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

ID:388149

大小:3.5 MB

页数:2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 13 套专题试题和 1 套综合模拟试题) 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专题 1《从实验学化学》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某 KCl 样品中含有少量 K2CO3、K2SO4 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 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 拌、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 下列说法的是( ) A. 起始滤液常温下 pH=7 B. 试剂Ⅰ为 Ba(NO3)2 溶液 C. 上图过程须经 2 次过滤 D. 步骤③目的是除去 CO32-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对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 B. 发现实验室中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开窗通风 C.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D. 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抹 10%的 NaOH 溶液 3.下图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装置。抽走玻璃片充分反应,反应中有关物理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NA 表示阿 伏加德罗常数)(   )A. 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 0.224 L B.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为 0.005NA C. 产物中的 N-H 键个数为 0.02NA D. 加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 NH 数目为 0.005NA 4.某 FeSO4、Fe2(SO4)3、H2SO4 的混合溶液 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 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mol/L,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 A. 11.2 g B. 16.8 g C. 19.6 g D. 22.4 g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结论和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将滴定管洗净,再用蒸馏水润洗后,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 粗略配制浓度为 2 mol·L—1 的 NaCl 溶液,可将 58.5gNaCl 加入到盛有 500mL 水的烧杯中,搅拌、 溶解 C. 向乙酸乙酯中加入稀 NaOH 溶液,振荡,分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D. 为验证氯仿中含有的氯元素,可向氯仿中加入 NaOH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 AgNO3,观察 到白色沉淀 6.对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7.把 VL 含有 MgSO4 和 K2SO4 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 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 bmol BaCl2 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 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A. (b-a)/Vmol·L-1 B. (2b-a)/Vmol·L-1 C. 2(b-a)/Vmol·L-1 D. 2(2b-a)/Vmol·L-1 8.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 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 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C. 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 检验滤液中的 Fe3+,选用③、⑧和⑩ 9.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 氢氟酸保存在玻璃瓶中,烧碱溶液存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 水玻璃存放在滴瓶中,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 C.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D. 液溴直接存放在棕色滴瓶中,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无色玻璃瓶中 11.“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时,a 上部聚集了固体 NH4Cl,说明 NH4Cl 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 加热时,发现 b 中 I2 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 C. 加热时,c 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 D. 水浴时,d 内气体颜色变浅,e 内气体颜色加深 12.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 Y(化合物)的反应为 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a=4 B. Y 的化学式为 Fe2O3 C. S2O32-是还原剂 D. 每 32 g O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 mol 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 B.C. D. 14.质量分数为 a%,物质的量浓度为 cmol·L-1 的 KOH 溶液,蒸发溶剂,恢复到原来温度,若质量分数变 为 2a%,则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 A. 等于 2cmol·L-1 B. 大于 2cmol·L-1 C. 小于 2cmol·L-1 D. 在 c~2cmol·L-1 之间 15.用氯气制取并获得碘单质,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装置是( ) A. 用甲制取少量氯气 B. 用乙氧化溶液中的碘离子 C. 用丙提取置换出来的碘 D. 用丁过滤 I2 的 CCl4 溶液得碘单质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24 g A 和 40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0.4 mol C 和 32 g D,则 C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把 1 mol Na 和 1 mol Mg 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 a 和 b,则溶液 a 和 b 的质量 关系为 ma________mb。(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 g·mL-1 HCl 的质量分数:36.5% ①该浓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②标准状况下,1.00 L 水(密度为 1.00 g·cm-3)吸收________L 的 HCl 可制得上述浓盐酸。 17.在 120 ℃,101 kPa 条件下,由 H2、CH4、CO 组成的混合气体 amL,通入一定量(设为 xmL)氧气使其完 全燃烧。 (1)若 amL 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相同条件下氧气的体积也为 amL(即 x=a),则原混合气体中 CH4 的体积 分数是________。 (2)若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 和 H2O(g)的总体积在相同条件下为 2amL,则原混合气体中 CH4 的体积分数是 ________,现要测定原混合气体中 H2 的体积分数,还必须知道相同条件下的其他数据,可以是________(填 选项字母)。 A.2amL 混合气体的密度 B.生成 CO2 气体的总体积 C.生成 H2O(g)的总质量 (3) 若 原 混 合 气 体 完 全 燃 烧 时 , 生 成 的 气 体 中 只 有 CO2 和 H2O(g) , 则 x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 列问题:(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不写单位,用含 c1、ρ1 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 c1mol·L-1 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3)物质的量浓度为 c2mol·L -1 的氨水与 c2mol·L -1 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_______(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下同)ρ2g·cm-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c2mol·L-1(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变化忽略不计)。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实验室需要配制 0.50 mol·L-1NaCl 溶液 480 mL。 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 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 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 NaCl 晶体________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 NaCl 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__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转 移 、 洗 涤 。 在 转 移 时 应 使 用 ________ 引 流 , 需 要 洗 涤 烧 杯 2 ~ 3 次 是 为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定容,摇匀。 (7)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间、溶液名称及浓度。 (8)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 “无影响”)。 20.实验室需要 480 mL 0.4 mol/L 的 NaCl 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 NaCl 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 1~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 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 (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 mL,②250 mL, ③500 mL,④1000 mL,本实验选用________。(填序号)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必须使 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实验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 (4)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称量 NaCl 时,物码倒置(1 g 以下用游码):________。②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________。 ③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________。 ④容量瓶原来有少量水:________。 21.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 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在 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合成路线为: 相关信息如下: ①[Cu(NH3)4]SO4·H2O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 [Cu(NH3)4]SO4·H2O=[Cu(NH3)4]2++SO42-+H2O ②(NH4)2SO4 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3)4]SO4·H2O 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下: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 1 的实验步骤为:a.加热蒸发 b.冷却结晶 c.抽滤 d.洗涤 e.干燥①步骤 1 的抽滤装置如图 3 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然后。 ②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杂质,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2)方案 2 的实验步骤为: a.向溶液 C 中加入适量,b.,c.洗涤,d.干燥 ①请在上述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 ②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 c 的洗涤液是。 A.乙醇 B.蒸馏水 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饱和硫酸钠溶液 ③步骤 d 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共 3 小题) 22.将 0.34 g Cu 和 CuO 的混合物加入约 12 mol·L-1 浓硫酸中,并加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用 NaOH 溶 液中和过量硫酸,再用水稀释到 0.5 L,加入纯铁粉 1.85 g,反应后过滤、干燥,得不溶物 1.89 g。求 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及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23.在标准状况下,将 224 L HCl 气体溶于 635 mL 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 1.18 g/cm3。试计算: (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2)取出这种盐酸 100 mL,稀释至 1.18 L,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 40.0 mL 0.065 mol·L-1Na2CO3 溶液中,逐渐加入(2)所稀释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若使反应不产生 CO2 气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多少毫升? (4)将不纯的 NaOH 样品 1 g(样品含少量 Na2CO3 和水),放入 50 mL 2 mol·L-1 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 溶液呈酸性,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 40 mL 1 mol·L-1 的 NaOH 溶液。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多少克 固体?24.接触法制硫酸每天的尾气中含少量的二氧化硫,为防止大气污染,在排放前要进行综合利用。 (1)某硫酸厂每天排放的 11200m3(标况)尾气中含 0.2%(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硫,问用氢氧化钠溶液、 石灰、及氧气处理后。假设硫元素不损失,理论上可得到多少千克石膏(CaSO4·2H2O)。 (2)如果将一定体积的尾气通入 100mL3mol∙L-1 的 NaOH 溶液中使其完全反应,经低温、低压蒸得固体 19.0g,通过计算确定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样品中含有少量 K2CO3,强碱弱酸盐水解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其水溶液 呈碱性,则起始滤液常温下 pH>7,A 不正确;试剂Ⅰ不能用 Ba(NO3)2 溶液,引入新杂质硝酸根离子,应 选用氯化钡溶液,能同时除去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且不引入新杂质,B 不正确;试剂Ⅰ选用氯化钡 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同时生成碳酸钡和硫酸钡沉淀,需过滤除去;试剂 II 可选用碳酸钾溶 液,除过量氯化钡,同时生成沉淀,也需过滤除去;试剂 III 选用适量盐酸出去过量碳酸钾,之后需冷却 浓缩蒸发结晶,再过滤以得到纯净的 KCl 晶体,共需 3 次过滤操作,C 不正确;步骤③选用盐酸,发生反 应 CO32﹣+2H+=CO2↑+H2O,除去 CO32-,D 正确。 2.【答案】D 【解析】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以防暴沸,A 正确;开窗通风以减小可燃性气体 的浓度,防爆炸,B 正确;灯内酒精量过多,易造成灯内酒精被引燃,可能出现灯内发生剧烈燃烧而爆炸, C 正确;NaOH 具有强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D 错误。 3.【答案】C 【解析】A 项,没有说明气体是处于标准状况,错误;B 项,生成物为离子化合物 NH4Cl,不存在分子, 错误;D 项,NH 部分水解,错误。 4.【答案】A 【解析】溶液中 n(SO42﹣)=0.1L×6mol•L﹣1=0.6mol, FeSO4、Fe2(SO4)3、H2SO4 的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所以阳离子物质的量也相同,则有 n(Fe2+)=n (H+)=n(Fe3+),设 Fe2+、Fe3+、H+三种离子物质的量均为 n,根据电荷守恒知道:2n+3n+n=0.6mol×2, 解得 n=0.2mol, H+、Fe3+都能与 Fe 反应生成 Fe2+,最后溶液的成分为 FeSO4,则 n(FeSO4)=0.6mol,根据 Fe 的守恒可知, 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0.6mol﹣0.2mol﹣0.2mol=0.2mol, 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0.2mol×56g/moL=11.2g,选 A. 5.【答案】B 【解析】A 错误,滴定管水洗后还要用所盛溶液润洗,以确保浓度不变;B 正确,因为是粗略配制浓度为 2 mol·L—1 的 NaCl 溶液,所以可以粗略地用 500mL 水代替 500mL 溶液,用烧杯代替容量瓶进行配制;C 错 误,乙酸乙酯在稀 NaOH 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应该使用饱和 Na2CO3 溶液;D 错误,检验氯离子时在加入 AgNO3 溶液前一定要先加稀硝酸,以排除 OH-离子的干扰。 6.【答案】A 【解析】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 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7.【答案】D 【解析】由离子方程式:2OH-+Mg2+===Mg(OH)2↓可知,OH-为 amol,则 Mg2+为 a/2 mol,MgSO4 为 a/2 mol;由离子方程式:SO +Ba2+===BaSO4↓可知,Ba2+为 bmol,SO 为 bmol,MgSO4 和 K2SO4 共 bmol,则 K2SO4 为(b-a/2) mol,其含有的 K+为(b-a/2) mol×2= (2b-a) mol;原混合溶液中的 K+为 2×(2b -a) 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mol·L-1。 8.【答案】B 【解析】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 项正确;稀释时用的是烧杯,不是用来配制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容量瓶,B 项错误;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 项正确;检验 Fe3+一般用 KSCN 溶液,还需要的仪器为试管、胶头滴管,D 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 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10.【答案】C 【解析】氢氟酸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应保存在塑料瓶中,烧碱溶液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 成具有粘和合性的硅酸钠,容易将瓶口和瓶塞粘结在一起,故烧碱溶液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A 错 误;水玻璃能将滴管和瓶子黏在一起;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 错误;金属钠能与 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须贮存在煤油中隔离空气;少量白磷易自燃,须存放在水中,C 正确;液溴易挥 发,所以保存时要加少量水形成液封;硝酸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皮塞,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 试剂瓶中,D 错误。 11.【答案】B【解析】a 上部聚集了固体 NH4Cl,是因为 NH4Cl 分解生成了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在温度较低的地 方又化合为氯化铵固体,说明 NH4Cl 的热稳定性比较差, A 项不正确;b 中 I2 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 紫黑色的固体,符合碘单质在加热时的升华和凝华过程,故 B 项正确;加热时,c 中溶液因氨气挥发出来而红色 变浅,冷却后又变深,故 C 项不正确;玻璃联球内存在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转化的化学平衡,升高温度平衡向 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d 内气体颜色变深,e 内气体颜色变浅,故 D 项不正确。 12.【答案】B 【解析】Y 为化合物,由电荷守恒知,a=4,A 项正确;由 2S2O32-→S4O62-,失去 2 mol 电子,O2→2O2-,得到 4 mol 电子,说明只有 2Fe2+→2Fe3+,失去 2 mol 电子,再由原子守恒知,Y 为四氧化三铁,B 项错误;在反应中 S2O32-中 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 项正确;1 mol 氧气参加反应转移 4 mol 电子,D 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A。过滤一般是用来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错误;B。蒸馏可以实现两种沸点差距较大 的两种互溶液体的分离,错误;C。定容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过程中的一步,不能分离物质, 正确;D。分液可以实现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错误。 14.【答案】B 【解析】由溶质质量不变,可得 ρ1V1·a%=ρ2V2·2a%, =2· >2,再由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可推出 B 正确。 15.【答案】D 【解析】I2 的 CCl4 溶液要分离得碘单质,应蒸馏,不能用过滤。 16.【答案】(1)80 g/mol (2)= (3)①11.9 ②352 【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 m(C)=24 g+40 g-32 g=32 g,故 M(C)=32 g/0.4 mol=80 g/mol。 (2)把 1 mol Na 和 1 mol Mg 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均引起溶液增重 22 g,故反应后 两溶液质量仍相等。 (3)①假设取该盐酸1 L,则溶液中含有n(HCl)=[(1 000 mL×1.19 g·mol-1)×36.5%]/36.5 g·mol-1=11.9 mol, 故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1.9 mol/L。②设需吸收 xL HCl,则 ÷[(36.5 g·mol-1× + 1 000g)÷1.19 g·mL-1]×1 000mL/L=11.9 mol/L,解得 x=352。17.【答案】(1)1/3 (2)50% BC (3)0.5aKMnO4该反应可以用盐酸酸化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 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 FeCl3 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 分析原因: ① 甲 同 学 没 有 选 用 饱 和 氯 化 铁 溶 液 , 而 是 将 稀 氯 化 铁 溶 液 滴 入 沸 水 中 , 结 果 没 有 观 察 到 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 同 学 向 沸 水 中 滴 加 饱 和 氯 化 铁 溶 液 后 , 长 时 间 加 热 , 结 果 会__________________,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 Fe(OH)3 胶体,但是他又向 Fe(OH)3 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 H2SO4 溶液,结果出现了 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 Fe2(SO4)3 样品(只含少量 FeCl2 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 操作: ①称取 ag 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 50 mL 1.0 mol/L 稀硫酸和一定量的蒸馏水,使样品溶解,然后准确配制成 250.0 mL 溶液; ③量取 25.0 mL 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水,使反应完全; ④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⑥将沉淀转移到某容器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 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叙述,回答: (1)上图所示仪器中,本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E 和________(填字母)。 (2)步骤②中:配制 50 mL,1.0 mol/L 稀 H2SO4 需要 98%(密度 1.84 g/cm3)的浓 H2SO4 体积为________ mL, 量取该体积的浓 H2SO4 用到量筒规格是________。 (3)样品中的杂质 Fe2+有较强的还原性,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 ClO2+ === Fe3++ Cl-+ H2O 从理论上分析,上述实验中若将氯水改为 ClO2 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 影响”),等物质的量 ClO2 与 Cl2 的氧化效率之比为__________。 (4)第⑥步的操作中,将沉淀物转移到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冷却到室温,称量其质量为 m1g,再 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 m2g,若 m1 与 m2 差值较大,接下来的操作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 (5)若步骤⑥不在干燥器中冷却,则测定的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若 容器质量是 W1g,最终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是 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算式,不 需化简)。 