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升:第七专题·成己与成人 课件 (39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升:第七专题·成己与成人 课件 (39张PPT)

ID:502209

大小:486.64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成己与成人 思 辨 性 阅 读 与 表 达 提 升 必 备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01 阅读与鉴赏 02 梳理与分析 03 思辨与表达 01 阅读与鉴赏 《成人成己成物——试论孔子成己观(节选) 》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无私才能成就自己》 《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 阅读与鉴赏 儒家的成己说和成人说分别是其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有人秉持着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有人展现出明哲保身的冷漠,有人成为“精致的利 己主义者”,有人嘲笑那些舍己为人的人是傻瓜,也有人眼红那些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从 中受益……同学们可以在作文中批判这些行为和思想,提倡舍己为人、成人之美、无私奉献,但更 要认清成己与成人之间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否则作文就只剩下口号式的呼吁和假大空的“高帽子 ”。正所谓“成人为己,成己达人”,“成己为人,成人达己”,成己与成人不是对立矛盾的,它 们是相互伴随、相互结合的关系;自我与他人、个体与公众也并非彼此隔绝,而是互相制约、交互 作用。高中阶段正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探讨成己和成人之间的内在联系,更 有助于高中生构建理想的人格,优化人己相互的关系,培育和践行友善和谐的价值观。 主 题 阐 释 阅读与鉴赏 《成人成己成物 ——试论孔子成己观(节选)》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经常被一些自私的人作为替自己开脱的口头禅, 从而被人们所批判。儒家道德的核心强调仁者爱人、牺牲自己、成就他人。但也有 人对“成人成己”的儒家经典思想产生疑问:“不还是在为己吗?”王小波在《虚 伪与毫不利己》一文中否定了“人应该为别人而活着,致力于他人的幸福,不考虑 自己的幸福”的人生观,认为“毫不利己必然包含虚伪”。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 理解成己与成人的关系呢?让我们从圣人孔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辩证思考。 阅 读 提 示 阅读与鉴赏 1.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理解“为己”和“为人”的含义是什么 ? “为己”之学是以学习来加强自我修养、促使自我丰富和提高。“为人” 之学是指学者们在具备了德与才的基础上,要能“见危授命”、“见利思义”、 信守诺言,以拯救社会为己任;孔子反对以学作为自身扬名的工具。 2.阅读文章,梳理成己与成人之间的关系。 ①成己是成人的基础,学者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关注内在品质,在修己 的基础上进而安人。②为人,是成己的必要条件。将自我的实现建立在他人实 现之上,将自我实现与社会的实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成就人的人生价值。 ③成人与成己是一致的。成己是思想的归宿,是理想的动因,成人是成己的具 体过程的体现。 阅读与鉴赏 3.第三自然段中说“孔子自我实现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对‘立名’不 朽的追求中”,思考这里的“立名”和追逐名利、沽名钓誉有区别吗 ?对当今社会人们追求名利应如何看待? 孔子强调的“立名”,其主体是君子,君子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仁 ”德)、不凡的才能,这是立名的前提。“立名”是君子对自己的要求,督促 自己努力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以期能够“成名”。这里的“立名”与“追逐 名利”“沽名钓誉”有本质上的区别。当今社会人们追求名利有其合理性,不 必一概否定,因为恰恰是对名利的追求才促使人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 超越,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行道可以扬名”,但“君子要以行道为 重”。成己与成人都应是发自内心的要求,而非扬名求利的工具。 阅读与鉴赏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高中生理想信念的确立不仅影响着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还关系到国家未 来的建设和发展。然而,许庆亚在《当代青少年理想信念现状调查及思考》中,通过 分析数据指出:“当代青少年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较明显的个人主义功利化倾向,他 们更注重自己的前途、名誉、家庭幸福等。”你想立下怎样的志向,成就怎样的自己, 拥有怎样的人生呢?让我们从拥有非凡人生的曾国藩的志向中获得启发吧。 