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ID:1042295

大小:2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以主题图的形式,从生活中的物体引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长方体的认识中,先让学生认识顶点、面和棱,接着由长方体的实物的观察和动手探索,引出长方体的特征,最后用学具拼搭制作长方体的框架,从而认识长方体的棱分为长、宽和高这三组。 学生在第一学段对长方体有了一定的形象上的认识,能辨别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但对于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的特征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这节课主要是围绕长方体的特征的探索而展开学习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体特征的认识。 方法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探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归纳、概括等能力。 情感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问题。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收集的长方体实物,拼装长方体框架的塑料小棒,尺子;教师准备长方体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法指导:借助学具、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帮助认识。媒体应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2.投影出示各种平面图形.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3.教师概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4.课件依次出示点,线,面,引出“立体图形”。进而揭示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1)(投影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牙膏盒、罐头盒、魔方.皮球、台灯罩等实物)教师讲述:我们看,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2)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3) 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 2、整体观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有什么发现?平平的。(板书:面) (2)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感觉?感觉很直,是一条线段。 师指出:我们把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板书:棱) (3)再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感觉?感到它很尖,很扎手。 师指出:棱和棱的交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3、探索长方体的具体特征。    这一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通过操作,运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等形式出现,完成实验报告单,然后交流汇报,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小组合作填写学习记录单。 面顶点棱个数形状大小关系个数条数长度关系长方体              4全班交流  (1)认识长方体的面.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观察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实物: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教师提示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容易数清)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互相议论一下,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生问答: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而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教师板书相应内容)(课件演示长方体面的特征)(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教师指出: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投影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你是怎样数的?想一想怎么数才既不会重复又不会遗漏? ②量一量每条梭的长度,把结果记录下来,观察自己的度量结果想一想,你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课件演示长方体棱长的特征)(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① 让学生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教师边演示边说: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请同学们数一数,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 ②提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顶点,怎样数不容易数错? (课件演示长方体的顶点)(4)总结归纳长方体的特征.教师概括总结: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谁能不看长方体,想象着把长方体的一些特征准确完整的说一遍(检验学生表象建立情况)  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出示用木条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讨论: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分成几组? (2)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可以分成三组. (3)教师提问:①每一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用等)②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条(3条)③相交于其它顶点的棱有几条(3条) ④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  (4)教师归纳讲述: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取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作为三组棱的代表,像这样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件演示长方体的长、宽、高)(5)测量:让学生每人拿出准备好的火柴盒,量出火柴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①汇报测量结果,出现三种不同数据. ②分别提问三种不同的数据是怎么测出来的. ③教师归纳:可见长方体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三)课堂延伸(课件出示长方体的模型)生讨论怎样求这个长方体所有棱长的总和,讨论后总结: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四)总结全课,储存新知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五)巩固练习:课件出示图形1.(1)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哪几个面的长是24cm,宽是12cm?2.课件出示练习题 (六)布置作业:教材21页第2题(七)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面: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的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棱 :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顶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