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秋水教学设计

ID:1051981

大小:2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4-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基本思想,领略其非凡的智慧及其运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阐明道理的艺术手法            2、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的第一、二点。【教学课时】 1【教学设想】教案设计着意突出以下几点:   1、导语设计:以成语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并使其更感性的领略庄子非凡的智慧和文学上的造诣。以通俗的比喻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庄子“无为”思想的本质,做到深入浅出。   2、文章结构:打破文章顺序讲解的模式,突出两组对比和揭示文章主旨的河伯慨叹   的部分,使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更清晰明白。   3、分析文章寓意:学生各抒己见,只要依据文本,自圆其说都可以。意在培养学生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发掘文章内涵的能力。   4、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引导,师生“对话式”的教学方式。一、导入师:大家看下面一组成语(屏幕展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朝三暮四、不近人情、害群之马、捉襟见肘井底之蛙、东施效颦、相沫以濡、涸辙之鲋…… 生:(大家很疑惑,有各种猜测)师:它们都是同一个人首创的,而且这个人创造了200多个成语,其中许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他就是庄子。生:啊!!!(都很惊叹)师:我们知道成语言简意深,反映了一种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文字上的智慧,由此我们能多少感受到一点庄子的魅力,而鲁迅先生对集中反映庄子思想的《庄子》一书有这样的评价:(屏幕展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我想,不仅是晚周之作“莫能先”,时至今日,也极少有作品能出其右。然而这样一个智慧非凡的人,他的处世哲学却不甚积极,我们知道他的处世哲学是什么吗?生:(异口同声) 无为师:是的,他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清静无为”。那么对生活如此洞悉充满智慧的人,面对生活应该是游刃有余的,但他却选择了避世,怎么理解这看似矛盾的二者呢?生:(有个别学生)正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就厌倦了,没新鲜感了。师: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著名学者南怀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儒家思想就象是粮食,人时时需要粮食;而道家思想就象是药,只有生病的时候才会想起它。大家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生:大概就是人得意时,不会想着避世,人一旦倒霉时就会用道家思想的“无为”来安慰自己。师:说的很好,不过补充一下,这个“生病”不仅指不得志,也可能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生:哦,对,比如陶渊明、李白,他们都因不满黑暗现实而选择归隐。师:你反映很快。庄子的思想给过很多人以心灵的安慰。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庄子的无为,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他的消极,还因为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他对生活热爱才使他对黑暗现实更加憎恶,从而致使他选择了清静无为的思想借以疗伤。(学生的接受情况比较好)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他的一篇作品《秋水》,看看他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二、整体把握(1)师:找个同学朗诵一下这篇文章,请大家注意断句及读音 生:(朗读)师:读的不错,声音洪亮,断句准确,不过这里面读错了一个字,谁听出来了?生:“少仲尼之闻”的“少”应读shǎo不读shào师:为什么呢?生:因为这里不是年轻的意思,而是知识少的意思师:很好,所以大家要整体把握语义后再具体的理解字词。(2)师:下面来看大家对这篇文章的总体把握,请大家回答这几个问题。(屏幕展示)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文章体裁是什么?这种体裁有什么样的特点?文章主要采取了什么写作手法?有哪些方面的对比?问题一:(学生回答师明确)河神河伯看到自己水流丰沛,不禁洋洋自得,当他见识到了海神的浩瀚无际时,意识到了自己的浅陋无知。问题二:(明确)体裁是寓言。其特点(学生对此不能准确把握,老师引导他们回忆曾学过的寓言“井底之蛙”“农夫与蛇”等,总结特点,使他们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是: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先秦大家尤其是庄子擅长运用这种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来阐明道理,我们大家在写议论文时也可借鉴此种手法,使我们论述避免干巴、枯燥。问题三: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分别是黄河与大海形貌的对比,河伯前后态度的对比。三、文本研习 (1)问题一:文章是如何描述黄河与大海的形貌的?请用原文回答。(明确):(屏幕展示)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问题二:自行翻译,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学生问题): 秋水   时    之    至于  (明确):   秋水:秋天的雨水    时:按着时节,名作状            之:这么        至于:到(古今异义)(师提问重点明确)顺流而东行:而,表顺承   东面而视:而,表修饰                  泾:通“径”        辩:通“辨”问题三: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是怎样描述黄河和大海的不同的?   (明确):黄河:详写,水流丰沛,河岸宽广,以至于在岸边看不到水中沙洲上的是牛还是马;海:简单一句看不见水边,足见其浩瀚。(2)问题一:文章是如何描述河伯前后态度变化的?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屏幕展示)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问题二:自行翻译,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问题):始    望洋      以      为     (明确):始:才     望洋:望洋,仰视的样子。成语“望洋兴叹”即出自这里。    以:认为    为:是(师提问重点明确):焉:语助词     面目:指头,与现在用法略有不同。问题三: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是怎样描述河伯态度的变化的? (明确):先喜,洋洋自得,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后叹,仰观大海,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3)问题一:河伯一声叹息后有一番对自己先前行为的慨叹,大家朗读这一部分,标出重点        的知识点(屏幕展示),然后与你的同位合作完成它们的理解,还解决不了的,提出来,我们一块来研究。(明确):字词:归纳“之”的用法:a野语有之b我之谓也 c少仲尼之闻d 我睹子之难穷也a复指代词  b宾语前置标志词 c助词“的” d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少:意动用法  认为。。。。。。。少    轻:轻视    殆:危险(补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方之家:见多识广的人。成语“贻笑大方”即出自这里。句式:  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标志词,见。。。。。。于问题二:结合课文谈谈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这句话说明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么一个道理。师: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1:就是要认识到世界很广阔,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骄傲自大,要虚心学习。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啊。生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妄自尊大,否则就有班门弄斧、贻笑大方的危险。师:是的。而且妄自尊大,不仅是贻笑大方,它还会致使我们目光短浅,裹足不前,对我们的学习,将来的事业发展都是极大的阻碍。师:刚才几位同学似乎都是从对河伯批判的角度来谈的,可我觉得河伯身上也有值得赞美的品质。生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这句话我觉得表现了河伯敢于承认错误,勇于自  我检讨的美好品质。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呢?:生3:犯错不可怕,只要你能在认识到错误后,勇于承认,及时改正,你仍然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师:是的,知耻近乎勇。我们在前面还认识了一位这样的勇士。生3:负荆请罪的廉颇。师:很好。你的反应很快,并能够将知识前后勾连,值得大家学习。总结:大家的思维很活跃,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不同的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观点,也因此文章意蕴会更加丰厚,作品更具有生命力。我想我们对《秋水》这篇寓言的创造性阅读还没有结束,我们把它放在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研读。  庄子思想博大精深,而他又非常善于运用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阐明道理,比如我们熟知的“庖丁解牛”“东施效颦”“螳臂当车”以及我们今天学习的《秋水》等故事,都把深奥的道理讲解的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余读一读凝结庄子智慧的《庄子》一书,你会受益匪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