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

ID:419330

大小:83.3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诗文鉴赏及考点剖析 【知识储备】 一、导入 我们中国的开国元勋——朱德有一副写人的对联这样写道:“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同学们,猜 猜看,这副对联是在写谁? 对,就是诗圣杜甫,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歌,所以并不陌生。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欣赏杜甫 的《望岳》。 二、目标 1、了解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品味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3、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三、原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注释 《望岳》:选自《杜诗详注》卷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 带)漫游,故有此作。 岱宗:泰山。夫:语气词,无实意。 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以南为鲁国。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割:分。 曾:同“层”。 眦:眼眶。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五、诗意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纵观群山的低矮渺小。 六、赏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望中遥想,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以夸张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 势。这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 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 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乃遥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 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 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七、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 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 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他北越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 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朋友。《望岳》这首诗就是游泰山时所作。 八、问题探究 (1)首联为什么不直接描写泰山,而要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呢? 参考: 用设问句激起人们对泰山的敬意,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2)你认为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好在何处? 参考 1: “钟”字用得好。“钟”字是“聚集”的意思,含有拟人的意味,诗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说造物 主对泰山情有独钟,把所有的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上,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 的赞美之情。 参考 2: “割”字用得好。“割”字是“分”的意思,这里诗人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比的宝刀, 它把阳光切断,使得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挺拔、遮天蔽日。 (3)颈联是从作者的感受来写泰山景物的,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参考: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漾,睁大眼睛,看那暮归的鸟群渐渐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使人眼眶欲 裂。 (4)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你能体会到吗? 参考: 这句不仅写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 人的伟大抱负。 九、诗歌主旨 《望岳》一诗围绕“望”字,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望岳到想象勇攀顶峰的情景。体现了诗人不怕困 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十、课堂小结 熟读成诵。 十一、板书设计【基础过关】 1. 杜甫(712 年—770 年),字 ,自号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 省巩义)人。 (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 合称“李杜”。 【答案】 子美 少陵野老 唐代 李白 【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岱宗 ②决眦 【答案】 ①dài ②zì 【解析】 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岱宗: (2)未了: (3)造化: (4)钟: (5)神秀: (6)割: (7)眦: (8)会当: (9)凌: 【答案】 (1)泰山。 (2)不尽。 (3)指天地、大自然。 (4)聚集。 (5)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6)分。 (7)眼眶。 (8)终当,终要。 (9)登上。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 ,齐鲁青未了。 2、造化钟神秀, 。 3、荡胸生曾云, 。 4、 ,一览众山小。 【答案】 1、岱宗夫如何 2、阴阳割昏晓 3、决眦入归鸟 4、会当凌绝顶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 注意“岱”“眦”“凌”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理解型默写: 1 、 描 写 近 望 泰 山 神 奇 秀 丽 的 景 色 和 巍 峨 高 大 的 形 象 地 句 子 是 “ , 。” (杜甫《望岳》) 2、《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望岳》中想象自己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 (杜甫《望岳》) 4、杜甫《望岳》一诗中,“ , ”代用孔子名言,表 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5、《望岳》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2、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解析】 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注意“岱”“眦” “凌”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2018·四川中考模拟)阅读杜甫《望岳》,完成小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答案】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 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炼字,主要从炼意象方面考虑。“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巍峨高 大的形象。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 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突出泰山遮天 蔽日的形象。 (2)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 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答案】 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 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 【解析】 此题根据题干“心胸气魄”的提示,结合本诗中所描绘的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可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自己胸怀天下、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诗。叙述了作 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 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点睛】 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象、炼手法、炼情感、炼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是写景的诗句往 往有炼意境。炼手法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 如照应、转折、过渡等。答题时先答出字的意思,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二)(2019·北京初三期末)阅读《望岳》,完成后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阅读全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 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线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答案】 山上云雾缭绕,飘渺有若仙境,我的心也为之荡漾;我睁大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归 巢的鸟儿,生怕错过这大自然的美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揣摩与表达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在反复阅读诗歌、把握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诗中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注意描 述画面不同于翻译句子,不能干巴巴地解说句意。