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老山界》PPT课件

ID:487378

大小:2.3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老 山 界 ( 陆 定 一)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掌握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 移安排材料的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能通过品评文章中的 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用不同写法交代记叙文的 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和理解,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苦和乐观的精神,培养 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体 会文章按照时间的变化、地点转移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对于文章关于翻越老山界困难的重点词语、语段; 分析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 重点难点 1.讨论与点拨方法相结合:老师引导学生理清 文章的思路和材料的组织安排,设置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师生达成共识。 2.研讨探究法:对于文章中的内容和重要语 段,让学生互动、想像,通过积累材料了解红军翻 越老山界的艰难。 学习方法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有一座山岭叫越 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 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 老山界,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境内,属雷公山山脉尾系,起源 于雷山、经雷山、榕江延绵入剑河县境南偏西,与黎平县交界。主 峰位于剑河县南哨乡境内,海拔1589米,距县城约80公里。 老山界因原始森林茂密而得名, 界顶面积约7公里。老山界原始生 态林木密蔽,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山下以针叶林为主,半山以阔叶 林和冷竹居多,海拔1400米以上 地区为灌丛、草甸。其中,阔叶 林与冷竹共生的半山地段最具生 态特色,植物在这里生长有着明 显的层次,高高的阔叶林与低矮 的冷竹连为一体,旺盛的冷竹在 阔叶林中密蔽成帘,被冰雪压垮 的树枝随处可见。穿行其中,茫 茫雾霭遮天蔽日,莫辨东西。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年6月 9日-1996年5月9日)江苏 省无锡人,中国无产阶 级革命家。1925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 过《解放日报》总编辑、 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部 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职务。1996年5月9日在 北京逝世。时代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 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 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 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 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 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 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一)速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老山界是长征中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二)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难事? 走路难 (山路险峻,悬崖峭壁) 难 睡觉难 (路窄不平,寒气逼人) 事 吃饭难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 (敌人追击,设备笨重) 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的困难:走路难(“向上看……就在脚 底下。”“陡峭极了……只有一尺多宽。”山路陡峭,悬崖峭壁。 );睡觉难(“路只有一尺来宽……不就骨碌下去了么”,“寒 气逼人……浑身打着颤”,宿营峭壁,半夜冻醒。);吃饭难 (“肚子很饿,力气不够”,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 (“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机关枪 声很密”,伤病员多,敌人追击。)从中看到老山界的险峻难走, 但是红军战士以顽强不屈、乐观的精神,战胜了这些困难,翻越 了老山界。整体感知课文 (三)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安排内容的?(提示:在文章 里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 时间变化:“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色 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 黎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多钟”---“一直到宿营 地”。 地点转移:上山(从山脚到山顶)---下山。翻越老山 界,从第一天下午动身,到第二天下午2点以后才下山,整 整一天时间。整体感知课文 (四)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段落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记叙内容 文章主旨 2-11节 当天下午至天黑山沟—山脚 同瑶民的攀谈 表现红军 不怕困难、 艰苦奋斗 的坚强意 志和革命 乐观主义 精神。 12-23节 天黑后至黎明前山脚—山腰 爬山的艰苦以 及在雷公岩前 露宿 24-31节 次日黎明至下午 两点多 雷公岩—山 顶 攀越雷公岩 32-33节 登上山顶以后 山顶—山下 下山的情景 (五)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 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 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3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1)山脚访瑶家。 1.在“之”字拐的路上; 2.山腰露宿; 第二层:(12—33)红军翻越老山界 3.攀登雷公岩 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 5.山顶所思。 第三部分(34):写作者的感受。 整体感知课文问题探究 (1)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与瑶民大嫂 的攀谈,作用是什么? 答:与瑶民攀谈是翻越老山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瑶民那里 了解到了瑶民们的悲苦生活,宣传了红军的主张,把自己本身就 很缺乏的粮食送给瑶民,贴标语保护瑶民的篱笆等,这些说明了 红军是一支关心百姓、爱护百姓、为天下穷苦人谋利益的好队伍, 说明了红军的走到哪里就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哪里的好作风,说 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这也是红军能够取 得人民大众支持、最终夺取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虽然看 似与翻山关系不大,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表现红军长征的经过及 意义,更加丰富了文章的主题。问题探究 (2)快到山顶时,作者又写了医务队的女同志,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 明确:医务队也是整个队伍的一个部分,是长征队伍里必不 可少的后援支持。翻越老山界中普通士兵表现出了极大的坚强和 勇敢,那么带着伤员翻山的医务队呢?他们则更需要有着更大的 勇气和毅力,表现出更大的坚强和勇敢,何况他们中很多人是女 性。这种坚强和勇敢就更让战士们钦佩,她们也是红军长征队伍 中的一个特色和写照。 问题探究 (3)补写敌人的飞机声和枪声,目的是什么? 明确:补写敌人的机枪声和飞机声,就更突出了红军所面临 的艰难困苦,他们不单是要翻越一座高山,而是在敌人的围追堵 截中翻越高山,其艰难的情境可以想见。在敌人飞机的“叹息” 声中,我们看到的是红军的战无不胜的高大形象。 