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论“和”》ppt课件1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诸子论“和”》ppt课件.ppt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诸子论“和”》ppt课件1》

共有 2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诸子论“和”》ppt课件1》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录体散文 诸子论“和” 9 同学们,提到“和”字,你自己有什么理解呢?和谐、和而不同、和为贵、和平 ...... 今天,我们来走进诸子论“和”这篇文章,来看看这些先贤,对于和的理解。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 老子 》 ,又称 《 道德经 》 ,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记录了老子的学说。 荀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他为“荀卿”。 《 荀子 》 是荀况的著作,是儒家典籍。该书是记录荀子思想的主要著作。 戴圣,西汉时人,平生以学儒家经典为主,尤重 《 礼 》 学研究。 《 礼记 》 ,又名 《 小戴礼记 》 ,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书籍。 管仲 ,字夷吾,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 《 管子 》 旧题管仲撰,记录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 孔子 ,名丘 , 字仲尼 , 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和教育家 , 儒家学派孔子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圣人”。 《 论语 》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 ,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孟子 ,名轲 , 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思想家,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 《 孟子 》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 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庄子 ,名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 庄子 》 ,又称 《 南华经 》 ,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本文是从先秦诸子中节选的关于“和”的论述。诸子,指各派学者或其著作。文中诸子从不同角度对“和”做出了阐释,指出“和”在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读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先生的言行,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 论语 》 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 《 二程遗书 》 ,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一 读一读字音 列星随 旋 四时代 御 xuán yù 二 写一写字形 日月 dì ( )照 风雨 bó ( )施 递 博 (一) 古今异义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古义 :这里指宇宙的本原。 今义 :道理,道德。 2. 畜之以道则民和 古义 :养育。 今义 :家畜。 三 文言知识积累 ( 二 ) 名句积累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3. 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 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导思 1. 本文中诸子是从哪些角度论述“和”的思想的? 题目作用 和谐 关键词 : 和为贵 导思 2: 如何理解有子所 说的“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 文章内容 1.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 双竖线、单竖线 。 2.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3.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 波浪线 。 4. 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圈点要求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诸子论“和” 》课文朗读 。 原文: 道生 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 气以为和。 注释 : 道: 这里指宇宙的本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说宇宙的本原演化为万物,由少变多。二是指阴气、阳气。三是指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冲 : 冲突、交融。 道 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 二气 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都包含阴阳二气,背面是阴,正面是阳,阴阳二气相互激荡,形成均调和谐的状态。 译文: 原文: 列星 随旋,日月递照, 代御, 阴阳 大化, 风雨博施,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 注释 : 列星: 群星,布列于天空的恒星。 代御 : 交替处于支配地位。 大化: 这里指气候的寒暖发生很大的变化。 四时众多星辰相随旋转,太阳月亮交替映照,春夏秋冬轮流降临,阴阳交感,气候寒暖变化巨大,风和雨普遍施加于万物,万物各自得到这些调和而生长,各自得到这些滋养而成熟。 译文: 原文: 乐 者,天地之 和 也;礼者,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注释 : 乐: 音乐。 和: 和谐。 天地音乐,表现的是天地之间的和谐;礼仪,表现的是天地之间的秩序。因为和谐,万物都能化育生长;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出差别。 译文: 原文: 畜 之以道则民 和 ,养之按照客观规律以德则民合。 畜: 养育。 和: 和睦协作。 注释 : 养育人民,人民就和睦;按照道德准则养)育人民,人民就和谐。 译文: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 和而不同: 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 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小人往往盲目苟同,而不能够和睦相处。” 译文: 原文: 有 子 曰:“礼之用,和为贵。先 王 之斯为美。” 有子: 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先王 : 古代帝王。 注释 : 有 子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古代帝王的治国 方道, 最值得称赞的就在这里。” 译文: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 说:“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 地形 ,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译文: 原文: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和者,谓 之天乐。 跟人和谐一致,叫作人世的欢乐;跟自然和谐一致,叫作天然生成的快乐。 译文: 【 答案 】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句中的一、二、三这几个数字,并不是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冲气以为 和”。这里老子否定了神的存在,从多元论的宇宙观发展为一元论的宇宙观,这是值得称道的。 1. 第①段中的“一、二、三”这几个数字,分别指什么? 第②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 答案 】 反映了荀子怎样的思想? 第②段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反映了荀子“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认为,自然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它无所偏袒。顺应这个规律就吉祥,违背它就有灾凶。 2. 第五段运用了什么手法? 【 答案 】 有什么作用?此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主要指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做法。“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他的高度智慧。 3. 对“和”,孟子是从哪个角度阐述的? 【 答案 】 是如何论述的?孟子在这里用对比的手法,主要从军事方面来议论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观点鲜明: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的思想分不开的。 4. 庄子是如何强调“和”的? 【 答案 】 这段话中庄子在阐释“人乐”“天乐”的同时,强调“和”的重要作用,即无论是“人乐”还是“天乐”都应该以“和”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乐”。 5. 【 答案 】 示例一:对于统治者来说,秩序与和谐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前提。没有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没有和谐,人心就会涣散,这样,统治将无法维持下去。因此,秩序与和谐的确十分重要。示例二:礼和乐是儒家治国安邦的支柱,但在春秋战国时代,他们以礼和乐来维护统治是软弱无力的,远远达不到秩序与和谐的目标,因此在当时他们这一思想往往不被重视与采纳。 示例三:施行礼乐要适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适度很难有客观标准,现实情况也会千变万化,这就给施行者提出了高难度的课题。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不大受欢迎,恐怕并不是偶然的。 【 难点探究 】 怎样理解 《 礼记 》 中“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段话? 阴阳相生 ——《 老子 》 天行有常 ——《 荀子 》 礼乐和谐 ——《 礼记 》 同道同德 ——《 管子 》 和而不同 以和为贵 人和重要 ——《 孟子 》 天人和乐 ——《 庄子 》 ——《 论语 》 和谐发展 诸子论“和” 本文中诸子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和”在宇宙生成、社会秩序、人生态度、治理国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只有讲求“和”,才能更好地生存,更好地生活,进而达到“乐”的至高境界。 语言精警,含意蕴藉。 这篇短文用简练、精警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和”在生活的各个层面的重要作用,读来含意蕴藉,回味悠长。如第一段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者用看似简单的一、二、三这些数字,简洁清晰地阐释了宇宙的本原演化为万物,由少变多的观点。再如“和而不同”“和为贵”等,都是用简练、精警的语言阐释了深刻的道理,让人读来获得深刻的启 迪。 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是人们的期盼和追求。和谐社会需要爱心,美好生活需要互助,良好人际需要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关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相互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