阅 读 提 示 阅读与鉴赏 1. “志向的高低决定一个人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拥有什么样的人 生”,这在曾国藩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曾国藩拥有高远的志向,具体表现在其家信中“君子立志,应有包融世间 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怀,有内以圣人道德为体、外以王者仁政为用的功业”, 其座右铭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其治学目的为“为报国为民而读书”, 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基本人生信条。曾国藩的高远志向促使 他从“朝为田舍郎”到“暮登天子堂”再到成为一个“中兴以来,士人而已” 的封疆大吏,成就他的非凡人生。 2.第四自然段谈到曾国藩的读书观,这带给你哪些启发? 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与鉴赏 3.影响当代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因素有哪些?试阐释说明。 ①社会因素。社会的价值导向是青少年价值形成的主要依据,同时大众传 媒也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②家庭因素。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 只关注对孩子的智力培育,注重孩子的学习和分数,却忽视了对孩子性格和道 德的培养,家庭培养的目标偏离。③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重 要场所,青少年在学校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形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阅读与鉴赏 《无私才能成就自己》 当今社会,有些人只关注个人的一己之利,不考虑公共之利,如2019年频频出现的 火车霸座事件、高铁扒门事件,还有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悖情、缺德、违 法的行为背后反映了这些人自私自利的本质,他们不能认识到为己和为人的辩证关系, 缺少长远的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最终只能落得接受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的下场。 《老子》第七章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不为自己),故 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将自身置之度外)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达到个人的目的)。”怎样才能效法天地、无私却能成其私?《无私才能 成就自己》为我们细细道来。 阅 读 提 示 阅读与鉴赏 1.作者是如何批驳当今社会“把自私和坑人看成是聪明,把舍己为 人看成是傻气”的“时髦”风气的? 作者先总括当今社会的一些风气:把自私和坑人看成是聪明,把舍己为人 看成是傻气;然后具体罗列人们仅仅“为己”的行为表现;进而批驳这些看似 聪明的极端自私者实则是卑鄙、愚蠢的,是缺少长远的考虑的,指出其本质和 危害,从反面论证了无私才能成就自己。 2.第六自然段举《淮南子·道应训》鲁相公休仪的例子,有何意图? 举例论证,举鲁相公休仪为了自己能长期吃鱼而拒绝受贿、为了得大利而 不占小便宜的例子,批判那种更“高明”的自私,从反面论证了无私应该出自 无意,发乎本心。 阅读与鉴赏 3.用“无私才能成就自己”的观点来分析以下材料: 2020年4月17日晚,白岩松对话马云: 白岩松:经过了这次疫情,虽然以前这个领域不是你基金会 的方向,但是经过了这次疫情之后,是否会帮助你的基金会 向上迈一个大的台阶,有更多、更深的思考? 马云:是的。我相信做公益最大的完善、最受益的不是别人, 而是自己,公益本身在于唤醒。公益和慈善最大的区别,慈 善给的是钱,公益参与的是行动,是在唤醒别人;慈善要低 调,但公益要高调。公益不仅仅要有善心,更要有善能,要 有组织能力,要有结果导向,要有效率意识,要培养出一批 人来。所以我觉得这一次疫情过程中,给阿里巴巴也好,给 我马云基金会很多年轻人很多的机会、很多的培训、很多的 这种思考,所以我想未来,我们想把马云基金会变成一个全 球化的国际的基金会。 马云在做公益时,初 衷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 的人和国家,是为了唤醒别 人;帮助别人,并非为了私 利。但在此过程中,无论是 他个人还是公司以及参与的 年轻人,都获得了更多的锻 炼,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能 力,基金会也有了更大的发 展空间,这就很好地说明了 “无私才能成就自己”。 阅读与鉴赏 《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 “无私奉献”向来是我们赞颂和提倡的优良美德,但在2020年初全民抗击疫情的 过程中,媒体频频报道老人为疫情捐款的新闻而引起了网络的热议,很多老人的捐款 行为让人感到五味杂陈。有人呼吁“不要再收老人捐款了”,成人的基础是成己,要 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有人则认为,善良不分等级,捐款也不分老幼,要 尊重老人的善意,他们在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是在圆自己心中的愿望。