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
加入VIP免费下载

《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

ID:1128461

大小:0 B

页数:29页

时间:2022-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诗二首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进行品读和诵读,理解两首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意境。3、领会诗歌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景象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自学提纲(10分钟左右)1、初读诗文,积累文学常识。2、读《题破山寺后禅院》,找出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赏析“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联。3、《登岳阳楼》中你觉得哪一联写得最好?试作简要赏析。体会“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理解诗歌中景与情有何关系?4、背诵这两首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走近常建常建,盛唐著名诗人,有《常建集》,与王昌龄是朋友。一生仕途不得志,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寄情琴酒,隐居作诗。他的诗现存五十多首,多以山林胜景为题材。这首诗抒发了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吟读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节奏韵脚▲▲▲▲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这首题壁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清晨我走进这破山古寺,初升的太阳映照着高高的树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成语“曲径通幽”出于此句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间小路通向幽静的去处,清静的禅房更显得草木深深。 潭影空人心山光悦鸟性这两句话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明媚的山野风光使飞鸟更加快乐,潭中的清影使人的心境得到净化。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尾联以声衬静,以悠扬不尽的钟磬音,衬托山寺的宁静气氛。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各种声响都在这里消失,只能听到寺院里撞击钟磬发出悠扬的声音。全诗不仅生动写出禅院幽静静穆的环境气氛和美好的自然山水,更突出了诗人在禅院中自由自在和超尘脱俗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佛地的喜爱和希望脱离尘世,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 背诵全诗 登岳阳楼杜甫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地反映了唐由兴盛而衰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激荡着爱国爱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诗人被尊称为“诗圣”。诗作:《春望》《春夜喜雨》、“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背景唐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湖北)到达岳阳,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57岁,距命终仅有二年,患肺病及风湿症,右臂偏枯,左耳已聋。出蜀后,生活上一直无依靠,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孤舟,随处漂泊,行无止定。 品读感悟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久。“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件。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颔联,实写又寓想象,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浩翰无际的磅礴气势形象地描画出来了,这两句也彰显出诗人精神空间的宏伟和辽阔。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老病”: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两年,身体衰弱不堪。举目无亲,只能以孤舟为家。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尾联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涕泪之中,有对亲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前四句写景→宽阔广大五六句叙身世→凄凉落寞七八句抒感慨→忧国忧民 小结这首诗并非一般的游兴之作,而是一首表现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和关注人民生活重大主题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多难的国家出力的感慨,以阔壮之景寓悲凉之情,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课堂练习深幽寂静宁静、空灵万籁俱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填空。1、《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第五六句主要表现了作者欢悦      的心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由这两句,我们很容易想起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王维的诗句          , 二、背诵《古诗二首》并默写。2、第二首诗中叙事句是————,抒情句是————,写景句是————,写景既是实写,又寓想象,“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能够于之媲美的只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两句。开头两句后四句三四两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