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复习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物理复习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ID:297142

大小:17.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物理备考复习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就知识、能力方面似乎进入了一种类似于“瓶颈”的状态,如果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等方面运用得当,在适应高考要求的同时,也能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应变能力跃上新的台阶,在高考中有好的表现。如果不能尽快帮助学生突破“瓶颈”的束缚,很可能使其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甚至还可能出现知识与能力都被弱化的情形。那么,在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中应抓住哪些复习环节,才可能使考生在应变策略、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稳步的提高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把握好以下方面的问题。 1 要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系统的构建 在高考备考的冲刺复习阶段中,应紧紧抓住知识系统的构建,充分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要着重于搞清楚知识间的联系,站在整个高中物理的高度上以审视的眼光进一步认识知识,通过列知识分类表(或画知识树)的方法,充分揭露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将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形成的、相对来说还比较“散”的知识拉成某部分知识的“知识链”,编织成为一个单元内容的“知识网”,最后发展成完整的“知识体”。同时,要精心选择知识点密集、纵横联系广的典型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类比和知识重组的方法,促使其在头脑中将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形成纵横交叉、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稳定的、丰满的知识结构,并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设法使学生明白,光弄清楚知识间的联系还不能发展成能力,能力尽管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但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什么能力也不可能发展。因此,还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套注重于内容的深、广度,着重于知识能力的提高、方式方法的形成,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的类型齐全的“少”、“精”、“活”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让学生在这种针对性的练习中,练出水平来。 2 要引导学生注重物理情境的展示 任何物理问题都是有一定的物理情境的,而任何物理情境都与一定的物理规律相对应。许多学生在求解物理问题中出现“听听懂,看看会,做做就错”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还没有在头脑中形成“一看到物理问题,就先进行物理情境展示”的良好习惯,而是凭想当然的感觉,闭门造车般的做法进行应付而已。凭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态度,物理题目即使做得最多,也不可能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怎么可能复习好物理呢、所以,在冲刺阶段的复习中,我们要抓住一些物理情境相对来说比较隐蔽、也比较典型,物理量间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让学生通过“议题”、“画物理情境图”、“用分析法进行规范列式求解”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展开物理复习活动。在积极的联想、类比等交互作用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 10只相同的轮子并排水平排列,圆心分别为O1、O2、…O10,已知O1O10=3.6m,水平转轴通过圆心,轮子均绕轴以r/s的转速顺时针转动。现将一根长0.8m、质量2.0kg的匀质木板平放在这些轮子的左端,木板左端恰好与O1竖直对齐(如图1所示),木板与轮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6,试求: (1)木板水平移动的总时间; (2)轮子在传送木板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机械能。(不计轴与轮间的摩擦,g取10m/s2)  解析: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抓住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在弄清物理情境后,才能顺利求得问题的解决。尽管传送带问题学生并不陌生,该题中也只是把平常问题中的传送带换成一系列紧挨着的、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的轮子,把小滑块换成了木板而已。但许多学生却感到物理情境新,物理过程无法驾驭,因而也就无从下手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把握物理问题的本质,未能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通过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展示清楚物理情境的缘故。因此,我们要放开手脚,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议题”、“画物理情境图”、用“分析法”运用物理规律列式的过程中,使学生学到在把握物理本质的前提下处理“形同质异和质同形异”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展示清楚物理情境,再用“分析法”运用物理规律列式求解。该题中,将木板放上并排水平排列的、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的轮子后,在轮子对木板的向右的摩擦力的作用下,木板向右作匀加速运动,直到木板与轮子达到相对静止后相互间的摩擦力消失,木板才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 (1)转子转动的线速度为v=2πnr=2π()×0.2m/s=1.6m/s,板运动的加速度为a=μg=0.16×10m/s2=1.6m/s2,故板在轮上作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板作匀加速运动中发生的位移为;板在作匀速运动的全过程中其重心平动发生的位移为。因此,板运动的总时间为。 (2)由功能关系知:轮子在传送木板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机械能一部分转化成了木板的动能,另一部分因克服摩擦力作功转化成了内能,即 可见,在总复习教学中,抓住物理情境的展示和物理模型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解题环节,这是使学生灵活思路、提高应变能力的重要途径。 