21.CoxFe3-xO4 磁粉是一种比较好的高矫顽力磁粉。工业上以 FeSO4 为原料制备 CoxFe3-xO4 的主要步骤如 下: FeSO4 FeOOH 晶种 FeOOH Fe2O3 Fe3O4 CoxFe3-xO4 (1)步骤①是在 FeSO4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在 40℃下搅拌生成 FeOOH 晶种。生成晶种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 (2)步骤②将晶种移到放有 FeSO4 溶液和铁皮的生长槽中,升温到 60℃,吹入空气,待晶种长大到一定尺寸后,过滤、水洗、干燥,得 FeOOH 粉末。生长槽中放入铁皮的目的是________,吹入空气的作用为 ________。 (3)步骤③将 FeOOH 在 200~300℃下加热脱水,生成红色 Fe2O3。实验室完成该操作需要下列仪器中的 ________(填字母)。 a.蒸发皿  b.烧杯  c.坩埚  d.泥三角  e.酒精灯 (4)步骤④通入 H2,加热至 300~400℃,生成 Fe3O4。通入 H2 前要向加热炉中通入 N2,其作用为 ________。 (5)步骤⑤加入 CoSO4 溶液,所得粗产品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成品。检验粗产品洗涤干净的实验操 作和现象是________。 (6)某研究小组欲用锂离子电池正极废料(含 LiCoO2、铝箔、铁的氧化物)制备 CoSO4·7H2O 晶体。下表 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开始沉淀的 pH 按金属离子浓度为 1.0 mol·L-1 计算)。 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H2O2、稀硝酸、稀硫酸、NaOH 溶液): ①用 N-甲基吡咯烷酮在 120℃下浸洗正极废料,使 LiCoO2 与铝箔分离,得到 LiCoO2 粗品并回收铝。 ②________。 ③向所得粗品 CoSO4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调节 pH 约为 5,过滤。 ④_______。 ⑤将 Co(OH)2 沉淀溶于稀硫酸中,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得到 CoSO4·7H2O 晶体。 四、计算题(共 1 小题) 22.氨和联氨(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计算: (1)联氨用亚硝酸氧化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 0.977,计算确定该氢化物的分子式。该氢化物受撞击则完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4.30 g 该氢化物受撞击后 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2)联氨和四氧化二氮可用作火箭推进剂,联氨是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产物是氮气和水。 由联氨和四氧化二氮组成的火箭推进剂完全反应生成 72.0 kg 水,计算推进剂中联氨的质量。 (3)氨的水溶液可用于吸收 NO 与 NO2 混合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6NO+ 4NH3=5N2+6H2O,6NO2+ 8NH3= 7N2+12H2O;NO 与 NO2 混合气体 180 mol 被 8.90×103g 氨水(质量分数 0.300)完全吸收,产生 156 mol 氮气。吸收后氨水密度为 0.980 g/cm3。计算:①该混合气体中 NO 与 NO2 的体积比。②吸收后氨水的物 质的量浓度(答案保留 1 位小数)。 (4)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尿素 CO(NH2)2。尿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失去氨而缩合,如两分子尿素失去一分 子氨形成二聚物: 已知常压下 120 mol CO(NH2)2 在熔融状态发生缩合反应,失去 80 mol NH3,生成二聚物(C2H5N3O2)和三 聚物。测得缩合产物中二聚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60,推算缩合产物中各缩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 错误,白色沉淀为 BaSO4,盐酸酸化的硝酸钡相当于是稀硝酸能氧化 SO2 至 SO42-;B 错误,氨 气极易溶于水,应该加入浓 NaOH 溶液加热;C 正确,说明 Cl2 先氧化了 Fe2+;D 错误,检验醛基前要加 碱至溶液呈碱性。 2.【答案】A 【解析】因 H2SO3 的还原性强于 HBr 的还原性,故 Cl2 先氧化 H2SO3,H2SO3+Cl2+H2O===H2SO4+ 2HCl,生成的 H2SO4 和 HCl 均是强酸,故溶液的 pH 下降;当 H2SO3 完全反应后,再通入 Cl2,发生反应 Cl2 +2HBr===Br2+2HCl,溶液的 pH 不再改变。 3.【答案】D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A 项错误;氧气与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 B 项错误;许多酸性氧化物是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如 Mn2O7、CrO3 等,C 项错误;纯净的硫酸成分是 H2SO4,盐酸是 HCl 的水溶液,是混合物,D 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MgSO4 中 SO42-内部为共价键,A 错误。硬水和软水中均含有 Ca2+,Mg2+,只是硬水中含量较多, B 错 误 。 雾 属 于 胶 体 , 可 以 发 生 丁 达 尔 效 应 , C 正 确 。 玻 璃 属 于 混 合 物 , 主 要 成 分 可 表 示 为 ,D 错误。 5.【答案】D 【解析】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氨气的检验不合理,A 错误;蔗糖水解后显酸性,检验葡萄糖 应在碱性溶液中,则水解后先加碱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 Cu(OH)2 并加热,以检验蔗糖是否水解,B 错误; 二者均与碳酸钠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C 错误;水解生成硫酸不挥发,则将 Al2(SO4)3 溶液蒸干制备 Al2(SO4)3 固体,D 正确。 6.【答案】D 【解析】NaNO2 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A 正确;食醋中含有乙酸,可与亚硝 酸钠作用而使其损耗,B 正确;胃酸属于强酸,NaNO2 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C 正确;根据 C 中离子方 程式分析可知,1 mol NaNO2 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 NO 和 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 0.5 mol,D不正确。 7.【答案】D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包含置换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不是归属关系,故 D 错误。 8.【答案】B 【解析】 根据电子守恒可得 1 mol×1=0.2 mol×2+0.1 mol×2×(6-n) 解之:n=3。 9.【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可知,PM2.5 直径远大于 100 nm(1 微米=1 000 nm),不属于胶体。 10.【答案】C 【解析】直径大于 1 nm 小于 100 nm 的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 小于 1 nm,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100 n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 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 无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 11.【答案】C 【解析】A 错误,通入氯气只能氧化亚铁离子使之变为铁离子,不能除去杂质,反而会引入氯离子;B 错 误,氢溴酸为可溶性的强酸,可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应为:Fe(OH)3+3H+═Fe3++3H2O;C 正确,二氧化 硫是酸性氧化物,可用氨水吸收烟道气中的 SO2:SO2+2NH3•H2O═2NH4++SO32﹣+H2O;D 错误,醋酸为弱 酸,应保留其分子形式,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12.【答案】D 【解析】A 错误,由水电离出的 c(H+)=1×10-12mol/L 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ClO-不能在酸中 大量共存,Fe2+不能在碱中大量共存,且 Fe2+与 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c(OH -)=10-13mol·L-1 的溶液即溶液呈酸性,SO32-、CO32-都不能在酸中大量共存;C 错误,Fe3+与 S2-会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 正确,加入 Mg 能放出 H2 的溶液呈酸性,该离子组相互之间不反应也 不与 H+反应。13.【答案】D 【解析】若有 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 0.1 mol K2Cr2O7,D 错误。 14.【答案】C 【解析】因为氧化性 Ag+>Fe3+>Cu2+>H+,所以先发生反应 2Ag++Fe===2Ag+Fe2+,其中 0.005 mol 的铁粉与 0.01 mol 的 AgNO3 反应,析出 0.01 mol Ag,再发生:2Fe3++Fe=== 3Fe2+,其中剩余的 0.005 mol 铁粉与 0.01 mol 的 Fe(NO3)3 反应,溶液中不再有 Fe3+,故选 C。 15.【答案】D 【解析】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2Na+2H2O=2Na++2OH﹣+H2↑,A 错误;Ag2S 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 Ag2S ( s ) 2Ag+ ( aq ) +S2﹣ ( aq ), B 错 误 ; Fe3O4 与 稀 硝 酸 溶 液 反 应 的 离 子 反 应 为 3Fe3O4+NO3 ﹣+28H+=9Fe3++NO↑+14H2O,C 错误;NaHCO3 溶液与足量 Ba(OH)2 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为 HCO3 ﹣+Ba2++OH﹣=BaCO3↓+H2O,D 正确; 16.【答案】(1)6 10 18 3 10 6 (2)Al N2 10 (3)0.5 mol 【解析】(1)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在该反应中,氧化剂(2 → ),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为 10;还原剂[ → (OH)3],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为 3。由此先确定氧化剂与还原产物、还原剂与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由电 荷守恒确定 OH-的化学计量数,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 (2)在该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 Al,还原产物是 N2 。生成 1 mol N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 mol×2×(5-0)=10 mol。 (3)设需要铝的物质的量为 x,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0.3 mol×(5-0)=3x,解得 x=0.5 mol。 17.【答案】(1)× (2)× (3)× (4)× (5)√ 【解析】 18.【答案】(1)酸碱性 (2)MnO  Mn2+ (3)a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一种重要反应类型,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和氧化还原反应方 程式的配平都是重要的考查点。(1)MnO 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 Mn2+,在中性条件下被还原成 MnO2,在碱性条件下被还原成 MnO ,因此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的酸碱性影响;(2)SO2 溶于水生成 H2SO3,呈酸性,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应为 Mn2+;(3)酸性条件下 PbO2 将 MnSO4 氧化成紫红色 MnO ,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可知 a 正确,盐酸具有酸性且 Cl-具有还原性,PbO2 能将 Cl-氧化,c 错误。 19.【答案】(1)丁达尔效应 (2)①红褐色液体 FeCl3 溶液太稀,生成的 Fe(OH)3 太少 ②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③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3)①电解质 H2SO4 使 Fe(OH)3 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②Fe(OH)3+3H+===Fe3++3H2O 【解析】(2)①若用稀 FeCl3 溶液,则水解产生的 Fe(OH)3 量太少,看不到红褐色液体。②自来水中含有较 多的电解质,使胶体聚沉。③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3)加入稀 H2SO4 后,Fe(OH)3 会聚沉而产生红 褐色沉淀,随后 H2SO4 会与 Fe(OH)3 发生中和反应。 20.【答案】(1)CEFG (2)2.7 10 mL (3)5 1 4H+===5 1 2 不影响 5∶2 (4)坩埚 继续加热,放置干燥器中冷却,称量,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差不超过 0.1 g(或恒量)为止。 (5)偏大 ×2×56 g/mol× ÷ag×100% 【解析】结合实验步骤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利用配制前后硫酸的物质的量相等计算出浓硫酸的体积,从 而可确定量筒的规格;分析化合价应用电子守恒进行配平,ClO2 与氯水的作用一样,均可使 Fe2+变为 Fe3 +,但由于化合价的变化不同,二者的用量不一样,ClO2 的用量少,氧化效率更大;加热固体时用坩埚; 若不在干燥器中冷却,会使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变大,使结果偏高;根据固体颜色的变化 可推知,加热后的固体为 Fe2O3,应用铁原子守恒进行计算,一定要注意实验中所取溶液中所含样品的量。 21.【答案】(1)4FeSO4+8NaOH+O2 4FeOOH+4Na2SO4+2H2O (2)消耗硫酸,生成 FeSO4 氧化 FeSO4 生成 FeOOH,使晶种生长 (3)cde(4)除去空气,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反应爆炸 (5)取最后一次洗涤滤出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洗涤干净 (6)②用稀硫酸溶解 LiCoO2,并加入过量 H2O2 ④向③所得滤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9.4,过滤,洗涤得到 Co(OH)2 沉淀 【解析】(1)根据信息,步骤①反应物是 FeSO4 溶液和 NaOH 溶液,产物是 FeOOH,Fe 元素的化合价由 +2价升高为+3价,被氧化,需要氧化剂,由信息只能是空气中的O2作氧化剂,化学方程式为4FeSO4+8NaOH +O2 4FeOOH+4Na2SO4+2H2O; (2)为了抑制 Fe2+的水解,FeSO4 溶液中有硫酸,生长槽中放入铁皮的目的是消耗硫酸,生成 FeSO4;得 FeOOH 需要氧化剂,吹入空气的作用为提供氧化剂 O2 氧化 FeSO4 生成 FeOOH,使晶种生长; (3) 固体脱水需在坩埚中进行,需要的仪器是坩埚、泥三角和酒精灯; (4) 装置中有氧气,在加热条件下通入 H2 会引起爆炸,通入 H2 前要向加热炉中通入 N2,其作用为除去空 气,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反应爆炸; (5)成品是 CoxFe3-xO4,根据流程,过滤后表面会附着 SO42-,因此检查洗涤是否干净即检验洗涤液中是 否还存在 SO42-,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滤出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 则表明洗涤干净; (6)对比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发现 Co2+与 Fe2+很接近,因此需要先将 Fe2+氧化成 Fe3+再除 去,为了不引入新杂质且不影响环境污染,应使用 H2O2 作氧化剂,操作为:用稀硫酸溶解 LiCoO2,并加 入过量 H2O2;由第⑤步可知,第④步是得到 Co(OH)2 沉淀,为了将 Co2+沉淀完全,需要加 NaOH 溶液 调节 pH 到 9.4,操作为向③所得滤液中加入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9.4,过滤,洗涤得到 Co(OH)2 沉淀。 22.【答案】(1)HN34.48 (2)64 kg (3)①9:1 ②2.4 mol/L (4)3:1:1 【解析】(1)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 0.977,则氢原子的质量分数为 0.023,则 n(N):n(H)= =3:1,所以最简式为 HN3,设化学式为(HN3)n,有(1+14×3)n=43, n=1,所以分子式为 HN3,4.30 g 该氢化物的物质的量为 n= =0.1mol,根据反应 2HN3═H2+3N2, 共 产 生 气 体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0.2mol , 体 积 为 0.2mol×22.4L/mol=4.48L 。 (2) 反 应 的 方 程 式 为 :2N2H4+N2O4═3N2+4H2O,生成 72.0 kg 水时,n(H2O)= =4000mol,则消耗的 n(N2H4)=2000 mol, 联氨的质量为 2000 mol×32 g/mol=64000 g,即 64 kg; (3)①根据 N 原子守恒可求得参加反应的氨的物质的 量,n(NH3)+180 mol=156 mol×2,n(NH3)=132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求得 NO 与 NO2 的物质的量,设为 NO 的物质的量 x,NO2 的物质的量为(180 mol-x),132 mol×3=xmol×2+(180-X) mol×4, x=162 mol,(180 mol-x)=18 mol,NO 与 NO2 体积比为 162:18=9:1; ②根据质量守恒可求得反应后溶液质 量 , 8.90×103g+162 mol×30 g•mol-1+18 mol×46 g·mol-1-156 mol×28 g•mol-1=10220 g , 其 溶 液 体 积 为 =10428 cm3=10428 mL =10.428 L,反应后溶液中剩余溶质氨的物质的量是 ,吸收后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4 mol•L-1; (4)三聚物有两种情况,一种为链状缩合时每生成一摩尔三聚物同时生成 2 摩尔氨气,一种为环状缩合时每 生成一摩尔三聚物同时生成 3 摩尔氨气,根据二聚物物质的量分数为 0.6,则三聚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4,设二聚物的物质的量为 x,链状三聚物的物质的量为 y,环状三聚物的物质的量为 z,则有 2x+3y+3z=120,x+2y+3z=80,x:(y+z)=3:2,解之得 x=30 mol, y=10 mol,z=10 mol。 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专题 3《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在 Al2(SO4)3 和 MgSO4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 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 下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 Al2(SO4)3 与 Mg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6∶1B. 3∶1 C. 2∶1 D. 1∶2 2.某同学胃部不适,医生诊断后让其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 Al(OH)3],该同学在服药期间不宜食用的食品是 (  ) A. 松花皮蛋 B. 醋 C. 面条 D. 稀饭 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钠易与非金属 S,Cl2 等反应 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Na2O C.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D. 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于 100 ℃ 4.某含铬(Cr2 )废水用FeSO4·(NH4)2SO4·6H2O(硫酸亚铁铵)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 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 n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 n(2-x)mol B. 废水中 Cr2 的物质的量为 mol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为 3nxmol D. 在 FeO·FeyCrxO3 中,3x=y 5.向 FeI2、FeBr2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Fe2++ Br2===2Fe3++2Br-,2Fe3++2I-===2Fe2++I2。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线段 BD 表示 Fe3+物质的量的变化 B. 原混合溶液中 FeBr2 的物质的量为 6 mol C. 当通入 2 mol Cl2 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D. 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6.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 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7.向 NaOH 和 Na2CO3 混合溶液中滴加 0.1 mol·L-1 稀盐酸,CO2 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 0~a 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 斜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 +2H+===H2O+CO2↑ C.a=0.3 D. 原混合溶液中 NaOH 与 Na2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Na2CO3 比 NaHCO3 易溶于水 B. Na2CO3 比 NaHCO3 稳定 C. Na2CO3 和 NaHCO3 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D. 物质的量相等的 Na2CO3 和 NaHCO3 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 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银和汞可以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 B. 钠比铜活泼,所以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 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镁,所以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可制得铝 D. 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 NaOH 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 10.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 Na2O2 或 K2O2 颗粒 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 Na2O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Na2O2 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1 B. Na2O2 分别与水及 CO2 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 时,需要水和 CO2 的质量相等 C. Na2O2 分别与水及 CO2 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 Na2O2 的漂白原理与 SO2 的漂白原理相同 1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电解 A. ①③⑤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12.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 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是 (  ) A. Fe(OH)3 Fe2O3 B. Fe(OH)2 Fe2O3 C. Fe(OH)2 Fe(OH)3 D. Fe(OH)2 Fe3O4 13.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 NaCl、MgCl2、FeCl3、Al2(SO4)3 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 AgNO3 B. NaOH C. BaCl2 D. HCl 14.下列关于 Na2CO3 和 NaHCO3 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B.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Na2CO3 C. 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D. 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pH:NaHCO3<Na2CO3 15.将镁、铝合金 10.2 g 溶于 4 mol·L-1 的盐酸 500 mL 里,若加入 2 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得沉淀达到 最大量,则需加入此种氢氧化钠溶液 (  ) A. 1 000 mL       B. 500 mL C. 100 mLD. 1 500 mL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下图表示往某 Na2CO3 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 CO2 的过程: (1)写出 a 点以前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 a 点到 b 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 Na2CO3 溶液中含 mmol Na2CO3,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使溶液中 Cl-和 HCO 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 2∶1,则滴入的稀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等于________mol(用 m 表示)。 17.将 Na 投入 CuSO4 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 (1) 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 ① 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工业炼铝的原料由铝土矿提取而得。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 ② Al-Mg 合金焊接前用 NaOH 溶液处理 Al2O3 膜,其化学方程式为。 焊接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气为(填化学式)。 (2) 航母舰体为合金钢。 ① 舰体在海水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为。 ② 航母用钢可由低硅生铁冶炼而成,则在炼铁过程中为降低硅含量需加入的物质为。 (3) 航母螺旋桨主要用铜合金制造。 ① 80.0 g Cu-Al 合金用酸完全溶解后,加入过量氨水,过滤得白色沉淀 39.0 g,则合金中 Cu 的质量分数为。 ② 为分析某铜合金的成分,用酸将其完全溶解后,用 NaOH 溶液调 pH,当 pH=3.4 时开始出现沉淀,分 别在 pH 为 7.0,8.0 时过滤沉淀。结合题 8 图信息推断该合金中除铜外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还有少量杂质)是提取氧化铝的原料。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金 属 铝 与 氧 化 铁 混 合 点 燃 , 会 发 生 剧 烈 的 反 应 。