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声音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声音

ID:110468

大小:7.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声音[设计意图]:声音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十分熟悉的,在桌面游戏时,孩子们总爱用不同的玩具敲击,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对声音是怎样来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高声尖叫。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学习分辨什么是好听的声音,什么是噪音,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同时也求使活动尽可能地游戏化、多元化,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2、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产生以及生活中声音的多样性,学习分辨好听的声音及噪音。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探索精神。[活动准备]:1、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录音机。2、操作材料:(1)盘子、豆子、大米、饮料瓶;(2)塑料袋、糖纸、纸盒等;(3)乐器、玩具;(4)大鼓、盘子、雪花片、大米;(5)三角铃、双响筒;(6)盛有水的小碗、勺子。[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猜猜我是谁”二、幼儿操作,使物体发出声音。1、教师交代操作内容和要求。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声音宝宝做游戏,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来。可以用一样东西,也可以把几样东西结合起来发出声音,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大家一起玩。比比谁想的方法多。幼儿操作,教师指导。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怎样让他们发出了声音?又是怎样让声音停止的?幼儿回答,并上来演示。评析:幼儿看到了那么多有趣的东西十分兴奋,拿起小号一吹“嘟”,拿起小铃一摇“叮叮”…这时教师及时发现挤在乐器、玩具桌的幼儿较多,便走向这一组幼儿说:“小朋友,我还会用纸盒打鼓呢,想看吗?” 然后走到摆着日用品的桌前,开始用大小不同的纸盒敲击起来,许多孩子们立即对这一组的材料产生了兴趣。三、探索声音的产生1、师:为什么许多东西能够发出声音呢?小朋友来猜一猜?幼儿回答、猜测。2、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就知道了。第一组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大鼓和盘子,请你把雪花片或米粒放在上面,然后拍一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二组有三角铃,请你来敲一敲,再用小手摸一摸三角铃,说说你的感觉。另外,还有双响筒,老师在它的两侧放了小绳子,你在敲时,注意绳子的变化。第三组有放了水的小碗,请你敲一敲,说说你的发现。等会儿把发现告诉老师好不好?幼儿操作3、师:你刚才玩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操作。4、总结:物体振动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我们不让它们动时,声音就停止了。评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了预设问题的方式。首先提问:为什么许多东西能发出声音来呢?先请幼儿来猜猜。有的回答:“因为我拍盒子了”。有的说:“我摇小铃了”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引入下一个操作活动,并交代活动要求,着重提出幼儿操作时要着重观察的方面。如“请你把米粒放在大鼓上,拍拍鼓,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敲敲三角铃,再用小手摸一摸小铃,说说有什么感觉?”……这样使得幼儿的操作更有目的性,从而幼儿能更清楚地知道实验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提问,避免幼儿无目的的操作。活动后,幼儿能较清晰地讲述自己的发现,“我拍大鼓米粒跳起来了,我弹皮筋,它动起来了……”这样使得幼儿在自己轻松的实践中,感知物体振动能发出不同声音的现象。四、探索身体发音师:我们让各种物体发出了声音,身体能不能发出声音呢?幼儿尝试、回答、表演评析:幼儿自由尝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在过程中,幼儿十分主动,有的拍手,有的跺脚,有的还用舌头发出了声音。有趣的游戏让幼儿更加投入到活动之中。五、分辨声音1、师:我们今天和许多的声音宝宝做了游戏,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幼儿回答2、师:今天老师也录了几种声音,请你听一听,说说那些好听,那些不好听?幼儿倾听、回答。评析: 教师分别播放音乐声、鸣笛声、流水声及幼儿自己的吵闹声,当孩子听到音乐声、鸣笛声、流水声时,幼儿十分喜欢。当听到他们自己的吵闹声时,许多孩子赶快堵上了耳朵。在这时幼儿们亲身的体验,比平时教师的教育似乎管用的多。六、总结[活动反思]:一、结合幼儿生活经验,选取来源于生活又适于生活的主题本次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是教师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和存在的问题,预设生成。这次活动内容能适合幼儿的特点,同时在活动进行后,幼儿还可以把在其中获得的经验返还与生活中。如游戏时,许多孩子能试着控制自己的声音,不大喊大叫。有趣的是在歌唱活动中,扯着嗓子大声喊的孩子,也试着用好听的声音演唱,这真是“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二、活动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活动多以幼儿自主探索的操作活动为主。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获得知识经验。比如,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鼓励幼儿创新地运用各种材料,幼儿想出了许多新方法。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安排的环节层层深入,动静结合,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减少了幼儿的无目的活动。三、教师引导与幼儿兴趣相结合,产生更好地活动效果 1、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对于不同组的操作材料会有所偏好。比如,第一环节中幼儿当然更喜爱新奇的发声玩具,从而忽视其它组的材料,造成许多孩子挤在一桌的现象。如果教师要求这一组的孩子先到别组玩,可想而知,许多孩子肯定是不情愿的。以上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在保护了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达到了引导幼儿多去参与其它组游戏的目的。2、对于一些操作有困难的幼儿,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在探索声音产生的环节中,有些孩子很快就发现了振动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使用其它的方法进行游戏。而有的孩子就不知如何去做,教师这时可以放低难度,提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如:“快来看米粒还和原来一样吗”等等。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建立自信心。这次活动幼儿在自主的探索中、在轻松游戏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同时在活动后,教师也应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发音习惯,并多观察孩子们关于本次主题的兴趣点,以便更好地生成与此相关的教育内容。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