《人民日 报》对于“老人捐款该不该收”这一话题,也发表了文章《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辜负 》进行阐述。 阅 读 提 示 阅读与鉴赏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老人捐赠的意义。 ①彰显了无私奉献、舍己为国的高尚的精神价值;②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 爱,传播友善正能量,营造和谐风气;③对当下的年轻人、有能力的人,起到 示范表率作用,激励有能力、有财力的人行动起来;④慈善和公益背后的那种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成为中国一路走来、战胜各类风险挑战的巨 大动力。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老人捐款为什么不值得过度提倡? ①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出发,被报道的老人确有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但自 身处境困难,捐款数额巨大,大大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捐款后会严重影响 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存。②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违 背了“三次分配”的真正意义,其价值大打折扣,假如捐赠人因捐赠而陷入困 顿,最终还是需要政府和全社会来兜底。 阅读与鉴赏 3.文末提到“疫情又何尝不是我们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慈善和公益事业 向前发展的一次契机”“可以从这次‘老人捐款该不该收’的讨论开 始”,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积累,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慈善和 公益事业向前发展? ①通过金融创新,以信托基金等方式,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则可以撤回, 以备捐赠人万一老无所依时使用。②与时俱进,通过科技创新、互联网技术等 不断激发慈善事业活力。③通过《慈善法》等法律手段,保障慈善和公益事业 更透明、更规范、更公平,从而真正保障捐赠人和受捐人的利益,达到慈善和 公益的目的。 02 梳理与分析  基础分析  理性反思 梳理与分析 选 文 观点 依据 《成人成 己成物 —— 试论 孔子成己 观(节选) 》 孔子的成己观暗 含在成人、成物 观中,成己与成 人、成物相一致。 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对“为人”“为己”的 理解。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分析立人、立己与达己达人 之间的关系。 3.孔子自我实现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对“立名”不朽的追求中。 4.孔子修己的三个阶段: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不为圣 贤,便为 禽兽》 立志固然很重要, 但立什么样的志 则是更深一层次 的问题,志向的 高低决定一个人 成就什么样的事 业,拥有什么样 的人生。 1.曾国藩在家信中指点子弟如何立志、立什么样的志:君子立志,应 有包融世间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怀,有内以圣人道德为体、外以王者 仁政为用的功业,然后才能对得起父母的生养,不愧为天地之间的一 个完人。 2.曾国藩的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 3.曾国藩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或 叫作进德与修业。读书可以使自己成为“贤人”“君子”,以至“圣 人”,读书更应以报国为民为最终目的。 4.曾国藩最终从“朝为田舍郎”到“暮登天子堂”,成为“中兴以来, 士人而已”的封疆大吏,成就非凡人生的事迹。 梳理与分析 选 文 观点 依据 《无私才 能成就自 己》 效法天地——不自私, 反而能达到“自私“ 的目的。 1.自私者的聪明其实是一种愚蠢,从长远来看,自私者最终会自 食其果。 2.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就是因为它们一切运作都不是为了自己, 生成万物而不自生,养育万物而不自利,无长久之心便有长久之 事,不为自己生存便有自己的长存。 《每一颗 爱心都不 应被辜负 》 每一颗爱心都不应被 辜负。 1.老人捐赠彰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捐赠本身有着不容忽视的精 神价值。 2.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3.通过精巧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每一滴善意都能找 到其发挥最大能量的位置和方式。 4.慈善和公益背后的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早已 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刻入中国人的筋骨,也成为这个国家一路走 来、战胜各类风险挑战的巨大动力。 5.进一步推动慈善和公益事业向前发展。 梳理与分析 选 文 论证过程 论证方法 论证特点 《 成 人 成 己 成 物 — — 试 论 孔 子 成 己 观 ( 节 选 ) 》 1.阐释“为己之学 ”“为人之学”的内 涵。 