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导读正式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家》导读正式

ID:1088790

大小:2.18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2-04-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家》 巴 金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 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 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 我唯一的心愿是: 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巴金《愿化泥土》(写于1983年6月29日) 百年巴金 幼年时期的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2005年10月逝世.“尧”是李家巴金这一辈的排行,“棠”和“芾甘”反取自诗经中的《召南·甘棠》篇:“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意思是说,这棵小小的棠梨树,不要去砍伐它,这是周朝有德政的召伯曾经休息过的地方。 巴金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李道河曾任四川省广元县知县。家里有将近二十个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三四十个男女仆人。在十个同胞兄妹中,他排行老四。(右三是外婆抱着的幼年巴金) 青年时期的巴金从封建大家庭出走五四运动爆发,唤醒了巴金。各种广泛传播的“主义”与思潮,在巴金眼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最先打开少年巴金心扉的是无政府主义。1923年,巴金从家中出走,离开闭塞的四川去到上海、南京求学。1927年,巴金还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巴金的处女作《灭亡》与笔名的来历1927年至1928年,巴金创作了第一部小说《灭亡》(中篇)。从此开始使用笔名“巴金”。这笔名曾被许多人误以为是取无政府主义领袖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首尾两字组成的。其实,“巴金”中的“巴”字是为了纪念与他处得极好的在法国投水自杀的中国同学“巴恩波”,“金”字是另一个同学从巴金当时正在翻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的最后一个字信手拈来的。 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灭亡》1929年在国内发表并引起轰动,使巴金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主要作品:《灭亡》,《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还有《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巴金与妻子萧珊肖珊 家里人与《家》中人 《家》的创作背景●长期的封建家庭生活●“五四”新思想的影响●长兄李尧枚自杀 《家》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时,篇名为《激流》,在写作过程中,巴金的大哥李尧枚因投机生意失败而自杀了。在巴金的记忆中,大哥是旧制度下的牺牲者。在听到噩耗的那天晚上,他辗转难眠,决定调整《家》的结构,把大哥作为主要人物原形来写,他要把一个垂死制度牺牲者放到人们面前。由于写的都是熟悉的人物、事件和生活,《家》的创作十分顺利,许多部分和情节一气呵成。… 《家》写成于1931年,同年在上海《时报》上连载,最初题名为《激流》,后来以单行本发行时才改名为《家》。1938和1940年,巴金又继续顺着情节发展线索,陆续写成了《春》和《秋》,并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这三部小说一开始并没有总体的构思,写作时间先后的间隔很长,每部作品各有其独立的结构,可以分开来读;但写作过程中又兼顾到各部有相互关照,是整体统一的长篇系列的小说。在这三部作品中,《家》是关注度最高的。 《家》主要人物关系表:高老太爷(陈姨太)高克明(三)高克定(五)高克安(四)觉新——大房的长子,大少爷。 觉民——大房的次子,二少爷。 觉慧——大房的三子,三少爷。瑞珏——觉新妻。梅小姐——即钱梅芬,与觉新青梅竹马。琴小姐——即张蕴华,高老太爷的外孙女。 鸣凤——大房的侍婢。 婉儿——四房的侍婢。 冯乐山——高老太爷的朋友。长子克文(周氏)早逝 背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旧中国学潮、过年、军阀混战鸣凤之死——觉民逃婚——老太爷亡故——瑞珏去世——觉慧出走觉慧鸣凤觉民琴觉新瑞珏、梅芬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封建势力的衰亡 高公馆——巴金生活了19年的封建大家族高老太爷——巴金的祖父克明、克安、克定——巴金的三个叔父陈姨太——祖父的“黄姨太”觉民——巴金的三哥(李尧林)觉新——巴金的大哥(李尧枚)觉慧——?巴金家里人与《家》中人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婚后,瑞珏对他十分体贴,但觉新总不能忘情于梅。不久,梅也出嫁。不到一年,便守寡在家。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老太爷严禁觉慧外出,并责成觉新严加管束,但觉慧仍活动如故,又与同学合办《黎明报》,向封建势力和军阀宣战,从而和老太爷心目中“德高望重”的冯乐山成了死对头。由于战乱,老太爷的外孙女琴小姐偕梅表姐来高家避难。觉新与梅不期重逢,百感交集,相对呜咽。《家》故事概要 觉慧爱上聪明伶俐的婢女鸣凤,鸣凤也以心相许,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鸣凤坚决不从,投湖自尽。老太爷又为觉民聘定了冯乐山的侄孙女,但觉民与琴相爱已久,在觉慧的鼓励下,觉民离家出走。老太爷的四子克安、五子克定,皆酒色之徒,在外胡闹事发,以致阖家不宁。继又发生家产之争,老太爷在气愤中去世,陈姨太以封建迷信邪说为由,强迫瑞珏去乡间分娩,致使瑞珏难产而死。至此,觉新开始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到上海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家》故事概要 《家》矛盾分析●封建代表与青年代表之间的矛盾●封建统治者的内部矛盾●青年代表之间的矛盾 封建代表与青年代表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以高老太爷为主的封建家族代表,把掌控别人的命运看成是自己不可侵犯的权力。对于觉新三兄弟,最明显的便是对他们爱情的干涉。