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兖州2015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济宁兖州2015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兖州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二语文教学监测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班级和科类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上溯/晦朔   剜菜/掰手腕 奢靡/求之靡途   ‎ B.瞠目/蹚水   拂拭/佛手瓜  船舷/扣人心弦 C.孝悌/花蒂 桧木/刽子手   粗犷/旷日持久 D.瞋目/嗔怪   戡乱/勘误表 档案/正当防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精悍 座落   众生相   一拍即合 B.编辑   拔擢   泊来品  真知灼见 C.筹划   陨首  哈密瓜   言简意赅 D.自诩   耘耔  亲合力 牙牙学语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经过多年实践,三口镇 出了一条“分类减量、上户收集,村民自治、政府补助、公司运营”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道路。‎ ‎(2)蚕的一生经历了一次 ,它羽化成了蝶,它最后的死去成为了一个美丽的结局。‎ ‎(3)美国财政部长近日表示,一个繁荣稳定、能够而且愿意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带头作用的中国,与美国的利益 。‎ ‎ A.探索  蜕变  息息相关  B.探索 蜕化  休戚相关 ‎ C.摸索 蜕化  息息相关  D.摸索  蜕变  休戚相关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 A.‎3月1日,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被盗,20件珍贵藏品不胫而走。该馆中保存着1860年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掠的大量珍贵文物,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 B.李白杜甫缘悭一面,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在任城,杜甫来访,后二人同游任城,次年秋又会于曲阜。‎ ‎ C.在2015年央视网络春晚上王铮亮演唱了《最远的距离》,他那温暖醇厚又不失清亮的嗓音,让现场每位观众耳濡目染,沉浸其中,让每一个归心似箭的人热泪盈眶。‎ ‎ D.央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犹如空谷足音,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人第一次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国土的战例,让人们对那段中国先烈浴血奋战的历史有了更多地了解。‎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多样性的认识,唤起公众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热情。‎ ‎ B.黄兴国市长说,天津正积极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大力开展“四清一绿”行动,通过持续努力,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 ‎ 8‎ ‎ C.许许多多地方的部落,因为不愿跪着把神圣的泥土撒上天灵盖,就成批成批地被杀戮了。‎ ‎ D.《庄子》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战国时代,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 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礼乐相须以为用 项 阳 所谓礼乐,是指在国家、民族、群体、个人重要事件中与仪式相须为用的乐。《礼记·月令》云:“凡用乐必有礼,用礼则有不用乐者”,所谓“礼乐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公制礼作乐拉开国家制度下礼制仪式用乐三千载之帷幕。中国礼制在三千年间以五礼样态实施,即吉嘉军宾凶,每类礼制有多层级的仪式形态,有些只能在国家最高仪式中使用,有些可以上下相通地用于各种层级,因不同礼制类型而形成多种用乐风格,让人们在仪式用乐中感受和体味崇高、庄重、肃穆、豪迈、缅怀、仁爱等多种情感,如此形成国家和民间具有体系化特色的礼乐形态。‎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礼仪用乐形态,中华文化为何将“礼乐文明”视为特色呢?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乐以审美、教育、娱乐、实用和社会多种功能,在仪式化乐的应用中使国人体味多种内涵。礼制仪式有多种类型、多种层级,与之相须为用的礼乐当然也有多类型、多层级、多种风格,如此构成礼乐形态的体系化。在仪式体系化用乐的礼乐观念下,历朝历代,当国家和社会走向稳定繁荣之时必定要建立自己的礼乐体系,诸如唐代开元盛世的礼乐体系即如此。‎ 当代文化建设中要不要承继传统礼乐观念并构建新的礼乐体系呢?答案是肯定的。既然礼乐文明体系化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淀的深层精神内涵,我们何以不将它发扬光大呢?‎ 不可否认,传统礼乐文化中特别是某些高端仪式、仪轨的确过于繁琐,因此在建立中华礼乐文明新体系之时,应注意既体现民族特色又简洁明快;既要彰显国家意义,也考量民众多层次需求;既有高端“国乐”,亦要上下相通,在同一类型下分出层级,在不同类型下显现风格多样性。我们看到,国家在当下也有一些礼仪用乐,诸如颇具象征意义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用乐,人民大会堂前迎接来宾用乐以及在一些庄重场合奏唱国歌等等,这些是国家礼仪用乐的一些基本需求。