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命题人 袁华波 审题人 林洪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100分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并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Ⅰ 卷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答案填涂于机读卡上,否则不得分。)‎ ‎1.在一烧杯存放已久的水溶液中,长出了一些藻类、浮游动物和一些细菌等生物。 烧杯中生物组成了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一地域中的蛇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结构层次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自又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3.下列关于颤藻和水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活状态下颤藻呈蓝绿色,水绵呈绿色 B.颤藻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水绵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C.颤藻细胞内有色素,水绵中有叶绿体 D.相同长度丝状体中颤藻细胞个数少于水绵 ‎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O B.H7N9病毒和细菌共有的元素是C、H、O、N、P C.组成生物的最基本元素是C 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5.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种类和功能的多样性 ‎ B.已知某化合含有C、H、0、N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一定为蛋白质 ‎ C.蛋白质中有些具有防御功能,如抗体;有些具有接受信息的功能,如受体 ‎ D.高温、强酸和強碱等会引起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和肽键的断裂,从而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 ‎6.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 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 B.烟草叶肉细胞 C.烟草花叶病毒 D.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7.下列关于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肝糖原是肝脏的主要成分 B.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 C.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DNA的重要组成成分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8.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球场上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而倒地是随着汗液丢失了过多的钠盐所致 B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 ‎ C. 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 D. 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少Fe3+ ,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9.“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变化,如图表示正确的是(  )‎ ‎10.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11. 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12.对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②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膜内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 ‎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13.下列细胞中,含核糖体和高尔基体相对较少的是(  )‎ A. 胃腺细胞 B.乳腺细胞 C.胰腺细胞 D. 性腺细胞 ‎14.有毒奶粉事件的原因是不法分子在劣质牛奶中添加了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因为该物质中氮含量较高,而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蛋白氮的数值来估算的.一般说来,每100g蛋白质平均含氮16g,这些氮一定不存在于蛋白质的(  )‎ A.﹣CO﹣NH﹣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R基 ‎15.下面记录了对玉米籽粒的处理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根据该实验可以推测(  )‎ 实验处理 将玉米籽粒浸泡一定时间,从中央切开后用稀释的红墨水染色.‎ 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煮熟,从中央切开后用稀释的红墨水染色.‎ 实验现象 胚细胞着色浅 胚细胞着色深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活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红墨水容易进出玉米细胞 ‎1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 B.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是均匀分布的 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共同组成生物膜系统 ‎17.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内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内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18.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钠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19.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形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不同 B.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双层膜结构,其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而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囊状结构堆叠成基粒 ‎20.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 B.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 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 ‎21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人32 P标记的磷酸基团后,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 A.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B.含32 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 C.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 ‎2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23.早春开花植物——雪滴兰,雪落花开,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远高于其他细胞,但ATP的生成量却远低于其他细胞。据此推知,雪滴兰的花序细胞(  )‎ A.依靠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供能 B.比其他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低 C.花序细胞和其他细胞的ATP含量都多 D.呼吸释放的热能比其他细胞多 ‎24.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 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5.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水解时,图中所示的化学键③④最易断裂 B.图中酶1和酶2的化学本质相同,但是二者的种类不同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反应相联系 D.ATP与ADP间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只发生在真核细胞内 ‎26.关于探究酶特性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可溶性淀粉溶液为底物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27.下面是某种酶催化某二糖的水解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以表示麦芽糖的水解 B.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该酶也可以催化其他二糖的水解 D.该反应过程中的酶只能利用一次 ‎28.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 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 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能改变膜的通透性,阻止染色剂进人细胞 ‎ D.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29‎ ‎.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高尔基体,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并与伴胞细胞有丰富的胞间连丝相通。下列对成熟筛管细胞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 A.需要伴胞细胞提供蛋白质 B.依赖胞间连丝运输某些物质 ‎ C.能进行有氧呼吸 D.完全不能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 ‎30.下列在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一定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  ) ‎ A. Mg2+吸收 B.O2运输 C.C02固定 D.ATP合成 ‎31.