小结:在直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时,还写了这么多内 容,不但没有冲淡主题,而且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主题,使文章 更加充实、丰满。问题探究 (4)文章中两处集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①分析第13段描写中 “奇观”是指什么?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好, 请加以揣摩: “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 “之”字形说明山 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 “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 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 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 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问题探究 (2)分析第23节景物描写: ①这部分哪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②这部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起什么作用? ③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缀”字传神而又具立体感,好像人工装点在上面似的,突出夜 之深、景之美,表现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感受自然景色的丰富情感。 用巨人矗立比喻眼前的山峰;用一口井比喻山谷,既突出了山势 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的艰难处境。“矗立”,形象的说明困难 像拦路虎阻挡在面前,但是直立、高耸的老山界阻挡不了红军北上抗日 的决心,也改变不了他们的长征必胜的信念。问题探究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 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时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战士们轻细 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醒次数之多;“野马奔驰”写半夜山风之 大,又喻寒风刺骨;“山泉呜咽”用拟人化手法喻山泉时断时续又暗 指山势崎岖;“波涛澎湃”形容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人声和大自然 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 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非常形象地写出山景之美,表现红军战士的乐观情怀。问题探究 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醒半睡之中,确实使人有这种感 觉。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仿 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洪大;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近处,分明很洪亮, 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 声、林木呼啸声等等,混杂一起,变化万端,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问题探究 ②分析第32节景物描写的作用: 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是下山途中所见,景物的特 点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景色明朗清新,表达了克服困难后的愉快,表现 战士们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 的意境。问题探究 (5)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观察角度进 行观察的?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通过两次“之”字形火把的描写,描绘出了一个星夜行军图,火 光与星光相接,暗示了山势陡峭。而此时战士还有说有笑,互相鼓励, 更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坚强勇敢的豪迈气概。 问题探究 (6)课文怎样表现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景色描写: 上山:“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 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 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 宿营:“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 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 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围得像一口 井。” 下山:“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 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2)语言描写:“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等。问题探究 (7)“抢了一碗饭就吃”,如何理解“抢”字,谈谈你的 看法。 “抢”字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用 在红军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抢”字形象的表现 了红军战士为了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问题探究 (8)课文采取顺叙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 1、使文章脉络清楚; 2、使文中的叙事和 描写都合情合理;3、按时间顺序先设置悬念后作解释, 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课后练习 1、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依次在下面的横线上订正。 寒气逼人 围追堵结 苛捐杂税 辍着宝石 悬崖峭壁 疲惫不甚 山泉鸣咽 波涛澎湃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1)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 (2)寒气逼人--------- (3)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4)远远地还听见飞机的叹息-------- (5)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课后练习 3、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1)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 人心。 (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 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清是火把还是星。 4.作者为什么开头就点出了“30里高”? 5.中写到“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这一句表现作者 什么心情?课后练习 1、结---截 辍---缀 甚---堪 鸣---呜 2、(1)风景 (2)给人以威胁 (3)干脆 (4)句中指敌人飞机发出 的像叹息似的微弱声响。 3、(1)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 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点出红军进行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2)“‘之’字形“,表明老山界的山势的陡峭,山路的险峻,爬山的艰难; ”连到天上“显示老山界的高峻,也显示了红军指战员壮志凌云的英雄气 概。 4.表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5.用一种赞赏的口吻,表现了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反映红军杂艰 难征程中昂扬奋发的精神境界。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