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上期期末试卷(Word版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上期期末试卷(Word版有答案)

ID:419351

大小:51.3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 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唐诗语言的诗化,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以前者为基础的 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的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语句更精练、更自然、 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 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同时由他自己来创造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词汇等, 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首成熟的 诗歌,可以说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收获。 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之外另外有什么词汇。那种词汇也是偶然有的,近于 典故的性质,如金波之为月光,银海之为雪景,芙蓉之为羽帐等,写诗时虽可以适当地使用, 但究竟主要不能依靠这些;正如写诗主要不能依靠典故一样。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 物本身得来,所以《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至少说明了最 平常的真理。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可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 词汇怎样才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 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虽然经过是曲折的,成熟的程度有所不同,但都 属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 验,也累积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能 唤起生活中丰富的感受和联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月”,这个 “关”,从秦汉一直到唐代,累积了多少人们的生活史,它们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与广 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地典型地被歌唱出来。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这个“柳”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 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 虽决定于它的生活,也渊源于它的文化传统。从《采薇》的“杨柳依依”,到《古诗十九首》 的“郁郁园中柳”,“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 子”结下了不解之缘,逐步地深入到生活。而“柳”在诗中大量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 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的也是诗的语言。 唐代诗人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新的词汇,这就使 诗歌的语言步入更为深入浅出的天地。唐诗的高潮正是在这样创造性发展着的情况下涌现的。 这里既无典故,也无堆砌,既无所谓模拟,也无所谓雕琢。仿佛生活本身就已经是诗了。当 然有了新鲜丰富的词汇,也不一定都能写成好诗,唐代的坏诗也并不很少。决定诗好坏的, 仍然是它的思想感情与艺术造诣。然而语言既是诗歌创作的唯一凭借,也就直接影响着诗坛 的水平,而词汇的丰富过程也便正是唐诗语言诗化的又一过程。 (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诗是通过促使语句变得更精练更自然更解放的语法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丰富词汇,来实现 语言的诗化的。 B.写诗的时候,虽然可以适当使用典故,但最好还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来生活语言中的词汇。 C.富于诗意的词汇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与广度越有普遍意义,则诗歌传唱越形象越典型。 D.“柳”的形象在诗中逐渐增多,变成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就不再是生活中的语 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引用《诗品·序》来证明诗歌中形象最好直接来自事物本身这个最平常的真理。 B.文章第三段以“月”“关”为例,是为了论证中国封建社会生活基本内容是相同的。 C.文章主要从语法和词汇两个方面来论述唐诗语言的诗化,重点论述了后一方面。 D.末段肯定词汇对写诗的重要性,也论及思想感情等对它的决定作用,使论证更全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只有更善于吸取前人以及自己在诗的形式,语法,词汇等方面累积的成果并加以创造性 运用,才能创作出佳作。 B.