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习题

ID:558908

大小:4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桃花源记》‎ 一.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 ,字 ,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本文原是《桃花源诗》的序言。这篇“记”实际上就是这首诗的序,或者说引子。记,古代一种文体,即记述事物的文章。‎ 文章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文字。它叙述的故事是作者精心虚构的,整个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文章最后写众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缘溪行 2、落英缤纷 ‎3、欲穷其林 4、阡陌交通 ‎ ‎5、豁然开朗 6、屋舍俨然 ‎7、黄发垂髫 8、便要还家 ‎9、咸来问讯 10、遂与外人间隔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一一为具言所闻 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5、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三.翻译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进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 ‎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 ‎ ‎2.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 ‎ ‎ ‎ ‎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 ‎ ‎4.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 ‎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 ‎ ‎《岳阳楼记》‎ 一.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 文章用精当优美的笔法描写了登楼观洞庭湖浩荡无际,阴暗变化,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象;用凝练笔触叙写了登临者或悲或喜的不同情绪;再将这两种“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之心”对比映衬,从而抒发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 二.解释加点词语 谪守: 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 属予作文以记之:‎ 横无际涯: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 南极潇湘:‎ 连月不开: 排空: ‎ 日星隐曜: 薄幕冥冥: ‎ 春和景明: 不惊:‎ 沙鸥翔集: 静影沉璧: ‎ 何极:翔集: 若夫:‎ 浩浩汤汤: 朝晖夕阴:‎ 三.翻译下列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 四.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                                     ‎ ‎2.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3.选文第二段结尾说“…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 ‎ ‎ ‎《醉翁亭记》‎ 一.本文选自《 》,作者 ,字永叔,号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 ,北宋吉州永丰人。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二.词语解释 林壑: 辄: ‎ 醉翁之意: 岩穴暝: ‎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 晦明: 负者:‎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酒洌: 阴翳: ‎ 觥筹交错: 谓: ‎ 酣: 非丝非竹:‎ 翼然: 杂然: ‎ 颓然:‎ 四、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五.回答下列问题 ‎1.《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 ‎ ‎ ‎2.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 ‎ ‎ ‎ ‎3.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情趣与境界有什么不同?‎ ‎ ‎ ‎ ‎ ‎4.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 ‎ ‎ ‎ ‎ ‎《湖心亭看雪》‎ 一.本文选自《 》,作者  , 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 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课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 二.填空 ‎①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雪”是娱情之物,请再举出两例古诗文中写“雪”的句子。‎ ‎⑴ , 。‎ ‎⑵ , 。‎ ‎②是日更正,                  ,                 ,独往湖心亭看雪。‎ ‎③                 ,                  ,上下一白。‎ ‎④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 ‎⑤大雪三日,                    。‎ ‎⑥.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 ‎⑦.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解释下列词语 解释加点的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上下一白________              长堤一痕________‎ 更:是日更定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 是:是日更定________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________‎ 绝: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                                         ‎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 ‎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