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3.10《小石潭记》柳宗元 课件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3.10《小石潭记》柳宗元 课件PPT

ID:1245484

大小:3.84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2-09-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10小石潭记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1教学目标2字词品析3课文精讲4课堂小结5目录Contents 新知导入作者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新知导入创作背景: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历时十年,贫病交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满怀愤懑。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山涧美不胜收,他便借山水排解内心的忧愁。著名的《永州八记》即为这一时期所作。《小石潭记》为其中之一记。 新知导入文体知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如《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落实字音。2、落实部分实词意思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3、了解文章大意并背诵全文。4、走入文本,营造课堂品味文学美的氛围。5、启迪思维,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文章、了解文风。 字词品析·生词注音篁竹()清冽()卷石底()坻()屿()嵁()俶尔()佁然()翕忽()悄怆()幽邃()奉壹()huánɡlièquánchíyǔkānchùyǐxīchuànɡsuìyī 字词品析·古今异义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潭中鱼可百许头()崔氏二小生()古义:停留今义:住,居住古义:离开今义:到,往古义:大约今义:可以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字词品析·一词多义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大约可以,能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自,由跟随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作为成为 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形容词,清澈形容词,凄清如鸣珮环()四面竹树环合()名词,玉饰动词,环绕字词品析·一词多义 字词品析·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闻水声向西,名作状2、如鸣珮环使……鸣叫3、心乐之以……为乐4、下见小潭在下面5、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6、日光下澈向下7、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8、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9、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 字词品析·虚词1、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2、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介词,把,用)(表承接,相当于“而”)(介词,因)(动词,当“作为”讲)(动词,“成为”) 字词品析·实词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心乐之潭中鱼可百许头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 课文精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向西竹林好像以……为乐向下格外清凉 课文精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从小丘向西行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响声,(我)听到这声音感到很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便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课文精讲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把……作为靠近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课文精讲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课文精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大约表示约数什么依靠也没有向下穿透分布,这里指映照。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轻快敏捷的样子 课文精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一起玩乐。 课文精讲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看(溪水)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时隐时现交错不齐 课文精讲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顺着小石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长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无法知道水的源头。 课文精讲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围绕寂静寥落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忧伤深因为过于凄清停留于是,就离开跟随着同去 课文精讲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寂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地方太凄清,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去了。同我一起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着同去的还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课文精讲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文章写发现小石潭是按照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顺序来描写的。“隔篁竹,闻水声”写听到水的声音,用“如鸣珮环”的比喻来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激发读者的兴趣。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准确的动词,使读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游历,感受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探奇的情趣。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课文精讲2.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什么写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课文精讲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3.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课文精讲4.写游鱼的这一节,极为细腻传神,采用了什么手法?写鱼除了表现潭水的清澈外,还有何用意?写游鱼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是动,水中游鱼静态与动态的迅速更替,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同时,由景及情,自然引出鱼群“似与游者相乐”一语,既表现了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课文精讲5.潭水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清澈澄净。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衬托潭水的清澈。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课文精讲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6.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小石潭的?抓住溪水、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从作者立足潭边的远视角度,抓住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两者动静相映,各具特色。 课文精讲7.分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表达作用。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了全文的主旨,情景交融,既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凄清寂静、令人感到忧伤的特点,又写出了作者被贬后凄苦孤寂的心情。 课文精讲3.作者是怎样把情和景结合起来的?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景色优美,充满了生机,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凄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幽凄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课文精讲9.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课堂小结·板书 课堂小结·主旨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抒发了作者遭贬后的悲凉凄苦之情。 谢谢观看鸣谢:本资料由天天资源网(www.ttzyw.com)原创制作,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教案课件资料。

资料: 42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