. 从构思看,全诗前四个诗段从“今天”写起,“睹雪思人”;最后两个诗段又回到“今天”,来赞美大堰河。第4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第12诗段有一句“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第4段中“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由狱中看到雪,联想到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坟墓,勾起对乳母的怀念,进而追忆她辛劳苦难、默默奉献的一生。第12段,“大堰河,今天,你的儿子是在狱里”中的“今天”与第4段中的“今天”相呼应,从回忆转入现实,使时间线索更加清晰。‎ ‎2. 诗人倾吐对大堰河的爱,这种爱是同对黑暗社会(“这不公道的世界”)的恨联系在一起的。请找出表现诗人憎恨黑暗社会的诗段,说说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歌的第2部分,诗人通过对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及其家庭的悲惨遭遇的描写,表达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憎恨,从大堰河及其一家的命运,深刻地揭示出旧中国农民的必然的悲剧命运。因此,诗人正是用血和泪“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社会的咒语。”‎ ‎3. 诗中很多地方使用了排比和反复(或称作重复、复沓)的修辞方法。试分析第5、8、12诗段和第4、7、10诗段,说说诗人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作用。‎ ‎【明确】如第5节中的八个排比,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繁重劳动,赞美了她的勤劳品格,另一方面表现出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歌颂了她的美好心灵。这样写,省去了许多笔墨,扩大了诗歌内容和意境上的容量。‎ 第8段,写大堰河到“我”家来帮佣。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猎、熬汤、收麦晒豆……“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突出了她勤劳、纯朴、宽厚、善良的品格,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 第12段,是呈给大堰河的赞美诗。用了八句排比,直抒胸臆,向大堰河呈现强烈的爱与衷心的赞美。“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这后三句使“大堰河”的含义更广泛了,她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是人类的保姆。这就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热爱所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4段,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第10段,写大堰河的殡葬。“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是对大堰河的悲惨一生的概括;“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正是大堰河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对这黑暗社会的不公正的控诉。‎ 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如第1段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第4段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5、7、8、9、10、11段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4.下列诗句节奏和重音标示有误的一项是(   )‎ ‎【明确】 D;划分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有时也按音节划分;重音则是这句诗中着重强调的词句。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B、C三项都是正确的,节奏都按意义划分。A项中强调“坟墓”,加重了悲剧气氛;B项中强调“村庄的”,强调了大堰河完全丧失了人的尊严和价值;C项中强调“爱她自己的”表现大堰河对我纯洁无私的爱心。而D项节奏划分应是。加点词语重读能更好反映诗人对造成她悲惨命运的黑暗社会的诅咒和揭露。‎ ‎5.第五节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摄取了哪些生活场景?‎ ‎  6. 仔细体味一下,诗中的叙事和一般记叙文的叙事有什么不同。请读读你印象最深的诗句,谈谈这首诗叙事的特点。‎ ‎【明确】如课文第十节用几个排比句,描绘勤劳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惨境遇。更为可悲的是,大堰河的悲惨命运在她的夫儿们身上重复和继续着。从十、十一两节可以看出,诗歌中的叙事一般不像记叙文中的叙事那样完整、具体,而是概括和提示性的,往往是截取事件的关键情节或片断,简洁、明快。‎ ‎7. 下面诗节选自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请将“胆识”、“爱情”、“抱负”、“性格”四个词语,分别填在各节诗的横线上。‎ 战士自有战士的_____________:不怕污蔑,不怕恫吓;一切无情的打击,只会使人腰杆挺直,青春焕发。‎ 战士自有战士的_____________:永远改造,从零出发;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 战士自有战士的_____________:不信流言,不受欺诈;一切无稽的罪名,只会使人神志清醒,大脑发达。‎ 战士自有战士的_____________:忠贞不渝,新美如画;一切超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肉麻。‎ ‎【明确】依次为:“性格”、“抱负”、“胆识”、“爱情”。‎ ‎8.请分析一下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明确】这首抒情诗的突出特点,是成功地塑造了保姆大堰河这一勤劳纯朴的劳动妇女形象,诗中主题的表达,诗人感情的抒发,都是通过塑造这一典型形象来实现的。‎ 诗人精微细腻地描写了大堰河怎样在地狱般的环境里,无言地进行着几乎无休止的各种劳动。而在这些劳作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充分展示出大堰河对诗人慈母般的爱。而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为了生活,又到乳儿的地主家里去作女佣,承担着繁重的活计。“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一连串的排比句式,像一组特写镜头,逼真地描绘了她是怎样“含着笑”不停歇地劳动着。可以看出,她活着,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她的一家,也为了她深爱的乳儿。她含笑劳作,正是她那爱人胜过爱己的宽厚品格的写照,也包含着她对苦难中的卑微生活暂时感到满足的心理反映:她没有任何奢望,只求能养活自己及家人,只求能有活干,至于劳累、辛苦、疲惫等等,她是毫不计较的。这里,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她勤劳纯朴的形象和宽厚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渗透着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诗人还着力描写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年节里,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了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她对乳儿的爱。就连作梦,也同自己乳儿的“幸福命运”连在一起,可她又只能把自己对乳儿的一往情深的母爱,永远埋藏在梦境里。‎ 诗中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在于作者决不仅仅是对大堰河个人的讴歌与赞美,他是把大堰河作为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歌颂她们勤劳、宽厚、善良的崇高品格,揭示贫苦农民世代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发出了对旧世界的有力控诉,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 说说下列诗句中几个词语的含义:‎ ‎(1)“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这里前一个“养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后一个“养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这里的前一个“梦”指的是____________,后一个“梦”指的是____________。‎ ‎(3)“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这里第一个“为了”是__________词,表示__________;第二个“为了”是__________词,表示____________;第三个“为了”是____________词,表示____________。‎ ‎【明确】‎ ‎(1)前一个“养育”是抚养、喂养的意思;后一个是养活、供养的意思。‎ ‎(2)前一个“梦”,指的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梦”的本义;后一个指的是在现实的具体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想法,是“梦”的比喻义。‎ ‎(3)第一个“为了”是介词,表示行为的目的;第二个是连词,表示行为的原因;第三个也是连词,表示行为的原因。‎ ‎10. 诗人在第三节中写道:“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诗句中对大堰河的称代,由“她”而改换为“你”,在第十一节中也有这样的称代变化。这种称代上的变化,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课是一首回忆童年生活的抒情诗。由于具有回忆性,用“她”便于写实,写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纯朴,但不便抒情;而用“你”则有利于抒发自己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赞美之情,更容易激起读者在感情上的共鸣。‎ ‎11.诗人在诗的第四节中说:“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种写法,有其写实的一面:诗人确实是在被投入监狱以后的一个寒冷的雪夜,想起了许多人和事,其中包括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但这种写法也有其象征性的一面;诗人是借用雪来表示对大堰河的赞美,在诗人心目中,大堰河对自己的爱、大堰河的善良品德就象雪一般的纯洁。此外,在寒冷的雪夜中,想起曾给予自己无比温暖的保姆,也是合乎逻辑的,所以诗人在诗中说:“我看到雪使我想到了你,”以此来表示对大堰河的赞美与思念。‎ ‎12.这首诗是诗人缅怀和赞美自己的保姆的诗作,为什么又专门用一节(第七节)的篇幅写自己“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的情况,这样写与本诗的写作意图是否吻合?‎ ‎【明确】作者专门用一节篇幅来写自己“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是一种对比衬托的写法,是以疏衬亲,以对生身父母的疏,来衬托对大堰河的亲。而自己对大堰河的亲,又源于大堰河对自己的亲,这就有力地说明大堰河不是生母而胜似生母,从而歌颂了大堰河所给予的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大堰河的深切的爱。‎ ‎13.什么叫谐音?试从课文以外举出两个运用谐音的例子来。‎ ‎【明确】谐音是一种修辞方法。它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互相替换,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歇后语中经常运用谐音,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绱鞋不用锥子——真(针)好,等等。‎ ‎14. 如何理解“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明确】‎ ‎(1)大堰河还没有吃上乳儿的喜糖,喝上乳儿的婚酒,让乳儿媳妇叫她婆婆时就死了。‎ ‎(2)她是在没有弄清悲剧命运的原因,没有弄清解脱悲惨命运的道路时死去了。‎ ‎15.仔细体味一下,诗中的记叙与抒情有什么特点。请谈谈你印象最深的诗句,谈谈这首诗叙事抒情的特点。‎ ‎【明确】作者把自己对于故土亲人的回忆和思念凝聚集中于乳母大堰河身上。在她身上,作者倾诉了他对乳母的“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深情,大堰河之所以成为诗人那种浓缩凝聚的强烈情感一个“引爆点”和“喷火口”,绝不是偶然的。在大堰河这个生活中的具体的人身上,寄托着诗人对于整个中国农民命运的一片深沉真挚之情。对他的乳母所寄与的这种深切同情和关注,必然顺理成章地要对大堰河的性格和品质给以描绘和讴歌。这也就形成了这首诗的一大基本特色,即它是抒情的,又是叙事的。在强烈的抒情中有着对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之纵向发展的叙述,而在叙述的过程中又无处不贯串着对母亲的赤子深情,在现代诗歌创作中,能够这样的融抒情与叙事于一炉。达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并不多见,《大堰河——我的保姆》,可算是其中传诵不衰的名篇。‎ 正是这种抒情与叙事的齐头并进,形成了这首诗在艺术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抒情是它丰满的血肉,而叙事则是它坚强的骨架。两者的有机结合,才产生了这件艺术上的珍品。从诗的第三节开始,作者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和“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这样两个句子的首尾反复,表达了他内心缠绵循环的思绪。而这两个句子之间,却是由一系列细节的排比所组织起来的诗的意象。由这些意象所贯串的情节之间,具有很大的回旋和想象的空隙。当作者以无比的深情回忆起那些细节时,他实际上是通过这些细节来渲染一种浓烈的抒情气氛。而在气氛的渲染中所造成的意象已经使你很难把抒情和叙事分开来。但作者绝不把叙事流于枯燥的交代事件过程,也不用平铺直叙的繁琐情节来掩饰感情的贫乏,他只是选取那些最富有感情内涵和生动而有表现力的细节加以描写,以取得动人以情的艺术效果。‎ ‎16.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到“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的新客了”,明明是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为什么却又说是“新客”呢?认真阅读全诗,并可查阅有关资料,试着回答这一问题。‎ ‎【明确】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实际上遭到了父母的变相遗弃。他所享受到的母爱,完全来自大堰河,所以对他而言,回到父母家里,有一种浓浓的陌生感,因此说是“新客”。‎ 解析:结合写作背景及文中作者对大堰河的深情赞颂。‎ ‎17.你认为本诗抒发了何种感情?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诗句有哪些?‎ ‎【明确】从标题及最后两节看,应侧重从对大堰河赞美歌颂的角度考虑。如:‎ ‎①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②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长大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解析:就一首叙事诗而言,抒情的内容一般出现在叙事结束之后,或诗歌的末尾。‎ ‎18.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本诗可分三部分。结构图表如下:‎ ‎(2)段落分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共13节,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交代了“我”与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二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前三句,交代“我”与大堰河的关系以及大堰河的悲惨身世。这三句诗的容量都很大,所交代的事情都经过了精心选择和典型加工。诗人舍弃了大堰河的家世及其他许许多多的生活遭遇,只写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这个贫苦保姆的名字问题,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压迫下贫苦妇女完全丧失人的尊严和价值这种触目惊心的事实。第四句,重复“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贫苦保姆的真挚感情。‎ 第二节,首先交代“我”的阶级出身:“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人虽然出身地主家庭,实际上遭到了父母的变相遗弃。出身贫贱的大堰河,却给予了这位弃儿以深厚的母爱。所以诗人真情地写到:“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第二部分(第3—11节):集中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贫苦的农民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3—4节,第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点明时间和环境,既是写实,同时也借雪景来烘托一种压抑而悲愤的氛围。诗人以深情的笔调描写这位贫苦的农民保姆。没有正面刻画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而是在环境、气氛上多用笔墨,写了一大串与大堰河相关的事物:压着雪、满是荒草的坟墓;因无人出入而关闭了的破旧农舍;仅仅一丈平方而又早已易主的园地;无人光顾而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令人伤感的悲凉画面。而开篇就写大堰河的墓地,则为全诗罩上了悲剧的气氛。‎ 第二层,第5—6节,描写“我”在大堰河家里的情景。诗人深情地回忆起大堰河厚大的手掌。这是一双勤劳、温暖的母亲的手。诗人没有用抽象的词句,而是用鲜明的画面,把她的繁重劳动表现出来。通过“搭”“拍”“放”“补”“掐”“拿”等手的动作表现出保姆的辛苦和劳累。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堰河仍然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通过对比突出表现了深厚的母子情意。‎ 但是,“我”终于和保姆离别了。这里,诗人着重写了大堰河的反应。本来,她卸去了一付重担,应该高兴,但是她却流泪了。在这泪水里,包含了贫苦的保姆对乳儿无比真挚深厚的感情。‎ 第三层,第7—8节,写回到父母家里后“我”的感受和大堰河的生活。‎ 诗人先从住、穿、吃三个方面描绘了自己的陌生的家,和大堰河家里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照。然后写了大堰河的处境:“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在承担沉重的生活负担的同时,还“深爱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把最好的食品“冬米的糖”留给自己的乳儿;还深情地“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而且做着不能对人说的美好的梦。这些都展现了大堰河的淳朴善良。‎ 但是生活对大堰河是残酷的,在她流尽乳液之后,就开始了繁重的劳作。诗人用一连串“含着笑”来形容她劳动时的神态。这“笑”,既反映了大堰河不向艰难生活低头的倔强性格,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她的麻木和不觉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笑,比满眼热泪更凄楚。‎ 第四层,第9—11节,描绘了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第9节,展现大堰河死时的情景。她是在梦没有做醒的时候死去的。也就是说,她是在没有弄清悲剧命运的原因、没有弄清解脱悲剧命运的道路时死去了。而且诗人反复强调:“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而大堰河却“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这样写既加重了悲剧气氛,也表达了自己非常遗憾的心情。‎ 第10节,用几个排比句,描绘勤劳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惨境遇:“四块钱的棺材”、几尺长的土地和“一手把的纸钱的灰”。更可悲的是,大堰河的悲剧命运还在她的夫儿们身上重复和继续着,只有她的乳儿“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这也许能给死去的大堰河一点宽慰吧!‎ 第三部分(第12、13节),诗人从回忆过渡到现实,诗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一连串的排比句,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礼赞。诗的最后,直抒胸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句式由上一节整齐的排比,转为长短错落,语气由急促而舒缓。‎ 三、深入探究 ‎1. 细节展示个性 这首诗选择了大堰河若干生活片断,一系列细节,多侧面地展示了大堰河丰富的个性。‎ 如在第5节中,用8个排比短语集中地写大堰河的劳苦,这8个排比实际是8个细节,把她对乳儿的爱心写得非常具体,充分。“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两句首尾反复,起了点化强调感情的作用。‎ 又如,在第6节中,叙写“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之后,发问道:“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从“哭”这一细节中表现出大堰河对“我”慈母般的爱。这是间接的表现方法。‎ 再如第8节中,切糖、夸画、赞儿、梦做“婆婆”等细节都进一步表现大堰河对“我”真挚的爱和她美丽的心灵。特别是那个梦,写得很浪漫富于幻想和激情,她对“我”爱至极致,她的梦可以看作是对“我”的祝福,当然也表现出她个人的精神要求。‎ 还有,在第8节中用了6个排比句集中写她在乳儿家的佣工生涯。为了生活,她洗衣、洗菜、切菜、喂猎、炖肉、收晒麦、豆……什么都干,而且始终“含着笑”,多么勤劳、纯朴和善良,而她的命运又是多么的悲苦,字里行间渗透着“我”对大堰河的赞美和同情。‎ ‎2. 诗是有鲜明的节奏的。诗的节奏是由诗的音节的长短、轻重、高低以及音节与音节之间的停顿所构成的。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本诗的第四节,连用八个排比句,而且每个排比句都比较长,音节比较多,形成了一种缓慢、低沉的节奏,渲染了繁忙、沉重的气氛。试把这一节诗句的节拍划出来。‎ ‎【明确】‎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被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3. 写作特点 ‎(1)在诗歌的表达形式上,以“堆积”的句式,回环往复的结构来表情达意。‎ ‎(2)运用反复,加强抒情效果,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刻、更强烈。‎ ‎(3)将叙述、描写和抒情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诗歌结构连贯、浑然一体。‎ ‎(4)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量。‎ ‎4.理解文章表现手法 本诗贯穿了一个“情”字,虽然写的是一般的生活琐事,却字字落地有声,句句充满真情。在诗歌的表达形式上,艾青以“堆积”的句式,回环往复的结构来表情达意。由于诗人的感情幽深曲折,似乎用短小的诗句无法达到要求,只有错落有致长短不一的排比句才能表达。这也构成了艾青此诗的一大特色。‎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 大堰河,含泪地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 ‎1.请概括第一节诗的内容。‎ ‎2.第一节两次强调“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第一节写大堰河的丈夫和儿子因她的死而伤心落泪,对刻画大堰河起什么作用?‎ ‎4.第二节诗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 ‎5.(探究题)大堰河死后若干年,假如艾青携妻带子去为大堰河扫墓,请发挥合理想象,他会说些什么呢?(不超过100字)‎ 课外阅读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打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___________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望着海洋 ‎1.这首诗最恰当的题目是:‎ A.海浪       B.海岸      C.礁石          D.坚强者 ‎2.诗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A.风掠过      B.水蚀过     C.刀砍过         D.雕刻过 ‎3.对诗中“它”的形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孤傲者的形象            B.一个生活苦难者的形象 C.一个坚强革命者的形象          D.中华民族的形象 ‎4.这首诗赞美的精神是:‎ A.敢于劈波斩浪的进取精神。        B.威武不屈、立场坚定、不可屈服的精神。‎ C.不畏强暴,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D.不经磨砺不能成名的启示。‎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1.展现大堰河死时的情景。‎ ‎【解析】以诗中“她死时”的种种描述可以看出。‎ ‎2.表达了诗人非常遗憾的心情。‎ ‎【解析】作者反复强调此句,同时还写了大堰河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遗憾痛悔之情。‎ ‎3.更加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善良。‎ ‎【解析】从诗中她的丈夫“平时打骂她”,死时却“为她流泪”可以表现出来。‎ ‎4.排比。描绘勤劳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惨境遇。‎ ‎【解析】抓关键词语,如“四块钱的棺材”、“几尺长方的土地”和“一手把的纸钱的灰”等。‎ ‎5.娘啊,今天,我带着您的媳妇和孙子来看您来啦。这些年我漂泊在外,一直都没有忘记您,我写的那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入选中学课本,全中国的学生都将知道我有您这样一位任劳任怨、善良慈爱的保姆!‎ ‎【解析】最好与诗歌内容照应,也可写大堰河丈夫儿子的情况,也可写自己的生活,但最好围绕诗人与大堰河的母子之情来写,这样更富感情色彩。‎ 课外阅读 ‎1.C    2.C     3.A     4.B ‎ 课 外 拓 展 ‎ 一、《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创作过程和相关背景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是作者于1933年在监狱之中写成的。关于这首诗,艾青不止一次讲过,是“真事”,是带有自传性质的,是由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大堰河,确有其人,和诗中说的一样,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河,大堰河是谐音。她从小嫁到艾青的村庄畈田蒋村做童养媳,度过了悲苦的一生。无疑,艾青的这首诗就是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诗人以诗的语言、深沉的感情,叙述了个人的身世——凄凉而孤独;叙述了大堰河的身世——悲苦而善良。那么,为何诗人在狱中那么艰难冷酷的环境中竟念念不忘自己的乳母呢?要全面理解这首诗,必须了解艾青的早年历史。‎ ‎1910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十七),艾青生于浙江金华市北七十余里的畈田蒋村。她的父亲非常迷信。母亲生他时经过四十八小时才生下他,父亲认为是不祥之兆,算卦先生说他是“克父母”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艾青先是被送到本村一家寄养,后又被送到大堰河家里,成了大堰河的乳儿。在保姆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的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是分不开的。1929年也就是艾青19岁那年,艾青告别家乡到法国巴黎求学,度过了“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后,又回到了乡下。一个月后,艾青来到上海,正式加入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后又加入了“春地美术研究所”的活动。由于该组织积极开展爱国活动,被当局严密注视,于是艾青、江丰等爱国青年被捕,被关押在法租界管辖的第二看守所,时为1932年7月12日。‎ ‎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那偏远的浙江金华的小山村,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无私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系生者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已。于是,诗人借助从窗洞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从监狱里辗转传出,直到1934年5月,才转给《春光》杂志发表。‎ 二、关于《大堰河──我的保姆》的通信 连庠同志:‎ 来信收到。所提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发表的情况,我所说的有两种不同的经过,一是《母鸡为什么下鸭蛋》所记“这首诗是由律师谈话时带出监狱,寄给狱外的朋友送出发表的”;另据叶锦所记:“……后来要解到苏州去了,我就把《大堰河──我的保姆》、《监房的夜》、《叫喊》、《ORANGE》等一束诗稿交给狱中的难友,托他出狱后带给我的朋友李又然,李把这些诗送到了《春光》杂志,就登出来了。”‎ 时隔五十年,所记有出入,现在只有一个可靠的根据,就是两种说法,都离不开李又然,但李又然现在已病很重,说话非常困难,就不忍找他证实了。‎ 二、艾青这个笔名是1933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用的。‎ 后来写《芦笛》用什么笔名,这就只有查一下《现代》杂志才可以知道。我的原名叫蒋海澄。有一次住旅馆登记时,那个办事员看了我的护照,笑着说:“蒋介石”来了。原来蒋海澄三个字在法文里念起来同蒋介石很相近。后来我把蒋字打了一个叉,成了艾字。海字在法文里H不念音,成了艾字。澄字在家乡念成青。如此就产生了“艾青”的笔名。‎ 三、四两问,大都有关写诗的理论,不便多谈;其中有关“紫色的灵魂”的含义难以捉摸,其实含义正如你所指的“几十年的人世生活”所蒙受的苦难。‎ 这里我想起一件往事。1957年以前我的诗被采用在课本中的有《春姑娘》(小学课本)、《春》(中学课本)、《黎明的通知》(中学课本)、《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学课本)。‎ ‎1957年反右运动,我被错划为“右派”,我的作品也受到了株连。‎ 现在时隔了二十多年,人得到平反,作品也得到了平反。所以你会“十分欣幸地获悉”。‎ 谢谢你。祝你健康!‎ ‎                艾 青 ‎               1983年11月15日 三、就“大堰河”一诗答问 问:请谈谈艾青在大堰河家生活的情况以及大堰河对他的影响。‎ 答:艾青1岁至5岁的孩提岁月,都是在大堰河家度过的。从诗的第3节,我们可以看出,大堰河十分疼爱自己的乳儿。大堰河的几个孩子,和艾青就象亲兄弟一样,泥里爬,土里滚。大堰河不仅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艾青的成长,而且她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歧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爱她”,“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因此,在他后来走上诗歌创作道路时,他是那样深沉地歌唱土地、歌唱农民、歌唱广大劳苦群众为反抗黑暗、压迫与残暴而进行的斗争。人们称这位诗人是“农民的后裔”、“农民的儿子”。‎ ‎30年代末在上海,有一位诗人见到艾青时,激动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尔后许多年中,也有一些人把“大堰河”误解为一条河流。但是,如果我们把拥有半个多世纪创作历程并在国内外获得崇高声誉的艾青的诗歌,比喻为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它的永不枯竭的源头,就是“大堰河”!它的情愫,它的主题,它的美,都可以从这个源头找到答案。‎ 问:大堰河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她死的情况和埋葬她的坟墓的情况如何呢?‎ 答:大堰河去世的准确年头已难查考了。但是我们从艾青的诗中可以大致推断出来。艾青写道:“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这,这是为你,静静的睡着的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啊!”艾青是1925年9月考入金华的省立第七中学的,1928年7月初中毕业后又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次年春,艾青乘船去法国留学,直到1932年春回国。诗中所言的“六七年”,当指1925年到金华读书至1932年春从法国归来这一段时间。大堰河很可能就是艾青在法国求学期间死去的。‎ 在当地,有钱人家死了人,要用上等木料做成的棺材,举行隆重的丧祭仪式,死者被葬在青砖砌成的高大的弓形的墓穴内。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堰河的死。家中只用几块钱买几块薄板钉一口棺材,下葬在黄土坑中,培上土再压上几束稻草,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大堰河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1982年5月,我曾随同艾青夫妇访问了诗人的故乡。在大堰河二儿子蒋正银陪同下,我们一些人凭吊了大堰河墓。它座落在畈田蒋村北二、三里远的一块稻田旁,没有墓碑,没有标记,高高拱起的土包上长满了蒿草,坟顶端有一棵小小的红枫随着微风摇曳。在它的背后,是层峦叠嶂的北山,在它的前面,是一个几亩大小的水塘──埠洋塘;塘面上星星点点飘着金黄的水轮盘花,好象盏盏燃烧的灯火一样。周围许多坟地都被平整掉了,唯有大堰河的墓依然留存下来。‎ 问:艾青在诗中几个地方讲到大堰河的儿子,请您谈谈大堰河的后代的情况。‎ 答:艾青在诗中说大堰河“大儿做了土匪,第二个死在炮火的烟里,第三,第四,第五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过着日子。”这与事实有一点出入。艾青告诉笔者说:死在炮火中的不是二儿子,而是三儿子。二儿子叫蒋正银,是村里有名的编竹器的篾工,一直活到去年才逝世。‎ 现在,大堰河的后代也和广大农民一样,得福于党的新的农村政策,日子越过越好。最近一个同志告诉我,大堰河的重孙女,去年已考入北京的一所高等学府。这,恐怕是大堰河连作梦也没有想到的。‎ 问:请谈一谈《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写作的情况。‎ 答:大家知道,艾青原本是学习美术的。从法国回到上海后,加入了中国左翼美术家同盟,积极从事进步的美术活动。1932年7月12日,他和江丰、力扬等十二名美术青年同时被捕,并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被判处六年徒刑。在狱中,艾青失去了绘画的自由与条件,于是就转而写诗,他“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诗歌成了他的世界观“直率的回声”。在狱中先后共写下二十多首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其中之一。‎ ‎“灵感是诗的受孕。”(艾青《诗论》)那么,是什么激发了艾青创作这首诗的强烈欲望呢?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冷”和“雪”。‎ 艾青对新加坡作家奇俊的谈话中曾说过:“中国的南方,没有暖气设备,所以比北方更冷。更何况是在监狱里,在彻夜的抖索中,我想起了我的奶妈,我想起了往日的一切。”“那时正是严冬,天气非常冷,就因为这个‘冷’,促成我写《大堰河──我的保姆》。”而且,这天晚上正纷纷扬扬地下着大雪。黎明时,艾青通过监狱的铁窗,看到外面的白雪,更加思念起他的保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寒冷和白雪,勾起诗人对少儿时代生活的回忆,对恩爱自己的乳母的追思,滔滔的诗情如大河般奔涌。因而,这首诗是一气呵成的。‎ 问:艾青曾多次谈过:他写《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可是有的文章中却又说他是在写《芦笛》时开始用“艾青”笔名的,到底哪个说法对呢?‎ 答:关于这个问题,艾青在和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宋连庠的通信中已作了解答(见《语文学习》1984年第一期),我这里只作一点补充说明。‎ ‎《大堰河──我的保姆》作于1933年1月14日,作者为了躲避狱方的监视,不再用“莪莪伽”的名字,改用“艾青”二字,托人把这首诗带出监狱交给李又然。李把诗寄给了编《现代》杂志的杜衡等人,他们以“待编”为由把稿子压下。后来这篇诗稿终于在第二年5月1日出版的《春光》杂志上正式发表了。‎ ‎《芦笛》一诗,作于1933年3月28日,亦署名“艾青”;但是它却在当年5月1日出版的《现代》月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了。‎ 所以,在艾青诗歌创作中,最早署名“艾青”的是《大堰河──我的保姆》,署名“艾青”而最早见诸报刊的则是《芦笛》一诗。‎ 问:这首诗可以说是艾青的成名之作。请谈谈自它问世以来国内外的反响如何?‎ 答:《春光》杂志发表这篇作品之后,读者纷纷写信称赞这感人至深的诗章。不久,它就传至日本。据说,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的刊物《诗歌》杂志举办的朗诵会上,一个留学生边读边哭,使听众大为感动。‎ 最早评介这首诗的是茅盾和胡风。茅盾在《论初期白话诗》一文中写道:“描写社会现象的初期白话诗因多半是印象的,旁观的,同情的,所以缺乏深入的表现与热烈的情绪……新近我读了青年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这在体制上使我联想到《学徒苦》(刘复作──引者注)。可是两者比较,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这问题当然不在两诗人才力的高下,而在两人不同的生活经验等等。”(1937年1月出版的《文学》第八卷第一期)胡风在《吹芦笛的诗人》一文中则评论这首诗写出了“一个用乳汁用母爱喂养别人的孩子,用劳力用忠诚服侍别人的农妇的形象”,“作者用着朴素的真实的言语对这个形象呈诉了切切的爱心。在这里他提出了对于‘这不公道的世界’的诅咒,告白了他和被侮辱的兄弟们比以前‘更要亲密’。”(1937年1月出版的《文学》第八卷第二期)此后曾有大量的文章评介了这篇作品。如今,它已被译成日、法、德、英、意大利、俄、捷克、瑞典等很多国家的文字,因此,它不仅是我国新诗发展史上重要的成果,也是各国人民喜爱的名篇。‎ 问:在一些文章中,对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说法也不尽相同;您认为应当怎样来概括它的主题思想呢?‎ 答: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我认为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作者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6.《现代诗两首》‎ ‎《长  城 谣》 ‎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恋;抒情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 ‎《一片槐树叶》 ‎ 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诗人的心灵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焉支(   ) 隘口(   ) 蹲踞(   ) 焚起(   )敕勒(   )‎ 蝉翼(   ) 沾着(   ) 槐树(   ) 山巅(   )‎ ‎2.易误读的字音 ‎ 蹲踞jù 不读jū    敕勒chì 不读shè   隘口ài 不读yì   ‎ 沾着zhān 不读niǎn   蝉翼chán 不读dān ‎ ‎3. 形近字 ‎ ‎┏焉:焉支   ┏踞:蹲踞   ┏敕:敕免   ┏沾:沾湿 ‎┗嫣:嫣红   ┗裙:衣裙   ┗蔌:野蔌   ┗粘:粘性 ‎4. 词语解释。‎ ‎【隘口】狭隘的山口。‎ ‎【冷眼】冷静客观的态度。‎ ‎【躯体】身躯;身体。‎ ‎【些微】一点儿。‎ ‎【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 ‎5. 背记知识 ‎《长城谣》中较直接写自己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国的诗句是“而黄河今夜仍然_______,流进______。”‎ ‎《一片槐树叶》表达游子思归之情的句子是“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____________,去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学(文体)常识。‎ ‎《长城谣》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族女诗人。蒙古名字是_____·______。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诗集《________________》,一年之内再版七次。‎ ‎《一片槐树叶》的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__________》月刊。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他是_____________派诗歌的倡导者。‎ ‎【参考答案】‎ ‎1. yān     ài    dūn jù   fén  chì chán yì    zhān   huái    diān ‎ ‎5.要从你身旁流过  我不眠的梦中  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6.席慕蓉  蒙古  穆伦 席连勃  七里香  纪弦   路逾  新诗  覃子毫  钟鼎文  现代 二、课文学习 ‎ ‎1.读下面诗句,说一说红色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 ‎(1)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的恩怨 ‎【明确】“无情”、“蹲踞”“冷眼”是富有创造性的使用拟人手法,刻画了长城的形象,表明了长城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这三个词语都是贬义词,从表面来看,是写长城的无情,实际上是写历史的无情、时间的无情。它们形象生动地凸现了历史的本体状态——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无情的长城面前,在无情的历史演变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 ‎(2)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明确】“总”“一……便……”抒发了诗人凝聚于长城的炽热的民族情感。‎ ‎(3)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明确】“应”“ 仍然”“流进……不眠的梦中”写诗人对故乡对长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黄河入梦,表达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那种思乡之情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形式感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 ‎2、从《长城谣》中找出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明确】“蹲踞”“冷眼看”“无情”等句表现了长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是历史的见证“人”。‎ ‎3.  学完《长城谣》,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明确】中国人的思乡情结。无论何时何地,总忘不了自己的故乡。‎ ‎【解析】此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要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即可。‎ ‎4. 学完《长城谣》,你对月亮、月色又有了怎样的理解?‎ ‎【明确】月亮,月色已成为诗人笔下思乡的代名词。如古人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均赋予月以特定的含义。诗中“月色如水”是为了引出梦境,从而突出思乡的主旨。‎ ‎【解析】要联系到与月有关的文学作品或诗句,并发现其共同点,简单加以阐释。‎ ‎5.请你说说“长城”的象征意义。‎ ‎【明确】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 这首诗富有民歌谣曲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是席慕蓉诗中佳作。‎ ‎6.“一片槐树叶”诗人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这样写不矛盾。前句是借物抒情,诗人对“槐树叶”的赞美实际上是对故乡的赞美,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美好的回忆和留恋;而后句则说明这种心情是转瞬即逝,诗人由于远离故土,往往又伴有极度的伤感。这两句诗一起说明了诗人当时触景生情而又极为复杂的感情。‎ ‎7. 仿照下面这个哲理性比喻句,以“奋斗”和“希望”开头,分别写出两个句式相同的哲理性比喻。‎ 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①奋斗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示例:‎ 奋斗就是与风浪搏击的那双桨。‎ 希望就是万绿之原的绚丽花朵。‎ ‎8.为什么一片“薄薄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在诗人的心目中却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明确】因为它是来自祖国,是祖国的象征。它寄托了诗人对祖国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因而这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在诗人心目中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9.从全诗看,诗人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是“最使人伤心的,最使人流泪的”?‎ ‎【明确】“最使人伤心的,最使人流泪的”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国,对故国怀有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急欲归来的迫切之心。‎ ‎10.“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捡来的了”两句,即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写的好处是:表面上是作者对槐树叶的原处的追思,其实是表达了它是来自祖国便足够了。‎ ‎【明确】诗人由一片槐树叶引发情思,由欣喜而伤感,乡愁渐浓,借重享槐花季节抒思归之情。‎ ‎【解析】此题考察理解及概括能力,要点是将三节诗的主要内容用适当的词连接起来。不要拘泥一种固定答案。‎ ‎12.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长城谣》文章结构图 结构图表如下:‎ ‎   ┏长城的沧桑——两千多年的悲欢离合┓  ‎ 长城谣┫依恋长城——唱不成声,写不成篇 ┣ 心系故国 思恋故乡 ‎   ┗梦回长城——难以成眠,梦回故乡 ┛  ‎ ‎(2)《长城谣》段落分析 全诗共三节。‎ 第一节,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写历史,方法很多,即使洋洋洒洒千万言也未必能反映历史全貌。但诗人只用一节诗,短短的几句,便勾勒出浩浩一部长城史,两千多年的征战与杀伐。长城,曾上演过多少悲欢离合,而流到诗中的只有寥寥数字:“城上城下的争战”,“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诗人完全放弃感情评价,只是让历史凸现其本体状态——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无情的长城面前,在无情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而古老的长城却饱经沧桑,成为历史的见证。‎ 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非常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对自己的影响。“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因为,长城已成为民族的象征,成为祖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不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诗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会日夜牵肠挂肚,魂牵梦绕。长城在诗人心中,早已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象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苦难历史和丰富民族遗产的象征。所以,才会让多情的诗人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却又挥之不去,成为一种情结。‎ 第三节,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思恋之情。诗人梦到的是记忆与想象中的故乡——月色之下的敕勒川和阴山山脉。通过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故乡的山水草木在诗人心中有多么深刻而又久远的印象,而且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黄河,也时时在诗人的心中流淌。诗人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国。诗人希望有梦,在梦里回故乡,但是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乡思乡愁让诗人难以成眠。全诗至此,一位游子深沉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 这首诗富有民歌谣曲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是席慕蓉诗中佳作。‎ ‎(3)《一片槐树叶》文章结构图 诗分三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两条线同步并行构成三块:伤感现在,回忆过去,企盼将来,结构图表如下:‎ ‎     ┏伤感现在——见叶欣喜,转瞬即逝┓ ‎ 一片槐树叶┫回忆过去——树叶来历,眷恋故国┣声声含泪 字字泣血 ‎     ┗企盼将来——重温旧梦,思归心切┛‎ ‎(4)《一片槐树叶》段落分析 诗分三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两条线同步并行构成三块:伤感现在,回忆过去,企盼将来。‎ 第一节有四行,仅仅是一句最简单的陈述句:“这是一片槐树叶。”而诗人却采用了极繁复的修饰性定语,用以说明诗人当时睹物生情而又极为复杂矛盾的感情。前两句落笔见情,诗人见到槐树叶仿佛回到故土,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这种心情却转瞬即逝。第三句是一个长句,节奏缓慢沉重,欣喜一变而为伤感。这一节诗要传达给读者的,恐怕主要是伤感,而大幅度感情起伏变化,令人难忘,令人感慨。‎ 第二节写槐树叶的来历,追溯过去,揭示槐树叶的历史内涵。诗人纪弦曾在南京、扬州、上海等地留下足迹,行踪遍于大江南北,诗人虽然记忆已老,但他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这正是诗人为之欣喜的原因。“一册古老的诗集”在这里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是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是指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不变的追求。正因为诗人心系故国,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才使他对一片来自故土的槐树叶情有独钟。那片小小的槐树叶,正如一把钥匙,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深刻的记忆,于是浓浓的乡思乡愁汹涌而出。‎ 第三节写对将来的企盼,表达游子思归之情。由槐树叶想到“故国的泥土”,进而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这一节诗人直抒胸臆,声声含泪,字字泣血,盼归之情,难以抑制。‎ 全诗以发现槐树叶而起情,以企盼重回槐花季节而收尾。首尾呼应,情思贯通,一气呵成,构思完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三、深入探究 ‎1.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明确】均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 ‎2.这两首诗分别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寄托情感?‎ ‎【明确】《长城谣》:长城、月色、黄河等。《一片槐树叶》:一片槐树叶。‎ ‎【解析】这里意象指能寄托作者感情的事物。‎ ‎3.理解诗的精巧的构思。‎ 两诗的抒情主线都是对故乡的思念,但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席慕蓉的《长城谣》首节诗扣着一个“谣”字铺演长城沧桑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意蕴,故国乡情悲欢沧桑之叹,感情极为复杂;二节由客观而转入主观,以“烈火”写强烈的故国之情,三节由历史引入月夜之思,黄河人梦的形象含蓄深沉地表达出爱国之情。全诗意象宏大,情感沉雄郁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情感积淀。抒情已超出个人情感的范畴,而含有全民族的情思。《一片槐树叶》首节有设悬性质,在对比中引发读者思考,激起读者探究其中原因,自然引入下文;第二节的“江南江北”既实行了作者过去的经历,又虚写出无论江南江北,总之可以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表现出对故土故国的鲜亮完整的记忆。第三节诗由“枫叶——泥土——回乡”为联想线抒情。全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现在——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伤感——回忆——企盼”,首尾呼应,情思贯通,一气呵成,构思完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4.写作特点。‎ ‎(1)善选意象,咏物抒怀。《长城谣》选长城、黄河等可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事物作为寄情的意象,浓缩在短短的几句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一片槐树叶》则以偶然发现的书里的一片发黄的槐树叶为意象,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2)语言清新,浅显易懂。这两首诗均使用了我们平时所用的语言,给读者理解诗歌以极大方便。《长城谣》富有民歌谣曲风味,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一片槐树叶》似在独白,又似在与读者对话,语言明白易懂,然又寄以深情。全诗以发现槐树叶而起情,以企盼重回槐花季节而收尾。首尾呼应,情思贯通,一气呵成,构思完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一)有感情地朗读《长城谣》,思考问题。 ‎ 长城谣 席慕蓉 ‎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 冷眼看人间恩怨 ‎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 写你不能成篇 ‎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 心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        有你千年的面容  ‎ ‎ 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 敕勒川 阴山下 ‎ 今宵月色应如水 ‎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1.理解“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中的“无情”?‎ ‎2.长城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3.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结尾却又说“不眠”,该如何理解? ‎ ‎(二)有感情地朗读《一片槐树叶》,思考问题。‎ 一片槐树叶 纪 弦 ‎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请写出第一节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并简单分析(不超过八十字)。‎ ‎2.你认为“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义,请写出你的理解。‎ ‎3.最后一节为什么说“去享受一个……槐花香的季节”而不是“桃花香”或其他的花香呢?‎ ‎4.(探究题)假如在“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里,席慕蓉和纪弦在长城相遇,你认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根据你的知识设计一段对话,不超过一百字。‎ ‎5.请你写古人思乡的完整诗句,至少两句。‎ ‎【参考答案】‎ ‎(一)1.古老的长城饱经沧桑,是历史的见证,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长城面前,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长城历经风雨不为所动。‎ ‎2.长城在诗人心中,不仅是客观的物象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苦难历史和丰富民族遗产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 ‎3.诗人希望有梦,在梦里回故乡,但是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乡愁乡思让诗人难以成眠。‎ ‎(二) 1、诗人刚见到槐树叶,仿佛又回到故土,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又很快回到现实,这种心情立刻变成了伤感,飘零在外,故国难回,伤心又无奈。‎ ‎【解析】抓住欣喜——伤感的变化来回答。‎ ‎2.“一册古老的诗集”可能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是指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不变的追求。‎ ‎【解析】不要想应该是什么答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写,语句要通顺,必要时可简单解释。‎ ‎3这是为了与标题“一片槐树叶”照应。写桃花香或其他花香就不符合文意了。‎ ‎4.席慕蓉:“纪兄,幸会幸会。前来享受‘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了?”纪弦:“是啊!顺便也来感受感受那曾经争战的历史。您的《长城谣》我都背得很熟练了。”席慕蓉:“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了,让我们一同来企盼祖国的统一吧!”‎ ‎【解析】最好围绕思乡还乡的意思来写。‎ ‎5.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7.《致空气》‎ 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空气为歌颂对象。抓住空气的特点:“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厮守身边”又“默无一语”。在对空气这一须臾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的赞颂。‎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摇曳(  )    踪迹(  )    鼾声(  )‎ 污浊(  )    面颊(  )    厮守(  )‎ ‎2.形近字 ‎┏曳:摇曳   ┏窒:窒息   ┏翼:羽翼   ┏厮:厮守 ‎┗拽:拉拽   ┗侄:侄儿   ┗冀:希冀   ┗撕:撕碎 ‎3.词语解释。‎ ‎【鼾(hān息)】睡着时粗重的呼吸、喘气。‎ ‎【厮(sī) 守】互相守着。‎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摇曳】摇荡。‎ ‎【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鼻翼】鼻尖两旁的部分。通称鼻翅儿。‎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短语搭配无误的一项(   )‎ A.最近,珍珍的学习明显下降了。‎ B.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10月1日的国庆节。‎ C.刺眼的灯光,照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D.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5.文学(文体)常识 ‎(1)《致空气》的作者是__________,生于北京,祖籍__________。20世纪50年代即为有影响的青年诗人,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当代诗人。他是中国__________代诗人。这首诗借 “__________”这个意象,抒发了诗人对一种“无所不在、__________”的事物的感受,给人以无尽的联想。‎ ‎(2)本诗从体裁上看是__________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写成。‎ ‎【参考答案】‎ ‎1、yè   zōng   hān  zhuó  jiá    sī ‎4.短语搭配有主谓搭配、谓宾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主宾搭配。在本题中,A项“学习”和“下降”,B项“10月1日”和中心语“国庆节”,D项中“一支”和其修饰语“歌声”都不能搭配。故选C项。‎ ‎5.(1)邵燕祥  浙江绍兴 当  空气  又难寻踪迹 (2)抒情   象征 二、课文学习 ‎ ‎1. 下面是对本诗中心意思的四种理解,请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 A.这首诗既是诗人对空气的赞美,同时也包含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B.这首诗以空气为歌颂对象,实际上,是对人世间忠贞不渝的感情的歌颂。‎ C.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歌颂身边那种“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却又“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的那种感情,这种感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它也启示我们,人与动物要友好相处。‎ D.诗中所赞颂的空气,我们可以说它象征友谊,象征爱情,象征亲情,象征理想,象征真理……‎ ‎【明确】本题选C。将四种说法进行比较,围绕本诗所揭示的主题,筛选排除。C项理解是错误的,因为本文是一首咏物诗,把人与空气之间的亲密之情比作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情。虽然人与动物之间也有此种感情,但不是这篇文章要揭示的主题。‎ ‎2.空气本来看不见,摸不着,诗人是怎样把它写得可触可感的?‎ ‎【明确】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可以通过人的呼吸感觉出来的。作者通过鼾声,通过人之将死时掀动的鼻翼,通过夹杂着污浊的空气嘘着面颊,通过含着丁香芬芳的空气等具体可感的事物,把空气写得可触可感。‎ ‎3.本诗空气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明确】诗歌以空气为歌颂对象,实际上,是对人世间忠贞不渝的感情的歌颂,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有这样的典范。《致空气》表面上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诗人赋予了空气以深刻而鲜明的象征意义:对空气的讴歌,实际上既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是对人间真情的深情呼唤。‎ ‎4、精句精析“我的质朴到透明的朋友/你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 ‎【明确】诗的开头在写空气的作用之后,用拟人化的手法,深情地讴歌了“空气”的特点:质朴、透明、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为后文抒情定下感情基调,同时又有了情感、象征依托,语言高度概括,凝炼。‎ ‎5.找出诗中描写空气特点的语句。‎ ‎【明确】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踪迹难寻、厮守身边、默无一语。‎ ‎6.作者把空气当作“朋友”来称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奠定了全诗的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诉说和直抒胸臆。‎ ‎7.诗人从哪些方面对空气进行了歌颂呢?请你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 ‎【明确】‎ ‎(1)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 ‎(2)给“我”以生命。‎ ‎(3)给“我”以关怀和对未来的信心。‎ ‎(4)空气给“我”带来自由和美好的希望、青春的朝气。‎ ‎8.“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的一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拟人、反复。抒发了人类和空气永不分离的感慨和真诚的希望。‎ ‎9.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歌以空气为歌颂对象,实际上,是对人世间忠贞不渝的感情的讴歌,也是对人间真情的深情呼唤。‎ ‎10.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全诗可分三部分。‎ 第一节总括空气的特点,第二至五节,从几个方面对空气进行歌颂,第六节是全诗的总结。结构图表如下:‎ ‎   ┏ 空气特点——看不见,无处不在 ┓   ‎ 致空气┫ 歌颂空气——给“我”巨大帮助 ┣ 象征手法 歌颂真情 ‎   ┗ 总结全诗——与人类关系密切  ┛ ‎ ‎(2)段落分析 全诗共六节。‎ 第一节,总括空气的特点:“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又“难寻踪迹”。诗歌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把空气当作“我”的“朋友”来称呼,就奠定了全诗的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诉说和直抒胸臆。这首诗就像是诗人面对知心老友在真诚地诉说。‎ 第二至第五节,从几个方面对空气进行歌颂。第二节,写空气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在“光明离我而去时”、“人们离我而去时”,只有空气围绕在“我”的身边,让“我”听到它的声音,帮“我”战胜黑暗、排遣孤独和寂寞。第三节,写空气“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陪伴着我呼吸”,给“我”以生命。这里诗人写的只是空气的基本属性,但是,当我们读这几句诗时,分明会想到那种至真至纯、终生不渝的人间真情。第四节,写空气给“我”以关怀和对未来的信心。第五节,写空气给“我”带来自由和美好的希望、青春的朝气。这几节诗,通过几个方面写了空气对“我”的巨大帮助,表达了对空气的赞美之情。‎ 第六节,是全诗的总结。前两句概括了空气的特点和它与人的关系:“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最后两句,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和空气永不分离的感慨。“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的一息”,既是诗人对空气的赞美,同时也是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深入探究 ‎1、简析《致空气》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诗歌以空气为歌颂对象,实际上,是对人世间忠贞不渝的感情的歌颂,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有这样的典范。《致空气》表面上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诗人赋予了空气以深刻而鲜明的象征意义:对空气的讴歌,实际上既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是对人间真情的深情呼唤。‎ ‎2.简析《致空气》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明确】‎ ‎(1)使用象征手法,主题深刻含蓄。诗人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空气以深刻而鲜明的象征意义:对空气的讴歌,实际上既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是对人间真情的深情呼唤。‎ ‎(2)全诗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第一节总括空气的特点:“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又 “难寻踪迹”。‎ 第二至五节从几个方面对空气进行歌颂。第六节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真诚的希望。首尾皆概括空气特点,首尾遥相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3.本诗的第二至五节是从哪几方面对空气进行歌颂的?‎ 第二至五节,从几个方面对空气进行歌颂。第二节,写空气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在“光明离我而去时”、“人们离我而去时”,只有空气围绕在“我”的身边,让“我”听到它的声音,帮“我”战胜黑暗、排遣孤独和寂寞。第三节,写空气“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陪伴着我呼吸”,给“我”以生命。这里诗人写的只是空气的基本属性,但是,当我们读这几句诗时,分明会想到那种至真至纯、终生不渝的人间真情。第四节,写空气给“我”以关怀和对未来的信心。第五节,写空气给“我”带来自由和美好的希望、青春的朝气。这几节诗,通过几个方面写了空气对“我”的巨大帮助,表达了对空气的赞美之情。‎ 图示如下:‎ ‎      ┏第一层:空气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        ┓‎ ‎      ┃ ②                       ┃‎ ‎      ┃第二层:空气在“我”最困难时给“我”以生命。    ┃‎ 总括空气特点┫ ③                       ┣总结全诗,抒发感慨。‎ ‎“————” ┃第三层:空气给“我”以关怀和对未来的__________。 ┃‎ ‎      ┃ ④                       ┃‎ ‎      ┗第四层:空气给“我”带来自由、希望和朝气。     ┛‎ ‎        ⑤‎ ‎【明确】“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  信心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                  致 空 气 ‎ 星光因你而闪烁 波光因你而摇曳 我的质朴到透明的朋友 你无所不在 又难寻踪迹 光明离我而去时 我沉在黑暗里 人们离我而去时 我沉在孤独里 失眠时,我从鼾息听到了你 只有你不肯把我抛弃 在我将要窒息的时候 抛动我的鼻翼 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 陪伴着我呼吸 哪怕那污浊的地牢 使你也染上污浊 但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 许我以湿咸的海风 森林草野的青气 直到走上自由的街头 路灯照着垂拂的柳丝 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 你把丁香的芳芬吹送给我 ‎ 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 ‎ 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 ‎ 厮守身边却默无一语 ‎ 影子会有离开的时候 ‎ 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 ‎ 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的一息 ‎ ‎1.