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五四”以来散文的名篇,是表现父子间相怜相爱的感人之作。文章视角独特,把父子深情都浓缩到了背影上,文章以背影为线索结构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教学目标:‎ ‎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体会深情无限的意蕴。(重点)‎ ‎3、学习抓住人物最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重点、难点)‎ ‎4、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深情,提醒学生珍视亲情。‎ 教学方法:‎ ‎ 创设情境法、诵读教学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为铺垫,第二课时为重点)‎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师:有一位作家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骨气。他是谁呢?‎ ‎ 生:朱自清 ‎ 师: 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他?‎ 学生相互补充介绍朱自清。‎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 ‎ 人们大多歌颂母爱,这篇课文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文章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父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文章的语言却很朴素。那么,这篇文章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这篇课文。‎ 4‎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 1、听老师朗读,并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抒了什么情?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 学生讨论、补充、明确:课文写了父亲在浦口车站为儿子送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儿子对父爱的感念。线索是背影。‎ ‎2、检测生字词预习情况。 ‎ 三、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体会父子深情 ‎ 1、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开篇点题,难忘背影,引起悬念 ‎ 2、父亲为我送行时,家中境况如何?‎ ‎ 学生讨论、交流。(2、3自然段)‎ ‎ 参考答案:‎ ‎ 祖母死了,父亲失业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变卖了、债务缠身、几个孩子等着用钱、父亲急于到南京谋事。‎ ‎ 3、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让儿子感动的是哪一件事?‎ ‎ 学生讨论、交流。(4、5、6自然段)‎ ‎ 参考答案:‎ ‎ 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 让儿子感动的是为子买橘,最让儿子感动的是父亲爬月台时的背影。‎ ‎ 4、找出文中提到父亲的背影的语句。每一次提到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 着重描写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 ‎ 学生讨论、交流。‎ ‎ 参考答案:‎ ‎ 第一次:开篇点题,难忘背影,引起悬念;‎ ‎ 第二次: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4‎ ‎ 第三次: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 第四次:含泪读信,再现背影。‎ ‎ 着重描写的是在车站看到的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 5、找出写儿子流泪的句子。初步体会每一次流泪包含了儿子怎样的感情?‎ ‎ 学生讨论、交流。‎ ‎ 参考答案:‎ ‎ 第一次:感动之泪;‎ ‎ 第二次:惆怅之泪;‎ ‎ 第三次:思念之泪(伤感之泪)。‎ ‎ 结合第7自然段,补充讲解朱自清父子的矛盾,说明任何矛盾都掩盖不了父子深情,帮助理解第三次流泪的意蕴。‎ ‎6、文章其他内容和背影有什么关系?‎ ‎ 学生讨论后交流。‎ 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强调背影,引起悬念。‎ ‎2、3自然段,写家中境况,说明父亲处境艰难,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 ‎4、5自然段,写送行的经过,是为了引出背影,写我对父亲的不恭敬,是为了和后面的感动形成对比,突出了背影。‎ ‎6自然段后半部分,写我的两次流泪和一次搀扶,是为了用我的感情烘托背影。‎ ‎ 7自然段写多年后含泪读信,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是为了强调背影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永不磨灭;又照应了1自然段,使文章结构完整。‎ 师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背影是全文的中心,文章所有内容都是为突出背影服务的。背影像一条耀眼的红线,将全文的内容串联起来,使文章浑然一体。文章在内容上以背影为表现的核心,在结构上以背影为中心组织材料,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突出了背影,也就突出了父子深情。‎ 4‎ 四、作业 回忆你的父亲或其他亲人为你做的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这件事中,哪一个细节给你印象最深刻、最打动你的心灵?(为明天的课堂发言作准备)‎ 4‎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