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ID:277695

大小:302.0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7-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封前 2020 年重庆市七区高一联考 生物试卷 本试卷共 32 题,共 100 分,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Z.Com] A. 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 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D.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2. 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流向 RNA,也可以从 RNA 流向蛋白质 B. 细胞中以 DNA 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 RNA 均可编码多肽 C. 细胞中 DNA 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 D. 染色体 DNA 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 RNA 分子 3. CDK1 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 DNA 复制开 始后,CDK1 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 DNA 复制完 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 CDK1 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 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 M 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 CDK1 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 BYDV 的细胞中 CDK1 的磷酸化水 平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常细胞中 DNA 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 CDK1 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 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 CDK1 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 感染 BYDV 的细胞中,M 蛋白通过促进 CDK1 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 M 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 BYDV 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4. 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的代谢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①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 ②[H]+O2→H2O ③染色质→染色体④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⑤H2O→[H]+O2 ⑥渗透作用吸收 K+[来源:学|科|网 Z|X|X|K] A. ③⑤⑥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④⑤ 5. 科学家把等量的小白鼠败血症病毒(一种 RNA 病毒)颗粒加入甲乙两支试管,其中甲试管中 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乙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 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乙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含有 放射性的核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 RNA 酶,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明显减少 B. 该病毒颗粒中含有与 DNA 合成有关的酶 C. 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的合成是因为缺少 RNA 酶 D. 甲、乙试管中都不能检测到子代病毒 6. 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分别用 a,b,c 表示此种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核 DNA 分子数,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2019—nCoV)属于具膜病毒,其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但也包含一 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其中刺突糖蛋白 S 易与人体肺细胞表面的 ACE2 受体结合从而入侵机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糖蛋白 S 与 ACE2 受体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 子代病毒通过出芽释放到细胞外依赖宿主细胞膜的流动性C. 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检测的原理是 DNA 分子杂交 D. 建议用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清来治疗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是因为其血清内含特异性抗体 8. 下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 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 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 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9. 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NADH 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 用这一能量将 H +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 H+浓度提高,大部分 H+通过 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 ATP 合成(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好氧细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C. 上述能量转 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电能→ATP 中的化学能 D. 结构①是一种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 10. 