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举一例该反应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电 解 熔 融 氧 化 铝 制 取 金 属 铝 , 若 有 0.6 mol 电 子 发 生 转 移 , 理 论 上 能 得 到 金 属 铝 的 质 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工业上用某矿渣(含有 Cu2O、Al2O3、Fe2O3、SiO2)提取铜的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Cu2O+2H+=Cu+Cu2++H2O (1)实验操作Ⅰ的名称为    ;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 D 时,用到多种硅酸盐质的仪器,除玻璃棒、酒精 灯、泥三角外,还有    (填仪器名称)。(2)滤液 A 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填离子符号),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 , 检验滤液 A 中存在该离子的试剂为   (填试剂名称)。 (3)金属单质 E 与固体混合物 F 发生的某一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常温下,等 pH 的 NaAlO2 和 NaOH 两份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前者为后者的 108 倍,则两种溶液的 pH=    。 (5)①利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代号)。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精铜作阴极,电解后电解液中 Cu2+浓度减小 d.粗铜精炼时通过的电量与阴极析出铜的量无确定关系 ②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测定粗铜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涉及的主要步骤为称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填缺少的操作步骤,不必描 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21.某同学对 Cu 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研究的问题和过程如下: (1)为探究 Cu(OH)2 是否和 Al(OH)3 一样具有两性,除选择 Cu(OH)2 外,必须选用的试剂为    (填序号)。 a.氨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冰醋酸 (2)为探究不同价态铜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 CuO 粉末加热至 1 000℃以上完全分解成红色的 Cu2O 粉末,该实验说明:在高温条件下,+1 价的 Cu 比+2 价 Cu 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 ② 向 Cu2O 中 加 适 量 稀 硫 酸 , 得 到 蓝 色 溶 液 和 一 种 红 色 固 体 , 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1 价 Cu 比+2 价 Cu 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 (3)为了探究氨气能否和氢气一样还原 CuO,他根据所提供的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画),装置 A 产生 氨气,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    →    →    →    →    →h。 ①实验开始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K,发现浓氨水没有滴下,如果各仪器导管均没有堵塞,则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装置 B 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装置 E 中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无颜色变化,点燃 的 镁 条 可 以 在 其 中 燃 烧 , 则 B 装 置 中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 C 中的球形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溶解 Al(OH)3 耗碱 10 mL,则生成 Al(OH)3 耗碱为 30 mL,生成 Mg(OH)2 耗碱(50-30)mL,故 Al3 +与 Mg2+浓度之比 1∶1,则 Al2(SO4)3 与 Mg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2。 2.【答案】B 【解析】该同学服用胃舒平的主要目的是中和体内的胃酸,而醋具有酸性,能与服用的胃舒平反应,故服 药期间不宜食用醋。选 B。 3.【答案】B 【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Na2O2,只有在常温下才生成 Na2O。 4.【答案】A 【解析】nmol FeO·FeyCrxO3 中铬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nxmol,由铬原子守恒得 Cr2O72-的物质的量为 mol,B 正确;nmol FeO·FeyCrxO3 中铁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ny)mol,由铁原子守恒得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 (n+ny)mol,A 错误;反应中铬元素的化合价由+6 价降低为+3 价,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升高为+3 价,所以反 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为 3nx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得 ny=3nx,则 y=3x,故 C、D 正确;选 A。 5.【答案】B 【解析】通过题给信息可知,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2I-+Cl2===I2+2Cl-,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在 AB 段发生反应 2I-+Cl2===I2+2Cl-,所以 n(I-)=2 mol;在 BD 段,发 生反应 2Fe2++Cl2===2Fe3++2Cl-,故原溶液中 n(Fe2+)=4 mol,所以 A 项正确;从 D 开始发生反应 2Br -+Cl2===Br2+2Cl-,所以原溶液中 n(Br-)=6 mol,所以 B 错误,D 正确;对于 C 项,根据发生反应的 先后顺序判断,也正确。选 B。 6.【答案】B 【解析】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B 错误。 7.【答案】C 【解析】向 NaOH 和 Na2CO3 混合溶液中滴加 0.1 mol·L -1 稀盐酸,发生的反应依次为:OH-+H+ ===H2O,CO +H+===HCO ,HCO +H+===CO2↑+H2O,据此可以解答。在 0~a 范围内,发生的 反应应该是 OH-+H+===H2O,CO +H+===HCO ,不只发生中和反应,A 错误;ab 段发生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HCO +H+===CO2↑+H2O,B 错误;从图像知生成 CO20.01 mol,根据方程式 HCO +H+ ===CO2↑+H2O 可知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故 a=0.3,C 正确;根据方程式和图像可知 Na2CO3 的物质的量是 0.01 mol,共计消耗盐酸 0.02 mol,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是 0.04 mol-0.02 mol=0.02 mol,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因此原混合液中,NaOH 与 Na2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D 错误。选 C。 8.【答案】D 【解析】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物质的量相等的 Na2CO3 和 NaHCO3 所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分别与 足量盐酸反应得 C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D 错误。 9.【答案】A 【解析】A 项,因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很大的关系,银和汞是不活泼金属,可以用热分解的 方法冶炼,正确;B 项,钠属于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所以钠与硫酸铜溶液不会置换出铜,而 生成氢氧化铜,错误;C 项,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错误;D 项,根据原电池原理, 镁条、铝片和稀 NaOH 溶液形成的原电池,铝片作负极,镁条作正极,不能说明镁比铝活泼,错误。选 A。 10.【答案】C 【解析】Na2O2 的电子式为 ,故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2,A 错误;生成相同量的 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质量不同,B 项错;由得失电子守恒知二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 量相同,C 项正确;Na2O2 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SO2 易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的物质, 故二者原理不同,D 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A 正确;B 错误,S 点燃只会生成 SO2;C 错误,电解 CuCl2 溶液应得到 H2、Cl2、Cu(OH)2,得 不到单质 Cu;D 错误,FeCl3 会水解,加热 FeCl3 溶液最终应得到 Fe(OH)3。 12.【答案】B 【解析】铁与稀硫酸生成 FeSO4,再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Fe(OH)2,在空气中加热 Fe(OH)2,铁元 素被氧化为+3,最后所得红棕色残渣为 Fe2O3。 13.【答案】B 【解析】加入 NaOH 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的为 MgCl2、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FeCl3,先产生白 色沉淀,后沉淀随 NaOH 溶液的加入而溶解的是 Al2(SO4)3,无现象发生的是 NaCl。 14.【答案】B 【解析】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15.【答案】A 【解析】生成最大量沉淀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NaC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Na+)=n(Cl-)=n(NaOH)=n(HCl),故 V(NaOH)=(4 mol·L-1×500 mL)/2 mol·L-1= 1 000 mL,A 正确;选 A。 16.【答案】(1)CO +H+===HCO (2)HCO +H+===CO2↑+H2O (3) m 【解析】解答本题应该先明确 a,b 两点代表的意义。a 点以前加入的盐酸没有产生 CO2,这说明加入的盐 酸只是把 CO 转变成为 HCO ;b 点开始,再加入盐酸也不会产生 CO2 气体,说明 HCO 已全部与 H+ 结合生成了 CO2 和 H2O。第(3)问要使 n(Cl-)∶n(HCO )=2∶1,即 n(Cl-)>n(HCO ),如仅发生 Na2CO3+ HCl===NaCl+NaHCO3 这一反应,这时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 HCO 的物质的量,所以,此时必 须是部分 HCO 与 H+结合转化成了 CO2 和 H2O。Na2CO3+HCl===NaCl+NaHCO3 mmol  mmol mmol mmol NaHCO3+HCl===NaCl+CO2↑+H2O nmol  nmol  nmol 这时,溶液中的 HCO 的物质的量为(m-n)mol,Cl-的物质的量为(m+n)mol。 依题意:(m-n)×2=(m+n),解得:n= mol。 所以这时溶液中的 Cl-的物质的量为:mmol+nmol=mmol+ mol= mmol。 此问也可依据电荷守恒进行求解,最终溶液中有 Na+,Cl-,HCO ,由电荷守恒有:n(Cl-)+n(HCO )= n(Na+)=2m。又因为 n(Cl-)∶n(HCO )=2∶1,求解可得 n(Cl-)= mmol。 17.【答案】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2Na+2H2O+Cu2+===Cu(OH)2↓+2Na++H2↑ 【解析】略 18.【答案】(1)①第三周期第ⅢA 族 CO2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Ar(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吸氧腐蚀 ②CaCO3 或 CaO (3)①83.1%  ②Al,Ni 【解析】(1)①开始,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过滤,得到 NaAlO2 溶液,然后通入过量 CO2 气 体,得到 Al(OH)3 沉淀,Al(OH)3 加热分解得 Al2O3。②Al2O3 是两性氧化物,能和 NaOH 溶液反应;焊接 时,应选用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而不选用 N2,因为 Mg 和 N2 反应生成 Mg3N2; (2)①海水酸性较弱,所以舰体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②CaCO3 CaO+CO2↑,CaO+SiO2 CaSiO3,所以应加入 CaCO3 或 CaO 降低硅含量; (3)①Al ~ Al3+~Al(OH)30.5 mol 0.5 mol Cu 的质量分数为 ×100%≈83.1%; ②溶解铜合金的酸应为 HNO3,根据在 pH=3.4 时开始出现沉淀,说明合金中一定不含铁,一定含铝;在 pH=7.0 时,过滤出的沉淀为 Cu(OH)2,Al(OH)3,在 pH=8.0 时,过滤出的沉淀为 Ni(OH)2,所以铜合金 中还一定含有 Ni。 19.【答案】(1)Al2O3+2OH-===2AlO +H2O (2)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或 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3)2Al+Fe2O3 Al2O3+2Fe 焊接钢轨 (4)5.4 g 【解析】(1)工艺流程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 +H2O。 (2)工艺流程第③步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或2NaAlO2+CO2 +3H2O===2Al(OH)3↓+Na2CO3。 (3)铝粉和氧化铁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2Al+Fe2O3 Al2O3+2Fe。可用于焊接钢轨。 (4)由 知,若转移 0.6 mol 电子,理论上生成 Al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即 5.4 g。 20.【答案】(1)过滤 坩埚 (2)Fe2+ 2Fe3++Cu====2Fe2++Cu2+ KSCN 溶液和新制氯水 (3)2Al+Fe2O3 Al2O3+2Fe (4)11 (5)①b、c ②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解析】本题的关键点是固体混合物 B 的成分,根据溶解性可知,SiO2 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故固体混合物中 有SiO2,结合信息可知Cu2O与稀盐酸反应可以产生铜,因Fe3+的氧化性能够氧化铜:2Fe3++Cu====Cu2++2Fe2+, 则滤液成分为 Al3+、Fe2+、Cu2+。(4)假设二者的 pH 为 a,NaAlO2 溶液呈碱性是因 Al 水解导致的,故该溶液中水电离的 OH-浓度为 10a-14mol·L-1,NaOH 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的 OH-浓度为 10-amol·L-1。10a-14/10-a=108,则 2a-14=8,a=11。 (5)①电解过程中电能除转化为化学能外,还转化为热能,a 错误;电解精炼粗铜,粗铜应为阳极,故与电源正极 相连,发生氧化反应,b 正确;电解时,粗铜中的活泼金属铁也放电,而阴极只有 Cu2+得电子,故溶液中的 Cu2+浓 度略有降低,c 正确;根据电子守恒,阴极析出的铜物质的量是转移电子数的 1/2。 ②粗铜是铁和铜的混合物,因浓硫酸不能完全溶解铁、浓硝酸和稀硝酸能够与铜反应,故应利用蒸馏水将浓 硫酸稀释,然后利用稀硫酸溶解铁。 21.【答案】(1)b、c (2)①稳定 ②Cu2O+2H+=Cu2++Cu+H2O 不稳定 (3)g f b c d e(b、c 位置可互换) ①没有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②3CuO+2NH3 3Cu+N2+3H2O ③防倒吸。 【解析】(1)为证明 Cu(OH)2 显两性,须分别使其与强酸和强碱溶液作用,若均发生溶解,则证明 Cu(OH)2 显两 性。应选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2)①将 CuO 粉末加热至 1 000℃分解为 Cu2O,说明 1 000℃下 Cu2O 比 CuO 更稳定。②Cu2O 中加适量稀硫 酸,得到蓝色溶液是硫酸铜溶液,生成的红色固体为单质铜,故离子方程式为 Cu2O+2H+====Cu2++Cu+H2O。 (3)氨气还原 CuO 的实验,A 用以制取氨气,经 D 碱石灰干燥,在 B 中反应,反应后的气体经 C 洗去剩余的氨气, 用 E 收集生成的气体。所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 a→g→f→b→c→d→e→h(b、c 位置可互换)。 ①分液漏斗的上口不与大气相通时,内部液体也不容易流出。 ② 氨 气 与 氧 化 铜 反 应 生 成 的 无 色 无 味 气 体 是 氮 气 , 另 有 水 生 成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3CuO+2NH3 3Cu+N2+3H2O。 ③装置 C 的球形漏斗可防止因氨气极易溶于水而导致的倒吸。 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专题 4《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下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 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 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2.KCl 溶液中混有 K2S、KI,为了除去杂质并将它们逐一分离,选用如下操作:①通入 Cl2;②加碘水;③ 用 CCl4 萃取;④过滤;⑤分液,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①③⑤ C. ⑤②①④③ D. ④⑤③②① 3.检验氨气可选用(  ) A.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 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5.下列有关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或描述正确的是 (  ) A. 硫黄矿制备硫酸经历两步:S SO3 H2SO4 B. 酸雨与土壤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后,硫元素以单质的形式进入土壤中 C. 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 SO2 排放,发生的反应为 2CaCO3+2SO2+O2===2CO2+2CaSO4 D. 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 CuS 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 6.把 3 体积 NO2 气体依次通过①饱和 NaHCO3 溶液;②浓硫酸;③Na2O2 后(假设每一步的反应都是充分 的),再用排水法收集残留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是 (  )。 A. 1 体积 NO B. 1 体积 NO2 和 体积 O2 C. 体积 O2 D. 体积 NO 7.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 A. 酸性 B. 脱水性 C. 强氧化性 D. 吸水性 8.有 a、b、c、d、e 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 a、b、c、d、e 依次可能是(  )A. O2、NO、HCl、NH3、CO2 B. O2、NO、NH3、HCl、SO2 C. NO、O2、NH3、HCl、SO2 D. HCl、CO2、NH3、H2S、CH4 9.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 NO2 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10.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 用 SO2 漂白纸浆和草帽辫 B. 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 高温下用焦炭还原 SiO2 制取粗硅 D. 用 Na2S 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 11.下列四种物质中,不能与水发生反应,但能与碱发生反应的是(  ) A. Cl2 B. CO2 C. NO D. SiO212.将贮满某种干燥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滴有酚酞的水中,轻轻摇晃后,水可以充满试管且溶液变成红色.该 气体可能是(  ) A. NO2 B. N2 C. SO2 D. NH3 13.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加入有色布条,片刻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 Cl2 存在 B. 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 Cl2 存在 C. 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有 Cl-存在 D. 加入 NaOH 溶液,氯水的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 HClO 存在 14.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15.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 不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1)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CO2(H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无论是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来看,还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人类使用硅酸盐产品(陶瓷等)的历史已经快一万年了,但在 1823 年才获得单质硅,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 斯用金属钾还原 SiF4 获得单质硅,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制取方法和条件的不同,得到的单质硅形态不同,其性质也不同。①用铝热法还原氟硅酸钾制得较纯净的晶体硅:4Al+3K2SiF6 3Si+2KAlF4+2K2AlF5,关于该反 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Al 是还原剂 B. 氧化产物只有 KAlF4 C. 每转移 6NA 个电子,得到 42 g Si D. Al 元素在 KAlF4 和 K2AlF5 中化合价不同 ②用白砂子与镁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得到无定形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定形硅和晶体硅的结构有很大的差别,无定形硅为棕色粉末,而晶体硅是纯灰色、不透明而有光泽的 等 轴 八 面 晶 体 , 无 定 形 硅 的 化 学 性 质 比 晶 体 硅 活 泼 得 多 。 通 过 上 述 描 述 你 能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硅 在 炼 钢 时 用 作 脱 氧 剂 , 还 原 在 冶 炼 过 程 中 所 形 成 的 FeO ,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野外,为了迅速得到氢气,用硅粉与干燥的Ca(OH)2和NaOH混合,并加强热,即可迅速得到H2、Na2SiO3、 CaO。这种混合物叫做生氢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单晶硅制作的半导体元件表面镀膜,使各元件之间彼此绝缘,以防短路,表面氧化(生成一氧化硅)技术 前景广阔。以上信息说明一氧化硅具有________性,用电解法对硅表面处理生成 SiO 薄膜时,硅应作电解 池的________极。 (6)硅橡胶是一种耐高温、低温,耐油,化学性质稳定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于制造卫星部件、人体器官等。 现以 为原料合成硅橡胶( ),需要发生反应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18.工业上用 Cl2 与碱制漂白粉、漂粉精及漂白液。请回答下面问题: (1)工业上将氯气制成漂粉精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制漂粉精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又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生石灰 B.漂白粉 C.NaOH D.Na2SO3 (3)写出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漂白粉+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________反应; 漂白粉+浓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________反应。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ⅰ.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ⅱ.粗硅与干燥 HCl 气体反应制得 SiHCl3: Si+3HCl SiHCl3+H2 ⅲ.SiHCl3 与过量 H2 在 1 000~1 100 ℃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 SiHCl3 能与 H2O 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ⅰ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硅与 HCl 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 SiHCl3(沸点 33.0 ℃)中含有少量 SiCl4(沸点 57.6 ℃)和 HCl(沸点 -84.7 ℃),提纯 SiHCl3 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用 SiHCl3 与过量 H2 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 B 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C 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 D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D 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 保 证 制 备 纯 硅 实 验 的 成 功 , 操 作 的 关 键 是 检 查 实 验 装 置 的 气 密 性 , 控 制 好 反 应 温 度 以 及 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试样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需再加入的试剂(填写字母代 号)是______________。 a.碘水 b.氯水 c.NaOH 溶液 d.KSCN 溶液 e.Na2SO3 溶液 20.工业上可用铜屑和浓硝酸为原料制取硝酸铜。在实际生产中,先把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再跟用等体积水 稀释的浓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宜于用铜屑直接与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硝酸用等体积水稀释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得到硝酸铜晶体,应选用________。 (4)反应中硝酸表现出________性。 21.