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川教版九下世界近代史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川教版九下世界近代史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3 课课件日本明治维新 明 治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 日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 ) 改 革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维 新 什么是明治维新?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   日本德川幕府的创建者。 1600 年掌握全国大权, 1603 年任“征夷”大将军,开幕府于江户(今东京)。 德川家康 1543.1.31 ~ 1616.6.1 源赖朝 1147 ~ 1199.1.13   日本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 1192 年 任征夷大将军,开创镰仓幕府,控制全国军政实权。天皇成为傀儡,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 镰仓幕府 德川幕府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士 农 工 商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 享有特权 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居住在农村 居住在城市 2 、日本封建等级统治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幕府 掌握政权 组成幕府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封建割据势力 不满幕府统治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贫困 进行斗争 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1853 年后,日本的国门终于被美英等国用炮舰打开,并被迫与美国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被推向半殖民地的边缘,幕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唯一地点:长崎 美国 海军在日本登陆 4 、西方列强侵略 美国签约代表团在日本上岸( 1854 年)    1854 年,培里第二次率舰队来日本相逼。 3 月 31 日,幕府与美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日美亲善条约 》 ,同意向美国开放长崎等地,并给予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俄、英、法等国也沿例炮制。 1855 年 7 月 29 日,又签下 《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 。 1. 幕府时代; 19 世纪中期的日本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实行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幕府的封建统治却阻碍了 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2. 统治动摇 ( 1 )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强烈要求改变日本的现状,深受封建剥削的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幕府统治开始出现危机。 ( 2 )美国入侵: 1853 年后,日本的国门终于被美英等国用炮舰打开,并被迫与美国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欧美列强的入侵,幕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武装倒幕 德川庆喜 1837.10.28 ~ 1913.11.22   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倒幕运动中被迫还政天皇,终结了德川幕府统治。   “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日本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氏以江户城(今东京)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制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   自公元 1603 年德川家康受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开始,至 1867 年第十五代将军庆喜,将政治大权奉还朝廷(即大政奉还)为止。约 265 年,为继镰仓,室町幕府之后,最强盛也是最后的武家政治组织。   在江户幕府时期,将军是实际上权力最大的人。征夷大将军的 石高 (日本幕府时代用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又称石高制,举凡税贡、劳务、军役等对政府的义务皆依据石高的多寡来课征。)在江户初年大致占有七百万石。 中下级武士 将军和大名的家臣 —— 武士 商人 士、农、工、商视为末业 虽腰缠万贯 社会地位不高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幕府统治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 和新兴地主 (倒幕派) 十五岁的明治天皇 vs 1867 年,倒幕派通过天皇发布讨幕密诏,准备武装倒幕。 1868 年 1 月,幕府以讨伐叛逆为借口, 首先挑起战争 。 倒幕派 幕府 鸟羽、伏见之战,幕府军战败。 四月,德川庆喜投降。 江户改为东京,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倒幕派军队由于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又有富商赞助军费 ,对幕府军进行了坚决反击,在京都南郊的 鸟羽、伏见 大败幕府军。 戊辰战争: 1868 年 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 1868 年 5 月,倒幕军兵临江户城下,德川庆喜被迫投降,统治日本长达 265 年的德川幕府被彻底推翻。随后,江户改称东京。 戊辰战争的全面胜利为明治政府的改革和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倒幕派取得胜利的 原因 幕府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倒幕派得到各阶层人民的配合和支持。 倒幕派取得胜利的 意义   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二、武装倒幕 1. 背景:1867 年,倒幕派通过天皇发布讨幕密诏,准备武装倒幕。掌权的德川庆喜既不交出兵权,也不归还领地,决定拼死一战。 2. 爆发:1868年1 月,幕府首先挑起战争。倒幕派军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又有富商赞助军费,对幕府军进行了坚决反击,在京都南郊的鸟羽、伏见大败幕府军。这次战争因发生在阴历戊辰年(1868 年),史称“戊辰战争”。 3. 结果:1868年5月,倒幕军兵临江户城下,德川庆喜被迫投降,统治日本长达265年的德川幕府被彻底推翻。5月,幕府残余势力被消灭,历时一年半的国内战争结束。 4. 影响:戊辰战争的全面胜利为明治政府的改革和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5. 迁 都: 1869 年 3 月,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明治维新 西乡隆盛 原名西乡隆永 1828.1.23 ~ 1877.9.2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军人、政治家 大久保利通 1830.8.10~1878.5.14 生于萨摩藩(今鹿儿岛县) 武士、政治家 “维新三杰” 木户孝允 原名桂小五郎 1833.6.26~1877.5.26 生于长州藩(今山口县)萩城 称为逃命小五郎 从 1868 年起,明治政府采取了废除封建制度的措施,同时在“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史称 “明治维新” “ 富国强兵” “ 殖产兴业” “ 文明开化” 明治天皇 是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残余,扫除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上的障碍。 提倡学习欧美资本主义 1 、口号: 东 京 京 都 大 阪 三府七十二 县 ( 1 )政治上,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加强中央集权。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制,把全国分为3府72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取消对下层人民的一些限制等。 2 、内容: 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提供统一、稳定的政治环境 ( 2 ) 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征收地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等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核心内容 作用: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明治政府召开劝业博览会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1869 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孝明丸”(一般称“横滨丸”)从筑地驶往横滨   横滨市是神奈川县的县厅所在地,为著名国际港口,人口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市区做为镰仓幕府的国际交易港,六浦凑自古以来就被开发。横滨的由来是“横而长的海滨”。横浜村、神奈川凑(神奈川宿)海域,在日美修好通商条约中被订为开港地,短时间内调整为国际港的体制, 1859 年 7 月 1 日(安政 6 年 6 月 2 日)横滨港开港,也被称为“金港” 。 ( 3 ) 军事上,模仿西方改革军制,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具有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新式常备军( 皇军 ),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等 作用: 增强军事力量 ( 4 )科技和教育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科技、教育,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等 作用:培养建设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 影响最深远 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东京大学生 ( 5 )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用西方先进文化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和落后习俗,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等。 