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古代诗歌阅读-三年模拟(2018-2020年)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05 古代诗歌阅读-三年模拟(2018-2020年)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ID:456065

大小:115.14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北京市 2019 届高三各区历次统一考试诗歌阅读及答案详解 一、试题部分 海淀区 2018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3-15 题。(共 13 分) 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① 陈去病 舵楼高唱大江东,万里苍茫一览空。 海上波涛回荡极,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风翻水泛红。 唯有胥涛②若银练,素车白马战秋风。 【注释】①本诗写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此时诗人正在从上海赴广州的参加革命的途中。②胥涛:传说春秋时伍子胥为 吴王所杀,尸投于江,成为涛神。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的高唱“大江东去”与尾联的“战秋风”,从不同角度表现出诗人不凡的气度。 B.颔联描写了汹涌激荡的浪涛与忽隐忽现的洲渚,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景象。 C.尾联运用伍子胥的典故,不仅描绘出滔天白浪之态,也蕴含了诗人无畏的斗志。 D.全诗境界开阔辽远,诗人意气豪迈、慷慨悲凉,诗歌格调沉郁雄浑、低沉哀婉。 14.诗歌颈联描写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4 分) 15.本诗首联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均为借景抒情的佳句,请分析其中两个“空”字 蕴含的情感。(6 分) 朝阳区 201811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5-17 题。 卧病书怀 陆游 衮衮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头。 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 青海战云临贼垒,黑山飞雪洒貂裘。 丈夫有志终难料,憔悴渔村死即休。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题目看出本诗为诗人病中抒发内心情感之作。 B.“衮衮”一句形象地写出时光停滞好似永无尽头。 C.“青海”“黑山”两句描写了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D.这首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音韵和谐。 16.“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一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7.“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 2 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陆游的另外一首抒怀诗《书愤》。比较这首诗和《卧病书怀》抒发的感情 有什么相同之处?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6 分) 海淀区 20190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3-15 题。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元好问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1】,今日春风马耳【2】,因见古人心。一笑 青山底,未受二毛【3】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4】。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 山鸟,伴我醉时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注释:【1】神光牛背:指面对他人侮辱不与之计较。【2】春风马耳:指对于外界议论漠然无所动心。 【3】二毛:指头发白黑相间。【4】山阴:语出《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 接不暇。” 13. 词中描写的龙门景色美不胜收,请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龙门美景的特点。(2 分) 14. “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是诗人形象的生动写照,词中多有这样的传神之笔,请结合相关诗 句对词人形象加以分析。(6 分) 15. 如果将“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这一诗句作为赠言与朋友共勉,请你说说其中的寓意。(4 分) 西城区 20190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6 题。(共 12 分)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1】如流水涵青蘋【2】。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3】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释:【1】炯:光明的样子。【2】青蘋:浅水生植物。【3】山城:当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写馀春景物,富于动感。 B.“褰衣”二句移步户外,静赏一派月夜景致。 C.在洞箫声中诗人看月落杯空,为此惆怅不已。 D.全篇紧扣题目,人景情相互依存,颇可玩味。 3 15.“争挽长条落香雪”句,用落雪喻落花。下列诗句没有使用比喻来形容落花的一项是(3 分) A.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C.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平乐》) D.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孟郊《杏殇》) 16.有人评价这首诗“人因物而情迁”,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请通观全诗,在“杏花”与“月”中 任选一个物象,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6 分) 东城区 20190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6 题。(共 12 分)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1】 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2】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 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 愧,回首望云中【3】。 注释:【1】这首词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当时叶梦得六十一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 防备及军饷勤务。九月望日,与幕下诸将操练弓箭,因病而未能上场习射。【2】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 【3】云中:汉代北方边防重镇。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的开篇四句以“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突出了深秋的寥廓与凄清。 B.“起瞰”三句,写词人午夜登高远眺,不由生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借酒浇愁。 C.下片写了西园习射的情景,诗人因病不能竞武,看到虎士矫健英武的表现,感慨万千。 D.结尾“回首望云中”一句,诗人借汉代古地名表达了自己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心愿。 4 15.下列对词中加点词语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促西风”的“促”字,不仅写出了秋风强劲,而且体现出敌情急迫、战事紧急。 B.“中夜入梧桐”中的“入”字,生动地描绘出风吹入梧桐的枝叶深处,鸣响不止。 C.“客争笑”中的“争”字,极写宴饮时宾客的欢笑,与诗人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D.“老矣真堪愧”中的“堪”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因虚度年华而一事无成的惭愧。 16.明人毛晋《石林词跋》说叶梦得“不作柔语殢(tì, 纠缠)人”。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 阐释。(6 分) 朝阳区 201901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 14-16 题。 