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图片两组.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八课 图片两组.

ID:1048864

大小:3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3-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板块   历史画外音 图片两组每课一背梦李白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诗文助读】:明:表明。枫林青:指李白所在;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秒笔诱思】:诗人为何在“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句中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秒题点拨】:说故人梦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自主探究 语言积累一.重点字词大集中1.生难字注音  拗(ào)口   纳粹( cuì)2.多音字辨析          ào  拗口                         拗                                           niù执拗                    3.形似字辨析震zhèn  震撼          粹cuì  纳粹       振zhèn  振奋         碎 suì   碎片                        4.词义详解臭名昭著:坏名声谁都知道。二、背景资料全搜索创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浩劫,让5000万人在炮火与硝烟中丧失了生命,人类文明遭受空前破坏!战争造成四万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付之一炬!这一切是人类历史悲惨一页的真实见证,曾经创伤的大地和曾经惨痛的心灵,需要人类对自身的疯狂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摄影师通过定格的瞬间来审视战争对生命尊严的践踏,让这些无声的呐喊祈祷人类永久的和平。第一组图片功四幅,着重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着一个悲伤的故事。摄影作者通过画面表达了对和平的企盼。第二组图片展现的是群像,摄影者通过人群画面来表现主题。师生互动 课文发散一、文章结构巧图解图片一:战争带来的苦难厌恶战争,向往和平图片二:人们庆祝和平                          二、课文精讲诠释互动赏析第一组图片: 提问:你能够从第一、二幅图片中看出那些细节?明确:第一幅图片:图中的失去了父母的小孩已经受伤他无助地哭号,背后是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瓦砾堆和废弃的车轨。第二幅图片:注意空旷的飞机场上横着的拐杖,从他的妻子的左腿处可以看到另外一根拐杖,还有他只有一条腿,他出征的时候是迈着军人的步伐的,归来则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和他的妻子拥抱时只用了一条手臂。提问:第二幅图片中的军人丈夫在拥抱时为什么只用一条手臂呢?明确:是不是战争让他失去了一条腿,他不得不拄着双拐,在和妻子拥抱的时候也不得不用另一只手拄着拐杖,是战争夺去了他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正常动作啊。可见战争使正常人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提问:对比第一和第二幅图片后你会想到什么?明确:第一幅图片中的受伤孩子是被侵略国家的人,而第二幅图片中受害的是侵略国家的军人。提问:再看第三幅图片,看看这幅图片有什么细节?明确:第三幅图片:要注意士兵是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枪的。孩子是哭泣的,父亲的表情是悲伤的。 提问:看了第三幅图片的细节之后,思考这时候父亲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明确:左右为难,依依不舍。 提问:对比第二幅图片,请大家想一想,这位父亲这次去战场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明确:可能死、可能残疾、可能完好的回来,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提问:下面看第四幅图片,你会看到什么细节?明确:第四幅图片:要注意这幅图片的文字说明,是一个“宁静的中午”,尸体遍地,而孩子的表情是没有恐惧感的,是平静的,要注意这幅图中孩子的表情。 提问:那这个小孩为什么不害怕呢?也就是说这对这个小孩的童年记忆会有什么创伤呢?明确:是不是他在集中营里看到的这种情况已经很多了?在集中营的生活,已经对这个小孩的精神有了很严重的摧残,使他的心灵变得扭曲,变得见怪不怪了。 第二组图片: 提问:两幅图片共同的细节就是什么?明确:笑容。第一幅图片:记录了中国东北人民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消息后的欢呼场面。要知道,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遭受了十四年的苦难,在画面上有少年、中年和老年,无论对谁而言,十四年都是多么漫长的岁月!他们听到日本侵略者投降,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第二幅图片:英国妇女的盛装引人瞩目,在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生活必须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妇女不可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美丽。胜利了,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要注意一个细节,黄面的左上角有两位军人在注视着。提问:归纳一下这两幅图片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明确:表现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厌倦。提问:对比第一组图片和第二组图片,你会得到什么呢?明确:第一组图片是表现战争带来的苦难,第二组图片是表现人们庆祝和平,那联系起来,就是人们厌恶战争,向往和平。这两组图片是告诫我们更应该增强和平意识,自觉抵制战争、抵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深层解析 技巧归纳一.