这是一首用__________手法写成的 __________抒情诗。这首诗表面上讴歌 __________,实际上讴歌的则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本文中的空气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3.本诗第二至第五节从哪几方面歌颂了空气?‎ 课内阅读 ‎1. 象征  意蕴深刻的  空气  友谊  真情 ‎2.“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厮守身边”又“默无一语”。在对空气这一须臾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的赞颂。‎ ‎3.第二节,写空气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第三节,写空气“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陪伴着我“呼吸”,给“我”以生命。第四节,写空气给“我”以关怀和对未来的信心。第五节,写空气给“我”带来自由和美好的希望、青春的朝气。 ‎ ‎8.《樵夫,别砍那棵树》‎ 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抒情诗。诗人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参天(     )    ┏弦月(      )‎ ‎┗参差(     )    ┗炫彩(      )‎ ‎┏拯救(     )    ┏眩目(      )‎ ‎┗遮蔽(     )    ┗心弦(      )‎ ‎2、给下列字组词。‎ ‎┏蔽(  )      ┏樵(  )‎ ‎┣敝(  )      ┣憔(  )‎ ‎┗弊(  )      ┗瞧(  )‎ ‎3、形近字 ‎┏蔽:隐蔽      ┏嬉:嬉戏     ┏吻:吻别   ‎ ‎┗敝:凋敝      ┗嘻:嘻哈     ┗勿:勿进 ‎ ‎┏樵:樵夫      ┏拯:拯救     ┏绕:缠绕 ‎┗焦:焦急      ┗蒸:蒸饭     ┗饶:饶命 ‎4、词语解释。‎ ‎【遮蔽】 课文中是遮挡庇护的意思。‎ ‎【参(cān)天】 (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注意]“参”是多音字,还可以读作“shēn”(人参)、“cēn”(参差)。‎ ‎【无所事事】 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心弦】 课文中指受感动而产生共鸣的心。‎ ‎5、选出标点符号用得正确的一项(  )‎ A.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B.在放暑假时,我还自学了语文、历史、化学、生物、物理……等。‎ C.他站起来问:“老师,‘祸不单行’的‘祸’是什么意思?”‎ D.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6、文学(文体)常识 作者乔治·珀金斯·_________是_________国记者、_________(称谓)。曾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 ‎ ‎【参考答案】   1、cān  cēn  xián  xuàn  zhěng  bì  xuàn  xián ‎2、遮蔽  敝帚自珍  作弊  樵夫  憔悴  瞧不起 ‎5、 答案:C 解析: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当解释说明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的影响,必须说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故A项的破折号应改为括号。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或者用了“等”、“等等”就不再用省略号。故B项不正确。有的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故D项不正确。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故C项正确。‎ ‎6、莫里斯     美    诗人 二、课文学习 ‎ ‎1、阅读这首诗,选出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是一首抒情诗,形式活泼,语言质朴,富有浓厚的乡村气息。‎ B. 这首诗共四节,每节8句,诗句长短不一,灵活多样,既有利于感情的表达,又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参差之美。‎ C. 这四节诗主要写诗人不让樵夫砍那棵树的原因。诗人先是对老树诉说衷情,随着诗人感情的加深,诗人对樵夫的态度也有所变化。‎ D. 这首诗诗人不让樵夫砍那棵树的理由有两种:一是诗人对它真挚的情感;二是诗人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明确】D ‎【解析】这首诗本身是写诗人对这棵老树的感情,在这棵老树身上,也寄托了诗人美好的回忆。在诗人那个年代,工业还未造成污染,因此诗人写这首诗不是针对环境保护问题,故答案D项是错误的。‎ ‎2、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明确】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它是我先祖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阴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3、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从第一节“这树是我的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和第三节写我们一家在橡树下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描写中可以看出。‎ ‎4、这首诗中的“橡树”是只指橡树,还是另有所指?还是包括以上两种意思?请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明确】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一棵老橡树,表达了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挚感情,实际上,在这棵老橡树的身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人力图通过一棵老橡树唤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解析】歌颂某一事物的诗,大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目的,抒发某种感情。回答这样的问题,还要注意,不能单纯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要全面衡量,做出客观的结论。‎ ‎5、品味诗句,体会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明确】义正辞严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明确】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是“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明确】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的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明确】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 ‎6、诗人劝说樵夫的语气是怎样加强的?‎ ‎【明确】第一节以平和的语气劝说“你的斧头别伤了它!”,第二节以动情的语调责问“你还要将它砍下?”,第三节以真诚的口吻恳求“让那棵老橡树留着!”,第四节以严厉的命令口气警告“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7、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         ┏ 不让砍的理由——————语气变化  ┓‎ ‎         ┃  ↓           ↓   ┃‎ ‎         ┃ 树阴遮“我”,先祖亲种——平和劝说  ┃‎ ‎         ┃  ↓           ↓   ┃  ‎ 樵夫,别砍那棵树 ┫ 名振四海,根深叶茂———动情责问  ┣ 真挚感情 强烈呼吁 ‎         ┃  ↓           ↓   ┃   ‎ ‎         ┃ 手足亲情,大树见证———真诚恳求  ┃‎ ‎         ┃  ↓           ↓   ┃‎ ‎         ┗ 虽然年老,仍能发热———严厉责问  ┛‎ ‎(2)段落分析 诗歌内容很直观,语言也很通俗晓畅。全诗共四节。首节,开篇入题:“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发出了真诚的呼吁。为什么呢?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诗中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现在我得保护它”,而且“这树是我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次节,承接首节,进一步说明不让樵夫砍那棵树的原因——“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它的根已在土里扎固”;而且“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诗人动情地责问樵夫:对这样的老树“你还要将它砍下”?第三节,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我的姐妹”曾在树下“尽情欢乐,尽情嬉戏”;“我妈妈在这里吻过我”,“我爸爸在这里将我的手抚摸”。想到这些,诗人不禁泪水涟涟,简直就是在恳求樵夫:“让那棵老橡树留着!”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可见一斑。末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后来的真诚恳求,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这首诗本身是写自己对一棵老树的感情,实际上它所唤起的是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在这棵老树身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当然不同的读者在老橡树身上可以发现不同的东西,对于诗歌主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三、深入探究 简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明确】‎ ‎(1)语言通俗晓畅。诗人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似在与朋友娓娓而谈。如“樵夫,别砍那棵树!”、“樵夫,别砍了!”、“让那棵老橡树留着!”等,作者全然没有居高临下的指责,用这种明白如话的说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感情真挚。作者恳求樵夫别砍那棵树,理由是他对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现在我得保护它”写自己的责任感;“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是对老树的赞颂;回忆起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更是情难自禁,泪水涟涟;“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表明与老橡树关系密切等等。作者在叙述时抒发了自己真挚深沉的感情,最后上升到顶点,转为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 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孩,‎ ‎ 我就常到它凉爽的树阴里;‎ 我的姐妹也来到这里,‎ ‎ 尽情欢乐,尽情嬉戏;‎ 我妈妈在这里吻过我,‎ ‎ 我爸爸在这里将我的手抚摸。‎ 原谅我愚蠢的泪水, ‎ ‎ 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老朋友,我用心弦紧绕着你,‎ ‎ 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野鸟在这儿歌唱时,‎ ‎ 你还会把树枝弯下,‎ 老树啊!你还能顶住狂风暴雨!‎ ‎ 樵夫,离开那地方 当我还能伸开手拯救它时,‎ ‎ 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1.分别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作者泪从何来?‎ ‎3.“野鸟在这儿歌唱时,你还会把树枝弯下”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橡树起到了哪些作用?‎ ‎5.(探究题)写出你对橡树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答案 ‎1.第一节: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 第二节:诗人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并严厉警告樵夫。‎ 解析:意思对即可。‎ ‎2.作者回忆起一家人曾在老橡树下度过的美好时光,而今这棵老橡树就要被砍掉了,无限伤感,所以才会落泪。‎ 解析:这句位于段末,又是“泪水”,所以一定要认真阅读这节诗,加以适当概括即可。‎ ‎3.拟人。‎ ‎4.①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②是作者感情的寄托,抒情的依据。‎ ‎5.①用橡树象征对先人的怀念。“这树是我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如今“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还给我带来许多欢乐,这一切都是先人所赐,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②用橡树象征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自己曾在橡树下乘过凉,与姐妹“欢乐”,“嬉戏”过,妈妈吻过,爸爸将我抚摸过,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看见橡树,就想起了姐妹童年。 ‎ ‎9.《日出》‎ 本文通过写小职员黄省三与襄理李石清、经理潘月亭的三次矛盾冲突和结局,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上层社会人对下层社会人的凶恶残忍、冷酷无情。 ‎ 一、基础知识 ‎ ‎1、给红色的字注音。 ‎ 嗫嚅(  )     瞅见(  )     薪水(  )     厌恶(  ) ‎ 狞笑(  )     喃喃(  )     愤慨(  )     抽咽(  )     倚着(  ) ‎ ‎2、字音字形 ‎ ┍wù 厌恶      ┍sǎn 跑散     ┍lěi 积累 ‎ 恶┫        散┫        累┫ ‎ ‎ ┕ě 恶心      ┕sàn 散会     ┕lèi 累死 ‎ ‎ ┍dǔ 猪肚子     ┍chàn 颤动     ┍jì 周济 ‎ 肚┫        颤┫        济┫ ‎ ‎ ┕dù 满肚子      ┕zhàn 颤抖     ┕jǐ 济南 ‎ ‎3、词语解释 ‎ ‎【凄凉】课文中指悲伤难过。原指①孤寂冷落。②凄惨。[近义] 凄楚  凄然 ‎ ‎【嗫嚅(nièrú)】口动,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 ‎【安分守己】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 ‎【萧条】课文中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原指①寂寞,冷落;调零。②疏散;稀疏。③匮乏;简陋。 ‎ ‎【世故】课文中指世俗人情,处世经验。 ‎ ‎【凄楚】凄惨痛苦。 ‎ ‎【愤慨】气愤不平,愤恨感慨。 ‎ ‎【狞(níng)笑】凶恶地笑。 ‎ ‎【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悲哀得说不出话来。[近义] 抽噎 ‎ ‎【周济】用钱财等物质给别人帮助。 ‎ ‎【呆若木鸡】痴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因出于意料之外十分惊诧。 ‎ ‎4、词语辨析 ‎ 凄凉  凄楚  凄然  ‎ ‎【辨析】 ‎ 三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凄惨悲伤的意思。 ‎ 主要区别:“凄凉”原有寂寞冷落的意思,多用于形容环境和景物。也用于形容人生遭遇的不幸。如身世凄凉。“凄楚”有凄惨痛苦、令人伤怜之意。多用于书面语。“凄然”形容凄凉悲伤,如凄然泪下。 ‎ 抽咽  抽噎  ‎ ‎【辨析】 ‎ 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一吸一顿地哭泣。 ‎ 主要区别:“抽咽”指不能痛快地哭出声来,也说不出话来。“抽噎”指泣不成声,只在口中一吸一顿地哭泣,如这小姑娘捂着脸不停地抽噎。 ‎ ‎5、文学(文体)常识 ‎ 曹禺,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他在上清华大学期间,完成了他第一部多幕话剧剧本《____________》。之后,他又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部影响巨大的话剧剧本。抗战期间,他在重庆参加文化界抗敌活动。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品。一九七八年完成了描写民族团结的历史剧《___________》。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________、________、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 戏剧文学,即______,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戏剧文学具有_______和________的两重性质。 ‎ 戏剧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 ‎1、嗫嚅(niè rú)    瞅见(chǒu)    薪水(xīn)   厌恶(wù) 狞笑(níng)    喃喃(nǎn)    愤慨(gài)  抽咽(yè)   倚着(yí) ‎ ‎5、万家宝  小石  《雷雨》 《日出》 《原野》  《蜕变》  《北京人》 《王昭君》 ‎ 文学   表演   剧本   思想性   艺术性   文学性   制约性 ‎ 话剧   舞剧   独幕剧  多幕剧   历史剧   现代剧   悲剧    喜剧   正剧 ‎ 二、课文学习  ‎ ‎1、下面说法有误的是(   ) ‎ A.《日出》是我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继《雷雨》之后的又一部杰作。 ‎ B.《日出》的题记引用古人的话写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说明《日出》的创作与社会有着密切关系,意在反映社会的不公。 ‎ C.课文虽只截取一个片段,但情节却有着相对的完整性,矛盾从产生、发展、高潮到结局,脉络十分清晰。 ‎ D.曹禺是个高超的语言大师,笔下人物语言幽默诙谐、极富个性,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物性格。 ‎ ‎【明确】D ‎ ‎2、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 ‎(1)哼,你这个傻子,这时候你还讲良心!怪不得你现在这么可怜了。 ‎ ‎【明确】这句话既体现了黄省三的正直诚实,也体现了李石清的冷酷。 ‎ ‎(2)我告诉你,你一层层地爬上去。到了顶高的一层,你可以迈过栏杆,站在边上。你只再向空,向外多走一步,那时候你也许有点心跳,但是你只要过一秒钟,就一秒钟,你就再不可怜了,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 ‎【明确】本句李石清竟然给黄省三指出了让他去死的办法,使这两个人物的矛盾更加激化,突出了李石清阴冷的性格。 ‎ ‎3、没有戏剧冲突就没有戏剧。剧本主要是靠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总结黄省三和李石清、潘月亭之间的三次矛盾冲突,从这几次冲突中可以看出黄省三怎样的性格特点? ‎ 第一次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次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次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黄省三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第一次冲突:黄省三向李石清求情遭到拒绝;第二次是李石清让黄省三去拉洋车、上街要饭、去偷东西,最后竟让他去自杀;第三次是潘月亭无情地拒绝黄省三的请求。黄省三的性格特点:软弱、无能、本分。 ‎ ‎4、仔细读课文,找出黄省三去求李石清的台词,体会他的内心感爱;当黄省三控诉李、潘时,他的内心活动又如何呢? ‎ ‎5、曹禺戏剧的特点之一是擅长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试各举一例,并分析黄省三和李石清的性格。‎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映出黄省三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映出李石清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例句:“好啦!(泪汪汪的,低下头)李先生,真对不起您老人家。(苦笑)一趟一趟地来麻烦你,我走啦。”‎ 性格:懦弱无能,一味退让。 ‎ 例句:“哼,你这个傻子,这时候你还讲良心!怪不得你现在这么可怜了。好吧,你走吧。” ‎ 性格:冷酷无情,良心泯灭。 ‎ ‎6、阅读课文,联系戏剧中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黄省三被解雇的原因是什么?他被解雇后还可能活下去吗?你对当时的社会有了一个怎样的认识? ‎ ‎【明确】 ‎ 原因:①身后没人撑腰。②黄省三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③黄省三只知道傻干,不会溜须拍马。活不下去了。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不同阶级或阶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尔虞我诈就是巧取豪夺。 ‎ ‎7、试在括号中补出破折号后省略的话,并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 ‎①那你可以到街上要——(   )。 ‎ ‎②您说,要我去——(    )。 ‎ ‎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 ‎ ‎【明确】①饭    ②偷    ③我 ‎ ‎【解析】此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戏剧中潜台词的使用和破折号的使用。理解潜台词,就是理解话语的真正意义。此题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来。一般的剧本,都有潜台词,它耐人寻味,有时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 ‎8、运用对比是我国戏剧艺术的优秀传统之一。请找出本文中的对比,并说说这些对比的作用。 ‎ ‎【明确】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黄省三胆小懦弱的性格与李石清、潘月亭毫无人性、残忍暴戾的性格形成对比。二是把黄省三与潘月亭的生活进行对比;黄省三在饥寒交迫痛苦不堪的生活中苦苦挣扎,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再看看潘月亭,大白天不去上班,而是陪着一群有钱有闲的人在打麻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作者通过“鬼”的天堂和“人”的地狱两种悬殊生活的地比,揭露和控诉金钱万能的旧社会的罪恶。 ‎ ‎9.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 ‎【明确】 ‎ ‎(1)文章结构图 ‎ ‎(2)课文分析 ‎ ‎《日出》是我国现代戏剧大师曹禺继《雷雨》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在现当代戏剧文学中,能够经得住时代的考验而常演不衰,并且适合于阅读欣赏、令人回味的剧本实在是少之又少。《日出》便是这少数优秀作品之一。 ‎ ‎《日出》的题记引用古人的话写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句话就决定了《日出》的创作与社会有着密切关系,意在反映社会的不公。 ‎ 课文虽然只是截取了全剧的一个片断,但情节却有着相对的完整性,戏剧的冲突、人物性格的塑造,都是十分成功的,使我们能够从中清楚地看到旧时代的影子。 ‎ 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小职员黄省三和银行襄理李石清而展开的,矛盾从产生、发展、高潮到结局,脉络十分清晰。 ‎ 人物间矛盾的产生是由于黄省三被银行开除因而来找李石清求情,可是李石清却对黄十分冷漠。人物刚一出场,对话仅仅几句,人物的性格和人物间的冲突就有凸现。黄省三上场是“胆小地”,说话是吞吞吐吐的,“无力的”,只是一味地哀求,可以看出他性格是十分懦弱的。而李石清呢,则是“冷冷地”、“烦恶地”对黄省三进行斥责嘲讽,对黄省三的遭遇一点也没有同情之心,从他的话语可见他的冷酷无情。由黄省三的台词中可以看出,银行把他辞退之后,他已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银行现在不要我,等于不叫我活着。”他是因为“实在没有路走”才来向李石清求情的。黄省三“在银行没做过一件错事……一天干到晚”。就连李石清都说黄是个“好人”,是“安分守己的”,他被银行辞退不是工作原因,而是因为没有后台给撑腰。对黄省三这样的老实人,李石清是十分看不起的,对他在银行工作了几年竟没有任何积蓄,没有想方设法去捞油水感到不解,认为他是个傻子,并把他当成狗。面对李石清的蔑视,黄省三只是一味地苦苦哀求。人物间的矛盾一展开就让人感觉到是那样的不可调和。 ‎ 人物间矛盾的发展是李石清给走投无路的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第一是“拉洋车”,第二是去“到街上要(饭)”,第三是去偷。为了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作者多次使用潜台词,这样便产生了突出的戏剧效果。对于一个疾病缠身、体弱不堪的小职员,这哪里是什么“出路”?简直就是把黄省三推上绝路。果然,当黄省三表示自己干不了李石清所说的三件事时,李石清竟然“愤慨地”说什么“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这一大段台词,充分地暴露了李石清阴险卑劣的思想性格。最后,他竟然“魔鬼般地狞笑着”让黄省三去跳楼自杀。人物间的矛盾变得更加激化,李石清的性格塑造更趋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剧本的戏剧说明在语言使用上可说是惜墨如金,但就是这寥寥数字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是特别值得引起教师和学生们注意的。 ‎ 矛盾的高潮是由潘月亭的上场而展开的。作为银行的经理,潘月亭在这个场次出场的时间虽然不长,对话也很少,但在展开戏剧冲突上却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从他一出场就可以看出:李石清只不过是他的一条走狗,完全是秉承他的旨意来办事的。在人物塑造上,作者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在对待黄省三的态度上,潘月亭比李石清更加凶狠残忍,毫无人性,他的话不多,但从他嘴里一次次骂出的“滚”字就可看出他残忍暴戾的性格。作者对李石清和潘月亭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可以说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面对着冷酷无情的潘李二人,黄省三由绝望而愤怒,在他看来自己反正只有死路一条了,不如拼死把长期积压在自己心中的怨恨全都抒发出来。黄省三一反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性格,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他的一大段台词把全剧推向了高潮。黄省三对潘李二人的愤怒控诉,可以说是作者借黄省三之口对万恶的封建社会的控诉。处在社会底层的黄省三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看看黄省三是怎么说的吧:“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细算一下,竟有百分之二十的收入被克扣掉了!为了这可怜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这简直是没日没夜、没命地为银行卖命。可他得到的是什么呢?是“五年的工夫”竟成了“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了!由于劳累过度,他的左肺已经烂了,自知已经活不了几年了,可为了孩子,他还要为银行去卖命。但是就连这点要求,都被彻底地拒绝了。他在饥寒交迫痛苦不堪的生活中苦苦挣扎,却被逼得连一点活路都没有。再看看潘月亭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大白天的,他不到银行去上班,而是陪着一群有钱有闲的人在打麻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作者在这部剧作中想要告诉人们,黄省三的悲剧绝不是个人之间的恩怨造成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 ‎ 故事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个强权社会里,一个弱者的反抗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当黄省三抓住潘月亭的衣服时,潘月亭只是一拳下去,黄省三立刻昏倒在地,被无情地当作一条狗拖了下去。 ‎ 在旧社会有一句俗语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滋泥。”的确是这样,那时候不同阶级或阶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尔虞我诈就是巧取豪夺。剧中的李石清对黄省三是那样的歹毒,对下属的悲惨遭遇不但一点也不同情,而且还把人往死路上推。到了第四幕,死心塌地地追随主子的李石清竟然也被他的上司无情地开除了,遭到了和黄省三同样的命运。作者这样安排剧情和人物的命运,就是为了让人清楚地看到那个社会的黑暗和丑恶。 ‎ 在这篇课文中,出场的人物很少,矛盾也并不复杂,但由于作者运用了高超的创作技巧,有着很强的驾驭语言的功力,人物的语言极富个性,能够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得三个人物的塑造都是那样的栩栩如生,成为戏剧舞台上成功的典范。 ‎ 三、深入探究 ‎ ‎1、对本文写作特点的理解 ‎ ‎(1)尖锐的矛盾冲突。本文的矛盾冲突是发生在黄省三和李石清,黄省三和潘月亭之间。 ‎ ‎(2)极富个性的人物语言。 ‎ ‎(3)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 ‎ ‎2、写作借鉴 ‎ 本文个性化的人物性格描写非常值得同学们学习。常言说:言为心声。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可以很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如本文黄省三在高潮部分的慷慨激昂的控诉,就把一个本来安分守己,胆小怕事的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时的悲愤心情刻画得非常鲜明。李石清、潘月亭的性格也用语言描写刻画得非常突出。 ‎ ‎3、难点解析 ‎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白(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 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就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 ‎ 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戏剧演出有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因此,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剧本的分幕、分场,正是它的集中性的具体表现。所谓“一幕”,指的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的段落;所谓“一场”,指的是大的段落中空间的变换或时间的间隔。戏剧文学不像小说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必须突出主要事件,而把次要的推到幕后。 ‎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的,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因此,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戏剧则要求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戏剧文学,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矛盾。例如《白毛女》的第一幕,就展开了佃户杨白劳和恶霸地主黄世仁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一幕里主要描写杨白劳躲帐,黄世仁强迫杨白劳用喜儿顶帐,最后杨白劳悲愤自尽,喜儿被抢走,戏剧冲突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在这场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剧情由此开端,杨白劳——老一辈农民的典型形象和黄世仁、穆仁智的凶残、狠毒的形象,也就鲜明地刻画出来了。 ‎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 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演员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语言和动作。小说中语言的主要性能是叙述和描写,而“剧中人物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高尔基语)。在戏剧文学中,故事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揭示,以及剧作家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因此,戏剧文学语言的特点,一是要求有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二是要求精练、含蓄、便于激发人们的想像。三是要求明朗动听,能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 戏剧,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 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 ‎ 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所谓正剧,就是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的戏剧。 ‎ 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 ‎ 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 四、迁移训练 ‎ 课内阅读 ‎ 阅读话剧《日出》片断,回答问题。 ‎ 黄省三  我没有求您周济我,我只求您赏给我点事情做。我为着我这群孩子,我得活着! ‎ 李石清 (想了想,翻着白眼)其实,事情很多,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做。 ‎ 黄省三 (燃着了一线希望)真的? ‎ 李石清  第一,你可以出去拉洋车去。 ‎ 黄省三 (失望)我……我拉不动(咳嗽)您知道我有病。医生说我这边的肺已经(咳)——靠不住了。 ‎ 李石清  哦,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 黄省三 (脸红,不安)李先生,我也是个念过书的人,我实在有点—— ‎ 李石清  你还有点叫不出口,是么?那么你还有一条路走,这条路最容易,最痛快——你可以到人家家里去(看见黄的嘴喃喃着)——对,你猜得对。 ‎ 黄省三  哦,您说,(嘴唇颤动)您说,要我去——(只见唇动,听不见声音)。 ‎ 李石清  你大声说出来,这怕什么?“偷”!“偷!”这有什么做不得,有钱的人可以从人家手里大把地抢,你没有胆子,你怎么不能偷? ‎ 黄省三  李先生,真我的急的时候也这么想过。 ‎ 李石清  哦,你也想过去偷? ‎ 黄省三  (惧怕地)可是,我怕,我怕,我下不了手。 ‎ 李石清  (愤慨地)怎么你连偷的胆量都没有,那你叫我怎么办?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有好朋友,又没有了不得的本领。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个大堆孩子!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指窗外)你看见窗户外面那所高楼么?那是新华百货公司,十三层高楼,我看你走这一条路是最稳当的。 ‎ 黄省三 (不明白)怎么走,李先生? ‎ 李石清 (走到黄面前)怎么处?(魔鬼般地狞笑着)我告诉你,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到了顶高的一层,你可以迈过拦杆,站在边上。你只再向外,向外多走一步,那时候你也许有点心跳,但是你只要过一秒钟,就一秒钟,你就再也不可怜了,你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 ‎ ‎1.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日出》通过被压迫者——“人”和形形色色的剥削者——“鬼”之间的尖锐冲突,强烈控诉了那“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旧社会。这一片段着重写了黄与李的冲突。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对黄只知哀求、别无他法的表现很反感,所以加以讽刺挖苦,说明被压迫者不起来斗争是得不到人们的同情的。 ‎ B.李对黄的不幸遭遇既同情,又愤慨,表现了他对黄既哀求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 C.爬上高位的李对走投无路的黄不但不同情,反而把他的痛苦当作欣赏的材料,反映了李残忍冷酷,毫无人性。 ‎ D.李与黄的冲突,表现了统治阶级上层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压迫者之间吃与被吃的矛盾,充分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 ‎2.戏剧是对话的艺术。高尔基说:“剧本要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的提示。”这一片段中,试各找出几句,分析李和黄的性格特征。 ‎ ‎(1)李石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黄省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剧本中括号里的话叫舞台说明。它的作用有A.表现人物动作 B.刻画人物心理活动 C.描写人物的神态 D.提示舞台设计 E.表示场景交换。用序号表明下列舞台说明的作用。 ‎ ‎(1)燃起了一线希望  (  ) ‎ ‎(2)魔鬼般的狞笑  (  ) ‎ ‎(3)呆若木鸡,低得几乎听不到声音(  ) ‎ ‎(4)走到黄省三面前(   ) ‎ 课内阅读答案 ‎ ‎1.D ‎ ‎2.(1)冷酷  残忍  没有人性    (2)怯弱,逆来顺受,有自发的反抗意识 ‎ ‎3.(1)B   (2)C     (3)A    (4)A ‎ ‎10.《饮差大臣(节选)》‎ 本文通过写被骗官员念骗子骂他们的信和市长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我揭露隐私的语言,无情地揭露了俄国官僚的丑恶和沙俄制度的黑暗腐朽及其荒唐反动的本质。‎ 一、基础知识 ‎ ‎1、给红色的字注音 ‎ 憋不住(  )   逮捕(  )    阉马(  ) ‎ 龇牙(  )    跺脚(  )    爵士(  )   谣言(  ) ‎ ‎2、形近字 ‎ ‎┍钦:钦差     ┍惮:忌惮    ┍爵:爵士 ‎ ‎┕欣:欣悦     ┕蝉:蝉鸣    ┕嚼:咀嚼 ‎ ‎┍谣:谣言     ┍拨:挑拨    ┍阉:阉马 ‎ ‎┕傜:傜族     ┕拔:拔河    ┕庵:尼姑庵 ‎ ‎3、词语解释 ‎ ‎【寻欢作乐】 追求享乐放纵的生活。 ‎ ‎【肆无忌惮】 任意妄为,无所畏忌。 ‎ ‎【时来运转】 时机来临,命运开始好转。 ‎ ‎【死乞白赖】 指纠缠不休。 ‎ ‎【俏皮】 课文中指说话幽默、风趣。 ‎ ‎【扯淡(dàn)】 课文中指胡说乱道。此外还指①闲扯。②没意思;不相干。 ‎ ‎【造谣生事】 捏造谣言,挑起事端。 ‎ ‎【鸡犬不宁】 形容搅扰得很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 ‎4、文学(文体)常识 ‎ 果戈理,全名是_______________。一八三五年,果戈理出版了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集《__________》,之后又出版了小说集《___________》,其中最有名的是中篇小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一八三五年底,果戈理根据_____________提供的素材,写成了五幕_____喜剧 《____________》。果戈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 果戈理是_______国作家,本文选自《_________》。 ‎ ‎【参考答案】 ‎ ‎1、biē  dài  yān   zī  duò  jué  yáo ‎ ‎4、尼古拉·华西里耶维奇·果戈理   《密尔格拉得》   《彼得堡故事》  《外套》   《狂人日记》‎ 普希金    讽刺  《钦差大臣》   《死魂灵》   俄   《果戈理小说戏剧选》 ‎ 二、课文学习  ‎ ‎1、果戈里以卓越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一系列俄国官僚的典型形象,全剧有正面人物吗? ‎ ‎【明确】没有。果戈里在喜剧中,不仅揭露了边远小城市的地方官吏,而且揭露了当时俄罗斯整个官僚机构。玩忽职守的法官、阴险残忍的慈善医院院长、胆小愚昧的督学、偷拆信件卑鄙低劣的邮局局长,都是栩栩如生的反面人物。该剧相当真实地反映了俄国官僚阶层贪赃枉法,谄媚钻营,卑鄙庸俗的本质特征。作者认为剧中正面人物就是“笑”,就是作者对待现实的那种否定的、讽刺的态度。 ‎ ‎2、试分析一下赫列斯达科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什么典型意义? ‎ ‎【明确】喜剧中心人物赫列斯达科夫是一个“最无聊的家伙”,一身沾染彼得堡官僚习气的外省青年。轻浮浅薄,爱慕虚荣,自吹自擂,厚颜无耻。他的撒谎不仅是出于一时经济的需要,而更是出于一种天性。他被误以为钦差大臣主要是惊慌失措的京城官吏一时被他那种具有官僚习气的气质所震慑。赫列斯达科夫的典型意义在于他集中体现了许多人都具有的共同的庸俗特征。果戈里指出“任何人都至少做过一分钟(如果不是数分钟的话)的赫列斯达科夫……灵活的禁卫军军官有时会变成赫列斯达科夫,国家要人有时会变成赫列斯达科夫……” ‎ ‎3、辛辣、幽默的语言是本戏剧的一大特点,试举两例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 例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例句1:首先,市长蠢得像一匹灰色的阉马…… ‎ 表达效果:尖锐无情地讽刺了市长的愚蠢。 ‎ 例句2:慈善医院主任十足像个戴便帽的猪。 ‎ 表达效果:幽默、辛辣地讽刺了医院主任的笨、蠢。 ‎ ‎4、读以下句子,体会作者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 ‎ 例句①:邮政局长:剥掉火漆的时候,血管里像火烧一样,把信一拆开,浑身直发毛,两只手直打哆嗦,眼前一阵黑,迷迷糊糊的全看不见啦。 ‎ 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句②:市长:不会的!信上不会有这句话……妈的,既然念了,就应该念下去!一字不漏都念出来! ‎ 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句③:市长:我真恨透了所有这些摇笔杆的!这帮臭文士,该死的自由派!魔鬼的种子!我要把你们捆在一起,磨成粉,给魔鬼做里子!塞到魔鬼的帽子里去做里子…… ‎ 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句④:我做了三十年官,没有一个商人,没有一个包工头,骗得了我,连最狡猾的骗子也都被我骗过。 ‎ 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 ‎ ‎① 邮政局长私拆信件时心虚,如惊弓之鸟那样害怕。 ‎ ‎② 被无情讽刺后的尴尬,无地自容、气急败坏。 ‎ ‎③ 认识到自己被骗后的懊怒、气愤、被羞后的不甘心。 ‎ ‎④ 突出了市长恬不知耻的大骗子的性格特征。 ‎ ‎5、以“哑场”结尾是这一戏剧的又一大特点,试体会其好处是什么? ‎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读者在哑场中体会戏剧的社会意义。 ‎ ‎6、鲁迅说果戈理戏剧中的笑是“含泪的微笑”。结合剧本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 ‎【明确】其意义在于“以不可见之泪痕悲我,振其邦人。”以幽默、辛辣的讽刺来揭露当时的社会现象。 ‎ ‎7、阅读剧本,说说剧本中着重刻画了哪些人物?写出了他们怎样的性格? ‎ ‎【明确】这则剧本着重刻画:一是市长。市长是外省官僚的封建代表。他当官当了30年,老奸巨滑,贪污成性,敲诈勒索,无恶不作;二是法官。他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三是慈善医院的院长。他阴险毒辣;四是教育局长(督学)。他是个酒鬼,每天喝得烂醉;五是邮政局长,他专门偷看别人的信件。 ‎ ‎8、本文为何以“钦差大臣”为题? ‎ ‎【明确】因为以“钦差大臣”为题有以下作用:①从“假钦差”到“真钦差”的过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②‎ 通过官员对“假钦差”和“真钦差”的不同表现、不同反映,增添了文章的讽刺力量;③官员把“假钦差”当作“真钦差”,能更好地刻画他们的性格。另外,“钦差大臣”也是本剧的叙事线索。因此本文以“钦差大臣”为题。 ‎ ‎9、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有红色字体的词用得恰当的一项(   ) ‎ A.今年泰王杯足球比赛,北欧劲旅瑞典队实力不俗,若是他们全部派出替补队员,中国队就有可能染指冠军。 ‎ B.做父母的不可为子女的“幸福”而循私枉法。 ‎ C.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 D.罗师傅开设的夜市茶座大受市民欢迎,生意十分红火,其他同行看后,也争相效尤。 ‎ ‎【明确】B ‎ ‎【解析】词语用错就会导致句子的错误,词语错误是大问题。用词错误除了本题的褒贬不分外,还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①理解词义不准确。②与事实不符。③词类用得不对。④语义累赘。④轻重不当。⑥使用范围不当。⑦对象不准。⑧词的意义有歧义。所以在用词语时一定要慎重对待,不可有随意性。A项的“染指”比喻获得非分的利益;C项的“始作俑者”是指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造人;D项的“效尤”是明知别人的行动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这三个词都是贬义词,句中却当褒义词用。B项的“幸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而是通过“循私枉法”谋求的,所以加上引号,这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否定。 ‎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果戈里是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浪漫主义的奠基人。 ‎ B.讽刺喜剧在塑造人物时常常采用漫画式的方式将人性的弱点加以放大,《钦差大臣》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尤其是对市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更加突出。 ‎ C.果戈里用讽刺喜剧这面镜子照出了当时社会一向道貌岸然的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揭露了沙俄制度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的本质。 ‎ D.《钦差大臣》之所以成为世界戏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的创作来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与思考,还在于这部讽刺喜剧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明确】A ‎ ‎11、给下面打乱顺序的句子按正常顺序排列。 ‎ A.我憋不住啦,再也憋不住啦,有一股力量把我拉过去,一直拉过去。 ‎ B.我自己也不知道,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推动着我。 ‎ C.我一只耳朵里听见一个声音喊:“喂,别拆!拆了你要倒霉。” ‎ D.我本来已经预备打发信差十万火急地把信送出去,——可是一种从来没有感觉过的好奇心制服了我。‎ E.可是另外一只耳朵里又有一个魔鬼在叫唤:“拆!拆!拆呀!” ‎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确】B→D→A→C→E ‎ ‎12、邮政局长为何能最先发现假钦差的真面目,从中我们看出邮政局长是个怎样的官员? ‎ ‎【明确】平时工作出叉子,担心上级知道,便利用职务之便偷拆信件才得以知晓。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是个极不称职的官员。 ‎ ‎13、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 ‎【明确】 ‎ ‎(1)文章结构图 ‎ 本文第八场以骗子的信为线索可分三部分:念信前,念信中,念信后 ‎ ‎(2)课文分析 ‎ 果戈理是俄罗斯继普希金之后的又一位文坛巨匠,他是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写于1836年的《钦差大臣》曾被赫尔岑称之为“最完备的俄国官吏病理解剖教程”。它曾极大地震动了彼得堡上流社会,作者也因此遭到了官方的攻击和诽谤,不得不被迫离开俄国。果戈理用讽刺喜剧这面镜照出了当时社会一向道貌岸然的达官显贵们的丑恶原形,揭露了沙俄制度的黑暗腐朽和荒唐反动的本质。《钦差大臣》至今仍然有着深刻而广泛的世界影响,在许多国家常演不衰。 ‎ 课文节选的是这部喜剧的第八场和结尾部分,也可以说是这部喜剧的高潮部分和最富讽刺意义、最精彩的部分。它的极大的讽刺性精彩之处就在于假钦差不是在他行骗过程当中被人们识破的,恰恰是他自己写给朋友的信被一向喜好偷拆他人信件的邮政局长看到后才被发现的。更显匠心独运的是,作者竟让那些上当受骗的官员们自己去念骗子大骂这些人的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讽刺效果。这一场假钦差虽然没有上场,但他的影子就像幽灵一样附着在一个个达官显贵的身上,在用鞭子抽打着他们的灵魂,使他们丑态毕露。 ‎ ‎《钦差大臣》之所以成为世界戏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的创作来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与思考,还在于这部讽刺喜剧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三、深入探究 ‎ ‎1、对本文写作方法的理解 ‎ ‎(1)辛辣、幽默的语言风格 ‎ 辛辣和幽默是讽刺喜剧的语言特色,是一切喜剧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在这方面,《钦差大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部戏的讽刺效果不是靠卖弄文字或故作高深而达到的,语言看似平常,但安在了特定的人物的身上,在人物的碰撞之中,立即就显出了讽刺的效果。喜剧语言的讽刺效果,常常不在语言的本身有多么搞笑,恰恰在于由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场合说出来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讽刺效果。比如邮政局长在拆开信件之后“浑身直发毛,两只手直打哆嗦,眼前一黑,迷迷糊糊的全看不见啦”,这说明邮政局长心中有鬼,说明他的问题实在太大了,不然不会吓成这样。再如市长,在他恬不知耻地大谈自己的行骗30年的经历之后,却又大骂自己是“傻瓜”,说自己“你这个塌鼻子,把个皮包骨又干又瘦的人,比破抹皮还不如的家伙,当成了大人物看待!”市长的台词,让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作者未加雕琢,信手拈来,细一品味,便会看出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从一个市长的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产生了极强的讽刺效果。 ‎ ‎(2)结构精巧的剧情设计 ‎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前面的剧情,甚至只看课文部分,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部喜剧在剧情的设计上是颇具匠心的。假钦差得意洋洋地走了,他留下的信不但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把那些被他骗过的官员们一一臭骂和挖苦了一番,更高明的是作者让这些官员自己念骗子骂他们的话,让他们当众陷于尴尬之中。尤其是市长更是当众出丑,在大庭广众面前自我揭露。由于剧情设计得巧妙而合乎情理,这个近似荒诞的剧情却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哑场”的设计更是颇有深意,具有独创性,真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让人物用形象造型和表情,表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给读者(在阅读中)或观众(在剧场中)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反复地阅读,会引起读者深深的回味和思考。 ‎ ‎2、谈谈你对本文“漫画式的人物形象”的理解。 ‎ 讽刺喜剧在塑造人物时常常采用漫画式的方式将人性的弱点加以放大,《钦差大臣》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尤其是对市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更是突出,其次是邮政局长,再次是假钦差。这一场中市长的两大段台词可以说是他丑恶灵魂的自我大暴露。作者采用了夸张的笔法,让市长不但自己大骂自己是“老糊涂”、“大笨蛋”,还自我揭露隐私:“我做了三十年官,没有一个商人,没有一个包工头,骗得了我,连最狡猾的骗子也能被我骗过;就连那些一手瞒过天下的老狐狸、老滑头,都逃不过我的手掌心,吃过我的亏,上过我的圈套;我骗过三个省长!”这种大言不惭的表白简直就是把狗屎当作黄金往脸上贴。在这之前,人们对市长的上当受骗可能还有些许的同情,但当他把自己的假面具揭下来之后,原来一直受人尊敬、令人敬畏的市长竟然是一个更大的骗子!人们对他就只剩下厌恶、讥笑和嘲讽了。 ‎ 邮政局长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假钦差的真面目是被他发现的,但他能发现真相,并不是因为他独具慧眼,而是因为他滥用职权,私自拆开假钦差的信件而发现的。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是经常这样做的。当他拆信的时候,他并不知道钦差是假的,他敢于把“钦差大人”的信件私自拆开,是因为他担心信中的内容“准是发现邮政局出了什么岔子”,害怕被人“报告上司”,所以才偷偷拆开看的。他之所以有这种担心,恐怕是因为他平时的工作就总是出叉子,不然他不会这么像惊弓之鸟那样的害怕:“剥掉火漆的时候,血管里像火烧一样,把信一拆开,浑身直发毛,两只手直打哆嗦,眼前一黑,迷迷糊糊的全看不见啦。”对人物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 假钦差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形象,这个城市的一切丑恶现象都是通过他折射出来的。在第八场里,他虽然没有直接出场,只是大家在念他的信,但他的影子却始终会浮现在读者的眼前,在剧场演出时,观众更是会如见其人。他的信写的是那样的大言不惭,既暴露了自己的灵魂,又剥下了市长和一个个官员的面具,把他们的丑态暴露在人们面前。 ‎ 四、迁移训练 ‎ 课内阅读 ‎ 亚莫斯·菲约陀罗维奇  真倒霉,诸位!他跟我借去了三百卢布。 ‎ 亚尔捷米·菲里波维奇  也跟我借了三百。 ‎ 邮政局长  (叹口气)唉!也跟我借了三百。 ‎ 鲍布钦斯基  向我跟彼得·伊凡诺维奇借去了六十五卢布现钞。 ‎ 亚莫斯·菲约陀罗维奇  (困惑地叉开两手)这是怎么啦,诸位?说真的,我们大伙儿怎么这么傻呀? ‎ 市长  ‎ ‎(敲打自己的前额)我怎么晕头了?瞎了眼?我这个老糊涂!老得发了昏,我这个大笨蛋!……我做了三十年官;没有一个商人,没有一个包工头,骗得了我,连最狡猾的骗子也都被我骗过;就连那些一手瞒过天下的老狐狸、老滑头,都____________我的手掌心,____________我的亏,____________我的圈套;我____________三个省长!……省长算什么(挥手)省长用不着说…… ‎ 安娜·安德烈耶芙娜  可是这是不可能的,安托莎,他跟玛宪卡订了婚…… ‎ 市长  (发怒)订婚!订婚是扯淡!提起订婚我就一肚子气,你还尽跟我提他妈的订婚……(狂怒)你们看呀,看呀,全世界的人,所有的基督徒,都来看呀,市长是怎么样受了人家的骗呀,他是个傻瓜,这老家伙是个傻瓜!(用拳头威胁自己)你这个塌鼻子,把个皮包骨又干又瘦的人,比破抹布还不如的家伙,当成了大人物看待!他现在让马脖子上的铃叮呤叮呤地响着,在大道上一直往前飞奔!他要去把这件事情传遍全世界。不但要成为人家的笑柄,还会有个臭文士,摇笔杆的,把你写进喜剧里去,那才丢脸呢!不管你是什么官衔和爵位,大伙儿都要龇着牙齿,拍着巴掌,笑你。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你们这些人呀!……(狠狠地跺脚)我真恨透了所有这些摇笔杆的! 哦,这帮臭文士,该死的自由派!魔鬼的种子!我要把你们捆在一起,磨成粉,给魔鬼做里子!塞到魔鬼的帽子里去做里子……(挥动拳头,用后跟跺地板。沉默片刻后)我到现在还平不下这口气。一点不假,上帝要惩罚一个人,必先夺去他的理智。这个轻浮的小流氓到底有哪一点像钦差大臣?一点也不像!连个手指尖那么点的地方也不像!可是忽然大家都说:钦差大臣!钦差大臣!谁先说他是钦差大臣的?回答我! ‎ ‎1.在选文的“____________”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 ‎2.选文中着重刻画的是____________,从选文看,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3.选文中写众人都借钱给骗子与课文中哪句话是呼应的,请把它写在下面。 ‎ ‎4.选文中作者用舞台说明对写市长大骂自己作了交代,是从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随着市长愤怒的加剧,他对自己的称谓也在改变。由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再变成___________。作者这样设计台词,是让市长对自己丑恶灵魂的大暴露。(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 ‎5.下面几项是人们对市长厌恶、讥笑和嘲讽的原因,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堂堂一位市长竟然被骗子骗了,所以遭到人们的嘲讽。 ‎ B.市长做了三十年的官,骗过无数的商人和工头,甚至还骗过骗子。 ‎ C.市长有很多的圈套,连瞒过天下的老狐狸、老滑头,都逃不过市长的手掌心。 ‎ D.市长曾经骗过三位省长。 ‎ ‎6.下面是对官员们巴结“钦差”原因的分析,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他们担心自己所做的事出叉子,被“钦差”发现。 ‎ B.他们想巴结“钦差”,升官发财。 ‎ C.他们想巴结“钦差”,主要是他们有“恐大症”,一见到大人物就心理上害怕。 ‎ D.他们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被人报告上司。 ‎ ‎7.“还会有个臭文士,摇笔杆的,把你写进喜剧里去,那才丢脸呢。”这句话又表现了市长具有怎样的性格? ‎ ‎8.市长和官员们前后不同的表现有没有什么内在联系?从他们的这些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 ‎ ‎【参考答案】 ‎ ‎1.逃不过   吃过   上过  骗过 ‎ ‎2.市长 老奸巨滑、贪污成性、到处行骗 ‎ ‎3.大家死乞白赖都要借钱给我,要多少有多少。 ‎ ‎4.发怒   狂怒  用拳头威胁自己   狠狠地跺脚   挥动拳头,用后跟跺地板  老糊涂(大笨蛋)   傻瓜  塌鼻子 ‎ ‎5.A ‎ ‎6.C ‎ ‎7.死要面子。 ‎ ‎8.内在联系是:他们贪赃枉法、瞒上欺下的本性决定了他们前后不同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是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瞒天过海、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 ‎11.《放下你的鞭子》‎ 剧本通过描述父女二人由于日本侵略者占领他们东北家乡,被迫过着颠沛流离的卖艺生活,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一起去打倒我们的仇人。‎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南腔北调(  )  耍 (  )   俏皮(  )   掷 (  )  骚动(  )‎ 咳嗽  (  )  滑稽(  )   鹞子(  )   畜生(  )‎ 糟蹋  (  )  作揖(  )   惊泣(  )   国难(  )‎ ‎2、多音字 ‎ ┏diào 小调    ┏chù 畜生    ┏zhuó 着慌    ┏bǎ 把戏 调┫        畜┫       着┫        把┫     ‎ ‎ ┗tiáo 调皮    ┗xù 畜牧     ┗zháo 着火    ┗bà 花把儿 ‎3、形近字 ‎┏骚:骚动    ┏鹞:鹞子   ┏畜:牲畜    ‎ ‎┗搔:搔痒    ┗谣:谣言   ┗蓄:储蓄    ‎ ‎┏蹋:糟蹋    ┏嗽:咳嗽   ┏躁:暴躁 ‎┗塌:倒塌    ┗漱:飞漱   ┗燥:干燥 ‎4、词语解释 ‎【南腔北调】 课文中指南北各种戏腔。也用来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南北方音。‎ ‎【过门】 课文中指歌词的前后或中间,由器乐演奏的一段曲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揖】 旧时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注意] 口语中多读为zuōyī。‎ ‎【媚态】 课文中指娇媚的姿态。也用来指谄媚的样子。‎ ‎【忿(fèn)忿不平】 心中不平,为之十分气愤。同愤愤不平。‎ ‎【生吞活剥】 课文中指不加烹调的意思。通常用以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模仿。也比喻一知半解。‎ ‎【鲁莽】 轻率,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近义]  莽撞 ‎【糟蹋】 浪费、损害。‎ ‎【掩面】 遮住脸。‎ ‎5、词语辨析 鲁莽  莽撞 ‎【辨析】‎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说话做事不审慎的意思。‎ 主要区别:“鲁莽”多指说话、做事轻率不慎重,如办事鲁莽等。“莽撞”指待人接物冒失不小心而冲撞人,冒犯对方尊严,如讲话莽撞。“莽撞”比“鲁莽”更加粗心。‎ ‎6、文学(文体)常识 陈鲤庭:__________,上海人。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 街头剧又称为___________,是一种反映____________的短小活泼的________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时代的________的话题。‎ ‎7、假如你去省城探亲,向一位老人问路……你该怎么办?选出正确的一项(  )‎ A.你大声说:“喂,老头,古城路怎么走?”‎ B.你迎上前问:“大爷,请问古城路怎么走?”‎ C.你高声说:“喂,大爷,古城路怎么走?”‎ D.你轻声说:“能告诉我古城路怎么走吗?‎ ‎【参考答案】‎ ‎1、diào   shuǎ    qiào   zhì    sāo  ‎ sòu    jī     yào   chù  ‎ tà    yī     qì    nàn ‎6、导演  街头剧  活报剧  时事新闻  戏剧  政治性  鼓动性  时效性  通俗性  最热门 ‎7、B。‎ ‎【解析】说话要做到语言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说话要注意称呼;第二,说话要注意使用敬语和谦语;第三,说话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句子的语气。‎ 二、课文学习 ‎ ‎1、剧中的青工在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青工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由青工来揭示了本文的主题——团结起来抗日,才能有出路。‎ ‎2、汉子和香姐应是相依为命,而汉子还要用鞭子狠心地抽打自己的亲生女儿,这合乎情理吗?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明确】文中香姐自己已向众人解释了父亲这个反常理的举动。“可怜的爸爸,为饥饿所迫时常暴躁使气,可是在从前,他是我慈爱的爸爸呀!我一点怨恨他的心也没有,因为我懂得挨饿是怎么一回事,我感到他的痛苦比鞭子打在我的身上更难过。”被饥饿逼疯的人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香姐举了自己的例子,原来她是个好心肠的姑娘,对小猫、小白兔那样的小动物非常惜爱,而如今,在饿得慌的当儿,一见到它们就恨不得生吞活剥地吃了下去,还顾到什么好心肠。经她这么一解释,父亲狠心地鞭打自己的女儿的极端做法完全可以理解,是合情合理的。旁人觉得很愤慨、很不可思议,那是因为他还没饿到那份上。‎ 造成这种人性扭曲,人性泯灭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剧本通过青工的口说出“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 ‎3、对下列舞台提示(或说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时间  下午五点以后”是为了使演出具有群众性,因为只有到下午五点以后农民才有可能有一点休闲时间,如果在上午或下午五点以前农民有可能在田间地头忙活。‎ B.“地点  郊外广场或舞台”交代了演出街头剧的舞台空间是巨大的。能够在街头演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受到人们的欢迎。‎ C.剧中“人物”的年龄是作者随意设置,可以变动的,尤其是“香姐”和“青工”,演员“香姐”的年龄为二十七八岁也可,“青工”的年龄为三十岁也可。‎ D.“开幕时锣鼓声震天……卖艺汉说江湖白”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的观众。‎ ‎【明确】C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舞台主明中场景的理解。结合街头剧的特点逐项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无论是剧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不能随意更改。结合全剧来看,C项是错误的,因为年龄不仅要符合剧中交代的父女俩命运所遭变故的过程,更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4、对重难点句子理解 ‎(1)我们都是一样穷苦的人,用不着谁来欺侮谁。‎ ‎【明确】本句表现了青工对香姐的同情 ‎(2)(破声而发狂似地打自己的头)你没有错,你打得对。‎ ‎【明确】本句突出了汉子对自己打亲生女儿行为的悔恨。‎ ‎5、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 ‎【明确】具有鲜明的鼓动性、时效性、政治性和通俗性。‎ ‎6、本剧中卖艺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明确】他是一个在外流浪多年,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难民。他失去了家乡,在江湖上流浪,虽然沾染不少的江湖习气,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爱国之心。他虽然因生活所逼抽打因饥饿而倒地不起的女儿,但他也没有泯灭父女之情。‎ 解析:应点出他的“难民”形象,由此引出他的性格特点。‎ ‎7、是谁让香姐和父亲流离失所?(用原文的话说明) ‎ ‎【明确】日本帝国主义,不抵抗的卖国汉奸 ‎8、试分析青工语言的鼓动性、号召力?‎ ‎【明确】青工首先告诉父女俩不是命让他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是日本帝国主义,不抵抗的卖国汉奸让他们那样。号召大家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汉奸。他说:“只要大家齐心,团结起来,这力量比什么都大。”于是大家被他的话感召喊出了“大家联合起来,一齐去打倒我们的敌人”的呼声。‎ 解析:从具体语言入手,句句分析。‎ ‎9、“不打不相识”在很多文学作品人物身上体现。请你举出两组,并说明出自哪一部文学作品。‎ ‎【明确】《水浒传》中武松和孙二娘夫妇  《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 解析:符合题意即可 ‎10.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本剧可分四部分 ‎      ┏汉打香姐众气愤——设下悬念 ┓‎ 放下你的鞭子┫青工挺出汉放鞭——照应题目 ┣ 控诉侵略 号召反抗 ‎      ┃香姐道出其中因——悲惨境况 ┃ ‎ ‎      ┗青工感召众对敌——众志成城 ┛‎ ‎(2)补充说明 时代背景:1931年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很快就相继沦陷,大批东北人被迫逃进了关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抗日的烈火燃遍了全国。广大民众急需发动和组织起来进行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历史的关键时刻,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应运而生。它不管在哪里演出,无不激起观众对日寇的极大的仇恨,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因为看了这个街头剧深受感染和教育而毅然奔向了抗日的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放下你的鞭子》这样的街头剧,成了团结民众、发动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战的有力武器。‎ 三、深入探究 ‎1、谈谈你对本文三个人物形象“卖艺汉” “香姐” “青工”的理解 剧中的三个人物塑造得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性、代表性和典型性——一对流亡关内靠卖艺为生的穷苦父女,一个有着爱国主义思想,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觉悟的青年工人。‎ ‎“卖艺汉”是一个在外流浪多年,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难民。他多年在他乡流浪卖艺难免染一些江湖习气,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爱国之心,正像他所说的:“如今正是国难当头……现在咱们大中华给东洋小子欺侮得可怜,老百姓又逼得连一句话都不敢讲,咱们虽然是走江湖的,可总也是一点儿爱国的心眼儿”,所以他才编了一首“九一八小调”,用歌曲来控诉日寇的侵华罪行。但是生活的逼迫,长期的饥饿,却使他为了多挣几个铜板,一时忘记了父女的亲情,而用鞭子抽打因饥饿而倒地不起的女儿。“卖艺汉”的形象可以说是流亡内地的东北难民的缩影。‎ ‎“香姐”虽然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她变得十分乖巧懂事,她饿得实在没有力气了仍然“勉强支起身体”想要继续卖艺,直到“倒在地上”。当她爸爸用鞭子抽打她的时候,她一点也没有怨恨,而是替她爸爸求情。她深知这一切都是因为饥饿造成的,而造成她一家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东洋鬼子呀,可恨的东洋鬼子,夺了我们的家乡,抢去了我们靠着活命的田地。最可恨的,我的妈也被他们杀死了”。这些台词具有十分感人的力量,香姐的命运激起了人们的无恨同情,据说在当时演出时有不少群众把这当成了真实的事件。‎ ‎“青工”是这个街头剧中作者所着力塑造的一个主要形象,他具有高度的觉悟,是正义的化身。是他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夺下了“卖艺汉”手中打人的鞭子,和他扭打了起来。他认为:“我们都是一样穷苦的人,用不着谁来欺侮谁。”“在这世界上不应该有这种人吃人的道理!”他对香姐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同情,当“卖艺汉”认为是自己的命运不好时,他说出了根本原因:“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他所喊出的“只要大家齐心,团结起来,这力量比什么都大”,不仅仅是对“卖艺汉”说的,更是对广大的观众说的。在青工感召下,观众喊出的“对呀!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去打倒我们的仇人!”正是喊出了亿万人民共同的心声。至此,全剧推向了高潮。‎ ‎2、难点理解 街头剧又称为活报剧,是一种反映时事新闻的短小活泼的戏剧样式,因常在街头演出而得名。街头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鼓动性、时效性、通俗性,它所反映的往往是当时时代的最热门的话题。