漫长历史时期中相同的生活基本内容,有助于诗人累积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从而将一木一 石这类生活词汇提炼升华为诗歌词汇。 C.“酒”和“剑”这类普通物品,在唐诗中成为富于形象的词汇,是因为它们和“柳”一样, 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殊生活。 D.没有唐代诗人对生活的豪迈信念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唐诗语言就难以达到更为深入浅出的 程度,唐诗的高潮就不会涌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01-2018 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从 13.38‰下降到 10.94‰; 同期,人均寿命从 71.4 岁上升到 76.34 岁;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2001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为 9062 万,在 12.76 亿总人口中占比为 7.1%。此后这一比例逐年上升。根据 1956 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标准,一国或地区总人口数量中,65 岁及 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比例超过 7%,即为人口老龄化。显然,2001 年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阶 段。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关人口老龄化负面影响的问题,国内外不少 学者在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积极建议。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与经济发展”讨论会上提出,可以通过调整生育政策、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等途径,消减人口 生育率下降,劳动力减少对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蔡 昉等人主张通过深化教育,提高受教育年限,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等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替代减少的劳动年龄人口。 国家这些年出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创新战略,以及不断完善知识产权 保护政策,正在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中国产品正在逐步告别以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取 胜的模式,出现以华为、小米等为代表的一批依靠技术优势占领市场的企业,中国产品在世 界价值链上的位置正在不断提升。 (摘编自林珏《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 年 7 月 12 日) 材料二: 2019 年 8 月,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的《银发人群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老年人的消费观 念已不同于以往,且正在发生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追求产品品质,享受型消费成为潮流,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在旅游与养生理疗等方面增加投入;二是更加注重体验与店内服务, 老年人的精力和体力随着年龄的增加会有所下降,他们会更喜欢在就近地点消费,追求便利 和实用;三是网上购物和移动支付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四是智能化、数字化产品备受青睐, 鉴于老年人的生活能力逐渐弱化,他们越来越需要适合自己的智能化产品。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2050 年间,中国老年 人口的消费规模将从 4 万亿元增长到 106 万亿元左右,占 GDP 的比例将增长至 33%,成为全 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国家社科基金测算结果显示,2050 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或 将达到 219500 亿元。(摘编自《“银发一族”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势力》,《经济参考报》2019 年 10 月 10 日) 材料三: 11 月 1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国家 卫健委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8 年我国人均健康预期 寿命仅为 68.7 岁;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 75%,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非 常迫切。 “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康是最核心的问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医院院长王建 业说,“什么叫‘健康老龄化’?就是在不同年龄段患有多种疾病的状态下,同样能够让其机 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维持他现有的功能。” 王建业表示,近年来,在国家卫健委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老年医学学科取得了长足进 步。