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巴尔扎克葬词教案(2)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巴尔扎克葬词教案(2)人教版

ID:1013340

大小: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巴尔扎克葬词教案(2)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对散文的情理进行再鉴赏。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尔扎克葬词》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品以激越的情感、高亢的语调、诗化的语言、透辟的哲思,颂扬了巴尔扎克伟大的贡献和不朽的价值,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句子比比皆是,本节课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些经典语句,反复解读,细细品味。二、具体鉴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对散文的情和理进行再鉴赏。多媒体逐条显示如下语句,学生分组研究、探讨,教师相机点拨,提示学生运用从上篇课文学到的揣摩语句的方法。教师也可示范分析前3句,意在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后5句可由学生独立完成。1.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作者高度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3.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也就是雨果生活的时代。当时,有数不清的黑暗与罪恶,因此也有数不清的对现实不满的人们;而伟人的逝世,将进一步警醒和启迪进步的人们,使他们对现存世界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动摇,巴尔扎克以其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作品,唤醒了一批人。4.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明确:重点揣摩“虚构”一词的含义。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二是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5.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明确:这句话高度评价了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雨果把《人间喜剧》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使人们从中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6.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明确:巴尔扎克这位伟大的人物,用他自己的作品,给自己安装好了坚实的底座,打好了扎实的基础,未来的人们,一定会给他塑起一尊尊有形无形的雕像,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怀念。7.上天在让人们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明确:面对巴尔扎克这样的伟人的辞世,雨果在这里感慨万千,不由得思考生与死这样重大而沉重的主题。他认为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巴尔扎克的逝世,触动了许多人去思索生死问题,把巴尔扎克当作坐标,思考活着的真义。8.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明确:作者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巴尔扎克的逝世固然让人悲哀,使人们觉得似乎是黑暗的降临,某种无言的结束,一切似乎消失,但它给人们更多的是悲痛之后的无穷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解说:语言是鉴赏评析的依据。这些语句是形象化的语言,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是蓄满诗意的语言,却洋溢着思辨的光辉;它不像形式逻辑那么严密,但又有一定的必然性可循;它不像画面那么直观,却能引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丰富联想。在品析、涵泳的同时,这位伟大的致词者华丽的文采,深邃而博大的思想,崇高而光辉的人格,同时展现给了我们。教师提示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们人格的伟岸)三、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探究话题:1.对《巴尔扎克葬词》出色的辩证法的再鉴赏。《巴尔扎克葬词》与一般葬词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评说作者,而且阐述自己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是本文“出色的辩证法”这一艺术特点的集中体现。巴尔扎克的去世,带给人们悲痛伤感的同时,也给了人们无穷的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体现了一种伟大的辩证法。对本文“出色的辩证法”的分析,教参P169有如下表述:“……本来表达对他人的崇敬,结果却无意中赢得了更多的人对自己的崇敬。这就体现了这篇葬词出色的辩证法。”这种表述是欠妥的,这种脱离文章实际而进行主观臆造的鉴赏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雨果的悼词,确实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这是作者崇高人格的自然展现。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维克多·雨果街”的命名、“维克多·雨果万岁” 的心声、雨果去世后进人伟人祠等等足以证明。他无须借巴尔扎克来表现自己。2.雨果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评价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读了本文(或借助于其他资料)你对这两位作家有怎样的看法?(解说:本题目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学生只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即可,无须统一答案,课堂上要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四、比较鉴赏1.比较《巴尔扎克葬词》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异同。参考答案:(见教参)(1)相同点:从文体看。都是悼词,而又具有演讲词的某些特点;从内容看,都表达了沉痛悼念之情,对死者的伟大贡献,作出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对他们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作了深刻的阐发;从表达方法看,都以议论为主,而又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且都运用了讳饰等修辞方法。(2)不同点:《巴尔扎克葬词》除具备一般悼词的特点之外,还阐述了演讲者的生死观,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具备这一特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结构严谨,层层深入,过渡衔接紧密,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而《巴尔扎克葬词》一文,则更富于散文特点,如大河奔流,饱含着哲理性的思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调朴实、冷静、深沉。而《巴尔扎克葬词》则华美、悲壮、激越,一篇以理智启人,一篇以感情动人。2.比较巴尔扎克和雨果这两位作家。五、课文总结雨果用诗一般精湛的语言描绘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赞誉了巴尔扎克高贵的品格和深邃的思想,再现了一位非凡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以及革命者的形象,使这个形象永驻人们心中。雨果的语言凝重中透着隽永,深沉中显出壮丽,冷静中掩着奔放。在缅怀巴尔扎克的同时,我们充分领略到这位语言大师的非凡魅力。他们是法兰西的骄傲,更是全世界人们的骄傲。六、布置作业 1.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17日去世,10月22日在上海胶州路万国殡仪馆,鲁迅葬礼隆重举行。假如你亲临现场,你会想到很多很多,想到先生的作品,想到先生的人格,想到先生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想到先生荷戟独彷徨的无奈与悲哀……请你为鲁迅先生写一篇葬词。2.阅读《在陈嘉庚先生墓前的沉思》一文,作者在陈嘉庚先生墓前沉思什么?具体说说作者展开联想的具体思路。●板书设计巴尔扎克葬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