作用:形成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 1871 年日本最早的日报 《 横滨每日新闻 》 发行 图为 1880 年朝野新闻社在银座成立 1872 年三井银行的前身 —— 三井兑换店成立   日本大商业银行之一,三井企业集团的核心。总行设在东京。三井银行设分支机构 184 个,其前身为“三井兑换店”。是日本最早的私立银行, 1990 年与太阳神户银行合并, 1992 年更名为樱花银行。 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3 、性质 : 《 明治宪法 》 1889 年,明治天皇颁布了 《 大日本帝国宪法 》 ,亦称 《 明治宪法 》 。 《 明治宪法 》 作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 ,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明治政府还致力于废除不平等条约,经过多年外交努力,到 1911 年,完全废除了治外法权,取消了外国人居留权,恢复了关税自主权等,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 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 1868 ~ 1873 32.2% 英 1851 ~ 1873 3.3% 美 1861 ~ 1873 5% 德 1861 ~ 1873 3.8% 它改变了日本封建落后的面貌,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进步性:(作用) 4 、影响: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 1931 年九一八事变 1937 年卢沟桥事变 1945 年日本投降 根据这几幅图片,结合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想一想,改革有什么消极影响? 这次改革又是不彻底的,除在经济等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外,还在政治上催生了近代天皇制和军国主义,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成为一个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 消极影响(局限性): 1869 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7 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1872 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 俄国 1861 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 性质: 方式: 作用: 局限性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根本原因 俄:农奴制 日:幕府统治 课堂小结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 1 、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西方侵略加剧剧统治危机。 二、武装倒幕 1 、形成倒幕运动 2 、幕府挑起战争 3 、倒幕运动胜利 三、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 、口号 2 、内容 3 、性质 4 、影响 课堂练习 1 、 19世纪中后期,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成一个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得益于( ) A.实施大化改新 B.发动“光荣革命” C.实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 D.实行明治维新 2 、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是: ( ) A. 废藩置县 B. 允许土地买卖 C.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 提倡文明开化 3 、英法没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把追求自由平等作为革命的重要目标。日本明治维新与英法美革命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措施是: A. 废藩置县 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 ) C. 实行征兵制 D .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4 、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举措是 ( ) A. 废藩置县 B. 允许土地买卖 C.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 实行义务教育 D A B D 学习测评 1. 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   A. 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   D. 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2.1853 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   )。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3. 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   )。  ①中下级武士  ②商人和资本家 ③新兴地主   ④高级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是(   )。  ①法国     ②俄国     ③日本     ④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 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 推翻了旧政权          B. 由资产阶级领导   C. 废除了农奴制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A A B D 6.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 1861 年改革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 , 其重要原因在于 ( ) A. 用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革 B. 自上而下操纵者是封建统治者 C. 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D. 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7. 下列场景能够正确反映体现明治维新新时期社会现象的有 ( ) ① 近代工业逐渐增多 ② 土地买卖日趋频繁 ③ 新式学校发展迅速 ④ 天皇权力逐渐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一个共同点是 ( ) A. 摆脱了半殖民地危机 B. 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C. 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 学习了他国的先进经验 B D D 学习测评 9. 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   A. 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   D. 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10.1853 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   )。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法国 1 1. 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   )。  ①中下级武士  ②商人和资本家 ③新兴地主   ④高级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 2. 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是(   )。  ①法国     ②俄国     ③日本     ④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 3. 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 推翻了旧政权          B. 由资产阶级领导   C. 废除了农奴制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A A B D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    ……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吴于廑齐世荣 《 世界史 · 近代史编 》 根据材料,请回答: ①日本对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②文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 答: 吸收。   答: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 15.646 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 1868 年起,明治  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 ( 1 ) 646 年和 1868 年的改革分别称作什么? ( 2 ) 646 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3 ) 1868 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4 )通过对日本这两次改革的了解,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   么想法? 答: 646 年大化改新; 1868 年明治维新。 答: 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答: 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答: 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