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陕西省西安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ID:245913

大小:52.4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3-3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关于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说:“隐以复意为工。”又 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南朝刘勰所说的“复意”“重旨”,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 多义性。在西方,对诗的多义性也有人谈到过。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所讲的“双意复言 名词”以及“三义”词、“四义”词,就是一个与多义性有关的问题。不过,对多义性的深 入研究,却是 20 世纪以后随着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 符号学认为,许多理论问题都可以通过分析、研究表达这些理论所使用的语言符号,而得到 解决或说明。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作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这 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这就涉及诗歌多义性的问 题了。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理查兹的学生恩普逊,在 1930 年出版了一部书,书名 叫《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它的主旨是说明,为什么对同一首诗的意义会有不同的理解。恩 普逊找出七条原因,归纳为七种类型。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题为《诗多义举例》的文章,就 是用恩普逊的方法分析了四首中国旧诗。可惜朱先生对这个问题没有继续深入地研究,学术 界对这个问题也没有重视,以致今天我们在这方面仍无进展。 ②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研究诗歌特别 是研究诗歌艺术,自然离不开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语义的研究。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 歌艺术,无疑是一条途径。但是,决不能用语义分析代替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 ③诗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多义性不同。词汇学中,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 人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由于语言中 词的数量有限,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 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些意义都是为社会所公认的。 而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意象和意境, 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 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 ④另外,在词汇学里讲词的多义性,是把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加以总 结,指出它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般说来,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歧义是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时需要特别避免的毛病。但是在诗歌里,恰恰要避免词义的单一化,总是尽可能地使词语带 上多种意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取得多义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耐人寻味,就在于这种 复合的作用“诗无达诂”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是不能解释的,那么这句话当然是错误的。 如果从诗的多义性上理解,这句话倒也不无道理。由于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 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这是很自然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的多义性,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他的文学理论专著 中就有所提及。 B. 诗歌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研究诗歌艺术一定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 语义的研究。 C. 诗歌其实就是一种叫“复符号”的符号。“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其实就是诗歌所 包含的意义。 D.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 这是很自然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①段举例子,做阐释,论述了古今中外对文学作品的多义性问题都有所关注。 B. 本文第②段,简单阐述了研究诗歌艺术离不开语言研究,也离不开语义研究的原因。 C. 第③段在论述词汇学中词的多义性与诗歌多义性的区别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D. 本文围绕诗歌的多义性问题,论述了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词的多义性这二者的区别。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朱自清早就用恩普逊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旧诗,因学术界对此不重视故到今天我们在诗歌的 多义性研究方面仍毫无进展。 B. 与词汇学中用词时通常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不同,诗歌中的词只要有歧义,就形成广泛的 联想,从而使诗歌耐人寻味。 C. “诗无达诂”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歌因其词语的多种意义,而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丰富的 想象和联想,则是对诗歌的误读。 D. 贺知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既能让人想象婀娜多姿的柳树,又能让人想到“小 家碧玉”,这就体现出诗歌的多义性。 【答案】1. C 2. C 3. D【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 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 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曲解文意。从原文第①段“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作是一种符号, 叫‘复符号’。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可见,一 些人把诗歌看作是一种符号,且其中折射出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而不能直 接等同。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 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 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 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 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对论证方式的分析错误,第③段在论述词汇学中词的多义性与诗歌多义性的区别时,主 要运用的是对比论证,而不是举例论证。 