咏梅 高启【1】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注释:【1】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才华高逸。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点明了梅花生长在冰天雪地且不染俗尘之处。 B.颔联中“空”字传神地写出了月下梅花的朦胧之美。 C.颈联中的“白衣宰相”,既指梅,也暗指诗人自己。 D.尾联“回首”一句,诗人借梅表达远离名园的怨恨。 15.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B.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D.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6.本诗中“翠袖佳人依竹下”化用了杜甫《佳人》中的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来传情达意。杜诗塑造了 一位遭遇战乱、被丈夫抛弃之后仍坚贞自守的绝代佳人的形象。这一化用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 分) 丰台区 20190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6 题。 游龙门奉先寺[1] 杜甫 已从招提[2]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3],月林散清影。 天窥象纬[4]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注释: 【1】龙门奉先寺:龙门即龙门山;奉先寺,龙门石窟之一。此诗为杜甫 25 岁时游历之作。 5 【2】招提:梵语,指僧人。【3】虚籁:风声。【4】象纬:天上星辰错列,如经纬一般。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写游寺,二句承上写住寺,中间两联承前详写夜景,七句转到清晨钟声,八句结于心有省悟:起承转结, 构思精巧。 B.诗人夜宿奉先寺,山谷里的阵阵风声,月下树林飘动摇曳的清影,夜幕上恰似经纬的星辰,无不渲染出环境的 虚静高寒。 C.作为杜集开篇第一首诗,有人评价“不用禅语而得禅理”,这正是诗人佛家精神的反映,也代表了杜诗的基本 思想倾向。 D.诗中的青年杜甫虽不是佛教徒,但对佛教思想也有深刻领悟,唐代文化兼容并包,读书人广泛受到多种文化观 念的影响。 15. 下列诗句没有表现禅意佛理的一项是(3 分) A.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B.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 C. 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钱起《哭空寂寺玄上人》) D.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6.本诗中间四句用词精妙,手法高超,请结合诗境,作简要赏析。(6 分) 石景山区 201901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4~17 题。 池口风雨留三日【1】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2】,身闲心苦一舂锄【3】。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莫【4】窗归了读残书。 注释:【1】熙宁、元丰年间,作者一直位卑职微。元丰三年(1080)秋,他自汴京赴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任 县令,于池口镇为风雨所阻,逗留三日,作此诗。【2】属玉:鸟名。【3】舂锄:即白鹭,其啄食姿态如农夫 舂锄,故名。【4】莫:即“暮”。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扣题,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语言素朴,不假藻饰,但内心情意已委婉传出。 B.颔联写诗人放眼流观,无意见到的景物令他内心微起波澜,读来令人想象、回味。 C.颈联化用“临渊羡鱼”成语,表达了对世人热衷功名却不付出实际行动的感慨。 D.本诗类似随感录,触物兴怀,涉笔成趣,将复杂意绪融入寻常事物的形象之中。 15.本诗颔联“身闲心苦一舂锄”一句中,作者将内心情感投射于白鹭。下列诗句中的白鹭形象所寄托的情感与此句 最接近的一项是(3 分) A.雪然飞下立苍苔,应伴江鸥拒我来。(陆龟蒙《白鹭》) B.翘足沙头不得时,傍人不知谓闲立。(卢仝《白鹭鸶》) C.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雍陶《咏双白鹭》)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6.本诗尾联化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但抒发的情感有 所不同。请结合作品比较分析。(6 分) 6 昌平区 20190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17 题。(15 分) 落梅 刘克庄(宋)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①,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落梅 陆游(宋) 雪虐风饕②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注释:①过岭:越过五岭,指到达今广东一带,暗用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②饕:凶猛。 14.下列与本诗相关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梅”在“岁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中均占一席之地,可见其在人们心中地位之高。 B.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本诗中的“骚人”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C.“可堪平砌更堆墙”与“雕栏玉砌应犹在”中的两个“砌”字意思相同,均指的是台阶。 D.古人常用方位词来形容四季之风。如东风常指春风,给人温暖祥和之感,刘诗亦是如此。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衰败的落梅图,奠定了全诗凄怆的基调。 B.刘诗中“堆墙”与后面的“多莫数”相呼应,写出了落梅之多。 C.刘诗前三联重在写景,在景中寓理。尾联展开议论,画龙点睛。 D.陆诗第一句写出了梅花在风雪摧残之下,仍旧傲然挺立的姿态。 16.“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一联运用了典故,使诗句内涵更加丰富。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3 分) A.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B.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C.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D.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庆庵寺桃花》 17.同是写落梅,刘诗与陆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 房山区 20190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7 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①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②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③,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 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④。汉开边⑤、功名万里,甚⑥当时、健者也曾 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释: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 年),作者已 48 岁,因受陷害而被罢官。②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 人。③李广事:指《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三事。其一,李广罢官时,“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 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其二,“广出猎,见草中石,以 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其三,李广语云:“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 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④杜甫诗《曲江三章》其 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 5 句化用杜诗。⑤开 边:指西汉时开疆拓土向外扩张。⑥甚:为什么。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由,作者与友人在山中闲来无事,借李广之事写词同友人唱和。 B.上阙中,作者用数十字概括了李广的主要事迹,勾勒出其性格特征,写得有声有色。 