健康与衰老的研究不断深入,老年医学的人才队伍逐渐壮大,但是和相对早一些进入人 口老龄化的国家,特别是西欧,北欧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年医学学科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比如,专门的老年医学研究机构不足,和老年医学相关的基础 研究投入不够,老年医学学科发展的载体较为薄弱,多数老年病在临床上仍然以单病种治疗 为主——心脏的问题去心内科,呼吸的问题去呼吸科,没有把老年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而且,公众对于老年医学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政府对于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宣传还不到 位。”王建业说。 (摘编自《中国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提高》,《中国青年报》2019 年 11 月 8 日) 4.下列对“人口老龄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同时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这是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 直接原因。 B.我国在 2001 年时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我 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 C.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亟需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替代减少 的劳动年龄人口。 D.我国有关部门和相关学者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消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旨在彻底解决 人口老龄化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华为,小米等一批企业突出技术优势占领市场,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企业解决劳动力成本上 升问题的有效途径。B.未来几十年间,我国老年人群的消费规模将明显扩大,养老产业前景广阔,将使我国在老龄 产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C.我国老年医学学科的长足进步仍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迫切需求,“健康老龄化”仍 是重要议题。 D.人口老龄化现象要辩证看待,一方面它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老年人消费带来 新的经济增长点。 6.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7-9 题。 亿年之约 罗光成 这里要变成野生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了,村子处在核心区,所有村民都要外迁。 消息传来,池塘里的水像平日一样平静,可村民们不平静了。 凭什么人要给动物让地方?它比我们人还重要吗?有村民质问。 我家祖宗第八代就来这里定居了,族谱里写得明明白白,叫我们世代不离,反正我不拆, 我也不走!有村民犯犟。 这个鬼扬子鳄,真恨不能抓上来宰吃了!一边是部分群众抵触犯犟,边是上面三天两头 督办问责,基层办事人员两头受气急火攻心,当着群众面苦口婆心笑脸劝迁,背地也是“别 有幽愁暗恨生”。 四十年前的一个清晨,早起的李长生到屋后水塘挑水。一担水挑回倒进水缸,忽听水塘 扑啦啦一片惊响。刚才还在水中惬意嬉耍的鸭群,伸长颈脖狼狈四窜,平日嘎嘎的欢叫,像 被谁捏住脖子堵在了肚里,看上去就像无声电影。 李长生一惊,巡视着鸭群哀怨恐惧的目光,发现五十只鸭子,怎么数也只剩四十九只。 扑啦啦!就在李长生疑惑之间,鸭群再次魂飞魄散扑翅落荒。李长生这下看清了——一 张硕大的锯齿黑嘴,箭一般从水下向天伸张,又一只大麻鸭,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铁齿 大黑嘴夹住沉入水底。 土龙,土龙,土龙来了! 土龙在村里的出现,引起了一片恐慌。 有小孩调皮吵闹不听话,大人烦了,就说,再不听话,土龙来了。小孩立即闭口不吭。 怎么办?村里分成了两派。一派是鹰派,以村东胡石匠为代表。他们主张立即围捕,以绝后患。一派是和派,以李长生和黄卫东为代表。黄卫东是上海下放知青,住在李长生家, 父母都是大学生物老师。和派认为,应与土龙和平共处。黄卫东说,土龙的学名叫鳄,是珍 稀动物,应该保护。 放任不管,吃鸭子事小,要是伤了人,哪个负责?秋后收获的晒场上,鹰派向和派首先 发问。 李长生没读过书,只是从内心本能觉得不该伤害土龙。黄卫东说,鳄在地球上生存上亿 年了,比人来到地球不知要早多少年。鳄性情温和,只要不故意惹它,它一般是不会主动攻 击人的。 唉,这也是天意哟,土龙怎么偏偏就来我们村里,说不定就是看我们村里人德行好,有 善心哦,咳咳。九十岁的刘奶奶,一手拄着葛藤拐杖,一手打住自己的胸口说,都不要争了, 过段日子看看再说吧,咳咳。 在鹰派与和派时而平息时而又起的争论中,四十多年流水一样过去……土龙在村里一波 三折生息下来了。 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一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战役打响了。 村民们逐渐知道,土龙就是大名鼎鼎的扬子鳄。环保部门的人一次次来村里,发宣传单, 放宣传片,说扬子鳄是研究地球的活化石。又说,全世界这样的野生种群只有两三百条,你 们一个村就有四五十条,你们真是为人类自然保护事业做了一件天大的善事啊! 受到表扬的村民们,心里自然涌起一些自豪;但对自己搬迁,还是不能完全想通。 最最想不通的,就是村东的胡老石匠。想不通的老石匠,闷在家里喝闷酒。 喝着喝着就抬头闭眼念叨起来:老祖宗喂,现在要把场子让给土龙了。