《放下你的鞭子》是街头剧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香姐  爸爸的苦处我是知道的。‎ 汉子  (痛苦地)最可怜的是你的妈,她活着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连死也死得那么可怜……‎ 香姐  (哭泣着)爸爸,爸爸。‎ 汉子  而且我现在还发了疯,打你骂你,想从你身上榨出咱们的饭来!天哪,怎么的,谁使我疯的呀?‎ 香姐  爸爸,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了家乡,没有饭吃呀!饿着肚子不光是摧残了我们的身体,连我们的心也给染黑了。‎ 汉子  好女儿,你说得对,没有家乡,没有饭吃,才使我疯的,咱们两个都是可怜的。(深思)咱们要做人,要像人的样子活下去,可是谁给我们饭呀?有家不能回去,没有田耕,没有工做,像野狗似的,叫我们怎么做人呢?‎ 青工  那你去怨恨谁呢?‎ 汉子  人家都说是我的命不好,我的命不好?也许是的。‎ 青工  命,不要相信什么命!谁给你这个命的?‎ 汉子  天哪!‎ 青工  天,你现在还在怨恨天吗?天是空的。你刚才不是说过的吗?把你们从家乡赶了出来,弄得你们有田不能去种的是谁?使你们家破人亡,挨冷受饿的是谁——这都是人干出来的。‎ 甲  对呀,阿根说得对。‎ 青工  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 观众  不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卖国汉奸!‎ 汉子  先生的话固然不错,可是叫我们怎么办呢!‎ 青工  怎么办呢?是的,咱们穷人一碰到什么意外,就像你们一样不知道怎么办了。穷朋友,咱们“不打不相识”,现在既然在这儿碰头了,咱们就得一伙儿去,向压迫我们、剥削我们的人算账去——这才有我们的生路!‎ 汉子  孩子,记住,要打倒那些吃人的东西,才有生路。‎ 香姐  是的,我们要像人的样子活下去!‎ ‎1.简析选段情节发展过程。‎ ‎2.作为街头剧,选段怎样揭示劳苦大众的生活的痛苦?‎ ‎3.简括香姐的人物形象。‎ ‎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下面情节的发展。‎ ‎【参考答案】‎ ‎1.按“同命运相怜——思考痛苦根源——寻找出路”的顺序安排。‎ ‎2.通过父亲独白。父女对话揭示劳苦大众都有的不幸引起观众共鸣。‎ ‎3.有孝心、懂事、善于思考、有反抗意识的女青年。‎ ‎4.写怎样“打倒他们”。‎ 解析:‎ ‎1.题考查对情节思路的概括。解题时应立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发展与变化。‎ ‎2.题考查街头剧的特点的认识。解题时应注意是在“街头”,再根据题目提示,从选段中找出相应内容。‎ ‎3.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香姐在不同“内容”的表现,分别总结她的形象,再综合表述。‎ ‎4.题考查对情节思路发展的推测。答题时应立足选段内容,抓住最后“打倒”这一关键词,思考下面该写什么。‎ ‎12.《为人民服务》‎ 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讲演。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在本文中,毛泽东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 ‎“为人民服务”就是替人民作事、为人民着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毛泽东利用悼念张思德大会的场合讲这番话是有深刻用意的。一是高度赞扬张思德的高尚品德,二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三是在共产党人中要大力宣传和倡导“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鸿毛(  )   李鼎铭(  )(  )   哀悼(  )‎ ‎2.形近字 ‎┏哀:哀伤   ┏悼:悼念   ┏泰:泰山 ‎┗衰:衰弱   ┗掉:打掉   ┗秦:秦国 ‎3、词语解释 ‎【精兵简政】指党政军紧缩机构,精简人员。亦借用于一般的去除繁冗,力求简要。‎ ‎【寄托】课文中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原指①依托,安身。②托付,委托。③艺术作品中的寄情托兴。语出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哀思】课文中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4、文学(文体)常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据包括_______、_______。本文是_______在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_______的会议上的讲演。 ‎ ‎【参考答案】‎ ‎1、鸿毛(hóng)  李鼎铭(dǐng míng)  哀悼(dào)‎ ‎4、论点  论据  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毛泽东  张思德 二、课文学习 ‎ ‎1、这篇演讲词围绕“为人民服务” 这一主题讲了哪些内容?‎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毛泽东的这篇演讲词的思路。‎ 围绕着“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作者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第一段: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二段: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第三段: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段: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第五段: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2、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却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许多语句被人们视为格言警句而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找出你印象最深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我们在阅读课文中“注重情感体验”。‎ 答案是开放式的,只要学生能谈出自己的感受,老师就应给予充分肯定。格言警句主要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等等。‎ ‎3、阅读课本中的附文,结合课文,举出一个在今天的情势下为人民服务的实例,并谈谈你的感想。‎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举例时要引导学生举身边的例子、自己熟悉的例子,这样谈出的感受才会真切。‎ ‎4、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指出其他各句与中心句的关系。‎ ‎【解析】中心句就是一段中能表达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提示或总结的方式来进行表述。议论文段中其他的句子往往对中心句起证明、诠释或补充作用。此类题旨在理解和掌握中心句,并能分析中心句或其他各句的关系。我们在找中心句时要注意:大部分中心句都在段首或段尾,起提示或结论作用;少数是在段中间,还有少数段中没有,靠我们自己去总结。‎ ‎【明确】这段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即:“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前面所举的事例“精兵简政”和论述都是对中心句起证明、诠释的作用,中心句是在论述和举例基础上的总结。‎ ‎5、下列句中关联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解析】关联词语主要表达句与句之间的严密的逻辑关系。准确地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能清楚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而且使语言简炼、准确。此类题考查学生对句中关联词语作用的把握能力,我们分析时,首先要清楚关联词语之间的关系(即是什么关联关系),然后结合课文内容作具体的分析。‎ ‎【明确】不能去掉。①“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缺点”是因为有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动机;“如果”“就”表假设关系,强调了有缺点这个前提。②“只要”“就”表条件关系,准确地表达出了为人民服务和我们队伍建设的关系。‎ ‎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使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解析】排比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来说,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这时就要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以上所说必须注意,任何一项不符合就会出错。排比的作用见下面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对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理解排比修辞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排比往往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7、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2)段落分析 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为人民服务”,围绕着这一主题,作者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第一段: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这一段由三句话组成,每句话表达一层意思。第一句表明我们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第二句话写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第三句话指出张思德是队伍中的一员。‎ 第二段: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联系上文,可以看出作者的逻辑思路是这样的: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是队伍中的一员,所以他也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他的死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因此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毛泽东的讲话,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有感而发。张思德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在战斗部队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其高尚品质十分可贵。所以,毛泽东在演讲中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第三段: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为了充分说明这一点,作者举出了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这一事例,使文章很有说服力。‎ 第四段: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这一段内容丰富,主要有几点:①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②我们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与光明,提高勇气;③我们要努力奋斗,奋斗就难免有牺牲;④我们应当减少不必要的牺牲;⑤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大家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第五段: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三、深入探究 ‎1、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 仔细研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本篇讲到的内容虽然不少,但中心内容很突出,那就是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在写作上,本篇的突出特点是层次清楚,每个段落集中讲述一个观点,而段与段之间形成了一个逐层深入的结构关系,因此读来思路清晰。毛泽东此番演讲正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此时阐明党和人民军队宗旨,对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 ‎2、对文章准确、鲜明的语言特点的理解 本篇的语言准确、鲜明。例如,作者说:“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在这句话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表条件关系的词语“只要……就”准确地表达出了为人民服务和我们队伍建设的关系。又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等语句,后来传遍了中国的家家户户,成为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①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 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 ‎③‎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语段①中的“这个”指代什么?这个语段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2.语段②中画线处是司马迁的话,请默写并翻译出来。‎ 默写:‎ 翻译:‎ ‎3、语段③中“这一条路”指什么路?‎ ‎4、你如何理解“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话?‎ ‎【参考答案】‎ ‎1.指代“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观点: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为人民服务的。‎ ‎2.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  翻译: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革命的路,解放全民族的路。‎ ‎4.“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话告诉我们,奋斗是要付出代价的。革命的胜利是要革命战士付出牺牲的代价的,这是必然的事情。‎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____,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自受过____的治疗和亲眼看过____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____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段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加红字注音 拈轻怕重 _____  晋察冀 ____ 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_______。‎ A、白求恩  B、白求恩医生  C、白求恩同志 ‎4、在本段中,作者以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__________相对比,以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___________相对比,通过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niān  jìn  jì ‎3、A B B C ‎4、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 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和难能可贵,显出一些人的差距,更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 ‎ 课 外 拓 展 张思德生平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给地主帮工度日,母亲和几个哥哥相继冻饿而死,父亲远走他乡,不知所终。张思德成了孤儿,是叔父叔母收养了他,11岁时才读了几个月的书。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解放了朱德总司令的故乡仪陇县,苦大仇深的张思德第一个报名参加少先队,成为乡里首任少先队长。他积极帮助红军筹粮筹款,受到乡苏维埃的嘉奖。同年10月他加入红军,在县独立团二营当通讯员,在瓦子寨战斗中立功一次。‎ 同年冬天他又随部队转战到四川,进入当地列宁小学学习文化和军事,毕业后被调到省军区指挥部政治部当交通员,不久加入共青团。他在战斗中浑身是胆,被战友们誉为“小老虎”。1935年5月,他跟随红四方面军退出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其间三次过草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思德所在部队在开赴前线前留下老弱病残,编成了一个警卫连。张思德因有伤病也被编入警卫连,任副班长,负责云阳镇八路军留守处和荣誉军人学校的警卫。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1938年春又任班长。1940年春,张思德调往延安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 ‎1942年10月,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卫团,领导决定张思德由班长改为战士,张思德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他说:“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他在战争年代参军11年,同期入伍的同志有许多已当了团长甚至旅长,张思德身为战士却从不计较职务高低。‎ ‎1944年夏天,张思德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他们完成了任务后,为了多出炭,张思德又参加了突击队,与战友一起开挖了一孔新窑。‎ ‎9月5日中午时分,窑洞即将挖成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开窑口的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的故事 烧木炭是一绝,编草鞋也是一绝 抗战期间的延安,冬天要靠烧炭来取暖。当时国民党对边区实行封锁,连马鞍下垫的棉花和饮牲口用的帆布桶也不许输入,边区军民只有依靠自己动手来丰衣足食。张思德所在的中央警卫团一到夏秋季,就要烧木炭以备过冬。这个活又苦又累,张思德却毫无怨言,而且干得非常出色,当地群众烧一窑炭需要10天,他只需7天就能烧一窑上好的炭。组织上曾三次派他去烧炭:第一次是在荣誉军人学校,他整整干了3个月,因工作出色得到留守处一条毛巾和一个笔记本的奖励;第二次是在延安南土黄沟深山;第三次是到延安北部的安塞石峡峪村,一个月就烧了5万多斤木炭,超额完成任务,他自己却再没有回来。‎ 烧炭是个技术活,要经过伐木、找窑、出炭、包装、背运等七八道工序,火候也很重要。张思德为了烧好炭,吃住都在窑边,晚上也要爬上窑顶几次,观察烟色和火候,木炭还没完全冷却,他就冒着高温,用破布包手,站在炭窑的最里边捡木炭。‎ 张思德不仅炭烧得好,编草鞋也是一绝。在红军时期,他用自己攒的布条和麻绳为一个刚从直罗镇战斗中被解放过来的新战士编了一双草鞋,让他感受到人民军队的温暖。部队转战关中强行军,很多战士的鞋掉了帮,磨穿了鞋底,只好用绳子绑着走路,在长满藜蒺的崎岖小路许多人扎烂了脚。张思德就利用行军间歇,用马刀割马蔺草带在身上。晚上宿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连打了3双草鞋,直到拂晓。第二天,他把草鞋送给了三位鞋子最烂的战士。后来很多人从张思德那里学会了用马蔺草打草鞋,保障了部队的行军。‎ 为了让毛主席多睡一会儿,他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 张思德平常给人的感觉是老实木讷,其实他很内秀,工作肯动脑筋,打仗也很勇敢,有“小老虎”之称,因此才被挑选当通讯员并担任中央最高领导的警卫。当时中央警卫团直属警卫队素有“钢盔团”之称,表示其战斗力强,装备精良。在毛泽东身边的内卫班当警卫战士,是每个战士梦寐以求的愿望。1943年以后中央书记处搬到枣园办公,因此内卫班的警卫战士也有了“枣园哨兵”的美誉。‎ 张思德每天都把毛泽东窑洞前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常走的土路上的坑坑洼洼垫平。毛泽东有个习惯,写文章时彻夜不眠,天亮后才睡觉。张思德早早起床,悄悄地把毛泽东窑洞附近的鸡鸭和牲畜赶得远远的,用小石块把在附近树上啼叫的鸟儿撵走,好让毛泽东能多睡一会儿。他还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在院子的树上系一根细绳子,绳子的一端通向警卫班宿舍,里面挂一个小铃铛,如这边发现情况,只要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又不会打搅毛泽东休息。‎ 毛泽东外出开会时,张思德常在身边警卫。当时毛泽东在延安乘坐的是一辆爱国人士赠送的救护车,车身宽大,能坐10个卫士。在车尾有专供卫士站立的踏板,以防背后有人偷袭,这个位置通常都是张思德的。由于背对着行车方向,尘土很大,毛泽东很过意不去,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到前面。张思德总是笑笑,依旧站在那里。每当毛泽东外出,张思德总是提前把冲锋枪和马灯擦亮,备好水壶,早早等候在车子旁。因为他知道,做好毛泽东的警卫工作,就是对革命的最大贡献。‎ 张思德牺牲后,队长向毛泽东报告消息,并说人砸在窑里还没挖出来。毛泽东听后很生气地说,打仗死人没办法,搞生产死人不应该。他随即吩咐了三点:那一带狼多,晚上要派人站岗,要是尸体被狼吃了,你这个队长就不用当了;尽快把尸体挖出来,洗干净,买一口棺材;开追悼会,我要讲话。党的领袖如此关心一个普通党员和战士,远不止是出于私人感情,而是表现出革命队伍中人人平等,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与演讲 毛泽东非常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而他自己在青年时期也曾受到演讲宣传的强烈影响。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以后,湖南宣布了戒严令,政局迅速改观。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得到校长的许可,到中学来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会上人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受这次演说的影响,毛泽东决心参加革命军。‎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世界上的未知世界。‎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丁肇中(  )       授予(  )  遵照  (  )‎ 彷徨 (  )(  )   实践(  )  不知所措(  )‎ ‎2、形近字 ‎┏授:授予    ┏措:措施    ┏致:招致 ‎┗受:接受    ┗错:错误    ┗至:极至 ‎3、词语解释 ‎【格物致知】 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荣幸】 荣耀而幸运。‎ ‎【授予】 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清谈】 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袖手旁观】 藏手于袖,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参与其中。‎ ‎【一帆风顺】 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比喻境遇顺利或办事容易。‎ ‎【激变】 课文中指急剧变化。也指因刺激而生变乱。‎ ‎4、文学(文体)常识 丁肇中,当代第一流的________。一九七六年他获得了________奖。本文是作者于一九九一年十月十八日在北京_________举行的“_________”大会上接受________奖时发表的演讲。‎ ‎【参考答案】‎ ‎1、‎ 丁肇中(zhào)     授予(yǔ)     遵照(zūn)‎ 彷徨(páng huáng)   实践(jiàn)   不知所措(cuò)‎ ‎4、实验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  人民大会堂  情系中华  特别荣誉 二、课文学习 ‎ ‎1、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 ‎【明确】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最早是在《大学》里提到的。‎ ‎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3、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请以作者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从上下文来看,在作者心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4、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原因是大家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5、读下列语句,注意标有红色字体词的作用。‎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3)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4)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关联词语。‎ ‎(1)作者强调实地实验对获得新知识的重要作用。“只能……不可能”在句中起到了强调作用。‎ ‎(2)作者强调科学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不是……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一般强调“而是”后面的内容。‎ ‎(3)作者强调实验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不是……”对“毫无选择的测量”作了否定。‎ ‎(4)作者强调了“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不能……也不能”从两方面否定了错误的做法。‎ ‎6、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1)举例论证。文中第4段举了王阳明的例子;第11段、12段联系实际,举了中国学生及作者自己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2)道理论证。第5段、第8~9段,第13段都运用了道理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7、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可举事例很多,为什么文中只举了明朝的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来论证呢?‎ ‎【明确】议论文中举例要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举王阳明的例子,可以有力地说明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中国传统教育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很有现实意义;举作者自己的例子,现身说法,有力地说明了有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样的举例,有针对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请你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明确】古代《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平天下,所以它所格的物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获得新知为人服务,所以侧重于实地实验的精神。‎ ‎9、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10、本篇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易懂,听众易于接受,这是为什么?‎ ‎【明确】首先,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使读者真切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第二,作者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11、“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是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请说出理由。‎ ‎【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不是,王阳明格竹子并没有探察竹子的过程,而是坐在凳子上硬想,他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因此,王阳明的做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 ‎12、在“格物致知”方面,中国学生有哪些不足?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弥补这些不足?‎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往往功课念得好,对于一些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却不知所措。主要是由于传统教育这个文化背景。如何弥补略。‎ ‎13、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哪几个方面?请你联系实例谈一谈。‎ ‎【明确】‎ ‎①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②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联系实例略.‎ ‎14、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文章结构图 ‎(2)段落分析 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介绍演讲的基本内容,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在这段中,作者告诉听众,自己的演讲内容是基于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了解。‎ 第二部分(2—5)段: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2段中,作者首先谈到《大学》中提出的“格物”和“致知”,认为用“格物致知”来描写现代学术再适当也没有了。但作者接着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针对这种传统教育,作者严肃指出:已经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了。‎ 第三部分(6—12段):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既有讲道理又有生动事例,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6—10段):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在作者看来,新的知识是从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而且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 第二层(11、12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轻视实验、不愿动手是无法取得学术上的进展的。在这一层中,作者指出传统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而作者自己初到美国时,就发现了光埋头读书是不能应付一切的。在经历了一番彷徨恐慌之后,作者悟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13段):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帮助听众拓宽视野,让听众意识到格物致知精神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所以在一般的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这种精神怎样体现出来呢?作者认为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 三、深入探究 ‎ ‎1、对文章结构思路的理解。‎ ‎【明确】课文围绕了解自然的方法这一问题,整体上从古代目的不在于求知而在于平天下,说到现代目的是获取真正的新知识,从而论证了“应有格物致知”这一中心论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段):介绍演讲的(2)事实论证。文中列举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论明古代格物的途径、方法“掩盖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又以自己的切身事例,论证了格物致知的内涵。(3)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突出强调了本文论点。 ‎ ‎2、谈谈你对本文通俗易懂的演讲语言的理解。‎ ‎【明确】本篇虽然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易懂,使听众易于接受。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首先,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如第12段中,作者讲到了自己初到美国大学念物理时的彷徨恐慌,这样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并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第二,作者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谈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时,作者举出了王阳明对着竹子硬想七天来“格物”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真正重视格物致知。‎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显然,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   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2.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3.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请以作者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4.选文中作者着重强调“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作者这样强调的目的是什么?‎ ‎5.细读下列语句,注意标有红色字体词的作用。‎ ‎(1)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6.作者为什么讲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想七天的故事?‎ ‎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8.这四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参考答案】‎ ‎1.B ‎2.A ‎3.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 ‎4.这样强调是为了说明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淹没了,进而说明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应该改变。‎ ‎5.(1)作者强调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是……而是……”起强调作用。 (2)作者强调“现代学术的基础”的本质和特性。两个“就是”起说明作用。‎ ‎6.用王阳明的故事说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7.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8.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 ‎9.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阅读《智者无言》,回答1—5题。‎ 智者无言 ‎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 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有这么两个人应考厨师。甲一开言便说了个天花乱坠,从传统的中国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菜的用料着色到火候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及他时,他只是说:“给我30分钟的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 不用说,“讷于言”的厨师被录取了。‎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一瞬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而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需急于去看它春天开的什么花,因为有一种事实叫做华而不实。你可以等到秋天,那时候你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芸芸众生,那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而那个一直一声不吭以沉默示人的人,你不仅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产生了探询他的愿望——因为那沉默带给女性的是典雅矜持,带给男性的是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索然无味,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我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你看大街上那两个吵嘴的人,声嘶力竭的人往往理屈词穷,因为真理不在他那一边,他想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往往一身正气,于是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强有力的蔑视。‎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是人类的宠物。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 ‎ 智者无言。‎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写了大海、花朵和山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第五段讲述了两个厨师应考的故事,其中运用的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 ‎ ‎4.“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句中的“此理”说的是什么道理? ‎ ‎5.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智者无言  (3分)‎ ‎2.以沉默示人;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思考  (2分)‎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分)‎ ‎4.人不能靠语言来显示高大  (2分)‎ ‎5. ‎ 有创见或见解精辟,表述清晰流畅  (4分)‎ 有见解,表达清楚  (3分)‎ 有见解,表述尚清楚  (2分)‎ 有见解,表述不清楚  (1分)‎ ‎【解析】‎ ‎(1)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解题时应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作者主要讲一个什么道理、什么思想,其次可从位置上寻找、从论据上分析自己对全文主要意旨的“感知”是否正确。本文标题和文章结尾都有“智者无言”,列举的事例都基于“无言”与“智”的内在联系,故中心论点是“智者无言”。‎ ‎(2)品析论据及其作用。三种事物外在表现是不同的,而共同点却是“无言”成就其博大、美丽、高峻,蕴含着“智”的意思,所以它们的作用是用自然界具体事物形象地证明文章的观点。‎ ‎(3)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应考的事例,当然是摆事实,或说例证法;“两人”是两种做法,两种结果,是正反对比论证(讲道理中的一种)。‎ ‎(4)题考查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指示代词指代的意义。解题时要联系上下文,题中“此理”承上文而来,应是指“人不能靠语言来显示高大。”这一道理。‎ ‎(5)题为开放题。可答同意,也可答不同意,关键要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实际上在考查我们对说理知识的运用。 ‎ 课 外 拓 展 丁肇中小传 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每隔两个星期,他坐飞机回到美国麻省莱克新顿自己的家里看望妻子·路易丝·库恩和两个女儿。1964年,丁肇中离开日内瓦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到1969年。在那里他和斯坦伯格、希瓦兹、吴健雄和李政道等在内的第一流物理学家工作。这个时期,丁肇中发现了“抗氢同位素”,初露头角。美国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项发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些年里,他开始对“电子和正电子对”的生成发生了兴趣。这时丁肇中又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聘,主持该学院的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他负责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三处进行类光子粒子的衰变探索,并且寻找衰变成电子对和μ介子对的新粒子。这一研究夜以继日地整整进行了五年。‎ ‎1971年,丁肇中带领他的研究小组回到美国,开始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进行试验。经过将近三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在1974年8月第一次觉察到一种新粒子存在的迹象,其质量约为质子的三倍。由于丁肇中的小心谨慎,他们当时没有公布这一发现。1974年11月10日,丁肇中到美国西海岸出席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会议时,得知该校加速器实验室的里希特小组也刚好独立地发现了同一现象,并已将新粒子命名ψ粒子,于是丁肇中立即通知他的助手发表他们的发现,并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J/ψ粒子的发现,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这一发现在物理学上意义重大。他们两人分获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79年,在德国汉堡,丁肇中领导他的小组又找到了胶子,这是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一种重要证明,为统一强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丁肇中已成为当代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他主持的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研究小组,首先接纳了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去西方工作。他每次到中国讲课,听众都是数以千计。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汉堡工作,同时又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他说:“在汉堡,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对于我的小组,我尽量挑选那些也喜欢刻苦工作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玩,也不看小说。当丁肇中还没有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时候,他偏爱科学史。他把法拉第看作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敬佩法拉第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立志做第二个法拉第。‎ ‎14.《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是人的一种充满美好愿望的想法。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在梦中却常常变为现实,并圆满地解决了人们的愿望。本文的“梦想”应是对平等、自由、人权的一种追求。‎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签署(  ) 束缚(  ) 压榨(  ) 枷锁(  ) 飓风(  ) 镣铐(  )‎ 一隅(  ) 骇人(  ) 缔造(  ) 蜕变(  ) 履行(  ) 戳子(  )‎ 侈谈(  ) 崛起(  ) 磐石(  ) 填膺(  ) 赎罪(  ) 蜿蜒(  )(  )‎ ‎2、形近字 ‎┏签:签署    ┏署:行署    ┏骇:骇人听闻 ‎┗鉴:鉴别    ┗曙:曙光    ┗赅:言简意赅 ‎┏缔:缔造    ┏崛:崛起    ┏戳:戳穿 ‎┗谛:真谛    ┗倔:倔犟    ┗戮:杀戮 ‎┏缚:束缚    ┏隅:一隅    ┏赎:赎罪 ‎┗搏:拼搏    ┗偶:偶然    ┗渎:渎职 ‎┏榨:压榨    ┏枷:枷锁    ┏磐:坚如磐石 ‎┗窄:狭窄    ┗茄:茄子    ┗罄:罄竹难书 ‎3、词语解释 ‎【煎熬】原指烹煮;熔炼;熬制。课文里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 ‎【充裕】富足宽余。‎ ‎【一隅(yú)】课文中指一个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个方面。引申为片面。如“一隅之见”“一隅之说”。‎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兑(duì)现】课文中指诺言的实现。原指凭证券换取现款。‎ ‎【崛起】课文中指兴起,奋起。‎ ‎【磐(pán)石】厚而大的石头。一般用以比喻坚固稳定。‎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膺(yīng),胸。‎ ‎【安之若素】指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极为焦急。‎ ‎【蜕变】(人或事物)发生质变。[近义] 嬗(shàn)变 ‎【摇摇欲坠】  摇动着好像要落下来。也用来形容极不稳固,岌岌可危。‎ ‎【赎罪】  用财物或行动抵消、弥补罪过。‎ ‎【真谛】  泛指最真实的意义或道理。谛(dì),原为佛教语,指真实而正确的道理,泛指道理。‎ ‎【匿迹】  隐藏起来,不露形迹。‎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事物。‎ ‎4、词语辨析 蜕变  嬗变 ‎【辨析】‎ 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变化、改变的意思。‎ 主要区别:“嬗变”重在表明一种过程的演变。“蜕变”则强调性质的改变和转化。‎ ‎5、文学(文体)常识 马丁·路德·金,___国黑人___运动著名领袖,浸礼会____,曾获___学位。他一贯主张___,倡导___原则。一九六四年,马丁·路德·金获得了_____。一九六七年,他组织“____”,途中被种族主义分子刺杀身亡。‎ ‎【参考答案】‎ ‎1、‎ 签署shǔ  束缚fù  压榨zhà  枷锁jiā   飓风jù   镣铐liàokào 一隅yú  骇人hài  缔造dì   蜕变tuì   履行Iǚ  戳子chuō 侈谈chǐ  崛起jué  磐石pán  填膺yīng  赎罪shú  蜿蜒wānyán ‎5、美 民权 牧师 神学博士 非暴力主义 非暴力抵抗 诺贝尔和平 贫民进军 二、课文学习 ‎ ‎1、“我”的梦想是什么?找出文中勾勒“我”的梦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些语句的特点。‎ ‎“我”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黑人真解放、实现真自由。这些语句抒情性强、感情激昂、文字优美,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 ‎2、围绕这一梦想,作者向美国政府、黑人同胞提出了哪些要求?‎ 对美国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黑人同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要求美国政府尽快解放黑人,还黑人以真自由。告诫黑人同胞:勇于忍受痛苦,坚定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反对采取暴力行为。‎ ‎3、马丁·路德·金一生为争取黑人自由而斗争,他在1964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仔细阅读课文,看看他被授予和平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虽然不断地为黑人解放而斗争,但他一向主张采用和平的方式,可以说,他的斗争是用和平的方式追求和平。所以,马丁·路德·金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是当之无愧的。‎ ‎4、读课文,谈谈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明确】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勇于忍受痛苦的精神,坚持自己的主张毫不动摇的精神、反对暴力行动的精神。正是具有这样一些伟大的精神,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今天,他的这些精神依然给人们以启发。‎ ‎【解析】解答此题,我们首先要认真地读懂原文,看看作者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其次我们还要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来分析这种精神的可贵之处。此类题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获得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学生也可以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自己的见解,这样更好。‎ ‎5、怎样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马丁·路德·金的态度?‎ ‎【明确】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演讲词。马丁·路德·金是出色的演说家,被誉为“黑人之音”。美国《展示》杂志将他列为近百年世界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本篇演讲发表于1963年的示威集会。全文以美国宪法和《解放宣言》为依据,猛烈抨击种族歧视政策。‎ 演讲一开始,马丁·路德·金首先以优美深情的语言盛赞解放黑奴宣言给黑人带来的光明和希望。这希望“犹如灯塔”,“犹如欢乐的黎明”,给千百万备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然后口气一转,他严肃地指出,在解放黑奴宣言发表一百年后,黑人依然没有得到自由,依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依然在受苦受难。为了生动地说明这一点,作者列举了一桩桩事实:黑人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备受压榨;生活在穷困的孤岛上;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浪者。‎ 接着,路德·金陈述了本次集会的目的,这是演讲的核心部分。在他看来,这次集会有以下两个目的:①为了要求兑现诺言。美国政府当初的解放宣言只是给黑人开了张空头支票,现在到了要求支票兑现的时候;②为了提醒美国,现实已经非常严峻,“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将是美国的致命伤。”因为现在是实践民主的诺言的时刻,是消除种族隔离的时刻,是实现平等的时刻。‎ 再接下来,路德·金又苦口婆心地对参加集会的黑人们进行了劝说:“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怀痛饮。”“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他希望大家能回到自己生活的陋巷和贫民窟中去,怀着希望等待状况的改变。‎ 在演讲的最后,路德·金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梦想:“人人生而平等”、“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6、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 ‎【明确】作者的梦想是让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作者用抒情的语言勾勒了这一梦想。‎ ‎7、为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明确】作者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对美国政府,他要求政府实践自己的诺言,履行神圣的义务。对黑人同胞,他提出了以下几点:①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②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③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④不允许抗议蜕变为暴力;⑤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⑥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⑦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去,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 ‎8、这篇演讲词感情充沛、语言生动,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仔细体味。‎ ‎【解析】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明确】本文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手法是排比、比喻,例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连用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把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的悲惨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很有气势,使人无法回避。作者还用“镣铐”“枷锁”“孤岛”“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所受的种族压迫与种族隔离。‎ 第5自然段一连用了六个“现在是……时刻”表明,美国已经到了危急关头,黑人反叛的飓风就要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最为精彩的是第11段至第17段,一口气用了六个“我梦想有一天”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平等自由的美好蓝图,使人产生无穷无尽的遐想。篇末还连用了十个“让自由之声……”作者不厌其繁地列举美国各州各大山峰的名称。给人一种回声荡漾,余声缭绕的感觉,仿佛看到作者挥动着指挥棒,顷刻之间自由之声在美国上下,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州和每一个城市响起。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美好憧憬和殷切期望。‎ 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也令人称道。比如:把无法兑现的诺言比作是“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储备机遇的巨大金库里竟然没有足够的储备”,这些比喻讽刺了美国对黑人的敷衍欺骗。还有“镇定剂”“黑暗的深渊”“流沙”非常形象地表现了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给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把“自由平等的爽朗金秋”与“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相比较,劝诫人们不要心急用“不要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希望人们要坚定信念“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 ‎9、阅读附文《马丁·路德·金》,结合课文谈谈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明确】此题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获得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勇于忍受痛苦的精神,坚持自己的主张毫不动摇的精神、反对暴力行动的精神。正是具有这样一些伟大的精神,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今天,他的这些精神依然给人们以启发。‎ ‎10.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全文共23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              ┏伟大的美国人┓‎ ‎              ┃解放黑奴宣言┃  种族隔离的镣铐 ━┓‎ ‎   ┏第一部分 (1~2)━┫结束黑人长夜┣━          ┃‎ ‎   ┃          ┃百年后的今天┃  种放歧视的枷锁  ┃‎ ‎   ┃          ┗黑人仍未自由┛           ┃‎ ‎   ┃                            ┃  渴 我  ┃          ┏要求兑现诺言┓           ┃‎ ‎   ┃          ┃来到这里集会┃           ┃  望 有  ┃          ┃提醒美国政府┃  回到居住地等待 ┃‎ ‎   ┃第二部分(3~9) ━┫黑人不可低估┣━          ┃  人 一  ┃          ┃希望集会黑人┃  不要陷入绝望中  ┃‎ ‎   ┃          ┃不要采取暴力┃           ┃  人 个 ━┫          ┗永远举止得体┛           ┣━‎ ‎   ┃                            ┃  自 梦  ┃          ┏人人生而平等┓          ┃  ‎ ‎   ┃          ┃奴隶主仆之子┃  相信我们会自由 ┃  由 想  ┃第三部分(10~18)━┫共叙兄弟情谊┣━         ┃   ‎ ‎   ┃          ┃自由正义之声┃  自由之声彻山冈 ┃  平 ‎   ┃          ┗汇成交响之曲┛          ┃  ‎ ‎   ┃                            ┃  等 ‎   ┃          ┏成为伟大国家┓          ┃  ‎ ‎   ┃          ┃必须实现梦想┃  黑人白人共携手 ┃‎ ‎   ┗第四部分(19~23)━┫自由之声响起┣━         ┃‎ ‎               ┃响彻全美各地┃  合唱黑人的灵歌━┛‎ ‎               ┗我们都是兄弟┛‎ 三、深入探究 ‎1、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 ‎【明确】‎ ‎(1)这篇演讲通篇感情激昂,文字优美,极富感召力。马丁·路德·金时而对美国政府做词锋犀利的讽刺,时而对集会者进行语重心长的劝告,时而又对未来做美好的憧憬……紧紧地抓住了听众的心。尤其在演讲的后半部分,作者饱含激情的诉说:“我有一个梦想……”“让自由之声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巍峨峰巅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段已成为激励黑人进行斗争的座右铭。‎ ‎(2)作者在演讲过程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例如在揭露美国政府没有实践它的诺言时,作者这样写道:“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决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决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储存机遇的巨大金库里竟然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兑现支票,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在这段话中,作者把解放宣言比作了空头支票,把正义比作银行,把国家比作巨大金库,一连串的比喻使说理非常形象生动,易于听众理解和接受。‎ ‎2、马丁·路德·金期盼没有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自由之声”最终能在全美各州响起来。四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如何?‎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从《2001年美国人权纪录》中可以看出,40年过去了,美国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情况依然严重。例如,在美国参众两院535名议员中,有投票权的拉美裔议员只有19名,仅占总数的3.5%,远远低于拉美裔占美国人口12.5%的比例。‎ ‎40年时光飞逝,五大“隐形歧视”阻碍梦圆。‎ 纪念活动的组织者们发出“梦想尚未实现,大家仍需努力”的呼吁是有涩涩酸楚的。在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40年后的今天,黑人等少数民族始终是二等公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问题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黑人和白人,其他少数民族裔和白人之间,教育水平、就业率、平均工资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与40年前相比,最大的差别就在于“隐形歧视”。这些隐形歧视更让人觉得可怕。美国《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的隐形歧视进行了归类分析:‎ 第一种隐性歧视就是“政治有色镜”。美国现任国务卿鲍威尔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后曾是呼声甚高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之一,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甚至将鲍威尔宣扬成美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然而,令政治分析家们大跌眼镜的是,就在总统候选人们纷纷出场亮相的最后时刻,鲍威尔宣布退出角逐,理由是“夫人反对”!若干年后,有知情者透露说,鲍威尔夫人和他本人是出于对种族政治有色眼镜的担心才退出的。遭遇政治有色眼镜的不仅仅是黑人,华人在美国政坛上的坎坷路也是例证。9·11事件发生后,阿拉伯族裔的政治歧视又与日俱增。‎ 第二种,“无形天花板”。在美国,有色人种升职比白人困难得多,重要职务和高级职务由有色人种担任的比例很低。当然不是没有,例如,布什团队中,国务卿鲍威尔和国家安全顾问赖斯都是黑皮肤。这几位凤毛麟角的人物,就成了美国证明自己没有种族歧视的“证据”。但是,美国各级政府和各界领袖人物绝大多数是白人,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大权,都掌握在白人手里,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第三种。校园种族歧视。美国校园暴力是举世闻名的,殊不知校园种族歧视也很严重。华人新移民的孩子,在校园里几乎没有不被欺侮过的。原因有:华人小孩个头小,体力弱,容易受欺侮;华人家庭自幼教育孩子谦虚忍让,听话,守规矩,不属于“好勇斗狠”的类型;华人学生品学兼优的不少,他们常常得到老师当众表扬,因而被“嫉恨”。‎ 第四种,警察和司法部门执法中的种族偏见。在美国,被关押在监狱里的黑人和被判死刑的黑人比例明显高于白人。在各州的监狱中,大约47%的囚犯为黑人,16%的囚犯为拉美裔。据联合国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在美国,犯有同样的罪,黑人及有色人种往往受到比白人重2至3倍的惩罚,杀害白人被判死刑的黑人是杀害黑人被判死刑的白人的4倍。近年来,美国种族歧视引发的大规模社会冲突时有发生:1992年白人警察殴打黑人司机罗德尼·金引发了洛杉矶大规模的种族冲突,造成了59人死亡,2300人受伤;1995年美国百万黑人在首都华盛顿举行大游行,提出了增进黑人团结,反对种族歧视的主张;1999年黑人迪亚洛在纽约被4名白人警察枪杀再次引发了抗议浪潮;1996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白人警察杀死一名黑人司机,当地发生暴乱,至使15人受伤;1999年2月,黑人迪亚洛在纽约被4名白人警官连击41枪当场死亡,但杀人者竟然被判无罪,数以十万计的黑人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浪潮;2001年4月,美国辛辛那提市一名黑人青年因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即被白人警察开枪射杀,结果引发了大规模的种族暴力冲突;2003年6月17日晚,美国密歇根州的本顿城,一名黑人摩托车手因遭警察追堵发生交通意外死亡。这起事件引起了本顿城的暴乱,结果逼得美国密歇根州不得不调派大批警察进行镇压,并且实施宵禁。‎ 第五种是日常生活中的种族歧视。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和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求职简历上的名字听起来像是白人,那么得到雇主响应机会比一个有黑人名字但资历相同的人高50%。针对《波士顿环球报》和《芝加哥论坛报》的招聘广告,教授们共发出了5000多份求职简历。他们发现他们“创造”的“白人”平均每发出10份求职简历就能够收到一个响应——要么是电话,要么是信函或者电子邮件;而条件相同的“黑人”申请者每15份履历才得到一个响应。研究者表示,之所以出现这一结果,是因为姓名先入为主留给雇主的印象。教授们在分析了大量出生证后,给简历中的“白人”起的名字包括尼尔(Neil)、布莱特(Brett)、艾米莉(Emily)、安妮(Anne)、和吉尔(Jill),黑人名字则包括塔米卡(Tamika)、艾伯尼(Ebony)、拉史德(Rasheed)、艾沙(Aisha)等等。研究发现,那些声称雇员机会平等的公司并不比没有发出类似声明的公司对黑人名字求职者另眼相看。支持增加企业种族多元化的芝加哥联盟负责人诺斯特姆表示,研究说明有关方面有必要对雇主进行教育。她说:“我们希望雇主种族歧视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情况证明并非如此。”更令人感慨的是,就以租房子为例,如果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像是白人”的话,那么租房子的成功率就要远高得多!‎ 四、迁移训练 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②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个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③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④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⑤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⑥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⑦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⑧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普照人间。‎ ‎⑨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南方。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变成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终有一天,我们是会自由的。‎ ‎⑩在自由到来的那天,上帝的所有儿女们将以新的含义高唱这支歌:“我的祖国,美丽的自由之乡,我为您歌唱。您是父辈逝去的地方,您是最初移民的骄傲,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个山冈。”‎ ‎⑾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 ‎1.作者的梦想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2.选文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的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3.选文的②③④⑤⑥⑧段都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这叫什么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选文最后一段中“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希望?‎ ‎5.请以“我梦想有一天……”开头,写一段话。不少于100个字。‎ ‎【参考答案】‎ ‎1.人人生而平等。‎ ‎2.因为作者认为自己的梦想不只是个人一己私利的梦想,而是代表了国家利益的,是体现国家利益的理想,所以说它“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 ‎3.这叫排比。段首排比可以使几个段落联成一片,语势陡增,气势不凡,达到强烈地抒发感情的作用。‎ ‎4.其言外之意是:目前美国还不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希望美国真正成为一个伟大国家。‎ ‎5.略。‎ 阅读并回答问题 阳光,是一种语言 雷抒雁 ‎ ‎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起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黄金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正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pí)鼓,即使是喁喁(yóng)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1.请从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找出3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 ‎2.从①~④段看,作者赞美了阳光“语言”的哪些特点?‎ ‎3.第⑤段中,作者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又说“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为什么?‎ ‎4.