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案-热学
课题 
第六节 液化   第七节 升华和凝华 
执教 
  
教学 
目标 
1.认识液华现象,了解液体的方法,知道液体放热。 
2.认识升华现象,了解升华吸热。 
3.认识凝华现象,了解凝华放热。 
重点 
认识液华现象,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难点 
对液华、升华、凝华现象的判认。 
教具 
演示 
烧瓶、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小烧杯、玻璃片、碘、水、乙醚、注射器 
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冰会熔化成水,水会汽化成水蒸气,那么水蒸气能否再变回液态的水呢?学生举例说明 
——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冷后凝结成小水珠开成云,落回地面就是雨;掀开沸水锅的锅盖,可以看到有水从锅盖滴下,这也是锅内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锅盖凝结成的,可见,物质可以由气态变成液态,这是液化 
  
学生举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液化 
  1.液化:物质从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2.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我们常见到人呼出的“白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门口出现的“白气”,打开热水瓶盖子,瓶内冒出的“白气”等等,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形成的雾状。水蒸气我们是看不见的,不要认为我们看见的“白气”就是水蒸气,这些“白气”是已经液化了的细小的小水珠形成了雾状。 
大量实验表明,所有的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但要使气体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低温技术。人们探索能不能使气体在常温下,或者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实现液化? 
(2)压缩体积 
演示:图4-15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打火机内的可燃气体都是液态的,是采用在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压缩体积的方法实现液化的。液化后气体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贮存。(学生阅读:长征3号介绍) 
  2.液化放热 
    为什么被100℃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 
  
  
  
  
  
  
  
  
  
  
  
  
  
学生观察现象,得出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 
  
  
  
学生试答 
教学过程设计 
二.升华和凝华 
   1.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物质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但物质能否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中间不出现液态形式? 
   演示:碘的升华和凝华(图4-17) 
——学生回答刚才看到的现象:固态的大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碘蒸气,停止加热,碘没有液华,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举例:(参书)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应用:贮藏食物;人工降雨等 
   
小结:(利用板书) 
练习:P59:1,2 
  
  
  
  
  
学生观察现象 
  
  
  
  
  
  
  
  
三.思考与作业 
《课课通》 
四板书 
第六节 液化 升华 凝华 
一.液化 
  1.什么是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2.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液化放热。 
二.升华 
1.什么是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2.升华吸热。 
三.凝华 
  1.什么是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2.凝华放热。 
五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