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表示蛋白质,乙表示DNA和RNA 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C.图中③所示的为高尔基体 D.图中②所示的结构是线粒体 ‎32.将一批刚采摘的大小及生理状况均相近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后,贮藏在温度为1 ℃的冷库内,另一份则直接贮藏在1 ℃的冷库内。从采后算起每10天定时定量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叙述与实验结果不一致的是(  )‎ A.曲线中比值大于1时,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处理适宜时间,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33.将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e CO2产生量(mol/min)‎ ‎1.2‎ ‎1.0‎ ‎1.3‎ ‎1.6‎ ‎3.0‎ O2的消耗量(mol/min)‎ ‎0‎ ‎0.5‎ ‎0.7‎ ‎1.2‎ ‎3.0‎ A.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 B.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酒精发酵 C.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6 mol/min D.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34.对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而言,下列符合其催化反应变化规律的曲线应是( )‎ ‎35.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 B.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 C.Ⅲ阶段曲线下降的原因与Ⅰ相同 D.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大于b点 ‎36.经分析某条多肽链中有O原子p个,N原子q个,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1分子该多肽水解得到的赖氨酸个数为(  )‎ A.p-q  B.q-p C.p-q+1 D.q-p+1‎ ‎37.下图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两曲线走势的差异确定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所致 B.ab段表示植物细胞因失水量过度而逐渐死亡 C.10 min时两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均有质壁分离现象 D.该实验可选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来进行 ‎38.科学家利用生化方法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及到达指定位置的分子机制,发现囊泡和靶膜上都存在自身的SNARE,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SNARE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识别蛋白 B.上述分子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 C.囊泡和靶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39.将酵母菌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以下模拟实验。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 A.甲、乙、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丙、丁 ‎40.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下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但因各 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适当增加3%淀粉溶液的体积 B.适当提高α-淀粉酶溶液的浓度 C.将实验温度改为0℃ 、55℃ 、100℃ D.将检测试剂碘液改为斐林试剂 ‎ 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41.(10分)下图1表示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情况(1表示可溶性糖,2表示淀粉,3表示含氮化合物,4表示脂肪)。图2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的生物合成)活性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________含量不断提高,而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不断下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来。‎ ‎(2)图2中曲线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的干重将________。‎ ‎(3)将小麦开花后第10 d和第40 d的种子分别制成组织样液,各取等量样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________,适温水浴加热后,A试管出现________,并且比B试管颜色更________,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可以用图2中的曲线________表示。‎ ‎(4)在脂肪的鉴定中,常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这是因为   .‎ ‎42(13分)下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________ 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________的运输。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____方式运输进入细胞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_____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中相关结构膜面积发生变化的特点 是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为5左右,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 。‎ ‎(4)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度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________。‎ ‎43(12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探究了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的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bc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________,实验还证实,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5分).自然界中的酵母菌种类繁多、分布很广,是人类在发酵中常用的菌种。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一是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酵母菌是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繁殖时,主要进行________呼吸,其发生的场所是_____ _。‎ ‎(3)实验室用两种方式以葡萄糖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隔1 h分别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图所示的坐标图。‎ ‎①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________;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填写时间)的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②要鉴别发酵罐中是否有酒精产生需用________________试剂,若有酒精,则发酵罐中液体的颜色变为________。‎ ‎③由甲、乙发酵罐中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要提高酒精产量需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甲、乙发酵罐发生的相同生理过程的总反应式:‎ ‎_____ ________ _____。‎ 高一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答案填涂于机读卡上,否则不得分。)‎ BCDAC BBCBC CCDCB DBDB D ABDDB BBDCB CCBDC DDCC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41 (10分)‎ ‎(1)脂肪 脂肪由糖类(或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2分) ‎ ‎(2)淀粉磷酸化酶 增加 ‎(3)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深 ① ‎ ‎(4)苏丹Ⅲ或苏丹Ⅳ溶于酒精 ‎42(13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1)细胞膜(生物膜) 脂质 胞吞(内吞) ‎ ‎(2)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核糖体) 1→4 内质网减少,高尔基体基本不变,溶酶体增加。(2分)‎ 细胞质基质的pH为7.0左右,导致水解酶活性降低(2分) ‎ ‎(3)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分)‎ ‎(4)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增大 ‎43(12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 (1)催化剂种类、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pH (3分)‎ ‎(2)酶的高效性 ‎ ‎(3)在过氧化氢酶量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高,O2产生速率越快,而当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达到一定值后,O2产生速率不再随过氧化氢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过氧化氢酶的量有限 ‎ ‎ (4)e(1分) 过酸、过碱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44 (15分,除说明外,每空1分)‎ ‎ (1)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分)‎ ‎(2)有氧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分)‎ ‎(3)①8∶5(2分) 第5h和第3 h(2分) ②酸性重铬酸钾 灰绿色 ‎③通入少量的氧气 ④(2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