“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画面:望着山中冉冉升起 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此题中把握“层云”“归鸟”“决眦”等要 素,由此进行描述即可。 4.《望岳》一诗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很多古代诗人的作品中都有体 现,请写出其中你知道的两句诗。(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答案】 (1)不畏浮云遮望眼 (2)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型默写,根据要求写出表达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即可。如:自古 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三)(2019·北京师大附中初三期中)阅读《望岳》,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人在《望岳》中借助描绘泰山之景,表达了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豪迈的气概或远大的志向 【解析】 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 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据此可概括作答。 6.阅读画线的两联诗句,从中任选一联,发挥想象,描绘出诗中作者所望到的景象,并写出你的阅读 体验。 【答案】 示例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写望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整个大自然 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两面。这联诗句让我感到泰山仿佛有一种雄浑的主宰力量,令人震撼。 示例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一联写望见泰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为了把这一切 看个够,诗人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眼眶就像开裂一样。这联诗句让我觉得泰山的景色如此令人陶醉,不 禁让人流连忘返。 【解析】 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 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 诗句进行简单翻译。“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要抓住大自然的神奇秀美的景色和泰山的巍峨高大来 描绘泰山,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如:神奇大自然聚了千种美景,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由于山高,天 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两面。读了这两句诗,让人感到整个大自然竟是如此有情致,让我感到泰 山仿佛有一种雄浑的主宰震撼人心的力量。“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要抓住“山”“云”“人”“鸟”等 意象,突出其神奇缥缈的景观来描绘。读了这联诗句,会让我产生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的感受。任意 选择一联,描绘其景色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作答即可。 7.古人在诗歌创作中,往往借山川景物抒写胸怀壮志或表达人生哲理,如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催人奋进。 【答案】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考查诗词名句的积累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联,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催人奋进。据此可填写 作答。 (四)(2018·四川宜宾八中初三月考)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下列问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在前三联中,诗人用哪些词语写出了泰山“高大”这一特点? 【答案】 “青未了”“钟”“割”“决眦”“曾云”。【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 想情感。主要词语有:“青未了”“钟”“割”“决眦”“曾云”。 9.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解析】 尾联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 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五)(2018·北京初三期末)阅读《望岳》,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望岳》这首诗是杜甫在山东看见泰山之后有感而作,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 诗人__ ______的雄心和气概。 【答案】 不怕困难、敢攀高峰、俯视一切 【解析】 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把握。做此题首先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 情,在此基础上赏析诗句做出解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 豪情满怀。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将众山的小和泰山的高大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 不可缺少的。 11.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一联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答案】 大自然把天地间秀美壮观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高大的山峰把世界分成两部分:阳 坡是晴朗的清晨,山背后仍是沉沉的暗夜。 【解析】 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把握。做此题首先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 情,在此基础上赏析诗句做出解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将众山的小和泰山的高大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 不可缺少的。 (六)(2019·北京中考模拟)阅读《望岳》,完成后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这首诗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 【答案】 勇于攀登(不畏困难、傲视一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要结合写作背景和主旨分析。这首诗写于 736 年,是杜甫二 十四岁时出游齐赵时所作,正值意气风发的时期,又是登临五岳之首的泰山,借山言志,豪放不羁,主旨 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指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抒发了不怕困难、敢攀顶 峰、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13.诗歌描绘了诗人望岳所见之景。你对哪句诗最有感受?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它在你脑海中 呈现出的画面。 诗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齐鲁青未了 画面:齐鲁大地上,青翠的山色,无边无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面的能力。描绘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有“齐鲁青未了”“造化 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绘画面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 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齐鲁(齐鲁大地)” “阴阳 (泰山的北面和南面)”“云”“鸟”,第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如“青”“神秀”“昏晓”“曾”“归”,最 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注意任选一句作答即可。 14.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与“山”相关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 _ _”和“_ ___”。(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答案】 山重水复疑无路 孤山寺北贾亭西 【解析】 本题考查主题性默写,抓住主题内容“山”,写出相应古诗句即可。如“山重水复疑无路”“孤 山寺北贾亭西”“山岛竦峙”等,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七)(2017·贵州中考模拟)阅读《望岳》,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_____而_____,时间是从_______至_____,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答案】 远 近 朝 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然后理解词句。回答本题注意抓住诗歌题目《望岳》,结合全诗内容,是作者登泰山所见所感,所以诗歌围 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着重写了望泰山的所见所感。