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 型和突变体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指标 类型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叶绿素 a/b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 -2·s-1) 胞间 CO2 浓度/ (μmol CO2·m- 2·s-1) 呼吸速率/ (μmol CO2·m -2·s-1) 野生型 0.28 6.94 8.13 210.86 4.07 突变体 0.32 9.30 5.66 239.07 3.60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TP 与[H]产量等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 B. 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抑制了叶绿素 a 向叶绿素 b 的转化 C. 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吸收 CO2 速率比野生型低 2.47(μmol CO2·m-2·s-1) D.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片中的色素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1. HIV 感染人体细胞不仅需要受体 CD4,还需要受体 CCR5 的共同作用。研究发现约 10%的欧洲 人体内 CCR5 基因发生突变,无法在细胞表面表达相关受体。中科院吴蓓丽研究团队发现马拉 维若(一种抗 HIV 的药物)能改变 CCR5 的分子构象,使其处于 HIV 非敏感状态,阻断 CCR5 与 HIV 结合。下列分析或推断正确的是() A. CCR5 基因发生突变的人更容易感染 HIV B. 能改变 CCR5 分子构象的物质可开发为抗 HIV 感染药物 C. 能与 CCR5 竞争性结合的物质可开发为抗 HIV 感染药物 D. 人体所有细胞表面都有 CD4 和 CCR5 12. 秀丽隐杆线虫(2n=12)有雌雄同体和雄性两种性别个体。雌雄同体为 XX 型,个体发育时长为 2.5 天。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 1090 个,发育成熟时体细胞为 959 个,平均寿命 2 至 3 周。雄性为 XO 型(无 Y 染色体),只占群体 0.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秀丽隐杆线虫减数分裂时均能观察到 6 个四分体 B. 有丝分裂时体细胞内 DNA 分子最多可达到 24 个 C. 秀丽隐杆线虫个体发育过程中无细胞凋亡发生 D. 秀丽隐杆线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出现了大量的分化细胞13. 脂质体是以磷脂等物质制备的膜泡状结构。将磷脂、胆固醇或其他脂质的乙醚溶液加入到 DNA 溶液中,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带 DNA 的脂质体小泡,其可被受体细胞内吞而实现基因转移。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可适用于多种动物受体细胞 B. 动物细胞膜具有特异性糖蛋白,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会产生免疫反应 C. 在包裹有正常基因的脂质体表面插入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体内基因靶向治疗 D. 若以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转移前对植物细胞去壁可提高转移效率 14. 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与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点是(  ) A. 都有同源染色体 B. 都有纺锤体的形成 C. 都有着丝点分裂 D. 都有同源染色体分离 15. 将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培养出的杂种细胞可能会随机丢失来自人细胞的染色体。在丢失人 的 1 号染色体的融合细胞中,不能合成人的尿苷单磷酸激酶。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与人和小鼠细胞相比,融合细胞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B. 研究方法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和细胞融合诱导技术 C. 融合细胞经过培养,能实现细胞的全能性 D. 尿苷单磷酸激酶的基因很可能在 1 号染色体上 三、判断题(共 10 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6.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都对人体有积极意义。() A. 正确 B. 错误 17. DNA 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 只分布在细胞质内。() A. 正确 B. 错误 18. 某人在马拉松过程中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A. 正确 B. 错误 19. 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只在叶绿体内。() A. 正确 B. 错误 20.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A. 正确 B. 错误 21. 无丝分裂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A. 正确 B. 错误[22. 克隆羊多利实验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A. 正确 B. 错误 23.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 ATP。() A. 正确 B. 错误 24. 鲁宾、卡门和卡尔文的实验中都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A. 正确 B. 错误 25. 酶在反应过程中可以为反应提供活化能。 A. 正确 B. 错误 四、填空题(共 4 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来源:Z.Com] 26. 给奶牛挤奶时其乳头上的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能反射性地引 起乳腺排乳;同时该兴奋还能上传到下丘脑促使其合成催产素,进而促进乳腺排乳。回答下列 问题: (1)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这一结 构来完成的。 (2)上述排乳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通常在哺乳动物体内,这两种调节方式 之间的关系是____。 (3)牛奶的主要成分有乳糖和蛋白质等,组成乳糖的 2 种单糖是____。牛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 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____。 27. 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 B 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用溶液 B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答出 2 点即可)。 (2)离心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在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原因是此上清液中含有 ______。 (3)将分离得到的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溶液中,照光后有氧气释放;如果在该适宜溶液中将叶绿 体外表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______(填“有”或“没有”)氧气释放,原因是______。 28. 中同是茶的故乡,茶的种类多种多样,如红茶、绿茶等。红茶是新鲜茶叶经萎凋脱水、揉捻、发酵等工序制成,因红汤红叶,故称红茶。同学甲查阅相关资料,对茶叶变红做出了解释:茶 叶在揉捻过程中,细胞破损,细胞中酚氧化酶催化茶单宁形成茶红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同学乙不赞同该解释,因为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故揉捻前 细胞中一直存在 氧气,茶叶就应是红色的。 (2)同学丙对同学甲的解释进行了修正。在正常情况下,酚氧化酶与茶单宁位于细胞的不同结 构中,只有当酚氧化酶、茶单宁和氧气共同接触时,才形成茶红素,在该反应中,酚氧化酶的 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揉捻后,还需将茶叶保持在 30~40 ℃发酵一段时间,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生成更多茶红素。 (3)同学丁结合绿茶的制作对同学丙的解释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制作绿茶时,必须先对叶片进 行________________操作,才能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 29. 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1)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 (2)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 的黄豆能长出 5kg 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 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豆萌发形成幼苗时,其根系细胞合成的 ATP 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 (4)若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豆根部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颜色很浅;如果用此材料进行质壁分 离与复原的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龙胆紫对其 染色,原因是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共 3 题,共 39 分) 探究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0 分) 30. 如图 1 为橡胶树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其中Ⅰ、Ⅱ及①~③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A~C 代表物 质,C3 表示三碳化合物,C5 表示五碳化合物。请回答:(1)图中过程Ⅰ表示的是______。 (2)物质 A 是______,需要消耗物质 A 和 B 的生理过程③是______。 (3)研究人员为探究某砖厂排放的废气对周边橡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距离处分别选取 10 株橡胶树,测定其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 2 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与砖厂距离越小,橡胶树叶片的光合速率越______,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橡胶 叶片中______,减弱了对光的吸收。 31. 科学家们发表文章指出,可以抽取自体扁桃体中的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肝脏,且全程无需手术 便可实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转氨醇, 这是因为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______不同。 (2)图一中的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确的排序为______(填字母,每个字母只写一次),其 中,B、C、D、E 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数目相等的细胞是______(填字母)。 (3)人体扁桃体干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图二是人体扁桃体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 化的曲线图,图中 a=______条。高倍镜下大多数扁桃体细胞中可观察到的染色体条数为 ______。 (4)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 这种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______。32. 科学家发现玉米、高粱等植物,其叶肉细胞中含有一种酶(PEP 羧化酶),能将 CO2 和一种三 碳酸(PEP)结合,形成四碳酸,从而将这种光合途径称为 C-4 途径,将这种植物称为 C-4 植 物,其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是从______开始的,CO2 与其结合形成______,因而将其 称为 C-3 植物。 (2)科学家发现 C-4 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有叶绿体,但两种细胞的叶绿体结构有 明显差异,这一差异导致只有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反应,据此分析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没有 ______。 (3)据图分析,C-4 植物光合作用中能利用 CO2 的物质为______,形成的四碳酸的作用是______。 (4)在较高温度下,大多数植物为了避免过强的蒸腾作用首先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该 过程主要通过______激素来调节。C-4 植物的 PEP 与 CO2 的亲和力极高,催化 PEP 与 CO2 结合 的酶活性较强,由此可以导致维管束鞘细胞中的 CO2 浓度较高,从而促进了卡尔文循环产生有 机物,同时也有利于植物更适应于______的环境。 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代谢过程。它是光合 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即绿色植物在照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特点是有机物在被分解转化过 程中虽也放出 CO2,但不能生成 ATP,使光合产物被白白地耗费掉。所以光呼吸越强,光合生产率 相对就低。 光呼吸现象产生的分子机制是 O2 和 CO2 竞争 Rubisco 酶。在暗反应中,Rubisco 酶能够以 CO2 为底 物实现 CO2 的固定,而当 O2 浓度高、CO2 浓度低时,O2 会竞争 Rubisco 酶。Rubisco 酶以 O2 为底物, 对五碳化合物进行加氧氧化。光呼吸使光合作用产物损失的具体过程如图 1 所示。水稻、小麦等 C3 植物的光呼吸显著,通过光呼吸损耗光合作用新形成有机物的1 4,而高粱、玉米等 C4 植物的光呼吸消耗很少,只占光合作用新形成有机物的 2%~5%。 与 C3 植物相比,C4 植物代谢的不同点是,C4 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具有一种特殊的 PEP 羧化 酶,它催化如下反应:PEP+HCO3-→苹果酸(C4)+Pi.