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制取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 题. (1)若用装置①制取 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 要测定生成的 NH3 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 是. (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收集装置应选择(填装置序号). 证明氨气已收集满的操作是检验装置②的气密性的方法是(3)若用下列各种试 剂组合(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制取氨气的对比实验,测出氨气的体积 (标准状况)如下表: 从表中数据分析,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最高的是, 其原因是.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装置图,可知氨气和氯气接触时发生反应:4NH3+6Cl2=2NH4Cl+4HCl+N2,烧瓶中出现白烟,A 正确。氯气为黄绿色气体,不可能出现红棕色气体,B 错误。该反应中氨气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 还原性,C 正确。烧杯中的氢氧化钠可以吸收多余的有害气体,D 正确。 2.【答案】B 【解析】还原性 S2->I-,故先加入碘水,碘置换出硫;过滤除去硫后,在滤液中通入氯气,氯置换出碘, 用 CCl4 萃取碘后分液,最后得到 KCl 溶液。选 B。 3.【答案】D 【解析】检验氨气的方法: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氨气能和浓盐酸反应生 成白烟,D 正确;选 D。 4.【答案】A 【解析】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能使环境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A 正确。石英的成分是 SiO2,SiO2 能 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所以不能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B 错误。潮湿的氯气能与 生石灰反应,所以不能用生石灰干燥氯气,C 错误。AlCl3 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也就无法制铝, D 错误。 5.【答案】C 【解析】A 项,用硫黄制硫酸时,第一步只能将硫氧化成 SO2;B 项,酸雨与土壤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后, 硫元素以 SO 的形式进入土壤中;D 项,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 CuS 的溶解度比 ZnS 的小。选 C。 6.【答案】C 【解析】3 体积的 NO2 通过饱和 NaHCO3 溶液,发生的反应有 3NO2+2NaHCO3===2NaNO3+H2O+NO+ 2CO2,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后除去 H2O,通过 Na2O2 时发生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此时剩 余气体为 1 体积 O2 和 1 体积 NO,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生反应 4NO+3O2+2H2O===4HNO3,显然 O2 过量, 剩余 体积 O2。选 C。 7.【答案】A【解析】浓硫酸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浓硫酸先表现出吸水性,该过程放出的热量又促进浓硫酸 把蔗糖脱水炭化,表现出脱水性,生成的碳又被浓硫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使体积迅速 膨胀,表现出氧化性。选 A。 8.【答案】C 【解析】a 和 b 混合后气体变成红棕色,可知 a 和 b 分别为 NO、O2 中的一种;b 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 浑浊,则 b 为 O2,a 为 NO;c 和 d 混合产生白烟,则 c 和 d 分别为 NH3、HCl 中的一种;c 通入少量溴水 中使溴水变成无色透明液体,则 c 为 NH3,d 为 HCl;e 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e 通 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 e 为 SO2。选 C。 9.【答案】C 【解析】NO2 的密度大于空气,当试管口向上收集 NO2 气体时,应采用“长管进气,短管出气”装置。选 C。 10.【答案】B 【解析】SO2 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和草帽辫,A 正确;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 CaSO4 微溶,会附 着在水垢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B 错误;高温下焦炭与 SiO2 发生反应:2C+SiO2 Si+2CO↑制取 粗硅,C 正确;S2-能与 Cu2+和 Hg2+形成沉淀,D 正确;选 B。 11.【答案】D 【解析】A、B 项均能与水、碱反应,C 项不能与水、与碱反应.选 D。 12.【答案】D 【解析】酚酞遇碱变红色,将贮满某种干燥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滴有酚酞的水中,轻轻摇晃后,水可以充满 试管且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该气体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D 正确。选 D。 13.【答案】B 【解析】A 项,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水中含有的 HClO 具有强氧化性,故该项错误。C 项,由 于加入盐酸酸化的过程中引入了 Cl-,所以根据生成白色沉淀无法说明氯水中是否存在 Cl-,故该项错误。D 项,因 Cl2,HCl 和 HClO 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所以加入 NaOH 溶液时氯水颜色消失不能说明其中有 HClO 存在,故该项错误。 14.【答案】A【解析】 A 项,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NO2 气体,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可研究温度对 2NO2N2O4 平 衡的影响,正确;B 项,铂是一种金属,它散热快,容易使所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错误;C 项,研究 催化剂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应该采用相同浓度的 H2O2,错误;D 项,因为 KMnO4 具有很强的氧化 性,弱还原性的物质也能与它反应,该反应只能证明 SO2 具有还原性,而不是强还原性,错误。选 A。 15.【答案】A 【解析】①错误,NO 与 H2O 不反应,不会生成 NH3;②正确,Fe 与水蒸气反应产生 H2,H2 还原 Fe2O3 生成 Fe; ③错误,NaAlO2 溶液与过量 CO2 反应生成的是 Al(OH)3 沉淀而不是 Al2O3;④正确,Na2O2 与 CO2 反应生成 O2,Na 与 O2 在加热条件下生成 Na2O2,①③错误,答案选 A。 16.【答案】(1)通过盛有浓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2)通过盛放灼热 CuO 的硬质玻璃管 (3)通过盛放灼热铜 网的硬质玻璃管 (4)通过饱和 NaHCO3 溶液或酸性 KMnO4 溶液 (5)通过饱和 NaHCO3 溶液 (6)通过 CuSO4 溶液 【解析】 17.【答案】(1)4K+SiF4===Si+4KF (2)①AC ②2Mg+SiO2 Si+2MgO ③晶体结构对称的单质比无定形单质稳定 (3)CaO+2FeO+Si 2Fe+CaSiO3 (4)Si+2NaOH+Ca(OH)2 Na2SiO3+CaO+2H2↑ (5)电绝缘 阳 (6)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缩聚反应 【解析】(1)K 可与 SiF4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Si 和 KF。 (2)①在反应 3Si+2KAlF4+2K2AlF5 中 Al 是还原剂,KAlF4 和 K2AlF5 都 是氧化产物;每转移 12 mol 电子,生成 3 mol Si,所以转移 6NA 个电子,得到 42 g Si;在 KAlF4 和 K2AlF5 中 Al 均为+3 价。 ②Mg 在高温下置换出 SiO2 中的硅。(3)FeO 与 Si 反应生成 Fe 和 SiO2,SiO2 与加入的生石灰反应生成 CaSiO3 随钢渣被除去。 (4)由题意可知 Si 与 Ca(OH)2、NaOH 混合物加强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a(OH)2+2NaOH CaO +Na2SiO3+2H2↑。 (5)利用 SiO 的绝缘性使元件之间不发生短路或击穿;由 Si 到 SiO 的过程是氧化反应,电解时 Si 应作阳极。 18.【答案】(1)漂粉精比 HClO(Cl2)稳定,且便于贮存和运输 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2)B (3)Ca(ClO)2+2HCl===CaCl2+2HclO 复分解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氧化还原 【解析】 19.【答案】(1)SiO2+2C Si+2CO↑ (2)分馏(或蒸馏) (3)①浓硫酸 使滴入烧瓶中的 SiHCl3 气化 ②有固体物质生成 在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 SiHCl3+H2 Si+3HCl ③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④bd【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粗硅可以用碳还原二氧化硅的办法来制得,故反应方程式为 SiO2+2C Si +2CO↑。 (2)因 HCl 易溶于水,而 SiHCl3 与 H2O 强烈反应,故提纯 SiHCl3 的方法只能在无水的条件下利用它们的沸 点不同,采用分馏的方法进行。 (3)①因 SiHCl3 与水强烈反应,故 A 中产生的 H2 必须干燥,故 B 中的液体一定为浓 H2SO4,且 C 中烧瓶 需加热,其目的是使 SiHCl3 气化,加快与 H2 的反应。②根据题给信息石英管中产生的物质应为硅,故 D 中现象应有固体产生,由题给信息,制纯硅的反应条件为 1 000~1 100 ℃,此温度下普通玻璃容易软化。③ 因高温下 H2 与 O2 容易反应而爆炸,故还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④铁与盐酸反应产生 Fe2+,其检验方法 常常采用先将 Fe2+氧化为 Fe3+然后再加入 KSCN 溶液看是否变血红色来检验。 20.【答案】(1)铜与硝酸直接反应会有氮的氧化物生成,既产生污染,又降低硝酸的利用率;铜屑在空气 中灼烧生成 CuO,CuO 与 HNO3 反应没有氮的氧化物生成,既避免了污染,又提高了硝酸的利用率 (2)浓硝酸易挥发、不稳定,对设备腐蚀严重 (3)结晶法(或重结晶法) (4)酸 【解析】(1)铜与硝酸直接反应会有氮的氧化物生成,既产生污染,又降低硝酸的利用率;铜屑在空气中灼 烧生成 CuO,CuO 与 HNO3 反应没有氮的氧化物生成,既避免了污染,又提高了硝酸的利用率。 (2)浓硝酸易挥发、不稳定,对设备腐蚀严重,稀硝酸挥发性小,且稀硝酸和氧化铜反应同样生成硝酸铜。 (3)由于得到的是硝酸铜溶液,因此要得到晶体需浓缩结晶。(4)硝酸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水, 没有化合价变化,因此体现了硝酸的酸性。 21.【答案】(1)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③⑦;氨气和该液体不能反应、氨气 不能溶于该液体、该液体不能挥发; (2)CaO 或(NaOH 或碱石灰);浓氨水(或浓 NH4Cl 溶液); 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 在橡胶管处接上导气管,关闭分液 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槽中,用热毛巾捂着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导气管末端 有气泡冒出,移开热毛巾(或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导气管末端有一段水柱(或关闭装置②的止水夹和分 液漏斗活塞,从分液漏斗的上端注入一定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若漏斗中的水滴入烧瓶中的速率逐 渐减慢至不再滴入,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⑥;因为 NH4Cl 受热易分解,生成的部分 NH3 和 HCl 又重新结合生成 NH4Cl;而用 Ca(OH)2 反应产生的水较多,吸收的 NH3 较多,所以用 CaO 和(NH4)2SO4反应产率最高 【解析】(1)该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所以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 为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要测定氨气的体积,可以采用排液体的方法测量, 所以应选择③⑦,且氨气和该液体不能反应、氨气不能溶于该液体、该液体不能挥发, (2)浓氨水易 挥发,浓氨水滴入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能够促进氨水的挥发,可以用来制 备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选择向下排气法收集,所以应选择⑥,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据此可以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 检验②气密性方法:在橡胶管处接上导气管,关闭分液 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槽中,用热毛巾捂着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导气管末端 有气泡冒出,移开热毛巾(或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导气管末端有一段水柱(或关闭装置②的止水夹和分 液漏斗活塞,从分液漏斗的上端注入一定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若漏斗中的水滴入烧瓶中的速率逐 渐减慢至不再滴入,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依据氮元素守恒计算生成氨气物质的量,5.4 g NH4Cl (s)物质的量 = 0.1 mol,5.4 g (NH4)2SO4(s)物质的量=0.04mol,结合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计算分析: ①Ca(OH)2NH4Cl 反应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60%; ②NaOH NH4Cl(s)反应实验室制 氨气的产率=70%; ③CaO NH4Cl 反应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80%; ④Ca(OH)2(NH4)2SO4,反应 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76%; ⑤NaOH(NH4)2SO4,反应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87%; ⑥CaO(NH4) 2SO4,反应实验室制氨气的产率=97.8%; 所以生成氨气的产率最高的是⑥,原因是因为 NH4Cl 受热易 分解,生成的部分 NH3 和 HCl 又重新结合生成 NH4Cl;而用 Ca(OH)2 反应产生的水较多,吸收的 NH3 较多,所以用 CaO 和(NH4)2SO4 反应产率最高; 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专题 5《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最外层有 6 个电子,Y 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 最强的元素,Z 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 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 B.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 C. 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 D.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2.() 1H、 1H、 1H、H+、H2 是(  ) A.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的粒子 B. 五种氢元素 C. 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 氢的五种同位素 3.早在 2007 年 3 月 21 日,我国就公布了 111 号元素 Rg 的中文名称。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是(  ) A. 钅仑 第七周期 B. 镭 第七周期 C. 铼 第六周期 D. 氡 第六周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ⅡA 族 B. 主族元素 X、Y 能形成 XY2 型化合物,则 X 与 Y 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2 或 5 C.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 D.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任何元素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 、 互为同位素, 2 与 2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常温下,4.48 L 2 含有 8NA 个中子(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 O2-、Mg2+、Ne 的结构示意图都可以用 表示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 HClO 的电子式:HB.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丙醛的结构简式:CH3CH2COH D. 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 2H++CO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①CaCl2 和 Na2S ②Na2O 和 Na2O2 ③CO2 和 CS2 ④HCl 和 NaOH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关于 Fr 的预言错误的是(  ) A. 在碱金属单质中它的熔点最低 B. 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 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 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 Fr2O 的氧化物 D. 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9.下列涉及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12C,14C,C60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金属氧化物存在酸性氧化物 D. N2O3 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 N2O3 是电解质 10.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 Ti 和 Ti 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 Ti 和 Ti 原子中均含有 22 个中子B. Ti 与 Ti 为同一核素 C. Ti 和 Ti 互称同位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 4 纵行 D. 分别由 Ti 和 Ti 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11.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 Z 位于同一主族,Y 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 也能与 NaOH 溶液反应,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之和为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 Y 元素的可溶性盐溶于水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 Z 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Cl,C 项错误;HCl 的 水溶液为盐酸,HCl 是强酸,0.1 mol·L-1 盐酸的 pH=1,D 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A.根据 X、Y、Z、W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W 处于同主族,Y 的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 W 的强,正确;B.W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Y 的原子序数的 2 倍,例如 Y 是 O,W 是 S,正确;C.Y 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例如 Cl-)比 X 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S2-)半径小,错误;D. 若 Z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只能是硫酸,则 W 元素的单质一定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正确。 13.【答案】A 【解析】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稀有气体单质如 Ne、He 的构成微粒为原子,所以 Ne、He 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共价键,A 正确;甲酸(HCOOH)中含两个氢原子,但甲酸为 一元酸,B 错误;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为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C 错误;N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但是 N2 中 N≡N 的存在,使 N2 的活泼性较差,D 错误。 14.【答案】C 【解析】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 Cl>C,则酸性 HClO4> H2CO3,A 错误;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失去电子能力减弱,B 错误; 同一主族,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去电子,所以 K 与水反应比 Na 与水反应更剧烈,C 正确;离子化合物 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 NaOH,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D 错误。15.【答案】C 【解析】根据 B,C 的化合价及原子半径可知其分别是 C,Si。二者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8,则 A 与 D 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1,分析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 5 和 6。根据化合价信息可知四种元素都有 +4 价,再结合原子半径可知 A,D 分别是 S,N,故 A 正确。C 可从 SiO2 中置换出 Si,B 正确。C、Si 的最高价含氧酸都是弱酸,C 错误。氮元素形成的铵盐中含有离子键,D 正确。 16.【答案】(1)六 ⅣA 弱 (2)PbO4+4HCl(浓) PbCl2+Cl2↑+2H2O (3)PbO+ClO-===PbO2+Cl-Pb2++2H2O-2e-===PbO2↓+4H+石墨上包上铜镀层 Pb2++2e-===Pb↓ 不能有效利用 Pb2+ (4)根据 PbO2 PbOx+ O2↑,有 ×32=239×4.0% x=2- =1.4。 根据 mPbO2·nPbO, =1.4, = = 。 【解析】(1)由碳位于第二周期ⅣA 族结合信息推出铅的位置;又由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酸性; (2)PbO2 与浓盐酸反应得到黄绿色的氯气,联想实验室制氯气写出化学方程式; (3)依题给信息知,反应物 PbO 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 PbO2,由于 Pb 化合价升高,故另一生成物为 Cl 化 合价降低得到的 Cl-;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 Pb2+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 PbO2,同时考虑盐溶液水解得到 的强酸性环境;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即氧化性强的 Cu2+得到电子生成铜;若电解液中不加入 Cu(NO3)2, 阴极发生的则是 Pb2+得电子变为 Pb,这样就不能有效利用 Pb2+; (4)根据题意 PbO2 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 PbO2 PbOx+  O2↑,减少的质量是氧气的质量,再利 用质量关系计算。 17.【答案】(1)三 ⅣA 族 (2)1s22s22p3 1 (3)>  < (4)2H++NO +e-===NO2↑+H2O 正 常温下铝在浓 HNO3 中发生钝化,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反应【解析】(1)Si 是 14 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 族,(2)N 为 7 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式为:1s22s22p3;Cu 为 29 号元素,其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依次为 2、8、18、1,最外层有 1 个电子。 (4)0-t1 时,Al 表面被氧化发生钝化,Al 作负极,Cu 作正极,正极反应为 2H++NO +e-===NO2↑+ H2O;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做定向移动;t1 时铝表面在浓 HNO3 中全部钝化后,氧化膜阻止了铝 的进一步氧化,然后铜作负极,电流方向发生变化。 18.【答案】(1)1 (2)   (3)①高 ②SiO2+2OH-===SiO +H2O 原子晶体 ③NaCl,NaClO,Na2CO3 (4)3950 【解析】(3)①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晶格能有关系,形成离子键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 键越强,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镁离子的半径小于钡离子,故氧化镁的晶格能大于氧化钡的晶格能,则 氧化镁的熔点高;②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用强碱溶液除去二氧化硅;二氧化 硅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原子晶体;③氧化镁、炭粉和氯气制备 氯化镁,另一生成物可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则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它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过量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4)根据化学方程式 3H2+N2 2NH3,结合已知可 知 N2 不足,则最多生成的 NH3 的物质的量为 ×2,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最终生成碳酸氢铵的质量 为 ×2×79 g·mol-1=3 950 000 g=3950 kg。 19.【答案】(1)b (2)氩 Na+(或钠离子) (3)MgO 的熔点高,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生产成本 AlCl3 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难导电 (4) SiCl4(g)+2H2(g) Si(s)+4HCl(g) ΔH=+0.025akJ·mol-1 (5)b (6)4KClO3 KCl+3KClO4【解析】(1)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离子半径不一定减小, 如 r(Na+)<r(Cl-),a 错误;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 正确;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c 错误;单质的熔点不一定 降低,如 Na 的熔点低于 Mg、Al 等的熔点,d 错误。