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

ID:309556

大小:56.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中考语文阅读训练 周一诗词鉴赏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作,从内容看诗人很不善种田,但是非常勤劳,分别指哪些内容。 (1)不善种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辞劳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但使愿无违”意思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根据你对诗人的了解和所学的其他作品,谈谈“意愿”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草盛豆苗稀    (2)晨兴理、带月  2、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而折腰”强 周二文言阅读 刘迂鬼 刘羽冲者,沧州人。性孤僻,好讲古制①,实迂阔②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大败。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⑤不自得⑥。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续子不语》卷五,有删节) 注释:①古制:以古制今,按照古代的成规来处理当今的事务。②迂阔:不切合实际。③角:竞争,较量,此指决战。④洫(xù):沟渠,田间的水道。⑤抑郁:心有愤恨,不能诉说而烦闷。⑥不自得:不适意。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自谓可将十万() ②会有土寇() ③绘图列说于州官()④恒独步庭阶() ⑤实迂阔不可行()()⑥偶得古兵书() 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于”字与例句中加着重号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州官使试于一村 ①绘图列说于州官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③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⑤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⑦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⑧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迂鬼病死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过此文后,你有何体会?请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统领②恰巧,适逢③游说,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④常常⑤其实;能够⑥偶然2.选③(提示:③与例句中的“于”字都是介词,在。①介词,向。②介词,到。④介词,从。⑤介词,向。⑥介词,给。⑦介词,对。⑧介词,从。)3.①还有一次,(他)得到一本古代水利方面的书,又伏案研读一年,自己认为能够使千里之地变成肥沃的土壤。②常常在庭院台阶前漫步,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古代的人难道欺骗我吗?”4.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刘迂鬼两次把古书上讲的知识用于实践,结果都失败了,因而抑郁成病而死。5.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书本上的内容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要用实践来检验其是真理或谬误。 周三记叙文阅读 关于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这是一堂作文课。老师教完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老师说:“性别。” 女。大家刷刷写下。 “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妈好像四十二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十四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老师摇了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间……”“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像不太像。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得完整、准确。老师最后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儿子盯着我,盯着我,似乎要把我深深地刻印在脑海中。他告诉了我,发生在作文课上的事情。我相信,那堂作文课上,儿子一定已经受了很大的震撼。我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眼睛看到的会漠视,或者忘记,而用心记住的,会珍藏一生。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23期) 阅读训练 1.作文课上,老师教完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布置了什么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其画线的句子中“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们搞不清找妈妈“寻人启事”中的哪些要素?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为何总是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试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一则找妈妈的寻人启事。2.①承上启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不能。因为老师的作业要求同学们已经听清楚了,只是对作业的内容感到意外,一时不知如何下笔。3.①年龄、体貌特征。②孩子们平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4.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5.①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②我们应关心父母,感恩父母。(答案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