苹果酸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生成 CO2 用于暗 反应,再生出的丙酮酸(C3)回到叶肉细胞中,进行循环利用。叶肉细胞包围在维管束鞘细胞四周, 形成花环状结构。PEP 羧化酶与 CO2 的亲和力是 Rubisco 酶的 60 倍,也就是 PEP 羧化酶能固定低浓 度的 CO2。 水稻和小麦作为养活全世界几乎 40%人口的主要作物,它们的产量近几年越来越难满足全球快速增 长的食物需求。目前,国际上有很多科研人员致力于提高水稻、小麦的光合速率的研究,旨在提高 粮食作物产量。 (1)在光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却无 ATP 生成,而 ATP 能应用于______(写出三条) 等生命活动中,故会造成有机物浪费的结果。 (2)有观点指出,光呼吸的生理作用在于高温天气和过强光照下,蒸腾作用过强,植物失水过多, ______大量关闭,导致 CO2 供应减少。此时的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生成的多余的______,并 且光呼吸的最终产物还可以作为暗反应阶段的原料,这是有重要正面意义的。 (3)综合文中信息,请解释 C4 植物光呼吸比 C3 植物小很多的原因______。 (4)请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和本文中的信息,在基因水平上写出两条具体的提高水稻、小麦光合作用 的研究思路______。 2020 年重庆市七区高一联考 生物答案 本试卷共 32 题,共 100 分,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答案】B 【解析】解:A、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A 错误;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B 正确;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C 错误; D、魏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 错误。 故选:B。 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创立者和内容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 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者、内容以及意义等知识,根据相关内容进行判断。 2.【答案】B 【解析】【分析】 1、转录的概念: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合成,其中 RNA 包括 mRNA、tRNA 和 rRNA。 2、中心法则的图解: 。 【解答】 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转录从 DNA 流向 RNA,也可以从 mRNA 经过翻译流向蛋白质,A 正确; B、细胞中以 DNA 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 RNA 包括 mRNA、tRNA 和 rRNA,其中只有 mRNA 才能编码多肽,B 错误; C、由于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一条 DNA 分子中含有许多基因,基因与基因之间存在 基因间区,故细胞中 DNA 分子的碱基总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 正确; D、一条 DNA 分子中含有许多基因,由于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故染色体 DNA 分子中的一条 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 RNA 分子,D 正确。 故选:B。 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大麦黄矮为题材,考查了蛋白质的功能、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知识,意在考 查考生分析题干、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得出 正确的结论。 根据题干、题图信息可知,正常细胞的 CDK1 发生磷酸化水平先升高再降低,感染 BYDV 的细胞中 CDK1 的 磷酸化水平先升高至与正常细胞一样的高位后不再下降,故可推断,感染 BYDV 的细胞中, M 蛋白通过抑制 CDK1 的去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解答】 A、由题干信息“在 DNA 复制开始后,CDK1 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可知,此时CDK1 的 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 正确; 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 CDK1 发生去磷酸化后,细胞进入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 正确; C、题图信息可知,感染 BYDV 的细胞中 CDK1 的磷酸化水平先升高至与正常细胞一样的高位后不 再下降,故可推断,感染 BYDV 的细胞中,M 蛋白通过抑制 CDK1 的去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C 错误; D、M 蛋白发挥作用后,CDK1 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感染 BYDV 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D 正确。 故选 C。 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知识点,熟知细胞代谢过程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 【解答】 ①酶具有专一性,在根尖成熟区细 胞代谢过程中,会发生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①不符合题意; ②[H]+O2→H2O 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根尖成熟区细胞中会发生,②不符合题意; ③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变粗变短形成染色体,而成熟区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所以 不会发生该变化,③符合题意; ④根尖成熟区细胞会发生有机物的合成,比如合成蛋白质等;还会发生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④ 不符合题意; ⑤H2O→[H]+O2 表示光反应水的光解的反应,根尖细胞不会进行光合作用,⑤符合题意; ⑥根尖细胞吸收 K+是主动运输,不是通过渗透作用,⑥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CD 错误,A 正确。 故选 A。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病毒的增殖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题目所给情境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 掌握病毒的组成。 【解答】 A.RNA 酶可将 RNA 水解,加入 RNA 酶后,病毒的 RNA 被水解,逆转录所需要的模板减少,故甲 试管中放射性核酸会明显减少,A 正确; B.根据题意,甲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 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DNA),该病毒为逆转录病毒,颗粒中含有与 DNA 合成有关的酶, 故能利用甲中提供的原料合成放射性的核酸(DNA),B 正确; C.