‎ 中华民族的礼乐观念是在数千年发展中动态形成的。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国家礼制仪式用乐当然要体现时代风貌,在不同仪式中凸显民族特色,显现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借鉴多民族甚至是外来文化元素,诸如乐队组合等。把握吉嘉军宾凶礼制仪式用乐的特点,在多类型、多层次、多风格中展现中华民族礼仪用乐之风采,使参与者在其中体味与感知,从精神上得到洗礼。‎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列不属于当前建立中华礼乐文明新体系时注意点的一项是( )‎ A. 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国家礼乐文明新体系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提倡简洁明快。 ‎ B. 既要彰显国家层面的意义,也要考量不同层面民众的多层次需求。‎ C.既要有高端“国乐”,也要上下相通,在同一类型下分出层级,在不同类型下显现风格多样性。‎ D.传统礼乐文化中的某些高端仪式、仪轨过于繁琐,这是不可否认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周公制礼作乐拉开国家制度下礼制仪式用乐三千载之帷幕,在三千年间中国礼制是以吉嘉军宾凶五礼样态实施的。‎ B.中国礼制中的每类礼制都有多层级的仪式形态,这些仪式都可以在 8‎ 国家和民间各种层级之间通用,从而让人们在仪式用乐中感受和体味崇高、庄重等多种情感。‎ C.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乐以审美、教育、娱乐、实用和社会多种功能,在仪式化乐的应用中能够使国人体味多种内涵,所以中华文化将“礼乐文明”视为特色。‎ D.因为礼制仪式有多种类型、多种层级,所以与之相须为用的礼乐当然也有多种类型、多种层级、多种风格,如此才能构成礼乐形态的体系化。‎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乐相须以为用,大礼必有仪式,仪式必须用乐,在仪式中礼与乐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B.唐代开元盛世的礼乐体系就是在唐朝走向稳定繁荣之时为自己建立的礼乐体系。‎ C.礼乐文明体系化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淀的深层精神内涵,所以,当代文化建设要将它发扬光大。‎ D.建立国家礼制仪式用乐体系,要体现时代风貌,要凸显民族特色,类型、层次、风格要多样化,使参与者从精神上得到洗礼。‎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 ——《滕王阁序》‎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岛屿之萦回     穷:极尽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霁:雨过天晴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甫:刚、顿时 D.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机:机会 ‎ 10.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地势极而南溟深 ②怀帝阍而不见 B.①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②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8‎ ‎ C.①访风景于崇阿 ②屈贾谊于长沙 ‎ D.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1.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属于实写美好秋景的一项是( )‎ ‎①潦水尽而寒潭清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④爽籁发而清风生 ‎⑤天柱高而北辰远 ‎⑥秋水共长天一色 A. ‎①②⑥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12.下面对文章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对滕王阁景色正面描写中,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确地描绘出来。在这样的田光水色中,滕王阁静静面对高入云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阁道丹漆,鲜艳欲滴,恍如画中。‎ B.第三节开首远近结合,先是说身处滕王阁之高,点出了滕王阁的高度,因为站在滕王阁上,可以轻易的俯视别人的屋背,也为以后的极目远望留下了伏笔。‎ 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写出了作者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至此刻,王勃当时的迷惘心态可谓是一览无余。‎ D.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笑对人生的执著态度。‎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3分)‎ ‎(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3分)‎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①‎ 苏轼 其一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其二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 白灰旋②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注】①本诗写于熙宁六年(1073)。熙宁四年,苏轼因与朝廷主政者政见不合,自请从京师来到杭州为官,这是写在杭州双竹寺的住持湛师的禅房墙壁上的诗。②旋:屡次。‎ ‎(1) 赏析“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一句。 (4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并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 ,(李密《陈情表》)‎ ‎(3)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五、(12分) ‎ ‎16.请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顺序合理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4分)‎ 8‎ ‎①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苟子》《韩非子》等 ‎②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③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④先秦散文分为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两大类 ‎⑤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⑥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⑦它们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的陶渊明的无奈与绝望;个性就是 ;个性就是 。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份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你能不快乐的接受与享有吗?‎ 18. 请仔细观察下图,对面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水稻的谦卑 杨春山 ‎ ①贴紧土地,是一种让灵魂匍匐前进的方式。水稻始终以谦卑的姿态呈现在土地上,没有艳丽的花朵,没有高悬的果实,却默默滋养着城市与乡村,滋养着人们平静的生活。年复一年,光阴流逝,乡村的容颜已改,只有谦卑的水稻,依旧在土地上淡淡地飘香。‎ ‎ ②红土高原上的乡村是谦卑的。它用贫瘠而朴实的土地接纳了水稻,接纳了这种庄稼的生长。水稻也秉承了红土高原的品性,不事张扬,沉静地向着土地深处扎下根须,在阳光下显露出真切的面容。‎ ‎ ③盛夏的夜晚,月光如水,悄悄地走向稻田,坐在田埂边,听遍野的蛙鸣协奏,是一件惬意的事。这时的稻田,是静谧的。而水稻就像是一个淡雅的女子,穿着一袭绿裙,躺在沉寂的田野里想着自己的心事;金秋的清晨,微曦初露,轻轻地走进稻田,漫步阡陌间,看灵巧的蚂蚱蹿跳,是一件幸福的事。这时的稻田,是丰盈的。而水稻就像一个朴实的农妇,穿着一身布衣,站在广袤的田野里守着自己的家园。‎ ‎ ④水稻的谦卑是一种宿命,人的谦卑则需要一种顿悟。人们总是期待着向人生的高处行走,而水稻却憧憬着向土地的深处挤压。它的生命力,只有和土地完美结合才能萌发,这让水稻贴紧土地的心思,有了最为生动的注解。‎ 8‎ ‎ ⑤稻田是一张铺开的大网,网住了农人大把大把的时间,和他们对丰收的期待。大片的稻田,是乡村的希望。炊烟袅袅,是因为水稻的滋养;睡梦沉沉,是缘于水稻的馈赠。水稻仰起面庞,是为了盼望风调雨顺;水稻俯下身子,是为了谋求成熟圆满。乡村和水稻紧紧拥抱在一起,让人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 ⑥谦卑,并不是自甘低贱。谦卑是一种宽阔的胸襟,是一种内敛的气韵,是水稻面对乡村的最深依恋。谦卑的事物,往往能够展示单纯和美好。如蚂蚁,用团结体现力量;如小草,用起伏对抗风暴;如游鱼,用慵懒诠释自由。谦卑的土地,心甘情愿接受犁铧的穿透;谦卑的水稻,心甘情愿接受镰刀的切割。犁铧和镰刀闪烁着冰冷的光芒,让土地和水稻感受到一种锐利的痛楚。春种秋收的过程,就是土地、水稻和金属碰撞的过程。人们总是会漠视脚下谦卑的泥土,而对金属投以敬畏的神色和贪婪的目光。土地和水稻的隐忍与厚重,在金属的熠熠光芒面前黯然失色。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了土地,忘记了水稻,去注视金属散发出的光芒。然而,正是谦卑的土地和水稻,不断地养育着我们,并且,从不向我们索取和提出任何要求。‎ ‎ 每一束稻穗里孕育的果实,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脉。水稻,就这样以隐忍和含蓄的品格,汲取天地的灵气,浓缩自然的精华,彰显生命的本质。它奉献出的粮食,是土地给予人们的厚赠。为此,乡村始终珍视着土地,珍视着水稻,珍视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珍视着平平淡淡的每一个日子。‎ ‎ 谦卑的土地和水稻,告诉我们应该重视生命的本质,拒绝浮华,选择一种谦卑而真实的姿态生活。为了生活,我们可以步履匆匆,但需要保持着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为了生活,我们必须放弃很多,但不能放弃人生的信仰与尊严。谦卑,就是一种蛰伏待机的过程,在蛰伏中提升能力、积蓄力量,为将来的萌发吸纳更多的地气与阳光。‎ ‎ 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株水稻,在土地的怀抱里生根,长叶,开花,结实。到成熟的时候,低下头颅,就能看到生养我们的土地,依旧是那样的谦卑、宽厚、隐忍和真实。‎ ‎(选自《人民日报》)‎ ‎ 19.从全文看,水稻的谦卑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 20.文章的题目为何用“水稻的谦卑”而不用“谦卑的水稻”,二者有何差异?(4分)‎ ‎ 21.简要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4分)‎ ‎ 22.本文虽写水稻,却多次提到“生命”“人生”等字眼,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谈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生命之思”?(6分)‎ 七、作文(60分) ‎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些人快乐地施与,这快乐就是他们的回报。‎ 有些人痛苦地施与,这痛苦就是他们的洗礼。‎ 还有一些人,给予时并不觉得痛苦,也不是为了寻求快乐,或布善施德;他们施与,就像山谷那边的桃金娘散发芳香。