文末,作者说阳光是“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从第⑦段看,怎样才能“听懂”呢?‎ ‎5.作者说:阳光是一种语言,它和树叶攀谈,和鲜花对语,动情地向人们倾诉,给世界带来温暖和力量。还有人说:阳光是跳动的旋律,将七色幻化为七个美丽的音符,在大地上谱写着动人的乐章。你想把阳光比喻成什么呢?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阳光的感受。‎ ‎【参考答案】‎ ‎1.词语:攀谈  炫耀  兴奋 作用:赋予阳光照射绿叶的现象以生命的活力,使之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有形象性。(意思对就得分)‎ ‎2.①明亮、透彻(清纯亲切、令人振奋) ②动情(动听、温馨) ③充满智慧(丰富、有才华、有启发性)‎ ‎3.阳光产生的美丽情景是短暂(虚幻、不真实)的,但对人的影响是有力的、“切切实实”的。(意思对就得分)‎ ‎4.做阳光的朋友,对阳光语言用心把握,真切感知。(意思对就得分)‎ ‎5.示例:①阳光是美丽的油画,将变幻不定的七色定格在记忆的画框中,成为永久的回忆。 ②阳光灿烂的微笑,它用温情融化坚冰,以坦然直面人生,让人平添信心和勇气。(答案不限于此,言之成理、符合要求就得分) ‎ 课 外 拓 展 作者简介 ‎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著名领袖,浸礼会牧师。生于一个牧师家庭,曾获神学博士学位。他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倡导非暴力抵抗原则。1954年起,参加了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活动。1955年,他率先在蒙哥马利抵制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制度。1957年,他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主席。1963年,他领导了25万人参加的“向华盛顿进军”的示威游行集会,这次集会成为美国民权运动重要的里程碑。1964年,马丁·路德·金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他组织“贫民进军”,途中被种族主义分子刺杀身亡。‎ ‎《解放宣言》‎ ‎1963年1月1日,总统林肯颁布的一项旨在使美国南部叛乱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民的法令。南北战争初期,联邦政府军失利。为扭转战局,1862年9月22日,林肯召开内阁会议,公布预告性《解放宣言》。宣布:如果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并受保障。1863年元旦,林肯依据宪法所授予的合众国陆海军总司令的职权,颁布《解放宣言》。正式宣布:仍在反叛联邦的各州及若干区域内,“所有被据为奴隶的人们立即获得自由,并且以后将永保自由”,“获得自由的人们”,将被容纳于联邦的“武装部队”,为联邦服务。此举使大批黑人奴隶参加了联邦军队,战争后期达18万人。但《解放宣言》不适用于没有参加叛乱的边界蓄奴州,对这些州的奴隶解放仍按1862年4月国会决议,采取自愿的、逐步的、有偿的方式进行。《解放宣言》是作为军事措施颁布的,没有以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1865年和1868年,国会分别通过了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才正式废除奴隶制。‎ ‎《解放宣言》是联邦成立以来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得到国内外进步人士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坚决支持和拥护。根据宣言,有400万黑奴获得自由。被解放的黑奴成为联邦军队得力的同盟军,扭转了南北战争的战局,并保证了联邦政府夺得最后胜利。‎ 美国民众缅怀马丁·路德·金 美国民众周一以各种方式纪念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对南方邦联旗帜进行强烈的抗议,呼吁进行志愿性义务劳动,或是进行单纯的祈祷。‎ 金于七十一年前的上周六诞生在亚特兰大,目前则长眠在那个地方。他的家人出席了他生前所属教堂举行的宗教仪式。他的遗孀科雷塔·S·金号召美国人为他人服务,作为纪念她丈夫的最好形式。‎ 在华盛顿,克林顿总统在一个以黑人与穷人为主体的居民区的青年中心参加志愿活动,支持金的遗孀的倡议。‎ 克林顿帮助重新布置电脑房。他对在男女青少年俱乐部参加义务劳动的100名青少年说:“每当你付出一点,你总可以回收更多的东西。让我们牢记:这是金博士持久的遗产。”新罕布什尔以白人居民为主,是全国最晚承认金的诞辰日是全国性节日的州份之一。州长沙欣说,人们纪念他的最好方式是互相帮助。‎ 副总统戈尔在亚特兰大金牧师生前布道的教堂说,美国繁荣的经济已经触及少数族裔社区,并向全国发出道义指令:在全国实现金的希望。‎ 当年激发金牧师不懈斗争的是种族平等问题。这个使许多人联合起来,也使许多人分裂开来的问题至今仍然余波未平。周一的热点在南卡罗莱纳州的哥伦比亚市。当地上空飘扬着的南方邦联旗帜,在许多人心目中它是奴隶制与国家分裂的象征。它在州府大厦的旗杆上已经飘扬了三十八年了。‎ 演讲小故事 在美国国内战争之后的一次竞选中,内战中的一位战士约翰·爱伦跟内战中的英雄陶克将军竞选国会议员。从地位和功勋来说,爱伦显然处于劣势,然而,经过一次竞选演讲,爱伦却取得了胜利。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舌战的:‎ 功勋卓著,并曾任过三次国会议员的陶克将军在竞选演讲时说:“诸位同胞们,记得就在17年前的昨天晚上,我曾带兵在茶座山与敌人激战,经过激烈的血战后,我在山上的丛林里睡了一个晚上。如果大家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战斗,请在选举中,也不要忘记那吃尽苦头、风餐露宿而屡建战功的人。”陶克将军列举自己的战绩,想唤起选民们对他的充分信任,果然激起了一阵掌声和欢呼。‎ 接着约翰·爱伦演讲,他说:“同胞们,陶克将军说得不错,他确实在那次战争中立了奇功。我当时是他手下的一名无名小卒,替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这还不算,当他在丛林中安睡时,我还携带着武器,站在荒野上,饱尝了寒风冷露的味儿,来保护他。”他的话音一落,立即引起了选民们的更加热烈的鼓掌。论功绩,爱伦当然比不过将军,但他巧妙地避开这些话题,只就战后在山上保护将军这一点来讲。他要达到的演讲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将军虽然辛苦,毕竟还可以在丛林中安睡,战士则要站岗保卫他。对于这一个晚上来说,爱伦的“功绩”大于将军。这就是爱伦取得选民们同情的原因。将军固然可以成为民众意志的代表,当选为议员,像爱伦这样出生入死而无功可论的士兵,也可以作为民众的代言人。选民们的这种心理,给爱伦造成了有利条件,最终选民选择了他。(选自《巧舌胜似强兵》)‎ ‎15.《你是你的船长》‎ ‎“船长”是一船之主,他应该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具有临危决断、指挥若定的能力。人生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远航,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位船长。这个船长的人选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只能是你自己。‎ 课文从同情心说起,深入论证了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提出养成公平、公正的正义观念,学会用理性正确地把握、主宰自己生命的方向。 ‎ 一、基础知识 ‎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坠地(   )  掐 (   )   抽屉(   )   敞开(   )‎ 障碍(   )  歧视(   )   鄙视(   )‎ ‎2、词语解释 ‎【呱呱坠地】指婴儿出生。呱(gū)呱,婴儿出生时发出的、啼哭声。‎ ‎【交织】课文中指穿梭往来、纵横交错在一起。‎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幸灾乐祸】对他人遭遇灾祸感到高兴。‎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临下方。多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语出《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位_________在女儿所在班级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上的发言,作者用_________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__________的交流,完全符合_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 坠(zhuì)地   掐(qiā)   抽屉(ti)   敞(chǎng)开  ‎ 障碍(ài)    歧(qí)视   鄙(bǐ)视 ‎3、家长  亲切  心与心  演讲 ‎ 二、课文学习 ‎1、“你是你的船长”是什么含义?‎ ‎【明确】其含义是:你是你人生航船的主宰,你的人生之旅怎样全在你自己把握,全在你平时的修养,包括品德、知识与能力。‎ ‎2、文章的正文与题目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正文主要是通过一事三问及其回答,告诉孩子们应该养成公平、公正的习惯,应该做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旅,从而把好自己的人生航向。‎ ‎3、作者为什么以“你是你的船长”为题?‎ ‎【明确】作者演讲目的在于让同学自己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航船,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解析】从作者的演讲目的考虑。‎ ‎4、作者为了提出中心观点,设计了哪三个问题?‎ ‎【明确】‎ ‎① 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 ‎② 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 ‎③ 别人能够感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到别人的疼痛?‎ ‎5、作者设置三个问题的目的何在?‎ ‎【明确】①吸引听众(在场的孩子和家长)。  ②引出中心观点。‎ ‎【解析】从提问题时的听众反应和提问题后的作者总结性语言考虑。‎ ‎6、读下面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1)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2)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因为你自己也同样会有弱点、不幸、失败或缺陷。你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居高临下、歧视或鄙视,没有任何理由伤害或继续伤害一个人。‎ ‎(3)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来,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 ‎(4)同学们,让我们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等你们长大了,从中还要发展出更重要的观念——正义的观念。‎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 ‎(1)作者希望孩子们富有同情心,能够以一个善良的心去感受别人的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 ‎(2)作者希望孩子们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3)作者在说理前用直观形象的实践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为下面讲抽象的道理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论证。带有悬念性,引论巧妙。‎ ‎(4)“公平、公正、正义”这些词表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分寸感。“逐渐”表明是一个养成过程,是长期行为;“公平”是“公正”的前导;公平、公正又是正义的感性基础。十分富有说服力。‎ ‎7、试比较下面两个疑问句,并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 别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受到别人的疼痛?‎ ‎②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比较分析:‎ ‎①是一般疑问句,②是设问句,都能引起听众或读者的注意与思考。‎ ‎8、正标题“你是你的船长”的含义是什么?副标题为“寄语十五岁”,你认为作者最想对十五岁的我们说些什么?‎ ‎【明确】‎ 你是你的船长:“你们要做自己的船长,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 ‎ 寄语十五岁:“让我们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希望你们将来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9、文章开头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好,就从这里开始”,其中“这里”指什么?作者是怎样“开始”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 其中“这里”指“你们整整齐齐地……你们年轻的生命在互相交换着能量。”‎ 作者是这样开始的:让同学们伸手掐自己的胳膊或脸,看疼不疼。‎ 这样做有的好处是:引起听众兴趣,活跃气氛,便于进一步引入自己的话题。‎ ‎10、在孩子们集体过十五岁生日的主题班会上,作者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在自己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她是怎样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的?‎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演讲的思路。‎ 作者希望学生们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做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为了阐述这一观点,作者采取了层层推进的方法。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为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她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接着,她再次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别人能够感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到别人的疼痛?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系列,层层深入,让学生们推己及人,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中心观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一名称职的船长。‎ ‎11、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           ┏主题班会┓‎ 你 ┏第一部分(1)  ┫应邀发言┣ 年轻的生命┓‎ ‎  ┃        ┃讲些什么┃      ┃‎ 是 ┃        ┗健康有力┛      ┃         ‎ ‎  ┃        ┏掐掐胳膊┓      ┃‎ 你 ┃         ┃掐掐脸面┃ 幸福你幸福┣  中国的未来 ‎  ┫第二部分(2~13)┫自觉疼痛┣ 痛苦你痛苦┃  这代人的希望 的 ┃        ┃别人知道┃      ┃  ‎ ‎  ┃        ┗感觉别人┛      ┃           ‎ 船 ┃        ┏公平正义┓      ┃‎ ‎  ┗第三部分(14) ┫有正义感┣ 未来有希望┛         ‎ 长          ┃有同情心┃  ‎ ‎           ┗把握航程┛‎ ‎(2)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段),作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提出本文要议论的问题。‎ 第二部分(2~13段),由同情心入手,逐层深入地议论为什么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第三部分(14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正确驾御人生的观点。‎ 三、深入探究 ‎1、对本文说理方法的理解 ‎【明确】‎ ‎①运用人人都熟知的具体事例生动地说理是本文的显著特点。如文中让同学掐胳膊或脸;看见妈妈切菜时切破了手指该怎么办,使同学们很有切身感受地接受了作者所讲道理,加强了说服力。‎ ‎②抓住关键逐层深入地说理,体现了文章构思的巧妙。文章要讲的观念,是人生应向正义的方向正确地把握人生。作者说理时先反复讲同情心。因为只有同情心,才使公平、公正、正义有扎实的基础。‎ ‎2、本文是一位家长在女儿所在班级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上的发言,作者用真切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请你谈谈它是否符合演讲的基本特征。‎ ‎【明确】本文完全符合演讲的基本特征。‎ 第一,演讲要面对着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个人的思想、观点、看法。本篇作者面对的听众是北京101中学初三(4)班全体学生和家长,她紧紧扣住“你是你的船长”这一主题代表全体家长表达了心声。‎ 第二,演讲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比较完整。本篇的中心是希望学生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要做自己的船长,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为了表达这一中心,作者巧妙地提出几个问题,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逐步地引导孩子们思考,使这篇演讲体现出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结构。作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孩子们掐一掐自己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得到孩子们肯定的回答后,作者说:“知道自己的疼痛,你们有着人类正常的感觉和感受。”接着,她提出第二个问题: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这个问题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意识到:“除了我们自己,别人也能感到我们的疼痛。”作者随之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到别人的疼痛?这个问题同样也得到了孩子们肯定的回答。演讲到此,作者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用抒情的语言做了一个小结:“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紧接着,作者又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从根本上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顺理成章地得出演讲的中心观点: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第三,演讲带有鼓动性。从文中括号部分可以看出,作者抛出的几个由浅人深的问题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孩子和家长。他们认真地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使整个演讲的场面热烈而感人。演讲结尾处的语言更是掷地有声,冲击着在场每一个听众的心灵。‎ 总之,这是一次成功的演讲,具有生活的真实与质朴,可以激励听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演讲者不仅有超群的智力、娴熟的技巧,而且也具备较高的思想品格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①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因为你自己也同样会有弱点、不幸、失败或缺陷。你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在高临下、歧视或鄙视,没有任何理由伤害或继续伤害一个人。‎ ‎③同学们,让我们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等你们长大了,从中还要发展出更重要的观念——正义的观念。一个人要有正义感,一个社会要有社会公正。你们要做自己的船长,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希望你们将来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你们自己、你们这一代人才有希望!‎ ‎1.用词造句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要封闭自己的心灵,要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我们才有开朗的性格。‎ B.小红的自行车丢了,小明幸灾乐祸地给她送去真诚的安慰。‎ C.美国白人对黑人的歧视政策,受到了世界舆论的谴责。‎ ‎2.“希望你们将来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句中两个“希望”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3.请你写出画“________”线句子的含义。‎ ‎4.“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中“这样的能力”是指什么能力?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我们会立刻到抽屉里寻找创可贴。‎ B.我们也能感到妈妈的疼痛。‎ C.我们能感受到掐胳膊时的疼痛。‎ D.我们能感受到其他人的痛苦,并试图去分担或减轻它。‎ ‎5.给选文分层,并概括层意。‎ ‎6.作者认为正义感与同情心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7.这位家长的演讲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心里话想说?请写下来。‎ ‎【参考答案】‎ ‎1.B ‎2.两个“希望”的含义不相同。第一个“希望”是期望出现好的结果;第二个“希望”是有好的前途,好的命运。‎ ‎3.含义是:作者希望孩子们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4.D ‎5.分层:①② || ③‎ 一层:写我们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 二层: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6.同情心是正义感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具有同情心,才能去感受别人的痛苦,想到如何去减轻痛苦,只有正义感才能减轻更多人的痛苦。所以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7.略。(提示:主要写自己的心得或得到的启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胜自己 ‎ ‎①如把我们日常所经历过的种种痛苦烦恼,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这痛苦的来源有一大部分都是不能战胜自己。‎ ‎②当我们需要勇气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懦弱;需要洒脱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执迷;需要勤奋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懒惰;需要宽宏大量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浅狭;需要廉洁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贪欲;需要公正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偏私。‎ ‎③战胜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念。想一想看,你战胜自己的次数多吗?还是时常姑息纵容自己?‎ ‎④当我们尝试一项新工作,接触一个新环境,应付一个新场面的时候,总难免有一种向后牵曳的力量。我们常会退缩地想:还是安于现状吧!还是省事为妙吧!还是不要冒险吧!于是,就在这种种消极的决定中,不知多少可贵的机会流失了。许多人抱怨自己一事无成,恐怕这消极地处理事情的习惯,是使他失败的一个最大原因。‎ ‎⑤每一个人都知道公正廉洁是可敬的、,偏私贪欲是可耻的。但是,事到临头,往往就会有一些你在事先所想不到的理由来影响你正面的决定。比如说:你会把责任推给环境的压力,风气的不良,或一则消极退守的成语。如“_________”之类。其实,那正是你被另一个自己所打败的明证。一个人在必要的时候战不胜自己,是可耻的,任何理由都无法掩饰这种羞耻。一个人应该有力量让自己那光明的一面战胜。否则,你的人生就失败了。‎ ‎⑥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只够使我们知道怎样明辨是非。在明辨是非之外,就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念和约束自己的力量,去遵循我们所知道的正确的路。那需要经过很艰苦的奋斗,需要动用你一切内在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才能把握你所预定应走的方向。‎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本章第②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写出第③④⑤段的段意,再说说各段的关系。‎ ‎4.在第⑤段的横线处,填写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审时度势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趋炎附势    D.识时务者为俊杰 ‎5.“一个人,如果他勤奋,那必定是他战胜了自己的懒惰。懒惰是我们最难克服的一个敌人。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拖延,而把成功的机会错过了。”‎ 这一自然段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还原在第_______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_______自然段之间。‎ ‎【参考答案】‎ ‎1.战胜自己 ‎2.排比  表明每个人的“敌人”——自己无处不在,突出了战胜自己的重要性。‎ ‎3.第③段总说:战胜自己不容易,要靠勇气和信念。‎ 第④段分说:没有勇气战胜不了自己。‎ 第⑤段分说:没有信念战胜不了自己。  关系:总分关系 ‎4.D ‎5.③、④之间。 ‎ 课 外 拓 展 别出心裁的演讲 演讲比赛上,一个参赛者挺精神地走上讲台,向大家宣布:“我向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她的语音甜润,吐字清楚。可是刚说完这句话,演讲者突然下了讲台,向会场外走去。台下的听众面面相觑,先是小声议论,彼此猜测,继而喧声四起,怒不可遏了。‎ 难堪的5分钟过去了,演讲者慢吞吞地回到讲台上,面对激怒的观众,等大家平息下来,她便充满激情地说:“如果我在演讲时离开讲台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在工作时间内,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擅离生产岗位,难道不应该谴责吗?演讲完了。”会场安静了一会儿,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选自《巧舌胜似强兵》)‎ 演讲的语调 适当地调节好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对演讲的成功取到辅助作用。语调与情感态度的关系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重音/慢速:关切   轻音/慢速:思索 高音/慢速:傲慢   低音/慢速:沉重 重音/快速:粗暴   轻音/快速:轻松 高音/快速:急躁   低音/快速:焦急 ‎(选自《演讲基础知识》)‎ 不良的演讲习惯 ‎(一)哗众取宠、故弄玄虚 有的演讲者不在根本原理、根本论点、论据、逻辑结构和语言的规范、准确、鲜明、生动上面下功夫,却热衷于概念游戏,醉心于搬弄一些时髦的名词术语,以装潢自己的演讲:有的专门搜集一些荒诞的小道消息、马路新闻、野史秘闻,单纯猎奇,追求刺激,甚至迎合一部分听众的低级趣味,以耸人听闻,博取廉价的掌声和笑声;有的还喜欢滥用一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欧化句式、文言词汇,在听众面前炫耀自己博学多才;还有的在演讲中堆砌了大量警句格言、名人佚事、漂亮辞藻,把演讲变成了五光十色的“大拼盘”。诸如此类的不良习惯,都是演讲者学风、文风不正的突出表现。这些习惯如不及时纠正,只能弄巧成拙,丧失听众。‎ ‎(二)重复啰嗦、轮番轰炸 有的演讲者,板着面孔,拿着训人的腔调,结果是“出口千言,离题万里”。重复啰嗦,轮番轰炸,群众讥之为“车轱辘话”,每当听到这种演讲,听众无不蹙额锁眉,陷入一种极为难堪的沉闷境地。捷克斯洛伐克讽刺小说家哈谢克的名著《好兵帅克》里有一个克劳斯上校,有一次他对军官发表演讲:“诸位,那么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沟吗?沟就是一批工人所挖的一种凹而长的坑,对,那就叫做沟。沟就是用铁锹挖的。你们知道铁锹是什么吗?铁做的工具,诸位,不错吧,你们都知道吗?”这位克劳斯上校讲的都是一堆废话。他的演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三)夹带衬字或口头语 有些人在演讲中常常带有多余的“哎、呀、啊、吧” “这个这个” “那个那个” “就是说”之类的口头语,有些人则带衬字,如“反正”“是吧”等等。演讲中的衬字和口头语,对演讲的危害很大。轻则破坏语言结构,造成语言断续、停顿,影响听众情绪,削弱宣传效果;重则在社交活动中碰钉子、招烦恼,严重损害演讲者在听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甚至可能引发听众起哄喧闹,导致演讲的失败。‎ 口语交际 一、演讲语言的特点 演讲是人们发表见解、阐述观点和主张的交际手段,不同于人群之间的无意闲谈,因此,演讲的语言和我们平时的说话有很大的区别。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展开性  演讲时虽然可以借助表情手势来表明观点,但主要是通过语言材料把问题交代清楚,把道理阐述明白。所以演讲的语言就不是三言两语,而往往是系统成篇。‎ ‎2.主动性  只要为演讲者提供时间、讲坛和听众,演讲者就可以想法控制会场,按照自己准备好的内容和表达形式以及自己的表述特点、表达风格来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演讲者的语言有较大的主动性。‎ ‎3.组织性  演讲,并不是没有听众的自言自语,而是在听众面前郑重的“独白”,因此不能像平时说话那样随便、散漫甚至杂乱,而是经过演讲者精心安排、过细斟酌和严密组织过的。‎ 二、演讲者应有的心理素质 演讲作为一种社会交际活动,较之个人与个人的交谈,有着许多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演讲对演讲者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在演讲实践中不乏这样的事例:一些演讲者有充分的准备,而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热情、果断、自信、毫无畏惧感,因而能够在演讲中镇定自若,侃侃而谈,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出来;另一些演讲者则冷漠、犹豫、自卑、优柔寡断,尽管有较充分的准备,但在演讲中惊慌失措,致使自己的演讲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演讲者应该具有哪些心理素质呢?从完成演讲任务的要求来看,演讲者应当具有强烈的成功欲,敏锐的观察力,坚强的自制力,充分的自信心。教师在组织学生演讲前,可以对学生的演讲心理进行辅导,使演讲的同学以积极、正常的心态来参加演讲。‎ 写  作 写一篇演讲词 一、演讲词的写作要求 ‎1.明确主旨,突出中心 一次演讲的内容可能很多,但必须有明确的主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旗帜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我们同学进行的演讲一般较简短,最好能确定单一的主旨,做到集中而鲜明。‎ ‎2.合理结构,科学组合 演讲词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协调和谐。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 开头:演讲词的开头通常是对听众的呼语和开场白。呼语要得体。在班里演讲要写上“老师(们)”“同学们”等称呼。如果是在国际场合中演讲,则要尊重习惯,用“女士们,先生们”。‎ 正文:演讲词的正文是主干部分,要写得丰满充实。这一部分的写作大体同于议论文,但语言要注意口语化。‎ 结尾:这是演讲的结束语部分,应当简短有力,就像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有时也可以激情洋溢,激励听众,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结尾部分。‎ ‎3.情理交融,语言生动。‎ 在演讲词写作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情”、“理”二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演讲成功的基石。因此,在写作中能否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是决定演讲成败的关键。‎ 一篇演讲词的优劣,还取决于语言文字的功夫。好的演讲词,语言既富有逻辑性,又生动感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演讲者的观点。‎ 写  字 行楷字书写布局的基本排列形式 一、汉字书写基础知识 要写好一个字,就要安排好字的点画与点画之间,偏旁部首部件之间的关系;要想写好一篇字,就要将书写内容安排在一定的篇幅之内,使其美观、和谐,字与字之间顾盼,行与行之间贯注萦带,全篇气势生动。这就是书写布局,也称之为章法。‎ 在日常生活中,只写一两个字的情况很少,往往要把许多字写在一起,集字而成行,组行又成篇。对于硬笔字来说,书写布局非常重要,因为硬笔字使用的范围很大,学好硬笔字,是为了最终写出一篇满意的字。书写布局就像绘画中的构图,一幅画的局部、细节都很好,但构图如果不理想,整幅画就会黯然失色;一篇硬笔字,如果每个单字都写得很满意,但通篇安排不协调,就会影响整幅字的效果。实际上,书写布局的格式都是书写者根据书写的需要和个人的审美观念而设计的。‎ 从汉字产生那天起,人们去书写表现,总是有一个布局形式,不同的书写形式实际上就是一个书写布局的创造,尤如诗歌的书写与书信的书写形式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16.《南京大屠杀》‎ 这篇报告文学,真实地记录了1937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南京进行三次集体大屠杀和两次最典型的零散屠杀,以铁证如山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惨绝人寰的疯狂暴行,提醒中国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橱窗(  )   蹒跚(   )   悚然(   )   蹂躏(   )‎ 庵观(  )   自焚(   )   侥幸(   )   虐待(   )‎ 徘徊(  )   尸骸(   )   褴褛(   )   恶煞(   )‎ 笼罩(  )   簇拥(   )   逾 (   )   熏天(   )‎ 蛊惑(  )   撰写(   )   人寰(   )   寻觅(   )‎ ‎2、形近字 ‎┏悚:悚然    ┏躏:蹂躏    ┏庵:庵观 ‎┗敕:称敕    ┗蔺:姓蔺    ┗奄:奄奄一息 ‎┏骸:尸骸    ┏侥:侥幸    ┏蛊:蛊惑 ‎┗骇:惊骇    ┗绕:环绕    ┗盅:酒盅 ‎3、词语解释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壤,现在写作“攘”。‎ ‎【举世闻名】全世界闻名。形容非常出名。‎ ‎【生气勃勃】形容生命力十分旺盛,充满活力。‎ ‎【毛骨悚然】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的恐惧感觉。毛,毛发。骨,脊梁骨。悚(sǒng),害怕的样子。‎ ‎【蹂躏(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蹂(róu),踩;践踏。‎ ‎【令人发指】叫人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令,使。发指,头发直竖起来,形容人愤怒到极点的样子。‎ ‎【逝者如斯】指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褴褛(lánlǚ)】(衣服)破烂。‎ ‎【凶神恶煞】泛指凶恶害人的鬼神。也用来形容恶人。‎ ‎【簇涌】课文中指许多人聚集一起涌向(某地)的样子。‎ ‎【逾】超过。‎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鼓噪】喧嚷。‎ ‎【蛊(gǔ)惑】毒害,迷惑。‎ ‎【杀戮】屠杀,杀害(多指大量地)。‎ ‎【寻觅(mì)】寻找。‎ ‎【惨绝人寰】人世上再没有那样凄惨的了。人寰(huán),人世。‎ ‎4、根据课文填空 ‎《南京大屠杀》是一篇____________(体裁)。本文所举经历了南京大屠杀的重要人证是_______________。南京大屠杀中,南京军民共_________________人遇难。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 橱窗(chú)    蹒跚(pánshān)  悚然(sǒng)   蹂躏(róu lìn)  ‎ 庵观(ānguàn)  自焚(fén)    侥幸(jiǎo)   虐待(nüè)‎ 徘徊(páihuái)  尸骸(hái)    褴褛(lánlǚ)  恶煞(shà)  ‎ 笼罩(zhào)   簇拥(cù)     逾(yú)     熏天(xūn)  ‎ 蛊惑(gǔhuò)   撰写(zhuàn)   人寰(huán)   寻觅(mì)‎ ‎4、报告文学 静缘老太太 三十多万 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二、课文学习 ‎ ‎1、请你仔细阅读文中开头的景物描写,说说作者这样开头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景与人形成的反差、对比,给人震撼力、冲击力,提醒人们毋忘国耻。‎ ‎2、在南京大屠杀的惨案中受害人不计其数,而文章却以一位老太太的发疯引入故事,请你仔细阅读对老太太的细节描写,说说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老太太的精神失常证明日寇令人发指的罪行。‎ ‎3、请你细读下面句子。说说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并体会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深层含义。‎ ‎①时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终离人世,然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 ‎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③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明确】‎ ‎①议论;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 ‎②抒情;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 ‎③议论;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民族的光荣,也应牢记祖国的深重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 ‎4、列举日寇1937年12月在南方犯下的滔天罪行。‎ ‎【明确】‎ ‎(1)1937年12月10日,日军军官向井敏明、野田岩展开屠杀中国人比赛,半天分别杀死毫无抵抗之力的中国平民106人、105人。‎ ‎(2)1937年12月13日,在燕子矶日寇枪杀5万中国人。‎ ‎(3)1937年12月15日,日寇焚烧庵观,疯狂蹂躏静缘。‎ ‎(4)1937年12月15日夜,数千中国人被日军绑缚枪杀后丢进江中。‎ ‎(5)1937年12月17日,日军集体枪杀被俘的中国士兵。‎ ‎5、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举例说说“报告”与“文学”在文中的结合。‎ ‎【明确】“报告”,讲究事实的真实性。“文学”讲究典型性、艺术性等。‎ ‎6、日本为什么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明确】因为这毕竟是不光彩的历史,不利于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不利于日本国内对青年人的统治,尤其是少数日本政客和极右翼分子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使不明真相的日本青年再次上当受骗。发生在1982年、1986年及2001年的审定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事件,便是明证。‎ ‎7、怎样看待中国放弃战争赔偿一事?‎ ‎【明确】这是从中日关系大局出发,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做出的正确选择。并不是中国人健忘,也不是中国人麻木。中日关系的原则应是正视历史、放眼未来。所以国家放弃了战争赔偿,但不放弃民间的赔偿。‎ ‎8、说说你对下面的句子的理解。‎ ‎①入夜,我在长江边徘徊。大江东去,逝者如斯。时光可以流逝,受害者终离人世,然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 ‎②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了。‎ ‎【明确】‎ ‎①夹叙夹议。其中末句的议论,强调了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的重要性。‎ ‎②这里的议论既提示了日寇杀人竞赛的惨无人道,又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9、由于作者对真实材料进行了加工取舍和组织安排,注意点面结合,既有场面描写,又有人物形象刻画,因此具有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试举例说明。‎ ‎【明确】文章开头选取了静缘老人路经老槐树下受刺激精神失常的描写,引出半个世纪前她所遭受的令人发指的暴行,把读者的思绪拉回到令人无法忘却的“南京大屠杀”。作者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增强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第1段:描写老太太身体瘦弱、右目残缺、步履蹒跚、眼睛流露出恐惧和绝望、双手哆嗦、没命奔跑、绝望地呼叫。表现出作者对受害者的无限同情,对日寇暴行的愤怒的控诉与声讨。‎ 在对燕子矶大屠杀的描写中也做到了点面结合。写江边聚集着近十万黑压压的人群,他们极度恐惧,四散逃去,子弹像雨点般向人群飞来,遍地都是死尸,层层叠叠。在这十万逃难者队伍中,作者把镜头对准一位衣着华丽的少妇,详细描写了她惨遭杀害的整个过程:她满面泪痕,毫不犹豫地跳入刺骨的江水中,几乎快摸到船舷了,突然右手被人用木桨狠狠地砸了一下,她尖叫一声沉入水里,……少妇中弹倒下,刺刀穿过母亲心脏扎入孩子右肋,又一刀穿透母亲的腹部扎到孩子下身……。整个过程惨不忍睹。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在取材方面颇具匠心。因为限于篇幅,作者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的万一,日军犯下的暴行绝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作者力求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有幸存者的控诉,有当年杀戮者的叙述,有当年日军新闻媒体的报道,有军事法庭的统计数据。‎ ‎10、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作者写本文有什么用意?‎ ‎【明确】‎ ‎①让我们记住这场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自强奋进,振兴祖国,绝不让历史重演。‎ ‎②日本右翼势力曾于1982年、1986年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企图否定南京大屠杀,作者写作此文正是为了警告那些企图抹杀历史的人:中国人民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否认、抹杀或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思潮和势力抬头。‎ ‎【解析】报告文学的现实性很强,回答时要结合其写作背景。‎ ‎11、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寇令人发指的兽行的?‎ ‎【明确】作者从三个方面叙述了日寇的兽行。‎ 第一层次主要写日军集体大屠杀的三件惨案。燕了矶大屠杀、下关大屠杀和草鞋峡大屠杀。‎ 第二层次主要写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个典型惨案。两个杀人恶魔的杀人比赛和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三百多人的血腥事件。‎ 第三层次写法庭查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集体大屠杀和零散大屠杀的案数和个数。‎ ‎【解析】此题较简单。回答时应注意语言要简练。‎ ‎12、“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课文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细读课文,概括一下课文着重记述了哪几起大屠杀惨案。‎ ‎【明确】写了三大屠杀惨案:‎ ‎(1)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 ‎(2)12月15日夜的下关大屠杀;‎ ‎(3)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 ‎13、学完课文,我们对南京大屠杀有了更真实,更具体的了解。应当说,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对“耻辱”二字,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果你面临同样的情况,难免一死,你准备怎么做? ‎ ‎【明确】对于耻辱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人数上说,被屠杀的南京市民竟有三十多万;一是从精神上说,被屠杀的市民竟毫无反抗,甘心被杀戮。‎ 我准备拼死一搏。因为同样是死,一定要轰轰烈烈地死,象李清照说的那样“死亦为鬼雄”。‎ ‎【解析】可将此事件与历史上盛唐时期日本屡次来华学习比较;也可想象假如事件的双方交换,各自反应如何。‎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有骨气的例子,如文天祥、闻一多等。事情虽不可同日而语,但做人的原则是相同的,像毛泽东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4、请你站在第三国的立场上,公正地评价南京大屠杀。‎ ‎【明确】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罕见的大屠杀,是对人性、人的尊严的严重践踏。‎ ‎【解析】可将此与纳粹德国疯狂屠杀犹太人相联系。‎ ‎15、课文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朝日新闻》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和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等大量史料,说一说在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上,引用这些资料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首先,引用这类资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既活现了幸存者亲身经历的大屠杀,又反映了外国人目睹的日军暴行,还以法庭查证证实史实的毋庸置疑,也通过战犯本人的交待,道出了大屠杀的真相。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叙述南京大屠杀惨状,更具现场感、真实性,更有冲击力、震撼力。其次,引用这类资料还有其现实意义:现在在日本有人甚至企图把南京大屠杀事件当作“无稽之谈”。文中大量引用日本众多媒体的报道和战犯本人的交待,无疑起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作用,有力批驳了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者的弥天大谎。‎ ‎16、本文在记叙中穿插了精当的议论和抒情,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明确】‎ 第一部分末段“入夜,我在长江边徘徊。大江东去,逝者如斯。时光可以流逝,受害人终离人世,然而历史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夹叙夹议。其中末句的议论,强调了牢记民族灾难,勿忘国耻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在写三个集体大屠杀后,转入写“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前,有“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一句议论,这里的议论既揭示了日寇杀人竞赛的惨无人道,又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同样由写日军杀人竞赛转到写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三百多人时,也用了一个议论句(“如果说向井敏明和野田岩是两只杀红了眼的恶魔,那么田中军吉简直比恶魔更凶残”)起承上启下作用。文章第二部分末段,也是夹叙夹议。‎ 第三部分是较为集中的议论、抒情部分,也是文章的总结、点题及升华主题的部分。其中第一自然段,借记叙抒情。第二自然段,夹叙夹议,揭露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第三自然段,前一句夹叙夹议,后一句借议论抒情,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备感欣慰、自豪之情。第四自然段,议论,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文明、民族的光荣,也应该牢记祖国的深重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第五自然段,议论,是对第四自然段的阐释,也是点题。‎ ‎17、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2)段落分析 课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用倒叙手法写当年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突出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都无法抹平静缘老太太心中的裂痕。‎ 文章开头先写举世闻名的南京城当今的城市风光,接着写在一派生机勃勃、和平繁荣的景象中,一位老太太因见到当年惨遭蹂躏的老槐树而又一次发疯。景与人形成的反差、对比,给人震撼力、冲击力,提醒人们毋忘国耻。接着文章引用了美国护士的日记,证实是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使老太太精神失常。这一部分最后一小节夹叙夹议,通过议论强调时光可以流逝,历史却无法忘却,也不应该忘却,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毋忘国耻。‎ 第二部分:揭露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 这部分可以分三个层次,先总后分地叙述。‎ ‎(1)“风景秀丽的燕子矶……长江简直成了叫唤地狱。”,这一层次主要写日军集体大屠杀的三件惨案:‎ ‎①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 ‎②12月15日夜的下关大屠杀;‎ ‎③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 ‎(2)“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了……对田中军吉的杀人过程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照片。”主要写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个典型惨案:‎ ‎①两个杀人恶魔的杀人比赛;;‎ ‎②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300多人的血腥事件。‎ ‎(3)“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恐怕很难做出甚至是粗略的统计。”这个层次写法庭查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集体大屠杀和零散大屠杀的案数和人数。‎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南京大屠杀是经过国际法庭判定的,是有历史定论的。文章第二部分的安排也颇具匠心,在写了三个集体大屠杀惨案、两个令人发指的零散屠杀案后,结尾处还引用了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材料。从结构上看,写查证的法律证据也起到了总写的作用。法庭查证材料铁证如山,不容置疑。从内容上看,用数字说明增强了说服力。在引用“查证”后,文章还补上了外国观察家的看法和当时情况的补述,说明事实上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了我们多少同胞是难以计数的。‎ 第三部分:点题——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民族的奇耻大辱,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三、深入探究 ‎1、对课文主旨的整体理解 ‎【明确】 ‎ 本文选自1987年第7期《解放军文艺》,有删节。‎ 从1939年到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万余人。二战对人类文明是一场巨大的摧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惨剧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进行的六个星期屠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黑暗一幕,无疑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恐怖暴行。六十多年前,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南京的三十多万军民遇难。对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这一滔天罪行,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民不会忘记。本文写于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在这之前日本右翼势力曾于1982、1986年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中国人民绝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否认、抹杀或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思潮和势力抬头。本篇报告文学就是以大量史料证据及目前尚存的人证,揭露了日寇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行。‎ ‎2、对本文写作特点的理解 ‎【明确】 ‎ ‎(1)文章采用倒叙手法开头,有助于突出幸存受害者巨大的心理创伤,为后文描述南京大屠杀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便于读者理解、接受。本文写于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距离当年的惨案为五十年。一些读者,尤其是五十岁以下的读者对这段历史相当陌生,对当年的大屠杀不太了解,也难以理解。因此为了让读者有更形象直观的认识,作者先描绘了熙熙攘攘的南京街头,一派和平繁荣的气象中,一个老太太见到老槐树发疯的反常场面,引发读者思考,接着叙述她的遭遇,激起读者强烈的同情心,进而产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强烈愿望。作者的这种倒叙手法使用得非常巧妙,用事实激发读者兴趣,使读者自然地理解那一段灾难。‎ ‎(2)所引数字确凿,语言形象,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揭露日军暴行时,引用具体数字或约数来说明集体屠杀或零散屠杀的人数,还引用法庭查证有力揭露了日军的残暴,让读者面对面感受那次惨绝人寰的灾难。作者在描述某一屠杀场面时,描绘了南京市民的惊慌与恐惧,如“伸长脖子”“翘望”写盼望过江的急切心情。作者还描绘了日军的惨无人道。如用“狰狞”形容两个日本军官杀人时的面部表情,突出其残忍,用“津津乐道”写出日本报纸的助纣为虐等。这些词语的使用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正面对那场血淋淋的屠杀,从而更加痛恨日本右翼势力歪曲教科书的罪恶行径。这也显示了作者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 ‎(3)文章结构完整,结尾发人深省。文章以倒叙手法描述那场实难,对南京大屠杀从三个方面来写,先总后分地叙述,结尾呼吁我们要记住灾难,振兴民族,不让历史重演!明确了写作目的,读者也就会深思自己应该怎么做。‎ ‎3、“报告文学”体裁简介 ‎【明确】 报告文学是借助形象来迅速反映真人真事的文学体裁。它是文艺性的通讯、特写、速写的总称。‎ 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闻性,二是文学性,三是政论性。它必须把现实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或史实、迅速、准确、真实地报告给广大读者,这是它的新闻性。但它又必须把具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以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也就是说,它必须注重人物形象描绘,重视情节结构的艺术组织与安排,语言必须具有文学色彩。报告文学的内容完全属于真人真事,是作家采访、调查,观察所得的材料,但是由于对这些采访材料作了加工取舍和组织安排,注意了人物形象刻画,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报告文学要求作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情感,审美观点倾注于作品之中。作者有权对他所见的事实发表评论。这就形成了报告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政论性。‎ 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小论有明显之区别。它尽管与新闻报道一样,必须做到事实准确、反映迅速,但它可以对客观事实进行提炼和概括,而新闻报道则不需要;尽管报告文学同小说一样,强调描写人物和事件,但它可以从事件和人物出发进行直接议论,发表作者自己的见解。而小说则是强调作者的见解只能通过形象的塑造体现出来,作者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一)‎ ‎(甲)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 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 日军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总计在南京屠杀34万人。‎ 对战犯的审讯是时隔8年后举行的。连外国观察家也认为,上述数字是比较保守的统计。还有许多法庭难以查证的事实,成千上万的人被枪杀后又浇上汽油焚尸,骨灰残骸被江水冲得无影无踪;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秘密活埋地点……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很难做出甚至是粗略的统计。‎ ‎(乙)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我不想也没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甲)文字列举数字有什么作用?‎ ‎2.“连外国观察家也认为,上述数字是比较保守的估计。”“比较保守”是什么意思?‎ ‎3.(乙)段文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请写出抗日战争的起止年代。开元盛世出现于哪个朝代,当时的皇帝叫什么?‎ ‎5.在(乙)段中,作者感到欣慰和自豪的分别是什么?这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6.(探究题)(乙)段最后一句话“……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目前的学习任务,联系自己的人生目标,请你说一说准备“怎么走”“今后的路”?‎ 课内阅读(二)‎ ‎①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②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③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④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 ‎⑤我不想也没必要发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给文段中标有红色字体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寻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惨绝人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大意。‎ ‎3.说一说第②自然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写的是什么内容?‎ ‎4.阅读第③自然段,此段表达什么感情?‎ ‎5.如何理解第④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6.课文最后说:“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请想一想,谈谈今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一)‎ ‎1.增强了说服力。说明法庭查证材料铁证如山,不容置疑。‎ ‎【解析】列举数字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比较保守”在这里的意思是上述统计数字比实际死亡人数要少。‎ ‎【解析】联系后面的内容可以知道因一些法庭难以查证的事实而死亡的人数没有被统计在内,而这个数字也是很可观的。由此可知,“比较保守”的意思是难统计到的不完整的比较少的。‎ ‎3.点题。让我们记住这场灾难,振兴自强,不让历史重演。‎ ‎【解析】叙事性文章的结尾处如果使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那么结尾处如果使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那么结尾的作用一定是点题,或点明中心。‎ ‎4.抗日战争1937年爆发,1945年结束。开元盛世出现于唐朝,当时的皇帝叫李隆基。‎ ‎5.‎ 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6.首先我会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努力汲取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多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其次,进入社会后,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这就是爱国的最佳体现。我会将爱国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功夫,最后,我会时刻捍卫祖国的尊严,即使有机会走出国门,我依然会不懈努力,为了报效祖国,“师夷长技以制夷”嘛。我不会敌视外国的先进技术,我会积极学习,然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以上仅为参考答案。每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但陈述时应遵循的一个原则是自强爱国。‎ 课内阅读(二)‎ ‎1.(1)mì  寻找  (2)huán  人世 ‎2.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民族的奇耻大辱,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3.夹叙夹议,揭露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 ‎4.前一句夹叙夹议,后一句借议论抒情,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备感欣慰、自豪之情。‎ ‎5.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文明、民族的光荣,也应该牢记祖国的深重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 ‎6.此题是一道开放性题。‎ 拓展阅读 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泄漏 ‎36人受伤  其中3人伤势严重 ‎(1)新华社哈尔滨8月9日电(记者吴晓东  梁冬)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近日发生一起侵华日军遗弃在华的化学毒剂泄漏事件,致多人受伤。截至目前,已确认受害人数为36人,其中门诊治疗7人,另有29人接受住院治疗。卫生部及解放军307医院的多位医学专家已赶到齐齐哈尔市,将对受害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8月4日早4时,齐齐哈尔市某开发公司在市内的一处工地施工时,从地下挖出5个金属桶,其中一个不慎被当场挖破,桶内的油状物溅出并渗入土中。上午9时,两个民工买下这5个金属桶,并对其进行了切割,又造成两个桶内的油状化学物品外泄。这两个民工将金属桶全部转卖给当地居民区内的一家废品收购站。由于挖出金属桶的工地上受到污染的残土被清运到几处地点,造成了污染扩散。晚6点,有三人相继发生头痛、眼痛、呕吐等病状。晚8时,齐齐哈尔市公安机关接到报案。‎ ‎(3)事故发生后,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出动了150多名警力控制了10多处污染源,防止了污染的进一步扩散。同时,组织医疗单位对中毒者进行紧急抢救。外交部、国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等部门也相继派人,组成调查组,了解事故原因。‎ ‎(4)经技术分析,防化专家一致认定,诱发本次事故的5个金属桶为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桶内的油状化学物品为芥子气。‎ ‎(5)据集中收治本次事故患者的解放军203医院介绍,本次事故的受害者入院时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皮肤糜烂、头晕、恶心、双目刺痛等临床症状,但到目前为止,除仍有三名与毒剂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出现了白血球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弱、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严重之外,多数患者的病情已经稳定。尽管目前多数患者已经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但由于芥子气的影响往往是缓慢的,按照权威的看法,患者的潜伏期可能是几小时甚至几个月,因此当前的医疗工作仍不能有丝毫的麻痹。 ‎ ‎(选自《燕赵都市报》) ‎ ‎1.给标有红色字体的字注音。‎ 糜烂(    )   芥子气(  )‎ ‎2.“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泄露”是本消息的________,“36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是本消息的______。‎ ‎3.请概括叙述一下污染是如何扩散的。‎ ‎4.受害人受伤后均出现了什么样的症状?当病情已经稳定时为何当前的医疗工作仍不能有丝毫的麻痹?‎ ‎5.阅读文章(3)(4)段,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答案,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有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 ‎7.请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你对本消息的阅读,说说报告文学与消息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mí)(jiè)‎ ‎2.正标题;副标题 ‎3.略  4.略  5.略  6.略 ‎7.相同点:必须写真人真事,具有新闻性;不同点:消息要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写得较概括,简短,比较平实。报告文学除新闻性外,还具有文学性,可以有适当的艺术加工。它还具有政论性,要求作者以历史见证者对它所见的事实发表评论,显示浓烈的感情。 ‎ 课 外 拓 展 历史悲剧的现场实录 ‎——访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惨剧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进行的六个星期屠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黑暗一幕,无疑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恐怖暴行。‎ 坐落在南京水西门大街四百一十八号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就是这一人类悲剧的现场遗存。该馆的所在地,既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的遗址,又是遇难者丛葬地。为悼念遇难者,南京市政府于1985年建成这座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五千平方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由中国目前最具影响的建筑设计师之一齐康教授设计。整个纪念馆造型就像一座墓地,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 走进纪念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手书的题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上,一座巨大的石碑耸立在人们面前,其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有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三十万人”、“古城的灾难”等大型雕塑及和平鸽;祭奠广场石壁上,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三十万”的大字;墓地广场有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十七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整个纪念馆构成了以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怆景象。‎ 遗骨陈列室里陈列着该馆1985年建馆以及1998年4月两次从纪念馆所在地的江东门“万人坑”中挖出的遇难者遗骨(表层土层中)。这批万人坑遗骨经过法医学、医学、考古学、历史学者的严格鉴定,被确认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 走进呈墓穴形状且半地下的史料陈列大厅,就仿佛走进了一座人间地狱。这里陈列着一千余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图表和见证资料,采用了灯箱、沙盘、泥塑、油画、复原景观、多媒体触摸屏、电视和电影等多种陈列手段,并配有中、英、日文字说明,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该馆现在已成为国际间祈求和平与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开馆以来,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海部俊树以及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荷兰、丹麦、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智利等数十个国家的著名人士曾来这里参观和悼念。每年来此参观的中外游人达六十万人,累计已达八百多万人。 (陈光明)‎ 历史不容抹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今天在此间谈了他对日本教科书事件的看法。‎ 朱成山说,这是一起很严重的事件,它的严重性在于日本政府使右翼势力歪曲史实的行为合法化。日本曾在1982年和1986年发生过类似事件,但那两次都是日本民间组织的行为。