情感剖析看完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摄影者捕捉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如此悲惨,这些 本来可以有正常的生活,有幸福的家,有对美好明天的追求,然而,战争夺走了他们的这一切。 也应该了解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对人民精神的摧残,以及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但如今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安宁,更不太平,一些国家还在不断地发动战争,也有一些国家坚决不对战争罪行反思,日本政府的官员不是又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吗?我们作为新生的一代,更应该树立和平的观念,自觉地抵制有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行为。 二.写作借鉴优秀的摄影作品往往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为了形象地揭示其内涵,人们常常要为它配写解说词。解说词,就是口头解释说明的词。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起到宣传的效果。为图片写解说词,其语言风格要符合图片本身所创设的情境和氛围,并注意如下几点:○想像发生在图片背后的故事○描绘图片所表现的场景○抓住震撼人心的细节 ○表现图片所传达的人物的心灵之声例:图一的解说词呼啸着俯冲的轰炸机,此起彼伏的凄厉的爆炸声,如山崩塌的断壁残垣,惨不忍睹的横陈的尸体,汩汩流淌着的鲜血,在日寇轰炸后留下的一片废墟上,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妈妈,你在哪里……”能力提升  知识宝库一.能力拓展按照要求,把下面的文字扩展成50字左右的文字。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表现清新明丽的意境)例:早晨,暖融融的太阳发出金子般的光芒,随风轻摆的树上的鸟儿婉转地唱着,树下的流水哗啦啦地欢笑着流向远方。二.素材集锦关于战争的句子所有的战争都是内部的战争,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兄弟.——弗朗哥•芬内隆我从不主张战争,除非为了和平.——尤利塞斯•S•格兰特如果我们不结束战争,战争会结束我们.——H•G•威尔斯只有经历了战争,你才能真正知道和平的意义.——柯索瓦战争就是一系列的走向胜利的灾难.——乔治斯•克莱门塞从来没有什么好的战争和坏的和平.——本杰明•富兰克林战争中没有什么好东西.除了它的结束.——亚伯拉罕•林肯永远不要认为战争不是犯罪,无论它是多么需要,或者是多么恰当.——欧内斯特•海明威战争是勇气掩盖下的懦弱.——威廉•C•威斯特莫兰德将军这远不是战争的结束,我们在战争一开始就希望它结束.——富兰克林•D•罗斯夫战争只能让那些未经历它的人感到快乐.——伊拉兹战争对于施难者与受难者的惩罚是一样的.——托马斯•杰弗森你不可以说文明没有前进-在每场战争中都是如此,它们总以新的方法杀人.——威尔•罗杰士在和平年代中,儿子埋葬父亲.但是在战争中,父母埋葬儿子.——克洛苏斯精选好题 自主评价一.知识掌握(25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遗撼望洋兴叹莫明其妙B.戕害苦涩峥嵘岁月名副其实C.沉溺斑斓忐忑不安至高无尚D.枯稿斟酌一如即往入不付出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第二天清早,天刚微亮,群山和林海还在晨雾的   之中,我便匆匆起床,一个人徒步去了天子山下的十里画廊。②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   着喜悦。③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   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A.覆盖浸润喧嚣B.笼罩浸润喧哗C.笼罩浸泡喧哗D.覆盖浸泡喧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B.目前,每年大学生毕业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C.中央政府强调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的方式解决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它表明中国高层越来越善于吸取过去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4.依次填入下面两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建筑是凝固的诗:;。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组是(  )A、一个老友道:你是男子汉,宰相肚里好撑船,跟女孩子生什么气呀?(宽宏大度)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皖南事变,最高兴的是日本人,蒋介石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坐收渔利)C、他已经习惯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这不,一下岗,就马上经济危机起来。(得过且过)D、王熙凤在荣国府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当面一盆火,背后一把刀,也害了不少人。(绵里藏针)二.能力提高(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30分) 珍惜愤怒毕淑敏小时侯看电影,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在官邸里贴一条幅“制怒”。由此知道怒是一种凶恶而丑陋的东西,需要时时去制服它。长大后当了医生,更视怒为健康的大敌。师传我,我授人:怒而伤肝,怒较之烟酒对人为害更烈。人怒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散大,寒毛竖紧……一如人们猝然间遇到老虎时的反应。愤怒与长寿,好像是一架跷跷板的两端,非此即彼。人们渴望强健,人们于是憎恶愤怒。我愿以我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换取永远珍惜愤怒的权利。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没有愤怒的人生,是一种残缺。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信仰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愤怒是我们生活中的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小喜小悲缠绕着我们,我们便有了太多的忧郁。