觉新和梅芬相爱,封建代表们却因为自己牌桌上的恩怨而棒打鸳鸯;觉明和琴,他们不同意,最终逼迫觉民离家出走;觉慧与鸣凤相爱,高老太爷却意图把鸣凤送给自己的好友冯乐山为妾,最终导致鸣凤自杀。面对这样的情况,受过新思想影响的青年们都感觉到痛苦,并开始试图反抗。作者通过一幕幕血淋淋的悲剧向社会宣告封建制度的不合理。 封建统治者的内部矛盾作为封建大家长的高老太爷,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出现四世同堂的美好情形,希望自己的权威,自己的统治能使高家世代兴旺。然而儿孙们却越来越不按自己设计的路走,就连一向对自己唯唯诺诺的儿子们也在外建立小公馆,并带来一身的债务,这势必引起一系列的矛盾。高公馆是个封建大家族,几代人,几屋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尔虞我诈,觉慧认为这已不是一个家了。 青年代表之间的矛盾青年代表之间的矛盾主要是觉新与觉慧之间的矛盾。他们都是受过新思想影响的新青年,都认识到封建制度的不合理。然而,由于觉新本性的懦弱,以及所处的环境,让他一直采取着”作揖主义”,帮助封建代表们维持着家族的封建秩序。这样的做法不仅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爱情,也失去了自己的妻子。觉慧是三兄弟中最激进的一个,他不能忍受觉新的做法,特别是鸣凤的死让他坚定了离开的信念。在他们之间,产生了关于是否反抗封建的矛盾。主页 《家》人物分析《家》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家》里的封建统治者⒈有着道貌岸然的外表,竭力维护封建观念、秩序的人物,如高老太爷、克明等。⒉行为荒唐、生活糜烂的人物,如克安、克定等。 封建大家长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作为这个封建大家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专横、冷酷的性格特征。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权威,谁也不能反对。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他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他对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把只有17岁的鸣凤送给60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死后,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也正因此,当他临终前,意识到这个家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败时,又极力挣扎,企图用慈祥、温和、自我忏悔将已走上新路的觉慧等拉回到老路上来。当然,高老太爷的挣扎是徒劳的,高家最终没有免于崩溃的命运。作品通过塑造高老太爷这样一位腐朽反动的人物,表现出了封建制度以及旧礼教、旧思想、旧道德必然灭亡的趋势。 封建《家》的承受者⒈不甘于“命运”,敢于反抗,如鸣凤。⒉逆来顺受,默默的承担起封建社会给与的痛苦,如瑞钰、钱梅芬等。 鸣凤鸣凤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美的劳动妇女之一。她自从被一个面貌凶恶的中年妇女领进高公馆,就开始了她那备受欺凌的折磨的苦难生活。这个外表柔顺的少女,内心却有着反抗的精神,她敢于对封建制度的代表人物冯乐山表示最大的憎恶,并敢于第一个公然违抗礼法森严的高府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的旨意,以投湖自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及对万恶制度的悲愤抗议。 瑞钰和钱梅芬她们是有着相似命运的女子,被封建制度支配着,被迫接受自己的“爱情”与“生活”。虽然说瑞钰比较幸运,遇到一个不错的丈夫,但在这样腐朽的家庭中,便注定了她不幸的结局。梅悒郁,瑞珏贤慧,但她们都逆来顺受,并在这种残酷的打压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她们逆来顺受的结果便是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反叛者在《家》里,有一群怀有新思想,并且对封建礼教深恶痛绝的年轻人。他们渴望新生活,渴望脱离“家”,渴望争取到自己的幸福。虽然在这群人中,有人懦弱,有人犹豫,有人勇敢,但他们仍然都是封建家族里的反叛者,像觉新三兄弟、琴等。 觉慧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正因为如此,他积极投身学生运动,热心办刊物,宣传进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同时积极支持觉民抗拒包办婚姻。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觉慧性格中除了有大胆叛逆的一面,也有单纯幼稚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家”)虽然愤恨,但还不能作出完全科学的分析,有时感到“这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烈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他与鸣凤相爱,又经常处于矛盾中,下不了最后决心。最后,只是因鸣凤被逼投水自杀,这段爱情突然失去了,他才感到莫大的震动。他虽然恨高老太爷,认为在家中他与祖父“像两个敌人”;但在高老太爷临终时,他又曾有过“现在的确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的想法。这想法很幼稚,其实高老大爷即使不死,他们祖孙两代人的隔膜也是无法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力量。作者对觉慧的塑造完全是忠实于生活的。尽管觉慧身上有着明显的幼稚,但他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五四”时期我国觉醒了的一代青年人的某些精神面貌。 觉新觉新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觉新善良,待人诚恳,原是旧制度培养出来的、有较强传统观念的人。由于他处于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处”,他凡事采取“不抵抗主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觉新身上虽然有着很严重的旧观念的束缚,但他又是个接受了新思想熏染的人,因此,在他心中,善恶是非是有着清楚的界限的。他也有过美好的向往,同时,他也同情受压制的青年。新思想虽然触动了他的心灵,但封建旧观念却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无法喘气,使他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极度痛苦之中。 离开,走向另一段革命之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