故选 C。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 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 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 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 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 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 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项,以偏概全,“在诗歌的多义性研究方面仍毫无进展”的原因是“朱先生对这个问题没有 继续深入地研究”,“学术界对这个问题也没有重视”。 的B 项,“只要有歧义,就形成广泛的联想,从而使诗歌耐人寻味”的表述太绝对化了。 C 项,曲解原文,错在“对诗歌的误读”这个地方,原文是“这句话倒也不无道理”,即对“诗 无达诂”这句话是肯定的。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世界范围内关注度最高、代表世界家电产业最高水准的消费电子及家电产品大会(简称 IFA),于今年 9 月 6 日〜11 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办。在 5G 通信技术方面,本次展会最大的重 头戏之一便是华为在 IFA 开幕第一天发布了首款 5G 芯片——麒麟 990。麒麟 990—5G 是全球 首款旗舰 5G SoC,将满足消费者对 5G 体验的追求。在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负责人余承 东指出,麒麟 990 的 AI 性能优势高达 6 倍,能效优势高达 8 倍,自身的 AI 算力在两年内也 提升了 12 倍。在人脸识别的使用场景下,麒麟 990—5G 能够使应用效能提高 24 倍。在国外 的手机评测网站上,媒体人纷纷表示苹果已经落后于华为,毫无亮点,均期待即将在德国慕 尼黑发布的华为 mate30 系列手机。 总而言之,在今年的 IFA 展上,中国品牌展区可谓群星闪耀,百花齐放。许多国产品牌 产品从外观设计到创新技术,均走在世界前列。 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在未来全球产业格局当中,要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更强的竞争力,关 键还是要继续提高自身的能力,特别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摘编自《“中国智造”群星闪耀》) 材料二: 2019 年 9 月 11 日,国内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位于广东珠海的香山海洋科技港正式 建成,并将于年底投入使用,将成为粤港澳三地乃至国内海上无人系统与海洋智能装备设计、 研发、试验的公共技术服务与创新孵化平台,打造智慧海洋产业创新高地。 香山海洋科技港重点围绕无人船与海洋智能装备产业链布局,聚集人工智能、先进装备 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海上无人系统与智能装备设计、研发、试验、应用及产学 研用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助推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是粤港澳三地联合进行科技创新的 基地。 珠海依托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加强与港澳的合作,通过陆续出台围绕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强对港澳高新技术产业的吸引。 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静华认为:香港和澳门有创新的资源,希望把创新创业人才引进 来,在珠海、在香山海洋科技港创业孵化,与以云洲智能为代表的珠海高新科技企业进行产 学研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动能。 (摘编自《国内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建成》) 材料三: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 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 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专家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挖掘创新潜能。尽快建立 更高效的经费使用机制、更科学的科技评价体系、更合理的薪酬体系、更完善的知识产权保 护制度,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环境,充分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 潜能。另外, 下大力气持久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切实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能力,才能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激 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没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任何创新都不可持续。”中南大学教 授邱冠周院士说,科技强国首先是人才强国,只有让人才各展所长,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源 源释放。面向未来,要形成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体制,让更多的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得到合理 回报,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摘编自《中国科技竞争力创新动能源源不断后劲十足》) 4. 下列对材料二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9 年在广东珠海建成的国内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是粤港澳三地联合进行科技创新 的基地。 B. 香山海洋科技港以无人船与海洋智能装备产业链为中心布局,为推动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提 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C. 珠海凭借制造业优势,加强与港澳的合作,通过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增强对港澳高新技术 产业的吸引。 D. 珠海香山海洋科技港引进香港和澳门创业创新人才进行产学研合作.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创新动能。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在介绍 IFA 柏林会展上中国品牌的亮相惊艳全场,许多国产品牌产品的外观设计、 创新技术均居世界前列。 B. 华为在 IFA 开幕第一天发布的首款 5G 芯片麒麟 990,能够使应用效能提高 24 倍,媒体人认 为在 5G 通信技术方面已经赶超苹果。 C. 材料三阐述在科技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的背景下,我国需要深化改革,充分挖掘创 新潜能,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D. 综合三则材料可知,我国的一些创新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科技发展处于重要时期,面向未 来,需建设一支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 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提高中国未来的科技竞争力。 【答案】4. D 5. B 6. (1)出台优惠政策,深化改革,挖掘创新潜能;完善相关机制、体系、制度,营造创新环 境,激发创新潜能。(2)提高自身的能力,特别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3)实现核心技 术自主可控和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4)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 战略地位,引进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团队,进行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创新动能激发科技人 才的创新活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比较的能力。