这里是我的根哦, 我舍不得走啊!老石匠闭眼皱眉,摇头鼓腮,痛不能已。 老祖宗没有回应。老石匠抓起电话,拨通上大学的儿子。 儿子说,这还用问,搬呗,肯定搬!爸你不知道,再不保护环境,继续破坏生态的话, 人类最终也会被自己逼得走投无路了。我今天刚看了《流浪地球》,到那时,人类说不定真的 要被迫流浪了…… 初夏的朝阳,洒在村庄,洒在田野。 村子动起来了,一辆辆装载家具的货车,在村道上迤逦而行。 前面的车辆忽然停下,车上的村民也跳下,望向路边不远的池塘。池塘埂上,四十多条 土龙,魔幻般一字排开,一改往日慵懒爬伏、半睡半醒的模样,昂头摆尾,“嗵——”“呜呜 ——”,村民们从没见过土龙这种阵势,从没听过土龙这么震撼人心的集体呼吼。“嗵——”“呜呜——”的呼吼,透泄出大自然的密码,让村民瞬间破译:是感激,是不舍…… 村民们震惊无语,向着土龙挥手,又深深地弓下腰去……村民们重新上车,摁响货车喇 叭。喇叭声在初夏的晨风里,与土龙的呼吼,被朝阳搅融渲染成壮烈而空阔的情绪,在村子 的上空,在村民们的心头,惊雷般滚过,清泉般润流。 (选自《小说选刊》2019 年第 7 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写土龙被村民发现的过程,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活灵活现 地表现出土龙的恐怖和鸭群的惊恐。 B.刘奶奶在鹰派与和派的争论中说的话“我们村里人德行好,有善心”,为后文村民们同意拆 迁,把世代生活的地方让给土龙作了铺垫。 C.李长生是第一个发现村子里有土龙的村民,这一人物形象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酒生 儿李小二一样,都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受到环保部门的表扬后,村民们心里感到自豪,因为在过去四十多年间,他们做了件善事 ——用实际行动保护了土龙,和土龙和谐相处。 8.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村民们对土龙的态度变化过程。(6 分) 9.有人认为,小说到“村子动起来了,一辆辆装载家具的货车,在村道上迤逦而行”,故事已 经结束,最后两段可以删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祥,字休微,琅邪临沂人。汉末遭乱,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 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祥年垂耳顺,固辞不受。览 劝之,为具车牛,祥乃应召,度委以州事。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 静,政化大行。高贵乡公【注】即位,与定策功,封关内侯,拜光禄勋,转司隶校尉。从讨毋 丘俭,增邑四百户,迁太常,封万岁亭侯。天子幸太学,命祥为三老。祥南面几杖,以师道 自居。天子北面乞言,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训之,闻者莫不砥砺。及文帝为晋王, 祥与荀顗往谒,顗谓祥曰:“相王尊重,何侯既已尽敬,今便当拜也。”祥曰:“相国诚为尊 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 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及入,顗遂拜,而祥独长揖。帝曰:“今日方知 君见顾之重矣!”武帝践阼,拜太保,进爵为公,加置七官之职。帝新受命,虚己以求谠言。帝遣侍中任恺谘问得失,及政化所先。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逊位,帝不许。御史中丞侯史光 以祥久疾,阙朝会礼,请免祥官。诏曰:“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前后逊 让,不从所执,此非有司所得议也。”遂寝光奏。祥固乞骸骨,诏听以睢陵公就第,位同保傅, 在三司之右,禄赐如前。泰始四年薨,诏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三十万,布帛 百匹。明年,策谥曰元。祥之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贤,则亲亲故吏而已,门无杂吊之宾。 (节选自《晋书·王祥传》) 【注】高贵乡公:与下文“天子”同指魏文帝曹丕之孙曹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 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 B.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 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 C.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 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 D.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 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几杖指坐几和手杖,几和杖皆用作敬老者之物,古代常以赐几杖为敬老之礼。 B.长揖是指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古人还有拜礼,拜礼是行拜谢或致敬之礼。 C.受命指受上天之命,古代帝王常假托神权自称受命于天,借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D.就第指古代考核确定官员等级,第即等次,科举时代指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祥乱世隐居,极尽孝顺之道。汉末遭遇动乱,他搀扶母亲带着弟弟隐居庐江三十余年;他 为母亲守丧期间因哀伤过度而憔悴,扶杖才能站起。 B.王祥出仕较晚,多次获得重用。他近六十岁时才应召为官,被委以州中事务,后因有功两次 被封侯,天子亲临太学时又任命他为三老。 C.王祥遭受非议,皇帝出面讲情。武帝即位后,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王祥长期患病为由,朝会典 礼时请求免除其官职,皇帝下诏替王祥讲情。 