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语段解题规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压缩语段解题规律

ID:1066478

大小:212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2-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压缩语段解题规律 常见题形:①拟写新闻、广播稿的标题或一句话新闻,补写消息导语;②根据材料对某一概念下定义;③概括内容要点或作者的观点,补写结论句、总起句等. 语段压缩解题步骤一是准确地筛选出符合文题要求的重要信息,二是按要求组合信息。 如何准确地筛选信息呢?一看表达方法二重特殊题型三辨结构方式 角度一:看表达方法一、记叙性语段主体(谁、什么)+怎样(人或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主体”就是语段的陈述对象,即具体的“人”、“事”或“物”。“怎样”即记叙的六要素。 (2002年北京市高考试题)下面是5月21日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60字) 5月27日至28日,“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届时,来自世界五大洲和近30个国家及联合国有关方面的160多名代表将出席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的。 据了解,会议以“新世纪的志愿服务:认知、支持、发展”为主题,旨在借助国际志愿者年形成的社会舆论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理念的认识,促进各国政府和公众进一步认可志愿者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积极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全球志愿服务事业的向前发展。 【解析】:根据记叙性语段主要信息分布点集中在记叙的要素上的规律,细读上述语段,可筛选出如下信息:语段陈述主体为“团中央和联合国”;“时间”是“5月27日至28日”;地点在“北京”;“事件”是“主办‘志愿者服务会议’,会议的主题为‘认知、支持、发展’”。至于第二段“旨在”之后的内容尽管篇幅较长,其实是对主题“目的”、“意义”的阐释性说明,属次要信息,可删。【参考答案】5月27日至28日,由团中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的“志愿服务国际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认知、支持、发展”。 二、说明性语段说明性语段的主要信息集中在“说明对象的特征”上。不同类别的说明对象,具有不同的信息特征。如说明对象是具某功能的物体,则主要信息为“属性、特点、功用”等;如是“景物、建筑物”,其主要信息则是“方位、大小、结构、成因”等;如是抽象事物,其主要信息即是它的“内涵”、“外延”、“属性” (2004年天津高考试题)概括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8字)(4分) ①钛合金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②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③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④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⑤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⑥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⑦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解析】上述说明性语段其说明对象是“钛合金”,属“具某功能性的物体”。根据其主要信息分布点在于“属性、特点、功用”的规律,阅读语段后可筛选出如下主要信息:①句介绍说明对象的性能——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被视为未来材料,其中“被视为未来材料”是“性能”的总括,最为重要;③句讲材料的缺点——加工难度大;④-⑦句介绍解决缺点的对策——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而②句及③后半句的举例和④-⑦句中的有些阐释性语言,均属次要信息,全可忽略。【参考答案】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但加工难度大,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 三、议论性语段议论性的文段其信息重点该是作者的“论点”。议论性语段的题型一般有“概括语段主要意思”或“为文段补写结论句”。对于前者,我们可关注文段的首尾和例子前后的总括、阐释句,因为它们往往是文段的中心句(也即作者的论点)所在,涵括了语段的主要意思,找到了中心句,也即找到了答案。对于后者即“为文段补写结论句”,则需我们分析归纳出文段中例证或说理中的共性,才能拟出答案。 (2004年辽宁高考试题)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解析】:这一议论性语段的要求是“为文段补写结论句”,那么,我们就要仔细阅读推敲前面证明部分,找出其共性,以便准确地归纳出结论句。阅读发现,引证部分是三个并列例子的罗列,仔细推敲,可归纳出“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这些事例,均属生活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现象”;而“万有引力”、“蒸汽机”、“资本注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等,则都是生活中很难发现的“不平常的规律”;而句末“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等则是讲这些“不平常的规律”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参考答案】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常的规律,推动社会进步。 角度二:重特殊题型包括“新闻消息类”语段压缩和“下定义”。之所以把这二类题单独列出来,是因为新闻类题目(如“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概括要点”、“为消息拟定标题”等)出现频率很高,而信息分布又有其独特的规律;而“下定义”则属特别的“有规可循”一类题。掌握了这二类题型的特点,可有效地提高筛选信息的正确性。 一、新闻消息类新闻类的语段其表达方式隶属于记叙性语段,所以它的主要信息分布在记叙的六要素上。又由于新闻有独特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标题”往往是最重要的信息的涵括;“导语”位于段首,是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和“结尾”则具体交代描述事件的始末结果,所以新闻的信息分布重点是呈“倒金字塔”形的,集中在开头。