2.阐述立人、立己与 达己达人之间的关系。 3.阐明孔子自我实现 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他 对“立名”不朽的追 求中。 4.分析孔子修己的三 个阶段。5.总结全文。 对比论证:程、朱对孔子“为 己”“为人”的理解,和作者 对孔子“为己”“为人”的理 解对比。 引用论证:如马斯洛认为:“ 生活的真正成就来自于我们自 己的高级享受的需要,特别是 自我实现的需要”;“知所以 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 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等。 论证方法:大量的引用论证,贯穿 始终,从四个方面分条引述孔子的 语言,来引出对孔子相关思想的分 析;一、二两段详细分析对所引用 的某一材料的理解,而三、四两段 则引用多则材料充分论证本段中心, 有详有略,富于变化;第二自然段 还引用了马斯洛的观点加以佐证, 引用涉及中外,互相印证。论证结 构:全文采用“分—总”式,前四 自然段是分述,第五自然段是总结; 文章呈并列结构,从不同方面多角 度论证观点,使论述更全面。 梳理与分析 选 文 论证过程 论证方法 论证特点 《 不 为 圣 贤, 便 为 禽 兽》 1.开门见山地 提出论点。 2.进而阐述如 何立志、立什 么样的志;简 述曾国藩立志 的经过;阐述 曾国藩的治学 目的。 3.总结全文, 点明写作意图。 引用论证:引用曾国藩的座右铭、读 书目的等,凸显其志向高远,为国为 民。对比论证:通过引用前人的读书 目的,与曾国藩的治学目的相比,强 调曾国藩主张“读书更应以报国为民 为最终目的”,批评了现实中读书为 混文凭、为混官做、为时髦、为装饰、 为一体之屈伸的读书观。 举例论证:举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 而读书”的例子,说明为报国为民而 读书者必将成其大、立其功。 举例论证:不同于一般的举例论 证,本文以曾国藩立志这一核心 事例贯穿始终,通过对曾国藩立 志的多方面分析,用曾国藩立志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 为基本人生信条,最终成就非凡 人生的事迹,来证明文章的中心: 树立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 他人的人的志向,才能不断地提 升自己,成就自己。 梳理与分析 选 文 论证过程 论证方法 论证特点 《 无 私 才 能 成 就 自 己》 1.列举当今社 会现象,树立 批驳的靶子。 2.透过现象看 本质。 3.点明这些极 端自私者行为 的危害。 4.提倡效法天 地。 5.辩证思考。 6.总结全文, 重申观点。 比喻论证:把那些极 端自私者比作蠹虫、 老鼠、鳄鱼,揭示其 丑恶的行为本质。 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 引用《史记·货殖列 传》“廉吏久,久更 富”,并举《淮南子 ·道应训》中战国时 鲁相公休仪的典故, 批判更“高明”的自 私。 论证结构: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先破后立,先指 出当今社会的不良风气,进而指出其本质和危害, 从反面论证了无私才能成就自己。进而在批驳的 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提出作者的观点:效法天地 ——不自私,反而能达到自私的目的。有破有立, 破立结合。 辩证思考:作者强调效法天地的前提条件是其真 正无心于长久、无意于“成其私”,而不是为了 “成其私”而佯装不自私,以无欲来肆其私欲, 以无私来遂其自私。思考全面,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第二自然 段)、对比论证(第三自然段)、引用论证和举 例论证(第六自然段),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 且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梳理与分析 选 文 论证过程 论证方法 论证特点 《 每 一 颗 爱 心 都 不 应 被 辜 负》 1.提出问题:对于老人及生活 相对不富足的人在疫情中的捐 赠,该如何看待和对待? 2.分析问题: 分论点1:面对老人的捐款,在 致敬的同时应该重视这种捐赠 本身的精神价值。 分论点2:从个人生活和公共利 益的角度出发,都有必要温柔 地拦下那些超出个人能力范围 实施捐赠的好心人,倡导一种 “力所能及的慈善”。 3.解决问题:要通过精巧的制 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 每一滴善意都能找到其发挥最 大能量的位置和方式。 4.补充论证:探讨“老人捐款 该不该收”的意义价值。 因果论证:第三自然段从个人生活 和公共利益两个角度的原因分析: 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出发,捐赠人因 超出能力范围的捐赠而影响生活; 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困难群众 帮助困难群众,违背了“三次分配 ”的真正意义,其价值大打折扣, 假如捐赠人因捐赠而陷入困顿,最 终还是需要政府和全社会来兜底, 推出结论:有必要温柔地拦下那些 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实施捐赠的好心 人,倡导一种“力所能及的慈善” 。 举例论证:第四自然段用“比如 ”“再比如”,来说明“通过精巧 的制度设计、细致扎实的工作,让 每一滴善意都能找到其发挥最大能 量的位置和方式”的可行性。 结构的严谨性:文章按照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补 充论证的层进式思路结构,层层深 入,有效推进,逻辑严谨。 