而这一次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了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右翼势力企图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争论说和疑问说等不明确的概念误导青少年,但南京大屠杀是经过国际法庭判定的,是有历史定论的,南京的千余名大屠杀幸存者、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一千多幅图片资料和累累白骨都是有力的证据,历史不容抹杀。‎ 朱成山还说,日本右翼势力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企图抹杀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也驱使他们试图通过其他方式来重塑“大日本帝国”的形象,但世界人民不会答应。‎ 据朱成山介绍,日本的一些日中友好协会和友好人士是反对右翼势力的这种做法的,他们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是承认的。每年的4月、8月和12月,遇难同胞纪念馆都要接待很多前来表示忏悔和悼念的日本友人。(杨艳)‎ 南京大屠杀又有新证据 中国江苏网6月18日消息:昨天上午,明妮·魏特琳的亲属辛迪·魏特琳及其女儿,在美国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副会长陈婉秋的陪同下,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辛迪表示,愿意将明妮·魏特琳生前的书信复印件提供给南京有关方面,而这些信件将是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又一铁证。‎ 明妮·魏特琳1912年曾来中国合肥办学传教,1919年至1940年5月,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教务主任、教育系主任,两度代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在惨烈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守学院的魏特琳与20多位西方人一起,组织安全区,不顾日军的屠杀与威胁,奋力救助处于危难之中的南京难民。当时魏特琳所在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收容和保护了一万名以上的妇孺难民。‎ 此次来宁的辛迪·魏特琳表示,明妮·魏特琳在南京期间,一直和家人书信联系,与她的日记一样,这些书信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家人都愿意将这些书信的复印件提供给南京有关方面,以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卢斌 远强)‎ 专家细说南京江东门“万人坑”‎ 近年来,在南京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万人坑”遗址,陆续发掘出208具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在昨天举行的2000年南京大屠杀史学术交流会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向记者介绍了两年来对江东门“万人坑”遗址发掘、考证的情况。‎ 填补了历史空白 在南京,在许多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立起了石碑,将历史记载的血腥的一页刻在了石碑上。每到清明节,这些地方都摆满了祭奠者放上的鲜花和花圈。‎ 过去埋在地下的血腥场面,谁都不想重新翻开。因此,南京过去在施工中发现的大屠杀遗址,都没有做现场保存。包括建在江东门“万人坑”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1984年到1985年的施工过程中,推土机曾推出过许多白骨。但是,施工人员只捡回了几件日军的子弹壳和衣扣等物品。‎ 谁能想到,近年来,日本一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所谓“学者”,竟然不断散布“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在历史的结论里找“茬”。因此,保留历史证据成为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1998年4月3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职工在整理草坪时,挖出四具排列密集的遗骨骨架。南京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了“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遇难同胞遗骨埋葬地考古发掘队”,填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申请书”。经过两年的发掘,在这块只有40平方米的坡地上,发掘出208具死者遗骨。‎ 朱成山说,这次发掘填补了南京大屠杀史料保存的一个空白,南京有了一个原貌保存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骨现场。从此,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科学鉴定正好60年 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荒唐言论令人惊讶,他们甚至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陈列的遗骨是“文化大革命的遗骨”。这次发掘江东门“万人坑”后,让这种谎言不攻自破。‎ 这次发掘的遗骨,经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南京鼓楼医院等单位用多种科学仪器进行检测,其中双线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验,其股骨密度为1.803,接近国际公认的“地下掩埋56年的尸骨骨密度值为1.81”的数值。专家肯定:该处遗骨埋葬时间距检验时间为60年。‎ 据史料记载和幸存者回忆,慈善机构曾于1938年初在此掩埋,到1998年,正好是60年。‎ 滥杀无辜的铁证 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虚构派”代表人物田中正明谎称,“根据红十字会统计表,这里埋葬8427具,其中妇女和儿童一具都没有,称为万人坑的白骨堆,埋葬的一定是战死的士兵。”‎ 朱成山说,在这208具遗骨中,可鉴定年龄的120具遗骨中,从3岁到60岁都有。其中儿童遗骨32具,老年人遗骨12具;在可鉴别性别的82具遗骨中,女性成人遗骨为16具,占20%。‎ 在这批遗骨中,还留下了死者生前被蹂躏的证据。6号遗骨生前是18岁至20岁的女性,右侧骨盆有一刀刺痕迹,而且与当时日军所使用的枪刺完全吻合。106号遗骨和91号、109号、114号遗骨,都有铁钉钉入人体的痕迹。‎ 还只掀开冰山一角 目前,南京已将这40平方米的遗骨埋葬地向世界公布和开放。‎ 但实际上,整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建在白骨堆上。有资料证实,这个万人坑周围,共埋尸达28730具。‎ 由于近年来南京市政建设的发展,江东门地区已经从荒郊变成了市区。已经不可能把这片当年埋尸的大水塘全部发掘出来。‎ 就是这40平方米的白骨丛中,当年建设施工时,还埋下了两条水管。80年代在这里修路时,也迁走很多遗骨。因此,这里的建筑和围墙下,都埋着当年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遗骨。‎ 今天,人们只能从这40平方米的白骨堆中,窥见昔日那惨绝人寰的一幕。(陈光明)‎ ‎17.《寻找时传祥》‎ 这篇通讯以叙述的方式,介绍了劳动模范时传祥的感人事迹,表现了他敬业、实在、正直、本分的性格特点。号召人们学习时传祥勤奋劳动、正直为人的精神,学习时传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时传祥”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劳动模范、掏粪工人。他曾以正直、敬业、实在的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本文的题目“寻找时传祥”的含义是呼唤时传祥那种“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的精神。‎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偌大(   )   老茧(   )   诚挚(   )   黯然(   )‎ 薯干(   )   瑞 (  )   倪 (   )   聊天(   )‎ ‎2、形近字 ‎┏沧:沧桑    ┏崇:崇高   ┏蔑:污蔑 ‎┗苍:苍茫    ┗祟:鬼祟   ┗篾:蔑匠 ‎┏薯:薯干    ┏颠:颠倒   ┏黯:黯淡 ‎┗署:行署    ┗巅:山巅   ┗谙:谙熟 ‎3、词语解释 ‎【偌(ruò)大】 这么大;那么大。‎ ‎【人海茫茫】 形容人群数量庞大,像汪洋大海一样。‎ ‎【人事沧桑】 指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诚挚】 诚恳、真挚。‎ ‎【淳朴】 淳厚,质朴。‎ ‎【记忆犹新】 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的事物的印象依然新鲜。‎ ‎【黯(àn)然】 情绪低落的样子。‎ ‎4、文学(文体)常识 ‎《寻找时传祥》是一篇________,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________”系列报道中的一篇。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________。三十六年前,一个北京掏粪工人(  )与共和国的主席(  )握了一次手。作者写作本文是希望人们像时传祥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偌大(ruò)    老茧(jiǎn)  诚挚(zhì)  黯然(àn)‎ 薯干(shǔgān)   瑞(ruì)   倪(ní)    聊天(liáo)‎ ‎4、通讯  重访精神高原  一等奖 时传祥 刘少奇 正直  敬业  实在 二、课文学习 ‎ ‎1、第一部分只有短短的5句话,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请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掏粪工人,一个国家主席,地位悬殊之大,却将他们相提并论,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在读者心中会产生很多疑问:他们为什么同死于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互相握了手,等等。激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这些悬念在下文都一一得到解答。‎ ‎2、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下面标红色字体的词语的含义。‎ ‎(1)今天,循着那渐被淡忘了的历史,记者重访时传祥的足迹,探寻他的生前身后。‎ ‎(2)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漠然。‎ ‎(3)很快,一张国家主席与掏粪工诚挚握手交谈的照片传遍了大江南北。‎ ‎(4)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明确】‎ ‎(1)探求;寻找。‎ ‎(2)从眼睛中透露出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3)诚恳真挚。‎ ‎(4)形容情绪低落的样子。‎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根据语境来思考归纳词语的能力。做这样的题,一要联系句子,有时还要联系语段等来整体感知全句的含义,并初步体会标红色字体词语的意思,二要了解解释词语的常见方法。如:利用形声字来理解字词的含义的方法;分合法;比喻形容法等。例句中的“探寻”和“诚挚”可利用分合法,而“双眼漠然”和“黯然”可结合利用形声字及比喻形容法来解释即可。这类题实属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题。做好这类题,一方面应平时多积累语言,特别是应弄清词语的含义;另一方面还应学会运用词语、用好词语。‎ ‎3、作者为什么要寻找时传祥?时传祥是什么人?‎ ‎【明确】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公德的沦落,寻找时传祥实际上是寻找一种精神——正直、敬业、本分、实在的一种起码的做人品格。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的人。时传祥是北京掏粪工人;是全国劳动模范,曾出席过“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中被遣送回乡;1975年去世。‎ ‎【解析】写一个人物的根本出发点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呼唤。第二问要点为职业、荣誉。‎ ‎4、“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漠然。在崇文门路边,遇到几位老师傅。‘时传祥?!’惊讶中便有些激动,接着,就像是述说自己的光荣一样,‘知道吗,那时咱们这北京也有一种‘热’,那叫‘义务掏粪热’!”提到时传祥,大中学生和几位老师傅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中学生“摇头”、大学生“双眼漠然”,几位老师傅先“惊讶”,后“激动”。说明年轻人对时传祥已相当陌生,上了年纪的人对他则相当熟悉,对那个时代相当怀念。人们对劳模(实际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的漠然,引发一个深邃而重大的主题,即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说明了写作本文的必要性。‎ ‎【解析】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方法,意在强调重提时传祥的必要,如果人们都熟悉他,就不必再说了。‎ ‎5、本文是“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说说“重访精神高原”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时代改变,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该变。时代需要寻找时传祥精神,时代需要呼唤时传祥精神。‎ ‎【解析】“高原”在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精神高原”当指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重”有第二次的意思。“重访精神高原”含有一种再次追寻当年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意思,在这里指时传祥精神。‎ ‎6、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时传祥的正直、敬业、实在、本分的?‎ ‎【明确】本题旨在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写他敬业、实在:一是通过为耿大爷家从厕坑捞砖、洗砖、垒墙、清厕的事来写的;二是通过运粪改用汽车后,他带领工友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事例。‎ 写他正直、本分:一是通过时传祥家人的话;二是通过“有身份人士”的话以及时传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写的。‎ ‎7、劳动模范时传祥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这篇通讯却以“寻找时传祥”为题,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谈谈“寻找”的深刻含义。‎ ‎【明确】“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真、敬业、实在、本分地做人;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8、时传祥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你从周围人的身上能找到时传祥精神吗?试举例说明。‎ ‎【解析】这是一道既联系课文理解思想内容,又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开放性题。做好这道题,可分二步,一步是深入理解课文,找出时传祥的人格魅力;二步是关注现实社会,寻觅像时传祥式的人物即可。这类开放性题目,已成为平时各类考试及中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做这类题,一应关注课文,二应联系现实。结合课内外答准答全。‎ ‎【明确】时传祥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他敬业、实在、正直、本分,他坚持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具有时传祥精神的人,如徐虎、李素丽、李国友、叶景林等。‎ ‎9、这篇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明确】首先,这篇通讯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即今天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个性特征鲜明。全文透露出一种十分平实、十分朴素的风格,但字里行间,又体现出热烈而鲜明的情感。这篇报道十分重视用事实说话。另外,作品的谋篇布局和细节处理、语言运用等,也都比较讲究,可读性强。‎ ‎【解析】这是文章的写作特点,也是我们学习本文的目的。这样的题应从主题的挖掘、语言风格,文章结构等几方面考虑。‎ ‎10.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2)段落分析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交待了整篇通讯的历史背景材料,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了环境背景。‎ 作者在这一部分向读者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刮起的狂飙,毁掉了一个掏粪的工人,也毁掉了共和国的主席,更毁掉了我们做人的良知。‎ 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一种复杂的心情即:在“重访精神高原”中深感主题是激烈的、思考是痛苦的,倍感“重访精神高原”是必要的、重要的。‎ 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侧重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先总写“面”上的情况,每天每年怎样干活:每天掏粪,背粪的总重量得有五吨;十七八年,没有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再选写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为耿大爷家从厕坑捞砖、洗砖、垒墙、清厕的事;二是写了运粪改用汽车后,时传祥带领工友们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益的例子。‎ 第三部分侧重写时传祥的正直、本分,并通过时传祥家人及“挺有身份的人士”的话,说明时代呼唤时传祥精神。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时传祥在文革动荡年月里正直为人、待人的事,其中还以插叙的形式写了五六十年代时传祥成为全国著名劳模后,回乡仍坚持扫村里大道的事,突现了时传祥做人一贯的本分、正直。文章最后写作者采访时传祥老伴及与几位“有身份的人士”的对话,写中央首长关心时传祥一家及善良正直的人们从内心深处赞美时传祥精神。意在点题:时代需要寻找时传祥精神,时代需要呼唤时传祥精神。 ‎ 三、深入探究 ‎ ‎1、对本文写作特点的理解 ‎【明确】‎ ‎(1)平实、朴素的风格中蕴含着热烈而鲜明的感情。通篇文章都十分注意“用事实说话”,几乎没有形容词,更没有记者的主观议论。而读者通过作品所受到的启发却是强烈而深刻的,原因在于,记者将自己激动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索都隐藏在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客观叙述之中了。‎ ‎(2)文章结尾含蓄,耐人寻味。表面看,“写时传祥”遭人嗤笑,但事实是,正是这“笑中”的“一个人后来单独”对记者表示了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向往——这是一种更深刻、更耐人寻味的对主题的深化,是对今天人们内心仍存美好的一种肯定。‎ ‎(3)细致的细节描写。如为耿大爷清厕,作者用“卷起”、“一块块捞出来”“冲”、“垒”等词语来表现时传祥的实在、敬业。又如写时传祥右肩上的老茧,写其大小、质地,充分表出了时传祥的敬业、勤劳。‎ ‎2、本通讯有何现实意义? ‎ ‎【明确】本文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通讯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即今天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的答案是:时代变是应该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们那样正直、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 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3、本通讯的语言有何特点? ‎ ‎【明确】文章通篇追求用一种十分平静的形式和格调,来揭示内容丰厚的重大主题。有评论者称之为“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通篇读下来,是一种十分平实、十分朴素的风格,透过字里行间,作品所体现出的情感却是热烈而鲜明的。原因在于,记者将自己激动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索都隐藏在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客观叙述之中。通篇报道十分注意“用事实说话”,几乎没有形容词,更没有记者的主观议论,而读者通过作品所受到的启发却是强烈而深刻的。‎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①后来,便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月。‎ ‎②背了大半辈子粪的时传祥因与被污蔑为“工贼”的共和国主席握过手,便也成了“工贼”。‎ ‎③挨打、挨骂、吃不饱又成了时传祥的生活。1971年,他带着一身病痛被遣送回解放前他揣着七块糠饼子、步行十三天来京的山东农村老家。‎ ‎④淳朴的乡亲不认为他是什么“工贼”。几十年后,老家的农民大爷还记忆犹新:“那才叫真正的好人啊!五六十年代,哪天早晨起来看到村里大道被扫得干干净净,乡亲们就知道,准是传祥回家了。”‎ ‎⑤可是,这次回家时传祥却扫不动了。‎ ‎⑥1972年l0月26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竟变得很激动。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插上,又让做几样“好菜”,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他要敬十三年前这一天握过他的手的刘主席一杯:“就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个坏人!”‎ ‎⑦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 ‎⑧1973年春节,时传祥听到刘主席已逝世,便精神失常了。两年后的5月19日,他也走了,时年60岁。‎ ‎⑨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⑩记者默然。‎ ‎⑾几天前,记者与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聊天。有人问:“忙什么?”“在写时传祥。”大家就笑。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说:“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1.联系文段,解释文中标红色字体词语的含义。‎ ‎①污蔑:‎ ‎②黯然:‎ ‎2.整体感知文段,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 ‎3.第④段是什么顺叙?这段写了什么?表现了时传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第⑨段写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5.第⑾段写记者采访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的话的目的是什么?‎ ‎6.读罢文段,你能说出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色吗?‎ ‎【参考答案】‎ ‎1.①污蔑: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②黯然:情绪低落的样子。‎ ‎2.侧重写时传祥的正直、本分,并通过家人及“挺有身份的人士”的话,说明时代呼唤时传祥精神。‎ ‎3.插叙。写了五六十年代时传祥成为全国著名劳模后,回乡仍坚持扫村里大道的事,表现了时传祥做人一贯的本分、正直。‎ ‎4.写作者采访时传祥老伴、写中央首长关心时传祥家人。‎ ‎5.目的是写善良正直的人们从内心深处赞美时传祥精神。‎ ‎6.①语言平实、朴素,感情热烈鲜明;  ②开头异峰突起,给人以历史纵深感,结尾含蓄,深化了主题;  ③用事实说话,追求真实性。‎ 补充阅读 老  王 杨  绛 ‎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候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位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五,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象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本文写人记事,材料较为琐碎,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2.“文革”期间,作者一家受到冲击,作者夫妇被下放到“干校”经受了很多磨难,生活处境并不理想,她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我们家”对不幸者老王已是关爱有加,文末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 ‎ ‎【参考答案】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与老王的交往。本文兼用两种顺序组织材料:一按逻辑顺序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依次写了他的职业、生理缺陷和居住条件;二是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依次写了他老实做生意、送人看病不肯收费、“文革”期间生计艰难和去世前一天来“我”家致谢等片段。‎ ‎2.作者一家当时处境虽不好,但与遭遇更加不幸的老王相比,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作者认为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他们改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作者这样说,反映了她善良的品格和人道主义精神。 ‎ 课 外 拓 展 一、时传祥简介 时传祥,男,1915年生。1933年到北平当掏粪工人。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崇文区清洁二分队掏粪工,班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平均每天掏粪9O桶,高出队友2O%,在担任75名青年职工的班长时,给青年传技术、帮思想、带作风,闯嫌脏、怕累、恋爱结婚三关。他的“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高尚精神,受到全社会的尊重。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还与国家主席刘少奇合影留念。“文革”期间,遭受迫害,遣回原籍。1973年周恩来总理得知他患病后,派人接回北京治疗,两年后不幸逝世。生前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二、作者简介 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版主编。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三、作者附语 ‎“文革”期间,一个被师傅一手带大的人,把师傅打了;“文革”后,他带着妻儿跪在师傅的遗像前,泪流满面……‎ 是什么力量使他举起了手?又是什么力量使他跪下了膝?‎ ‎“革命”了的“文化”刮起的狂飙,既毁掉了一个掏粪的工人。也毁掉了共和国的主席,更毁掉了我们做人的良知。‎ 思考已是相当痛苦,主题显然也较激烈。但新闻作品是客观的,让事实说话。通讯《寻找时传祥》通篇追求的是一种十分平静的形式和格调。后来,《工人日报》总编辑,也是本文的责任编辑张宏遵撰文,称之为“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凡中显机锋”。‎ 通讯发表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四、赏析 ‎《寻找时传祥》是一篇内涵丰厚、主题重大的新闻作品。从它的采写修改到正式发表,再到第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我已几次读过。新闻界很多专家说这是一篇优秀通讯,最近它又荣获1995年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我想是有道理的。‎ ‎《寻找时传祥》是《工人日报》去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另外两篇分别是王铁人和孟泰。很明显,这都是溘然长逝的人物了。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来写他们,写什么,怎么写,都是颇费思考的,必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也就是说,要发掘这些劳模身上仍然闪烁着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寻找时传祥》正是在这里找到了契合点。‎ 从时间跨度上讲,这篇通讯所及近乎半个世纪,从解放前到五六十年代到“文革”,又到今天;就人物而言,作品涉及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般干部、工人、农民,工人又有老劳模、新工人……;从内容来看,有对老工人、新工人平凡劳动的讴歌,也有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批评,有对“文革”文化道德层面的反思,也有对今天人们“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的探寻,还有对“干活人的道理”的思索……‎ 由此表明,这已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人物通讯。记者是把它作为一个现时的重大问题来采写的;与此相关联,通讯也就跳出了好人好事的窠臼,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比较重大的主题。‎ 这个主题就是,今天我们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品的结论是:应像时传祥们那样,“时代变是应该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做人的道理不该变”——话是朴素的,但对照现实,我们不难发现,这无疑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呼喊。‎ ‎《寻找时传祥》是一篇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通讯。通篇读下来,是一种十分平实、十分朴素的风格,透过字里行间,作品所体现出的情感却是热烈而鲜明的。原因在于,记者将自己激动的情感和理性的思索都隐藏在一种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客观叙述之中。通篇报道十分注意“用事实说话”,几乎没有形容词,更没有记者的主观议论。而读者通过作品所受到的启发却是强烈而深刻的——这与现在一些虚张声势、情感虚假的报道形成明显的对比。‎ 通讯的开头和结尾值得单独一说。‎ 开头异峰突起,给人以历史纵深感。结尾含蓄,表面看“写时传祥”遭人嗤笑,但事实是,正是这“笑中”的“一个人后来单独”对记者表示了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向往——这是一种更深刻、更耐人寻味的对主题的深化,是对今天人们内心仍存美好的一种肯定。‎ 另外,作品的谋篇布局和细节处理、语言运用等,也都比较讲究,可读性强。‎ ‎18.《阿炳在1950》‎ 本文是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记忆》中的一个专题片“阿炳在1950”的文字稿。专题片主要介绍了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也就是他人生的最重要的一年——1950年。这一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正是这次录音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并使《二泉映月》得以名垂中外音乐史册。这次录音也传为佳话。‎ ‎“阿炳”的一生是悲惨的,有很多坎坷的经历,但作者没有过多涉及,笔墨集中在他在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这一年的时间里,反映了新中国改变阿炳的命运这一主题。以事实证明只有新中国才能使艺术之树长青,才真正重视民间艺术家的创作。‎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储师竹(  )    生涯(  )    稀罕(  )‎ 便携式(  )    琵琶(  )    蹒跚(  )‎ ‎2、字音及字形 ‎┏锡  无锡(xī)    ┏炳  阿炳(bǐng)   ┏旅  旅行(lǚ)‎ ‎┗踢  踢球(tī)    ┗柄  把柄(bǐng)   ┗旋  旋律(xuán)‎ ‎┏搀  搀扶(chān)   ┏享  享誉(xiǎng)  ┏诞  诞生(dàn)‎ ‎┗馋  嘴馋(chán)   ┗亭  亭子( tíng)  ┗延  延安(yán)‎ ‎3、形近字 ‎┏巅:巅峰     ┏券:证券    ┏嫌:嫌弃 ‎┗颠:颠倒     ┗卷:试卷    ┗赚:赚钱 ‎┏截:截断     ┏骥:良骥     ┏聆:聆听 ‎┗戴:穿戴     ┗冀:冀北     ┗伶:伶俐 ‎4、词语解释 ‎【主旋律】指音乐演奏中一个声部的主要曲调。引申为一般文艺作品的主要精神或基调。‎ ‎【害煞(shà)】犹言害苦。‎ ‎【聆听】常指仔细注意地听。‎ ‎【稀罕】稀奇。(近义)稀奇 ‎【清规】课文中指佛教或道教规定信徒应守的规则。今亦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多含贬义)。‎ ‎【衣钵(bō)】原指佛家以衣钵为师徒传授之法器,后来引申为指师传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如痴如醉】形容十分陶醉的样子。‎ ‎【不温不火】表示恰到好处。‎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 ‎【高山仰止】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课文里形容人们听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巅峰】原指顶峰,山的最高点。一般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功力】课文中指本领,造诣。‎ ‎【造访】拜访,访问。‎ ‎【千古绝唱】课文中指千百年来音乐造诣最高的作品。‎ ‎4、词语辨析 稀罕  稀奇 ‎【辨析】‎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不常见而使人感到新奇的意思。‎ 主要区别:“稀罕”指稀少而难得,常用于否定句式,带轻视意味,如我倒不稀罕什么奖。“稀奇”多指新奇、奇特或不常见的事物,如稀奇古怪。‎ ‎5、根据课文填空 ‎(1)阿炳,原名________,《_____ 》是他的传世之作。为他录音的两位音乐家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本文是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_____ 》中的一个专题“阿炳在1950”的文字稿。‎ ‎(3)两位教授抢录下的六首乐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储师(chǔ)竹   生涯(yá)   稀罕(xīhan)‎ 便携式(xié)   琵琶(pípa)  蹒跚(pánshān)‎ ‎5、‎ ‎(1)华彦钧  二泉映月  杨荫浏  曹安和 ‎(2)记忆  ‎ ‎(3)《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二、课文学习 ‎ ‎1、文章标题为《阿炳在1950》,点明了人物,时间,可见时间对人物相当重要,在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使标题如此命名?请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来。不多于100字。‎ ‎【明确】1950年是阿炳生命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这次录音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并使《二泉映月》名垂中外音乐史册。所以,标题命名为《阿炳在1950》。‎ ‎【解析】由文章第三部分,尤其是写到《二泉映月》的巨大影响可以看出。‎ ‎2、阿炳是什么人?1950年对他有什么特殊意义?‎ ‎【明确】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在道观长大。十五六岁时,已是无锡道教界一名出色的乐师。1928年,他双目失明,人们从此习惯叫他瞎子阿炳。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流浪卖艺中度过的。阿炳演奏的许多乐曲,都是他自编的。代表作为《二泉映月》。其他作品有《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曹安和两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正是这次录音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并使《二泉映月》得以名垂中外音乐史册。所以说1950年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年。‎ ‎【解析】此题并不难,要善于组织语言。‎ ‎3、“有一天我去上课,因为天冷,我在外面先灵活灵活手指,无意当中拉了阿炳的《二泉映月》中的主旋律,……”我“无意中”包含着必然,请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 ‎【明确】说明黎松寿老先生当年对阿炳的《二泉映月》的旋律非常熟悉,非常喜欢,《二泉映月》似乎已成了黎松寿自己的曲子,所以很自然地就拉了出来。这也反映了《二泉映月》被发现是必然的,而发现时间、发现的机缘,相关人物是偶然的。这就是偶然中包含着必然。‎ ‎【解析】受人喜爱的事物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它终有为众人所知的一天。这是必然性。而其他因素如发现时间、发现人物等就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了。‎ ‎4、《金圆券害煞老百姓》事件反映了阿炳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敢叛逆,有正义感。‎ ‎【解析】敢说别人敢怒不敢言之事。‎ ‎5、文中说:“1950年是他(阿炳)在世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人生的重要一年。”为什么1950年对阿炳来说是重要的一年?‎ ‎【明确】这一年中央音乐学院的四位音乐家来到刚解放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正是这次录音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 ‎6、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解析】写1950年是阿炳人生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的《二泉映月》被发现,唱片出版轰动全国全世界。课文重点记叙了《二泉映月》的诞生经过。‎ ‎7、课文反复提到《二泉映月》,为什么?‎ ‎【明确】因为《二泉映月》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日本著名的世界级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听完《二泉映月》后,感动得双膝跪地,泪流满面。许多世界级交响乐团如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等都先后演奏过《二泉映月》。‎ ‎【解析】找表现《二泉映月》巨大影响的内容。‎ ‎8、“他从来没有随便收取人家施舍的一个钱。他是纯粹靠演唱来维持生活,从不向人乞怜。人家叫他演奏,他才演奏,人家给他报酬,他并不道谢,也不争多嫌少。”这一段话表明阿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有骨气,清高。‎ ‎【解析】不要施舍,不为钱随意改变自己,对钱并不特别看重。‎ ‎9、简要叙述《二泉映月》的诞生过程。‎ ‎【明确】由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的,由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家录制保存下来的。‎ ‎10、举例说说《二泉映月》在音乐史上产生的影响。‎ ‎【明确】‎ ‎(1)成为中国民乐的代表。‎ ‎(2)被美国人民推荐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 ‎(3)送入太空作为问候外星生物的礼物。‎ ‎1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主人公的命运的?‎ ‎【明确】‎ ‎(1)人物自身的命运展示。‎ ‎(2)多个人、多角度地叙述,来揭示阿炳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以及他的个性,特别是对1950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二泉映月》等乐曲的录制等方面的描述来展示人物的命运。‎ ‎12、介绍阿炳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顺序?从中反映出阿炳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倒叙,插叙;敢叛逆,有骨气 ‎13、作者根据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特点,将解说词(宋休字)与人物同期声(楷体字)结合起来叙事写人。举例说明作者是怎样多角度、多层面地来展现阿炳的命运的。‎ ‎【明确】关于作者多角度、多层面展示阿炳人生这一特点。‎ 从内容上看,作品既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既“点”上写1950年为阿炳录音的经过,又“面”上写阿炳饱经沧桑的一生。在“点”上写为阿炳录音经过时,既详写了为名曲《二泉映月》的录制,也略写了其他五首曲子的录制,并补充说明了《二泉映月》成为绝唱的原因;在“面”上写阿炳一生时,既写了他的艺术生涯,也写了他的铮铮傲骨,还同时叙写了他的出身及爱情生活等。‎ 从结构和写作手法上看,电视片既有大量解说词旁白,也有6人之多的出镜与同期声播出;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既有顺序,也有倒叙、插叙;既有叙述、说明,也有议论、抒情。如解说词中大部分是记叙,但也恰到好处地插入了议论、抒情和说明。‎ 插入的议论兼抒情的部分如:‎ ‎(1)1950年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人生的重要一年。‎ ‎(2)那些为阿炳录音的人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次录音将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3)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不管是阿炳亲自演奏的,还是其他人改编的版本,都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4)可惜当年录音时由于录音钢丝不多,我们已无缘听到了;‎ ‎(5)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 ‎(6)如果不是黎松寿偶然拉响《二泉映月》的旋律,如果不是1950年杨荫浏、曹安和到无锡录音,如果不是吕骥的造访和热心推荐,如果这些不经意中发生的故事并没有发生,我们也许就听不到这一段千古绝唱;‎ ‎(7)《二泉映月》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等等。‎ 插入的说明如:‎ ‎(1)课文中插入介绍当时无锡道教音乐的情况;‎ ‎(2)据当地熟悉阿炳的音乐行家回忆,阿炳录音时已经不在巅峰时代;‎ ‎(3)这是阿炳一生中惟一的一次登台演出;‎ ‎(4)引用杨荫浏教授《阿炳小传》中的资料等。‎ ‎14、新中国改变了民间艺人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 仔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你认为阿炳最值得庆幸的是什么?‎ 如果不是黎松寿偶然拉响《二泉映月》的旋律,如果不是1950年杨荫浏、曹安和到无锡录音,如果不是吕骥的造访和热心推荐,如果这些不经意中发生的故事并没有发生,我们也许就听不到这一段千古绝唱。‎ ‎【解析】阿炳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遭受了太多的生活痛苦,双目失明、身患重病、生活无着,音乐只能做为谋生的手段,很多曲目没能很好地保存下来,真令人扼腕痛惜。但他又是幸运的,他总算熬到了新社会,遇到了那么多热心于民间音乐发掘的专家、教授,使他6首曲目得以录制和流传。文中四个“如果”看似偶然,实有其必然性。首先阿炳的音乐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加上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一些有高度责任感的音乐工作者,醉心于民间音乐的采集整理,热心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1950年必然成为阿炳的幸运之年,也是他一生中最幸运的时刻,应该说新中国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他的艺术生命,使他的音乐成为民族的,也成为全世界的了。‎ ‎【明确】表面上看来这段话是课文所写几个部分内容的一个概括,是作者为这些人不经意中做的这些事叫好、庆幸。但透过字里行间及文中的背景材料,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作者对新中国的讴歌,对党的文艺政策的歌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又哪来阿炳艺术生命的新生?阿炳最值得庆幸的是他在世的最后两年无锡解放了,中国解放了,是新中国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 ‎15、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2)段落分析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950年秋天……我们已无缘听到了。”写1950年秋,中央音乐学院两位教授回故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的演奏录音的缘由,并用倒叙、插叙穿插介绍了阿炳的艺术生涯和坎坷人生,以及他敢叛逆、有骨气的性格。‎ 第二部分“1950年9月2日……催弟也随之而去。”详细介绍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的经过,并简单介绍了录音三个月后饱经沧桑的阿炳即吐血病故。‎ 第三部分“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二泉映月》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这部分主要写抢救《二泉映月》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相关经过和意义,并说明它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曲目。‎ 三、深入探究 ‎1、中国名曲中,除了《二泉映月》,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两首。‎ ‎【明确】《高山流水》、《胡笳十八拍》、《阳春白雪》、《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寒鸦戏水》、《步步高》、《将军令》等。‎ ‎【解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博览群书。‎ ‎2、(探究题)阿炳一生坎坷,却创作出了《二泉映月》这样的经典作品。你学完本文,一定有所触动,请将你最深的感受写出来。不多于一百字。‎ ‎【明确】乐观看人生。坎坷的经历是一笔财富。假如阿炳一帆风顺,他就创作不出《二泉映月》这样内涵深邃、结构严谨的作品。客观面对生活的考验,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风雨。记住“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解析】将阿炳的经历与成就对比,可得出结论:在生活中成长。只要有自己的观点,且理由充分,语句流利,皆应肯定。‎ ‎3、(探究题)一生生活在下层的瞎子阿炳竟能创作出世界级经典作品。请思考他创作的源泉是什么?他的灵感来自何方?‎ ‎【明确】他创作的源泉是他坎坷复杂的生活经历。他的作品,尤其是《二泉映月》是他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将他在旧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都深刻地表现了出来。另一方面是他深厚的音乐基础。这些也都是他灵感的触发点。‎ ‎【解析】可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及自己平时掌握的有关材料整理答案。允许有个人观点,但须有说服力。‎ ‎4、对本文文体特点和写作特点的理解 ‎(1)作为一篇电视专题片的文字稿(可视为报告文学),本文在叙事方式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由多个人、多角度地叙事。这样多角度、多层面的叙事,增强了所述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众多人物的同期声采访既增添了历史感,也增添了现场效果;与此同时,也增加了电视画面的可看性。解说词中则又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和说明。‎ ‎(2)文章还发挥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特点,将解说词(宋体字)与人物同期声(楷体字)结合起来叙事写人:同期声有多个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介绍阿炳;解说词中则将记叙、议论、抒情和说明融为一体。‎ ‎(3)作为电视专题片,它在报道深度上有别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以事实报道为基础,通过对事件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事实因果的探究、相关问题的评述,揭示和升华事件的本质。‎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这六首被抢录下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它们被带回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 ‎②当年担任中国音协主席的吕骥先生,在对音乐研究所的一次造访中,听到了阿炳的音乐,深为感动。在他的亲自过问下,1951年,阿炳的唱片出版,并立即轰动了全国,《阿炳曲集》也跟着出版。阿炳的音乐开始深入人心,并且飞越了国界,成为许多世界级交响乐团的经典演奏曲目。二十多年后,日本著名的世界级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听完《二泉映月》后,感动得双膝跪地、泪流满面,《朝日新闻》还专为此发表文章——《小泽先生感动的泪》。‎ ‎③如果不是黎松寿偶然拉响《二泉映月》的旋律,如果不是1950年杨荫浏、曹安和到无锡录音,如果不是吕骥的造访和热心推荐,如果这些不经意中发生的故事并没有发生,我们也许就听不到这一段千古绝唱①。‎ ‎④1950年9月25日,录音后的第23天,已成了新闻人物的阿炳在无锡牙医协会成立大会上表演节目。从来都是站着演奏的阿炳今天可以坐下来为大家演奏了。‎ ‎⑤这是阿炳一生中惟一的一次登台演出。‎ ‎⑥阿炳故乡的无锡人民广播电台,于1956年10月将原来电台每晚播出的结束曲换成了《二泉映月》。‎ ‎⑦“文革”中,《二泉映月》停播十年。‎ ‎⑧1978年,《二泉映月》恢复播出至今。‎ ‎⑨现在,《二泉映月》是全国二胡比赛的必奏曲,更是二胡名家的常奏曲目。‎ ‎⑩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德国斯图加特室内乐团,法国里昂交响乐团都先后演奏过《二泉映月》。‎ ‎⑾《二泉映月》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 ‎1.给下面标有红字字体的字注音。‎ 绝唱(  )  双膝跪地(  )  吕骥(  )  热心推荐(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3.第①段运用了什么句式?用这一句式的效果如何?‎ ‎4.第②段写日本著名的世界级指挥大师听完此曲反应如何?为什么有此反应?‎ ‎5.新中国改变了民间艺人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仔细阅读第③自然段,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思想感情。‎ ‎6.文段第⑥⑦⑧⑨段写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7.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谈谈你听这首曲子的感受。‎ ‎【参考答案】‎ ‎1.jué  xī  jì  jiàn ‎2.主要写了挽救《二泉映月》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相关经过和意义,并说明它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曲目。‎ ‎3.被动句。间接说明阿炳创作的乐曲影响大,造诣深。‎ ‎4.感动得双膝跪地、泪流满面。从侧面表现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在世界上的反响情况,更表现文章的主旨:《二泉映月》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 ‎5.表面看这段话是课文几个部分的总结,是作者为这些人不经意中做的这些事叫好、庆幸。实际上透露了作者对新中国的讴歌,对党的艺术政策的歌颂。‎ ‎6.写无锡人对这位民间艺术家的怀念,从侧面反映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的意义。‎ ‎7.略 补充阅读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 ‎(1)客人敲开了贝多芬的家门。‎ ‎(2)“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他厌恶别人打扰他,他要的是孤独和安静……”‎ ‎(3)但是这个好心肠的女人经不住客人的苦苦要求,捏弄着她的围裙答应去试试看,不过,她说:“答应我,你们一定要按照我的意思决定去留。”‎ ‎(4)她带领来客到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里,最惹人注目的是两架对放的大钢琴。女佣在一旁指点着说:‎ ‎(5)“他在这架钢琴上工作,他在那架钢琴上经常弹奏。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过去那一边是他的厨房,他自己做东西吃,吃得简单随便,也不让我帮他一点忙。可怜他几乎完全聋了,又常常不舒服,什么声音他都听不清楚,看着真教人难受。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瞧,他下来了,我希望他不会责怪我。”‎ ‎(6)沉重的脚步声踏在楼梯上清晰可闻。到第二层的时候,他稍稍停留。随后他走进门来了。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而他给人明显的印象就是他能担负得起。‎ ‎(7)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8)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9)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10)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11)“什么?又怎么了?”他大声说。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倒霉,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是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 ‎(12)女佣向客人指了指。‎ ‎(13)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 ‎(14)他又粗着嗓子喊道:“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 ‎(15)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16)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17)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 ‎(18)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19)贝多芬神往地说:‎ ‎(20)“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21)他接着说:‎ ‎(22)“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23)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24)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25)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和巴赫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26)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心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27)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1.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在感到贝多芬的坚强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作为平凡人的贝多芬,试概括一下这样的贝多芬形象。‎ ‎2.阅读课文6、7、9三小节,思考这些段落对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 ‎3.课文20小节中“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4.课文22小节,贝多芬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贝多芬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当有人来拜访他,并希望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当无端被打扰时,他一样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也不免叹息,感到软弱。‎ ‎2.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生活之窘迫,压力之巨大,同时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忍无比的生命意志。‎ ‎3.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4.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做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却遭遇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与“巴望”则表现出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 课 外 拓 展 一、一代宗师光照人间 《二泉映月》千古绝唱 为时4天的华彦钧(阿炳)艺术成就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25日降下帷幕。来自美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大陆的著名学者、教授,向大会宣读了30余篇论文,并分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丰硕的学术成果和辐射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光彩眩目的一章。‎ 阿炳,以他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和百听不厌的作品《二泉映月》征服了世界观众,奠定了他中国民间音乐一代宗师的地位,这是与会学者一致的共识和肯定。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赵砜的发言为此作了生动的注释:“在民族音乐范围内,应该提出两个伟大的名字。那就是刘天华和华彦钧,前者是在文人音乐的基础上,寻找一条创作民族音乐的道路,后者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创作民族音乐的道路”,“华彦钧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受到中国文人式的教育,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学了道教音乐,在沉重的人生坎坷中,在对江南民间音乐广泛涉猎之后,通过自己的博大精深的民间音乐实践,用自己最熟悉的乐器二胡和琵琶,抒发了人间最真诚的音乐情思,忧国、忧世、忧民,而且是在对自己人生坎坷而深情、悲愤的忧思之中,抒发了这种忧民、忧世、忧国的情操,所以,才能给人们以极大的感动和激发。”‎ 美国学者沈星扬精辟的论述引起学者们的注目:“严肃的音乐催人向上,阿炳的音乐就是属于严肃音乐的精品,它不是浅层次的人与人感情的交流,而是人与宇宙的对话,是音乐的‘天问’,它把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上去,他的作品很像诗中的李白。我们很需要这种描述人与宇宙关系的作品,很需要这种音乐内涵深邃、结构严谨、技巧完美,推进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了解阿炳和《二泉映月》,就会创作2l世纪的音乐。美国人听了阿炳的作品后,叹息说,这么好的音乐,怎么只有六首?!其实,这六首已体现了阿炳的体系,是阿炳的精华,是人们一辈子也开掘不完的财富。”‎ 对阿炳作品的音乐内涵,学者们一致认为不能作标题式的图解,要听阿炳的作品,必须先读懂阿炳的人生。阿炳的作品是他一生坎坷遭遇又紧紧地维系着国家命运饱含着血泪的结晶,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本质的体现。为此,鲁日融教授认为:“对阿炳来说,生活与音乐是一体化的,音乐是他生活的‘发言’,音乐又是与他个人的全部气质、品性高度一体化的,音乐是他这个人的‘外化’的结晶,音乐对于他是在无意识层面所作的哲学自述。”有人补充:如果说贝多芬创造了西方音乐的《命运交响曲》,那么阿炳就创造了东方音乐的二胡《命运交响曲》。‎ 来自日本相模原市的中国音乐爱好会会长世本二郎,介绍了相模原市举办“纪念华彦钧(阿炳)先生诞生100周年音乐会”的盛况,举办音乐会那天正遇台风,大雨滂沱,主办者担心听众来不了,想不到雨一停,听众如潮水一般涌来。音乐会后,听众在意见卡上写到:从来没有听到如此感人肺腑的音乐。一位70多岁高龄的日本老太说,《二泉映月》是“魂”的音乐。‎ 阿炳的作品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他的音符、乐句、旋律中包含着一个时代民众的哭、笑、怨、愤、祈求、憧憬、搏击、抗争,融会了千百万人民的心声。与会学者由衷地感到阿炳的“骨气”正是他音乐的乐魂,离开了这一点,他的音乐就不可能如此令人回肠荡气,也不能有如此鲜明的民族个性。如果说他在音乐作品中让人扼腕长叹,给人一腔凛然正气,那么,在他长达20余年的卖艺生涯中的“说新闻”时时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千百万民众代言,以他通俗、幽默、风趣的艺术表现形式抨击时世,博得听众的共鸣,这是任何一位民间艺术家所做不到的,这从另一侧面显示阿炳人生的光彩。‎ 阿炳生活在那样黑暗的时代,不可能是个完人,也不能苛求他十全十美。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和封建礼教的规范来匡正阿炳,应该看到阿炳坚挺的人格和博大的心胸及音乐家爱国的本质。黎松寿是阿炳的故交,他深知阿炳,他说:“我们不要一个循规蹈矩的雷遵殿道士,而要一个敢于叛逆的音乐家阿炳。”从阿炳的艺术人生和作品出发,探本求源,从音乐创作的规律和内容形式的完美结合,发掘研究,从社会学、民俗学、音乐学、演奏学、比较学、审美学等各个角度分析观照,使这次研讨会达到一个新的学术高度,体现了音乐理论崭新的学术水平。‎ ‎(许墨林,《无锡日报》1993年11月28日)‎ 二、阿炳与《二泉映月》‎ 脍炙人口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爱听。但是,你了解它的作曲者瞎子阿炳吗?你知道《二泉映月》的由来吗?你知道《二泉映月》这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在向你诉说着什么吗?‎ ‎《二泉映月》的曲作者叫华彦钧,乳名阿炳,江苏无锡人。他从小随做道士的父亲在道观里长大,道士们做道场用的乐器竹笛、三弦、二胡、琵琶等乐器他逐渐地全都学会了。十五六岁时,他已成长为无锡道教界一名出色的乐师。1928年,他双目失明,人们从此习惯地叫他瞎子阿炳。由于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也变卖一空,他开始了流浪的卖艺生涯。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种比乞丐强不了多少的流浪卖艺中度过的。‎ 阿炳演奏的许多乐曲,都是他自编的,《二泉映月》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乐曲就像他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乐曲有时像对美好景色的回忆,有时又像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旧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到用二胡演奏的这首乐曲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道:“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能够保存下来,要归功于杨荫浏、曹安和两位音乐家。1950年暑假,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这两位音乐家,携带学院刚刚买到的一台进口钢丝录音机回到家乡无锡,找到久仰大名的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要为他的演奏录音。当时阿炳已经多年不演奏乐器了,手头也没有乐器,杨荫浏就从乐器店现买了琵琶、二胡各一把,在阿炳练习了三天之后,录下了《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 第二年当他们再去看望阿炳时,这位饱经沧桑的民间音乐家已经因病去世了,他们录制的《二泉映月》等乐曲,成了阿炳仅存于世的绝响。当年为《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录音后,杨荫浏问起这首乐曲的曲名,阿炳说这首乐曲没有名字,是他随便拉的。杨荫浏又问他常在什么地方拉,他说在街头,也常在惠山的亭子上拉。因为惠山脚下有一泓美丽的泉水,名为“天下第二泉”,杨荫浏说,那就叫《二泉映月》吧!由此可知,乐曲的名称本是即兴而定,与乐曲内容本身联系不大。因此,我们在欣赏这首乐曲时,可以不囿于标题的含义,而对音乐的真实感受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齐易,《中国教育报》2002年3月5日第8版)‎ 三、《二泉映月》赏析 熟悉的乐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山水秀丽的江苏无锡: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出惠山“天下第二泉”那美丽的景色。伴着泉水的涌动,这支婉转的乐曲又仿佛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曲子的作者名叫华彦钧,出生在江苏无锡。他对民间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从小就学了击鼓,吹笛,拉二胡,弹琵琶。十五六岁时,已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乐师。而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疾病使他双目失明了。贫病交加的他,流落在街头,生活极为艰苦。但他骨气刚毅,从不乞求别人的施舍,而是以卖艺为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瞎子阿炳。阿炳长期生活于社会的底层,有着鲜明的爱憎,他曾编演过许多乐曲,《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二胡曲代表作。由于他生活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他也曾编演过许多讽刺性的乐曲,向邪恶势力挑战,如《听松》、《汉奸的下场》等曲目,表达了他对日寇及汉奸的极大的义愤,而他因此也成为了反动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1947年,阿炳遭国民党殴打成疾,被迫停止了卖艺生活。‎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阿炳终于盼到了全国的解放,他的艺术生涯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采访了阿炳,并在匆忙中录下了他所弹奏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六首乐曲。他还答应半年后继续录制二三百首二胡曲。可是,由于他长期遭受旧社会的折磨,竟于当年12月4日吐血去世了。阿炳之死以及他数百首乐曲的失传,不能不说是中国音乐史上永远无法弥补的一大损失。‎ ‎《二泉映月》作为他仅保留下来的几首曲目之一,显得弥足珍贵,它也被看作是作是作者一生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二泉映月》以一种抒情式的音乐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月映惠山泉的景色和作者那无限深邃的感情。全曲共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 在曲子开端是一段引子,它仿佛是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向我们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仿佛在乐曲开始之前,作者已经在心中默默地说了好久了,不知不觉地发出这声叹息,乐曲如同一个老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而又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在倾诉着在所处的那个时代所承受的苦难压迫与心灵上一种无法解脱的哀痛,他在讲述着他辛酸悲苦而有又充满坎坷的一生,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第四段到达了全曲的高潮,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那是阿炳的灵魂在疾声呼喊,是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可以说,这首曲子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奏上,都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真挚感情,它不仅在国内深得人民喜爱,也在国际乐坛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它以它深沉、悠扬而又不失激昂的乐声,撼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弦……‎ ‎19.《滑铁卢之战》‎ ‎“滑铁卢”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边的一个小村的名字,1815年6月重新执政的拿破仑决定率12万法军在此与威灵顿率领的22万英普联军决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此战又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拿破仑的“百日王朝”覆灭,他被流放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并囚死于此。‎ 本文叙述了世界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滑铁卢战役的经过,着重描写了拿破仑麾下的将军格鲁希,认为是格鲁希的惟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增援皇帝,导致了拿破仑的败局。观点未免偏颇,但也有一定道理。‎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妨碍(  )  预兆(  )  阴郁(  )  牝马(  )  呼啸(  )‎ 马鞍(  )  畏惧(  )  倏然(  )  空旷(  )  疲惫(  )‎ 焦虑(  )  焦灼(  )  撤退(  )  拘泥(  )  迂腐(  )‎ 色子(  )  瘫软(  )  卓绝(  )  嘈杂(  )  侧翼(  )‎ 孤注一掷(  )     岿然不动(  )‎ 优柔寡断(  )     忐  忑(  )  黑魆魆(  )‎ ‎2、多音多义字 ‎ ┏ sè 颜色 色┫ ‎ ‎ ┗ shǎi色子 ‎3、字音及字形 ‎┏牝 pìn 牝马   ┏倏 shū 倏然   ┏迂 yū 迂腐   ┏瘫 tān 瘫痪 ‎┗牦 máo 牦牛   ┗修 xiū 修理   ┗吁 xū 吁吁   ┗摊 tān 地摊 ‎4、词语解释 ‎【阴  郁】(气氛)不活跃。