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ID:1000755

大小:3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一课时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18--19页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五的1、3、4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2、通过观察长方体实物,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3、通过长方体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根据需要会简单的计算。教具学具准备:1.教具准备:长方体形状的实物,长方体框架.2.学具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形状的实物.制作PPT教学步骤: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铺垫孕伏:1.导人: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ppt)2.出示各种平面图形.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3.教师概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教题在黑板上平面图形名称一边板书“平面图形”)二、探究新知:1.导人新课:平面图形我们认识了,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立体的.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1)(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牙膏盒、罐头盒、魔方.皮球、粉笔盒等实物)教师讲述:我们看,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首先呈现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形状,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2)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3)准说说这些物体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你以前认识过,它们叫什么名称?(4)教师概括:除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外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各种形状的物体,因为它们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把它们的形状叫做立体图形.(在前头板书的立体图形各名称边板书“立体图形”)(5)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3.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让学生再次观察前面教师出示的各种形状的盒子或实物,然后回答:哪种实物的形状是长方体的?(1)认识长方体的面.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观察一个长方体的盒子: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教师提示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容易数清)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互相议论一下,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学生问答: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而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教师板书相应内容)(2)认识长方体的棱.让学生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教师指出: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投影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①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你是怎样数的?想一想怎么数才既不会重复又不会遗漏?②量一量每条梭的长度,把结果记录下来,观察自己的度量结果想一想,你发现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① 让学生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教师边演示边说: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请同学们数一数,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②提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顶点,怎样数不容易数错?(4)总结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填写在P28表格中①让学生试着归纳,同学互相补充.②教师概括总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③谁能不看长方体,想象着把长方体的一些特征准确完整的说一遍(检验学生表象建立情况)4.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盒子或实物,放在桌面上观察一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2)那么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通过投影,出示墨水盒、牙膏盒、粉笔盒的实物图.然后,去掉它们的实物表层,留下它们的轮廓,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画下来的长方体只用实线画出能看到的三个面,另三个面可以用虚线表示出来.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1)出示用木条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讨论: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分成几组?(2)学生讨论后回答: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可以分成三组.(3)教师提问:①每一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用等)②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条(3条)③相交于其它顶点的棱有几条(3条)④相交于同一个颀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4)教师归纳讲述: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取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作为三组棱的代表,像这样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5)测量:让学生每人拿出准备好的火柴盒,量出火柴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①汇报测量结果,出现三种不同数据.②分别提问三种不同的数据是怎么测出来的.③教师归纳:可见长方体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三.巩固发展: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2.填表面棱顶点长方体有()面都是()形相对的面()由()棱相对的棱()有()个顶点3.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4.做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贴上课本123页的展开图,沿线剪下,试着将它折成一个长方体.然后量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2)学生汇报度量结果,并演示说明自己的长.宽.高在哪里.四.教师小结:(略)五.布置作业:1.练习五第2题:让学生先思考,“至少需要多长的胶带”求的是什么?先把我题意再做题。2.练习五第3题:先指名让学生回答 第一个问题并提示“和a平行的棱有几条?”算上a本身吗?当堂质量检测:3.第4题,生活中的魔方,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质量分析: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面: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棱: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8个顶点。课后反思:我任教的学校属于乡镇小学,班上有52名学生,整体来说学生的基础较差,思维能力有待培养、提高。因此我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观念,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因此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