语言的严谨性:修饰词、限定词的 运用增加了语言的严谨性,如第二 自然段“却几乎”“在这个意义上 ”“不意味着也几乎不可能就是” 。关联词语的大量运用,增强了语 言的逻辑性,如第二自然段“恰恰 相反,它的真正影响在于,不仅让 我们感受到温情与爱,更激励有能 力、有财力的人行动起来。耄耋老 人尚且如此,我们又怎能对疫情视 而不见、无动于衷?换句话说,我 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了这种捐赠本 身的精神价值。” 梳理与分析 本周主题是“成己与成人”,通过四篇文章的阅读与分析,意在通过群文内在的关联 推动阅读中的思考,发现文本之间的异同,比较分析,形成多元视角、多角度思考和分析 的能力。 主题的设置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动力,主题阅读、群文阅读则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丰 富的资源。学生带着“成己与成人的关系是什么”的思考开始阅读,在阅读中明辨道理, 解决问题。四篇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这个主题,如儒家对”为己”“为人”“成己”“ 成人”的内涵理解及相互之间关系的思考,学人才士对“为人”“为己”志向的确立和践 行,当今社会对”为己”“为人”的争论和颠覆等,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和阐述,大大丰 富了我们对此主题的思考和理解。 归 纳 总 结(一) 梳理与分析 思辨性阅读强调理性的分析和论证,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论证结 构、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找到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性分析文章论证和推进的 逻辑,培养质疑、反思、论证的思维能力。如《成人成己成物——试论孔子成己观(节选) 》一文中,第三自然段说“孔子自我实现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对‘立名’不朽的追求中” ,我们可以思考这里的“立名”和追逐名利、沽名钓誉有什么区别?作者是如何证明的? 对当今社会人们追求名利应如何看待?又如《无私才能成就自己》一文中,思考第六自然 段举《淮南子·道应训》鲁相公休仪的例子有何意图?为了“成其私”而佯装不自私的例 子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既然成己和成人是统一的,是互相伴随的,那么怎么才能区分是 否“真心不为自己”呢? 总之,思辨性阅读强调在阅读中善于反思、分析、论证,把感性的阅读转化为理性的 思考,从而达到深入探究、提升思维的目的。 归 纳 总 结(二) 03 思辨与表达  实际应用  口语表达 思辨与表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向来赞颂和提倡“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等精神,这种精神 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国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 务人员驰援湖北、支援武汉;以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陈薇等为代表的中国工程院五院 士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进行指导、组织、研发、治疗等工作;企业员工牺牲与亲人团 聚的机会,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生产口罩等医疗物资;建筑工人为抢工期,牺牲了休息的时间,“火 神山”“雷神山”医院如期完工;甚至有许多贫困老人被报道捐出自己几乎全部的钱款为支持抗疫 尽自己的一份力……人们衷心感谢这些“舍己为人”者,媒体热情赞颂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 当下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着突出的意义与价值。但也有人认为,我们在热情讴歌之时还需多一些冷 静思考。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 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 题 速 递 思辨与表达 审题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想要审好题立好意首先需要读懂材料,同学们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学会 与材料对话,这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题意,还能引导我们的思考走向深入。圈画材料的关键词,围绕关键 词提出相关问题,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常规思路入手,以问带思,逐步深入。 材料核心讨论的话题:你对“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有怎样的认识?围绕这一话题,我们 可以思考:“儒家思想”中关于“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相关阐述有哪些?