C.下阙前 5 句化用杜诗,借杜甫仕途无望而意欲归隐,写作者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 7 D.结尾 3 句借写窗外雨景,写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小序中作者夜读不能寐相应。 15.下列有关辛弃疾善于借用典故来抒情达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桃李无言:司马迁曾赞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辛弃疾借此表达了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 B.射虎山横一骑:借用“李广射虎”的典故,写出李将军骁勇善射,表达了作者对李将军的赞美之情。 C.落魄封侯事:借用李广典故,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然而李广因时运不济,没有能够裂土封侯。 D.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借屡建奇功的李广落职闲居的典故,讽刺南宋朝廷在积极收复失地中的用人不当。 16.纵观这首词,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6 分) 通州区 20190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6 题。(共 12 分) 贺新郎·赋琵琶【1】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只。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2】、黄云堆雪。马上离 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撚【3】,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 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4】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5】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释:【1】这首词为作者谪居江西上饶时期所作。【2】出塞,指昭君出塞。【3】撚,同“捻”。【4】贺老,指开 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的艺人贺怀智。【5】沉香亭,用沉香建成的亭子,唐玄宗曾在此赏花。李白奉命作《清平调》 三首。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杨贵妃抱过的名贵琵琶开篇,目的是批评玄宗沉湎于酒色。 B.“记出塞”连接到“恨难说”,从作者个人遭遇写到国家恨事。 C.下片联想到闺中少妇演奏琵琶,寄托对远戍辽阳征人的思念。 D.“弹到此,为呜咽”,抒写作者心系国家安危悲慨无穷的情感。 15.辛弃疾的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霓裳曲》罢”,借唐玄宗所做乐曲,暗含兴亡之感。 B.“浔阳江头”,用白居易情事自比,表达作者谪居之苦。 C.“望昭阳宫殿”,借昭君出塞典故,寄托报国立功决心。 D.“想沉香亭北”,化用李白诗句,写出盛时已去之悲慨。 16.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辛弃疾词作“于雄莽中别饶隽味”。意思是在豪放大气词风之外又不乏意味深长之 处。请结合本词具体词句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6 分) 8 海淀区 20190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3-15 题。(共 13 分)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①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②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①欻(xū):忽然。②潨(cónɡ):急流。 13.下列李白诗歌中,与《望庐山瀑布水(其一)》题材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B.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D.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14. 诗话,常用三言五语对诗歌进行简练而中肯的点评。请为“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 还空”写一则诗话。(4 分) 15. 盛唐山水诗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同是歌咏山水,李白与王维的诗风格迥异。请以《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与王 维《山居秋暝》为例,任选一个角度,比较两人山水诗的不同风格。(6 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西城区 20190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6 题。(共 12 分) 千秋岁引·秋景 王安石【1】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2】,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 思量着。 注释:【1】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 【2】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3】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别馆寒砧”一句,羁身异乡的人听到捣衣之声,意识到天时渐寒,心中抑郁难当。 B.“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 C.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 9 D.“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仕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 15.本词多处用典,将情感表达得丰富蕴藉。对下列诗文的用典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泊秦淮》中的“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借南朝陈后主作《玉树后庭花》新曲之典,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因 荒淫享乐而亡国的感慨之情。 B.《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作者借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临刑时怒叱皇帝之典,表达了对守边将领无故被 杀的深切同情和愤愤不平。 C.《永遇乐》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借廉颇之典,表达为国效力之决心,显示老当益壮之能 力,抒发报国无门之忧虑。 D.《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作者借汉朝蒋诩隐居开辟三径之典,描绘了自家庭院荒芜的景象,表达了作 者的清高之意、悲愤之情。 16.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翛然(意为无拘无束) 有出尘之想。”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做如此推断。(6 分) 东城区 20190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6 题。(共 12 分) 归辋川【注】作 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注】辋川:位于陕西蓝田县中南十五里辋川镇,王维晚年隐居于此处别墅。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谷口疏钟动”的“疏”字,既写出钟声洪亮悠远,又流露出诗人的孤寂。 B.“独向白云归”的“归”字,明写诗人回到家中,暗含着人对归隐的向往。 C.“杨花轻易飞”中,“杨花”质轻易飞,寄寓了诗人漂泊无归的人生感慨。 D.“东皋春草色”中,“东皋”指向阳的高地,陶渊明曾经“登东皋以舒啸”。 15.下列诗词中加点词语与本诗中相同的词语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3 分) A.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陆游《题接待院壁》)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 D.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6.《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王维的诗十分赞赏。结合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以及你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 理解,分析林黛玉赞赏王维诗的原因。(6 分) 朝阳区 20190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6 题。 