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江省临海市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ID:557132

大小:13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浙江省临海市2017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说明: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书写分根据作文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一、语文知识积累。(29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纳百川的海将它们róu__▲ _和,无论在陆上曾经多么澎湃的江河,海都以拼合的心接受,接受江河激情的力量,拥起海浪。但海不允许一丝浮zào__▲ _和不羁__▲ _。海就是这样——人们给yǔ__▲ _的,不全要,它留下该留的,成就了伟大的孤独。‎ ‎2.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__ ▲ _,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 ▲ 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无限山河泪,__ ▲ _。(夏完淳《别云间》)‎ ‎(4)___ ▲ _,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⑸五月,梅子黄了,江南的雨季来了,田野的歌声也响起来了,赵师秀将这种美丽诗化成这样的句子:“__ ▲ _,__ ▲ _。”‎ ‎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__ ▲ _,__ ▲ 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信心满怀,豪情万丈,正如诗云“___ ▲ _,__ ▲ _(李白《行路难》)”。‎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8分)‎ ‎ ⑴学而时习之( ▲ ) ⑵其此之谓乎( ▲ )‎ ‎ ⑶世隶耕( ▲ ) ⑷寻病终( ▲ )‎ ‎ ⑸其两膝相比者( ▲ ) ⑹长跪而谢之曰( ▲ )‎ ‎(7)弗敢加也( ▲ ) (8)左右流之( ▲ )‎ ‎4、读书与积累。(7分)‎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 ‎①“受他降伏”指的是________。(1分)‎ A. 二将军宫门镇鬼 B. 小圣施威降大圣 C.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②“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________,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1分)‎ A. 黑河妖    B. 黄狮精    C. 九头虫 ‎(2)根据两段文字,分析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 ‎_ _ ▲ ‎ ‎(3)、小张同学在读完培根《谈厄运》一文后,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厄运能磨炼一个人”的读后感。请你帮他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3分)‎ A. 简·爱   B. 林冲   C. 格列佛 ‎_ _ ▲ ‎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11题 。 ‎ ‎ (一)论名声 (13分)‎ ‎ [德]叔本华 ‎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 5、 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4 分)‎ ‎ ▲ ‎ 6、 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二者是否矛盾? 请简要分析。(3 分)‎ ‎ ▲ ‎ 7、 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三不朽的说法与叔本华说法的异同。(6 分)‎ ‎ ▲   ‎ ‎ (二) 重返北京 (16分)‎ ‎  白云悠悠,人世悠悠。‎ ‎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边一位朋友的家里。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呆着,始终没到过清华,对它很是陌生。‎ ‎  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于1911年正式开办,它的任务就是培养留美学生。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就是因此而被聘的。‎ ‎  那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和那位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那天几经周折,看表已经11‎ 点了,才到达清华大学。坐在客厅等一忽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的,样子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谈到12点过,宾主才客气地分手了。‎ ‎  过了两天,朱自清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清华园很美,绵密的绿树丛中,蜿蜒着清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巍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池莲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幽香。这样的风味和南方自不相同,别有一番气韵。但朱自清孤身一人,刚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心里十分寂寞。在江南时,他晚上睡眠极好,照例是一觉到天明,北来之后,却睡不安稳,夜夜有梦,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是清清楚楚的,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 ‎  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的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我此时决不起来,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中滋味于万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怀念着些什么而已。纷乱的梦境反映的是不宁的心绪。其实,朱自清到北京之后,一直强烈地怀念着南方那段生活。