3 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提高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 任何学科,都有它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有它自己特有的用来描述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一套方法。只有把握了这个体系,掌握了用这门学科所特有的语言来描述学科内容的人,才有可能学好这门学科。而物理学科中这个特征体现得更加明显,只有会用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情境,懂得用物理语言来构建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的人,才有可能学好物理,学活物理。正因如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物理水平一般的人,才会用套公式的方法来建立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而物理水平较高的人却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知道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许多物理问题根本就无法从套公式的层面得到求解,甚至根本就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而运用物理语言却可以迅速地把握解题的方向,并往往能迅速地把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起来。 例2 如图2所示,一平面框架与水平面成37°角,宽L=0.3m,上、下两端各有一个电阻R0=2Ω,框架的其它部分电阻不计,垂直于框面的方向存在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T,ab为金属杆,其长为L=0.3m,质量m=1kg,电阻r=2Ω,与框架间的动摩擦因数L=0.5,以初速度v0=10m/s向上滑行,直到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上端电阻R0产生的热量为Q0=5J,求: (1)ab杆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2)在上升过程中,通过下端电阻中的电量(sin37°=0.6,cos37°=0.8)。 解析:欲求解该题,没有良好的应变策略是比较困难的。ab杆沿斜面减速上滑的过程中,因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逐渐减小,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也在逐渐减小,这样,ab杆所受的安培力就是变力。因此,ab杆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是一种变减速运动,用动力学方法是无法顺利求解的。同理,用“动量”思路解题也无法顺利求得问题的解决。因此,只能从“功能关系”的路径入手考虑问题,但也无现成的公式可套。我们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物理概念、规律和物理量间数量关系的方法入手来解析问题。 (1)设ab杆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为s。从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知,ab杆具有的初动能在其上滑过程中,一部分由于克服重力做功转化成为重力势能;一部分因克服斜面对它的摩擦力作功而转化为内能;一部分用来克服安培力作功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流作功最终转化成了焦耳热。可见,从功能关系出发,我们可列出方程:。 而, , 。 故。 联立以上方程,并代入数据后可得s=2m。 (2)ab杆沿斜面上升过程中,通过下端电阻的电量是通过ab杆中电量的一半,故ab杆上升过程中,通过下端电阻的电量为 。 可见,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情景,寻找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就可以有效地灵活自己的物理思路,快速把握解题的方向,为迅速求得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思维保证。 4 要引导学生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 实验考试的目标已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的考查演变到了“科学探究”过程的考查,而实验探究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从近几年“高考理综”实验考查的要求来看,主要着力于应变能力的考核,考试大纲中“实验内容”部分所列的19个实验“知识点”只能算是能力的载体,抓住这些知识点老生常谈般地“过滤”一遍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能力,因而也就不可能在“理综”的实验考试中取得好的效果因为,尽管单就知识的复习来说,运用简单、重复的、突击的方法尚能达到相当的效果,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不可能用突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切实可行的实验复习方案来加以突破。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题”与“实验”是溶在一起的。用“构图”、“将实验问题转化为平常的物理题目”的策略,是完成实验题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议题”的方法尽可能把实验与题目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实验思路开阔起来,也可以使他们在以后的复习中遇到这类习题时就会主动与实验联想起来,从而迅速把握求解实验问题的方向。 例3 为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有以下实验器材:电源一个(电动势E和内阻r未知),单刀双掷开关一个,理想电流表(量程大于ER和ERx)一个,已知电阻一个(设阻值为R),导线若干。 (1)在实验图(图3)上连线,使连成的电路能完成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 (2)根据你所连成的电路,用已知量和测量值写出未知电阻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式中各字符的意义是___________。 解析:该题如果不采用“将实验问题转化为平常的物理题目”的策略,是很难顺利得到求解的。运用“将实验问题转化为平常的物理题目”的策略后,很容易想到,本题中至少有3个未知量: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和待测电阻Rx。如果利用题给的器材,设计成的电路中能得到3个独立的方程时,就可以得到3个未知数的完备解。由此,我们可以比较快地设计出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我们可以抓住开关S扳向a、扳向b和悬空三种情况中,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别列出3个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得到:。其中,R是已知电阻的阻值,I1是S扳向a时,电流表的读数;I2是S扳向b时,电流表的读数;I3是S悬空时,电流表的读数。 5 要引导学生紧扣考试大纲,对照知识条目,努力做好总复习中的查漏补缺工作 在总复习中,要依据考试大纲全面地对知识进行梳理,确实做好查漏补缺工作,解决好知识覆盖的问题。同时,也要善于通过典型例题的剖析来解决基本方法、基本思路和基本技能的问题。使学生在知识的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存疑问,在方法思路上心明眼亮,从而使学生通过冲刺阶段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和训练,真正积蓄起足够的潜力,在高考的最后冲击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