该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以病毒 RNA 逆转录成 DNA,合成 DNA 所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因此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的合成是因为缺少原料,C 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甲、乙试管中均没有加入宿主细 胞,故均不能形成子代病毒, D 正确; 故选 C。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 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柱形图,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 结 构 时 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 分子数 间期 2n 0→4n 2n→4n[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4n 4n→0 4n 有 丝 分 裂 分裂期 末期 4n→2n 0 4n→2n 间期 2n 0→4n 2n→4n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 4n 4n 减 Ⅰ 末期 2n→n 4n→2n 4n→2n 前、中期 n 2n 2n 后期 n→2n 2n→0 2n 减 数 分 裂 减Ⅱ 末期 2n→n 0 2n→n 【解答】 据图分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只含 1 个 DNA 分子,不含染色单体,因此染色 体:染色单体:DNA=1:0:1,即图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 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 DNA=1:1,即图④。 故选 D。 7.【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以新冠病毒为载体,考查细胞膜功能、免疫调节、目的基因的检测相关知识,理解基础知识形 成知识结构网络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糖蛋白 S 是病毒的蛋白质,ACE2 受体是肺细胞表面受体,糖蛋白 S 与 ACE2 受体特异性结合不 能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 错误; B.子代病毒通过出芽释放到细胞外依赖宿主细胞膜的流动性
,B 正确; C.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检测的原理是 DNA 分子杂交
,C 正确; D.建议用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清来治疗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是因为其血清内含特异性抗体,D 正 确。 故选 A。 8.【答案】D【解析】略 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质子顺梯度从膜间隙经内膜上的通道(ATP 合成酶)返回到线粒体基 质中,说明需要载体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因此 H+从膜间隙进入到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 助扩散,A 正确; B.好氧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不会发生上述过程,B 正确; C.有氧呼吸过程中在线粒体内膜上 NADH 将有机物分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 能量将 H+泵至膜间隙,再利用 H+回流驱动 ATP 合成,所以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电能→ATP 中活跃化学能,C 正确; D.结构①是一种具有 ATP 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大部分 H+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 粒体基质,同时驱动 ATP 合成,D 错误。 故选 D。 10.【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关键是弄清光合作用过程中相关的物质和变化规律和实验数据 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题表表明油菜的黄化突变体叶 绿素 a/b 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及胞间 CO2 浓度升高,但呼吸作用速率和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解答】 A.由表格数据可知,突变体叶片中的胞间 CO2 浓度高 于野生型,因此暗反应不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 率降低的限制因素,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是叶绿素的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 ATP 与[H] 减少,A 正确; B.题表中叶绿素 a/b 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升高,叶绿素减少使叶片呈现黄化色泽,可能的原因是突 变可能抑制叶绿素 a 向叶绿素 b 转化的过程,B 正确; C.叶绿体的 CO2 的消耗速率是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由表格信息可知,突变体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是 5.66+3.60=9.26μmolCO2•m-2•s-1,野生型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 8.13+4.07=12.20μmolCO2•m-2•s-1, 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的 CO2 的消耗速率比野生型低 2.94μmolCO2•m-2•s-1,C 错误; D.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用纸层析法分离 叶片中的色素,D 正确。 故选 C。 11.【答案】BC 【解析】略 12.【答案】ABC 【解析】略 13.【答案】ACD【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根据题意分析,脂质体介导基因转移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可适用于多种动物受体细胞,A 正确; B.根据题意分析,动物细胞膜不会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会产生免疫反应,B 错误; C.根据题意分析,在包裹有正常基因的脂质体表面插入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体内基因靶向治疗,C 正 确; D.根据题意分析,以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转移前要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D 正确。 故选 ACD。 14.