饮酒(其二十)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1】,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2】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3】,六籍【4】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5】。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6】。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注释:【1】鲁中叟:指孔子。【2】洙泗:二水名,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3】绝世下:指汉代灭亡以后。【4】 六籍:即六经。【5】问津: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6】头上巾:《陶 潜传》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两句直抒感叹之情,既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又统摄全篇。 B.“洙泗”两句,写孔子之后礼乐教化中断,世风日下,直到暴秦时代。 C.“区区”两句,写前代饱学诗书的长者忠诚勤恳地传授儒家文化典籍。 D.“终日”两句,写当今社会上人们终日奔忙,却没有一个人向我请教。 15.诗中“凤鸟”出自《论语》(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下列诗句中“凤”的含义, 与本诗中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战国•屈原《离骚》)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D.岂无当世志,凤鸟不可逢。(明•唐时升《园中》) 16.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中指出,陶渊明的诗“言饮酒,未必意真在酒”。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分) 丰台区 20190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6 题。 江城子[1] 苏 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2]。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3],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4]。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5]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 【1】词人有自注云“丙辰十月,晚登超然台望月作”。当时苏轼已在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官别任。【2】马 11 耳九仙山:马耳、九仙山均为山名。【3】高台:超然台,旧称北台。【4】联拳:(鸥鹭)群聚的样子。【5】使君:此 作者自指。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词开头“前瞻”三句描写的是眼中实景,写作者登台远望,马耳山、九仙山连绵起伏,耸入云间。 B.本词下片“小溪”三句写了这样的场景:溪畔鸥鹭安静地聚在一起,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 C.词的结尾“垂柳下,矮槐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曾经娱乐歌笑之处,含蓄地表达了虚度光阴的懊恼。 D.本词抒发了作者在即将离官别任时对密州山水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融入了些许人世沧桑的喟叹感慨。 15.下列词句中“回首”的含义与本词中“回首便他年”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无因转还泛,回首眷前贤。 (鲍泉《江上望月》) D.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6.本词下片表现手法多样。请任选其一,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6 分) 石景山 201903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4~17 题。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1】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 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2】谋。此意仗 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释:【1】淳熙五年(1178 年),作者与辛弃疾同由水路经过扬州,登上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写下了这首 词。【2】若为:怎样。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起首句以“乱”字写出秋叶飘飞的萧索景象,与“无边落木萧萧下”况味相似。 B.词人将登楼看到的景象比作壮美的图画,“舒卷”二字烘托出自然景物的流动感。 C.作者将波涛汹涌之声想象为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寓有一番寄托。 D.结尾处词人以“沙鸥”自况,进一步写出自己身形憔悴、飘泊无依的孤苦处境。 15.本词上阕“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运用了比拟手法,赋予寒风霜露以人的行为与情态。下列诗作中也运用了 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B.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C.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D.几处渔村欸乃歌,轻烟染就万峰螺。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何绍基《春江》) 16.这首词抒发情感起伏跌宕,波折连绵。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作简要阐释。(6 分) 12 门头沟 20190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6 题。 出塞作【1】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2】,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3】。 注释:【1】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 【2】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3】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指崔希逸。 14.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写吐蕃军队正在进行围猎,借写打猎声势之盛,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 B. 颔联描绘出两幅生动传神的塞上风俗画,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铺垫。 C. 颈联用白描手法进行勾勒,前句说出击,后句说防御,暗示唐军作战英勇,进军神速。 D. 尾联写出朝廷要把镶玉的宝剑等珍贵器物,赐给得胜的边帅,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 15. 诗中运用“护羌校尉”、“破虏将军”典故,写出唐军的将能卒勇,比直接描写更能启发读 者,更有余味之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B.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6. 清代方东树《唐宋诗举要》评论本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 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房山区 20190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6 题。(共 12 分) 早 蝉①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忆昔在东掖②,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注:①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 年),写《琵琶行》的次年,此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②“东掖”,宫中东侧的旁 13 门。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四句写秋季未至而蝉已鸣叫,透露出诗人听到连绵的蝉鸣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再四句写诗人的感慨,六月之初,秋风未起,竟然听到蝉鸣,思乡之情自然涌上心头。 C.尾四句借助今昔听蝉的不同感受的对比,表达了谪居湓城后理想破灭的无限失意之情。 