(2)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次外层 电子数为 8,故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也为 8,该元素为氩;简单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对应单质的还 原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第三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Na,因此 Na+的氧化性最弱。(3)由题给 数据表知,MgO 的熔点比 MgCl2 的熔点高,MgO 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成本;AlCl3 是共价化合物, 熔融态时不电离,难导电,故冶炼铝不能用电解 AlCl3 的方法。(4)SiCl4 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由 SiCl4 制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l)+2H2(g) Si(s)+4HCl(g),生成 1.12 kg 即 40 mol 纯硅吸收 akJ 热量,则生成 1 mol 纯硅需吸收 0.025akJ 热量。(5)NH3 是碱性气体,既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也不能用 P2O5 干燥;HI 是具有还原性的酸性气体,可用 P2O5 干燥,但不能用浓硫酸干燥;SO2、CO2 既 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 P2O5 干燥,综上分析,正确答案为 b。(6)KClO3(Cl 的化合价为+5 价)受热分解 生成的无氧酸盐是 KCl,另一含氧酸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必须比+5 价高,可能为+6 价或+7 价,若为+ 6 价,形成的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可能为 1∶1,只能是+7 价,故该含氧酸盐为 KClO4,据此可写出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20.【答案】(1)验证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2)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等 镁带、钠、铝条、新制氯水、新制硫化氢饱和溶液、 2 mol·L-1 的盐酸、NaOH 溶液、蒸馏水、酚酞、AlCl3 溶液 (3) (4)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 (5)Na、Mg、Al、S、Cl 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 1、2、3、6、7,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6)方案一:测定 0.1 mol·L-1 的 Na2SiO3 溶液、Na3PO4 溶液的 pH,由此判断两种盐溶液的水解能力,得出 硅酸、磷酸两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进而得出硅、磷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 方案二: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磷酸溶液,可发生反应生成硅酸沉淀。 【解析】该题综合性很强,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并且以实验方案设计的形式考查学 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要认真审题,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 识,系统分析,填出(3)表中内容。再结合实验要求,得出实验目的、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综合分析,得 出实验结论。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分析(5)。可通过比较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或最高价含氧酸 的钠盐的水解程度大小等方法来证明 S 和 P 的非金属性强弱。 21.【答案】(1)探究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试管 胶头滴管 (3) (4)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5)①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逐渐减弱 ②F2 在冷暗处就可以与 H2 剧烈反应而爆炸,而 Cl2 与 H2 只有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 HF 比 HCl 稳定或 F2 能与 H2O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O2,而 Cl2 不能(任意写一种) 【解析】(1)元素周期律包括同一周期与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药品不难看出,该 学生想以同族元素为例,设计实验验证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本实验属于试管试验,主要使用 试管和胶头滴管。(3)根据提供的药品,显然是用 Cl2、Br2、I2 之间的置换反应来证明 Cl、Br、I 三种元素 的非金属性的强弱。(4)通过实验事实可以证明 Cl、Br、I 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进而可以说明同一 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5)①该题应该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大小来回答。②一般来说,置换反应能直接说明两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但 F2 过于活泼,不好直接置换 Cl2,只能 用间接的证据。如可从它们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水反应能否置换出 O2,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等方面证明。 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专题 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铝是一种高能量载体,是开发电池的理想电极材料.如图所示的室温铝二次电池,采用有机阳离子 (EMlm)和 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为电解液,有关反应为Al+Mn2O4 AlM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放电时,AlCl4﹣向 Y 极扩散  B. 电池放电时,X 是正极  C. 电池充电时 X 极的反应为:4Al2Cl7 ﹣+3e﹣=Al+7Cl4 ﹣  D. 铝作为负极材料的比能量高于锂 2.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0) ② 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 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D. 答案 D 3.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极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 a 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 b 极  C.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D. 电池工作时,1mol 乙醇被氧化时就有 12mol 电子转移 4.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2Sx)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 Al2O3 陶瓷(可 传导 Na+)为电解质,充电时,总反应为 Na2Sx═2Na+xS(3<x<5),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放电时,电极 A 为负极  B. 该电池工作的适宜温度应控制 10℃左右 C. 放电时,内电路中 Na+的移动方向为 A 到 B  D.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Sx2﹣﹣2e﹣═xS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 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 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D. 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6.锂离子电池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做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 (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2)中而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8Li+3SOCl2=6LiCl+Li2SO3+2S, 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会影响电池反应  B. 反应中,SOCl2 既是溶剂,又是氧化剂  C. 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 被还原为 Li2SO3  D. 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物质的量之比为 4:1 7. 现 在 污 水 治 理 越 来 越 引 起 人 们 重 视 , 可 以 通 过 膜 电 池 除 去 废 水 中 的 乙 酸 钠 和 对 氯 苯 酚 ( ),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外电路中有 0.2mole﹣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 H+的个数为 0.2NA  B.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e﹣═Cl﹣+   C. 电流方向从 B 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 A 极  D. B 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8.蓄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NiO2+Fe+2H2O Fe(OH)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显强酸性  B. 充电时阳板反应为 Ni(OH)2+2OH﹣﹣2e﹣=NiO2+2H2O  C.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 pH 减小  D. 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0.5O2(g)=CO2(g)△H=﹣283.0kJ•mol﹣1 ②H2(g)=0.5O2(g)=H2O(g)△H=﹣241.8kJ•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g)=0.5O2(g)=H2O(I)△H>﹣241.8kJ•mol﹣1  B. H2 的燃烧热△H=﹣241.8 kJ.mol﹣1  C. H2(g)转变成 H2O(g)的化学反应一定放出能量  D. CO(g)+H2O(g)=CO2(g)+H2(g)的△H=﹣41.2kJ•mol﹣1 10.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用盐酸和淀粉﹣KI 试纸检验碘盐中的 KIO3:IO3 ﹣+5I﹣+6H+=3I2+3H2O B. CO(g)的燃烧热是 283.0kJ/mol,则 2CO2(g)=2CO(g)+O2(g)△H=﹣566.0kJ/mol  C. Fe(OH)3 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D. 在某钠盐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Cl﹣、I﹣、AlO2 ﹣、CO32﹣、NO3 ﹣、SiO32﹣中若干种,当加入过量 的盐酸产生气泡,溶液颜色变溶,则溶液中一定有 CO32﹣ 11.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 和 b 用导线连接,电子由碳经过导线流向铁  B. a 和 b 用导线连接,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  C. a、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可以防止铁被腐蚀  D. a、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负、正极,电压足够大时,Na+向铁电极移动 12.水系锂电池具有安全、环保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当前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以钒酸钠(NaV3O8)为 正极材料的电极反应式为:NaV3O8+xLi++xe﹣═NaLixV3O8,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该电池的总反应为:xLi+NaV3O8═NaLixV3O8  B. 充电过程中 Li+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 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aLixV3O8﹣xe﹣═NaV3O8+xLi+,NaLixV3O8 中钒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该电池可以用硫酸钠溶液作电解质 13.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 K 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u 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电子沿 Zn→a→b→Cu 路径流动  C. 片刻后甲池中 c(K+)增大  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 a 点变红色 14.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产气页岩分布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故可成为提供廉价 而充足的新型燃料来源  B.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我省正式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包括 PM2.5、PM10、O3、CO2、SO2 和 NO2 等 6 项指标  C. 目前我市的汽油标准已由“国 III”提到“国 IV”,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物  D. 竹炭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新装修房屋内的所有气体 15.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 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 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如图为 RFC 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转移 0.1mol 电子时,a 电极产生 1.12LH2 B. b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酸性电解质溶液中 H+移向 c 电极 D. d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2H2S(g)═2H2(g)+S2(g)△H=+169.8kJ•mol﹣1 (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 H2O(g)反应生成 CO2(g)和 H2 (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H2S 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 H2S 燃烧,其目的是             .燃烧生成的 SO2 与 H2S 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3)H2O 的热分解也可得到 H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图 中 A、B 表示的物质依次是      . (4)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见图 2(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 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Mg2Cu 是一种储氢合金.350℃时,Mg2Cu 与 H2 反应,生成 MgCu2 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 0.077).Mg2Cu 与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已知:CH2(g)+H2O(g)=CO(g)+3H2(g)△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则 CH4(g)与 H2O(g)反应生成 CO2(g)和 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8.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由硫化氢获得硫单质有多种方法: (1)将烧碱吸收 H2S 后的溶液加入到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的阳极区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阳极区发生如下反应: S2--2e-===S (n-1)S+S2-===S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后阳极区的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硫单质,其离子方程式可写成____________; (2)将 H2S 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 FeCl3、FeCl2,CuCl2 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 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 ②反应中当有 1 mol H2S 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 Fe3+的物质的量不变,需消耗 O2 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 ③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 CuS, 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3)H2S 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 H2。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 图所示,H2S 在高温下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按照下图接通线路,反应一段时间后,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所提供的电能可以保证电解反应的顺利进 行): (1)U 形管内可观察到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小烧杯 a、b 中分别有什么现象产生?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烧杯中有 0.508 g 碘析出,那么烧杯 c 中负极的质量减轻________g。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反应 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 设计 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 mol·L-1,溶液的体积均为 200 mL,盐桥 中装有饱和 K2SO4 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原电池的正极是石墨________(填“a”或“b”),发生________反应。 (2)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 SO 移向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 (3)两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MnSO4 浓度变为 1.5 mol·L-1,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mol。 21.“氢能”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实验测得,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142.9 kJ 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2H2(g)+O2(g)===2H2O(l) ΔH=-142.9 kJ/mol B.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D.H2(g)+1/2O2(g)===H2O(g) ΔH=-285.8 kJ/mol (2)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为了制备 H2,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反应步骤: ①CaBr2+H2O750 ℃,CaO+2HBr ②2HBr+Hg100 ℃,HgBr2+H2 ③HgBr2+CaO250 ℃,HgO+CaBr2 ④2HgO500 ℃,2Hg+O2↑ 你认为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氢气,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下图是其中的一种流程,其中用了过量的碘。 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法制取氢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目前利用氢气作为能源不太现实。请问你认为是否现实?________(填“不现实”或“现实”),说 明 能 够 支 持 你 的 观 点 的 两 点 理 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电池反应 Al+Mn2O4 AlMn2O4 分析,Al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X 为 Al,是负极,Y 是 正极, A、Y 为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错误; B、据图象分析,X 为 Al,是负极,错误; C、充电时 X 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4Al2Cl7 ﹣+3e﹣=Al+7Cl4 ﹣,正确; D、Li 是最轻的金属,Li 的比能量高于 Al,错误. 2.【答案】D 【解析】由反应 A+B →C(∆H<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 H>0) ② X→C(∆H<0)可以看出,A+B →C(∆H<0)是放热反应,A 和 B 的能量之和 C,由① A+B→X (∆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 <0)是放热反应,故 X 的能量大于 A+B;A+B 的能量大于 C,X 的能量大于 C,选择 D。 3.【答案】D【解析】A.在燃料电池中,燃料乙醇在负极发生失电子的反应,氧气是在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反应,则 a 为负极,错误;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在该电池中由 b 极流向 a 极,错误; C.在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酸性电解质环境下,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4H++O2+4e﹣=2H2O,错误; D.根据电池反应:C2H5OH+3O2=2CO2+3H2O,乙醇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C2H5OH+3H2O﹣12e﹣=2CO2+12H+, 则 1mol 乙醇被氧化失去 12mol 电子,正确. 4.【答案】B 【解析】A、放电时,Na 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控制的温度应为满足 Na、S 为熔融状态,则温度应高于 10℃,错误; C、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从 A 到 B,正确; D、充电时,是电解池反应,阳极反应为:Sx2﹣﹣2e﹣=xS,正确. 5.【答案】D 【解析】A、生铁中含有碳,Fe 与 C 和潮湿的空气能形成原电池,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抗腐蚀能力比 纯铁弱,正确; B、锡和铁易形成原电池,Fe 作负极被腐蚀,所以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正确; C、Fe 和 Zn 形成原电池时,Fe 作正极被保护,所以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正确; D、电镀时,待镀金属作阴极,镀层金属作阳极,铜盐为电镀液,则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阴极,错 误. 6.【答案】C 【解析】A、金属锂可以和水反应,在该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会影响电池反应,正确; B、电池的总反应式 8Li+3SOCl2═6LiCl+Li2SO3+2S,SOCl2 中 S 元素的化合价由+4 价降低为 0,作氧化剂, 所以 SOCl2 既是溶剂,又是氧化剂,正确; C、电池的总反应式 8Li+3SOCl2═6LiCl+Li2SO3+2S,即 SOCl2 中 S 由+4 价还原为 S 为 0 价,不是被还原 为 Li2SO3,错误; D、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式:8Li+3SOCl2═6LiCl+Li2SO3+2S,负极消耗的锂与正极生成的硫物质的量之比为 8∶2=4∶1,正确.7.【答案】A 【解析】A、据电荷守恒,当外电路中有 0.2mole﹣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 H+的个数为 0.2NA,正确; B 、 A 为 正 极 , 正 极 有 氢 离 子 参 与 反 应 ,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错误; C、电流从正极 A 沿导线流向负极 B,错误; D、B 为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 8.【答案】B 【解析】A、从放电和充电的反应式分析,此电池为碱性电池,错误; B、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 NiO2+2e﹣+2H2O=Ni(OH)2+2OH﹣,充电时该电极发生氧 化反应,是其逆反应发生,正确; C、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 NiO2+2e﹣+2H2O=Ni(OH)2+2OH﹣,pH 增大,错误; 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 Fe(OH)2+2e﹣=Fe+2OH﹣,溶液碱性增强,错误. 9.【答案】D 【解析】A、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水蒸气放热多,放热越多焓变越小,H2(g)+0.5O2(g)═H2O(l)△H< ﹣241.8 kJ•mol﹣1,错误; B、H 的燃烧热必须是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所以氢气的燃烧热数值应大于 241.8 kJ•mol﹣1,错误; C、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0.5O2(g)═CO2(g)△H=﹣283.0kJ•mol﹣1②H2(g)+0.5O2(g)═H2O (g)△H=﹣241.8kJ•mol﹣1 , 据 盖 斯 定 律 ,②﹣①得 :H2 (g)+CO2 (g)=H2O(g)+CO(g) △H=+41.2KJ/mol,所以 H2(g)转变成 H2O(g)的化学反应也可以吸热,错误; D、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0.5O2(g)═CO2(g)△H=﹣283.0kJ•mol﹣1 ②H2(g)+0.5O2(g)═H2O(g)△H=﹣241.8kJ•mol﹣1 据盖斯定律,①﹣②得: CO(g)+H2O(g)═CO2(g)+H2(g)△H=﹣41.2 kJ•mol﹣1,正确. 10.