为什么人们会热情讴歌“ 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联系“儒家思想”中关于“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相关阐述,能够 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而思考人们热情讴歌“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原因 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联系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加以分析。从历史因素来看,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从现实因素来看,其在当下有突出的意义价值。而思考这种精神“在当下”的意义价值,我们要关注当下 现实的特点,关注时代特征;材料中“对个人、对社会”的表述提示同学们可以从个体和社会两个角度多 元分析。 “热情讴歌”与“冷静思考”,一“热”一“冷”,辩证思考。“热情讴歌”的同时常常会忽视一 些问题,“冷静思考”恰恰是对这些问题的理性反思。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主观上 思想观念的提升外,是不是还有客观上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等?材料中列举了许多“舍己为人”“无私 奉献”的事例,针对不同的事例会引发不同的思考方向,再调动相关的素材储备,联系具体素材事例,作 具体分析即可。 只有思辨看待“为己”“为人”“成己”“成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才能在分析现象、看待问题时做到理性全面。 思辨与表达 思辨与表达 作文升格·初稿呈现 请 你 诊 断 优点:本文能够紧扣材料关键词,围绕核心话题展开论证。开头明确提出论点:我们在热 情讴歌的同时,更需要一些冷静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懂得这种精神的意义价值,更加珍惜那些 “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作者能够辩证思考,既看到这种精神在当下对个人和社 会的意义价值,又分析了不当的“热情讴歌”可能产生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最后 用孟子的名言收束全文,回扣关键词,结尾有力。 不足:1.文章主体的论证部分与中心论点的关系还不够紧密,缺少明确紧扣中心的词句; 2.文章结构不够完整,思辨分析还可以更深入、更丰富一些;3.语言不够精练,前后有重复之 处。 升 格 建 议 1.补充明确紧扣中心的词句; 2.思辨分析更深刻、更丰富一些,如:可以增加“珍惜不仅仅是话语上的,我们还应有哪 些行动”,这样文章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做”,思考更加全面。 3.语言再精练一些,合并内容有重复之处。 《热情讴歌,冷静思考》 思辨与表达 作文升格·升格展示 请 你 来 评 修改后的文章中心更明确,语言更精练,结构更完整,思考更全面。文题 既联系了材料,又明确了自己的观点,“珍惜”一词贯穿始终,使论证更紧扣 中心,重点突出。文章第二自然段从这种精神对“舍己为人”者的意义价值, 对其他人的唤醒、激励价值,对社会、国家的发展意义三个角度,紧扣材料中 “这种精神在当下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着突出的意义价值”进行分析论证,合 并后避免了重复啰嗦。增加的“赞颂之余,更要反观自身”部分,进一步深入 思考了“为人”“为己”的辩证关系,把语言上的“热情讴歌”转化为自身的 实际行动,拓展了“珍惜”的内涵。思辨语言的运用也是亮点之一,使说理更 加全面开放。 《不止讴歌,更要珍惜》 思辨与表达 (2018·上海秋季卷)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 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直 击 高 考 这道题目蕴含了成己和成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 价值”可以理解为通过追求利他、成就他人的方式反过来进一步成就自己的价值,成人 达己,成己与成人是一致的。思考这则作文题时,要进行思辨分析。儒家强调修己的重 要性: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成人的基础是修己,不断学习、不 断加强自我修养,才能更好地安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关注自身的需要”更为重要, 这样才不会迷失自我、放弃审察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真正做到坚守本心,仁而有知。 思辨与表达 考 场 作 文 人们在关注自身需求之余还会进而渴望被他人需要。这种普遍 存在的“被需要”的心态背后,是个体生命对于彰显自我价值的渴 求,是对于生命更高存在维度的憧憬与探索。 究其本质而言,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是自身需要基本满足之 后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理诉求。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在衣食等 基本生活需求被满足之后便会渴望被他人认可。《悲惨世界》中的 冉阿让被主教感化,弃恶从善之后设厂经商治理有方。在衣食无忧 之后,他主动参选市长,以期在为他人服务之时体现自身的价值。 这种渴望“被需要”的心态是自我需求基本满足的衍生物,是人们 对自我提出的更高维度的心理预期。 标题:题目明确表达了 个人观点。 简单概述材料,清晰呈 现“需要”与“被需要”的关 系。 以己之需济人之需 请你来评 以举例的方式,形象阐 释“被需要”心态的本质。 