‎ 一天,他实在闷得慌,乃决意进城去,在海淀下了汽车,找了一个小饭馆,拣了临街的一张小桌子,坐在长凳上,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自斟自酌,不由又想起在江南的生活,情动于衷,从袋里摸出纸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我的南方》:‎ ‎  我的南方,‎ ‎  那儿是山乡水乡!‎ ‎  那儿是醉乡梦乡!‎ ‎  五年来的跋徨,‎ ‎  羽毛般的飞扬!‎ ‎  呵!他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妻稚子。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啊!‎ ‎  10月的一天,他接到南方来的一封信,是父亲寄的,其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看到这里,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想到父亲待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八年前料理祖母丧事完毕,父子同车北上,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历历在目。他似乎还看到父亲为给自己买桔子,蹒跚地走过铁道,两手上攀,两脚上缩,肥胖的身子显出努力样子的背影。想起当时的一切,他十分后悔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能体察父亲爱子之情,心中还老嫌老人说话不漂亮,暗地里笑他的迂。又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东奔西走,可家中光景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老境如此颓唐。又想到,他近来情郁于衷,常常动怒,但始终惦念着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哀伤和想念之情如滔滔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见父亲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含着泪水,伏案疾书,以朴实的笔调细致地叙写那次和父亲别离的情景,透过父亲的一言一动,揭示了他对儿子的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心灵在纸上疾走,他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如涓涓流水,倾泻于字里行间,溶注于父亲的背影之中。写到最后,他深情地呼告道:“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平淡一语,蕴蓄着他对年迈父亲的刻骨相思。中/华-资*源%库 ‎  22年后,当《文艺知识》编者问他写作这篇《背影》的情况时,他答道:“我写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这种从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这是由文品论及人品了。‎ ‎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叙写朱自清重返北京后的一段经历,同时分析了他的作品,指出当时动荡的时局对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影响。‎ ‎  B.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孤独寂寞,工作辛苦,加上身体虚弱,常常夜不能寐,他强烈地怀念南方那段美好生活。‎ ‎  C.朱自清不能忘记南方的生活,难忘南方的山山水水和乡土人情,故而情动于衷,写下了《我的南方》这首小诗。‎ ‎  D.朱自清回答有关写作《背影》的情况以及作者对这一回答的分析,表明作者已由朱先生的人品论及他的文品了。‎ ‎9、试从句式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部分的文字。(3分)‎ ‎ ▲ ‎ ‎10、朱自清朴素真挚的思想情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文本有关内容加以分析概括。(6分)‎ ‎  ▲ ‎ ‎11、为什么说“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究。(4分)‎ ‎ _ _ ▲ ‎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 (一)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5分)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      一渔竿:古代许多隐士垂钓水滨,因而渔竿成为了隐士或者隐逸生活的一种标志。 12、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吞”、“醉”,请简要分析。(3分)‎ ‎ ▲ ‎ ‎13、尾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 ▲ ‎ ‎ (二) 宋史·徐中行传 (14分) ‎ ‎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 其友罗适持节本路,举以自代,又率部使者以遗逸荐。崇宁中,郡守李谔又以八行荐。时章、蔡窃国柄,窜逐善类且尽,中行每一闻命辄泪下。一日,去之黄岩,会亲友,尽毁其所为文,幅巾藜杖,往来委羽山中。客有诘以避举要名者,中行曰:“人而无行,与禽兽等。使吾得以八行应科目,则彼之不被举者非人类与?吾正欲避此名,非要名也。”客惭而退。陈瑾谪台州,闻名纳交,暨其没,录其行事,谓与山阳徐积齐名,呼为“八行先生”。‎ ‎ 子三人,庭筠其季也童早有志行事父兄孝友天至。居丧毁甚,既免丧,犹不忍娶者十余年。秦桧当国,科场尚谀佞,问中兴歌颂,庭筠叹曰:“今日岂歌颂时耶!”疏其未足为中兴者五,见者尤之,庭筠曰:“吾欲不妄语,而敢欺君乎?”‎ ‎ 黄岩尉郑伯熊代去,请益,庭筠曰:“富贵易得,名节难守。愿安时处顺,主张世道。”伯熊受其言,迄为名臣。有诏举人尝五上春官者予岳祠。庭筠适应格,所亲成劝之,庭筠辞曰:“吾尝草封事,谓岳庙冗禄无用。既心非之,可躬蹈耶?”‎ ‎ 英学以诚敬为主,夜必就榻而后脱巾,旦必巾而后起。居无情容,喜无戏言,不事缘饰,不苟臧否。闻人片善,记其姓名。遇饥冻者,推食解衣不靳。僦屋以居,未尝戚戚。尤袤为守,闻其名,遣书礼之。一日,巾车历访旧游,徜徉几月。归感微疾,端坐瞑目而逝,年八十有五。乡人崇敬之,以其父子俱隐遁,称之曰二徐先生。淳熙间,常平使者朱熹行部,拜墓下,题诗有“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之句,且大书以表之,曰:“有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 ‎ 庭筠之兄庭槐、庭兰,皆有父风。孙日升,苦学有守,于是徐氏诗书不绝六世矣。‎ ‎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有删节)‎ ‎14、给下面句子断句(限划三处)(2分)‎ 子 三 人 ,庭 筠 其 季 也 童 早 有 志 行 事 父 兄 孝 友 天 至。‎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 (1)、纯仁贤之 ( ) (2)、既免丧 ( ) ‎ ‎ (3)、吾尝草封事 ( ) (4)、以其父子俱隐遁( )‎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将往从焉 于是余有叹焉 B.