D.王祥深受尊崇,享有很高威望。他辞官后,皇上准许他保留职位在三司之上,俸禄和赏赐如 同以前;他去世时,奔丧之人多是朝中贤臣和旧时属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于时寇盗充斥,祥率励兵士,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 (2)天子北面乞言,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训之,闻者莫不砥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菩萨蛮·富阳道中 毛滂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阑看水流。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 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该词起笔两句,词人由眼前景象想到往昔的离别,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B.“老去不堪愁”两句,词人感叹现实人生悲愁状态“看”字极富意蕴,耐人寻味。 C.“东风留不住”运用拟人手法,意谓即便东风也无法挽留曾经的“离魂”与“伤离”。 D.“-夜檐前雨”以景衬情,暗示词人长夜不寐,流露出词人羁旅途中的孤寂心情。 15.请结合整首词,赏析“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两句写法的精妙之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 , 两句,写出登阁俯瞰南昌城看到的房屋 遍地,官宦人家众多的景象。 (2)庄子《逍遥游》中“ ”一句,点出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仍有所凭借,而只 有顺应天地万物之性,“ ”,遨游于无穷时空,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孔子在《论语》中讲述个人的成熟过程,说一个人的成熟要经历漫长的修炼过程,这样到 了古稀之年就可以“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8 题。(6 分) 从澳门半岛经西湾大桥往氹仔行驶,道路两侧 不同景象:东边,豪华酒店鳞 次栉比;西边,建筑工地 。澳门同胞会指着西边自豪地说:“那是澳门未来的希 望所在。” 这片被 厚望的土地,就是与澳门一河之隔的珠海横琴新区,面积是澳门的三 倍。从澳门大学落户到两千多家澳资企业注册,从两地轨道交通在口岸无缝对接到彻底打通横琴与澳门合作的通道,这里已经成为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近水楼台。经过 20 年快速发展, 澳门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伶仃洋畔,更广阔的空间在这里打开。今天,在世界夜景的卫星图上,从广州到深圳再 到香港、澳门,是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画卷正在展开,成为国家区域发 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极,澳门在其中的位置 。凭海临风,交通万国,作为历史上海 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奏响一首新时代的濠江之歌。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呈现 热火朝天 寄托 举足轻重 B.涌现 如火如荼 寄托 举足轻重 C.呈现 如火如荼 寄怀 首屈一指 D.涌现 热火朝天 寄怀 首屈一指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澳门通过文化,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全面发展,也必将在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大有 可为 B.澳门也必将在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大有可为,通过文化、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全面 发展 C.在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也必将大有可为,澳门通过文化,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全面 发展 D.澳门也必将通过文化、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在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大 有可为 19.根据《三国演义》中叙述的诸葛亮的故事,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三气周瑜 ②空城计 ③舌战群儒 ④七擒孟获 ⑤草船借箭 ⑥痛哭庞统 A.⑥④②③①⑤ B.⑥②④③⑤①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①⑤⑥②④ 20.根据古代文化常识,从下列相应序号后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横线 上。(6 分) 假如你穿越到了唐代,成为礼部的一位副职长官,你的官职名应是 ① ,你处理 的日常事务中不包括, ② ,你一生中拥有的名号不会包括 ③ ;仲夏之夜, 星河璀璨,你不禁吟诗一首,你会用 ④ 来指代银河,当时的情景令你想起尚在家乡 的妻子,于是你写信给她,说你会于元朔时归家,你回家的日子实际是 ⑤ ,你家住河内,那么你家应位于黄河以 ⑥ 。 ①A.尚书 B.侍郎 C.员外郎 D.郎中 ②A.礼仪 B.祭享 C.贡举 D.武官选授 ③A.尊号 B.别号 C.谥号 D.表字 ④A.翼轸 B.云汉 C.玉衡 D.金乌 ⑤A.当月十五 B.下月初一 C.正月初一 D.大年三十 ⑥A.东 B.西 C.南 D.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1.