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劝学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劝学三案合一 鲁人版必修1

ID:1038034

大小:9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1.1劝学 三案合一(鲁人版必修1)1劝学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培养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文言句式等。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手法,掌握比喻论证的特点。3.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的论述,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体会学习的意义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2.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等12各文言实词,“于、者、而”3个文言虚词和文中出现的通假字的意义和用法。3.学习比喻论证的手法,掌握比喻论证的特点。聚焦重点1.掌握文章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文章中比喻论证的方法和作用。3.了解文章中出现的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学习正面设喻和反面设喻相结合的写法。教学建议1.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性,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意思也可迎刃而解。2.把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结合起来分析,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3.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切实巩固掌握。4.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自主梳理1.通假字輮使之然也(通)虽有槁暴(通,通)知明而行无过矣(通)君子生非异也(通)轻轻告诉你:“輮”通“煣”;“有”通“又”,“暴”通“曝”;“知”通“智”;“生”通“性”。2.一词多义生①君子生非异也() ②蛟龙生焉()一①骐骥一跃()②用心一也()利①非利足也()②金就砺则利()明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神明自得()轻轻告诉你:生:①通“性”,资质,禀赋,名词;②生长,动词。一:①一,数词;②专一,形容词。利:①敏捷,快,形容词;②锋利,形容词。明:①明达,形容词;②智慧,名词。3.词类活用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足:)⑤登高而招(高:)⑥积善成德(善:)轻轻告诉你:①每日。名词作状语。②向上;向下。名词作状语③游泳。名词用作动词。④走。名词用作动词。⑤高处。形容词用作名词。⑥善行。形容词用作名词。4.古今异义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②声非加疾也(古义,今义)③假舆马者(古义,今义)④蟹六跪而二螯(古义,今义)⑤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⑥用心一也(古义,今义)轻轻告诉你:①古义“检查”,今义“参考”。②古义“强”,今义“疾病”。③古义“借助”,今义“不真实”。④古义“蟹脚”,今义“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⑤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的简称”。⑥古义“因为”,今义“使用”。5.文言句式①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⑤青,取之于蓝。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⑧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轻轻告诉你:①②③④⑤判断句,⑥倒装句,⑦⑧省略句。 6.文学常识《荀子》共卷,现存32篇,大部分是所作,该书由、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轻轻告诉你:20/荀子/《论语》/《孟子》7.认识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于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的著作有《荀子》20卷,共32篇。大多数是他自己的著作,一部分是他的门人写的。这部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和他的文章风格。8.熟悉背景战国时期,各家学派林立,相互进行辩难说理,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从唯物主义的角度,阐释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反对天命论,主张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就是阐述后天的学习能弥补认识的不足,从而鼓励人们努力学习。集思探究1.解释文题《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原文相当长,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问题。全文的中心思想是“学不可以已”。本文4段,节选自原文前一部分,它们在原文中是不连贯的,但各段的内容基本上是完整的。课文重点在于阐述学习有增长知识、培养品德、发展才能的作用,所以任何人都要不懈地努力学习。2.分析结构劝学第1、2段:总论学习的重要性第3段“学”与“思”的关系借助外在条件的重要性第4段学习要积累积累要坚持不懈积累要目标专一3.重点详解(1)《劝学》的主旨是什么?4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提示:《劝学》的主旨是鼓励人们学习。文章节选部分共4个自然段。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总体说明学习的重要性,第3段论述“学”与“思”的关系,学习时借助外在条件的意义。第4段论述“积累”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学习应有的“持之以恒”的态度。(2)《劝学》在语言有什么特点?提示:《劝学》在语言上通篇设喻,并且善于使用正反对比说理,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4.难点突破 课文的每组比喻各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提示:第1段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第3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一个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接着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由此得出结论,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第4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说明学习上的成就产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最后作者用蚓和蟹两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这一部分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5.写作特色本文是阐述学习的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多维链接从《劝学》看《荀子》的写作特色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串终始;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实实在在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串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做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1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文章第2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3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却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很多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很多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鳌”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的哲学思想中,“积”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斯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试以第1、2段为例。除第1段及第2段结尾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两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蚊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只有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 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朗朗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激发思维[联想引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阐释:在这段中,作者讲了学习应当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积土成山……圣心备焉。”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崇高的德行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一个人不断行善,就会形成美德,就会得到高度的智慧,就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组排比句,更生动地说明了不断积累的重要性。“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以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道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通过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专心致志是多么重要。不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就不会将问题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专心致志地做事,就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也不会建立显赫的业绩。联想引申: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积累的关键是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在学习上中,我们就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积跬步”,“致千里”的态度。其实,生活中,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独抒己见]两位画家教自己的儿子绘画。第一位画家让儿子把画的每一张画都贴在墙上,给所有来家里的客人看;第二位画家让儿子把画的每张画都扔进废纸篓。10年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看着一墙色彩鲜艳、构思完整的画,观者无不大加赞赏,纷纷索要回去裱挂。