D.此诗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人间至情,正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平易但绝不平庸的特点。 15.下列同为咏蝉诗,与本诗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3 分) A.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B.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C.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D.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雍裕之《早蝉》) 16.“今朝无限思”表明作者内心有着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整首诗,简要分析这“无限思”中包含了哪些具体情感?(答 出 3 点即可)(6 分) 大兴区 201904 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 14-16 题。 望鹦鹉洲怀祢衡① 李白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②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注释】①祢衡,字正平。东汉名士,有文采和辩才,但为人孤傲,喜欢批评时事。因触怒曹操被遣送到江夏太 守黄祖那里,后因触怒黄祖被杀害,年仅 26 岁。祢衡曾即席写作《鹦鹉赋》,辞采甚丽,鹦鹉洲由此得名。李白从流 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故作此诗。②讵:岂,怎。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4 A.“魏帝”二句,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祢衡却视他为蚁类,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 B.“吴江”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并做出“振金玉”、“欲飞鸣”的评论。 C.“才高寡识”是作者对祢衡的评价,“兰蕙不忍生”似乎连兰蕙也为作者痛不欲生。 D.本诗语言精炼,寥寥几笔便凸显人物形象。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感情。 15.本诗结尾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下列诗句也使用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 分) A.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其一)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D.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论这首诗“此以正平(祢衡)自况”。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你结合 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 分) 顺义区 201904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 15—19 题。 水口行舟① 朱熹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许?鹈鴂②两山相对鸣。 【注释】①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大兴党禁,朱熹被列入“伪学党”并削职,与门生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本诗即此间 感时之作。水口,地名。②鹈鴂:即杜鹃,春末夏初而鸣,声如“不如归去”。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B.这两首诗,全都属于“七绝”。 C.绝句对联语的对仗不作要求。D.绝句可以四句,也可以六句。 16.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15 D.“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17.下列对《其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郁郁”写出了两岸山峦色彩的青翠。B.“无声”一词隐约透漏出作者的心绪。 C.“一棹”意为单桨行船,喻处境危险。D.结尾“鹈鴂相对鸣”一语,耐人回味。 18.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 A.《其一》时空穿梭回旋,曲尽其致。 B.《其二》全由眼见写起,表现胸臆。 C.两首诗都受到所见景物感发。 D.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 19.钱钟书《谈艺录》中说:“唐诗宋诗,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以情韵擅长,宋诗以思理见胜。”按 照这个标准,朱熹这两首诗哪一首可算“唐诗”,哪一首可归于“宋诗”?试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6 分) 海淀区 20190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6 题。(共 13 分)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 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 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注释】这首词根据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诗改写而成。 14.本词上阕所写音乐变化倏忽、千回百转。请用四字词语概括音乐变化的特点,并依次填写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 (3 分) 乐声初发,;转而骤然突变,;继而由刚转柔,。 15.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中评价本词描写的音乐“可以目听”。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一特色。(6 分) 16.听琵琶曲,苏轼在本词中言“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 马青衫湿”。两位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分别加以概括。(4 分) 西城区 20190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6 题。(共 12 分) 16 谒文山祠【1】 [明]边贡【2】 丞相英灵魂未消, 绛帷灯火飒寒飙。 乾坤浩荡身难寄, 道路间关梦且遥。 花外子规燕市月, 水边精卫浙江潮。 祠堂亦有西湖树【3】,不遣南枝向北朝。 【1】文天祥号文山,官至右丞相,南宋末率军抗元,兵败被执,终死不屈。【2】边贡:字廷实,明代诗人,倡导文学复古运 动,遵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创作原则。【3】西湖树:杭州西湖岳飞墓边的树。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绛帷”句:丞相祠内帷幔被寒风刮起,灯火飘摇,景中含情。 B.“乾坤”句:时局动荡风雨飘摇,作者深感自己全无容身之所。 C.“精卫”句:含蓄写出了文天祥虽抗元失败却矢志不渝的品格。 D.全诗情感深挚,悲慨苍凉之中不失开阔与雄浑,颇具唐诗气象 15.“子规”也即“杜鹃”,这一意象在不同诗词中所营造的氛围也各不相同下列诗词中与本诗中的“子规”所营造的 氛围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3 分) 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B.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春晚》)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6.本诗尾联云:“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体”电表达了类似的 情感。你认为两者的抒情方式是否相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东城区 201905 17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6 题。(共 12 分) 即事【1】 文天祥 痛哭辞京阙,微行访海门。久无鸡可听,新有虱堪扪。 白发应多长,苍头【2】少有存。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注:【1】1276 年,元军兵临南宋首都临安城下,文天祥出使元营谈判,被扣留,后脱险。此诗作于诗人从通州逃 至海门时。【2】苍头:这里指士卒、奴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微行访海门”中的“访”字写出诗人谨慎打听道路的情态。 B.“新有虱堪扪”中的“虱堪扪”写出了诗人狼狈的逃亡生活。 C.“苍头少有存”中的“少有存”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存亡之险。 D.