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小题狂做”:中国近代的经济和
	
	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19世纪末,身为状元的张謇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下列由张状元创办的企业是(   )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大生纱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2. 2009年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竣工通车一百周年,该铁路设计者是(   )
	
A.侯德榜        B.李四光      C.斯蒂芬森      D.詹天佑
	
3.下列事件在1905年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在中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B.詹天佑被任命为总工程师,负责修建京张铁路
	
C.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D.人们可以通过《申报》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4.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以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战胜利以后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芜湖的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大昌火柴厂股份有限公司组建。这一时期,芜湖乃至全国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外部原因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6.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看电影照相     B.坐火车、汽车出行     C.拍电影打电话      D.用电脑上网聊天
	
7. 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不妨时常看看。”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
	
A.听京戏            B.看电影            C.赏评书           D.读报纸
	
8.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百度网站上输入“1912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A.张謇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B.京张铁路全线通车三周年纪念典礼举行
	
C.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D.《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9.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 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10.今年(2009年)是伟大的作曲家冼星海诞辰104周年。气势宏伟的旋律:“风在吼,马在啸…”出自他创造的名曲(   )
	
A.《义勇军进行曲》   B.《新四军军歌》   
	
C.《黄河大合唱》     D.《大刀进行曲》
	
11.右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12.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13.20世纪初,世界上最畅销的纯碱是“红三角”牌纯碱。为中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张謇   B. 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
	
14.图二为“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末
	
1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 
	
	
16.1932年,上海的一位女仆人给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该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
	
①“大人”,你何时回来②“先生,你家小姐生病了”③“老爷,北京的学生缠足的一定很多吧” ④“先生,太太请您换一件中山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五一”假期,张红从北京乘火车去包头,在沿线某站台看到一尊詹天佑的铜像。她经过的这条铁路是:(    )
	
A.京张铁路       B.淞沪铁路        C.唐胥铁路        D.滇越铁路
	
18.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    )
	
	
		
			
				
					
						 
					
				
			
		
	
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    C.报刊杂志    D.铁路交通
	
19.右图邮票中的人物是福州籍科学家侯德榜,他的主要成就是(  )
	
A.研制“两弹一星”       B.发明“联合制碱法”
	
C.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D.译述《天演论》
	
20.“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部著作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C.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D.鲁迅的《狂人日记》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B 6.D 7.B 8.B 9.B 10.C 11.A
	
12.C 13.C 14.D 15.D 16.D 17.A 18.C 19.B 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