思辨与表达 人们渴望被需要,因为人在身为一个“个体人”之余,还是一 个“社会人”。为了证明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人们希望自己的所 作所为对于他人而言亦有意义,个体生命的价值亦由此而体现。 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 大陆的一部分,相互联结。”人类作为一个群体是不可分割的,因 而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思索个人在群体中的定位,而这种获得他 人认可的诉求亦转化为被他人需要而普遍存在。 “被需要”的心态本身也是一种需求。那么这种以己之需而济 人之需的心态在今日究竟有何价值呢? 进一步分析“被需要” 存在的合理性、普遍性。 引用名言,论证观点。 请你来评 提出问题,引出下文。 思辨与表达 体现自己价值的渴求无疑将成为催人不懈奋进的动力,鼓舞人们用拜伦 笔下“黄金的每一天”去迎接生活、迎接那“铁的世纪”。特蕾莎修女无私赈 济贫民,在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播撒了善与爱的种子;丘吉尔在英国面临奴役 厄运的危急关头,响应了人们对于坚强领袖的呼吁,从而挺身而出,在“永不 放弃”的宣言中拯救了民族和国家,也彰显了誓死不屈的顽强意志。历史上那 无数善良的圣贤与坚毅的伟人,无不是凭着对于实现自己价值的热切期望,为 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此过程中收获了自身生命的饱满与 丰腴。 在当今国家飞速发展的时代宏图之下,我们尤其应将这种由个体需求满 足所催生的实现个人价值的心理需求,转化为在为他人贡献的过程中寻求生命 真谛的生活动力。卢梭说:“只有在大家都幸福时我才感到幸福。”浮士德晚 年在为百姓的付出中感到生活的快乐,因而发出“让此刻永驻”的呼喊。我们 应当有这样心系天下的胸襟,在服务他人之时实现自我。“心事浩荡连广宇”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己之需济人之需,在人的群体性的存在中彰显生命的价 值。 请你来评 “被需要”价值 之一:成为催人奋进 的动力。 列举多个事例论 证观点,例证表达简 练有力。 分析中紧扣“被 需要”与自身价值之 间的关系。 进一步阐述观点 的现实意义。 再次申明观点。 思辨与表达 紧扣材料,思考深入,立意深刻,是本文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题目“以己之需济 人之需”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在审题立意方面的独到之处,巧妙地把关键概念“被需要” 与“需要”统一起来。而文章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首先,探究“被需要”作为 “需要”的更高层次这一本质特征,进而阐述其存在的普遍性与合理性。之后,探究“ 被需要”的当下意义与价值,巧妙地把“被需要”“需要”与“实现个人价值”的关系 呈现出来,使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本文在论证过程中,思路清晰,很好地展示了思维的纵深。行文中事例信手 拈来,与材料契合度较高。基于观点的分析贴切深刻,展示了较为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 请你来评 思辨与表达 2019年9月10日,马云在其退休演讲中说: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还是快进入的5G、IoT时代,所有这些都希望解决人 类三个问题:可持续发展、普惠和利他。这个世界如果做不到可持续发展,这个世界做 不到普惠,技术普惠、金融普惠、机遇普惠,不能做到让别人更好,那世界将变得越来 越乱……这个互联网时代给了每一个人机会,只有你是否愿意改变自己,所有阵痛只能 靠改变自己来完成。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出昨天的自己。未来世界, 如果你希望成功,你的企业想成功,你个人想成功,那你记住,你不仅仅要为自己着想, 更要为别人着想,为世界着想,为未来着想。 这段材料引发你怎么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社会现实和自身思考等,以“通往 成功之路”为话题,写一篇演讲词,并在班级做一次演讲。 思辨与表达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通往成功的路径各不相同。马云的事例可以给同 学们很多启发,他在其退休演讲中提到,想要成功,必须关注“可持续发展、 普惠和利他”“你不仅仅要为自己着想,更要为别人着想,为世界着想”,这 些都关乎成己和成人的关系,在“普惠和利他”中成就自己的成功,这才是真 正意义的成功。同时,他还反复强调“改变自己”,无论是成己还是成人,前 提条件都是“修己”,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才能为之后 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阶段正是我们“修己”的关键时期,也是思考如何选择通往成功之路 的重要时期,故此话题值得同学们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和自身经历深入思考。 演讲词是实用文体之一,内容上要有逻辑性、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 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 增强演讲词的感染力。 思 路 点 拨 谢 谢 欣 赏 思 辨 性 阅 读 与 表 达 提 升 必 备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