上帝通过这些人之手施教,透过他们的双眸向大地微笑。 ‎ ‎ —— 纪伯伦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l.A (A项,sù /shuò,wān/wàn,mí/mǐ ;B 项,chēnɡ/tānɡ,fú/fó,xián;C项,tì / dì,ɡuì,ɡuǎnɡ/kuànɡ ;D项,chēn,kān,dànɡ)‎ 8‎ ‎2.C(A项,坐落;B项,舶来品;D项,亲和力)‎ ‎ 3.A(“摸索”指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等;“探索”指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蜕变”是中性词,“蜕化”多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相依、利害相关。)‎ ‎ 4.D(A项,用错对象。“不胫而走”比喻消息等传布迅速。此处应用“不翼而飞”。B项,“缘悭一面”,指无缘相见,与后文二人“同游”相矛盾。C项,不合语境。“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此句中没有“经常”的意思。D项,“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5.B(A 项,“目的”和“旨在”重复。C项,主谓搭配不当,“部落”“跪着”“被杀戮”错,应在“部落”后补“的人”;D项,最后一句偷换主语。)‎ ‎6.D(D项,答非所问,回答的是“传统礼乐文化”,不符合题干要求。)‎ ‎7.B(以偏概全,原文说“有些只能在国家最高仪式中使用”。)‎ ‎8.A(A项,“从古到今都是这样”错,《礼记·月令》云:“凡用乐必有礼,用礼则有不用乐者”。)‎ ‎9.D (机:征兆)‎ ‎ 10.C(A项,①表并列,②表转折;B项,①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结构助词,可译为“的”;C项,都是介词,可译为“在”;D项,①反而;②尚且)‎ ‎ 11.A (③为虚写,④是一种感受,⑤是想象)‎ ‎12.D(D项无笑对人生之意。)‎ ‎13.(1)天高地远,感觉到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兴致已尽,悲从中来,知道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3分,注意:迥、盈虚、数等,译句要通顺)‎ ‎(2)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到海边,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3分,注意:屈、窜等,译句要通顺)‎ ‎(3)年老而气概应当更壮,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决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4分,注意:益,壮,且,坚等,译句要通顺)‎ ‎ 14.(1) 这两句细致地刻画了作者住宿山寺的情景。残灯将灭,诗人刚拨开一层白色的烟灰,就发现里面还有一团通红的火焰,旋拨旋起。这既是写炉火,又是写诗人心中难以熄灭的热情之火,一语双关。“卧听雨打窗棂声”说明诗人一夜无眠,表现了作者心事重重、内心不得安宁的落寞之情。作者分别从颜色和声响两个方面作了细节性的描摹,透漏出自己那种激情和冷漠、积极和消极交错的心境。‎ (2) ‎①第一首,作者直抒胸臆,从“我”落笔,抒发情怀,“意嫌”“羡”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仕宦人生的失望及对双竹湛师生活环境的赞美和向往;②第二首间接抒情,通过诗中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情感。“闭门孤枕”“旋拨通红火”“卧听雨打窗”这几个动作细节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不甘和落寞这一复杂的情感。情感由前一首的外放转为内敛,由激扬转为深沉。‎ ‎15.(1)泉涓涓而始流 ‎(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16.④②⑤⑦⑥①③‎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藐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   句子样式:诗句+诗人+精神(或力量、气质、风度)(每句2分,共4分)‎ ‎18.一张长椅上,一个小女孩正专心致志地教一只小狗看书,小狗乌溜溜的黑眼珠随着女孩的手指而转动,神情专注地听着小女孩的讲授,难道她们是在做着高深的学问?‎ ‎ 19.(1)不事张扬,沉静地向着土地深处扎下根须。(2)隐忍厚重,心甘情愿地接受镰刀的切割。(3)从不向人类索取和提出任何要求。(4)即便成熟时也低下头颅,及其含蓄。‎ ‎ 20.二者皆为偏正短语,“水稻的谦卑”重在“谦卑”‎ 8‎ ‎,文章由赞扬水稻的谦卑推展开来,赞颂了泥土、乡村的谦卑,最后又由物及人,提倡人应具备这种谦卑品格。而“谦卑的水稻”则重在水稻,缩减了文本的意义范围。,降低了题目与文本的契合度。‎ ‎ 21.(1)比喻。把稻田比喻成铺天盖地的大网,使读者仿佛亲眼看到农人在稻田中劳作的场景,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稻田对于劳作人民的意义。(2)拟人。“仰起面庞”“俯下身子”,赋予了水稻以人的动作和心理,写出了水稻与乡村紧紧联系在一起以为人们做贡献为职责的品行。‎ ‎22.本题为探究题,只要能结合文本内容作答且言之有理即可。(1)要像水稻一样拥有宽阔的胸襟和内敛的气韵,具有单纯美好的生活方式,少讲索取,多讲奉献。(2)应该重视生命的本质,拒绝浮华,选择一种谦卑而真实的姿态生活,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决不放弃人生的信仰与尊严。(3)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株水稻,在土地的怀抱里生根,长叶,开花,结实。到成熟的时候,低下头颅,就能看到生养我们的土地,依旧是那样的谦卑、宽厚、隐忍和真实。‎ ‎ 23.参照2013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平均分不低于43分。‎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