距离从远到近,时间从朝到暮。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寓意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答案】 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 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 础上作答。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 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19.诗歌语言讲究精炼,请从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使用最传神的词语加以品析。 【答案】 示例:"钟"运用拟人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将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赋予了泰山;“割” 平凡之中见出奇险,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 础上作答。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 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八)(2018·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中考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的“钟”和 “眦”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答案】 “钟”:聚集;“眦”:眼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字的理解能力。理解字义可结合该字所在诗句的意思进行回答。 “造化钟神秀”的意思是神奇自然聚集了千种美景。“钟”的意思是“聚集”。“决眦入归鸟”的意思是翩翩 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眦”的意 思是“眼角”。 (2)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具体诗句 1 分),杜甫的“心胸气魄”表现在他青年时期就 具有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攀高峰……意思对即可)【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 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本题主要从情感的表达这方面进行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 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众山的小和泰山的高大构成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尾联表现出了诗人的心胸气魄。 【点睛】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 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 (九)(2019·湖南初三期末)赏析杜甫的《望岳》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仰视到俯视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远望到近望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全诗共八句,分为四联,这四联都围绕“望”字展开,首联是 远望,颔联是近望,颈联是细望,尾联是愿望。所以正确的是 D 项。 22.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 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 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 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汇聚在这里,山南山北形成 清晨和黄昏两种景致。根据意思进行生动的描绘即可。 (十)(2017·安徽中考模拟)赏析《望岳》回答问题。(4 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3.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答案】 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蓬勃朝气。 24.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2 分) 【答案】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 【解析】 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 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 (十一)(2019·河南中考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来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既然题为《望岳》,为何不开门见山写“望”之所见,而以设问开篇? 【答案】 写出了作者乍望(远望)泰山时,其巍峨壮丽,令诗人惊喜,不知如何形容,也表现出一种迫不及待的仰慕之情。 【解析】 只有不畏艰难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或:“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 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也可以)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 【答案】 只有不畏艰难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或:“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 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也可以) 【解析】 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从望岳所见的泰山的壮 美景色,从而产生了登岳的想法,用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表现出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据此理解作答。 (十二)(2015·山西初二月考)望岳(4 分)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诗中以 来衬托泰山山势的高峻。(2 分) 【答案】 阴阳割昏晓 【解析】 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 术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 的类型。这里用“阴阳割昏晓”,来衬托泰山的高大。 28.赏析《望岳》,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首句设问,总括泰山的全貌,而突出其俊秀的特点。B.颔联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颈联是由远观而近看,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河山无限眷恋和热爱的感情。 D.尾联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要”。 【答案】 A 【解析】 A 中写景角度远望泰山,突出泰山整体苍翠的特点。 (十三)(2018·枣阳市吴店镇清潭第一中学初三月考)阅读《望岳》,完成下列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3.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 到凝望。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 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B.“造化钟神秀”运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 集中于泰山,突出了泰山之美。“阴阳割昏晓”运用了夸张手法写泰山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突出了泰山之高大。故 B 项说法错误。 3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案】 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 气概。 【解析】 此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及作用,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诗人将众山的小和泰山的 高大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十四)(2020·上海初三专题练习)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5.诗中“阴阳”的意思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 山北 山南 【解析】 要求学生牢记文化常识。“阳”为山南水北,“阴”为山北水南。在本诗中。山是泰山。“阴阳” 的意思分别是山北和山南。 36.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远望泰山时惊叹它的雄壮险峻。 B.颔联写近望泰山赞叹其神奇秀丽巍然耸立。 C.颈联写久望层云归鸟而心胸激荡眼眶欲裂。D.尾联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壮志豪情。 【答案】 A 【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BCD 三项正确。A 项“远望泰山时”错误。首联 “泰山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也容纳不尽它那青郁的山色。”以自问自答的诗句极写泰山的高大。 (十五)(2019·河北初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7.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人名)在山东望见_________(山名)之后有感而作。 【答案】 唐 杜甫 泰山 【解析】 要求学生掌握《望岳》的相关文学常识。《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 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之情。 