‎ ‎【鸿篇巨制】形容大部头的作品。鸿,大。‎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灭顶,水漫过头顶。‎ ‎【倏(shū)然】形容极快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轻微的声音。‎ ‎【焦  虑】着急忧虑。[近义] 焦急 ‎【悉  心】用尽所有的心思。‎ ‎【惟命是从】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拘  泥】不知变通,固执。‎ ‎【成  命】指已发布的命令、决定等。‎ ‎【迂(yū)腐】指言谈、行为等拘泥于旧准则,不适应时代潮流。‎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寂静。‎ ‎【孤注一掷】把全部的钱一下投作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黑魆(xū)魆】形容黑暗。‎ ‎【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岿(kuī)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急不可耐】急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迫。‎ ‎【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不能当机立断。‎ ‎【殊  死】拼死;决死。‎ ‎【咻(xiū)咻】象声词,形容喘气的声音。‎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瘫(tān)软】肢体绵软,难以动弹。‎ ‎【厄  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仓皇逃窜】匆忙而慌张地逃跑流窜。‎ ‎【赫(hè)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抱头鼠窜】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惊慌失措】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同“惊惶失措”。‎ ‎【轻而易举】形容办事容易,毫不费力。‎ ‎【目  眩(xuàn)】眼花。‎ ‎【怯  懦】指胆小怕事。‎ ‎【忐忑(tǎntè)不安】指心神不定的样子。‎ ‎【惶惶惑惑】疑惑畏惧的样子。‎ ‎【殉  难】(为国家或正义事业)遇难牺牲生命。‎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 ‎5、词语辨析 焦虑  焦急 ‎【辨析】‎ 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着急的意思。‎ 主要区别:“焦急”,很着急,如心里万分焦急。“焦虑”不但指着急,而且还同时伴有担心、忧虑。‎ ‎6、根据课文填空 本文是一篇________(体裁)。作者_______是奥地利_________(称谓)。滑铁卢之战发生在_____年。发生在_____。对阵双方是法军和英国、普鲁士联军。结果联军胜利,法军失败,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南部的______岛。双方统帅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妨碍(ài)   预兆(zhào)  阴郁(yù)     牝马(pìn)   呼啸(xiào)‎ 马鞍(ān)   畏惧(jù)   倏然(shū)    空旷(kuàng)  疲惫(bèi)‎ 焦虑(lǜ)   焦灼(zhuó)  撤退(chè)    拘泥(jū)   迂腐(yū)‎ 色子(shǎi)  瘫软(tān)   卓绝(zhuó)    嘈杂(cáo)   侧翼(yì)‎ 孤注一掷(zhì)        岿然不动(kuī)‎ 优柔寡断(guǎ)        忐忑(tǎn tè)   黑魆魆(xū)  ‎ ‎6、历史特写  斯蒂芬·茨威格  作家 1815 比利时 圣赫勒拿 拿破仑  威灵顿元帅 二、课文学习 ‎1、联系语境,深入领会下面各句标有红色字体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今天的太阳只散射出淡黄色的微光,显得阴郁无力。‎ ‎(2)热拉尔看到他如此犹豫不决,便激动起来,急冲冲地说:“赶快向开炮的方向前进!”‎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经分析,题(1)初看只是写景句,描写太阳光的昏黄,给人抑郁之感,实则为下文写暴雨将要来临,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奠定了基础。再来理解“只”、“阴郁”就迎刃而解了。题(2)一句以副司令员的“急冲冲地”果断英明来反衬格鲁希的犹豫不决,惟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这类题实则是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做好此类题,首先应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再应结合关键词语,联系相关段落、前后句来深入理解其思想内容及表达效果。‎ ‎【明确】‎ ‎(1)“只”有仅之意,暗示天气迅猛急变,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也暗示这天气将给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惨败作铺垫;“阴郁”既写天气给人阴森感觉,又写拿破仑军队的气氛不活跃。‎ ‎(2)“急冲冲地”有迅速、立即和急忙之意,以热拉尔的随机应变,又有胆识来反衬格鲁希的惟命是从,缺乏胆识,为下文写拿破仑在这场战争中惨败,格鲁希承担的责任是巨大的,他断送了法兰西和欧洲的命运。‎ ‎2、滑铁卢之战场面宏大,涉及人物较多,作者是以_________和________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来叙写战争的始末的。‎ ‎【明确】以时间(上午、下午)和人物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叙写战争始末。‎ ‎3、你认为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战争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并暗示了拿破仑军队战败的结局。‎ ‎4、体会下面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和同学进行交流。‎ ‎(1)这次战役,无论从远看,还是从近看,无论是从统帅的山头上看,还是从盔甲骑兵的马鞍上看,它都是伟大的。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富于戏剧性的艺术杰作;一会儿陷入畏惧,一会儿又充满希望,两者不停地变换着位置,最后,这种变换突然成了一场灭顶之灾。这次战役是真正悲剧的典型。‎ ‎(2)两只表在双方的统帅手中,像小鸟的心脏似的在嘀嗒嘀嗒地响。这轻轻的钟表声超过所有震天的吼叫声。‎ ‎【明确】‎ ‎(1)概括说明了本次战争的伟大意义以及这次战争变幻莫测的特点,指出了这场战争的悲惨结局。‎ ‎(2)渲染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表明了时间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 ‎5、作者认为格鲁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明确】作者认为格鲁希应承担法军失败的责任。“然而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在瓦尔海姆的一家农舍里逝去的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十九世纪。”这说明作者将法军失败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了格鲁希身上。我认为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及其作出的错误决策,显然加速了拿破仑的败局,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作用。但不能将责任完全归罪于格鲁希。‎ ‎【解析】回答第二问应有自己的观点,并应说明理由。‎ ‎6、谈谈你对本文的线索的理解。‎ ‎【明确】关于文章的线索:这篇文章将时间和人物两条线索交织来结构全文。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课文较长,掌握了线索,也就能理解文章内容了。描写战争,可以战争发展的阶段为线索,这与时间有关,这是最能全场景表现战争的一种结构形式。但是作者认为滑铁卢之战中格鲁希应对法军溃败承担主要责任,所以人物,尤其是格鲁希的言行也就成了文章的线索之一。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全文了。‎ ‎7、滑铁卢之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从作者的叙述来看,他倾向于哪一方?请说明你的理由。‎ ‎【明确】作者倾向于法军一方,因为文章重点叙述了法军将领格鲁希在滑铁卢之战中的所作所为,并且用很大的篇幅对格鲁希的失误的判断进行描绘,同时将失败归罪于格鲁希。英普联军虽取得胜利,但作者对他们并未过多关注。‎ ‎【解析】从文章叙述重点及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可看出。‎ ‎8、就你对文章的理解来看,拿破仑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什么?我们古代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你认为拿破化主要失误是什么?‎ ‎【明确】拿破仑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暴雨。导致其最擅长的作战方式无法使用。我认为拿破仑的失误在于作战时机选择有误,不具备天时;因时机不对,其沉重的作战装备非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而成了法军摆脱不掉的包袱,泥泞的道路使法军陷于被动,不具备地利;文中未讲人心向背,但拿破仑选择了优柔寡断的格鲁希而非勇敢果断的热拉尔为将,选将有误,用人失策。我认为是这些原因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解析】第二问回答属各抒己见型,应尽自己所能,尽情发挥,只要言之有理,皆可予以肯定。‎ ‎9、(探究题)古语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格鲁希却一直坚守着追击的君命,导致了他终生的遗憾。如果你是拿破仑,你会怎样在战前指点这位格鲁希元帅,使他能审时度势,成为扭转战局,反败为胜的关键人物?‎ ‎【明确】我会告诉他:虽然军令大如山,但是你要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如果只会执行命令,那么随便找个人就行。另外,要多听取其他将领,尤其是热拉尔的意见,因为人多了想得就全面了,不要刚愎自用。‎ ‎【解析】可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及自己掌握的知识,提一些可行性建议,其实这是一种补救措施,所以可找出格鲁希的性格弱点,对症下药。‎ ‎10、滑铁卢战役是世界军事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这篇报告文学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课文在描绘历史人物、再现滑铁卢之战这一历史画卷时,既有全场景的勾勒,又有关键细部的特写,试结合课文举例说明。‎ ‎【明确】这篇历史特写(报告文学)由六个部分组成。就全文看,作者在“滑铁卢的上午”和“滑铁卢的下午”这两部分侧重于大场景的描写,在“格鲁希的错误”和“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这两部分侧重于写关键细部的特写镜头,在“决战”“尾声”这两部分则这两种写法交替使用。如,“滑铁卢的上午”中大场景描写较多,其中对拿破仑检阅的大场景描写尤为出色。在这一部分中虽侧重大场景描写,但也间以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如这一部分结尾处:“拿破仑心情焦灼,不时端起望远镜;接二连三地派传令兵到格鲁希那里去。”在“滑铁卢的下午”这一部分中也有不少大场景描写,如拿破仑军队向威灵顿的高地发起冲锋的场景描写。很明显在“格鲁希的错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中细节描写较丰富,如:“格鲁希的错误”中第2自然段就有格鲁希用早餐时手下人听炮声的细节描写及热拉尔与之争辩的细节描写,其描写不仅肖其貌,而且传其神,堪称“大师撮其神”的特写镜头。“决战”中,则交替使用全场景描写与细节刻画,如“决战”中第1自然段是大场景的鸟瞰,紧接着第2自然段就是细节特写镜头的呈现。在“决战”部分的最后一段中写拿破仑的失败也既有大场景描写(如写溃军)又有细节描写(如写失败后的拿破仑)。“尾声”部分有处细节特写镜头更是传神,即“上午十点钟,总参谋部的一个军官终于骑着马奔驰而来。他们把他扶下马,向他提出一大堆问题,可是他却满脸惊慌的神色,两鬓头发湿漉漉的,由于过度紧张,全身颤抖着……听完了他的令人沮丧颓唐、甚至使人瘫痪的报告,格鲁希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军官需要“扶”才能下马,格鲁希用军刀支撑颤抖的身体,刻画败军败将入木三分。‎ ‎11、作者认为:“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这一秒钟真的能决定“世界的命运”吗?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本文作者却认为“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这种认为偶然性决定战争胜负的看法不尽全面,滑铁卢一战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由一系列具体事件所组成的,而每个具体事件的发生、发展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所有偶然事件的发生,又都受到深藏于事物内部的必然性的支配,客观世界根本不存在脱离必然的纯粹偶然性。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看法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过分夸大偶然性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偶然性”在人物和事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马克思说: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人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格鲁希考虑的一秒钟及其作出的错误决策,显然加速了拿破仑的败局,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作用。‎ ‎12、“格鲁希的错误”指的是什么错误?‎ ‎【明确】他错就错在一直死抱着那道追击普军的命令,他胆小怕事、唯命是从,不相信自己,不相信显而易见的信号,一误再误。因为他没有及时率队伍前去增援,致使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由此改变了法国的命运,改变了欧洲的命运。‎ ‎13、怎样理解滑铁卢战役失败的原因。‎ ‎【明确】本文将滑铁卢战役的彻底失败归咎于格鲁希的迂腐、保守和教条。把战争失败归咎于战机这个偶然的因素上。这是不客观的。不能否认,格鲁希的错误是不能推卸的,他要负他应负的责任。但是,任何偶然因素中都早已蕴涵着必然因素。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在拿破仑称帝,1812年不可一世地打到莫斯科城下,被俄军统帅库图佐夫率兵彻底打败,迫使拿破仑退出俄国。这使拿破仑元气大伤,在随后的(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失败早已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14、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2)段落分析 这篇历史特写以时间(上午、下午)和人物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写战役的始末。‎ 课文节选部分,由六个小标题组成,分别是“滑铁卢的上午”、“格鲁希的错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滑铁卢的下午”、“决战”、“尾声”。‎ ‎1)“滑铁卢的上午”:写了战前拿破仑进行了壮观、热烈的检阅,及初战时双方首领等待援兵的焦急心情,其中还插入了对“滑铁卢之战”的评述。‎ ‎2)“格鲁希的错误”:写在决定世界历史的关键时刻,惟命是从的格鲁希死抱纸上条文,不听副司令及众将官“向开炮方向前进”的建议。‎ ‎3)“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评议指出格鲁希作出错误决定的一瞬间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并写了已感到不安的格鲁希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去增援皇帝。‎ ‎4)“滑铁卢的下午”:写拿破仑命令格鲁希不惜一切代价赶紧与自己靠拢,鲁莽勇敢的内伊决心与威灵顿决一死战,可格鲁希的援兵仍未能到。‎ ‎5)“决战”:写战场上双方部队都已精疲力竭,拿破仑误把布鲁歇尔的普军当作格鲁希的援兵,集中最后所剩的全部兵力向威灵顿的主阵地发起攻击,结果溃不成军。‎ ‎6)“尾声”:直至普军获胜的第二天,格鲁希还一直死抱着那道追击普军的命令,在漫无目的地行军。错过了那关键一瞬间的格鲁希,导致了拿破仑的败局。‎ 三、深入探究 ‎1、对本文重点难点的理解 滑铁卢之战是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已超出了战役本身。世界上众多名作家都对其作过描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篇作者着重描写了拿破仑麾下的将军格鲁希。作者认为是格鲁希的惟命是从、缺乏胆识,未能随机应变地及时去增援皇帝,铸就了拿破仑的败局。‎ 作者裁剪技巧高超纯熟。他从决定性的一秒钟写起,以此为突破口,再抓取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真实的重要的细节来描绘,以便渲染气氛,刻画心理,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以绘声绘色地表现。写大战场面而落笔细节描写,这突现了作者非凡的构思组材和写人记事的功力。作者精湛的写人艺术,一直受到世人的称誉。‎ 全文把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结合在一起,既有全场景的鸟瞰,又有关键细部的特写镜头,纵横捭阖,错落有致。‎ ‎2、对本文写作特点的理解 双线索结构表现这场历史性战役。 ‎ ‎(1)造成了悬念。读者的心始终维系在两条战线上,援兵在哪里,为什么还不到?读者和拿破仑、威灵顿一样,心情焦虑不安,关注着战势的变化,关注着每个人物的命运。一直到战争结束了,法军失败了,援军也没有到。留给读者的是怨恨和遗憾。‎ ‎(2)双线索结构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写拿破仑在决战的当口上如何需要援军的到来;另一方面,写格鲁希怎样顽固地遵守皇帝曾经交给他的成命,在千变万化的战争面前不肯变通,失去了宝贵的一秒钟。鲜明的对比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命运永远嘲弄那些畏首畏尾、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的市民一样的将军,永远钟爱那些勇敢的人们。‎ ‎(二)恰到好处的议论。‎ 本文作者在大笔挥毫、重彩浓墨描写壮阔的战争场面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对战争进行最切近的评述性议论。这些议论起到两个作用:‎ ‎(1)议论紧紧把握主线,引导着读者围绕主线阅读思考。通过议论读者了解到战争的历史性意义;了解到一秒钟在这场战争中的至关重要的意义;了解到格鲁希贻误战机意味着什么。‎ ‎(2)作者的议论说出了读者欲言而未言的话,抒发了读者深埋在心中的激情,形成了作者与读者的共鸣。当写格鲁希一意孤行,不去增援法军而导致拿破仑彻底失败时,作者愤愤地议论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怯懦毁坏了他(拿破仑)这个最有胆识、最有远见的人物在二十年里所建立起来的全部英雄业绩。”这句议论,饱含了作者对格鲁希的鄙视和怨恨,道出了千万读者的心声。读来真有淋漓痛快之感!‎ ‎3、查找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滑铁卢战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2)滑铁卢战役对法国、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 参考资料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是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1804~1814年,1815年)。‎ 初露锋芒 ‎  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上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母为了他长大后有所作为,在他10岁时把他送到布化纳城接受五年的文化教育。这五年的学习,为拿破仑打下了良好基础。15岁那年,拿破仑进入巴黎陆军学校专攻炮兵学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学习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对拿破仑来说,是他思想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间他熟读了启蒙学者伏尔泰、卢梭等人的著作,并与当时著名学者雷纳尔有通信往来。拿破仑从中获得的思想,成为他后来不懈努力追求的远大理想。军校毕业后,拿破仑成为一名炮兵少尉军官。在整个法国大革命时期,他参加了革命军,坚定地站在革命营垒一边。此后,他多次参加了反欧洲封建联盟干预法国革命的斗争。这些经历对他以后领导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1793年9月,24岁的拿破仑晋升为少校,出任土伦炮兵副指挥。作战中他身先士卒、机智勇敢,迅速击败英军夺回土伦,被破格授予准将军衔。由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军事生涯。‎ 戎马一生  拿破仑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从土伦战役到滑铁卢战役的23年间,他指挥过无数次战役。他连续大败五次反法同盟,征服了许多国家而成为欧洲霸主,写下了世界战争史上的许多神话。起初,拿破仑所进行的战争是自卫的正义战争;后来,他企图借用战争来称霸欧洲以维持他的统治,因而转变为侵略的非正义战争。在用刺刀掠夺大量财富的同时,他也开辟了广阔市场,为法国资产阶级谋取了利益,但也使法国经常处于战争状态中。拿破仑以战争起家,最后也以战争失败而告终。‎ 军事专政  土伦战役之后,拿破仑开始逐步走上政坛。1799年,他发动雾月政变,组成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开始了长期的军事专政。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竭力强化中央集权的军事官僚机构,建立以自己为主席的参政院。取消选举产生的地方自治制度,郡守、县长和市长均由中央政府任命,国民议会机关的权力被削弱,保民院、立法院和元老院均无权独立决定国家立法。他藐视教皇代表的神权,于1802年同罗马教皇签订“政教协议”,确立宗教和平。他坚决镇压反革命王党复辟势力,并颁布法国《民法典》,把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800年他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加强报刊审查制度。对雅各宾派的激进要求、城市平民和工人的风潮以及王党分子的叛乱活动一概加以镇压。他后来逐渐倾向于同封建旧势力妥协,允许逃亡贵族回国,发还尚未出售的地主。他分封新贵族,变相恢复世袭产业,建立一整套大朝臣制度与宫廷仪式。拿破仑还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他的军队占领了从汉堡到柯尼斯堡的欧洲北部沿岸地区。‎ ‎《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法典的编制由拿破仑亲自主持,历时3年,于1804年正式颁布实施。该法典分为3篇、35章,共2281条。它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法典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侵犯。它进一步固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不受封建复辟势力侵犯;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同时它还对家庭、婚姻、继承等社会生活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后来,《刑法典》和《商法典》等法典相继出台,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拿破仑法典》是法国最为著名的一部法典,对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残余势力、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拿破仑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起义群众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监狱,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 革命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称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欧洲一些国家以此为借口,侵略法国;法国国内形势也动荡不定。巴黎人民再次发动起义。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的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拿破仑下台后,被流放到地中海的一个小岛上。1815年,他率领七百名士兵返回法国,利用人民和军队的拥护,顺利地进入巴黎,重登皇位。欧洲国家非常惊恐,慌忙组织大军对付拿破仑。拿破仑只得仓促迎敌,双方在滑铁卢展开会战。最后,寡不敌众,拿破仑再次战败,重登皇位不足百日就又一次下台。后来,拿破仑在被流放的大西洋小岛上孤独地死去。‎ 小结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是一个永留纪念的会战,它是身经百战的拿破仑所进行的最后一次战役,宣告了拿破仑最终失败的命运。对于这次会战,诸多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从不同方面、不同观点作了仔细研究和评析,各说不一。我们还是听听这次会战的胜利者和失败者自己是怎样说的吧:‎ 威灵顿:“在我有生以来,都不曾经历过这样焦急不安的生活,因为我必须坦白承认,我从来没有像这一次如此的接近失败。”‎ 拿破仑:“这个会战失败了!……这是一个可怕的灾难。但是那一天还是胜利的。军队的表现还是极为优异,敌人在每一点上都被击败了,只有英军的中央还能够坚守。当一切都已过去之后,军队才突然为恐怖所乘。这是不可解释的……”‎ ‎6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这时两院已经背叛了他,他的兄弟吕西安极力劝他解散两院重新征召军队,准备再战,但拿破仑却表示拒绝。他明白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他的星宿已经殒落了,他不愿自己的国家发生内战。次日,拿破仑自动退位。7月7日,联军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了巴黎。7月15日,拿破仑离开法国,被放逐于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辞世,时年52岁。瑞典国王约翰,即昔日曾在拿破仑麾下作战、后来又领兵与之对抗的前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发表了如下评论:‎ ‎“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极必反,古今概莫例外。”‎ 这的确是一篇中肯的墓志铭。‎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然而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在瓦尔海姆的一家农舍里逝去的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十九世纪。而这一秒钟全取决于这个迂腐庸人的一张嘴巴。这一秒钟全掌握在这双神经质地揉皱了皇帝命令的手中。——这是多么的不幸!倘若格鲁希在这刹那之间有勇气、有魄力、不拘泥于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显而易见的信号,那么法国也就得救了。可惜这个毫无主见的家伙只会始终听命于写在纸上的条文,而从不会听从命运的召唤。‎ ‎②‎ 格鲁希使劲地摇了摇手。他说,把这样一支小部队再分散兵力是不负责任的,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他。就这样,他拒绝了这一违背皇帝命令的行动。军官们闷闷不乐地沉默了。在他周围鸦雀无声。而决定性的一秒钟就在这一片静默之中消逝了,它一去不复返,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这一秒钟。——威灵顿胜利了。‎ ‎③格鲁希的部队继续往前走。热拉尔和旺达姆愤怒地紧握着拳头。不久,格鲁希自己也不安起来,随着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他越来越没有把握,因为令人奇怪的是,普军始终没有出现。显然,他们离开了退往布鲁塞尔去的方向。接着,情报人员报告了种种可疑的迹象,说明普军在撤退过程中已分几路转移到了正在激战的战场。如果这时候格鲁希赶紧率领队伍去增援皇帝,还是来得及的。但他只是怀着愈来愈不安的心情,依然等待着消息,等待着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可是没有消息来。只有低沉的隆隆炮声震颤着大地,炮声却愈来愈远。孤注一掷的滑铁卢搏斗正在进行,炮弹便是投下来的铁色子。‎ ‎1.给下面标有红色字体的字注音。‎ 迂腐庸人(  )  铁色子(  )‎ ‎2.结合语境,体会标有红色字体词语的意思。‎ ‎(1)热拉尔和旺达姆愤怒地紧握着拳头。‎ ‎(2)军官们闷闷不乐地沉默了。‎ ‎3.概括这三个自然段,试给它定一个小标题。‎ ‎4.你是如何看待文段第①段的第一句话的?谈谈你的理解。‎ ‎5.文段写出了格鲁希的错误决定,及格鲁希未能随机应变增援皇帝采用了什么手法?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yōng  shǎi ‎2.(1)写部下的愤怒正是为了反衬格鲁希的重大错误,更衬托了他的毫无主见,缺乏胆识。  (2)不高兴,以战士的心情不快,孤言寡语,来反衬格鲁希的昏庸无能。‎ ‎3.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 ‎4.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全面。因为任何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滑铁卢一仗固然对拿破仑的失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绝不是原因的全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在莫斯科的失败。”‎ ‎5.侧重运用了细部的特定镜头,即运用了工笔细描的手法。写大战场而落笔细节描写,这更突出表现格鲁希的人物形象和作者非凡的构思组材和写人记事的功力。‎ 补充阅读 秘 密 列 车 杨  朔 ‎ 一九四八年九月的一天,早晨五点钟,北满昂昂溪车站秘密地开出一列火车,顺着洮昂铁路朝前飞跑。沿站事前也没得到通知,走到这一站,才告诉下一站,再往前就不知道了。‎ 车上一共有十六个铁路工人,司机长老范,是个矮小精干的人。他们多半是司机的熟手,但是开这趟列车可真伤脑筋,各个提心吊胆的,肩膀上压着几千斤重的担子。原来车里装的都是炸药炮弹,现在奉到前方的紧急命令,要赶往西阜新送。那时东北解放军正打锦州、义县,前线需要弹药,比需要吃饭都急。可是敌人的飞机炸得厉害,往上开的火车常常出事。临走前,昂昂溪车站的军代表神色严肃,特意召集大家说:“锦州战役一结束,咱们东北的解放战争也就可以胜利结束了。成不成功全在你们这列车上。”‎ 列车越往南开,一步比一步困难。第二天一放亮,到了玻璃山。有人告诉他们说:“小心吧,昨天飞机来了好几次,打坏好几辆机车。”……‎ 下半夜三点,到了阿尔乡,离彰武还有两站。他们不敢再往前走,趁天亮前,又忙着把车散开,把机车开到一个小山峡里,仍然用头天的树枝隐蔽好。刚整完,有七点钟,老范正领着人修理右半边的气筒,飞机就来了两架。他们急忙钻到车轱辘底下,紧张地望着。飞机太气人了,飞的比电线杆子高不了多少,小窗里的人都看得见,赶车的长鞭子也能打着它们。你看他们侧棱侧棱翅膀,瞅一瞅,去了一歇又回来,飞来飞去,一天五六次。老范他们也不敢离开。车里装的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啊!不看着,叫入破坏了怎么办?他们冒着危险,直待了一天,傍晚得到各站的电话:“通辽打坏了一辆机车,彰武台也打坏两辆,彰武炸得更凶,十二条线路,炸得只剩两条了。”‎ 老范他们焦急开车,无奈彰武的铁路炸断,怎么能过得去?铁路工人全力抢修,到半夜,到底修好了,这趟列车才开上去。他们在车站外边停下,怕惊动别人,惹起注意。亲自动手上完水,也不敢有灯亮,立刻悄悄开过站去,当夜赶到五峰停下。五峰周围有不少山沟,两边是很高的山,又有树,正好隐藏。但是山坡的斜度挺大,霜雪又重,一开车,轱辘光打空转,上不去,急死人了。连忙撒沙子,好歹才开上去隐蔽起来。‎ 这时已经听到义县的炮声了。大家熬了三天两宿,又饿又困,胡乱弄了点吃的,有的想睡,有怕马蛇子往嘴里钻,你睡我看着。傍晚,飞机又出现在天空了,先是两架小的,又来了四架大的,就像燕子穿梭似的,这个去了,那个又来了,旋一个圈,又一个圈。老范他们趴在山上,心跳得像敲鼓,气都不敢喘,看得真亮真亮的。只见飞机的尾巴一翘,扔下个炸弹,炸了彰武。一会又在他们头上把尾巴一翘,也像要拉屎,没拉下来。就这样,飞机在他们头上打一个转,到彰武扔一个炸弹,打一个转,扔一个炸弹。老范恨恨地数着,整整转了四十七圈,把彰武又炸了个厉害,通辽也炸了,可就没炸五峰。老范笑着骂道:“他妈的,飞机瞎眼睛了。不闹眼睛,还看不见咱?”‎ 等天黑,飞机一走,他们乐得浑身发轻,仿佛也要飞起来。这里离西阜新只有七八十里地,这一夜不被发觉,一宿就到了。他们高兴地飞上车去,立刻准备往前开,可是上车头一看,不觉都倒吸一口冷气。水箱里只剩一尺半水了,不走四站地赶到新立屯,就没有上水的地方。这点水能不能支持四站地呢?谁也没有把握。要能借到十几副水桶,一起挑,估计一点钟可挑满。到车站一问,只一副筲,到街里,费了半天劲,也只借到两副,顶什么事?时候倒误了不少。这怎么行呢?时间这么紧,万一晚上开不到西阜新,岂不要耽误大事!开吧!这是决定胜败的紧要关头。他们十六个人一起出动,都到了机车上。老范司机和司炉去扒拉好煤烧。煤好就省水。老徐提着瓦斯灯,照着水箱,看着上水,一滴水也不让它漏。机车的灯不敢使,拉汽笛不敢用长声拉,一遇下坡就关汽。开到两站地,只剩八寸水,又开一站,剩的只有三寸了。偏偏又要上坎。老范浑身的肌肉都紧张起来,开足汽,火车就像渴得要死的人,一边往上爬,一边呼嗤呼嗤地干喘,挣扎着爬上岗,水箱也就干了。往下一望,恰好到了新力屯。车站扬旗落了,出现了绿灯,招呼进站。大伙这个乐啊,乐得叫道:“这下好了!没水,推也推得到它。”‎ 到了新立屯,上完水,又开。赶上十一点钟,进了仓土站。敌人真急了眼,飞机黑夜也来了,上边的小灯一闪一闪的,像星星。老范赶紧摘下机车,开出一二里路。这里过去,瞅着远处还有架飞机,亮着小灯。等了挺久,怎么不动呢?细一看,原来大伙瞅花了眼,是个小星星。‎ 现在离最后的目的地西阜新只有四站地了。他们鼓足精力,开着这列火车,拼命地飞奔起来。每站都来飞机。他们不亮灯,也不在站上停,只是一个劲跑。这不单单是跑,而是奔向胜利的冲锋。前面显出黑色的车站,他们欢喜得齐声喊道:“这回可到了!”‎ 站上停满了大卡车,都是军队上来接弹药的。一位军人代表跑上来热烈地祝贺他们道:“估计你们明晚才能到呢,你们提前完成任务了。咱们成功再见吧。”‎ 果然,不久,义县解放,锦州也拿下来,解放全东北的最后一战胜利地展开了。这十六个铁路工人正是这一战里的出色人物。  ‎ ‎(一九四八年)‎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洮(  )昂铁路  轱辘(  )(  )  水筲(  )‎ ‎2.这辆军用列车沿途共遇到哪些困难,重点简述出来。‎ ‎3.列车每到一处,都有人警告:敌人的飞机把什么地方炸了。“火车好开,彰武难过。”造成读者的紧张情绪。在文章里再找几处,说说作用。‎ ‎4.找出描写敌人飞机的文字,说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本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洮(táo)  轱辘(gū·lu)  筲(shāo)  ‎ ‎2.遇到的困难有四个:①国民党的飞机狂轰滥炸;②火车上坡,因霜雪重而打滑;③水箱缺水,难到下一站;④工人们三天两宿没合眼,精力体力不支。‎ ‎3.这样写有两个作用:①把敌机轰炸放在每段的前面,为了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对下面故事更为关注。②更突出了英雄的铁路工人勇敢、机智、顽强的斗争精神。‎ ‎4.(事例略)作用有三:①真实自然地写出了敌机轰炸的情景;②用通俗易懂的东北方言更显得生动形象;③表现铁路工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5.本文的主题是:通过铁路工人为东北解放战争千里送军火故事的叙写,表现十六位铁路工人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 课 外 拓 展 有 关 资 料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曾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也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以及罗曼·罗兰、弗洛伊德、尼采等人写过传记,广为流传,结集成《名人传》,他的小说写人的孤独、恐惧、神秘的命运和奇特的遭遇也颇受欢迎。‎ 拿破仑简介 拿破仑简介:(1769~1821)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军事家。1841年反法联军攻陷巴黎后,被放逐于尼尔巴岛。1815年再度返回巴黎,建立百日王朝。1815年6月18日,英国、普鲁士联军在比利时滑铁卢大败拿破仑,6月22日他被迫第二次退位,遂被流放于圣赫勒拿岛。‎ 抱恨终生的滑铁卢战役 众所周知,拿破仑是19世纪初期威震世界的法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1810年,拿破仑几乎控制了除英国和俄国之外的整个欧洲,法兰西帝国的强盛发展到了顶峰。但是,1812年的莫斯科战役和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却使这个不可一世的大将军一败涂地。从当时的天气不难看出,前者因为严寒,后者因为暴雨,使得拿破仑的锐气大大受阻。‎ 话得从1813年说起,拿破仑在莫斯科战役惨败之后,又在德国莱比锡被联军打垮并被放逐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然而,拿破仑心不死。1815年3月,拿破仑带领千余名官兵,趁着黑夜,偷偷渡海,在法国本土登陆,顺利进入巴黎,再次登上皇位。并决定在6月份与联军决战,以实现他称霸世界的野心。战场就在今天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南边的小村滑铁卢。由英国威灵顿公爵率领的22万英国、普鲁士联军与拿破仑率领的12万法军在此展开了一场大规模会战。‎ ‎6月17日,交战双方摆开阵势,准备第二天一决雌雄。在这一天上午,双方就小有接触。可是,从上午起作战地域上空就已乌云密布,阵地显得暗淡阴沉。法军第一声枪响,就好像触发了头上的雷雨云似的,立即雷声大作,闪电使部队变成了“瞎子”,接着大雨倾盆。在这种暴雨下,一切火器都无法进行射击,拿破仑军队的大炮也无法在湿透了的泥地上前进,使得拿破仑本来指望在下午五六点钟击溃联军的计划泡汤了。‎ ‎18日凌晨l时,拿破仑在大雨如注中视察前哨部队,不顾天时,拟订了18日作战方案:早上6时发起攻击,中午结束战斗。‎ 然而,恶劣的天气似乎跟拿破仑较上了劲,午夜开始的狂风暴雨一直持续到18日上午7时左右。瓢泼大雨使得战区地形面目全非,沟壑纵横,泥浆遍地,辎重车的轮子淹没了一半,马肚带上也滴着泥浆。暴雨造成的泥浆和湿地,给法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步兵难以前进,炮兵们费力地拉起陷入烂泥中的大炮,在泥泞中滑着、跌着艰难地前进,还未与联军接触,就已累得人困马乏了,以致法军前进的速度十分缓慢,根本达不到命令提出的要求。而更令拿破仑懊恼的是,恶劣的天气使部队之间联系“失灵”,上传或下达的报告或命令往往滞后好几个小时。‎ ‎18日上午8时,依然细雨蒙蒙。拿破仑不得不把总攻时间推迟到上午11时半。‎ 上午11点半,随着三声炮响,著名的滑铁卢之战的决战开始了。首先是法军数十门大炮齐声轰鸣,向联军阵地猛轰。然而,暴雨造成的湿地,使拿破仑最擅长使用的威慑力极大的火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炮弹只有落在坚硬的地面上才能产生极大的跳飞杀伤效果,可现在却都陷入烂泥或松土中不跳飞,尽管炮弹落在联军阵地上,也只给威灵顿的军队造成轻微的损失。‎ 尽管拿破仑意志顽强,指挥镇定,法军英勇善战,法军的骑兵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联军猛冲,步兵也轮番冲击,多次突破联军防线,但是联军也不示弱,顽强地反击,一次次又夺回了阵地。经过几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双方都损失惨重,疲惫不堪。‎ 在决战的紧要关头,仍因暴雨造成的道路泥泞,他发出的让下属的格鲁希部队迅速靠拢的命令推迟5个多小时才送达,致使法军的援军未能及时赶到。又由于暴雨使总攻时间推迟,给了联军充裕的时间,使援兵及时赶到了战场。精疲力竭的法军遭到前后夹击,致使战局急转直下。晚上8时,落日已西沉。威灵顿看到法军越来越混乱,便决定从正面发起进攻。他单骑冲到高原的边沿,脱下帽子在空中飞舞。于是,部队全面出击,4000多人像潮水一样向山坡下奔去;拿破仑的军队终于放弃了战场,他自己也在晚上9时骑马先逃了。6月22日宣布退位,被流放囚禁并死于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岛。‎ 滑铁卢之战 拿破仑战争期间,欧洲第七次反法联盟军队同法军于1815年6月在布鲁塞尔以南滑铁卢地区进行了决定性会战。1815年3月初,拿破仑一世逃离厄尔巴岛在法国南部登陆,一路聚集旧部,于20日进入巴黎,再登帝位。25日,英、俄、普、奥等国在维也纳组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决心出动70万军队,彻底打败拿破仑。英荷联军和普鲁士军队率先进驻比利时。拿破仑计划在比利时战场切断英荷联军与普军的联系,予以各个击破,然后迎击俄军和奥军。‎ 为先发制人,拿破仑于6月15日率军约12万人进入比境,16日发起利尼之战,打败G.L.von布吕歇尔统率的普军并分兵追击,主力则转向英荷联军。18日,英荷联军统帅威灵顿公爵率军(6.8万人、火炮154门)在滑铁卢以南地区占领阵地,以圣让安山为依托成梯次配置,预备队置于山后,骑兵隐蔽在两翼,扼守布鲁塞尔大道,阻击法军。阵地正面宽约6公里,纵深约3公里,易守难攻。11时30分,拿破仑以优势兵力(7.3万人、火炮270门)发起进攻,先由雷耶军佯攻联军右翼,遭顽强抵抗。13时30分,戴尔隆军1.6万人以营纵队队形主攻联军左翼及其中央前沿阵地圣拉埃庄园,遭对方火力杀伤,未果。14时左右,普军先头部队由瓦夫尔方向赶至滑铁卢地区,拿破仑被迫分兵阻击。15时30分起,拿破仑以主力对联军中央多次实施突击,并逐次投入预备队,但进展不大。其间,M.内伊元帅率骑兵两次突入英军阵地,但因法步兵和炮兵未及时支援而被击退。18时,拿破仑投入预备队10个营,对联军中央阵地实施最后突击,攻占圣拉埃庄园,动摇英军防线。18时30分,布吕歇尔率普军主力赶赴战场,并立即从左翼投入战斗,威胁法军侧翼,稳定了联军防线。22时许,联军10余万人发起全面反攻,战局急转直下。法军援军未到,虽竭力抵御,但因兵力过于悬殊,结果全线溃退。拿破仑率少数随从逃离战场。‎ 此战,法军伤亡和被俘3.4万人,联军伤亡2.3万人。拿破仑侦察不够,用将有误,临战前兵力分散,攻击中逐次增兵,未形成突击拳头;.初战不利便改变决心,指挥不果断。威灵顿公爵在定下决心、选择阵地、组织防御和协调各部行动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指挥才能。战后,拿破仑“百日王朝”覆灭,本人被流放大西洋圣赫勒拿岛。‎ ‎20.《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课文重点难点分析 ‎ 1.需要落实的知识点 ‎ A.关于《战国策》:了解历史上的齐威王和邹忌其人 ‎ B.五个实词:朝、美、旦、诚、间 ‎ C.三个虚词:于、之、孰 ‎ 2.文本分析 ‎ A.三问三答:“三问”的口气和意思没什么改变,“三答”则不同。‎ ‎ “妻”用了一个赞叹性的陈述句和一个反问句,肯定的语气极强,饱含深情,反映了正配对丈夫的偏爱。“妾”重复了妻的反问句,但少了热情的陈述句,肯定的语气减弱了,反映了侧配因地位卑微而对丈夫的畏怯。“客”仅用了一个平淡的陈述句,但有求于主人,又不能曲意逢迎,自然肯定的语气弱得多,显得有些勉强。‎ ‎ B.在“三问三答”的基础上讨论课文内容,引出“三比三喻”、“三赏三变”,领会设喻说理的方法。‎ 二、能力检测 ‎ 1.下列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形貌昳丽(yì)‎ ‎ B.燕、赵、韩、魏闻之(yàn)‎ ‎ C.期年之后(jī)‎ ‎ D.时时而间进(jiàn)‎ ‎ 2.下列红色字解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不求闻达于诸侯 ‎ A.有求于我 ‎ B.美于徐公 ‎ C.皆朝于齐 ‎ D.能谤讥于市朝 ‎ 3.下列红色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幕天席地 ‎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B.吾妻之美我者 ‎ C.闻寡人之耳者 ‎ D.王之蔽甚矣 ‎ 4.选出下列红色字解释正确的两项( )‎ ‎ A.窥镜而自视(偷视)‎ ‎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边和右边)‎ ‎ C.上书谏寡人者(写信)‎ ‎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 E.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 5.下列红色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乃重修岳阳楼 ‎ B.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 C.皆以美于徐公 ‎   吾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D.我孰与徐公美 ‎   孰视之 参考答案: ‎ ‎  1.B 2.D 3.B 4.DE 5.C ‎ 她是上帝派来的女神 ‎2001年11月24日,晨9:30分,科技大会堂 高二(8)班 穆峥 ‎ 她的头发已经在以花白的形式传递着衰老的音讯,然后她的面颊上那健康亲切的红晕却分明在告诉我们还年轻;没有鼻梁上沉重的镜架,没有手指间厚厚的讲稿,没有穿千篇一律的礼服,没有携带一副例行公事的微笑;她——怀抱着小小的黑猩猩MrH。用闪亮的目光与脸庞上深蕴的微笑呼应,似乎在无声中震撼着什么。‎ 她,就是著名的英国女生物学家珍·古道尔博士。‎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与她那传奇的一生分不开的。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由于家境的贫困没有能够走进大学的校门。然而她却凭着对世界无穷的好奇与真挚的热爱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非洲的森林中与黑猩猩——这一人类的近亲共同生活了近四十年——人与动物,终于找到了一种彻底的调和状态;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完美的平等而亲切的友谊神话,在珍·古道尔的不懈努力和全心付出中得以实现。‎ 一幅幅照片,记载着珍与她的朋友们一起度过的四十年岁月。四十年,使一个年轻的普通姑娘变成了一位神话般的老人;四十年,涂满了美丽的颜色。当珍提到她的朋友们,她的眼中竟会闪出那么激动而明亮的光辉;她用黑猩猩的语言与我们道早安,她告诉我们黑猩猩们如何在喜悦时开怀大笑,在悲伤时默默不语,在愤怒时“大打出手”;她甘愿并欣然地用四十年时光去结识并了解这些同样有灵有肉的灵魂。‎ 至今我的脑中还定格着这样一个画面:珍与Fifi——这位与她共同走过了40年岁月的黑猩猩,静静地并肩而坐,相视默默,用目光交流着彼此心中的依恋。珍·古道尔博士在Fifi3岁时就来到了这里。她眼看着Fifi由一位害羞而依恋母亲的小姑娘逐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第二代、第三代。今天,老友相逢,感慨无限。Fifi的目光如此深隧,似乎蕴含着许多许多。正如珍所说:“也许我能了解自己内心里对Fifi的感觉,但我永远也不能了解,在Fifi那双眼睛之中的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们终于可以在这里彻底地肯定那双眼睛同样是它们心灵的窗口,绝不空洞,绝非虚设。‎ ‎“当然,我要在这里感谢那许许多多的给予我帮助的人们。我的妈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天,鸟类聚集一堂,要比试谁能飞得最高。最后,鹰凭着它的实力,飞得最高。这时,连鹰也飞不动了,一只藏在鹰背上的小鸟却钻出羽毛,又往上飞了一点,最终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每个人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帮助与鼓励,离不开属于自己的那只鹰。”‎ ‎“在我决定到非洲去的时候,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只有妈妈对我说:‘如果你热爱这一切,那你就去吧!永远不要放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条路。’我希望大家也能永不放弃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地球,我们的自然。”‎ 她的一生,为理想而生,为自然而生,为着她的动物朋友们而生。她无私、真诚而自信,她是上帝派来的女神。‎ ‎【教师点评】‎ ‎ 把为人类做出贡献且苦苦追求的人称为“上帝派来的女神”,既道出了作者对珍·古道尔教授的崇敬之情,又体现了作者本身对“奉献”的理解。‎ ‎ 语言情真意切,叙述有条不紊,点评性的语句恰到好处,读来振奋人心,不失为一篇佳作!‎ 指导教师:李雄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课 外 拓 展 ‎《邹忌讽齐王纳谏》艺术性浅析 本文篇幅不长,但完整地记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和威王纳谏强齐两则故事。而且包含了深刻而明白的寓意,容量是很大的。文章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在技巧上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用设喻的方法讲述道理 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为譬喻来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具体形象地刻画人物 如写邹忌,先是“朝服衣冠,窥镜”,然后是问妻、问妾、问客;见到徐公,先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再是“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最后是“暮寝而思之”;人物的动作心理,无不刻画入微。‎ ‎(三)语言简练生动 一篇三百多字的短文,从家事说到国事。写人物,声貌毕肖;叙事实,曲折引入;用语言,简洁生动: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见的“导语”,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齐王听了谏辞以后,只用一个“善”字就写出了齐王纳谏的决心。威王下令纳谏以后,只三十来字就交代清楚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说明了纳谏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纳谏的效果,只写邻国动态,省去国内情况,这些都是异常简洁的。再看语言的生动: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意思雷同,但句法却各不相同,文字错综,毫不呆板。节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 ‎21.《周亚夫军细柳》‎ 本课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文章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中,运用对比、侧面烘托等手法,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呼之欲出。‎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棘门(   )  彀 (   )  弓弩(   )诏令(   )‎ 揖 (   )  介胄(   )  曩者(   )辔 (   )  称谢(   )‎ ‎2、难字认读 彀gòu  诏zhào  辔pèi  曩nǎng ‎3、形似字 ‎ ‎┏诏:诏令    ┏胄:甲胄    ┏驰:驱驰 ‎┗昭:昭华    ┗胃:胃口    ┗弛:松弛 ‎┏揖:作揖    ┏弩:弓弩    ┏壁:墙壁 ‎┗楫:舟楫    ┗驽:驽马    ┗璧:璧玉 ‎4、词语解释 ‎【军细柳】在细柳驻军。军,驻军。‎ ‎【大入边】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边,边境。‎ ‎【已而之细柳军】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已而,旋即;不久。之,到达。‎ ‎【披 甲】披戴盔甲。被(pī),穿着。‎ ‎【锐兵刃】使兵器锋利。锐,使……锋利。‎ ‎【先 驱】先行的卫队。‎ ‎【不 得】不被允许。得,表示许可。‎ ‎【居无何】过了不久。无何,不多时,不久。‎ ‎【于 是】在这个时候。是,代词,指这个时候。‎ ‎【 约 】规定。‎ ‎【驱 驰】纵马奔驰。‎ ‎【持 兵】手执兵器。兵,兵器。‎ ‎【揖(yī)】双手抱拳行礼。‎ ‎【介胄之士】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介,铠甲。胄(zhòu),头盔。课文中介胄的意思是穿铠甲,戴头盔。‎ ‎【天子为动】天子被他所感动。为,介词,被。动,感动。‎ ‎【改容式车】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周亚夫致意)。改容,改变仪容,动容。式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式,车前的横木。现在写作“轼”。‎ ‎【称  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谢,告知。‎ ‎【成礼而去】犒劳将军的礼仪完毕后辞去。‎ ‎【嗟(jiē)乎】叹词,表示感叹。‎ ‎【曩(nǎng)者】刚才。‎ ‎【固可袭而虏】必定会遭偷袭而被俘虏。‎ ‎【久  之】很长的时间。之,无任何意义,只是一个为满足音节需要而加的衬字。‎ ‎5、文学(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________》。该书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所编撰。原名《________》或《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________。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对其在史学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参考答案】‎ ‎1、‎ 棘门jì   彀gòu   弓弩nǔ    诏令zhào ‎ 揖yī    介胄zhòu  曩者nǎng   辔pèi   称谢chēn ‎5、史记  西汉  司马迁  太史公书  太史公记  通史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二、课文学习 ‎ ‎1、解释下列句子中标有红色字体的字词。‎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也。‎ ‎【明确】大:大规模,大举。‎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明确】锐:锋利,课文里是“使……锋利”的意思。‎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明确】改容:改变神情。‎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明确】虏:俘虏。‎ ‎2、用简要文字概括第一段内容。‎ ‎【明确】交代了周亚夫军细柳的背景。‎ ‎3、结合全文,说说第一段的作用。‎ ‎【明确】结构上开启下文,内容上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4、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 ‎【明确】写文帝劳军的有关情节。‎ ‎(2)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遇到的情形是_________,文帝的先行卫队到了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形是_________,天子到时遇到的情形是________。文帝最终还是进了军营,进军营的方式是_________。天子为动的原因是________。‎ ‎【明确】“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不得入” “又不得入”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本段重点写的是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情形,为什么又交代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劳军的情况?这种写法给你什么启示?‎ ‎【明确】在细柳劳军,文帝亲身感受到了亚夫治军的严整,忠于职守,军纪严明。将士恪尽职守,常备不懈,与在霸上、棘门所遇情形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特点。运用对比,让人事碰撞,形成反差,使人物的性格、事情的性质得到更鲜明的展示。(意思对即可)‎ ‎5、周亚夫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解析:从第二段的对比及第三段的评语可看出。‎ ‎6、文帝对周亚夫、徐厉、刘礼各是怎么评价的?‎ ‎【明确】评价周亚夫:“此真将军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评价徐厉、刘礼:“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7、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 ‎【明确】文章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解析】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刻画周亚夫形象来总结。‎ ‎8、你怎样评价周亚夫的“军士” ‎ ‎【明确】在周亚夫严格的训练下,他们纪律严格、勇敢、战斗力强;能够胜任任何作战任务。‎ ‎【解析】由课文“军士”对“先驱”的态度,精神面貌等可知。‎ ‎9、文帝在细柳军营处处受阻,却不以为怒,反而直赞“此真将军矣”,这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以国家利益为重,胸怀宽广。(符合题旨即可)‎ ‎10、“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从这句话中你读出哪些信息?‎ ‎【明确】周亚夫治军有方,军纪严明。‎ ‎11、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明确】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的称号,可从其军营以下方面看出:‎ ‎(1)军士戒备。细柳军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情景。‎ ‎(2)军纪严明。文帝一行到细柳军两次不得入(“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天子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军营中,天子均须按辔徐行,由此可见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3)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面对天子,周亚夫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显出“真将军”风范。‎ ‎1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的严明军纪。这种对比、衬托的运用,可以令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周亚夫“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 ‎13、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2)段落分析 课文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这样,就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第二段是课文的中心段,集中表现了周亚夫的性格特点。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的呢?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课文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直驰人,将以下骑送迎”),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与霸上和棘门军的将士不同,细柳军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长驱直入,而在细柳军却是两次不得入(“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天子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对比之中突现了细柳军军纪严明,令人对这支军队的统帅油然而生敬意。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这更让人加深了一层敬意。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难怪文帝不仅不怪罪他,反而为之感动,“改容式车”,表达自己的敬意。‎ 课文最后一段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14、课文翻译 汉文帝的后六年,匈奴大举入侵。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守霸上;(任命)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守棘门;任命河内太守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用以防备匈奴。‎ 皇上亲自去慰问犒劳守军。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皇上的车队)长驱直人,(两军营)将士高接远送。随后,(皇上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天子的先行卫队来到军营前,(却被拦住)不得进入。先行官说:“天子将要驾到。”军门都尉说:“周将军有令:‘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来到军营前,也(被拦住)不得进入。于是,皇上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上的车队进来)。守营门的官兵对随从的车队说:“周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的车队按住缰绳慢慢前行。来到营中大帐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盔甲在身,末将就不跪拜了,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天子被感动了,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周亚夫表示敬意),并命人宣告:“皇帝敬重、慰劳将军。”礼仪完毕即离去。‎ 出军营大门后,随从的大臣们都十分惊愕。文帝说:“啊!这才是真将军啊!刚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简直像儿戏一样,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三、深入探究 ‎1、对本文写作方法的理解 ‎【明确】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跃然纸上。‎ ‎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但文中只字未提亚夫是如何治军的,这样写合适吗?‎ ‎【明确】合适。作者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通过三处比对衬托以及文帝称“真将军”的描写,从侧面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且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 ‎3、古今异义词 持节诏将军(节:符节,古代使臣用来做凭证的东西。今常用于“节日”、“节约”等义。句意是:手持符节下诏给将军。)‎ 壁门士吏(壁:营垒。今常用于“墙”或“像墙那样的直立的山石”等义。句意是“守营门的官兵。)‎ 请以军礼见(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义。句意思: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 使人称谢(谢:告知。今常用于感谢义。句意是:命人告知。)‎ ‎4、词类活用 介胄之士(介胄:名词用作动词,穿戴着盔甲。句意是:穿戴着盔甲的将士。)‎ 军霸上(军:名词活用成动词,驻守。句意是:驻守在霸上。)‎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诏:名词用作动词,“下诏”。句意是:于是皇上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给周将军。)‎ ‎5、一词多义 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军:军营,名词。句意是: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 ‎┗军霸上(军:驻守,动词。句意是:驻守在霸上。)‎ 以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以,动词,任命。句意是: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 ‎┃以备胡(以,连词,来。句意是:用来防备匈奴。)‎ ‎┗以军礼见(以,介词,用,行。句意是:行军礼拜见皇上。)‎ 上 ‎┏上自劳军(上:皇上。句意是:皇上亲自慰问犒劳守军。)‎ ‎┗至霸上(上:与“霸”相连,地名。句意是:到霸上。)‎ 使 ‎┏使人称谢(使,动词,命令,派。句意是:命人宣告。)‎ ‎┗使持节(使,名词,使臣。句意是:使臣手持符节。)‎ 将 ‎┏诏将军(将:读“jiāng”,将(jiàng)级军官,高级将领。句意是:下诏给将军。)‎ ‎┗其将固可袭(将:读jiàng,将士。句意是: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 之 ‎┏已而之细柳军(之,动词,“到”,“往”。句意是:随后前往细柳军营。)‎ ‎┃文帝之后六年(之,助词,“的”。句意是:汉文帝的后六年。)‎ ‎┗称善者久之(之,补充音节,不译。句意是:连连称赞不已。)‎ 为 ‎┏天子为动(为:介词,表被动。句意是:天子被感动。)‎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为:做。句意是:任命河内守亚夫做将军。)‎ 诏 ‎┏不闻天子之诏(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句意是: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诏将军(诏,动词,下诏。句意是:下诏给将军。)‎ ‎7、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 ‎┏此真将军矣(“此”表判断。句意是:这才是真将军啊!)‎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也”表判断。句意是:其将士必定会遭袭击而被俘虏。)‎ ‎②被动句 天子为动(“为”表被动。句意是:天子被感动了。)‎ ‎③省略句 ‎┏曩者霸上、棘门军(省略谓语。应“曩者见霸上”。句意是:刚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 ‎┃使诗节诏将军(省略介词。应为“诏于将军”。句意是:使者手持符节下诏给将军。)‎ ‎┗已而之细柳军(省略主语。应为“皇上的车队已而之细柳军”。句意是:皇上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解释下列标有红色字体的词语。‎ 锐兵刃,彀弓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子先驱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子且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无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军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子乃按辔徐行。‎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3)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亚夫将军治军严格?‎ ‎4.文中还有“刘礼”“徐厉”两位将军,作者写这两位将军的作用是什么?‎ ‎5.从“真将军”周亚夫身上你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锐:使兵刃锐利;彀:拉弓。  先行的卫队。  将要。  过了不久。  规定。‎ ‎2.(1)天子于是拿着马缰绳慢慢地走。 (2)亚夫将军手拿兵器作揖说。 (3)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拜跪礼,请允许以军礼拜见。‎ ‎3.具体表现在:①军队训练有素,穿戴盔甲,兵器锋利,弓箭拉开。②军门管理严格,即使天子也不得长驱直入,必须下车行走,而且进军营只能从边门进入。‎ ‎4.用以衬托,突出周亚夫将军是“真将军”。‎ ‎5.带兵以严出名,严格训练方能出成效。‎ 补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岳 飞 ‎ 岳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注解:‎ ‎①名姝,美女。  ②宵旰,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很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国事操劳。  ③课,督促。   ④注坡,从山坡上奔跑下来。   ⑤刍,柴草。    ⑥ 徇,示众。  ⑦死事,为国事战死。  ⑧颁,赏赐  ⑨举,军事行动。   ⑩恂恂,诚实,恭顺。‎ ‎1.给下面的字注音。‎ 遗(  )  旰(  )  刍(  )  徇(  )  猝(  )  蹙(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遗_______ 却______ 宁______ 束______ 猝______ 问劳______‎ ‎3.“家无姬侍”,表现了岳飞什么品格?‎ ‎4.文中表现岳飞治军严明有方的语句有哪些?‎ ‎5.“卒有疾……而育其孤”反映出岳飞什么品格?‎ ‎6.“凡有所举……”一句话反映出岳飞什么特点?‎ ‎7.文中引用敌人语有什么作用?‎ ‎8.岳飞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他当时出于什么原因发出这一感慨?‎ ‎【参考答案】‎ ‎1.遗wèi  旰gàn  刍chú  徇xùn  猝cù  蹙cù ‎2.遗,赠。 却,推辞。宁,难道。 束,捆扎。  猝,突然。 问劳,问候,慰劳。‎ ‎3.不贪女色,朴实无华。‎ ‎4.“师每休舍……无敢入者。军号……不掳掠。”“有颁犒……无犯。”‎ ‎5.爱护部下军吏士卒。‎ ‎6.有勇有谋,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 ‎7.从侧面表现岳飞的军事才能。‎ ‎8.有感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即文臣皆爱钱,武臣多怕死。岳飞的感慨说明官员廉洁正直对于国家命运至关重要。 ‎ 课 外 拓 展 有 关 资 料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司马迁早年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学习,20岁开始多次出游,考察了许多历史著名人物如孔子、屈原、信陵君、刘邦等的遗迹。38岁继任太史令,开始整理史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正当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巨大的灾难降临在他的头上。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兵败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下狱受宫刑。这是对他极大的摧残和凌辱。但他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这是由宦官担任的掌管文书机要的官,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但他忍辱含垢,继续编写《史记》,终于在征和二年(前91)完成了这部巨著。‎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作是第二部《春秋》。他还接受了道家思想,他的思想中唯物论的因素和批判精神,尤其是自身的遭遇更增强了他的反抗性。这些在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都有所体现。‎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今仅存《悲士不遇赋》和《报任安书》。