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甸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妥甸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妥甸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共有 3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妥甸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共有 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妥甸中学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试题和答题卷分离,请考生在答题卷上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为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阶段,在人们的企盼中姗姗而来,又在人们留恋中shū( )忽而逝。当心灵的帆船回溯( )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在那阳光明媚( )、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yìng( )在诗词中,最耀眼的是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A. 疏 shù meì 应 B.倏 sù meì 映 C. 倏 shù mèi 应 D.疏 sù meí 映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一尘不染 鲜为人知 正襟危坐 锋芒毕露 B.当之无愧 头晕目炫 广袤无垠 开卷有益 C.家谕户晓 有例可援 深恶痛疾 简明扼要 D.随机应变 悠游自在 优胜劣汰 十拿九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13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没有一个人不承认他们的成功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5.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 (2分) ①以“美丽的奥林匹克”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表演拉开了帷幕 ②灯光转暗,古琴声起,巨幅画轴缓缓展开 ③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林匹克与中华文明交融交汇的华丽乐章 ④艺术家们历经三年多精心准备的这台演出,以新颖的创意、浓郁的中国风情、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法 A.②③①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6. 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 。‎ ‎7.根据提示填空。(①~③题必做,④⑤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3)和谐是什么?和谐是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从容;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的生机;是孔子(《论语十则》)“       ,      ”的境界。‎ ‎(4)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_______, 。”‎ ‎(5)2009年有一部叫《潜伏》的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剧中很多经典的台词极富哲理,如“时间就像一头野驴,跑起来就不停。”一语道破时间的真谛,古诗词中也有很多表“时间”哲理的诗句,请你写一句 , 。‎ 二.语文综合运用(共6分)‎ ‎8.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2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2分)‎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答:                                           ‎ ‎(3)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一起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做起》,灵机一动,说:“         。”(2分) ‎ 三、阅读(本大题含9~27小题,共44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9小题。 (4分) ‎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1)请用你的话描述一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情景。(5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构思精巧,试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10——15题。(12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 ‎10、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负者歌于途 负: ②杂然前陈者 陈:‎ ‎③觥筹交错 觥: ④山肴野蔌 蔌:‎ ‎12、概括选文第一段中所描写的四幅画面:(2分)‎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 ‎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 ‎14、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12分)‎ 勤于用脑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运用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16、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画线部分的内容。(2分)‎ 答: ‎ ‎17、第③段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分)‎ ‎ ‎ ‎18、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2分)‎ 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 。‎ ‎19、“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 答: ‎ ‎20、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画出: ① ② ③ ④ ⑤(1分)‎ ‎21、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请简要回答) (3分)‎ 答: ‎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7题。(16分)‎ 棉花糖(周波)‎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 ‎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 ‎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 ‎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 ‎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 ‎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 ‎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 3‎ ‎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变化了吗? ‎ ‎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 ‎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 ‎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 ‎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 ‎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 ‎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 ‎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 ‎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 ‎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 ‎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 ‎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 ‎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 ‎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 ‎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 ‎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 ‎ ‎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 ‎ ‎  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 ‎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 ‎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 ‎  “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 ‎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 ‎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 ‎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 ‎  “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 ‎  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 ‎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 ‎  “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 ‎  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22、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呆呆地看着 ‎26、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50分)‎ ‎28.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_____ 的日子 ‎ ‎(2)牵动心灵的声音 要求:(1)文体自选;(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