48.划线诗句在被后人反复引用的过程中,衍生出什么新的意义? 【答案】 (意思对即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并不满足 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 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 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 的雄心和气概。(十六)(2017·湖北中考模拟)诗歌鉴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9.选出对《望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由远而近,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 B.诗中“钟”字为“聚集”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偏爱有加表作者喜爱之情;“割”字写泰山高耸入 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诗人赞美之意。 C.“荡胸生曾云”写作者志随山高,“决眦”写作者细望之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了泰山后的感受。 【答案】 D 【解析】 D“后两句是诗人登上了泰山后的感受”理解有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 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5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画线句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答案】 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解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 显得极为渺小。写出泰山雄伟高峻的特点,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十七)(2018·全国初一单元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 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秦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 的名篇。 【答案】 A 【解析】 A 项“自近而远”对这首诗赏析有误。“望”自远而近,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望,颈联写细 望。 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解析】 考查诗句抒发的顺序感情。“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 坚定豪迈的气概,使全诗的意境格外雄阔高昂。“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 切的雄心。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句。 (十八)(2019·湖南初三期中)阅读《望岳》,回答下列问题。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3.“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有人说“钟”、“割”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答案】 “钟”是聚集的意思,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是分割、划分、剖分的意思,是以“昏晓分割”来衬托山势的高大巍峨。 【解析】 考查诗人的炼字技巧。“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 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钟”, 聚集或集中之意。“阴阳”,山北背日为阴,山南向日为阳。“割”字用在这里,恰当地描绘了泰山的高峻奇 险。这两个词语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54.这首诗以哪个字为线索?哪句是全诗的主旨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全诗以“望”字为线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的主旨句。诗歌通过对泰山景色 的描绘,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解析】 考查对文章线索及内容的理解。一问,全诗以“望”字为线索,望是自远而近,并由望岳而想 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情景。二问,《望岳》一诗中,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 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以这两句即主旨句。三问,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 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 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通过赞美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 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十九)(2019·河南初一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5.首联中,诗人不直接写“泰山”,而以“岱宗”代之,有什么作用?【答案】 用“岱宗”更能突出泰山五岳之首的地位,烘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词语表达效果的赏析。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 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用“岱宗”更能突出泰山五岳之首的地位,烘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 56.尾联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请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 形式上,采用虚写(想象),作者想象自己将来登上泰山所见的景象;内容上,借登山俯瞰之 景,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给人以感染和启迪。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句的赏析。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 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 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 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 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 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2019·云南初一期中)阅读《观沧海》,完成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9.《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由“_________”一字统领全篇, 可谓是本诗的线索。 【答案】 观 【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意思是“向东进发登上 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观”的内容。 60.“一切景语皆情语”,曹操在本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进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 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意对即可) 【解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 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三)(2019·湖南初一期末)阅读《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1.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 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答案】 算不上“慷慨悲壮”(“慷慨悲壮”是对曹操诗的总体评价),可概括为:雄奇豪迈。这首诗 表现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 【解析】 考查内容理解。根据诗歌内容可知,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 景象尽收眼底.写出了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故此不是“慷慨悲壮”,风格为:雄奇豪迈。 62.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 篇。 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 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 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 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答案】 C 【解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实写大风大浪的景象。故选 C。 四、诗歌对比鉴赏 (一)(2019·湖北初一期末)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7.甲诗中的“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乙诗中的“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钟:聚集 “缘”:因为 【解析】 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结合整个诗句的意思。“造化钟神秀”意思是神奇自然会 聚了千种美景。钟:聚集。