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见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孕育极大张力的愤怒。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犹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当人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当人首先戒掉了愤怒,随后再戒掉属于正常人的所有情感之后,人就在活着的时候走向了永恒——那就是死亡。我常常冷静地观察他人的愤怒,我常常无情地剖析自己的愤怒,愤怒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真实,它赤裸而新鲜,仿佛那颗勃然跳动的心脏。喜可以伪装,愁可以伪装,快乐可以加以粉饰,孤独忧郁能够掺进水分,惟有愤怒是十足成色的赤金。它是石与铁撞击那一瞬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喜更像是一种获得,一种他人的馈赠。愁则是一枚独自咀嚼的青橄榄,苦涩之外别有滋味。惟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赤裸裸地裸露了你最隐秘的内心。于是,你想认识一个人,你就去看他的愤怒吧!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出元帅,出伟人,出大师,愤怒驱动我们平平常常的人做出辉煌的业绩。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便充满活力。怒是制不服的,犹如那些最优秀的野马,迄今没有任何骑手可以驾驭它们。愤怒是人生情感之河奔泻而下的壮丽瀑布,愤怒是人生命运之曲抑扬起伏的高亢音符。珍惜愤怒,保持愤怒吧!愤怒可以使我们年轻。纵使在愤怒中猝然倒下,也是一种生命的壮美。1、结合文意,理解文中画线的词语和句子。 ①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8分)掺进水分:___________________双刃利剑: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上下文解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意谈谈作者为什么主张“珍惜愤怒”。(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开头叙述林则徐“制怒”事及自己当了医生后对愤怒的认识,有什么作用?(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采用逆向思维形式,推翻了人们对于愤怒的一般认识,给了愤怒全新的解说,读来让人耳目一新。B、文中提及愤怒对人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作用。作者集中文笔,对愤怒的积极意义作了深入挖掘,观点独特,给人启迪。C、作者对愤怒之情可谓情有独钟,以致不惜以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去换取永远的愤怒,甚至认为即使在愤怒中突然死去,也是生命的一种壮美。D、在作者看来,现代人的意志中刚的色调不足,物质文明的浸泡使人多少带上了一层浅薄浮躁,愈益疏离硬朗深沉。E、本文语言华美,多用比喻排比,感情深挚,气势流走,把善意的嘲讽融于字里行间,令人回味无穷。(二)仿照下面的话,重新立意造句。(10分)例:欣赏别人,就是尊重别人;呵护别人,就是疼爱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题(35分)战争,一直与人类的历史相随而行,它是由人类发动的对人类自身的残杀。无论是非正义战争还是正义战争,都免不了死亡,而作为个体的“人”,在世上活着的时间毕竟很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应该好好活着,享受生命的恩赐,而不该去做炮灰。有人说“战争是一场发昏的游戏”,很有道理,为了发昏者的利益,成千上万无辜者丧失家园乃至生命,值得吗?显然,战争是邪恶中最大的邪恶。和平是广大百姓所希望和期待的。 请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一.知识掌握1.B2.B3.C4.C5.D二.能力提高(一)1、(1)掺进水分形象地说明具有作假的成分,带有伪装的色彩。双刃利剑指“愤怒”于人既有消极一面的影响,又有积极一面的影响。(2)愤怒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要想长寿就必须摒弃愤怒,经常发怒必然有损寿命2、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之一,人生不能没有它;各种情感中,惟有愤怒最真实;愤怒可以使人做出辉煌的业绩。3、欲扬先抑,为下文引出自己对愤怒的独特见解铺垫。4、BD(二)欣赏大自然,就是欣赏人类自己。珍爱大自然,就是珍爱人类自己。三.作文:略真题回放 高考指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2007,山东卷)灯火的温情叶延滨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 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有时候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对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眼,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种境界,能够不与人为伍的独钓又是一种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文章有删改)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21.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22.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参考答案]19.参考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20.参考答案:第一个是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21.参考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22.参考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答案非唯一,但要言之成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