【答案】A 【解析】A.IO3 ﹣+5I﹣+6H+=3I2+3H2O 属于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正确,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盐酸和淀粉﹣KI 试纸检验碘盐中的 KIO3,正确; B.因 CO(g)的燃烧热是 283.0kJ/mol,则 2CO(g)+O2(g)=2CO2(g)反应的△H=﹣2×283.0kJ/mol, 则 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1,错误; C. Fe(OH)3 溶于氢碘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I﹣+2 Fe(OH)3+6H+═2Fe2++6H2O+I2,错误; D.8H++2NO3 ﹣+6I﹣=3I2+2NO↑+4H2O,CO32﹣+H+=CO2↑+H2O,当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气泡,溶液颜色变 深,则溶液中一定有 I﹣和 NO3 ﹣,可能含有 CO32﹣,错误. 11.【答案】C 【解析】A、发生吸氧腐蚀,铁是负极,电子由铁流向碳,错误; B、铁放电,变为二价铁,所以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错误; C、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以防止铁被腐蚀,正确; D、a、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负、正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向碳方向移动,错误. 12.【答案】D 【解析】放电时,b 电极 Li 作负极,Li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Li﹣e﹣═Li+,a 作正极,电极 反应式为 NaV3O8+xLi++xe﹣=NaLixV3O8,则电池反应式为 NaV3O8+xLi=NaLixV3O8,正确; B.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所以 Li+从阳极向阴极迁移,正确; C.充电时,阴极、阳极电极反应式与负极、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所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aLixV3O8﹣xe﹣=NaV3O8+xLi+,NaLixV3O8 中 Na、O、Li 元素化合价不变,则钒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失电 子发生氧化反应,正确; D.Li 极易和水反应生成 LiOH 和氢气,所以电池中不可以用硫酸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错误. 13.【答案】D 【解析】A.Zn 较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Cu 作原电池的正极,Cu 电极是发生还原反应,错误; B.电子流向是负极到正极,但 a→b 这一环节是在溶液中导电,是离子导电,电子并没沿此路径流动,错 误; C.锌为负极,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乙池 c(K+)增大,错误;D.电解池中,a 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 a 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碱性增强,所以 a 极变红色,正确. 14.【答案】A 【解析】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且产气页岩分布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可以成为提供廉价而 充足的新型燃料来源,正确; B.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包括 SO2、NO2、PM10、PM2.5、O3、CO 等六项,不包括二氧化碳气体, 错误; C.汽油标准由“国Ⅲ”提到“国Ⅳ”,意味着氮氧化物的排放尽可能减少,不是不再排放氮氧化物,错误; D.竹炭吸附有害气体的能力是比较有限的,如果室内甲醛污染有害气体超标不是很多,竹炭还是有很大 的效果的,如果新装房室内装修甲醛污染超标比较严重,竹炭无法完全吸附有害气体,所以竹炭只能起到 改善新装房室内装修污染的效果,错误. 15.【答案】C 【解析】A.当有 0.1 mol 电子转移时,a 电极为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 4H++4e-=2H2↑,标准状况下可产 生 1.12LH2,但气体存在的状体未知,不一定为标准状况下,则气体不一定为 1.12L,错误; B.b 电极 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错误; C.B 池中 c 为正极,阳离子 H+可以通过隔 膜进入 c 池,正确; D.d 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H2-4e-=4H+,错误. 16.【答案】(1)CH4(g)+2H2O(g)═CO2(g)+4H2(g)△H=+659.8 kJ•mol﹣1; (2)为 H2S 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2H2S+SO2═2H2O+3S↓; (3)氢气、氧气; (4)CO(NH2)2+8OH﹣﹣6e﹣=CO32﹣+N2↑+6H2O; (5)2Mg2Cu+3H2 MgCu2+3MgH2. 【解析】(1)①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②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①×2﹣②得到:CH4(g)+2H2O(g)═CO2(g)+4H2(g)△H=+659.8 kJ•mol﹣1;(2)H2S 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 H2S 燃烧,放出热量,为 H2S 热分解 反应提供热量,燃烧生成的 SO2 与 H2S 反应生成 H2O+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2H2O+3S↓; (3)由图可知,水的分解化学键断裂先生成 H 原子与 O 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氧原子结合生成氧 气,由水的分子式可知氢原子物质的量是氧原子 2 倍,故 A 为氢气、B 为氧气; (4)由图可知,CO(NH2)2 在阳极放电生成 N2,C 元素价态未变化,故还有碳酸钾生成与水生成,电 极反应式为 CO(NH2)2+8OH﹣﹣6e﹣=CO32﹣+N2↑+6H2O; (5)令金属氢化物为 RHx,金属 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则 =0.077,即 923x=77a,X 为金属的化合 价 , 讨 论 可 得 x=2 , a=24 , 故 该 金 属 氢 化 物 为 MgH2 , 故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2Mg2Cu+3H2 MgCu2+3MgH2. 17.【答案】CH4(g)+2H2O(g)=CO2(g)+4H2(g)△H=+659.8kJ•mol﹣1. 【解析】①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②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结合盖斯定律①×2﹣②得到 CH4(g)与 H2O(g)反应生成 CO2(g)和 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 (g)+2H2O(g)=CO2(g)+4H2(g)△H=+659.8kJ•mol﹣1. 18.【答案】(1)①2H2O+2e-===H2↑+2OH-②S +2H+===(n-1)S↓+H2S↑ (2)①Cu、H,Cl(或铜、氢、氯) ②0.5 mol ③提高混合气体中空气的比例 (3)2H2S 2H2+S2 【解析】(1)①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 H2O 电离出的 H+被还原为 H2,即 2H2O+2e-===H2↑ +2OH-; ②在酸性条件下,S2-与 H+结合生成 H2S,故 S 与酸发生反应:S +2H+===(n-1)S↓+H2S↑;(2)① 由图示可知,最终产物为 CuS、HCl、S 和 FeCl3,因而 Cu、H,Cl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未变; ②根据电子守恒,1 mol H2S 转化为 S,失去 2 mol 电子,而 1 mol O2 消耗 4 mol 电子,故 1 mol H2S 消耗 0.5 mol O2; ③为了把 CuS 转化为 S,应加入氧化剂,在溶液的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只能增加 O2 的量,即增加空气的量; (3)结合图像可知,体系中有 3 种组分,说明 H2S 未完全分解,即属于可逆反应,选取某温度下各组分的体 积分数,如选取 1300 ℃下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结合 S 原子守恒,推出硫蒸气的组成为 S2,可得反应为 2H2S 2H2+S2。 19.【答案】 (1)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U 形管右边酚酞溶液变红;2KCl+2H2O 2KOH+H2↑+Cl2↑ (2)a 烧杯中溶液变为蓝色,b 烧杯中有无色气泡产生 (3)0.13 【解析】 图中左图是原电池,锌为负极,铂为正极,所以 U 形管的左边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右边电极 为阴极,电解 KCl 溶液:2KCl+2H2O 2KOH+H2↑+Cl2↑,左边产生氯气,使淀粉 KI 溶液变蓝,U 形管右边酚酞溶液变红,0.508 g 碘为 0.002 mol,所以烧杯中减少的锌的物质的量为 0.002 mol,质量为 0.13 g。 20.【答案】(1)a 还原 (2)乙 (3)MnO +5e-+8H+===Mn2++4H2O 5Fe2+-5e-===5Fe3+ (4)0.5 【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KMnO4 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石墨 a 是正极。(2) 电池工作时,SO 向负极移动,即向乙烧杯移动。(3)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MnO +5e-+8H+===Mn2 ++4H2O;乙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 5Fe2+-5e-===5Fe3+。(4)溶液中的 MnSO4 浓度由 1 mol·L-1 变为 1.5 mol·L -1,由于溶液的体积未变,则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MnSO4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L -1×0.2 L=0.1 mol, 转移的电子为 0.1 mol×5=0.5 mol。 21.【答案】 (1)BC (2)循环过程需要很高的能量,且使用重金属汞,会产生污染 (3)SO2+I2+2H2O1 2HI+H2SO4 SO2 和 I2 可循环使用 (4)不现实 现有的制取氢气方法耗能大,成本太高 氢气的熔沸点太低,给储存和 运输带来困难(或:现实 制取氢气用水为原料,来源丰富 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 【解析】(1)由水的状态不正确排除 D 选项,1 mol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285.8 kJ 热量,2 mol 氢气燃 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571.6 kJ 热量,A 错误,B、C 正确。 (2)该过程中所涉及的四个反应均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消耗燃料;另外金属汞易挥发,而汞蒸气有毒。 (3)依据图示可知反应①的反应物是 SO2、H2O、I2,生成物中含 H2SO4,可见由 SO2―→H2SO4 过程中,硫 的化合价升高,则可推知碘的化合价降低,生成HI,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SO2+I2+2H2O 2HI+H2SO4。 该制取方法除生成氢气和氧气外,没有其他物质排出,且 SO2 和 I2 可循环使用。 (4)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无论选择现实还是不现实,要充分考虑支持此观点的理由。 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专题 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对于反应 A(s)+2B(g) 3C(g);△H>0,C%跟外界条件 X、Y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Y 表示温度,X 表示压强,且 Y3>Y2>Y1 B. Y 表示压强,X 表示温度,且 Y3>Y2>Y1 C. X 表示压强,Y 表示温度,且 Y1>Y2>Y3 D. X 表示温度,Y 表示压强,且 Y1>Y2>Y3 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 98%的浓硫酸 C. 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3.某温度下,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X(g)和 2molY(g)发生反应:X(g)+mY(g) 3Z(g)平衡时, X、Y、Z 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 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 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 B. 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 X 与 Y 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 D. 第二次平衡时,Z 的浓度为 0.4mol·L-1 4.为探究 Fe3+和 Cu2+对 H2O2 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 1、图 2 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图 1 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 若图 1 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 Fe3+比 Cu2+对 H2O2 分解催化效果好 C. 用图 2 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 为检查图 2 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 A 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 活塞是否复原 5.一定温度下,1 mol X 和 nmol Y 在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 2Z(g)+M(s),5 min 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 2a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 X 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2a) mol·L-1·min-1 B. 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 1 mol 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 1 mol X,v 正增大,v 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 2X(g) 2Y(g)+Z(g)中,生成物 Z 在反应混合 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 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C. N2(g)+3H2(g) 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 增大 D.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8.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g)+H2O(g) CO2(g)+H2(g) B.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 若在 1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CO2 和 H2 各 1 mol,5 min 后温度升高到 830 ℃,此时测得 CO2 为 0.4 mol,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若平衡浓度符合关系式 = ,则此时的温度为 1 000 ℃ 9.向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7.6mol NO 和 3.8mol O2,发生如下反应: ①2NO(g)+O2(g) 2NO2(g)②2NO2(g)⇌N2O4(g) 测得 NO2 和 N2O4 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0~10min 维持容器温度为 T1℃,10min 后升高并维持容器的温度 为 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 5min 反应的平均速率 v(N2O4)=0.36mol•(L•min)﹣1 B. T1℃时反应②的化学平衡常数 K=0.6  C. 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  D. 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 3.6mol NO2 和 2.0mol N2O4,T1℃达到平衡时,N2O4 的转化率为 10% 10.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 2A(g) + B(g) 2C(g)达到平衡时,A,B 和 C 的物质的量 分别为 4 mol、2 mol 和 4 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 平衡右移的是( ) A. 均减半 B. 均加倍 C. 均减少 1 mol D. 均增加 1 mol 11.将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2 的 X(g)与 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2Y(g) 3Z (g)+Q(s)△H>O,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 当容器中 X 与 Y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满足 1:2 时,反应达到平衡  B. 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 3v 正(Y)=2v 逆(z)  C. 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25%,则平衡常数 K 值为   D.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 1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 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Ⅰ表示的是 t1 时刻增大 O2 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图Ⅱ表示的是 t1 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的高 D. 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 B.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C. 反应 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ΔH>0 D. 常温下,反应 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ΔH>0 14.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 2X(g)+Y(g) Z(s)+3W(g) ΔHH2S>CuS, 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Mg2++2HCO +2Ca2++4OH-===Mg(OH)2↓+2CaCO3↓+2H2O B. Cu2++H2S===CuS↓+2H+ C. Zn2++S2-+2H2O===Zn(OH)2↓+H2S↑ D. FeS+2H+===Fe2++H2S↑ 6.在 25 ℃时,向 50.00 mL 未知浓度的 CH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 0.5 mol·L-1 的 NaOH 溶液。滴定过程中,溶 液的 pH 与滴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中和滴定过程,最宜用石蕊作指示剂 B. 图中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C. 图中点①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 滴定过程中的某点,会有 c(Na+)>c(CH3COO-)>c(H+)>c(OH-)的关系存在 7.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c(H+)和 c(OH-)的乘积为 1×1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的 pH 可能是 5 B. 此溶液不存在 C. 该溶液的 pH 一定是 9 D. 该溶液可能 pH=7 8.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有 NH 、Cl-、H+、O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溶液中四种离子之间不可能满足:c(Cl-)>c(H+)>c(NH )>c(OH-) ②若溶液中 c(NH )=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③若溶液中离子间满足:c(Cl-)>c(NH )>c(H+)>c(OH-),则溶液中溶质一定只有 NH4Cl ④若溶液中离子间满足:c(NH )>c(Cl-)>c(OH-)>c(H+),则溶液中溶质一定为 NH4Cl 和 NH3·H2O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lCl3 溶液和 Al2(SO4)3 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B. 配制 FeCl3 溶液时,将 FeCl3 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 向 CuCl2 溶液加入 CuO,调节 pH 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Fe3+ D. 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和硫酸铝 1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1 的 NaHSO4 溶液:c(H+)=c(SO )+c(OH-) B. 含有 AgCl 和 AgI 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 C. CO2 的水溶液:c(H+)>c(HCO )=2c(CO ) D. 含等物质的量的 NaHC2O4 和 Na2C2O4 的溶液:3c(Na+)=2[c(HC2O )+c(C2O )+c(H2C2O4)] 11.电导率可用于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室温下,用 0.100 mol·L-1NH3·H2O 滴定 10 mL 浓度均为 0.100 mol·L-1HCl 和 CH3COOH 的混合液,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溶液中 c(H+)为 0.200 mol·L-1 B. 溶液温度高低为①>③>②C. ③点后因离子数目减少使电导率略降低 D. ③点溶液中有 c(Cl-)>c(CH3COO-) 12.常温下,pH=11 的氨水和 pH=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体积为两溶液体积之和),恰好完全中和,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氨水的浓度等于盐酸的浓度 B. 原氨水中有 1%的含氮微粒为 NH4+ C. 氨水中水电离出的 c(H+)是盐酸中水电离出的 c(H+)的 100 倍 D. 混合溶液中 c(NH4+)+c(NH3·H2O)+c(NH3)=5×10-4mol·L-1 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1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向 CH3COOH 溶液中逐步加入 CH3COONa 固体后,溶液 pH 的变化B. 向 CH3COOH 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 CH3COOH 溶液的 pH:a>b 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 等量 NO2 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 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 NO2 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100 ℃,101 kPa 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 40.69 kJ·mol-1,则 H2O(g) H2O(l) 的 ΔH 为 40.69 kJ·mol-1 B. 已知 MgCO3 的 Ksp= 6.82 × 10-6,则所有含有固体 MgCO3 的溶液中,都有 c(Mg2+) =c(CO32-),且 c(Mg2+) ·c(CO32-) = 6.82 × 10-6 C . 已 知 : 则 可 以 计 算 出 反 应 的 ΔH 为-384 kJ·mol-1 D. 常温下,在 0.10 mol·L-1 的 NH3·H2O 溶液中加入少量 NH4Cl 晶体,能使 NH3·H2O 的电离度降低,溶 液的 pH 减小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1)将等质量的 Zn 粉分别投入:a:10 mL 0.1 mol·L-1HCl 和 b:10 mL 0.1 mol·L-1 醋酸中。 ①若 Zn 不足量,则反应速率 a______b。(填“>”、“=”或“7,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 pH”“ B (2)② A D (3)AE 【解析】(1)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电离,则 0.1mol·L-1 的 HA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 0.1mol·L-1,所以溶液的pH>1,反应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等浓度的HA和盐酸溶液中,HA中氢离子浓度小, 所以开始时反应速率慢,则试管上方的气球鼓起慢。(3)两种电解质的强弱未知,无法确定两种酸浓度的大小,故 A 错误;溶液的 pH 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小,其酸性越 弱,故 B 正确;若 a=4,A 完全电离,则 A 是强酸,B 的 pH 变化小,则 B 为弱酸,故 C 正确;pH=1 的酸,加水稀释到 1000 倍,若 pH=4,为强酸,若 a葡萄糖 13.下图是合成香料香豆素过程的中间产物,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 C9H8O3 B. 有两种含氧官能团 C. 1 mol 该物质最多能与 5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D. 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棉花、蚕丝和人造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 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 常温常压下,0.1 molD216O 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为 NA D.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中的水层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15.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羟基的电子式: B. CH4 分子的球棍模型: C. 乙烯的实验式:CH2 D. 苯乙醛结构简式: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异丙苯的结构简式为 . ①异丙苯中至少有个碳原子 共平面. ②异丙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溴代物只有两种的芳香烃是(填结构简式). ③由异丙 苯制备对溴异丙苯的化学方程式为. 17.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它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有害气体的 排放,人们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方法. (1)煤的气化和液化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煤的气化技术的主要产物是      .