人而无行 吾尝跂而望矣 C.庭筠其季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 D.而敢欺君乎 其皆出于此乎 ‎17、徐中行屡次拒绝举荐的理由是什么?(2分)‎ ‎ ▲ 18、结合原文说说徐庭筠得到乡人崇敬,与父亲并称“二徐先生”的原因。(3分)‎ ‎ ▲ ‎ 四、语言运用(68分)‎ ‎19、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8分)‎ ‎ ‎ ‎20、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60分)‎ ‎   ‎ ‎ ‎ 参考答案 ‎1、揉、躁、j、予 ‎2、(1)客路青山外 (2)黑云压城城欲摧 ‎ (3)谁言天地宽 (4) 映阶碧草自春色 ‎ ⑸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1)按时 (2)表推测语气 (3)属于 (4)不久 (5)靠近 (6)捞取 ‎4、 (1)①B(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二郎神奉命捉拿他) ②C(九头虫是万圣龙王的驸马,被二郎神的细犬咬掉了头) (2)前:不服输,性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3)A.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在盖茨黑德庄园遭受了十多年的虐待:舅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和表兄的毒打。她没有被这一切摧毁,而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B. 妻子受高衙内调戏,自己受高太尉迫害,刺配沧州途中受尽屈辱,逆来顺受的林冲最终奋起反抗,手刃仇人。C. 格列佛在小人国受到诬蔑,被控告叛国;在大人国被当做小丑,屡遭侮辱;在航海途中,被海盗劫持,险些丧命。虽历经磨难,却始终保持对航海事业的热情,一次又一次踏上冒险的征途。‎ ‎5、①立功的影响是有限的、易逝的,立言则是无限的、永存的。②立功要靠机遇,立言则无需机遇。③立功很实际、易被理解,立言要靠诸多判断的累积、不易被理解。(二者的区别,主要分布于第二段至第四段中。既然是区别,就要成对答出这种区别,思维上要求缜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意思对即可)‎ ‎6、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在价值同样不朽。(第一句话要关注其前“因此”一词及其后的解释,第二句话要关注其前“然而”一词及其后的论证。前句是结论句,后句是观点句。同时,第一句要把握住关键词——“绝对价值”,第二句要理解此句的潜台词:“无名声者并不是没有价值”或“有名声者并不具有价值”。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取舍作答。共3分.意思对即可)‎ ‎7、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是指树立圣人之德;“立功”包含功业和声名;立言则指创立学说。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立功优于立言;叔本华则认为立言优于立功。但它们都强调“德”的首要作用。(每点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8、(1)C(A没有提及当时动荡时局对其作品的影响。B没有表现工作艰辛和身体虚弱;D应是由文品论及人品;)(3分)‎ ‎9、①划线部分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或“运用了整句”),生动地描写了清华园优美的景致,(2分)②反衬朱自清内心的寂寞,(1分)③为下文写梦境作铺垫(1分)。(后两点答出一个即可,共3分)‎ ‎10、①每天早晨将醒未醒之际,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境,体现了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内心十分寂寞;②他真挚情感的流露还表现在小饭馆里点的菜和情不自禁而写的小诗《我的南方》,表现出朱自清对南方生活的怀念;③他接到父亲的来信,悲从中来,泪如泉涌,再次流露出朱自清对父亲的真挚情感。(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1、①《背影》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真挚强烈的感情,描写了家庭遭到变故,父亲到车站送别远行的儿子这一极富情味的动人场景,成为朱自清的代表作品,长期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人们提到朱自清的散文,往往就会想到《背影》。②《背影》表面上简单朴素,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地感动力;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③《背影》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人们从他身上看到朱自清对美的追求,那抒情的方法和技巧,是高超的、娴熟的,令很多的中学生去学习。④《背影》代表了作者的为人。所谓“我手写我心”,“文品即人品”。从朱自清的散文中,我们能看出他有着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很多优点与特质。他是一个让人感佩的正义文人、慈爱父亲、体贴丈夫、孝顺儿子。(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2分)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1分),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1分)。(后两点答出一个即可,共3分) 13、用典、借代(答出一个即可,1分),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1分)。‎ ‎14、子三人,庭筠其季也/童早有志行/事父兄孝友天至。(2分)‎ ‎15.(1)以……为贤 (2)已经 (3)曾经 (4)因为 (共4分,每个1分)‎ ‎16.C (3分)‎ ‎17.徐中行屡次拒绝举荐,有人怀疑他借此邀取名声,他却认为美好的品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不能因此就觉得有资格入朝为官。(2分)‎ ‎18.“庭筠其季也童早有志行事父兄孝友天至”、“居无情容,喜无戏言,不事缘饰,不苟臧否”、“闻人片善,记其姓名。遇饥冻者,推食解衣不靳。僦屋以居,未尝戚戚”,(用到一处即可,1分)徐中行的小儿子徐庭筠行为有点迂腐,然而为人耿直,不违初心,既不喜奉承阿谀,更不愿担任朝廷冗职,后与父亲并称“二徐先生”。(2分)‎ ‎19、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共8分,内容完整,给2分;归属得当,给2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总数超出字数,酌情扣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