抓住了开头,也就掌握了新闻类语段压缩的钥匙。但简短的消息,文末常有重要信息的补充,也要同时关注。 (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 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 ①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②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③这颗恒星被编为HE0107—5240。④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解析】:根据新闻类信息筛选须关注开头的规律,阅读语段,可发现这则新闻开门见山第①句就点明了“消息报道对象”——“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同时还陈述了“报道的事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恒星”。中间②③句是第①句内容的具体化,属次要信息,可忽略。而结尾第④句补充的“罕见之处”(迄今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则是该条新闻的价值所在,要保留。合并首尾句主要信息,可拟出如下参考答案: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二、下定义“下定义”是语段压缩中规律性最强的题型。其语言表达的特点是阐释性的,主要信息有“被定义概念的本质特征”、“被定义概念的类属”。其信息组合公式如下:“被定义的概念”+“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描述”+“类属”。 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数学语言学”下定义。(50个字左右)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甚远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20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地扩展了,语言学的领域也空前地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解析】阅读此语段,可筛选出被定义概念“数学语言学”的特征有三个要点:1、运用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2、实现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3、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而被定义概念的“类属”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参考答案】数学语言学是运用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实现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并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值符号——语言的一门新兴学科。 角度三:辨结构方式无论何种语段,其结构大致可分为并列式(包括承接、相对、选择等语意显并举关系的)和偏正式(包括总分、转折、因果、条件等语意显正偏关系的)。压缩类题目主要是考查思想内容方面的理解,而结构是内容的载体,读解语段时,如果我们能剖解结构,弄清句与句、段与段、层与层之间或并列或偏正等关系,则等于是找到了筛选语段主要信息的又一重要捷径。 一、并列式结构这里的“并列式”意指语段的“语意表述不含偏向性”,如层意间是相对、承接、选择等并举关系。这种并列式结构其信息筛选方法是“语意相加”;原则是“兼顾并存”。 (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解析】地宫开启过程的动作步骤,相互间是承接的,而相应之文段的语意层次间的关系该是承接的并举关系。遵循并列式结构信息筛选须“兼顾并存”的原则,故解答此题时,我们找地宫开启过程的动词,切忌遗漏,否则会造成信息残缺,答案不全面。阅读语段,可找出如下地宫开启的动词:将巨石移开,露出盖板,盖板清理完毕,盖板绘图完毕,撬开盖板,地宫口打开。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虽然是动词,如“发现钱币”,但并非开启过程,应排除。兼并筛选出来的动词并连缀成文,可拟出如下参考答案:先移开地宫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二、偏正性结构所谓的“偏正式”的,意指“材料的语意隐含偏向性”,如层意间是总分、转折、因果、条件等有正偏关系的。这里“正”的部分是文段的主要意思所在,如总分关系重点在“总句”上,转折关系语意重点在“转折句”上,因果、条件关系重点在“结果”句上。这种偏正式结构语段信息筛选原则是“留主舍次”、“重正轻偏”。 (2004年广东高考试题) 用不超过25个字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 ①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②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③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④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⑤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解析】这一语段共五句话,①句交代背景,②句讲应当学习西方,③句讲不能忘记自己,④句讲失去自己文化传统的后果,⑤句讲要发扬本民族的哲学思维个性。分析后可知语意有二个层次:①②句讲应当学习西方,③④⑤句讲要发扬保持本民族的哲学思维传统,这前后二层语意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表意重点在“转折句”上,故作者虽然也讲到了“学习西方”,但重点是在第二层的转折语意中:“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根据“重正轻偏”的原则,兼顾语言的完整性,可拟出如下参考答案: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组合信息“八字诀”:留用、完整、简洁、连贯。留用:尽可能选用原材料中筛选出来的负载着主要信息的原词。完整:能完整的体现题目要求;表述的语句完整无语病,一般采用主谓句形式。组合后的答案必须涵盖所给材料的整体意思;简洁:组合后的答案必须没有赘余的词语信息连贯:答案的整体效果须文通字顺,用语得当,力求流畅、优美 合理的解题流程:一、审题,明确解题要求二、判断材料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三、分辨结构特点,偏正?并列?四、筛选主要信息五、整合取舍信息六、拟定答案。 解答压缩语段题时常见失误现象:1.不能准确捕捉文段的主要信息,误把冗余信息、次要信息当作主要信息,从而导致压缩后要点概括不全面。2.语言组织不合理,导致压缩后的文字不能准确表达语意。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