‎ ‎《史记》简介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跨度近三千年,翔实地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历史,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表现了司马迁的进步历史观。它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和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世家”是先秦诸侯国的兴亡史和汉朝杰出功臣的传记,“列传”主要是历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特殊人物的传记。‎ ‎《史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深刻。它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及其爪牙的无比丑恶,勾画出他们的真实嘴脸;另一方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歌颂人民及其领袖的起义反抗,歌颂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救人危难的侠义之士,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尤其是司马迁把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和项羽分别列入“世家”和“本纪”,充分显露了他卓越的思想见解和救世济民的热情,这是历代封建正统史家所不可比肩的。‎ ‎《史记》的思想内容是同作者的精心构思及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的。作为历史著作,《史记》忠实于历史事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语),被历代史家赞为“实录”。但作者却在“实录”的基础上,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史记》作为传记文学著作的主要特点,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司马迁记述历史人物,不仅忠于史实,而且能积极地运用史料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尽力避免泛泛地梗概式叙述,而是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活动。为了表现人物,司马迁常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让人物在紧张的斗争中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个性鲜明,为后世的传记文学树立了典范。‎ ‎《史记》在语言运用上也有极大的创造。其最大特色就是人物语言个性化,司马迁极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史记》在叙事、记言中还常常引用民谣、谚语和俗语,这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使《史记》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更富于表现力。‎ ‎22.《古文二则》‎ ‎《四知》通过叙述“杨震拒金”的故事,表现了身居高官的杨震廉洁自律,坚决拒贿的高尚品格。 ‎ ‎《私心》通过第五伦从内心深处进行挖掘,坦然承认自己也有私心的故事,表现了第五伦的无私奉公,自觉修身揭私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仍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红字注音 骘(zhì) 邑(yì) 谒(yè)涿(zhuō) 辄(zhé) 悫(què)  征辟(bì)便(biàn)宜 ‎2、形近字 ‎┏藉(jiè)慰藉     ┏谒(yè)拜谒    ┏晔(yè)范晔     ‎ ‎┗籍(jí)书籍      ┗遏(è)遏制     ┗桦(huà)桦树 ‎3、多音字 ‎ ┏(yí)遗命      ┏(jí)狼藉       ┏(shěng)省份 遗┫          藉┫          省┫‎ ‎ ┗(wèi)遗十金     ┗(jiè)慰藉      ┗(xǐng)反省 ‎4、词语解释 ‎【 辟 】征召。‎ ‎【 举 】推举,选拔。‎ ‎【茂才】即秀才,通称才能优异的人。汉代以来成为荐举人员的科目之一。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 ‎【 迁 】晋升或调动官职。‎ ‎【故人】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 ‎【 转 】调动(官职)。‎ ‎【 伦 】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 ‎【 悫 】恭谨,诚实。‎ ‎【蕴藉】宽和,宽容。‎ ‎5、文学常识真空 ‎(1)《四知》选自_____,作者____,___(朝)史学家,字___。‎ ‎(2)《私心》选自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是复姓。‎ ‎(3)《后汉书》以___为体例,与___、___相同,它分为____、___、___合为百篇。‎ ‎(4)“前四史”是指《后汉书》、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后汉书·杨震列传》   范晔  南朝·宋   蔚宗 ‎(2)《后汉书·第五伦钟离宋寒列传》  第五伦  第五   ‎ ‎(3)纪传体  《史记》  《汉书》 十纪 十志 八十列传 ‎(4)《史记》 《汉书》 《三国志》‎ 二 、课文学习 ‎1、范晔简介 ‎ 【明确】范晔(398~445),字尉宗,南朝宋顺阳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 ‎ 范晔早年曾任鼓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官至尚书吏部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因事触怒刘义康,左迁为宣城郡(郡治在今安徽宣城)太守。后来他又几次升迁,官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有人告发他密谋拥立刘义康,于是以谋反的罪名被处以死刑。 ‎ 范晔一生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则是撰写了被后人称之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范晔以《东观汉记》为蓝本,对其它各家撰著博采众长,斟酌取舍,并自定体例,订伪考异,删繁补略,写成《后汉书》。由于他的“后汉书”文约事详,逐渐取代了前人的著作。 ‎ ‎《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纪传体例,叙事简明而周详,记事有重点而不遗漏。其叙事的特点是以类相从而不记年代的先后。有些篇目的内容颇有增益,如《东夷列传》就较详细的记述了当时朝鲜半岛诸国和日本(当时称倭国)的情况,又《南蛮传》也为前所未载。《后汉书》又新立了一些类传,如《逸民》、《列女》等。‎ 杨震简介:‎ ‎【明确】杨震(?~124)中国东汉大臣。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时人誉为关西夫子杨伯起。一直不答州郡的征召,年50,始仕于州郡。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其廉洁最为人称道 。后转为涿郡太守。元初四年(117),征为太仆,迁太常。永宁元年(120),代刘恺为司徒,后又代刘恺为太尉。皇亲国戚每每向他推荐自己的亲信,他都不准。中常侍樊丰等鼓动大兴土木,他极力反对。赵腾屡次上书,指陈得失,帝欲诛之,他劝谏。由于太过忠直,遭奸臣怨恨,交相诬毁,诏遣归故里。半途饮酖自尽。‎ 第五伦简介:‎ ‎【明确】第五伦,字伯鱼,东汉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先世为战国田氏,后徙西汉园陵,便以迁徙次序为姓。东汉初,被京兆尹阎兴召为主簿,后任铸钱掾,领长安市,百姓悦服。建武二十七年(后51),举孝廉,补淮阳国医工长。光武帝召之,有政见,拜会稽太守。虽为二千万官,亲自锄草养马,妻子为炊。受俸禄仅留一月粮,其余皆助百姓之贫者。后任蜀郡太守。所至皆有政声,举荐贫者为属官,多至两千石。章帝初,代牟融为司空,奏请削弱马、窦等外戚权势。第五伦奉公尽节,言事不阿附;性质憨,少文采,任官以贞洁著称,当时人也比作西汉的贡禹。‎ ‎2、题目解说 ‎【明确】古文二则选自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在史传文学中,《后汉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史记》《汉书》《三同志》并称“前四史”,长于记史和人物性格塑造。‎ ‎3、掌握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便宜  古义:利益,好处,对国家有利的事情。  今义:方便合适,便利。‎ ‎(2)选举  古义:选贤任能。     今义: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 ‎(3)性质  古义:本性诚实      今义:一种事物区别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4、结构分析 ‎(1)划分两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四知》一文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后转诼郡太守”):写杨震拒金。 ‎ 第二层(“性公廉”到结尾):杨震拒为子孙“开产业”。‎ ‎《私心》一文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亦以此见轻”):写第五伦奉公无私。‎ 第二层(“或问伦曰”到结尾):写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心。‎ 结构图表:‎ ‎5、翻译:                ‎ ‎(1)《四知》译文:‎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举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 在荆州曾推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间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着银子回去了。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2)《私心》翻译:‎ 第五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诸子中有人有时候劝止他,他就斥责并让他们走开,官吏陈述的局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也一并把它们封上,他就像这样的毫无私心。第五伦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以清廉而著称,当时的人们把他比作西汉以贤良廉洁而著称的贡禹。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  仪表,也因此被有些人轻视。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第五伦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的时候,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是也始终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他,回来 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三、深入探究 ‎1、你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意义?‎ ‎【明确】在封建社会,有一句俗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说的就是封建官场上行贿受贿的事情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像文中王密这样下属贿赂上司的事情十分普遍,而送给上司好处的目的无非是要从上司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杨震却能义正词严,拒不收贿赂,足见其清正廉洁。更为可贵的是,他在拒绝贿赂的同时还批评教育行贿者。我们今天就要认识到:腐败之风,古已有之,反腐败任重道远,只有我们不断地以高要求对待自己和他人,才能走好每一步。‎ ‎2、“时人”认为第五伦毫无私心,而他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私心?你怎么看第五伦的这些“私心”?‎ ‎【明确】第五伦认为自己在举贤任能和私人感情方面还有私心。这些“私心”实属人之常情,他并没有 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由于他严于自律,对自己是高标准严要求,敢于挖掘灵魂深处的小小私心。这也可看出他在大的方面没有值得谴责的地方。这种严于自律的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 (1)《四知》:‎ ‎①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鲜明。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在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品质。‎ ‎②语言刻画形象传神。“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短短八个字形象刻画出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③主旨突出,事例典型。如杨震的“四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2)《私心》:‎ ‎①用反而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用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心”,来衬托他的真无私。‎ ‎②语言朴实,发人深省。“其可谓无私”一句发人深省,让读者扪心自省。‎ ‎③选择典型事例,刻画鲜明人物形象。如选第五伦有私心的两件事来塑人物,真实可信。‎ 四、课内阅读 ‎《四知》 ‎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 解释上文有关古代官职的四个词?‎ 辟:___  举:____  迁:____  转:____‎ ‎2、 写出“无知”一词在文中的意思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3、 从刻画杨震这个人物来说,文章第一句属于___描写,作用是突出杨震的_____。‎ ‎4、 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课文并未交待他这样做的原因,你想他会无缘无故给杨震送礼吗?为什么?‎ ‎5、 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译:_______________。‎ ‎(2)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征召 推举 晋升或调动官职  调动官职 ‎2、“无知”古义“没有知道(的人)”;今义:愚昧,没有文化。‎ ‎3、侧面  贤明 ‎4、不会。 王密这么做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尤其是钱财),就是为了升官。‎ ‎5、(1)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 (2)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23.《公输》‎ ‎《公输》是记述墨子劝止楚国攻宋的事。文章宣扬了墨家“非攻”的主张。这一主张,在战国时代,反对大国侵略小国,是有正义性的。文章还进一步表明墨子之所能够止楚攻宋,并不是仅仅由于他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同时也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 关于作者:‎ 墨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脱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大约在公元前444年,楚用公输盘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的思想。‎ 学习课文。高声朗读课文,做到速度适当,停顿合理,不丢字、不错字。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划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正音、注释。‎ ‎1、文章开头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这说明什么?‎ 说明墨子为了阻止这一行径,不辞辛劳。这充分表现了墨子热爱和平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2、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墨子依据公输盘怎样的性格特点,采取什么方法从道理上取胜公输盘的?‎ 第一段主要写:墨子听到楚国要攻打宋国的消息,日夜兼程赶到郢都去见公输,要用道理说服他。‎ 第一段第一句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第二句介绍了矛盾的双方, 两个主要人物都出场了,而且通过一个“闻”字和“行十日十夜”,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不辞劳苦的品质。这样写又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创造了气氛,设下了伏笔。‎ ‎3、文中写墨子日夜兼程到楚国去劝阻攻宋。请找出相应的词,这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墨子为天下排危解难的迫切心情。‎ ‎“闻之”、“起”、“行十日十夜”、“见”‎ ‎4、墨子见到公输盘,故意先说了什么?公输盘不知其意,是怎么回答?他不知不觉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抓住这句话向公输盘发起进攻,一口气数落了公输盘?‎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请献十金”,“吾义固不杀人”,“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 ‎5、墨子既然以理折服楚王,为什么却仍然不能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意图呢?‎ 墨子到了楚国以后第二回合的战斗——初斗楚王,使楚王深深陷于矛盾之中,狼狈不堪。但贪楚狡猾的楚王并不因为初斗失败而放弃攻宋的野心。他表面上承认墨子的分析批判有理,但却采取以退为守的手法,轻轻地把话题一转,以公输盘已“为云梯”,说明他攻宋的借口。这一转,作者别具匠心,把楚王虚伪,狡猾,贪婪的本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又为下一场更激烈的斗争,揭示了新的矛盾冲突。这就使墨子进入更加艰苦曲折的第三个回合的战斗。‎ ‎6、本文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的三个回合的斗争,表现了什么思想?‎ 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 深入探求:‎ ‎1、你对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以攻宋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请作简要说明。‎ ‎〔言之有理即可〕‎ ‎2、墨子的这种主张和他为实行自己政治主张而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我们今天来看“非攻”也还不失为一个美好的理想。墨子止楚攻宋,用今天的话说,是既有外交斗争,又有实力较量,二者相辅相成。首先要看到墨子是站在正义立场上批判非正义的战争。但是,如果墨子只凭他的“雄辩”去进行斗争,仍然不能取得实在的战果。不可无外交,但更要注意实力。墨子的实力一是他“守圉”的本领,二是有禽滑厘等三百人为后盾。起决定作用的是掌握了“守圉”本领的禽滑厘等宋国人民。这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怕艰险,坚韧不拔,勇于自我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重视实践的作风,是激励我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终身奋斗的一股精神力量。‎ 但是,墨子的这种非攻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他不懂得引起战争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墨子所处的时代所以发生连续不断的兼并战争,是当时阶级斗争的必然现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张来制止的,因此,所谓非攻在墨子所处的时代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积累:‎ 辨析加红词在句中的词义 ‎ ┍ 子墨子闻之     (先生,老师)‎ 子┝ 愿借子杀之     (您)‎ ‎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孩子)‎ ‎ ┍ 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见┝ 于是见公输盘。   (召见)‎ ‎ ┕ 遍鹊见蔡桓公。   (进见)‎ ‎ ┍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到)‎ 于┝ 胡不见我于王?   (向)‎ ‎ ┕ 何有于我哉?    (对,对于)‎ ‎ ┍ 愿借子杀之。    (侮臣者)‎ 之┝ 宋何罪之有?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 荆之地,方五千里。 (的) ‎ 公 输 ‎ ‎《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刹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课 外 拓 展 ‎ ‎《公输》赏析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在这篇文章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正因为墨子站在正义一边,所以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向公输盘及其主子楚王进行了无可调和的斗争,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这固然同墨子的机智善辩颇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却在于他能够针对敌方的要害展开攻势。首先,他从道义上击败敌人。墨子至楚后,公输盘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先是使得公输盘“不说(悦)”,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人谓之不义,却不知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在十分狼狈的情况下,公输盘不得不把责任转嫁到楚王身上。墨子见楚王,同样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为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公输盘的“义不杀少而杀众”和楚王以富窃贫,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们理屈词穷,弄得尴尬不堪。但是公输盘和楚王决不因在道义上的失败而放弃侵宋之心,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楚王又把责任转嫁到公输盘身上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而说明对于强大而又顽固之敌,只是在道义上攻破它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实力上同敌人较量,并压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弃勃勃野心。墨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虽然还只是停留于近乎纸上谈兵,然而却是一次战术上的较量,在较量中大大灭了公输盘仗恃云梯之械攻宋的嚣张气焰。公输盘虽被挫败,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直到墨子说出即使把“我”杀掉,“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时,在实力的对抗之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从写作特点来看,本文又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当墨子到楚国见到公输盘,经过道义上的一番谴责之后,公输盘“服”了。既然“服”了,将意味着矛盾得以解决。其实不然。当墨子指出:你既然“服”了,何以不停止攻宋呢?这么一问,公输盘却把责任转嫁于楚王。这既说明他口服而心不服的真相,又引出了与楚王的新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墨子又去见楚王,从道义上把楚王驳得体无完肤,致使楚王称“善”。楚王既然称“善”。看来矛盾该是解决了。其实不然。楚王同公输盘一样,只不过是耍了个花招罢了。他在称“善”之后用“虽然”二字一转,又把责任推到公输盘身上,说什么“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样一来,矛盾就更加复杂化了。又是与楚王的矛盾,又是与公输盘的矛盾,二者错综交织在一起。面对这样顽固而又狡诈的敌人,如果还采取先前那种从道义上揭露的办法对付他们,显然是不能奏效的。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既是摆在墨子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也是读者想要急切知道的。出自墨子的机智多谋,来了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既然楚王和公输盘都仗恃云梯这一攻城之械来攻宋,就需要把云梯这个迷信予以彻底摧毁。于是墨子便在战术上与公输盘来一次较量。较量的结果,公输盘彻底失败,屈服了。如是,矛盾该解决了。然而,矛盾非但没有解决,且向纵深发展。公输盘在黔驴技穷的情况下,竟想下毒手把墨子这个劲敌杀掉,妄图扫清攻宋道路上的障碍。但是这一阴谋非但未能得逞,反被墨子一眼看穿,进而一针见血地当面揭露了公输盘的卑劣行径,并严正告诉他们:“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在实力的对比和威慑之下,才迫使楚王不得不最后说出“善哉!吾请无攻宋矣”的话来。至此,矛盾才得以解决。试看故事是多么曲折生动!矛盾冲突犹如波浪起伏,滚滚向前推进。‎ 再者,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墨子见公输盘和楚王,都不是直陈其事,开宗明义,而是先作比喻,然后进行逻辑推理,使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尤为突出者,是作者运用比喻之妙。诸如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正面直答来意,而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意见,亦即使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可是公输盘偏偏不说,只是表示不高兴。公输盘不说,当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只好再来个火上加油,“请献十金”。这意味着要拿金钱贿赂收买他,让他去干杀人的勾当。这下子公输盘可沉不住气了,便脱口说出“吾义固不杀人”。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继而又激怒他,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然后再予以批驳。墨子见楚王。则是另一番气象。一开头就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他不用“倘若”“假如”等假设字样,好像是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能够听得进去,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墨子连用了三个比喻,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既然回答得痛快,那就毫无必要再用激将的办法进一步逼问了。但读者完全可以想像,假如楚王也像公输盘那样吞吞吐吐的话,墨子将会用别的办法使他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的。可见,墨子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总之,要他们说话,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不说话,不行;说了话,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作罢。只要他们说了话,事情就好办了,就可以抓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墨子就是用这种引鱼上钩、先发制人的办法,进行说理的,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出现,使对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文章之所以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又是同这种说理的方法密不可分的。(‎ ‎24.《诗词五首》‎ ‎《采薇》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生活的诗。诗中主要抒写了兵士们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其思乡之情。‎ ‎《十五从军征》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尽,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可归。暴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也反映了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 ‎《送别》是一首可以作不同理解的小诗。单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写江南农家生活情趣的小词。主题是写农家恬静舒适的生活和怡然自乐的情趣。‎ ‎《朝天子·咏喇叭》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霏霏(   )雨雪(   )冢(   )  雉 (   )   羹(   )‎ 贻 (   )著地(   )檐(   )  翁媪(   )  锁哪(   )‎ ‎2、形近字 ‎┏冢:坟冢    ┏雉:鸡雉    ┏贻:贻赠    ┏窦:狗窦 ‎┗豕:犬豕    ┗稚:幼稚    ┗怡:神怡    ┗渎:渎职 ‎3、词语解释 ‎【依 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yè)的样子。‎ ‎【雨 雪】下雪。雨(yù),下(雨或雪)。‎ ‎【霏(fēi)霏】雪花纷飞的样子。‎ ‎【行道迟迟】慢慢地走在路上。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zài)渴载饥】又渴又饥。‎ ‎【伤 悲】伤感,悲伤。‎ ‎【始得归】才能够回乡。‎ ‎【累 累】连续不断的样子。课文里指荒坟一个挨着一个的情状。‎ ‎【狗 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dòu),洞穴。‎ ‎【中 庭】院中。‎ ‎【旅 谷】野生的谷子。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贻(yí)】送,赠送。‎ ‎【漫 漫】遍布的样子。‎ ‎【行 人】出征的人。‎ ‎【茅 檐】课文里借指茅屋。‎ ‎【媚 好】声音柔媚动听。‎ ‎【翁 媪(ǎo)】老公公和婆婆。‎ ‎【无 赖】顽皮。‎ ‎【乱如麻】烦乱如理麻,理也理不清。‎ ‎4、文学(文体)常识 ‎(1)《采薇》选自《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共______________篇。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类。‎ ‎(2)《十五从军征》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是南朝宋郭茂倩所编,我们曾学过这本书里的另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是一首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首《________________》。‎ ‎(4)《朝天子·咏喇叭》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散曲家。字__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霏霏(fēi) 雨雪(yù)   冢(zhǒng)  雉(zhì)      羹(gēng)‎ 贻(yí)   著地(zhuó)  檐(yán)   翁媪(wēng’ǎo)  锁哪(nà)‎ ‎4、‎ ‎(1)诗经   三百零五  风  雅  颂 ‎(2)乐府诗集   木兰诗(或《陌上桑》)‎ ‎(3)词 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4)散曲   散曲丛刊·王西楼乐府  王磐  明代  鸿渐  西楼 二、课文学习 ‎ 采  薇 ‎1、《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它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曾经孔子整理删定。原本只称《诗》,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民间歌谣。这些诗歌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现实,有劳动的艰辛,有生活的窘迫;有对剥削压迫的不满和反抗,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有的辛辣讽刺了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有的大胆歌颂了真挚的爱情。“风”是《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瑰宝。“雅”是“小雅”和“大雅”的总称,共一百零五篇。“大雅”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所作,内容大多记述周族历史,歌颂祖先功德,客观上为后人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料。“小雅”多为贵族文人所作,也有小部分是民谣,内容多政治讽喻。“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四十篇,是周王室和鲁国、宋国的统治者祭祀天地宗庙的祭礼歌辞。‎ ‎《诗经》在表现手法上,普遍运用了赋、比、兴的方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语)。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的“六义”。在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多为隔行用韵,但不拘泥,也有二言、三言、五言乃至六言、七言的句子,押韵方式灵活多变。许多诗篇章节反复,多用叠字,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它的比兴手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也一直继承着、发展着。‎ 西汉初,传授《诗经》的有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共四家。自东汉儒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学习毛诗的人增多,其他三家诗逐渐失传,独毛诗大行于世。‎ ‎2、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 回忆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遇雪冬归路漫漫 ┓ ↓‎ 采薇 ┫                    ┣ 归途 ‎   ┃行道民迟迟,载渴载饥。→忍受艰辛与饥寒┛ ↓  ‎ ‎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状写征人忧伤之情  抒情 ‎(2)诗文赏析 ‎《采薇》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生活的诗。诗中主要抒写了兵士们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其思乡之情。原诗共六段,本课选取的是最后一段。‎ 这一段堪称全诗的最佳段,也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主要写士卒归乡途中抚今追昔,痛定思痛而更加悲伤。“杨柳依依”句回首往事,“依依”一词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雨雪霏霏”句则抒发了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阴霾的天气、纷纷扬扬的雪花有力地烘托出人物沉重抑郁的心境。这两句诗写景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对比强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行道迟迟”句抒写了戍卒归程之艰难及其心力交瘁的境况。前三句既是写景写境,又是抒情,融情于景,寓情于境,情与景与境交融,相映成辉。最后一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直抒胸臆,感天动地,叩人心扉,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顿时弥漫纸上。语言上,重言的运用(如:依依、霏霏、迟迟)增强了节奏感,增加了诗的韵味和艺术感染力。‎ ‎3、写法鉴赏 此诗在艺术上第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它创造出千古传诵的佳句。在我们的文学鉴赏史上,人们刚刚知道摘句欣赏的时候,便一下子发现了《采薇》篇的名章迥句。千百年来,人们常用折柳表示送别时的不忍分别,又常用“依依”二字,表示惜别之情。“杨柳依依”的意象,一经创造出来,便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虽经千载,也想不出更好的词来代替它,正因为这个原因,“杨柳依依”数句,成了千古不朽的名句,它在我国的诗史上,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葆艺术的生命力。‎ ‎《采薇》在艺术上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它创造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诗歌美学境界,试想当征人离家踏上征途之时,正值桃红柳绿的丽春,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丽春美景,征人却不得不与亲人分别,也许一别之后永无相见之日,“杨柳依依”,正含着不忍与亲人分别的依依之情,对于“杨柳依依”的美景,又哪有心思来欣赏它呢?良辰美景,并无赏心乐事,所以美景不过是情同虚设罢了。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生离死别的哀愁,以乐景衬哀情,哀情更突出、更鲜明,故能起到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还比较好理解;以哀景写乐,倍增其乐则比较难以理解。难道用花好月圆来映衬乐情不更好吗?我国有句俗话,苦尽甜来,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苦就没有乐,事物总是充满矛盾的,不比不行。试想一个从军出征的战士能够活着回来,而且已经踏上归途,不久将和家人团聚,这岂不是天大的喜事,但在归途中偏偏又遇上了“雨雪霏霏”的坏天气,还要忍受途中的饥寒,真是好事多磨。以哀景写乐,增强了哀乐的鲜明对比度,所以有倍增其乐的艺术效果。‎ ‎4、名句赏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昔我”四句,以春风拂动的柳丝来渲染依依别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归途的艰难和心情的黯淡,以景写情,含蓄深永,被后人誉为三百篇中最动人的诗句。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在归途中忧伤地想起:“当年我离开家乡时,正是春天,柳丝低拂;而今天我重返故乡,却是雨雪迷蒙的冬天了。”在对家乡的浓烈的思念之下,他冒着风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挣扎着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更浓的远方……。“杨柳依依”一词既写出了柳枝随风摇曳之态,又表现出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雨雪霏霏”一句写出阴霾的天气、纷纷扬扬的雪花满天飞舞,烘托出人物沉重压抑的心情。这两句写景,形象鲜明,特征突出,对比强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5、难点解析 ‎(1)对诗歌内容的深入理解。‎ 写士卒在归途中抚今追昔,充满着痛定思痛的悲哀,同时对于生还,也不无喜悦的情绪,在六章之中,别构一体。诗人由回忆写到归途中的情景。回忆起昔日从军时,正值美好的春天,万条杨柳,迎风披拂;今日归来,却遇上雨雪霏霏的冬天,虽已踏上归途,归路漫漫,还要忍受“载渴载饥”的生活,抚今追昔,想到战斗中的出生入死和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谁能知道我的劳苦忧伤呢?诗人的忧伤还有一层,虽未明言,也是不言而喻的潜台词,那就是忧念家人的情况。常年从军,与家人音讯阻隔,又谁知家人的情况如何呢?“莫知我哀”四字,状写征人的忧伤之情,以少总多,真是累千百万言所难表达。‎ ‎(2)语言上,重言的运用(如:依依、霏霏、迟迟)增强了节奏感,增加了诗的韵味和艺术感染力。‎ ‎6、课文翻译 采  薇 想当初,我出征时,柳枝摇曳。‎ 看今朝,我归来日,大雪纷飞。‎ 一路上,步履艰难,又渴又饥。‎ 内心里,无限伤感,有谁理会!‎ 十 五 从 军 征 ‎1、关于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最早是音乐机关的名称,汉初即已出现,汉武帝时扩充为专司歌舞的机关,并兼有采诗的职能。这些采集来的民歌,后来就叫做“乐府诗”(或叫“汉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诗体。两汉乐府诗大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语),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广泛反映了两汉的社会面貌,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和思想感情。汉乐府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语言朴素自然。‎ 乐府诗自汉经魏晋六朝至隋唐,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汉代乐府诗大都入乐,每个篇名各有传统的内容。魏晋以后,文人拟作,或依旧曲填新词,或用古题咏时事,有的入乐,有的不入乐。内容上突破原来传统,音韵、节奏上渐趋整齐,推动了五言诗、七言诗的出现和发展。唐代文人进一步冲破古题、古调的藩篱,另立新意,抒写新事,形成一种“新题乐府”。到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人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创作了大量的“新乐府”诗,讽喻朝政,针砭时弊。‎ 宋朝人郭茂倩将自两汉至唐代乐府诗汇编成《乐府诗集》,并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横吹曲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杂曲”三类中。‎ ‎2、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2)诗文赏析 ‎《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暴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篇首一句即写出了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从军之时尚是风华少年,归来之日却已是皓首银发。几十年沙场奔走,岂不悲哉!这里,“十五”“八十”可理解为实数,也可理解为虚数,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目的是极言从军之久。诗的重点并不在为后人提供服役的确切时间,而是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服役年久已是一大灾难,但更可悲的还在后面。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呢?“松柏冢累累”,这是远望,近看则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一派凄凉破败景象。家中空无一人,老翁举目无亲,其凄楚心情可以想象。继而,通过“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一句,进一步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此情此景着实叫人痛苦至极,怆然泪下。‎ ‎3、写法鉴赏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语气叙述,尽情渲染了老兵的不幸遭遇和内心无法忍受的悲痛。在叙述上,结构严密,并起伏有变化。这首完整的五言叙事诗,还保留着质朴的民歌的语言风格,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鲜明的艺术特色,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着光彩,并且给后世作家以无穷的启发。杜甫的名诗《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都明显看出受本诗的影响。‎ ‎4、课文翻译 十 五 从 军 征 十五少年参军出征,八十老翁才得还乡。‎ 路遇同乡便把话问:“我的家中还有谁人?”‎ ‎ “且看远处那是您家,坟墓相连松柏混杂。”‎ 野兔乱窜出入狗洞,野鸡乱扑飞上房梁。‎ 野生谷子长满庭院,野生葵菜布满井沿。‎ 舂罢谷子拿来煮饭,采摘葵菜拿来做羹。‎ 羹饭全熟端将出来,举目无亲与谁共享?‎ 步出庭院向东张望,悲从中来泪满衣裳。‎ 送  别 ‎ ‎1、作者简介 本诗为隋末人所作,作者已不可考。‎ ‎2.背景资料 同隋代文人的诗作相比,这首来自民间的小诗在思想、艺术上都更为优秀。这说明齐、梁以来,在诗歌形式、技巧上,尤其在五、七言近体诗的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日益远离社会生活,因而使诗歌陷于困境。隋文帝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文风改革,违反文学规律,并未触及根本。炀帝再掀恶浪,将宫体诗、“狎客”活动搬进宫廷,益发不可收拾。在这种情况下,从社会下层,从现实生活的深处,涌现出表现时代脉搏,反映人民思想情绪的优秀作品,往往代表着文学发展的健康有力的潮流,预示着一种新趋势的萌芽。这首七言绝句《送别》歌的出现,正代表了这样的趋势。它的产生,预示着由齐、梁诗向唐诗转变的广阔前景。‎ ‎3、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  ┏ 杨柳青青著地垂,写景起兴┓  暮春已至┓  ‎ ‎  ┃ 杨花漫漫搅天飞。    ┛   ↓  ┣行人无归 心生怨恨 送别┫ 柳条折尽花飞尽,抒情双关┓  不见归人┛ ‎ ‎  ┗ 借问行人归不归     ┛‎ ‎(2)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可以作不同理解的小诗。‎ 单从字面上看,这是首送别诗。诗人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杨柳,通过描写、渲染,抒发了离愁别绪。古人向来有借杨柳抒离别情怀的传统,如《诗经·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佳句。这首诗承袭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发展。头两句极力渲染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借此烘托出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后两句写杨花尚有飞尽之时,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从而更加重了离别的悲凉气氛。‎ 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影射、讥讽隋朝统治者的诗。联系到作者的生活年代(隋末)和诗中运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这样理解也不无道理。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祸国殃民,民怨鼎沸。诗人以“杨柳”之“杨”谐“杨广”之“杨”;以写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为名,行揭露统治者凶残暴虐之实。最后,假借“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问话,表达了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 ‎4、写法鉴赏 ‎(1)承袭古诗送别传统。古人向来有借杨柳抒离别情怀的传统,如《诗经·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佳句。这首诗承袭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发展。头两句极力渲染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借此烘托出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 ‎(2)它语言口语化,通俗流畅,声调悠扬,宛然有似唐人绝句,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现象。‎ ‎5、佳句欣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题为《送别》,开篇却不言送别,而是先勾勒出一幅杨柳青青,杨花漫天的情景。这一情景的创设,不是无心之作。首先,折柳送别在古诗中早有表述,在后来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为一种生活的情趣。所以,开篇即写杨柳,很吻合送别的情感。其次,作者创设的这种情景也烘托了送别的气氛。杨树和柳树的枝条一片青翠,已经垂到了地上,杨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看似大好的春光,却不得不面对离别,怎能不让人更加伤感。杨花“搅天飞”,一个“搅”字,既写出了杨花的铺天盖地,也表现了一种纠缠不清,难以割舍的状态。这两句诗,为下面作者升华离别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6、课文翻译 送  别 杨柳青青柳条垂地,杨花飞舞漫天柳絮。‎ 折柳相送杨花散尽,借问征人何时归期?‎ 清平乐·村居 ‎1、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现在山东省济南市)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带湖长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人钞存》。‎ ‎2、背景资料 辛弃疾曾历官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落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豪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绘制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2、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江南农村的美景)     ┓‎ 白描┫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老夫妇融洽取乐) ┣ 栩栩如生 手法┃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大儿 二儿勤劳干活)┃‎ ‎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小儿卧剥莲蓬顽皮) ┛‎ ‎3、诗词赏析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写江南农家生活情趣的小词。主题是写农家恬静舒适的生活和怡然自乐的情趣。清平乐,词调名。村居,词目名,即词的标题。‎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诗人开篇即描绘出江南的田园风光:农舍、溪流,绿草如茵。接下来的两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引出人物。什么样的人物呢?说着轻柔细软的南方话,白发苍苍的一对老夫妇。诗人虽未对人物作具体刻画,但我们从人物说话的语调、内容可以想象,这是一对慈眉善目、散淡安闲的老人。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怎样理解词中的“醉”字?对这个“醉”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解释是“醉里二句:谓不知是谁家的老公公、老婆婆,喝醉了酒,说着柔媚的南方话打趣”,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的解释是“醉里句:作者在醉中听到有人用江南口音和悦地谈心”。两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也都解释得通。只不过朱说意在强调农家老夫妇的悠闲、散淡,而林说意在点明诗人对农家田园生活的陶醉。自古“诗无定解”,我们不必过分拘泥于细节,强求一解,甚至理解为“轻柔妩媚的吴音、轻松有趣的谈话听来叫人心醉”,也未尝不可。如果说上半阕为我们展现的是田园情趣,那么,下半阕则为我们勾勒出农家生活的画面:有的在田间劳作,有的在家中忙碌,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尤为令人叫绝的是结尾两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个“卧”字,童真毕现,童趣盎然,平添无限情趣。‎ 整首词语言通俗浅显,却如白描,有情有景有神韵,洋溢着清新、恬淡的气息,流露出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4、写法鉴赏 这首词是描写农村生活的名作,风格清新淡雅,富于诗情画意。在表现手法上,全词不事雕琢而纯用白描,绘出了农村一户人家清新秀丽的环境以及老小五口充满田园情趣的生活画面,生动地勾画了一家五口特别是翁媪二人“醉里吴音相媚好”和“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形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词中写白发翁媪,先闻其声;写大、中、小三儿,后见其人。寥寥几笔,如实描摹,简洁自然,写出一家两老三少的活动。构思方面,头两句写景,茅屋、小溪、青草,本来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画面,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后六句写人,通过翁媪打趣闲谈、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全词只摄取了一个很平常的生活画面,如同一幅素描,却写得生趣盎然。‎ ‎5、名句欣赏 ‎(1)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理解。‎ 这两句写白发翁媪二人操着带有醉意的吴音在聊天儿,具有一种彼此“媚好”的亲密无间的情态。这一平常细节,表现了一对农村老年夫妻和谐、温暖、惬意的生活乐趣。‎ ‎(2)对“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理解。‎ 这句诗位于全诗的结尾,强化了全诗安详、宁静、喜悦的气氛。从开篇的乡村景貌、到说话柔声细语的老夫妇,到在地里干活的大儿子、在编鸡笼的二儿子,读者能明显的感觉到诗中表现的一派安详宁静的乡村生活气息。“最喜”,更是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视线,在这样的生活中,最令人欢喜的场景是什么呢?作者并没有在“最喜”之后直接言明,而是卖了一个关子——“最喜小儿无赖”,小儿子是最顽皮,他正躺在溪边剥莲子呢。这个最小的孩子确实顽皮,即便是干活时,也是躺在溪边。一个“卧”字,写出了小孩子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的情景。同时,读者在此也会不由得展开联想:卧着剥莲子的同时,它是不是在边干边玩啊……把自己的工作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很符合孩子的天性,也更能显出他的顽皮。‎ ‎6、课文翻译 清平乐·村居 农家的茅屋简朴矮小,溪水边布满如茵绿草。‎ 醉意中吴语轻柔细软,白发老夫妇悠闲交谈。‎ 大儿在田间锄草劳动,二儿在院里编织鸡笼。‎ 最有趣小儿顽皮淘气,趴卧在溪边正剥莲蓬。‎ 朝天子·咏喇叭 ‎1、作者简介 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著名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诗、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课文所选《朝天子·咏喇叭》即是其中之一。蒋一揆在《尧山堂外纪》中说:“正德间,阉寺当权,往来河下无虚日,每到辄吹号头,齐丁夫,民不堪命,西楼乃作《咏喇叭》以嘲之。”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 ‎2、背景资料 朝天子,曲牌名。咏喇叭,是这首散曲的名字。‎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是吟咏喇叭和唢呐,实则借物抒怀,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3、关于散曲 散曲是曲的一种。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于元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两部分。小令是单个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散套又称“套曲”“套数”,通常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联缀而成,长短不论,一韵到底,一般都有“尾声”,适宜于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如睢景臣的《高祖还乡》。‎ 曲和词体式相近,都是按调填词,但词的定格一般不变(一种词牌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体式),而曲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又多使用口语,风格明快泼辣。‎ ‎4、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2)诗文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全曲以“吹”字贯穿始终。先写“吹”之声(“曲儿小腔儿大”),继而写“吹”之功用(“官船……全仗你抬声价”),再写“吹”之恶果,表达对“吹”的憎恨。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句句是在揭露宦官敲诈百姓的罪行,活脱脱勾画出一群宦官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全曲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题材新颖,寓意深刻。例如:通过“曲儿小腔儿大”的对比,使“喇叭,唢呐”及所影射的对象——宦官穷尽其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专权作恶。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乱如麻”三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摹殆尽。而在“全仗你抬声价”中,一个“抬”字出神入化,与“喇叭、唢呐”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5、写法鉴赏 ‎(1)这首散曲采用了借物咏怀的手法,表面是在咏喇叭,实际是在影射那些倚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专权作恶的宦官,揭露了他们的罪行,表达了对他们的憎恶。‎ ‎(2)语言诙谐,题材新颖,寓意深刻。‎ ‎6、对这首散曲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全曲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题材新颖,寓意深刻。例如:通过“曲儿小腔儿大”的对比,使“喇叭,锁哪”及所影射的对象——宦官穷尽其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专权作恶。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乱如麻”三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摹殆尽。而在“全仗你抬声价”中,一个“抬”字出神人化,与“喇叭,锁哪”相呼应,讽刺格外尖刻辛辣。‎ ‎7、课文翻译 ‎            朝天子·咏喇叭 ‎        喇叭呀,唢呐,‎ ‎ 别看你吹的曲子短,调门却很大。‎ ‎ 来往的官船穿梭如织,杂乱如麻,‎ ‎ 全仰仗你这喇叭来抬高声价。‎ ‎ 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 ‎ 老百姓听了担惊受怕。‎ ‎ 哪还顾得分辨大官小官,是真是假?‎ ‎ 眼见得这喇叭,‎ ‎ 吹得这家破产那家遭殃,‎ ‎ 只吹得河水干枯鹅飞走,黎民百姓家破人亡!‎ 三、深入探究 ‎1、《采薇》和《十五从军征》写的都是法有什么不同?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说说它们的表现方法 ‎【明确】‎ 区别主要是:《十五从军征》与《采薇》同是写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采薇》主要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十五从军征》则以叙述为主,借老翁所见所为所感,尽情抒写了他的悲凉凄楚之情。如果说《采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写意水墨画,那么,《十五从军征》就好像是一部记实片,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场景,也正是在这写实当中,字里行间渗透着血和泪的控诉。‎ ‎2、有人说,《送别》和《朝天子·咏喇叭》都是讽刺统治者的,它们分别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 ‎《送别》使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含蓄隐晦,藏而不露。《朝天子·咏喇叭》则采用了借物咏怀的手法,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里寓抨击之意。‎ ‎3、《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幅清新、恬淡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4、解释下列诗句中标红色字体的字词。‎ ‎(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 ‎(4)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明确】‎ ‎(1)载……载……:又……又……。     ‎ ‎(2)始:才。‎ ‎(3)漫漫:遍布各处的样子。    ‎ ‎(4)罢:完,尽。‎ ‎5、收集描写杨柳的古代诗句,并和同学交流。‎ ‎【明确】‎ 例1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例2  杨柳青青江水平。‎ ‎【解析】出自刘禹锡的《竹枝词》。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例3 一溪烟柳万丝垂,‎ 无因系得兰舟住。‎ ‎【解析】出自周紫芝的词《踏莎行》。其义:男女离别之情:溪边如烟的绿柳虽然垂下千万枝条,也无法系住画船的帆篷。‎ 例4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 ‎【解析】出自万俟咏的词《三合》,这是一首奉旨而作的颂德词。意思是,东风不起,柳树上垂下万条金缕。那龙楼凤阙之上,一片祥云漂浮。‎ ‎6、古今异义词 借问行人归不归(行人:出征的人。今常用于“在路上走的人”。句意是:借问出征的人何时归期。)‎ 最喜小儿无赖(无赖:顽皮。今常指蛮横不讲道理或品行不端的人。句意是:最有趣的是小儿顽皮淘气。)‎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那里,现写作“哪里”;甚么,现写作“什么”。共,连词,“和”。今常用于“共同”、“总共”等义。句意是:哪还顾得分辨什么真和假。)‎ ‎7、词类活用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下”,读“yù”。句意是:下雪,雪花纷飞。) ‎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一)‎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1、 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是一首_____________诗。诗中押韵的字是__________‎ ‎2、 从托物抒情的表现方法上看,“昔我往矣”,应是离别之悲伤,作者写其景,为什么用“杨柳依依”的关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雨雪霏霏”烘托了“我”归来时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并简述主人公回家时为什么不喜反悲?‎ ‎4、 全诗采用了___________的结构,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1.用原文回答 ‎(1)揭示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归乡老兵家中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也是写回乡老兵的感受,但与《采薇》有很大的不同。请写出。‎ ‎3.(探究题)如果这位老兵遇见了昔日的伙伴,两人之间必然有一番对话。想一想他们对话的话题有哪些?‎ ‎(三)送别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 ‎1.给“著”注音。‎ ‎2.前两句诗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含有“杨”或“柳”或“杨柳”的诗句。‎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______·村居 茅檐低小,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中儿______。最喜小儿无赖,______。 ‎ ‎1.将标题及内容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绘了怎样的农村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朝天子·咏喇叭 ‎ ‎    喇叭,锁哪,‎ ‎    曲儿小腔儿大。‎ ‎    官船来往乱如麻,‎ ‎    全仗你抬声价。‎ ‎    军听了军愁,‎ ‎    民听了民怕。‎ ‎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    吹伤了那家,‎ ‎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这是一首散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朝代)。‎ ‎2.文中写“喇叭,锁哪”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军愁”,“民怕”至不敢辨真假地步的果真是喇叭吗?你是怎么看的?‎ ‎ 【参考答案】‎ ‎(一)‎ ‎1、《诗经》 兵役 ‎2、“杨柳依依”有多种理解,既是以美景反衬悲情,使悲情更悲,又暗示了主人公出征时正当青春年少。‎ ‎3、凄惨悲怆   主人公把一生中大部分美好光阴耗在杀来杀去的战场上,如今回家,家里一无所有,忆昔思今,不禁悲从中来。‎ ‎4、先写景后抒情,频繁的兵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 ‎【解析】1题考查有关诗歌常识及文字赏识。2、3题考查以美景衬悲情及情与景的关系,4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注意抓住抒情句品味。 ‎ ‎(二)‎ ‎1.(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2.《采薇》运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十五从军征》则以叙事为主来抒其悲凉凄楚之情。‎ ‎【解析】内容相同,则区别应在表现手法上。《采薇》有明显的景物描写,则考虑使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十五从军征》具体叙述了老兵的所见所为所感,则考虑以记叙为主,通过记叙来抒情。‎ ‎3. ①家乡这几十年的变化。②老兵家中的变故。③老兵的经历。④儿时伙伴的生活。‎ ‎【解析】可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年老,爱怀旧)及当时情况,合理想象,还可加上对老兵今后生活的关切、家乡现实情况等内容。答出三点即可。 ‎ ‎(三)l.zhuó ‎【解析】不读“zhù”。‎ ‎2.烘托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 ‎3.杨花愁杀渡江人 杨柳青青江水平 客舍青青柳色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 ‎ ‎(四)‎ ‎1.清平乐  溪上青青草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 ‎2.词  辛弃疾 ‎3.描绘了恬淡、安适、充满生机的农村风光。‎ ‎【解析】从一家五口各自活动中可以看出。‎ ‎(五)‎ ‎1.王磐  明代 ‎【解析】注意“磐”的写法。‎ ‎2.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3.不是。怕的是借“喇叭,锁哪”开道,残害百姓、鱼肉乡里的宦官。‎ ‎【解析】这里属借物抒怀。 ‎ 补充阅读 ‎(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题目中“之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之”即: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一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句式。点出了送行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押_________韵,押韵的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抒情诗描写离别情绪有何特点?‎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 ‎1.借助字典、根据诗意解释下列词语。‎ ‎(1)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出了老朋友分别的地点及环境。‎ B.第三、四句写到诗人对朋友漂泊不定生活的关心。‎ C.第五、六句是说浮云像游子的行踪,来去不定,落日依恋山峦,不忍与大地告别,就像我对朋友的感情。 ‎ D.第七、八两句用马的嘶鸣来催促朋友赶快上路,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 ‎3.对全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首联中的“青”、“白”分别写出山水的色彩,“横”写出山的静姿,“绕”写出的水的动态。 ‎ B.诗中的“孤蓬”、“浮云”、“落日”都是比喻句中的喻体事物。‎ C.这首诗采用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给人以鲜明、深刻的感受。‎ D.这首诗将自然美和人性美结合起来,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 ‎(三)阅读曹植的《七步诗》完成诗后的题。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提示:作者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丕的弟弟。相传曹丕继承了帝位,百般迫害曹植,曾命他七步中作诗,否则就要加害于他。曹植就吟成了这首《七步诗》。‎ ‎1.“豆在釜中泣”用了甲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曹植受到曹丕迫害时的乙心情。在甲、乙处应填写的正确一项是(  )。‎ A.拟人  悲痛  B.夸张  痛苦   C.夸张  悲伤   D.拟人  愤怒 ‎2.对“相煎何太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互相煎熬到这样急不可待的地步呢?‎ B.为什么你要迫害我到这样急不可待的地步呢?‎ C.互相煎熬何必这么急迫呢?‎ D.你要迫害我何必这样紧急呢?‎ ‎(四)阅读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完成后面的题。‎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真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响到明。‎ 注:连枷,打场用的一种农具。‎ 对四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用比喻修辞,意思是为了打稻而新筑起来的稻场平坦得像镜面一样。‎ B.