【答案】AB 【解析】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与体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都有同源染色体,A 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B 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只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没有发生着丝点分裂,C 错误; D、有丝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D 错误。 故选:AB。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 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 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 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 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重点考查细胞增殖的方式以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的理解,记牢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提高 分析对比能力. 15.【答案】ABD 【解析】【分析】 本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考查细胞融合、染色体变异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等相关 知识,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动物细胞融合也称 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 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 原理基本相同,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常用的诱导因素有电激、 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等。 【解答】 A.与人和小鼠细胞相比,融合细胞含有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说明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A 正确; B.适当的培养基用来选择融合细胞,常用 PEG、灭活病毒和电激来诱导细胞融合,B 正确; C.融合细胞经过培养,可能会产生新的细胞,但不能产生个体,所以不可能实现细胞的全能性,C 错误; D.在丢失人的 1 号染色体的融合细胞中,不能合成人的尿苷单磷酸激酶,说明尿苷单磷酸激酶的基 因很可能在 1 号染色体上,D 正确。 故选 ABD。 16.【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学生对生命历程中各种过程的理 解与掌握。 【解答】 细胞分裂能使人体的细胞进行更新,也能使人体的细胞数量不断增加,表现为个体的生长;细胞分 化使细胞的功能专门化,使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效率更高;细胞衰老淘汰一些功能下降的细胞,完 成组织细胞更新;细胞凋亡使体内的一些细胞在基因组的控制之下自动死亡,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本题叙述是正确的。 故选 A。 17.【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核酸分布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 DNA 和 RNA 的存在场所的掌握。 【解答】 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 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故选 B。 18.【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学生对人体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过程的掌握。 【解答】 人体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 CO2 和 H2O,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有些细胞可进行 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没有 CO2,所以人在运动过程中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全部来自于 有氧呼吸,本题叙述正确。 故选 A。 1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场所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析】 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该种说 法错误。 故选 B。 20.【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要能够识记生物膜 系统的组成以及功能。 【解答】 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作为膜结构,都是选择透过性膜。综上所述,A 正确,B 错误。 故选 A。 21.【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无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特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 确判断。 【解答】 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过程相对有丝分裂简单,综上所述,A 正确,B 错误。 故选 A。 2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析】 克隆羊多利实验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该种说法错误。 故选 B。 23.【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氧呼吸过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 【解析】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 ATP,该种说法正确。 故选 A。 2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教材实验的方法、原理和结论的掌握情况。 【解答】 卡尔文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探究暗反应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为 CO2→C3→CH2O,鲁宾和卡门利 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而非放射性同位素,故此说法错误。 25.【答案】F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酶的作用机理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酶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 关键。 【解答】 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不是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故此说法错误。 26.