“但令身未死”中的“但”突出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的意愿。 15.“白发应多长”一句通过描写诗人形象,间接抒发内心悲苦之情。下列诗句不属于间接抒情的一项是(3 分) A.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C.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D.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其二)) 16.同为现实主义诗人的杜甫,目睹国势衰落也写诗发出浩叹。阅读杜甫《宿江边阁》,结合具体词句,比 较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的异与同。(6 分) 宿江边阁【注】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年近花甲的杜甫在漂泊夔州时遭逢蜀中大乱,彻夜无眠,遂作此诗。 朝阳区 20190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江上【1】 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18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注释:【1】此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所作。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描写了夔州秋景,“荆楚”二字暗含飘零之意。 B. 颔联“永夜”二字暗示诗人在漫长的秋夜难以入眠。 C. 尾联直抒胸臆,“时危思报主”一句拳拳之心尽显 D. 本诗意境凄楚悲凉,突破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15. 下列诗句中“倚楼”这一细节描写,与本诗“行藏独倚楼”一句蕴含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晚秋》) B. 故人千里同明月,尽夕无言空倚楼。(唐·子兰《登楼》) C.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宋·陆游《秋晚登城北门》) D. 雪靥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宋·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6. 本诗中“高风下木叶”与李白《秋思》“天秋木叶下”,描写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结合两 首诗,简要分析。 秋思 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丰台区 201905 阅读下面的律诗,完成 14—16 题。 咏 菊 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1],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2],千古高风说到今。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注释: 【1】无赖:纠缠不舍。诗魔:指诗人不可抑制的创作冲动。【2】平章:品评,赞赏。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两句,写作者从早到晚一直沉浸在创作冲动里,着魔一般或绕着篱笆或倚着石头独自沉吟。 B.颔联两句,写作者笔端蕴藏着灵秀,描写着菊花傲立风霜的姿态;嘴含着芳香面对明月反复吟唱。 C.颈联两句,写作者满纸书写的都是平素的满腹哀怨,谁又能通过片言只语来向自己倾诉衷肠呢? D.尾联两句,写自从得到了陶渊明的品评赞赏以后,菊花的高风亮节就一直被人们从古传颂到今。 15.一般咏物诗皆以物为主,而本诗不落俗套,以人为主,以菊花为宾。下列描写菊花的诗句,与本诗的写法差别最 大的一项是(3 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 19 C.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韦庄《庭前菊》) D.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6.本诗与下面这首诗都写到了“陶令”,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6 分) 菊 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1]。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2]。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3]。 注释:【1】融融:光润的样子。冶冶:艳丽的样子。【2】罗含:东晋人,有德行,年老辞官还家时,阶庭忽然兰 菊丛生。【3】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泛:以菊花浸酒。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昌平区 20190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17 题。(12 分) 念奴娇·过洞庭【注】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 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注】:孝宗乾道二年,作者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 15.下列对张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更无”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碧波万顷,水波不兴,幽然之境令人神往。 B.“短发”两句词人幻想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C.下阙“尽吸”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D.本词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全都和谐相融,给人以光明澄澈之感。 16.下列与张词相关的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扁舟”多承载着诗人漂泊思乡的意绪,张词中的扁舟却充溢着天人合一的自由精神。 B.诗词中的“月”意蕴丰富,或幽美、或凄凉。本词中“素月”即皓月,写出月色澄澈之美。 C.“北斗”指的是北斗星,不仅是方向的指引,还常被喻为理想,本词包含了这两种含义。 D.“沧浪”常常指青苍色的水,词人借助它写出了洞庭茫茫、烟波浩渺,给人以空旷之感。 17.张词和《赤壁赋》的以下内容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 20 思想感情的异同。(6 分)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 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轼《赤壁赋》) 房山区 201905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城道中》①(其二)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②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③。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④。 注:①宋仁宗熙宁四年辛亥(公元 1071 年)苏轼任监官告院。御史以杂事诬奏苏轼过失,轼不自辩,乞外任避之。四 月,除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此诗写于 1073 年春天,诗人出巡察所领各属县。②散材:语出《庄子•人间世》:“ 匠 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lì)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 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③旆(pèi)钲:收兵的号令。④ 耦(ǒu)耕,指二人并耕。此处暗用《论语》中孔子令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扣题,用笔简洁,既概括写出作者山行之思,又勾画出诗人山行之态。 B. 颔联以“散材”“疲马”自况,写出自己对官场倾轧的厌倦和对未来仕途的担心。 C. 颈联话题一转,既写出春雨后茶农的喜悦,又表明自己作为父母官之清贫。 D. 尾联中的“歧路”一语双关,明写山行迷路的事实,暗中透露出归隐之意。 15.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一联,于叙述描写中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一 项是 A.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李白《子夜吴歌·秋 歌》) B.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杜甫《羌村》) C.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 D.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白居易《杜陵叟》) 16. 古人评论此诗的艺术特色时说:“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 第二联或第四联作简要阐述。 