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对弟子颜渊、仲弓、樊迟的回答各有侧重。下列孔子的三次回答各 有何侧重?请简要分析,并整体谈谈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5 分)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 ②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 家无怨。” 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①匠心,就是在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孔皓) ②如果每一个人都活成一束光,中国就必将是一轮闪耀的太阳。(付琰) ③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张安琪) ④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康辉) ⑤好的布局,是疏可跑马,但密不透风。(董卿) ⑥时光不老,连接着充满信心的未来;收藏过去,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出发。(果欣禹) 以上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19 主持人大赛》中六位选手或评委的金句。读了上述金句, 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联系现实或自身实际写一篇文 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2019—2020 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A (B 项“适当使用典故”理解有误,原文是说“近于典故的性质”的词汇,而非典故;C 项“则诗歌传唱越形象越典型”无中生有;D 项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以柳为例,是为了说明 生活语言的诗化,由此可知,“柳”的形象是生活的也是诗的语言。) 2.B (由第三段可知,文章举“月”“关”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诗化的语言来自生活经验和感 受的累积。) 3.C(“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殊生活”理解有误,根据文意,生活语言诗化的过程,既与一 个民族生活有关,更源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4.D(“彻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说法有误,人口老龄化可以通过一些举措减少其负面影响, 但人口老龄化是客观趋势,无法彻底解决,且原文中也无此表述。) 5.B(“将使我国在老龄产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说法有误,原文是说“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 场潜力最大国家”,市场潜力巨大未必就是意味着我国在老龄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6.机遇:①打造高品质的老年人消费产品;②提高对老年人群的服务品质;③挖掘老年人互 联网消费(如网上购物与移动支付消费等)潜力;④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数字化产品。 挑战:①调整生育政策、增加人力资本投资;②深化教育、提高受教育年限、加大教育资 源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③国家出台科技创新战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④增加专门的老年医学研究机构,注重整体研究,政府加强宣传, 推动老年医学学科发展,实现“健康老龄化”。 (6 分;其中“机遇”3 分,“挑战”3 分,每部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D (D 项“用实际行动保护了土龙,与土龙和谐相处”说法有误,由原文“在鹰派与和派时 而平息时而又起的争论中,四十多年流水一样过去……土龙在村里一波三折生息下来了”一 句中“时而平息时而又起的争论”和“一波三折”可知,并非全部村民都用行动保护土龙; 村民和土龙也并没有“和谐相处”。) 8.①恐慌和惧怕。部分村民用土龙吓唬孩子,调皮的小孩就被吓得“闭口不吭”。②时起时伏的争论。村里的鹰派与和派各持自己的观点,鹰派认为应该围捕土龙,和派认为要保护土龙, 两派的争论时而平息时而又起。③不解和抱怨。村子要建成扬子鳄自然保护区,要求村民集 体外迁,村民们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土地,因此对土龙产生不解和抱怨的情绪。④理解和敬 畏。在一次次的环保宣传后,在石匠儿子的点醒下,村民理解了人为动物让场子的长远意义; 村民们开始搬迁时,土龙集体呼吼着送别村民,村民们被震惊、被感动,对自然产生了更深 的敬畏之情。 (6 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一】 不能删掉。因为:①结尾两段进一步展现村民心理的变化,丰富了村民的形象:写村民 搬家车队的喇叭声和土龙送别村民的呼吼声融为一体,表现了人类对珍稀动物扬子鳄的关爱, 以及扬子鳄对人类的感恩,进一步塑造出对自然满怀敬畏的村民形象。②最后两段卒章显志, 拓展了小说的内容,使小说的主旨由前文的人对环境的保护深化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层面。 ③结尾对扬子鳄集体呼吼以示不舍和感激的场面描写,充满神秘浪漫色彩,增强了小说的艺 术感染力;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暗示村民心理的变化,富有意味,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和 回味的余地。