煤的液化技术又分 为 直 接 液 化 和 间 接 氧 化 . 将 煤 隔 绝 空 气 加 强 热 得 到 焦 炉 气 、 煤 焦 油 及 焦 炭 等 产 品 的 技 术 称 为      . (2)煤在燃烧前、后及燃烧过程中均可采取措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①在燃烧前,可以采用微生物脱硫技术.原理如下: 上述过程中 Fe2+的作用为      .写出 Fe2+ Fe3+的离子方程式      . ②煤在燃烧时,进行脱硫处理,常采用      燃烧技术,在把煤和脱硫剂加入锅炉燃烧室,使煤与 空气在流化过程中充分混合、燃烧,起到固硫作用.常用脱硫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填化学 式). ③煤在燃烧后,烟气净化常采用除尘技术和脱硫、脱硝技术.湿法脱硫、脱硝技术中将烟气通入       设备,用石灰水淋洗. 18.玫瑰的香味物质中包含苧烯,苧烯的键线式为: 。 (1)1 mol 苧烯最多可以跟________mol H2 发生反应。 (2)写出苧烯跟等物质的量的 Br2 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的可能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用键线式表 示)。 (3)有机物 A 是苧烯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 ”结构,A 可能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 键线式表示)。 (4)写出 和 Cl2 发生 1,4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三、实验题(共 3 小题) 19.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1)煤的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煤的液化技术又分为      和      .(2)煤制油是一项新兴的、科技含量较高的煤化工技术,发展煤制油对我国而言具有重大意义.下列是 煤制汽油和丙烯的主要工艺流程图. ①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上述工艺中应控制合成气中 V(CO):V(H2)=      . ②采用 MTG 法生产的汽油中,均四甲苯(1,2,4,5﹣四甲基苯)质量分数约占 4%~7%,均四甲苯的 结构简式为:      . (3)利用煤的气化技术可获得合成氨的原料氢气,在制取原料气的过程中常混有一些杂质,其中某些杂 质会使催化剂      ,必须除去. ①写出除去 H2S 杂质的反应方程式      . ②欲除去原料气中的 CO,可通过如下反应来实现:CO(g)+H2O(g)⇌CO2(g)+H2(g),已知 85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1,若要使 CO 的转化率超过 90%,则起始物中 c(H2O):c(CO)不低 于      . (4)煤做能源在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二步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 20.近几年,节能减排、提高原料利用率来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某化工厂利用甲烷与氯气反 应得到的副产品来制取盐酸实现了变废为宝的梦想,其生产原理可在实验室中模拟如下,请根据要求填空: (1)B 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          。 (2)设 =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 x 值应       。 (3)在 C 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后,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附着有油珠,生成的油状液滴中的氯仿可作 局部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气体——光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CHCl3+O2 2COCl2+2HCl,上述反应         (填选项符号,下同)。 A.属于取代反应 B.不属于取代反应 为防止事故发生,在使用前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稀盐酸 D.水 E.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F.湿润的无色酚酞试纸 (4)D 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 KI 粉末,其作用是           。 (5)E 装置的作用是      (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6)E 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 E 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        ; 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填编号)。 ①CH4  ②CH3Cl  ③CH2Cl2 ④CHCl3⑤CCl4 21.某实验小组用燃烧分析法测定某有机物中碳和氢等元素的含量,随后又对其进行了性质探究.将已称量 的样品置于氧气流中,用氧化铜作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样品全部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然后分别测定 生 成 的 水 和 二 氧 化 碳 . 实 验 可 能 用 到 的 装 置 如 图 所 示 , 其 中 A 装 置 可 以 重 复 使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气体流向连接实验装置 →→→d→→→→g(用仪器接口编号填写). (2)B 装置中制 O2 时所用的药品是.实验中,开始对 C 装置 加热之前,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停止加热后,也要再通一段时间的氧气,目的是. (3)已知取 2.3g 的样品 X 进行上述实验,经测定 A 装置增重 2.7g,D 装置增重 4.4g.试推算出 X 物质的实验式. (4) 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实验测得:2.3g 的 X 与过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 560mL H2(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且已 知 X 分子只含一个官能团.查阅资料后,学生们又进行了性质探究实验: 实验一:X 在一定条件下可催 化氧化最终生成有机物 Y. 实验二:X 与 Y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有机物 Z. 则①写出实验二中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除去 Z 中混有的 Y 所需的试剂和主要仪器是、. (5)若已知室温下 2.3g 液态 X 在 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可放出 68.35kJ 的热量,写出 X 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 式 .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可采用逆向合成分析法 ,故应先消去后加聚。 2.【答案】C 【解析】由题给碳架结构可知,a 为 2-甲基丙烯,b 为 2,2-二甲基丙烷,c 为 2-甲基丙烷,d 为环丁烷。a 和 d 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 正确;b 和 c 都属于饱和烷烃,互为同系物,B 正确;d 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错误;b、c、d 都能发生取代反应,D 正确。 3.【答案】B 【解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 B.“地沟油”的成分是油脂, 可从地沟油中提炼出油脂作为生物柴油,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肥皂,正确; C.油脂属于混合物, 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错误; D.碳酸钠在溶液中发生水解溶液显碱性,加热使碳酸钠溶液碱性增强, 能使动物或植物的油脂发生水解,但矿物油的成分是烃类,不与 NaOH 反应,故热的碳酸钠溶液不能去除 金属表面的矿物油,错误. 4.【答案】A 【解析】水杨酸中含有-COOH,具有酸性,加入 NaHCO3 溶液,生成-COONa 溶于水而分离,且 NaHCO3 溶液碱性较弱,不会导致水杨酸甲酯水解,A 正确;加入 NaOH 溶液,水杨酸甲酯水解,水杨酸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不能用于分离提纯,B 错误;Na2CO3 溶液碱性较强,会导致水杨酸甲酯水解,不能用于分 离提纯,C 错误;水杨酸甲酯和水杨酸与氯化钠溶液都不反应,不能用于分离提纯,D 错误。 5.【答案】D 【解析】花生油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 C、H、O 三种元素,属于酯类,不是烃,故 A 错误;葡萄 糖不能水解,故 B 错误;甲烷可通过石油的分馏获得,苯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而乙烯是通过石油的裂解 获得,故 C 错误;乙醇能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能与 HBr 发生取代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D. 6.【答案】B 【解析】由醇的概念可知 A 项正确;酚类和醇类虽然均含有羟基,但因为羟基的连接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 项错误;乙二醇和丙三醇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有护肤作用,可用于配 制化妆品,C 正确;由于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高于 烷烃,D 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A 正确;卤代烃在加热条件下能与 NaOH 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B 正确;苯环活化了甲基,酸性高锰酸钾能将甲基氧化为羧基而褪色,C 正确;棉 花的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D 错误。 8.【答案】A 【解析】本题关键是选最佳方法。因 HCl 极易溶于水,有机物一般不溶于水,故用水洗分液法分离得到盐 酸最简便。 9.【答案】A 【解析】A. 主链上有有 6 个碳原子,从右端开始编号,2,2,4,5 上各有 1 个甲基,3 号碳上 有 2 个乙基,系统命名为: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正确; B.苯、甲苯、二甲苯互为同 系物,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能使其褪色,错误; C.苯与乙炔最简式相同,等质量的苯与乙 炔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错误; D.三种氨基酸脱水,生成二肽种类=3+3×2=9,错误. 10.【答案】A 【解析】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与 Br2 的 CCl4 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引入 2 个溴原子,官能团数目增多,A 项正确;分子中含有醛基,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羧基,官能团数目不变,B 项错误;有机物中 含有碳碳双键,与 HBr 发生加成反应,引入 1 个溴原子,官能团数目不变,C 项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碳 碳双键、醛基,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官能团数目减小,D 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PVC 保鲜膜是聚乙烯塑料,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酒精,故 A 正确;PE 是 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得氯乙烷,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 故 B 错 误 ;PVC 是 聚 氯 乙 烯 , 化 学 式 为 ;PVDC 是 聚 偏 二 氯 乙 烯 , 化 学 式 为 ,故 C 正确;乙烯是聚乙烯的单体,它们的最简式相同,它们含 C 和 H 的质量分数分 别相等,所以等质量的两者燃烧时生成 CO2、H2O 的量分别相等,故 D 正确. 12.【答案】C【解析】两种有机物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选项 A 错误;葡萄糖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维生素 C 无醛 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选项 B 错误;维生素 C 具有多个醇羟基(—OH),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同时维生素 C 具有 双键,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选项 C 正确;两种有机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C6H12O6、C6H8O6,各 1 mol 分别燃烧耗氧量分别是 6 mol、5 mol,故选项 D 错误。 13.【答案】C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和碳原子的四价键规律,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 C9H8O3,A 项正确;该物质含有酚羟基、 羧基两种含氧官能团,B 项正确;能够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的结构有苯环和碳碳双键,1 mol 该物质最多消耗 4 mol H2,C 项错误;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酯化反应,D 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人造毛的成分是化学纤维,A 错误;糖类中 的葡萄糖属于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B 错误;1 molD216O 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为 10 mol,0.1 molD216O 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为 NA,C 正确;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能与溴水发生 萃取而褪色,原理不同,D 错误。 15.【答案】C 【解析】氢氧根离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电子式为 ,羟基电子式为 ,故 A 错误;该模型是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故 B 错误;乙烯的实验式为 CH2,故 C 正确;苯乙醛的结构简式为 ,故 D 错误. 16. 【 答 案 】 ①7 ; ② ; ③ 【解析】①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 C 在同一平面内,甲烷中 3 个原子可共面,则至少 7 个 C 原子共面; ②异丙苯的多种同分异构体中,一溴代物最少的是 1,3,5-三甲苯,只有一取代物,其结构 简式为 ; ③异丙苯制备对溴异丙苯,与溴发生取代,溴化铁作催化剂,则该反应为。 17.【答案】(1)CO、H2;煤的干馏; (2)①中间产物,催化剂作用,加快 S 元素的氧化;4Fe2++O2+4H+=4Fe3++2H2O; ②流化床;CaO(或者 CaCO3); ③吸收塔. 【解析】(1)煤的汽化是煤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CO 和氢气的过程,故主要产物为 CO、H2;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得到焦炉气、煤焦油及焦炭等产品的操作是煤的干馏,故答案为:CO、H2; 煤的干馏; (2)①根据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原理可知:Fe2+先被氧化为 Fe3+,后 Fe3+又被还原为 Fe2+,即 Fe2+先被消耗 后又生成,故在反应中做催化剂;Fe2+做还原剂,被氧气氧化为 Fe3+,氧气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 H2O, 据此写出离子方程式:4Fe2++O2+4H+=4Fe3++2H2O, 故答案为:中间产物,催化剂作用,加快 S 元素的氧化;4Fe2++O2+4H+=4Fe3++2H2O; ②在煤燃烧的同时进行的脱硫技术称为“流化床”燃烧技术;由于 SO2 是酸性氧化物,故可以加碱性氧化物 CaO(或者 CaCO3)来加以吸收,故答案为:流化床;CaO(或者 CaCO3); ③吸收烟气的装置为吸收塔,故答案为:吸收塔. 18.【答案】(1)2 (2) (3) (4)【解析】(1)苧烯分子中含有 2 个 ,1 mol 苧烯最多能与 2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2)苧烯与等物 质的量的溴加成,其中的某一个双键发生加成。(3)苧烯的分子中含有 ,则 R 为—C4H9,丁基有 4 种同分异构体。 19.【答案】(1)直接液化技术;间接液化技术; (2)①1:2;② ; (3)中毒;①NH3•H2O+H2S=NH4HS+H2O;②9∶1. (4)2FeS2+7O2+2H2O=4H++2Fe2++4SO42﹣;4Fe2++O2+4H+=4Fe3++2H2O. 【解析】(1)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是将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 化转变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因过程主要采用加氢手段,故又称煤的加氢液化法,煤的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 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使煤炭全部气化、转化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然后再在 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为液体燃料的工艺技术; (2)①合成甲醇的方程式为 CO+2H2→CH3OH,由方程式可知上述工艺中应控制合成气中 V(CO)∶V (H2)=1∶2; ②根据名称可知均四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 (3)含有的杂质会使催化剂失效,即催化剂中毒; ① 根 据 氢 气 是 中 性 气 体 , 而 H2S 是 酸 性 气 体 可 知 , 可 用 氨 水 来 做 除 杂 试 剂 , 反 应 为 : NH3•H2O+H2S=NH4HS+H2O; ②设 CO 的起始浓度为 xmol,H2O 的起始浓度为 ymol,则转化的 CO 的最小值为 0.9x, CO(g)+H2O(g)⇌CO2(g)+H2(g) 起始 x y 0 0 变化 0.9x 0.9x 0.9x 0.9x 平衡 0.1x y﹣0.9x 0.9x 0.9x根据平衡常数列式: =1, 解得: =9∶1.故此只要此值大于 9∶1,转化率就会超过 90%. (4)第一步反应中反应物有 FeS2、O2 和 H2O,生成物有 Fe2+和 SO42﹣,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 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2+7O2+2H2O=4H++2Fe2++4SO42﹣;Fe2+具有还原性,可被氧气氧化为 Fe3+,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及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20.【答案】(1)干燥混合气体 (2)大于或等于 4 (3)B B、E (4)吸收过量的氯气 (5)C、D (6)分液 ①、② 【解析】利用 MnO2 和浓盐酸共热制得氯气;CH4 和 Cl2 取代物中只有 CH3Cl 是气体,可能成为尾气;氯仿变 质后产生 HCl,检验产物 HCl 即可,加入硝酸银溶液后,若产生沉淀,则氯仿变质;HCl 溶于水为盐酸,可以使湿 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副产物 HCl 极易溶于水,需要防止倒吸装置来制取氯化氢;分离不易溶于水的有机 物和无机物的水溶液选择萃取的方法。 21.【答案】(1) c;a;b;e;a;b; (2) H2O2 和 MnO2 或 Na2O2 和 H2O;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等;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彻底排出,并完全吸收; (3) C2H6O; (4)①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②饱和 Na2CO3 溶液;分液漏斗; (5) C2H5OH(l)+3O2(g)=2CO2(g) +3H2O ( l ) △H=-1367kJ/mol ; 故 答 案 为 : C2H5OH ( l ) +3O2 ( g ) =2CO2 ( g ) +3H2O ( l ) △H=-1367kJ/mol. 【解析】(1)实验的原理,先产生氧气,经干燥后,通入发生装置,然后通过 A 装置测定水,D 装置测定二 氧化碳,所以气体流向连接实验装置顺序为:c→a→b→d→e→a→b→g; (2)B 装置制取 O2 是固态药品和 液体反应,所用的药品是 H2O2 和 MnO2 或 Na2O2 和 H2O;实验前必须排除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以防引起误差,所以开始对 C 装置加热之前,要通一段时间的氧气,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停止加热后,装置中会残留一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确保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彻底排出,应再 通一段时间的氧气; (3)浓硫酸增重 2.7g 即燃烧生成的水为 2.7g,则水的物质的量为 0.15mol,其中含氢 元素的质量为 0.3g;碱石灰增重 4.4g,即燃烧生成的 CO2 水 4.4g,则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其中含 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1.2g,生成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 1.2g+0.3g=1.5g,小于 有机物的质量 2.3g,说明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而且其质量为 2.3g-1.5g=0.8g,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则有机物中 C、H、 O 三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6:1,所以 X 物质的实验式为 C2H6O; (4)X 的实验 式 C2H6O 中碳原子已经饱和,所以分子式为 C2H6O,以及 2.3g 即 0,1mol 的 X 与过量金属钠反应可放出 560mL 即 0.25molH2,且已知 X 分子只含一个官能团,说明 X 是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 ①乙酸能 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和水,方程式为: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②乙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与碳酸 钠溶液不反应来除杂、分离,所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所需的试剂是饱和 Na2CO3 溶液,用分液的 方法分离,所用仪器是分液漏斗; (5)2.3g 乙醇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 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可放出 68.35kJ 的热量,1mol 乙醇完全反应放热 68.35kJ× =1367kJ,热 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kJ/mol. 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专题 12《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 SiO2 晶体中 1mol 硅原子形成的 Si-O 键为 2NA B. 25℃,pH=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1NA C. 室温下,21.0 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1.5NA D. 含 0.2 mol H2SO4 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 SO2 的分子数为 0.1NA 2.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 6 个碳原子 B. 在 NaCl 晶体中每个 Na+(或 Cl-)周围都紧邻 6 个 Cl-(或 6 个 Na+) C. 白磷晶体中,粒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键角为 60° D. 离子晶体在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被破坏 3.等电子体之间往往具有相似的结构,N2O 与 CO2 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已知 N2O 分子中 氧原子只与一个氮原子相连,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N2O 为三角形分子 B. N2O 与 CO2 均不含非极性键 C. N2O 的电子式可表示 D. N2O 与 SiO2 为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相似性质 4.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i 元素的质量数是 209 B. Bi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09.0 C. Bi 原子 6p 亚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D. Bi 原子最外层有 5 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5.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B.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C.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D. 某晶体溶于水后,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该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6.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 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CO2 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C. HCHO 分子中既含 α 键又含 π 键 D. 每生成 1.8 g H2O 消耗 2.24L O2 7.下列物质中不含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①Na2O2②CCl4③C2H6④NH4Cl ⑤H2O2⑥Ca(OH)2 A. ①②③④ B. ④⑤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3H8 中碳原子都采用的是 sp3 杂化 B. O2、CO2、N2 都是非极性分子 C. 酸性:H2CO3<H3PO4<H2SO4<HClO D. CO 的一种等电子体为 NO+,它的电子式为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四周期中,原子最外层为 1 个电子的元素有 5 种 B. Fe2+的价电子排布为 3d6 C. 2p 轨道上有 1 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与 3p 轨道上有 1 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D. AB3 型分子的中心原子 A 采取 sp3 杂化 10.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 熔点:SiO2>CsCl>CCl4>CF4 B. 离子半径:F->O2->Al3+>Na+ C. 酸性强弱:H2SiO3<H2CO3<H2SO3<HNO3 D. 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 11.