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教案(人教版选修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教案(人教版选修二)》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2.了解合成氨生产的一般流程和反应原理、反应条件等。‎ ‎3.介绍合成氨,体现化工生产的过程,体现实验室研究与实际生产之间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氮的固定 ‎1、定义: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 ‎2、方法:氨的固定主要方法有: ‎ ‎ (1)人工合成氨:化学固氨法。其条件要求高、成本高、转化率低、效率低。‎ ‎ (2)根瘤菌,生物固氨。常温常压下进行。成本低、转化率高、效率高。‎ ‎ 3、工业应用: 模拟生物的功能,把生物的功能原理用于化学工业生产,借以改善现有的并创造崭新的化学工艺过程。‎ 二、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实验】分析P11的实验,结合有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总结试管口处湿润的PH试纸的变化,推测有关反应。‎ ‎【师生】1、加热试管中的铁丝绒至红热后注入氢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可以看到湿润的PH试纸变蓝色 ‎2.用氢气和氨气合成氨的反应式是 N2+3H22NH3 ,属放热反应。‎ ‎3、工业上,采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400~‎500℃‎和10Mpa~30 Mpa的条件下合成氨。‎ ‎【阅读】P12科学史话,结合已学化学平衡知识分析下面的问题 ‎(1)合成氨中,催化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答案:成千上万倍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平衡的时间,提高日产量。‎ ‎(2)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什么?‎ ‎ 答案: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400~‎500℃‎和10Mpa~30 Mpa的条件 ‎(3)选择适宜生产条件的原则是什么?‎ ‎ 提示:有较高的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 ‎(4)合成氨生产时,为什么不采用尽可能高的压强?通常采用10MPa~300MPa 的压强?‎ ‎ 提示:会增大设备的动力要求,增大成本。‎ ‎(5)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会使平衡向右移动,但为什么温度要保持在400~500℃左右?‎ 答案: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促使平衡向有移动,有利于、转化为;但降温必然减缓了反应速率,影响单位时间产率。生产中将二者综合考虑,既要保证、的转化率,又要保证较快的反应速率,只能选择适中的温度400~500℃左右。应注意该温度为催化剂活化温度,低于此温度,催化剂不起作用。‎ ‎(6)在高温高压下,为什么还要使用催化剂?‎ ‎ 提示:催化剂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几个因素中,对反应速率影响程度最大的。‎ ‎【师】应注意催化剂的如下特点:‎ ‎ ①选择性:不同的反应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如合成氨选择了铁触媒。每种催化剂都是对特定的反应有催化作用,并非能改变任何化学反应的速率。‎ ‎ ②灵敏性:催化剂中混入杂质,常常会失去催化作用,称催化剂“中毒”,因此反应气体进入反应器前必须净化。‎ ‎③催化剂只有在活化温度以上才能起催化作用,如铁触媒活化温度为400~500℃,因此该温度为合成氨的适宜温度。‎ 三、合成氨的基本生产过程 ‎1、合成氨三个主要步骤是 ‎(1)造气 制备合成氨的原料气 ;‎ ‎(2)净化 原料气的净化处理;‎ ‎(3)合成 将原料气进行化学合成为氨。‎ ‎2. 制备合成氨的原料气 ‎(1)制取N2:物理方法为将空气液化,蒸发分离出氧气。化学方法为碳在空气中燃烧,O2充分反应后除去CO2制取氮气。‎ ‎(2)制取H2:‎ ‎①用水蒸气和焦碳高温反应制得,主要反应 , 。‎ ‎②也可用石油、天然气、焦炉气、炼厂气等所含有的大量的碳氢化合物与水蒸汽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 以甲烷为例写出其主要反应 : ,‎ ‎ 。‎ ‎3. 原料气净化处理 ‎(1)原料气净化的原因:除去某些杂质,防止使合成氨所用的催化剂中毒。 ‎ ‎(2)用稀氨水吸收H2S杂质 : ‎ ‎ ‎ ‎(3)使CO变成CO2 : ‎ ‎ ‎ ‎(4)用K2CO3吸收CO2 :‎ ‎(5)最后,原料气还需进行精制处理,如用醋酸、铜和氨配制成的溶液来吸收CO、CO2 、‎ O2、H2S等少量有害气体。‎ ‎4. 氨的合成与分离 ‎(1)氨的合成:将净化的原料气加压送进合成塔,在适宜条件下充分反应制取氨。‎ ‎(2)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其中氨气占总体积的15%,要把混合气体通过冷凝器使氨液化,再导入液氨贮罐。‎ ‎ 【思考】合成氨是一个可逆反应,所以在生产中要把生成的氨及时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并且不断地向循环气中补充氮、氢气,这是为什么?‎ ‎ 答案:这样能减小平衡状态下混合物中生成物的浓度,又能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以提高氨的产量.‎ 四、合成氨工业的发展 ‎1.原料及原料气的净化 原料气之一的氮气来自空气,目前氢气主要通过不同的固态(煤和焦炭)、液态(石油提炼后的石脑油、重油)、气态(天然气、焦炉气)可燃物为原料。‎ ‎2.催化剂的改进 多年来一直用磁铁矿催化剂,目前有采用钌为基础活性物质的新型催化剂。‎ ‎3.环境保护 ‎(1)废渣:可用作建材和肥料的原料。‎ ‎(2)废气:主要是H2S和CO2 等有害气体,对H2S的处理,可用直接氧化法(选择性催化氧化)、 循环法(用溶剂吸收浓缩),CO2也可用来生产尿素和碳铵等。‎ ‎(3)废液:主要是含氰化物和含氨的污水,处理含氰化物主要用有生化、加压水解、氧化分解、 化学沉淀、反吹回炉等方法。处理氨废水可用蒸馏的方法回收,也可用离子交换法治理。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