④最后两段与题目“亿年之约”照应,扬子鳄已在地球生活了上亿年,村民为 给扬子鳄建立自然保护区集体搬家,这可看作亿年之后人类和扬子鳄的约定。 (6 分;每条 2 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其中第三条答出分号前后任一方面即可。) 【参考答案二】 可以删除。因为:①写到村民开始搬迁,表明村民已经接受了环保观念,为建设自然保 护区愿意离开世代居住之地,交代了故事的结局,故事情节已经完整。②写至村民搬家戛然而 止,适当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人深思。③倒数第四段以阔远的视角,呈现初 夏朝阳笼罩下明媚和谐的画面,为村民的搬家铺设背景,以此结尾,凸显小说环境保护的主 旨,也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更加和谐。④倒数第三段写村民们集体搬迁,塑造了村民们的 群体形象,更能突出村民为扬子鳄让出家园的伟大牺牲精神。 (6 分;每条 2 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如从反面思考,答出“结尾过于魔幻神秘, 加上后降低了作品的艺术真实感,有画蛇添足之嫌”也可酌情给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A (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 11.D (“就第”的意思是免职回家。) 12.C (“朝会典礼时”理解有误,“阙朝会礼”意为缺少朝会之礼。) 13.(1)在当时强盗贼人到处横行,王祥统率激励兵士,多次讨伐打败盗寇。州界内太平安定, 政令和教化得以普遍推行。 【“于时”(在当时)、“清静”(太平安定)、“大行”(普遍推行)各 1 分,大意 2 分。】 (2)天子面向北向王祥求教,王祥陈述圣明的帝王君臣政令教化的要领来教导天子,(在座) 听到的人没有谁不受到勉励。 【“要”(要领)、“训”(教导)、“砥砺”(勉励)各 1 分,大意 2 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 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4.C(结合前句,“东风留不住”是倒装,这两句意谓自己无法挽留东风,就像无法挽留年华 一样,留下的只是漫漫长夜檐前滴也滴不完的雨滴。) 15.①承接自然。末两句紧承前句,由“东风”“雨”的环境特点,想象风雨之后的残春落花 图景,显得顺其自然。②以景结情。以暮春之景的疏落寄寓作者羁旅途中伤春之情,和对年 华消逝的伤感,含蓄而生动,给读者留下浓厚而久远的回味。③虚写(想象)。虚写(想象) 风雨之后明日的残春落花图景,与前文的回忆往昔、描绘现实相结合,使词在有限的篇幅中 包蕴了丰富而悠远的内涵。④象征。以风雨凋残桃花杏花的残败景象,象征诗人的美好过往 和年华同样挽留不住、逝去如斯,含蓄动人。⑤呼应上文。桃杏“红疏”、“春痕”难觅,与 上文“凭阑”看流水逝去相呼应,写出春光易逝、时间流逝带给诗人的悲愁。 (6 分;每点 3 分,其中妙处分析 1 分、效果 1 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 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1)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2)去以六月息者也 (而)御六气之辩 (3)(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踰(或逾)矩 (6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A【“呈现”意为显出、露出;“涌现”意为(人或事物)大量出现。“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寄托”指把理想、希望、 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寄怀”指寄托情怀(多用于诗文篇名)。“举足轻重” 指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 18.B 19.C 20. ①B ②D ③A ④B ⑤C ⑥D (6 分;每空 1 分,答错位置则该空不得分。) 21.简要分析三次回答:①回答颜渊问“仁”,是说“仁”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对“礼”的自觉, 即是“礼”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实现。②回答仲弓问“仁”,主要是从否定的方 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③回答樊迟说“仁”就是“爱人”,其内涵跟他所说的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致的。 综合分析:孔子所说的“仁”的基本点有两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己的自觉,一是设身 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 (5 分;观点简要分析 3 分,综合分析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 给分。) 四、作文(60 分) 22.(1)评分原则: 实事求是,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 高二学生的学作水平,应在高一下学期掌握议论文写作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并 逐渐掌握议论文“发展等级”的写作要领。高二上学期写作重在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议论 文写作的基本技巧,如横向、纵向展开议论、辩证分析、反驳等,并在写作中着力于“发展 等级”的某一方面,如深刻、充实、新颖、有文采等。因而学生的文章符合写作要求,观点 阐述恰当、科学,论证思路清晰,分析问题辩证,并在“发展等级”某一方面有亮点,即可 视为达到本学期写作的基本要求。阅卷老师不必苛求学生论述语言的简洁度和内容的深刻度, 但要坚决打击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文艺腔”写作,议论文写作不以辞藻华丽取胜而以“说 理”见长。