第二句是写家家户户的农民趁着霜后的晴天,抓紧时间在场上打稻。‎ C.第三句是说在打稻的声音中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远处传来的雷声也仿佛显得轻微了。‎ D.第四句写连枷的声音从夜晚响到天亮,表现了人们劳动的紧张。‎ ‎(五)阅读唐代诗人李益的《汴河曲》完成后面的题。‎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①汴河,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 ‎ ②长堤,隋炀帝在通济渠沿岸遍植杨柳,又称隋堤。‎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妥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怀古诗,意在提醒人们从骄奢淫逸终至覆亡的隋王朝统治中汲取教训。‎ B.一、二两句以满目春光与隋宫旧址作对比,热闹和冷寂形成对比和强烈的反差,更显得无限凄凉。‎ C.后两句把兴亡之感再上升一层:已作历史陈迹的隋堤之上,纷纷扬扬的杨花,似乎是对隋炀帝的无情嘲弄,以美景衬哀情,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D.诗人走上长堤,想起隋炀帝的悲剧,不禁增添了无穷的忧愁和惋惜。‎ ‎【参考答案】‎ ‎(一)‎ ‎1.赴任  往 ‎2.对仗  地点  友人要去的地方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抒情 ‎5.in 秦、津、邻、巾 ‎6.离情别绪是历代诗人喜爱的主题,大多离不开一个“怨”字,但这首诗,不落窠臼,一扫哀怨惆怅的低回情绪,以开阔的境界,豪放的笔触写下了这首送友人赴任的壮行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好友的诚挚情谊,反映了当时有为青年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重事功、轻离别的进取精神,曾给后人以很大的鼓舞。‎ ‎(二)‎ ‎1.(1)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2)清澈的水 (3)分别  (4)这儿 ‎2.D   ‎ ‎3.C ‎(三)‎ ‎1.A ‎ ‎2.B ‎(四)C ‎(五)D ‎ 课 外 拓 展 ‎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指津 ‎ 一、注意诗歌鉴赏知识的储备 诗歌鉴赏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如作家的写作背景、常用典故、文化习俗、风格流派、思想内容、常用的表达技巧等,再加上相当多的学生对一些诗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方面的术语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复习起来倍感艰难,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对其进行举例归类。‎ ‎1.语言风格:平淡、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2.思想内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3.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描写可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截)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相衬、粗笔勾勒和工笔细描;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现实和神话相结合等。表现方法有渲染、烘托、映衬、化用、虚实相生、正侧面相结合、情与理的结合、欲抑先扬、欲扬先抑、铺排、含蓄、幽默、象征、联想、想象。一些常用的辞格有比喻、讽喻、起兴、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委婉、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4.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例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陆游的悲壮爱国等。此外词还有婉约、豪放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分。总的说来,诗词曲的特征分别是“诗庄”、“词媚”、“曲俗”。‎ ‎5.篇章结构:常用的术语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有总有分、详细得当、巧妙过渡、伏笔照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等。‎ 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1.明确写了什么内容。‎ 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如《望洞庭》说明诗的内容是洞庭湖,《题李凝幽居》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2)注意诗歌的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往往透露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的走向,如“漠漠帆来重”句中的“重”,表面上是讲帆因湿而重,其实是讲朋友要离去,自己心情沉重。‎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4)注意典故神话 典故神话一般有比较固定的含义,了解这些内容对我们整体把握全诗是大有裨益的。‎ ‎2.弄清是怎样写的。‎ ‎(1)理解典型细节 在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如 “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闲敲”这一细节,表现了诗歌主人公因约客不来夜过半的烦躁。在分析细节时要注意前后联系。如果不注意上文的“有约不来过夜半”和下文的“落灯花”,很可能把“闲敲”理解为表现诗歌主人公闲适恬谈的心情。‎ ‎(2)注意全诗的结构 结构的安排总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结构有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等。‎ ‎(3)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4)注意表达的角度 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感悟、情感,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 ‎(5)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 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弄清作者是通过哪一些景物来构成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6)注意环境的渲染 在诗歌中作者往往通过环境描写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在情不自禁中受到作者的影响,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情绪。‎ ‎(7)注意语句表达 语言表达可从三个角度讲:‎ 从整体上说我们要分析作者是直抒胸臆还是一波三折,其他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等都要注意。‎ 从句子的角度我们注意一些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强化情感表达。常见的如比喻(“白银盘里一青螺”)、象征、衬托、双关。其他还有比拟、夸张、通感等都要注意。‎ 从词语的角度分析,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 三、文字表达的要求 ‎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如“请分析《鸟鸣涧》一诗春山月夜图”这样一个题目,我们就要在月出前的“人闲”、“花落”、到月出后“鸟鸣”这一过程来分析。‎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要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指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就容易了。‎ ‎25.《桃花源记》‎ 本文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他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写了《桃花源诗》。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 关于作者:‎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从少年起就经历了很多政治上的纷扰,后来由出任(当参军和县令这样的小官)到辞官归隐,更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是很不满的。‎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清高自赏与消极遁世的因素。‎ 学习本文。这篇文章内容好理解,容易读懂,阅读时注意字的读音和古今词义的区别。阅读过程中参照注释理解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并能口述或笔译全文。‎ 思考:‎ ‎1、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人物的?‎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2、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3、渔人来到桃花源,村子里的人如何对待渔人的?这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不复出”?‎ 说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5、桃花源人与渔人交谈后,为什么“皆叹惋”?‎ 因为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6、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段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文章最后一段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7、在本文中作者怎样描写了自己所向往的社会?‎ 在本文中,作者以渔人游踪为线索,以有详有略、曲折回环的写法简洁凝练、通俗流畅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美好社会。‎ 深入探求:‎ ‎1、本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内容丰富,详略得当。举例说明哪详哪略,仔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文章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课文第②、③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作者把这一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加以详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理想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地、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回答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①、④、⑤段写得简略,因为是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2、作者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对这种社会理想应该怎样评价。‎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岁时所写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当时作者已隐居多年,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积累:‎ ‎1、下列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交通 交错相通 指运输业等 妻子 妻子和儿女 指妻子一人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 不要说 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2、解释本文中出现的四个成语 A、豁然开朗   B、世外桃源 C、怡然自得   D、无人问津 ‎3、将下列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①(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参考答案:‎ ‎①村中人 村中人 村中人 渔人 村中人 村中人 ‎②村中人 村中人 渔人 渔人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课 外 拓 展 ‎ 一、关于《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敬亭山,崔颢之于黄鹤楼,柳宗元之于永州,范仲淹之于岳阳楼,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苏轼之于黄冈赤壁,莫不如此。但他们写的都是实景,而桃源仙境却是虚构出来的。以一篇诗文虚构一个仙境而令游人神魂颠倒,在中外都是少有的。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并诗》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三十户蠲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赓续不绝。‎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王维《桃源行》),“尘心如垢洗不去”(刘禹锡《桃源行》)。也许,愈是神秘愈能叩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出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 ‎(臧维熙,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以下简称“臧文”。)‎ 二、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陶渊明归隐田园已经十六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l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作了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苏者聪,《<桃花源记>浅析》,《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二册,‎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以下简称“苏文”。)‎ 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桃源仙境?这要从他的时代和思想说起。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及至晋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这些史实便是虚构桃源仙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从思想来说,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并又追慕阮籍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社会理想,接受过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素怀高洁,久幕淳风,眷爱丘山,厌恶官场,曾以羲皇上人自谓,幻想做无怀氏、葛天氏之民。这些思想意识积聚起来便成为其虚构仙境的思想根源。《晋书》本传说陶渊明自以为曾祖为晋世宰辅而“耻复屈身后代”,故何文焕说他是以“避宋之怀”写桃源人避秦之事,也可作为剖析其创作动机的参考。(臧文)‎ ‎26.《岳阳楼记》‎ 同学们,有一位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道这是谁说的吗?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岳阳楼记》,看看这句话的由来。‎ 首先默读课文全部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再通读一遍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滕( ) 谪( ) 郡( ) 赋( )‎ 霪( ) 霏( ) 冥( ) 谗( )‎ 芷( ) 汤( ) 汀( ) 怡( )‎ ‎2、通假字 百废具兴     具:jù 俱,全部。‎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嘱,嘱托。‎ 二、解词 百废具兴     兴:兴起。‎ 属予作文以记之  之: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前人之述备矣   备:完全、详尽。‎ 学习本文 ‎1、文章第一段记述了什么事?写了岳阳楼的什么?‎ 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理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刊。‎ ‎2、这段为什么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以及他到任后卓有政绩?‎ 作者特意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这不仅是在记述此一事,更是暗写自己内心对此之愤懑不平;写滕子京到任后短期内就有政绩,表明了作者深怀情谊对朋友称誉,慰勉。‎ 从全文看,先记述此一事与后面的抒情议论有关系。若无此,后文之抒情议论会显得淡然无由。‎ ‎3、第二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大观也。”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洞庭湖中的壮丽景色。那宽广无边的洞庭湖,包含远山,吞容长江,湖水浩浩荡荡,漫漫无涯,早晨阳光照耀,傍晚云翳笼罩,万般景色,美不胜收。②“前人之述备矣……得无异乎?”即景出意,提出看法,领起后文。“唐贤今人”登临岳阳楼,观赏湖景,吟诗作赋,已是篇什丰盛,描绘详尽;然而,负屈被贬的官员,坎坷失意的诗人,登楼观览这“气象万千”的湖景,能不自有感触,别出新章吗?这就引出文章后面的内容。‎ ‎4、第三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这段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虎啸猿啼。”描写久雨阴晦,洞庭湖上风疾浪翻,满目萧瑟凄凉的景象。②“登斯楼也……而悲者矣。”描写“迁客骚人”临此景而生伤感之情。‎ 这段所写是上段所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一种情况。‎ ‎5、第四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本段的内容与前文有何联系?‎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描写春光明媚,春风和煦,洞庭湖中一派明丽动人的景象。②“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矣。”描写“迁客骚人”临此景而心旷神怡,陶然而乐之情。‎ 这段所写是前文所言“……得无异乎”的另一种情况。‎ ‎6、第五段写了什么?这段内容为什么重要?‎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嗟夫……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展示“古仁人”高尚坚毅的思想品格。②“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明示志向,砥砺友人。‎ 这段的内容极为重要,全文主旨在此。前文言“迁客骚人”之悲,之喜,是为了与本段所言“古仁人之心”作对比,以更加鲜明地肯定本段表明的以“古仁人”为楷范的诚笃主张与坚定志向。‎ ‎7、文中写了几种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属于哪一种?‎ 三种人:因己而悲者;因物而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作者属于第三者。‎ ‎8、全文表明的观点是什么?‎ 表明观点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范仲淹为何不记岳阳楼 ‎ 顾名思义,《岳阳楼记》本应是以记岳阳楼为主要内容的,这不仅是由文章的体裁所决定的,也是范仲淹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 宋庆历三年,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到河南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因受到诬告而被贬到了湖南。在湖南的任上,滕子京颇有政绩,正所谓“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第二年,在他的主持下,“增其旧制”,重修了岳阳楼。为了记述这一盛事,滕子京便请他的好友范仲淹为重修后的岳阳楼写一篇《岳阳楼记》。显而易见,滕子京是想让大手笔范仲淹用他的生花妙笔,记下重修后的岳阳楼空前壮观的规模形制,以显示自己的政绩。可结果,范仲淹受友人嘱托写下的这篇名为《岳阳楼记》的散文,对重修后的岳阳楼只以“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了了数语敷衍之,而且连登临岳阳楼所观之景也以“前人之述备矣”而一笔带过。作为散文大师和滕子京好友的范仲淹,竟不顾友人所嘱,也不顾这类记物体散文的体裁特点,不仅对岳阳楼的盛景不加记述,反而将其写成了一篇类似《登楼赋》的借物咏怀言志的抒情散文,并且还能使友人满意,并使历来的研读者对其文题不符的矛盾之处一无所察,原因何在,奥秘何在呢?‎ 简而言之,范仲淹不记岳阳楼,是因为他当时正在邓州的任所,没有见过重修后的岳阳楼,而且不仅当时没见,就是此前此后,他都没有到过岳阳楼,更不用说见过洞庭湖了。他对岳阳楼和洞庭湖的了解,就是滕子京让人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和前代名家有关洞庭湖和岳阳楼的诗文。就凭这些间接的材料,他怎么可能将重修后的岳阳楼盛景如实地记述下来呢?他怎么可能将洞庭湖的景观如实地描写刻划出来呢?凭空杜撰,或者装作到过洞庭湖,照搬现成的材料,拼凑出一篇文章来,这对于一般人来说,作为一般的应酬之作,似还将就。但岳阳楼毕竟是名胜古迹,滕子京毕竟是他的好友,他范仲淹毕竟是一代文章大师,为人之道,为文之道,都是不可以这样做的。所以他在文章中,对岳阳楼和洞庭湖没有正面加以详细地描述,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可是好友的一片盛情美义,这么远地托人来请他作记,他又不能拒绝,于是,就有了这篇题为《岳阳楼记》,却并不记岳阳楼而直抒胸臆的文题不符的散文名作了。‎ 可以想象得出,范仲淹面对着《洞庭晚秋图》描绘的山水之景,吟诵着前贤的诗赋,看到好友滕子京被贬后做下的一桩桩显赫的政绩,联想到自己虽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革新的主张,却面对混乱的政局,忧心的国事而无能为力,遥想千古兴亡多少仁人志空有抱负而最后只能饮恨终身,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借题发挥,将岳阳楼及其大观以“前人之述备矣”而一笔带过,由洞庭湖上阴晴之景引起的“览物之情”入手,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而这样的思想,显然要比单纯地记物写景更为打动人心,更能引得那些仁人志士、文人骚客的激赏和共鸣了。而且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赋于岳阳楼以极其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真是不记岳阳楼,胜似记岳阳楼,高出于任何前贤抒写岳阳楼的诗文之上,自然也就无人去斤斤计较其写《岳阳楼记》而没有记岳阳楼的文题不符的矛盾了。‎ 范仲淹之所以有违友人所嘱,不记岳阳楼而又乐于为友人写下这篇名实不符的《岳阳楼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友人滕子京“豪迈自负,罕受人言”,范仲淹“正患无隙以规之”,所以在滕子京求写《岳阳楼记》而自己又无从记起之时,借题发挥,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话,既以自勉又以勉人。而这一层深意,又是一般阅读《岳阳楼记》者所不察了。‎ 但人们之所以对《岳阳楼记》文题不符的矛盾鲜有觉察,甚至以为作者不记岳阳楼是“惜笔如金,不事铺张”,除了不了解作者在写作时没有见过岳阳楼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范仲淹写作技巧的高超,他避实就虚,扬长避短,善于藏拙,能将其文题不符的矛盾巧妙地掩饰起来。他在文章中点明友人嘱托自己作文,却没有说明自己当时并不在巴陵郡,他不说自己不记岳阳楼是因为没有到过岳阳楼,而是说“前人之述备矣”,有前贤的诗文在,再记自然属于多此一举。其实这是不应该成为不记岳阳楼的理由的,因为前人记的只是重修前的那个岳阳楼,而友人要他记的是现在重修后的岳阳楼及其大观,前人之述怎么可能“备矣”呢?但他将这一点处理得极为巧妙,即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一笔带过,巧加运作营构,将文章的重心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上来,很自然地将记物摹景圆滑地转到了抒情言志上来。而且显而易见的是,就是那了了数笔的“衔远山,吞长江”,也只是洞庭湖的一般特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也只为一般的大江大湖所具备,是范仲淹观《洞庭晚秋图》的“临摹”之作,而这一点他也未加交待。至于下面写到的阴晴二景虽然极其精彩,却不是洞庭湖所特有,而是作者的想象之笔了。但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也只能如此为之,这一点是没有必要苛责的,而且人们对这篇文章的激赏,也根本不在记岳阳楼上,而在其议论抒情上。但如果因此而认为范仲淹对岳阳楼大观,对洞庭湖壮景所作的描述是如何的真切而形象,那就实在是隔靴搔痒的笑谈了。‎ 因为《岳阳楼记》没有记岳阳楼,所以它不属于古代散文中的那类以摹物写景记事为主的记体散文,而是一篇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它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放鹤亭记》等看似同类,其实是大相径庭的,而这一点,在研读这篇名作时,也是应当注意的。‎ ‎27.《醉翁亭记》‎ 本文作者写作技巧很高,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景物描写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写景还是记游,都使人感受到山间景色的优美和人们游宴的快乐,还使人感到它蕴含着作者官场失意的抑郁心情,和他愿意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这些内容的理解,是从对文章的字、词、句、篇章的阅读理解入手的,但不能仅凭简单的表面文章去理解,而要联系作者和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从作者角度去设想、去挖掘。‎ 首先默读课文全部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再通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环滁( ) 琅玡( ) 林壑( ) 辄醉( )‎ 穴暝( ) 伛偻( ) 酒冽( ) 山肴( )‎ 野蔌( ) 觥筹( ) 阴翳( )‎ ‎2、通假字 佳木秀而繁阴   阴:yīn 荫,覆盖。‎ 二、解词 名之者谁       名:命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以……为乐。‎ 饮少辄醉       辄:总是,就。‎ 颓然乎其间者     颓:倒塌坠落。‎ 学习本文 ‎1、学习第一段,这一段主要写醉翁亭的什么?‎ 第一段主要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说明醉翁亭的命名缘由。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玡山间酿泉边上;亭是山僧智仙修建的,亭名是自号“醉翁”、怡情山水的太守定的。‎ ‎2、第一段采用什么方式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先写滁州四面环山,再写西南诸峰中的琅玡山,接着写琅玡山中的酿泉,最后写建在酿泉边上的醉翁亭。‎ ‎3、文章第二段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什么方式?‎ 本段描写山间朝暮之景,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分写,从早到晚,“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描写四时之景,也采用这种方式。分写, 由春到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山间之四时也”。‎ ‎4、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这样是为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作者自号“醉翁”。“醉”不只指“酒醉”,更指“陶醉”。实际上是借山水来排遣内心抑郁的心情。‎ 在写“太守宴”之前先写“滁人游”,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的旨趣。作者被贬到滁州,由于自己的努力,滁州变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滁州人寄情山水之中,作者自然感到欣慰。‎ ‎“太守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6、本文是怎样把记叙、写景、抒情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一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 欧阳修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中宋朝的第一家,其散文纾徐委曲、条达疏畅、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传统名篇《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游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乐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在官场失意之后,寄情于山水的心情和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 首先默读课文全部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再通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环滁(chú)     琅玡(láng yá)   林壑(hè)‎ 辄醉(zhé)     林霏(fēi)     穴瞑(mīng)‎ 伛偻(yǔ lǚ)    酒冽(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觥筹(gōng)    阴翳(yì)‎ ‎2、通假字 ‎“阴”通“荫”通假字。“佳木秀而繁阴”‎ 二、补充释词 山行:沿着山走。‎ 晦明:有时暗有时亮。‎ 名:命名,名词作动词用。“名之者谁?”‎ 已而:不久,副词。‎ 乐:以……为乐。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而不知太守乐其乐。”‎ 颓:倒。“颓乎其中”,即“倒在众宾客之中”。‎ 学习本文,明确线索,概括大意,写出内容提纲。‎ 全文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 第二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 第三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 第四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 学习课文,思考问题。‎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 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 ‎(1)亭之概况(环境、亭名由来),抒发“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2)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图、四时景),“乐亦无穷”;(人情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太守醉)照应“乐亦无穷”。‎ ‎(3)游亭之乐(游人去,禽鸟乐;大守乐其乐——与民同乐)(主旨)‎ ‎2、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各抓住了什么特点?‎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3、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为了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4、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 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 ‎5、为什么可以把本文看作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字,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本文除语言特色外,情致满篇而构成了散文诗。 ‎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课外拓展 ‎ 诗情画意,秀丽多姿 ‎ ‎——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他的《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 优美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这样,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有泉,则亭台增趣。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且辉映生色,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 其二,朝暮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新翠绿的颜色。而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岩石穴壑一片昏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 ‎ 其三,四季变幻之美。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描下了四季的景物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确是传神笔致。作者在这里仍然细心地选取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加以描绘。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随四季变换,景物自有不同,各有其境界在,出现了四幅扇面,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同时,四幅扇面又是互相映衬的,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 ‎ 其四,动静对比之美。散文写景绘境最忌呆板单调,一样景物,一种笔致,一式情态,又有何意趣?!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时时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再说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残阳息于山头是其静,人影移散,纷纷暮归是其动。静的景和动的人彼此映衬。最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有唱有憩,有动有静。“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由于作者多方面进行对比,使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 ‎ 精巧的结构。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非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醉翁亭记》结构上的精巧之处,值得我们努力学习。 ‎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风貌,可谓匠心默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琅。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颠,显示出主观感受和体验的高人一筹。 ‎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 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 ‎ 出色的语言。《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 ‎ ‎《醉翁亭记》还留下了推敲文句的文苑佳话,为人们所传诵。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写道:“欧公(按:指欧阳修)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的《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周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朱子语类大全》卷一百三十九)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 单句成对的有“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 ‎ 双句成对的,有“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这样,读来顿觉舌端润畅;听来,倍感声声清朗,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回环美。 ‎ 欧阳修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艰涩的流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这篇《醉翁亭记》就是他的文学主张的最好的艺术实践。‎ ‎28.《湖心亭看雪》‎ 想一想我们都知道哪些咏雪的诗句,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等等,以前我们学过一篇《咏雪》诗,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视觉来"看"雪的。‎ 一、 关于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本文《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二、 关于小品:‎ ‎"小品",在文学史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明代。这种文体并无定制,尺牍、日记、游记、序跋、短论,均可包涵,其特点大致有三:一是通常篇幅不长;二是结构松散随意;三是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广义的小品文可以追溯到很远,唐宋古文家也有不少这方面的佳作,尤其苏轼,更被认为是晚明小品的不祧之祖。但是,晚明小品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潮流出现,则是当代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核心概括为"性灵",与唐宋古文的核心概念"道统",恰好是对立的,它对道统的背离,使散文得到了一次解放。‎ 三、 扫清文字障碍:‎ ‎1、 正字音:‎ 祯(  )毳(  )凇(  )沆(  )砀(  )芥(  )毡(  )喃(  )‎ ‎2、 辨字形并组词:‎ 祯(  )凇(  )毡(  )痴(  )‎ 桢(  )淞(  )毯(  )病(  )‎ ‎3、 明词意:‎ 余:我 绝:消失 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喃喃:低声说话的样子。‎ 四、 理解课文内容:‎ ‎1、 文中哪些语句记叙了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这样写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2、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一种人生情绪。‎ 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 ‎3、 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4、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等。 ‎ 五、 拓展阅读: ‎ 不二斋 张岱 ‎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蜡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暴,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虹;绿暗侵纱,照面成碧。夏日,建兰、茉莉,芗泽浸人,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叶落,蜡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氍。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余解衣盘礴,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 ‎--《陶庵梦忆》 ‎ 评析:‎ 不二斋,思之如在隔世,却又如此清晰地呈现于眼前,可见作者对它用情之深。作者怀念故国,思恋逝去的生活,却隐而不表,只以清淡笔墨细致地叙写书斋内外之景及四时之情趣,而恰在此字里行间,那种情绪隐隐流露。结尾句"思之如在隔世",看似淡淡一笔,实如重锤一击,作者的感伤情绪全于此喷发出来。寻梦,寻梦!过去的生活如梦中,如画中,飘然而逝,现而有隐,作者只有靠"梦忆"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其情其景,令人感叹不已。 ‎ 课 外 拓 展 ‎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张岱介绍 张岱,号陶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于康熙二十八(1689),祖籍四川绵竹,远祖为宋代名将张浚。其曾祖元忭状元出身,后至翰林侍读。其祖也历任贵州、广西副使等职,至其父耀芳,屡试不中。张岱有《家传》,所述甚详。‎ 张家不但累世显宦,而且几代人都是学者,有治史的传统。张岱也把修史视为毕生使命,《琅嬛文集.征修明史檄》中说:"自幸吾先太史有志,思附谈、迁,遂使余小子,欲追彪、固"。张氏世代也善诗文,好丝竹、戏曲、园林。徐渭即为张岱祖辈友人。张岱年轻时曾辑《徐文长秩稿》,他的《琅環诗集自序》中也说:"余少喜文长,遂学文长诗"。‎ 张岱幼年文长早露,六岁时其舅氏曾说:是子为今之江淹。张岱长成之后,当明朝乱象毕集之时,所以志欲救亡图存。《琅環文集.越山五佚记》中说:张子志在补天。所以也曾欲走科举之路,但未中。后来他说:"有人于此,一习八股则心不得不细,气不得不卑,眼界不得不小;意味不得不酸,形状不得不寒,肚肠不得不腐。"又说"举子应试,原无大抱负,止以呫哔之学迎合主司。即有大经济、大学问之人,每科之中不无一二,而其余入彀之辈,,非日暮途穷、奄奄待尽之辈,则书生文弱、少不更事之人,以之济世利民,安邦定园,则亦奚赖焉?"(《石匮书.科目志》)。张岱应试不中,即放弃科举,专心著述。这里面也有着家庭影响,张岱祖父汝霖进士出身,但并不把八股、功名看得很重,甚至曾教导说:"惟读古书,不看时艺"(《家传》)。此后,张岱就尽心于史学与文艺了。‎ ‎《石匮书》及后集,是他是重要的史撰,开始于三十二岁,费时三十年始成。在此期间,历史巨变,国破家亡,但张岱仍以坚韧的毅力,完成这一巨著,有人称之为《明史记》。他自己曾说:"事必求真,语必务确,五易其稿,九正其讹"。成书之日,明已经灭亡,而书名《石匮书》恰与宋末郑所南的《铁函心史》相对,有忠于前朝,昭示来者之意。‎ 除史学外,张岱对于文艺也研究甚多,又好游历,有风俗随笔《陶庵梦忆》,他的交游甚广,其中有各方面的人才,据大略考证有:‎ 戏剧:阮大饿、彭天锡。音乐:李玉成、王侣鹅。绘画:曾鲸。书法:王铎。篆刻:胡兰渚。园林:范长白。盆景:范与兰。茶道:闵汶水。评书:抑敬事。竹刻:濮仲谦。弹词:范昆白。灯采:赵士元.微雕:王二公。治炉:甘文台。待文:黄嫒介、王端淑。‎ 张岱后来曾任南明鲁王官,但迅速看出这个小朝庭没有希望,因此就在嵊县隐蔽起来。后来,南明还曾再次征召,但他终于没有去。鲁王破灭之后,张岱亲友多有殉国者。其友黄道周也就戮于南京。张岱此时也曾内心斗争,"每欲引决"。‎ 顺治三年,他放弃绍兴故园,隐于嵊县西白山中。这段时间,他生活非常艰苦,曾作和陶渊明诸诗。其中说"风雨凄然,午炊不继","瓶粟耻不继,乞食亦厚颜"。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岂无长安米,苟得非所钦",此时,更害怕不能修完《石匮书》,"余生有几日,著书敢不勤"。‎ 在嵊县苦度一年后,张岱又徙居绍兴郊外项王里,后来才搬回绍兴城。但故园多已经被占,顺治六年,张岱卜居快园,在此一住二十余年。这时,他一家实际上已经变成贫困民户了,连张岱也必须参加劳动。他的晚年一直未曾摆脱贫困,却是他著述最丰的阶段。‎ 张岱在六十八岁时曾作《自为墓志铭》,可见其胸怀旷达。其中还说"曾营生圹于项王里之鸡头山"。项王里在绍兴西南郊,相传为项羽年青避仇之地,后人于此立祠纪念。他也曾作《项王祠》诗二首,其中说:"天意存三户,兵书敌万人",又说自己"我亦忧秦虐,藏形在越峥"。他晚年选中此地,可见仍是不忘匡复的。‎ ‎29.《诗词五首》‎ ‎【重点难点点拨】‎ 长 歌 行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晞(xī) 焜黄(kūn)‎ 二、解题 生命短促,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事实。出于对美好人生的珍爱,因此而感到悲伤,属于很自然的感情。这首诗的作者虽也借朝露易唏、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但他没有一味地痛苦悲伤,也没有因此而宣扬及时行乐,而是鼓励人们紧紧抓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这也是本诗得以千古流传的原因之一。‎ 诗人面对着早晨葵菜上的露珠,联想到太阳一晒,露水就干了;面对着春天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联想到一到秋天,花和叶子就都枯黄衰败了;面对滚滚东去的河流,联想到这些河流再也没有流回来。由此触景生情,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而后又由情入理,勉励人们奋发努力,有所作为。这样,就使诗人想要表达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人生哲理,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三、诗意散译 园中的葵菜啊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四、结构分析 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却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后一句直抒胸臆,劝戒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五、写作特点 这首《长歌行》代表了乐府诗的典型特色。它采用了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辞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发愤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诗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楫(jí)‎ 二、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孟浩然具有侠客心肠,自小喜欢读古人节义事迹,并且身体力行,到处为人排难解纷,也因此结交各阶层的朋友。他也喜好读书,想一层抱负,可惜一直没有适当的机会,满腹经纶的他颇为灰心,在失望之余,遍游江南,最后回到故乡,在附近的鹿门山隐居。40岁游京师,他的诗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名声一时传遍京师,可惜在仕途方面却阻碍重重,始终得不到朝廷重视,他受到莫大的打击,只得失意地回到鹿门山,悠游山水间。之后虽有一、二次机会,但可惜都没能施展才能。公元740年,好朋友王昌龄来到襄阳,此时孟浩然背上生疽,已经快痊愈了,医生叮咛不可吃鱼虾等食物,可是老朋友相聚,饮酒聊天,无比欢乐,孟浩然竟忘了忌讳,吃了鲜鱼,结果病毒发作死亡。死时五十二岁。‎ 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他的山水诗多写他故乡襄阳的名胜,像《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的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平常而亲切。他的田园诗数量不多,但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农家生活的简朴,故人情谊的深厚,乡村气氛的和谐,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他的一些小诗,如《春晓》也写得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孟诗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孟浩然与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跳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巧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淡为基调,但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盂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 三、写作背景及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望洞庭湖”,后半部分写“赠张丞相”,“赠”因“望”而起,为感兴之作。‎ 诗人借望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的心愿。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抒写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整首诗写景气势磅礴,抒情委婉含蓄,借用比兴和隐喻手法表达了自己希望出仕为官的渴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四、诗意散译 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 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 ‎(正像)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 ‎(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着看垂钓的人,空有一腔羡慕之情。‎ 五、结构分析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仲秋八月的一天,诗人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放眼望去,只见湖水漫溢,都快跟岸齐平了,天空倒映在湖面上,天水一色。简直感到脚底下的城楼都在晃动。这里“虚”和“太清”都是指天空。诗人不说天空倒映在湖中,而说湖水涵容天空;不说水天一色,而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突出了洞庭湖的宏大气象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如果说“气蒸云梦泽”还只是视觉感受,那“波撼岳阳城”就既是听觉感受,也是触觉感受了。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最后四句由前面的写景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作者面对广袤的湖水而触发的感想。其实这是对自己现状的一个比喻:我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被录用进入士大夫之列却没人接引,这正如要渡过湖去却无舟船一样。为了不失自己的身份,推说自己闲居不仕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天子的。最后两句揭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鱼的心情。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做一个垂钓者,希望张九龄先生能给我解决渔具,以实现获鱼的心愿。最后两句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门径。‎ 六、写作特点 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达充分。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 另外,本诗写景从大处落笔;把洞庭湖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就像一幅泼墨写意画;表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自然过渡,表达“端居耻圣明”的心迹,再以“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收到委婉达意的艺术效果。‎ 山居秋暝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浣女(huàn)‎ 二、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开元二十五年,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幕,后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安史之乱前,官至给事中。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史乱平息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赠裴十迪》等。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送别、纪行一类诗中,常有写景佳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历代传诵不衰。‎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他写景动静结合,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光色和音响变化,他的写景诗,常用五律、五绝,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舒缓,宜于表现山水幽静和心情恬适。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维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有的表现侠义,有的揭露时弊。一些赠别亲友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古今传诵。这些小诗都是五绝或七绝,情真语挚,不用雕饰,有淳朴深厚之美,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绝句最高成就。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维五律和五、七绝造诣最高,亦擅其他各体,在唐代诗坛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浑华丽,或澄净秀雅,为明七子师法。七绝形式整饬,气势流荡。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美称。对后人影响巨大。历代编注其集的很多,明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后附文集4卷)是现存最早的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较好的注本。新、旧《唐书》有传。‎ 三、解题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作者通过对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四、诗意散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五、诗歌赏析 ‎《山居秋暝》就是王维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一开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是空空的,很容易让人想到空旷、静谧。王维受其母的影响较深,信奉佛教讲究的“四大皆空”,在诗人的眼里,一切胜景浮名都不过是一“空”而已!傍晚时分,一切都迷蒙起来,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也为全诗定下了恬淡、清新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点了时间、地点。‎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是入声,“照”是去声。声调由低敛而趋向高放,与月亮逐渐铺洒松林的景况相容。下句前四字全为齿音,末尾“流”字是舌音,发音由细碎至圆转,让人仿佛听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之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响起,在空旷辽远的山间传得很远很远!诗人眼中的明月不似苏东坡笔下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般豪迈奔放,却是疏疏朗朗地从松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数一数!“照”写出月光倾洒的情态,“流”字却化出了声音。这不能不说诗人精当的炼字功夫。在诗人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了一幅恬静、淡远的秋色晚景图,还呈现出山水画难以表现出的动态美、声音美,这是由于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因此诗人更能精确的感受到自然山水音响的协奏。‎ 诗的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从上联的所见之景写到所闻之景。先是闻到竹林中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再带出浣纱女子归来的情景;莲叶翻滚,传来渔舟荡水之声,原来是渔人乘着月夜去捕鱼。他们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勤劳的品质。这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也陡添了诗的情趣和意味,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联想。在静寂的秋夜雨后,却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的确,人是一切景物中的点缀。人的出现,会使原本美丽的画面更加增添一种灵动、飞扬的色彩和情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种以动写静的写法,更衬出山林的“空”和“静”。‎ 诗的尾联,诗人大发感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草就随它衰败吧!如此清幽、恬静、淡远的秋景,自可以留住王孙去静静地欣赏品味,其实这是诗人借《楚辞·招隐士》反其意而用之,意在表明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六、写作特点 王维诗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也不例外。诗的前四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秋天雨后图。以至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用热闹的字面写出幽静的境界也是这首诗的特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幅多么热闹的图景,但只要细细品味,我们就知道这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的,意境仍是异常清幽,他们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 渔 家 傲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嗟日(jiē) 谩(màn)‎ 二、作者简介 李清照(约1084一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人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小词也都是她的闺情名篇。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宵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飘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2.造语浅显新奇。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瑰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如话家常。李词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三、写作背景及解题 这首词从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可能是南渡以后的作品。但是,这首《渔家傲》与作者南渡以后的一贯词风有所不同。它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作者在梦中横渡天河,直入天宫,并大胆地向天帝倾诉自己的不幸,强烈要求摆脱“路长”与“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后像鹏鸟一样,磅礴九天,或者驾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仙境。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词风豪迈奔放,很近似苏轼、辛弃疾。可见,李清照的词风是多样的。‎ 四、诗意散译 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 无数舟船破浪前进,天河都要旋转起来了。‎ 迷迷糊糊中灵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 听到天帝在说话,‎ 恳切地问我回哪儿去。‎ 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 我虽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我没有找到归宿,)‎ 大风正起,我就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 风啊,你不要停,‎ 把我的小船吹到渤海的神山上去吧。‎ 五、结构分析 这首词写的是梦境,《花庵词选》题作“记梦”。但梦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折射,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涉及天帝和自己,可能都与词人为辩白“馈璧北朝”之诬,曾追随宋高宗行踪,在海上航行,历尽波涛之苦这段经历有关。‎ 上阙一开篇,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首二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句中的动词用得尤为贴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而“转”和“舞’则将人在风浪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无数的舟船在破浪前进,摇摆不定;人在船上,直觉得星河在旋转。以下三句写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天帝,天帝询问自己的去向。‎ 下阙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遇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路长”“日暮”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词人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意境壮阔,想像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总的说来,这首词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人梦境,把神话传说写进词中,使梦幻和真实、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 六、写作特点 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胆而又丰富的想像。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像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这艘“飞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这的确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来之笔。这样的词笔出自李清照,确实是“惊人”的。‎ 其次是词中表现出来的阔大而又豪迈的气度。词中阔大的形象、阔大的志愿、出自阔大的胸怀。女词人渴望借助万里鹏风把自己映入神仙般的奇异世界。这奇异的神仙世界是词人理想与精神寄托之所在。词中既有李白的放浪恣肆,又具有杜甫的沉郁顿挫,这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这首《渔家傲》成为《漱玉集》中独具特色的词篇。‎ 长 相 思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榆(yú)关 聒(guō)‎ 二、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代最有才气也是最有特色的词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也能诗。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陈维崧评他的词“哀感顽艳”,类似南唐二主的词。可惜他只活了31岁,使他未能充分展现才华。‎ 三、写作背景及解题 这首《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时路上写的。当时皇帝出行还要野营,仍保持满族传统。一个身居京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野营生活,既不习惯,又觉新鲜,词中写出了他的真切感受,并表达了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词辞句流畅,又不少跌宕,有些像李后主词风。‎ 四、诗意散译 走过一段山路,又走过一段水路,‎ 我向榆关那边行。‎ 夜深了,周围千百座帐篷里亮着灯。‎ 风儿刮了一更天,雪又下了一更天,‎ 刮得我心儿碎,连回乡的梦都未做成。‎ 在我的家乡啊,可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的声音。‎ 五、结构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将千里行程中看到的景物,浓缩为“山”、“水”二字,而重复使用“一程”,从字里行间读者就仿佛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满腹乡思、一腔愁绪。“夜深千帐灯”一句,王国维盛赞为“千古壮观”。但壮丽的千帐灯下,照着不眠的万颗乡心,这是怎样一种情味,恐怕只有词人自己才能给我们满意的回答。与“山”、“水”相对应,下阙突出的是“风”和“雪”。一阵又一阵不停的风雪,直搅得词人内心孤寂凄凉。一暖一寒,一静一闹,两相对比,写尽了词人的孤寂和伤感,含蓄地透露了词人厌恶扈从生活的情绪。‎ 六、写作特点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真切自然。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 其次,本首词可贵之处还有它的缠绵而不颓废,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七、课后练习题解答提示 ‎(一)《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长相思》: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1.时光飞逝,一定要珍惜光阴。 2.略 3.略 ‎(三)略 ‎【同步达纲练习】‎ 一、填空 ‎1.《长歌行》选自___________,编者是宋朝的______________。‎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____________诗,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____诗人。‎ ‎3.《渔家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的女词人_________,她的词分为前后两期,这是她的_____________期词。‎ 二、给下列字注音 唏(  ) 馄(  )黄 浣(  )女 嗟(  )日 榆(  )关 聒(  )‎ 三、对下列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阳春布德泽(恩惠)‎ B.学诗谩有惊人句(徒然)‎ C.涵虚混太清(水映天空)‎ D.风一更,雪一更(古时的钟点,这里指晚上)‎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常恐秋节至,馄黄华叶衰。‎ ‎2.九万里风鹏正举。‎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对偶的两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欲济无舟楫”的本义是____________,比喻义是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词描写了夏天的什么情景?‎ ‎2.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来。‎ ‎3.请简要分析一下诗中“乱”、“忽”两字的使用效果。‎ ‎4.“望湖楼下水如天”能让人想起哪些曾经接触过的诗句?‎ 参考答案 一、1.乐府诗集 郭茂倩 2.咏物诗 孟浩然 唐 田园 3.宋代 李清照 后 二、xī kūn huàn jiē yú guō 三、D 四、1.常常担心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 ‎2.大风正起,我就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 ‎3.洗完衣服回家的姑娘们在竹林里吵吵闹闹,顺流而下的渔船拨动了两旁的莲叶。‎ ‎4.风雪声吵得我思乡的心儿都做不成梦,故乡可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五、(一)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想渡湖水而没有船只 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4.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5.白白地看着人家垂钓,心想得鱼而苦无渔具。也是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二)1.这首诗描绘的是夏天暴雨骤至的情景,作者用简洁的笔调把暴雨前、暴雨中及暴雨后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2.比喻、拟人、夸张。比喻:把黑云比喻成墨。拟人:白雨跳珠乱人船。夸张:望湖楼下水如天。3.“白雨跳珠乱人船”一个“乱”字将豆大的雨粒欢腾跳跃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在我们面前拉开,而“卷地风来忽吹散”一个“忽”字则体现了夏天暴雨骤降骤收的特点,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被一阵风吹散一样,写得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