二、答案部分 淀区 201811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3.(3 分)D 14.(4 分)要点:从动词运用、意象组合、色彩搭配等角度进行赏析。选取角度(1 分),结合诗句(1 分),赏析(2 分)。 15.(6 分)陈诗“空”字写出了乘船泛海所见景象的壮阔(空阔、辽阔),蕴含了诗人乘风破浪、无所畏 惧的壮志豪情(3 分);杜诗“空”字写出了黄鹂鸟的悦耳啼唱无人欣赏,表现了诸葛祠无人凭吊的冷清荒凉 (1 分),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功业未成的叹惋(1 分)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感伤(1 分)。(3 分,每点 1 分)。 (意思对即可) 朝阳区 20181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21 15.(3 分)B(“写出时光停滞好似永无尽头”有误) 16.(3 分)D 17.(6 分)【答案要点】年华已逝的感伤,壮志未酬的愤懑,建功立业的渴望。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海淀区 20190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3.(2 分) 壮观 清静(清幽、幽静、静谧、清雅) 山青水绿(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写出整体特点或局部特点均可,答对 3 点得 2 分,答对 2 点得 1 分,答对 1 点不得分) 14.(6 分)评分要点:结合诗句(2 分),分析词人形象(2 分),概括词人形象特点(2 分)。(至少分析两个特点) 15.(4 分)评分要点:诗句理解(2 分),解说寓意(2 分)。 西城区 20190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 (3 分)【答案】C 15. (3 分)【答案】B 16.(6 分)【答案示例一 以杏花为物象】前四句,杏花飘落,花影在地,景色清幽静雅,写出诗人对美的欣赏喜爱 之情。五、六两句,诗人“与客饮杏花下”,争相摇落杏花,花香盈庭,诗人与客闻香饮酒,豪情与雅趣兼具。最 后四句,诗人想象明天春风劲起,满地落红,借花的凋零表达惜春之情,并寄有身世之感,寓意更深一层。 【答案示例二 以月为物象】前四句写月入户寻人,引人月下赏花,流露出诗人的雅趣和对月下空灵之景的喜爱; “劝君且吸杯中月”以月代酒,表现出诗人对月的迷恋与享受已达痴迷状态;“声断月明”“惟忧月落”二句,表现 诗人对美好景物行将消失的忧虑与惆怅,以及对花好月圆世界的向往与留恋,寓意更深一层。 【评分标准】满分 6 分。只要扣住“人因物而情迁”,每写出一点,并分析正确,2 分,满 6 分即止。 东城区 20190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3 分)B 15.(3 分)B 16.(6 分)参考答案: ①这句评论是是说叶梦得的词不是婉约的风格。 ②本词中“碧天”“高城”“关河”“叠鼓”“飞骑”“雕弓”等意象创设了寥廓的意境,以及军中热烈而雄健的氛围。 ③诗人当时已经年迈且正在生病,但仍深夜登上城楼远眺残破的河山,回想起“平生豪气”,仍为虎士的矫健身手 赞叹,充满了深沉的忧国之思和豪迈的报国之情。下片虽有因年老不能为国征战而惭愧之情,但“回首望云中”,诗人 仍牵挂前线,有老骥伏枥之志。无自怜哀叹,尽壮士悲慨,是“不作柔语殢人”。 (对“不作柔语殢人”的理解,2 分;景物、事件的特征,2 分;豪壮悲慨之情,3 分。意思对即可) 朝阳区 20190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3 分)D(“诗人借梅表达远离名园的怨恨”有误) 22 15.(3 分)B 16.(6 分)本诗此句把梅花比作依于竹下的翠袖佳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于冰雪中绽放的美丽,以及与青竹为伴 的高洁志趣,化用杜诗更增添了意蕴,凸显出梅于苦寒之中甘于寂寥、高洁自守的品格,寄寓了诗人不慕 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追求。 【评分参考】本诗解释 2 分,化用诗句的效果及分析 3 分,思想情感 1 分。意思对即可。 丰台区 20190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3 分)C【“佛家精神”不能代表杜诗的基本思想倾向】 15.(3 分)A 16.(6 分)答案示例 (1)本诗第二联“阴壑生虚籁”巧用反衬的手法,幽深的山谷里响起了阵阵风声,静中有动,以声衬静,渲染出 安谧虚静之境,令人忘却尘世纷扰喧嚣,心灵得以净化。 (2)第三联用词精妙,尤其是动词,极富有表现力。如“天窥象纬逼”,诗人昂首夜空,星辰错列如纬,仿佛迎面 逼近而来。着一“逼”字,既明写星辰近似可攀,又暗示寺庙居处之高。 【评分标准:“用词”“手法”两个方面共 6 分,每一个方面 3 分——点明具体词语或手法(反衬、对仗、夸张等) 1 分,结合诗境具体赏析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石景山区 20190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C 15.B 16.参考答案: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抒发的是对世事变迁、欢乐不再的失落感, 和对人生短暂的痛惜。黄庭坚诗先以“身闲心苦”的白鹭自况,又化用“临渊羡鱼”暗示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 心境,尾句则以“莫窗归了读残书”表明心志,由此可以看出:黄庭坚“俯仰之间”一句表达的是远离名利争逐, 到读书中寻求寄托的淡泊心志。(6 分) 昌平区 20190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1 分。 14.(3 分)D(本诗并不如此) 15.(3 分)C(应为“景中寓情” ) 16.(3 分)A(比喻) 17.(6 分)相同:两首诗均赞美了梅花的气节(1 分)。以花喻人,对如梅花一般坚守气节的志士文人进行了讴歌(1 分)。不同:刘诗通过“平砌”“堆墙”“飘”“坠”等词语写出落梅凋零四散的姿态,表达对落梅的痛惜之情 (1 分),对如落梅一般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客骚人的不幸命运深表同情(1 分),通过“谬掌”和“忌”等词 辛辣讽刺了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1 分)。陆诗则以梅自喻,通过写在花落之时“自合飘零去”,“耻向 东君更乞怜”,表达作者不会向当权者低下高贵的头颅,乞怜求荣(1 分)。(相同点 2 分,不同点 4 分。意思对 即可) 房山区 20190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A(3 分) 15.D(3 分) 23 16.对李广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反而遭罢黜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深的同情(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化用杜诗,回 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共 6 分。 结合诗句分析 2 分,情感表达 1 分,答对 1 点 3 分,答对 2 点 6 分) 通州区 201901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A[目的是借唐说宋。] 15.C[此典故既有作者谪居的苦闷,又暗喻“二帝蒙尘”的靖康之变。] 16.答案提示: 辛词豪放大气,如“黄云堆雪”“离愁三万里”“千古事”等,景象阔大,作者心系国家,情感沉郁激昂,充分体 现了词人豪放的词风。 意味深长,如“孤鸿”“轻拢慢撚”“泪珠盈睫”等,形象优美,蕴含情感复杂,显示词人俊美而隽永的另一特色。 【共 6 分。结合词句 1 分,“雄莽”2 分,“隽味”2 分,语言表达 1 分。(学生答意味深长给分,如答出细腻柔美亦可。】 海淀区 201904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3.(3 分)C 14.(4 分)评分要点:点评中肯 3 分,评析简练 1 分。 15.(6 分)评分要点 :比较风格准确 2 分,结合诗句恰当 2 分,分析合理 2 分。 西城区 201904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3 分)【答案】B 15.(3 分)【答案】C 16.(6 分)【答案要点及评分要求】 《蓼园词选》中认为此词意境清明旷远,表达了远离尘世,向往无拘无束生活的情感,因而应该是其仕途受挫, 退居金陵时所写(1)。 写景方面,作者听“寒砧”、“画角”之声,看“海上燕”“沙头雁”之景,秋声秋色均寥廓旷远,不是身处政治 漩涡的作者常见之景(1)。 抒情方面,作者对家乡有思归之情(1),对自己因追名逐利、琐事缠身而辜负了光阴,有无奈和追悔之情(1), 对往昔无拘无束的生活有留恋与向往(1)。这些都是在政治上有大作为的王安石因仕途受挫而产生的厌倦官场,激 流勇退的感慨(1)。 24 综上,这阙词应该是王安石历经宦海沉浮,退居金陵时的心情写照。 东城区 201904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3 分)C15.(3 分)D 16.(6 分)评分标准: 对林黛玉形象及诗歌创作观的理解符合原著(2 分),对《归辋川作》赏析准确(2 分),二者能形成合理的逻辑联系 (2 分)。 朝阳区 2019.3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3 分)D(“却没有一个人向我请教”有误) 15.(3 分)D 16.(6 分)这句话是说陶渊明的诗写饮酒,未必是真的沉醉于酒中,而是借此别有寄托(1 分)。本诗中“若复不快饮, 空负头上巾”表面上是说,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对不起用来漉酒的头巾(1 分),实则感叹整个社会 的人都丧失真淳,忙于追名逐利,无人再读六经,像孔子一样探寻救世之道(2 分)。