另外,阅卷老师也不应只看作文卷面,而应重视文章内容,触摸学生字里行间的 写作思维展开过程,做到公平、公正,对每一位考生负责;严格按照作文的分档给分,在阅 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写作的共性问题并思考改进策略,真正做到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2)评分等级: 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方式。此次高二作文评卷采取分项(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 20 分)打分,为了便于操作,采用分项与分类结合的打分形式,一类卷 48 分以上, 二类卷 41—47 分,三类卷 31—40 分,四类卷 21—30 分,五类卷 20 分以下。建议以二类中 43 分切入打分。 一等 (20—16 分) 二等 (15—11 分) 三等 (10—6 分) 四等 (5—0 分) 内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基 础 等 级 表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3)参考立意: ①③:人要有信心和理想,懂得坚持与沉淀才能取得成功; ②④:每个平凡的人都有自身价值,只有每个人价值充分体现,国家才能更美好; ④⑤:平凡的人也有值得挖掘的价值,做好人生布局,缓急得当,自会有光耀时刻; ⑤⑥:不断反思过去,思考张弛有度的人生布局,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 ①⑥:要对得起岁月的付出,经得起岁月的打磨,才能更好地向未来出发; ③⑥:珍惜过去、不忘初心;坚持理想,迎接未来; ①③④:只有有信心有理想,懂得坚持与沉淀,平凡之人也能取得成功; ③④⑤:心怀信心与理想,做好人生的布局,在平凡的岗位散发出不平凡的光芒; ①②④: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成就国家富强。 如有其他立意,言之成理亦可。注意:只有文章与材料内容完全无关,属另起炉灶的,或立意与材料内容相反的,才在 四类及以下打分。 (4)个案处理: ①缺少标题扣 2 分。②400 字以上 800 字以下的完篇作文,可根据评分标准正常打分,每 少 50 字扣 1 分;不足 400 字的作文,在五类内打分。③错别字每一个扣 1 分,重复的不计, 扣满 5 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酌情扣分,最高扣 2 分。④确认抄袭、套作的,其中三 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 20 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 10 分。⑤议论文 文体模糊不明,视为四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言素养较差者,视为五类卷。⑥游戏人生、 语言格调低下等“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30 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 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 20 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 10 分。 (5)特别提醒:老师应本着为学生每一分负责的态度评改作文,做到评分准确、客观, 不要只看作文题目或草草浏览就判分。有的学生虽然作文题目不醒目、不恰当,但在行文过 程中是围绕材料展开论述的;有的学生虽然字迹不够美观(特别潦草、字迹难辨的除外),但 作文内容还不错。所以,评卷老师一定要认真看完整篇作文,否则容易误判。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末遭遇战乱,王祥搀扶着母亲带着弟弟王览为躲避灾难移 居到庐江,隐居三十多年,没有接受州郡的征召。母亲去世,他守孝期间因哀伤过度而憔悴,扶 住拐杖才能站起。徐州刺史吕虔下公文召他做别驾,王祥已将近六十岁,坚决推辞不就任。王 览劝说他(就职),并给他准备了牛车,王祥这才应召,吕虔就把州里的事务委托给他。在当时 强盗贼人到处横行,王祥统率激励兵士,多次讨伐打败盗寇。州界内太平安定,政令和教化得以 普遍推行。高贵乡公曹髦即位,因为参与拥立君主有功劳,被封为关内侯,授予他为光禄勋, 又转任为司隶校尉。王祥跟随(司马昭)讨伐毌丘俭,增加食邑到四百户,升迁为太常,被 封为万岁亭侯。天子(曹髦)亲临太学,任命王祥为三老。王祥拿着手杖凭几南面而坐,以 为师之道自居。天子面向北向王祥求教,王祥陈述圣明的帝王君臣政令教化的要领来教导天 子,(在座)听到的人没有谁不受到勉励。到文帝司马昭被封为晋王,王祥与荀顗一起去拜见 他。荀顗对王祥说:“相王(指司马昭)尊贵权重,何侯已经对他很尊敬了,如今应当敬拜 他。”王祥回答说:“相国确实很尊贵,然而还是魏国的宰相。我们是魏国的三公,公与王相距, 不过一个等级,上朝的位次类别也是相同的,哪有天子的三公动辄去拜人的道理!(如果这样 做)会损害魏的威望,也有损于晋王的品德,君子应按照礼仪敬爱一个人,我不拜他。”见到晋王时,荀顗立即下拜,而王祥只是作了个长揖。文帝说:“今日才知道您非常受赏识的原因!” 武帝司马炎受禅即帝位,王祥被授予太保,进爵为公,并给以府中可置七官的职权。武帝刚刚即 位,谦逊地来征求正直的言论。武帝派侍中任恺向王祥等人询问朝政得失及首先需要解决的施 政教化问题。王祥因为年老衰弱昏乱,多次请求退职,武帝不许。御史中丞侯史光因为王祥长 久生病,缺少朝会之礼,请求免去他的官职。武帝下诏令说:“太保是资望高深的老臣,德行 高尚,是朕依赖来使政道兴盛的人。他前后多次辞让官位,朕没有答应他坚持的要求,这件事 不是相关官吏所能够议论的。”于是搁置扣压了侯史光的奏章。王祥坚持请求辞职,皇帝下诏 令听凭王祥以睢陵公的身份免职回家,职位等同于保傅,在三司之上,俸禄赏赐和以前一样。 泰始四年王祥去世,(皇帝)下诏令赏赐棺材,一套朝服,一套寿衣,三十万钱,一百匹布帛。 第二年,皇帝用策书定其谥号为元。王祥去世时,奔丧的人不是朝廷中的贤臣,就是亲戚或 旧时属吏,家门中没有闲杂的吊丧客人。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