“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缘:因为。 58.两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 都写了登楼所见所感;都是先描写景物后议论抒情;都表达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意境。 【解析】 考查对诗歌的分析比较。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登飞来峰》诗的 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望岳》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先描写景物后议论抒情。《登飞来峰》和《望 岳》都是作者借登楼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自己的心胸与抱负。 (二)(2017·江苏初三月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望岳① (唐)杜甫 西岳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③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④。 注:①杜甫一生写了三首《望岳》诗,这里的“岳”是指西岳华山,此诗写于杜甫被贬于华州司功参 军时。②崚嶒(línɡ cénɡ):高峻突兀的样子。③箭栝(ɡuā):岐山有箭栝岭,这里代指华山的一座险岭。④白 帝:古代认为五岳分别由不同的帝君治理。少昊为白帝,治理西岳。真源:仙道。 15.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结合甲诗颔联分析这一特点。 【答案】 一个“钟”字运用拟人手法,仿佛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一个 “割”字夸张、化静为动,仿佛泰山高耸入云,把天地分为一明一暗两个部分,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 【解析】 要求学生理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意思是: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 决不罢休。然后结合颔联中的词语赏析即可。“造化钟神秀”中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 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造化钟神秀”的意思是: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钟” 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如:“钟”字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情意,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16.这两首《望岳》中诗人所望之岳和表现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 甲诗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 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和昂扬精神。乙诗写出了华山 的崇高险峻和尊严;诗人极想攀登华山,但华山险峻难登;诗人政治上失意,只能寄情山水,欲到华山绝顶 求仙问道,以排遣内心苦闷,抒发出心灵深处的深沉感慨。【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意思来理解表达诗人的情感即可。 甲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 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 豪情壮志。乙诗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写华山崇高,可比当年望东岳时的崇敬, 然而随后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的愿望无从实 现。恰似作者的前半生,想入世有所作为,却总是报国无门。本诗透着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余,盘算着如何攀登。不过这终未实行,仅仅在望岳时自我安慰而已。 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诗歌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 寻白帝问真源”作结,更是可见作者宦途的坎坷。 (三)(2017·上海初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观沧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9.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答案】 D 【解析】 《观沧海》中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 乐府唱过的。故 D 项“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30.《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_________;《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 银河 泰山 【解析】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 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可以看出,诗句中的“星汉”指的是银河。“岱宗”是指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 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据此可填写作答。 (四)(2016·甘肃初三期中)阅读杜甫《望岳》和《春望》,完成题目。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望”字,都扣住“望”字来写,统摄全篇。 B.《望岳》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描绘层云和归鸟; 尾联写想像中极目远望,抒发豪情壮志。 C.《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D.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 后再逐一辨析各选项。C 项中颈联望而思亲,尾联望而悲己。 32.杜甫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两首诗加点字(“钟”和“溅”)任选一例加以赏析。 我选 ,赏析: 【答案】 1)钟:聚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写出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 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无比赞美之情。 2)溅:移情于物,以花喻人,因感时伤乱,连花也流泪,表达诗人内心的无比伤痛之情。 【解析】 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 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具体而言,要分三步回答:第一步,解释该字 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 (五)(2016·江苏初三月考)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望岳 春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7.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请简要解说。 《望岳》的“望”: ;《春望》的“望”: 。 【答案】 《望岳》的“望”: 热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春望》 的“望”:伤时、忧国、念家、悲己。(或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解析】 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 之说。这里《望岳》的“望”: 热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春望》的 “望”:伤时、忧国、念家、悲己。 38.请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诗句。(任选一句) (A)阴阳割昏晓。(B)城春草木深。 选( ) 赏析: 。 【答案】 选(A)赏析:“割”字运用夸张手法,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将阳光切断,泰山南北 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 或选(B)赏析:“深”字写出了国都草木丛生,一片荒凉,让人从眼前的景象想到人民遭乱流离失所、 国家濒于倾覆的深重灾难。 【解析】 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 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六)(2019·北京初三期末)阅读《观沧海》《望岳》,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各选项中对两首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 A.《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 临海,视野辽阔,使得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B.《观沧海》这首诗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因不能实现理想而愁虑 满怀的悲凉之情。 C.《望岳》中“齐鲁青未了”一句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 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D.《望岳》中诗人写出了泰山的雄伟磅礴,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 的朝气。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感情的理解。答题时需要通晓诗歌大意,理解相关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这首诗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大海 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观沧海》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所以 “表现了作者因不能实现理想而愁虑满怀的悲凉之情”说法不正确。 (2)从两首诗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描绘诗人“望”或“观”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答案示例一: 一阵阵萧瑟的秋风吹过,草木随风摇动,发出飒飒的声音。海面上波涛汹涌, 巨浪翻滚。 答案示例二: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集中于泰山。山峰高耸,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一亮一暗,仿佛一边是 黄昏,一边是晨晓。 【解析】 本题考查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注意不能只是解释诗句。可结合诗句的意思来描绘景象。 结合“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意思“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和“造化钟 神秀,阴阳割昏晓”的意思“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来描绘景象即可。 (3)两首诗都是借“山”或“海”这种壮美的自然景物抒发诗人的情感。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很多 含有“山”或“海”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_____”和“②_____”。(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答案】 示例:一览众山小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词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 多背诵。含有“山”或“海”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海 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七)(2017·上海初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0.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答案】 D 【解析】 该题考核对诗词内容的赏析。《观沧海》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 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所以选项中“篇末点题”错误。故选 D。 4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 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______) (2)《望岳》的“望”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并未登山,而是在山脚下远望泰山;二是作者 想象登山泰山之巅、雄视天下的壮观景象。 (______) 【答案】 √ √ 【解析】 该题考核对诗词句的理解。《观沧海》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 景象尽收眼底。《望岳》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1)(2)均正确。 (八)(2019·山西初二期末)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古诗,完成题目。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题目都有“望”字,都扣住“望”字来写,统摄全篇。 B.《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 C.《望岳》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描绘曾云和归鸟; 尾联写想象中极目远望,抒发豪情壮志。 D.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B.《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思亲, 尾联望而悲己。故选 B。 43.杜甫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钟”“割”“溅”“搔”等字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答案】 示例:“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泰山从而表现出 神奇秀丽的景色 。 “割”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 的形象。 “破”写出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 “深”虽然河山依旧,可是乱草遍地,荒芜之状,使人满目凄然。 “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 现出来。 “搔”想要解愁的动作。 “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察诗歌炼字的赏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 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然后展开想象和联想,把该字放入到句子 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如: 钟:聚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写出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表达诗人对泰山 无比赞美之情。溅:移情于物,以花喻人,因感时伤乱,连花也流泪,表达了诗人内心无比伤痛之情。(九)(2018·江苏初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作,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太白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①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②,何时复更还? (注释)①太白:太白星。②武功:武功山,北连太白山。 44.同样是登高之作,作者在山上所处的位置却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表明作者在山腰。(或:还没有登上山顶)。《登太白峰》中“夕阳 穷登攀”(或“举手可近月”)表明作者已在山顶。 【解析】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分别答出作者在山上所处的位置。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 “会当凌绝顶”表明作者没有登上山顶。“举手可近月”表明作者已在山顶。 45.请结合《望岳》颔联的内容说说泰山为什么会被尊为“五岳之首”。【答案】 (1)神奇秀丽,“钟神秀”表明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2)巍峨高大,“割”字 表明山南山北的天色被分隔为一明一暗两部分,突出了泰山的高峻。 【解析】 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 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 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 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总之“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阴阳割昏晓”一 句写巍峨高大。这些都是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的原因。 46.“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 拟人,“与我语”把太白星当作人来写,显示太白峰之高。 【解析】 欣赏诗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太白星对他倾诉衷情,告诉他,愿意为他打开通向 天界的门户。这里运用了典型的拟人手法,把太白星当作人来写,诗人和星星之间的友谊十分亲切动人, 富有人情味。在这里,李白并没有直接刻画太白峰的高峻雄伟,只是写他和太白星侧耳倾谈,悄语密话的 情景,就生动鲜明地表现出太白山高耸入云的雄姿。这也是一种化实为虚,以虚写实的手法。 【迁移拓展】 诗歌欣赏(一):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词欣赏(二): 登岳(元)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 杜甫生平 杜甫出身于 一个世代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 天县令),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 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的他,却仕途坎坷,身经 离乱。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他 24 岁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 年),在洛阳与李白 相识。 34 岁始寓居长安近十年,因奸臣李林甫当权,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人民的 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 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 不久因直言敢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去,居秦州,未几,又千辛万苦跋涉移家成都,靠朋友帮助,筑草堂于城 西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 经友人保荐,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杜甫又迁至夔( kuí )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晚年举家出蜀,最后病逝于 湘江的一条破船上。 “五岳”指什么? 东岳山东的泰山、 西岳陕西的华山、 中岳河南的嵩山、 北岳山西的恒山、南岳湖南的衡山。 有关“泰山”的诗句 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吸引各朝文人雅士来此游历,并留下许多诗文佳作。 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泰山一何高, 迢迢造天庭。 ——陆机(晋) 岱宗何崔嵬, 群山无与比。 ——贾鲁(元)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