在乙烯分子中有 5 个 σ 键和 1 个 π 键,它们分别是(  ) A. sp2 杂化轨道形成 σ 键,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π 键 B. sp2 杂化轨道形成 π 键,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σ 键C. C—H 之间是 sp2 杂化轨道形成 σ 键,C—C 之间是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π 键 D. C—C 之间是 sp2 杂化轨道形成 σ 键,C—H 之间是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π 键 12.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  ) A. [Cu(NH3)4]SO4·H2O B. [Ag(NH3)2]OH C. KAl(SO4)2·12H2O D. Na[Al(OH)4] 13.如图是第三周期 11~17 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 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 B.y 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 C.y 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D.y 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 d 能级或 f 能级 B. 镁型 和铜型金 属晶体的配位数均为 12 C.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 对不参与决定分子的空间结构 D. 分子中键角越大,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1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基态硅原子的是( )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________形象化描述。在基态 14C 原 子中,核外存在__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S2 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________ , 写 出 两 个 与 CS2 具 有 相 同 空 间 构 型 和 键 合 形 式 的 分 子 或 离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 能与金属 Fe 形成 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 253K,沸点为 376K,其固体属于________晶体。 (5)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 C 原子连接________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________个 C 原子。 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 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 C 原子连接________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 多有________个 C 原子在同一平面。 17.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 CO,CO2,H2 等)与 H2 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应的催化化剂含有 Cu,Zn,Al 等元素。写出其态 Zn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 CO 分子的结构式。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与新制 Cu(OH)2 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 Cu2O 沉淀。 ①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首的杂化类型为。 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1 mol 甲醛分子中 a 键的数目为。 ③在 1 个 Cu2O 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 Cu 原子数目为。 18.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无水合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等。 (1)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 X 射线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①胆矾的化学式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为______。 ②胆矾中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H2O 中 O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 配离子。已知 的空间构型都是三 角锥形,但 NF3 不易与 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N 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N3-的配位数是________。设晶胞边长为 a cm,密度为 b g/cm3,则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_(用含 a、b 的式子表示)。三、实验题(共 1 小题) 19.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 Cl3 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请设计实验 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 四、计算题(共 1 小题) 20.图中 NaCl 晶体结构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体。最近的 Na+与 Cl-核间距离为 a×10-8cm,求晶体密度?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在 SiO2 晶体中 1mol 硅原子形成的 Si-O 键为 4NA,故 A 错误;没说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 OH- 的数目,故 B 错误;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为 CH2,21.0 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1.5NA,故 C 正确;含 0.2 mol H2SO4 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H2SO4 不能反应完,生成 SO2 的分子数小于 0.1NA,故 D 错误。 2.【答案】C 【解析】金刚石晶体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 6 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从而形 成空间网状结构,故 A 正确;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配位数都是 6,所以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 Na+ (或 Cl-)周围都紧邻 6 个 Cl-(或 Na+),故 B 正确;白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 键角为 60℃,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故 C 错误;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分子晶体在 熔融状态下还是以分子存在,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学键,故 D 正确。 3.【答案】C 【解析】A.N2O 与 CO2 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二氧化碳是直线型分子,所以 N2O 是直线 型分子; B.N2O 的电子式为: ,N2O 中存在氮氮键,所以含有非极性键; C.二氧化碳的 电子式为: ,N2O 与 CO2 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且 N2O 分子中氧原子只与一个氮原 子相连,所以 N2O 的电子式为: D.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N2O 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中电子数 是 30,N2O 中电子数是 22,所以 N2O 和 SiO2 不是等电子体,其结构不同; 4.【答案】B 【解析】由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方格中各种符号,数字的意义可知 Bi 的质子数为 83,因不知中子数,无法 确定其质量数,A 错误。Bi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9.0,B 正确。6p 亚层有 3 个未成对电子,C 错误。最外 层 5 个电子分别在 s,p 亚层,能量不同,D 错误。 5.【答案】A 【解析】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键能决定其熔沸点,故 A 正确;分子晶体中, 分子间作用力大的熔沸点高,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大,则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故 B 错误;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大的熔沸点高,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大,则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分子越稳定,故C 错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溶于水都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如HCl、NaCl, 而熔融状态能电离产生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晶体,故 D 错误;故选 A。 6.【答案】C 【解析】由于此反应是在室温下自发进行的有氧气参与的氧化反应,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 错误;CO2 的分子结构为 ,其化学键为碳氧极性键,B 错误;甲醛分子的结构为,含有两个碳氢键,又 含有一个碳氧双键,分子中既含有 σ 键(3 个),又含有 π 键(1 个),C 正确;由于没有指明 O2 所处的状况, 故生成 1.8 g H2O 时消耗 0.1 mol O2,但其体积并不一定是 2.24 L,D 错误。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B 【解析】晶体熔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也受氢 键影响,SiO2 是原子晶体、CsCl 是离子晶体、CCl4 和 CF4 是分子晶体,所以熔沸点 SiO2>CsCl>CCl4> CF4,故 A 正确;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这几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 同,原子序数 Al>Na>F>O,所以离子半径 O2->F->Na+>Al3+,故 B 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 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 N>S>C>Si,所以酸性强弱:H2SiO3<H2CO3<H2SO3< HNO3,故 C 正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 K>Na>Mg>Al,所以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故 D 正确;故选 B。 11.【答案】A 【解析】在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 2s 轨道与 2 个 2p 轨道杂化形成 3 个 sp2 杂化轨道,其中 2 个 sp2 杂 化轨道分别与 2 个氢原子的 1s 轨道形成 C—H σ 键,另外 1 个 sp2 杂化轨道与另一个碳原子的 sp2 杂化轨道 形成 C—C σ 键;2 个碳原子中未参与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1 个 π 键。 12.【答案】C 【解析】[Cu(NH3)4]SO4·H2O 中[Cu(NH3)4]2+中的 Cu2+与 4 个 NH3 形成 4 个配位键;[Ag(NH3)2]OH 中 [Ag(NH3)2]+中的 Ag+与 2 个 NH3 形成 2 个配位键;Na[Al(OH)4]中[Al(OH)4]-中的 Al3+与 4 个 OH-中的 1 个形成配位键;因此,[Cu(NH3)4]SO4·H2O、[Ag(NH3)2]OH、Na[Al(OH)4]都属于配合物,而 KAl(SO4)2·12H2O 中 K+、Al3+与 SO 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 KAl(SO4)·12H2O 是盐。故选 C。 13.【答案】B 【解析】对于第三周期 11~17 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 Mg、P 特 殊,A 项错误;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 项错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依次为:Na 为 1,Mg 为 2,Al 为 3,Si 不易形成离子,P 为 3,S 为 2,Cl 为 1,D 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1)电子云 2 (2)C 有 4 个价电子且半径小,难以通过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电子结构(3)σ 键和 π 键 sp CO2、COS(或 SCN-、OCN-等) (4)分子 (5)①3 2 ②12 4 【解析】(1)基态 14C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2,2 个 s 轨道分别存在 1 对自旋相反的电子,2p 轨道上 的 2 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2)碳原子有 4 个价电子,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故键型以共价键为主。(3)CS2 与 CO2 互为等电子体,结构式为 S===C===S,分子中含 2 个 σ 键、2 个 π 键,因此碳原子采用 sp 杂化。 与 CS2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与其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寻找其等电子 体,一是同主族替换,如 CO2、COS,二是“左右移位、平衡电荷”,如 SCN-、OCN-等。(4)Fe(CO)5 的熔 沸点低,为分子晶体。(5)①由图可知,石墨烯中每个碳被 3 个六元环所共有,每个六元环占有的碳原子数 为 6× =2。②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被 12 个环所共有。六元环呈船式或椅式结构,最多有 4 个原子共 平面。 17.【答案】(1) (2) (3)①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杂化 ②平面三角形 3NA③4 【 解 析 】 (1)Zn 的 原 子 序 数 为 30 , 基 态 Zn 原 子 的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 (2)依据等电子原理,CO 与 N2 为等电子体,N2 分子中两个 N 原子之间形成叄建, CO 的结构式为 ; (3)①甲醇分子之间形成了分子间氢键,甲醛分子间只是分子间作用力,而没有形成氢键,故甲醇的沸点高; 甲醛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故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sp2 杂化;②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型;1 mol 甲 醛分子中含有 2 mol 碳氢 δ 键,1 mol 碳氧 δ 键,故含有 δ 键的数目为 3NA;③依据晶胞示意图可以看出 Cu 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所包含的 Cu 原子数目为 4。 18.【答案】(1)[Ar]3d9(2)①[Cu(H2O)4]SO4·H2O ②正四面体型 sp3 (3)F 的电负性比 N 大,N-F 成键电子对偏向 F 原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与 Cu2+形成配离子 (4)6 206/a3b【解析】 19.【答案】称取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配成溶液,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静置、过滤、 干燥、称量,所得氯化银固体多的是[Co(NH3)6]Cl3,少的是[Co(NH3)5Cl]Cl2 【解析】配合物的内界以配位键相结合,很牢固,难以在水溶液中电离,而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 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因此,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的 Cl-是不同的,可以利用这一 点鉴别。 20.【答案】ρ=(1/2)个×58.5g·mol-1÷6.02×1023 个·mol-1)/(a3×10-24cm3)=(48.6/a3)g·cm-3 【解析】截取一个 1/8 大的小立方体如图,因各顶点上的 Na+或 Cl-为 8 个小立方体共用,故小立方体占 1/2 个 Na+,1/2 个 Cl-,即占 1/2Na+—Cl-离子对。立方体体积为:V=(a×10-8)3cm3,故密度:ρ=((1/2)个 ×58.5g·mol-1÷6.02×1023 个·mol-1)/(a3×10-24cm3)=(48.6/a3)g·cm-3 鲁科版高中化学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专题 13《化学与技术》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对于可逆反应 N2(g)+3H2(g)2NH3(g) ΔHc(NH )>c(H+)>c(OH-) B. 某二元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2B H++HB-,HB- H++B2-,所以 NaHB 溶液呈酸性 C . 在 BaSO4 饱 和 溶 液 中 加 入 少 量 的 BaCl2 溶 液 产 生 沉 淀 , 平 衡 后 的 溶 液 中:c(Ba2+)·c(SO )>Ksp(BaSO4);c(Ba2+)>c(SO ) D. 等浓度的 NH3·H2O、NH4HSO4、NH4Cl 溶液中 c(NH )逐渐增大 9.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 Z 位于同一主族,Y 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为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 Y 元素的可溶性盐溶于水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 Z 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c(OH-)>c(H+),故 A 错误;H2B 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电离可逆,说明 HB-只电离不水解,NaHB 溶液呈酸性,故 B 正确;在 BaSO4 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BaCl2 溶液产生沉淀,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平衡后的溶 液中 c(Ba2+)·c(SO )=Ksp(BaSO4),故 C 错误;NH4HSO4 溶液中 NH 浓度最大,故 D 错误。 9.【答案】A 【解析】由 Y 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可知 Y 为 Al;Z 位于 Al 之后,故 Z 的次 外层电子数为 8,由题目信息可知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故 Z 为 Si,X 为 C;结合原子序数递增及 Y、 Z、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4 可知 W 为 Cl。Al3+、AlO 都能水解,都能促进水的电离,A 项正 确;SiO2 与水不反应,B 项错误;Al、Si、Cl 位于同一周期,故原子半径:Al>Si>Cl,C 项错误;HCl 的 水溶液为盐酸,HCl 是强酸,0.1 mol·L-1 盐酸的 pH=1,D 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Mg(OH)2 和 Al(OH)3 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使环境稳定达到着火点以下, 阻止了燃料的燃烧;且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 MgO、Al2O3 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阻燃效果更佳, 可以作阻燃剂,A 正确;SO2 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二氧化硫还原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不是漂白性,B 错误;AlCl3 的熔融态不导电,是氯化铝是共价化合 物,熔融不能产生离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氯化铝属于强电解质,C 错误;Fe3+与 KSCN 溶液显血红 色是铁离子和硫氰酸根离子交换生成红色溶液,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 11.【答案】D 【解析】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a 点温度小于 b,则 a 点的正反应速率一定小于 b,故错误; ②b 点温度大于 a 点,则正逆反应速率 a 点小于 b 点,故错误; ③甲酸为生成物,二氧化碳为反应物,则二氧化碳百分含量越大,甲酸浓度越小,b 点二氧化碳百分含量大于 a 点,则 a 点甲酸的浓度大于 b 点,故正确; ④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 点大于 b 点的,故正确; 综上,①②错误,③④正确. 12.【答案】C 【解析】SO2 通入酚酞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C 中 SO2 被氯水氧化为 SO42-,最终生 成 BaSO4 白色沉淀,同时因 Cl2 的消耗,溶液变无色。D 中 SO2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SO3,最终生成 BaSO3 白 色沉淀。选 C。 13.【答案】D 【解析】设生石灰反应消耗掉的水的质量为 x,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为 y。 x=1.8g,y=7.4g,即原饱和溶液中水被消耗了 1.8g,导致会析出部分晶体,所以导致溶液质量会小于 (100g-1.8g)=98.2g。而由于析出晶体和新生成的氢氧化钙没有溶解,所以产生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一定大 于 7.4g,选 D。 14.【答案】B 【解析】N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 项错误;SO2 与酸性 KMnO4 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 SO ,而 CO2 可 用浓硫酸干燥,B 项正确;洗涤沉淀的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没沉淀,待水滤干,重复 2~3 次 即可,C 项错误;由于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所以乙醇不作为从水中萃取有机物的萃取剂,这里可以 选用苯、CCl4 等有机溶剂,D 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根据 ΔH=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放出的总能量。设 1 mol H—H 键断裂吸收热量为 x,1 克 H2 完 全燃烧生成水蒸汽放热 121 kJ,则 1 mol H2 完全燃烧放热 242 kJ,ΔH=-242 kJ/mol, 则-242 kJ/mol=x+ ×496 kJ/mol-2×463 kJ/mol x=436 kJ/mol。 16.【答案】(1)N2(g)+2O2(g)===2NO2(g)ΔH=+67.8 kJ·mol-1 (2)SiH4(g)+2O2(g)===SiO2(s)+2H2O(l) ΔH=-1 427.2 kJ·mol-1 (3)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4)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QkJ·mol-1 【解析】(1)23 g NO2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则生成 2 mol NO2 吸收的热量为 67.8 kJ。 吸热反应 ΔH 为正值,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2O2(g)===2NO2(g) ΔH=+ 67.8 kJ·mol-1。 (2)2 g SiH4 自燃放出热量 89.2 kJ,1 mol SiH4 自燃放出热量 1 427.2 kJ,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SiH4(g)+ 2O2(g)===SiO2(s)+2H2O(l) ΔH=-1 427.2 kJ·mol-1。 (3)N2(g)+3H2(g)===2NH3(g) ΔH=(946+436×3-391×6)kJ·mol-1=-92 kJ·mol-1。 (4)根据 C 原子守恒有:C2H5OH~2CO2~2CaCO3。生成 100 g CaCO3 沉淀,则乙醇为 0.5 mol,据此可写 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7.【答案】(1)6Fe2++3ClO-+3H2O===2Fe(OH)3↓+3Cl-+4Fe3+ (2)2Fe3++S2-===2Fe2++S↓ (3)Cu2++S2-===CuS↓ 【解析】(1)氯化亚铁是强酸弱碱盐且有还原性,次氯酸钠是强碱弱酸盐且有氧化性,两者相遇既可发生双 水解反应又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反应相互竞争,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大降 低,所以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硫化钠与氯化铁相遇,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双水解反应及氧化还原 反应,若发生复分解反应则生成 Fe2S3,由于 Fe2S3 在水溶液中不存在,故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也不可能 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因 Fe3+具有氧化性,S2-具有还原性,所以硫化钠与氯化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 反应。(3)由于 Cu2+的氧化性较弱,Cu2+和 S2-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化钠与硫酸铜可能发生双水解 反应、复分解反应,两反应互相竞争。由于 CuS 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小于 Cu(OH)2 的溶解度,则硫化钠与 硫酸铜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而不是双水解反应。18.【答案】(1)  (2)1.67 0.77 (3)吸热 (4)C (5)> 40% 【解析】(2)K2= ,K3=K1 (3)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4)因为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压强不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均不能说明达到 平衡状态,A、D 错;选项 B 中 CO2 和 CO 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其浓度不再变化,故 B 错;生成 CO2 代 表逆反应,消耗 H2 代表正反应,且比值等于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选项 C 正确。 (5)CO2 的物质的量为 2.0 mol 时,H2 为 1.0 mol,CO 为 1.0 mol,H2O(g)为 1.0 mol,其浓度分别为 1.0 mol·L -1、0.5 mol·L-1、0.5 mol·L-1、0.5 mol·L-1,则 Qc= = v 逆。 起始时,c(CO2)= =1.5 mol·L-1 c(H2)= =1 mol·L-1 设达到平衡时,CO 的浓度为 x K= = =1, 解得:x=0.6 mol·L-1 所以,α(CO2)= ×100%=40%。 19.【答案】 (1)使铜转化为可溶于酸的氧化物 (2)4.7≤pH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