【答案】(1)突触(2)有些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 (3)葡萄糖和半乳糖 人体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解析】【分析】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通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 经 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 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 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解答】 (1)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存在突触,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 通过突触来完成。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 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 (3)组成乳糖的 2 种单糖是葡萄糖和半乳糖,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 中获取的氨基酸。 故答案为: (1)突触 (2)有些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 (3)葡萄糖和半乳糖 人体细胞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27.【答案】pH 应与细胞质基质的相同,渗透压应与细胞内的相同 细胞质基质组分和线粒体 有 类 囊体膜是 H2O 分解释放 O2 的场所,叶绿体膜破裂不影响类囊体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 (1)该实验要保证能分离到结构和功能正常的细胞器,故溶液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pH 应与细胞质基 质的相同,渗透压应与细胞内的相同。 (2)离心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中主要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在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 解,说明上清液中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此上清液中含有细胞质基质组分和线粒体。 (3)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发生的反应有水的光解:2H2O酶 →4[H]+O2.如 果在适宜溶液中将叶绿体外表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也会有氧气释放,原因是类囊体膜是 H2O 分 解释放 O2 的场所,叶绿体膜破裂不影响类囊体膜的功能。 故答案为: (1)pH 应与细胞质基质的相同,渗透压应与细胞内的相同 (2)细胞质基质组分和线粒体 (3)有 类囊体膜是 H2O 分解释放 O2 的场所,叶绿体膜破裂不影响类囊体膜的功能 【分析】 1、差速离心法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 方法。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①a.水的光解:2H2O酶 →4[H]+O2;b.ATP 的生成:ADP+Pi酶 →ATP。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实验的理解,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的识记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联系能力。 28.【答案】(1)自由扩散 (2)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在 30∽40℃ (3)高温处理(或加热处理)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等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学生对题干信息的理解与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 【解答】 (1)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2)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更快更容易发生。揉捻后还需将茶叶保持在 30∽40℃发酵一段时间,原因是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是 30∽40℃,在此温度下活性最强。 (3)由于细胞破裂后,酶氧化酶催化茶单宁形成茶红素,所以制绿茶时必须先对茶叶进行高温处理 (加热处理)使酶氧化酶失活,不能产生茶红素,才能保持茶叶鲜绿的颜色。 故答案为: (1)自由扩散 (2)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在 30∽40℃ (3)高温处理(或加热处理) 29.【答案】(1)降低自由水含量,从而减缓代谢,减少有机物消耗 (2)减少;细胞进行呼吸消耗有机 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 A—P~P~P (4)不能;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材料是活细胞,龙胆紫不能使其着色(或经龙胆紫染色的细胞已是死 细胞,不能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 (1)大豆要进行晾晒是为了降低自由水含量,从而减缓代谢,减少有机物消耗。 (2)黄豆长出黄豆芽的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原因是细胞进行呼吸消耗有机物,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ATP 的结构简式为 A—P~P~P。 (4)用大豆根部成熟区细胞做实验材料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不能用龙胆紫对其染色,原因 是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材料是活细胞,龙胆紫不能使其着色(或经龙胆紫染色的细胞已是死细胞,不能 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 30.【答案】光反应 ATP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低 叶绿素含量少 【解析】解:(1)图中过程Ⅰ表示的是光反应。 (2)A 是 ATP,③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实验结果表明,与砖厂距离越小,橡胶树叶片的光合速率越低,原因最可能是橡胶叶片中叶绿 素含量少,减弱了对光的吸收。 故答案为: (1)光反应 (2)ATP C3 的还原 (3)低 叶绿素含量少 分析题图:图 1 中①为水的光解,②为二氧化碳的固定,③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A 是 ATP,B 是[H],C 为有机物,Ⅰ为光反应,Ⅱ为暗反应。 由图 2 可知样点与砖厂的距离越近,光合速率越低,叶绿素的含量越低。 本题结合光合过程图及某砖厂排放的废气对橡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坐标图,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 废气对橡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1.【答案】执行情况(或表达) ACDEB CD 92 0 细胞坏死 【解析】解:(1)干细胞和肝脏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相同,但是干细胞内不存在肝脏细胞所特有的 转氨醇,这是因为细胞分化,二者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或表达)不同。 (2)分析图一:A 为间期,C 为前期,D 为中期,E 为后期,B 为末期,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正 确的排序为 ACDEB,其中,B、C、D、E 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数目相等的细胞是 C 前期、 D 中期。 (3)图中 a 染色体加倍,为 92 条,扁桃体绝大多数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不能观察到染色体。 (4)酗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会使肝脏受损,导致肝脏细胞的代谢活动中断,引起细胞死亡,这种 细胞的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坏死 故答案为: (1)执行情况(或表达) (2)ACDEB CD (3)92 0 (4)细胞坏死 1、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 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 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 DNA。 因此,有丝分裂期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数之间的比例为 1:2:2。 3、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 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 害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综合性强, 难度适中。 32.【答案】RuBP (或五碳糖或核酮糖二磷酸) 三碳酸/3-磷酸甘油酸 基粒 RuBP 和 PEP 为维管 束鞘细胞的卡尔文循环提供 CO2 碳反应 脱落酸 高温和高光强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一般植物(C-3 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是由 RuBP 在 RuBP 酶的作用下固定 CO2 生成三碳酸开始,再进一步完成光合作用。 (2)光反应的场所为基粒的类囊体薄膜,由题干信息可知,只有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反应,据此分析 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没有基粒。 (3)C-4 植物光合作用中,叶肉细胞中的 CO2 在 PEP 羧化酶的作用下和 PEP 结合,形成的四碳酸 被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中,四碳酸释放的 CO2 再次被 RuBP 固定生成三碳酸,由此过程可知,四碳 酸的作用是为维管束鞘细胞的卡尔文循环提供 CO2。 (4)在较高温度下,大多数植物为了避免过强的蒸腾散失过多水分,植物叶子中 ABA 的含量增多, 引起气孔关闭,使碳反应中 CO2 供给不足,影响碳反应。高温和高光强会导致气孔关闭,细胞内的 CO2浓度较低,而 C-4 植物的 PEP 与 CO2 的亲和力极高,催化 PEP 与 CO2 结合的酶活性较强,更能适 应较低浓度的 CO2 的环境。 故答案为: (1)RuBP (或五碳糖或核酮糖二磷酸) 三碳酸/3-磷酸甘油酸 (2)基粒 (3)RuBP 和 PEP 为维管束鞘细胞的卡尔文循环提供 CO2 (4)碳反应 脱落酸 高温和高光强 1、C-3 植物就是普通的 RuBP 固定 CO2 生成三碳酸,然后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2、C-4 植物的细胞分化为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在叶肉细胞通过 PEP 羧化酶将 CO2 生成四碳酸 固定下来,再运到维管束鞘细胞中释放 CO2,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卡尔文循环。 本题结合图形,通过 C-4 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考查 C-4 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对题干 信息的理解和对图中过程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根吸收无机盐、细胞分裂、DNA 复制等 气孔 [H]和 ATP 即使在低 CO2 浓度下,C4 植 物叶肉细胞中高效的 PEPC 酶能够利用极低浓度的 CO2,且花环状的结构使得多个叶肉细胞中的 CO2 富集到一个维管束鞘细胞中,使得维管束鞘细胞 CO2 浓度高,在竞争 Rubisco 酶中有优势,抑 制光呼吸 利用基因工程 技术在玉米小麦中引入 C4 途径的相关基因;改造 Rubisco 酶的基因进而改 变 Rubisco 酶结构,使得只特异性结合 CO2 【解析】解:(1)ATP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故 ATP 可用于多种生命活动,如根吸收 无机盐、细胞分裂、DNA 复制等。 (2)植物细胞吸收二氧化碳是从气孔进入细胞。如果蒸腾作用过强,植物失水过多,气孔大量关闭, 导致 CO2 供应减少,此时暗反应受阻。有光照,光反应继续产生[H]和 ATP,此时光呼吸可以消耗光 反应阶段生成的多余的[H]和 ATP,同时光呼吸的最终产物还可以作为暗反应阶段的原料,这是有重 要正面意义的。 (3)此问需要结合两个内容,一是 C4 途径的特点,二是光呼吸的分子机制。首先,C4 的特点是为 Rubisco 酶提供高浓度 CO2.这个实现的条件有两点,①PEP 羧化酶固定 CO2 能力强;②固定的这些 CO2 被花环状结构富集与维管束鞘细胞中。第二,高浓度的 CO2 能够竞争 Rubisco 酶,避免 O2 与 Rubisco 酶结合进而避免光呼吸的产生;所以 C4 植物光呼吸比 C3 植物小很多。 (4)通过基因工程原理,在基因水平上提高水稻、小麦光合作用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利用基因工程技 术在水稻、小麦中引入 C4 途径的相关基因,然后改造 Rubisco 酶的基因进而改变 Rubisco 酶结构, 使得只特异性结合 CO2。 故答案为: (1)根吸收无机盐、细胞分裂、DNA 复制等 (2)气孔[H]和 ATP (3)即使在低 CO 2 浓度下,C4 植物叶肉细胞中高效的 PEPC 酶能够利用极低浓度的 CO2,且花环 状的结构使得多个叶肉细胞中的 CO2 富集到一个维管束鞘细胞中,使得维管束鞘细胞 CO2 浓度高, 在竞争 Rubisco 酶中有优势,抑制光呼吸 (4)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玉米小麦中引入 C4 途径的相关基因;改造 Rubisco 酶的基因进而改变 Rubisco 酶结构,使得只特异性结合 CO2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 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 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光呼吸需要用到 C5 为原料,光合作用在暗反应阶段 又生成了 C5 化合物,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而且光呼吸最终将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成 CO2.光呼吸 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消耗 NADPH 和 ATP。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 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层 次的考查。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