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因为他的画都被扔进了废纸篓,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他手头尚未画完的那一张。30年后,人们对第一个孩子一墙一墙的画展已感索然无味,而第二个孩子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画坛。人们把第一个孩子的画从墙上揭下来扔进纸篓,又将第二个孩子扔在纸篓里的画捡出来贴在墙上。每个人都想做一个成功的、优秀的人。只不过在一些名利的诱惑下,我们失去了忍耐,在急功近利与厚积薄发之间选择了前者。而急于表现的结果往往是浮躁与浅薄,在鲜花和掌声的包围中,即使有一点深刻的东西也会渐趋流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得到世人的肯定,而成功是要讲究储备的,仓库里的东西越充足,成功的机会才越大,也才可能走得越远。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在追求结果,而忽视了开始本身就注定了最终的结果,如果最终结果不好,那么不管开始如何壮丽,也只能被看成一种悲剧。 书山有路一、基础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蓼(liǎo)兰  靛(diàn)青  跂(zhì)望  驽(nù)马十驾B.鳝(shàn)鱼舟楫(jí)锲(qìe)刻  木直中(zhòng)绳C.须臾(yú)跬(guǐ)步骐骥(jì)輮(róu)以为轮D.槁暴(pù)   参省(shěng)  蟹螯(áo)金石可镂(lòu)2.下列各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下列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蛟龙生焉B.骐骥一跃用心一也C.蚓无爪牙之利金就砺则利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神明自得4.下列有关词类活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日。名词作状语)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用作动词)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名词用作动词)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善行。形容词用作名词)5.填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部分。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的著作有二十卷。该书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6.填写完整下列语句。(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①吾尝终日而思矣尝:②吾尝跂而望矣跂:③臂非加长也加:④声非加疾也疾:⑤假舆马者假: ⑥而绝江河绝:8.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C.登高而招而见者远D.假舆马者假舟楫者9.简要说明本段文字运用了几个比喻,阐述了什么观点。答:(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3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①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疆本②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③备而动时④,则天不能病⑤;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注:①应:适应。②疆本:疆,通“强”;本,指根本,农业生产。③养:指养生的东西。④动时:指耕作适时。⑤病:有“害”的意思。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应之以乱则凶之:它(指自然规律)。B.循道而不忒循:遵循、依照。道:规律。C.倍道而妄行倍:通“背”,违背。D.寒暑未薄而疾薄:不丰厚。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A.天行有常B.不为尧存,C.则天不能使之全D.妖怪未至而凶E.故明于天人之分12.这段文字表明了《荀子》怎样的观点?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1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译文:②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译文:三、语言运用14.阅读下面唐代颜真卿的《劝学》诗,完成题目。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同是“劝学”,这首诗与课文的立论角度有何不同?试加以概括。答:                                    15.下面是一幅有关“劝学”的对联,根据上联,仿写出下联。上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灯,五更鸡;下联:16.翻译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语句。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译文:(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译文:四、直通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江西卷)醉书斋记郑日奎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②,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①科头:不敝帽子。②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省:知道。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僻:怪僻,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赚:获取。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②遂自投汨罗以死B.①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C.①余倘然久之②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D.①仍挟一册与俱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1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①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②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③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⑤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⑥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⑤D.②④⑥2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癫狂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D.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任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竹床一,垒以之;木榻一,卧以之。译文:(2)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译文:(3)因思余于书,诚不异怜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译文:五、激扬文字2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论语》中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学习累了,对孔子说:“希望老师允许我休息一会。”而孔子却对子贡说:“生无所息。”荀子在《劝学》中也说,“学不可以已”。而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知识型社会,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识出现,每个人都需要长期学习,终身学习。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对“学不可以已”的看法。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书山有路1.B(A项“跂”读qì,C项“跬”读kuǐ,D项“省”读xǐng。)2.D(A项“知”通“智”,B项“有”通“又”,C项“生”通“性”。) 3.C(C项都是“锋利,形容词”。A项分别是:通“性”,资质,禀赋,名词;生长,动词。B项分别是:一次,数量词;专一,形容词。D项分别是:明达,形容词;智慧,名词。)4.B(B项错误。“上”、“下”均是名词作状语。)5.战国末期《荀子》《孟子》《劝学》6.(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7.①曾经,②垫起脚跟,③更加,④迅猛,⑤借助,⑥横渡。8.C(C项第一个“而”表示修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9.本段文字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说明思与学的关系。接着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10.D(薄:迫近。读bó。这句话的意思是寒暑季节未到来疾病就流行。)11.A“常”:规律。B“为”:因为。C“全”:保全。D“妖怪”:怪异的现象,指古人不能理解的一些自然现象。E“分”:职分。读fèn。12.这段文字主要说了天行有常,事在人为,也就是说:自然的发展变化有它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不是人的主观愿望所能改变的,但是人能够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消祸得福。社会治乱的根源不在天而在人。这段话论证方法的特点是正反论证。13.①自然的运行有其规律,不因为是尧就存在,不因为是桀就消亡。适应自然的规律,用安定的方法治理,社会就平安,不适应自然的规律用混乱的方法治理,社会就凶险。②给养少而又很少劳作,老天不能让他保全;违背规律又肆意妄行,老天就不能让他平安。14.这首诗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课文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15.(参考)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16.(1)鸟巢并非不完美,所依靠的东西不牢固造成的。(2)蓬草生长在麻丛中,不用扶就能生长得直;洁白的沙子处在污泥中,与污泥一样黑。17.D(赚zuàn:哄骗。)18.C(C项“之”分别是音节助词和代词“她”。)19.B(①句写书斋的陈设。②句写读书时的悠闲自得,不能表现“醉”。④句写戒掉读书的想法。)20.B(B项“性格严厉急躁”只是作者自己的猜测,原文说“家人启事不以时”才斥责他,并不是读书入迷就呵斥怒骂。)21.(1)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2)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在哪里。(3)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如刘伶对酒(的痴迷)没什么区别,正当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参考译文:我在厅堂的左面打扫出一个房舍作为书斋,明亮的窗子,干净的墙壁,十分安静地样子。摆设立两个桌子,一个用来摆放笔墨,一个用来放置香炉、茶碗等东西。安置了一个竹椅,用来坐;安放了一个木榻,用来卧。共有四个书架和书筒,古今的书籍都收集在这里。琴、磬、麈尾等什物,也胡乱放在左右。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诧,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对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文字,不比喜欢女人更好吗?于是我笑着回答她说:“像你说的那样也是很好的。”于是不再提戒掉嗜书,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22.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