结尾说起饮酒,实乃 对世道失望的愤懑无奈之语,暗含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2 分)。 【评分参考】解释评论 1 分,结合诗句分析 5 分。意思对即可。 丰台区 201904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 (3 分)C【不懊恼,而是留恋眷恋】 15. (3 分)A 16.(6 分)答案示例: 下片开头巧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静谧美好的画面。首先,苏轼化用杜甫名句“沙头宿鹭联拳静”,形象描写 了鸥鹭小溪聚集栖息的静谧画面;接着又以动衬静,写鸥鹭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尤其是鸥鹭的翩然飞离, 似乎又暗喻作者的即将离去,含蓄地抒写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整个画面动静结合,极富有诗情画意。 【评分标准:点明具体手法 1 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4 分,语言表达 1 分;言之成理即可】。 石景山区 201904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D 15.C 16.答案示例: 先写深秋季节,满目荒寒,萧萦秋景使客居异乡的词人增添了无限愁思;再写词人力图振作而呼酒登楼,眼 前壮美的江山画卷、汹涌的波涛使他豪情勃发,意欲有所作为;但现实的阻力如冷风寒霜一般压抑着作者的报国 25 之志。眼见山河破碎,自己白发憔悴,如今仍是报国无路,深感无奈;只好与江月沙鸥为伴,将平生抱负寄托于 浪迹江湖的归隐生活。全词情感由抑而扬,由扬而抑,貌似旷达,实则包含着深沉的隐痛,读来令人唏嘘。 门头沟区 201904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C (3 分) 15.B (3 分) 16. 评分标准: (1)结合诗句解释“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2 分; (2)结合诗句解释“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2 分; (3)点出衬托或对比手法及作用 1 分。 (4)分析出感情 1 分。 答案示例: “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指前四句用“驱马”“射雕”写出敌人勇猛善战,表现出敌人的勇悍和嚣张 气焰,烘托紧张氛围。(2 分)“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指后四句写出了唐军雍容 镇静,应对自如,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只须轻轻点 染,诗旨全出。(2 分)运用对比手法,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1 分)暗寓 出诗人赞颂唐军对吐蕃作战的胜利,表现了盛唐时期的国力强盛和诗人自豪、喜悦的心情。(1 分) 大兴区 201904 答案 三、4 小题,共 19 分 14.C 应该是兰蕙为祢衡痛不欲生 15.A 16.答案示例:①作者用“蚂蚁”、“斗筲”、“鸷鹗”等比喻,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魏帝、黄祖迫害祢衡的愤慨之情;②对 祢衡卓越才华的欣赏之情,③对祢衡被迫害的痛惜,④对自己拥有和祢衡相同命运的哀伤。 顺义区 201904 答案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7 分。 15.(2 分)D 16.(3 分)C 17.(3 分)C 18.(3 分)D 19.(6 分)参考答案: ①《其一》可以算宋诗(2 分)。作者景中寓理(2 分),借一夜“风雨”之后“青山绿水”“依旧多”的风景特点,体 现任何困难挫折都阻挡不住事物的发展的哲理,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被邪恶所扼杀,可谓以思理见胜。 ②《其二》可以算唐诗(2 分)。作者寓情于景(2 分),陶醉于江水两岸青山的郁郁青青的风景,无声的流水,借杜鹃 的鸣叫,表达自己归隐的愿望,可谓以情韵见长(2 分)。 海淀区 2019.5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3 分)示例:轻柔哀怨 高亢激昂 缥缈悠远(每空 1 分,意思对即可) 15.(6 分)评分要点:理解“目听”的意思(2 分),结合、理解诗句合理(2 分),分析表达效果(2 分)。 16.(4 分)苏轼被变化多端、起伏抑扬的琵琶曲触动(1 分),心生对人世沉浮的慨叹(1 分);白居易为婉转动人的琵 琶曲所打动(1 分),感伤于琵琶女天涯沦落的遭际,心生同情与共鸣,自伤贬谪之痛(1 分)。(意思对即可) 西城区 201905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3 分)【答案】B 15.(3 分)【答案】C 16.(6 分)【答案示例】 ①两者抒情方式相同,都是借助某个特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都属于间接抒情。 (1 26 分)②《谒文山祠》尾联借“西湖树”朝南生长之景(1 分),暗示了文天祥顾 念南宋朝廷、誓不降元的志向,表达了 作者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2 分)。③文天祥 诗借“磁针石”“指南”的特性(1 分),暗示了自己心系南宋朝廷、誓 不降元的志 向(1 分)。(如回答抒情方式不同,自圆其说亦可) 东城区 201905 答案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3 分)C 15.(3 分)D 16.(6 分)答案示例: 异:《即事》“久无鸡可听,新有虱堪扪”写诗人处在逃亡危难之中,处境窘困(1 分)。“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 坤”则表达诗人于国家危亡之时犹思舍身奉献的崇高爱国精神(1 分)。而杜诗“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写互相追 逐的鹳鹤渐趋安静,捕得食物的豺狼正争斗喧嚣,以此表现战乱中人民的疾苦(1 分)。“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写 自己虽然飘泊羁旅,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但社会的动乱使他忧心如焚,彻夜无眠(1 分)。 同:两首诗都用在潦倒艰难的处境下仍然关心国事来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2 分) 朝阳区 201905 答案 【答案】14. D 15. C 16. 相同点:都描写了秋天叶子凋落的景象,抒发了时令之悲,年华之伤。 不同点:杜诗“高风下木叶”一句描写的是在猛烈秋风席卷下,树叶纷纷凋零的场景,突出了环境的肃杀,诗人由此 联想到时局动荡,更加催生出强烈的报国忧思;而李诗“天秋木叶下”一句写的是秋天到来,树叶应时飘落的场景, 表现了环境的凄清,侧重抒写对万物凋零的感伤。 丰台区 201905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4. (3 分)C【“素”不宜简单地解作“平素”,颈联表达的是无人理解之意】 15. (3 分)D【此项有对菊花的具体描写】 16.(6 分)答案示例: 两首诗虽然都用了“陶令”的典故,但表意有异。1 林黛玉用在尾联,也就是在总结全诗并点明主旨的时候用到的, 借陶令礼赞菊花的高风亮节,以抒发自己不畏风霜、不慕功名、孤标自傲的高洁志趣。2 而李商隐则是在颔联中用到的, 点到为止,表意平淡。再联系尾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来看,虽然诗中提及甘于田园的陶令,但落脚点不是 田园,而是借菊花寄托自己入朝升官的热望。 【评分标准:每一个方面 3 分(点明用典意图 1 分,结合诗歌内容作合理分析 2 分);两个方面,共 6 分。言之成 理即可】。 昌平区 201905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5.(3 分)B(为实景,非幻想) 16.(3 分)C 17.(6 分)【参考答案】相同: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有自由飘逸之感。张孝祥面对美景,“悠然 27 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苏轼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景有“凌万顷之茫然”之感受,二者均沉醉于自 然美景之中。(2 分)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扣舷独笑”表达了对 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对宵小的不屑;而苏文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 的思想。(4 分) 房山区 201905 答案 【答案】14. C 15. C 16. ①“铸语神来”是说苏轼这首诗文句精彩,其语言表达有如神助; “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是说普通人能有这样的 诗句,就可以在世间扬名了。②第二联中“散材”、“疲马”,运用比喻的手法,都是作者自况, “搜林斧”,比喻朝廷 中的小人对自己的迫害。即使任官在外,作者也在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降临。 “卷旆钲”一句写自己就像那久在 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这一联形象地表明作者对政治斗争、对复杂的 官场感到厌倦。(或者:表明作者对自己目前这样悠然自在的生活感到惬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