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两种做法。一 般说来分两步走:第一步,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地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 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画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二步, 比较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文中信息。必须掌握设置干扰项的方式,找准原文的关键词句,细 心与题干对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比对:①是否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混淆;②是否偶 然、必然混淆;③是否指代混淆,是否主客颠倒,是否偷换概念;④是否现实和设想混淆;⑤ 是否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混淆,是否无中生有;⑥是否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 关系颠倒。 D 项,“珠海香山海洋科技港引进香港和澳门创业创新人才进行产学研合作,提升了粤港澳大 湾区科技创新动能”错误。原文信息是“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静华认为:香港和澳门 有创新的资源,希望把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来,在珠海、在香山海洋科技港创业孵化,与以云 洲智能为代表的珠海高新科技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动能”,可见选项时态有误,文中只是“希望”,未然说成已然。D 项错误。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 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 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 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B 项,“媒体人认为在 5G 通信技术方面已经赶超苹果”,错误。原文信息是“在国外的手机评 测网站上,媒体人纷纷表示苹果已经落后于华为,毫无亮点,均期待即将在德国慕尼黑发布 的华为 mate30 系列手机”,可见选项信息扩展了范围,遗漏了文本中的限制语“在国外的手 机评测网站上”,另外文本中是泛指“苹果落后于华为”,到了选项说成“在 5G 通信技术方面 已经赶超苹果”,偷换概念张冠李戴。B 项错误。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 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 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题干为“请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提高中国未来的科技竞争力”,“概述”有别于“简要分析”和“概 括”,意思是从大的方面加以分类、汇总、整合,适当展开分析,不必举例子,借于“简析” 和“概括”间。 (1)出台优惠政策,深化改革,挖掘创新潜能;完善相关机制、体系、制度,营造创新环境, 激发创新潜能:材料二“珠海依托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加强与港澳的合作,通过陆续出台围 绕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强对港澳高新技术产业的吸引”;材 料三“专家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挖掘创新潜能。尽快建立 更高效的经费使用机制、更科学的科技评价体系、更合理的薪酬体系、更完善的知识产权保 护制度,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环境,充分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巨大 潜能”。 (2)提高自身的能力,特别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材料一“李东生认为,中国企业在未 来全球产业格局当中,要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更强的竞争力,关键还是要继续提高自身的能 力,特别是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材料二中“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静华认为:香港和澳门有创新的资源,希望把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来,在珠海、在香山海洋科技港创业孵化, 与以云洲智能为代表的珠海高新科技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动能”。 (3)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材料三“另 外, 下大力气持久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切实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才 能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激发科技人 才的创新活力”。 (4)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引进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团队,进行产学研合作, 提升科技创新动能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材料三“没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任何创新 都不可持续。”中南大学教授邱冠周院士说,科技强国首先是人才强国,只有让人才各展所长, 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源源释放。面向未来,要形成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体制,让更多的科技 人才通过创新得到合理回报,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打下坚实的人才基 础”。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 (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 筛选所需信息。 (3)将题干、选项、信息源进行对照和比较,鉴别真伪信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木瓜树的主人 黎衍俊 节日的晚上,远处天空烟花万重,城里高楼霓虹辉闪,公园里花灯耀眼,游人如织…… 我走在公园的大道上。 “来散步啦?”环卫阿姨向我打招呼。 “哎,没放假呀?”我说。 “是的,每年这个时候,最忙。凡是大家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最忙。”她笑着说。 “明天再扫吧,你该回去了,今天过节,家人在等着呢。” “不急,今天活多,要晚一点,家人都习惯了。” 我几乎每晚都和她相遇。是啊,都习惯了,连逢年过节都习惯了。 都习惯了,天天一个样,土黄色的工作服,头戴帽子,脸庞围着纱巾,戴着口罩,身后一辆垃圾车“陪伴”着,不离不弃,手上扫帚有节奏地舞蹈,地上的树叶沙沙地响。她带着 黄昏走向深处,街灯又把她从街角中拉出来,身影亮亮长长…… 一天,台风将来,我参与检查街道安全工作。在一大树底下,我又遇见她,捧着一盅白 粥,美美地喝着。她向我打招呼,我感到愕然,以为她认错人。看到她身边的那把扫帚和垃 圾车时,我才醒悟:“是你呀,认不出来啊,刚吃午饭?” “是的。”她笑得很甜,吃得很香。也许是习惯了,一点不矜持。 这是我第一次见她真容。此时的地已脱下工作服,摘下帽子、纱巾和口罩,露出盘着的 黑发,贴着汗水的刘海下,是一张端庄的脸庞。 我笑着说:“原来你还这么年轻,好漂亮!” “哄我开心哆! 还年轻,快五十了,成老太婆啰!”她哈哈笑起来。 “这个时候吃的算哪餐?” “是午餐。早餐五点,午餐一点,晚餐八点。” “现在几点,知道吗?快三点啦。 “前段路垃圾多,刚扫到这里。”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棵树龄已长,绿叶婆安,树上鸟儿翻飞,叽叽喳喳地间,树下一群 阿姨在聊天…… 几天后,我胃不舒服,老中医说野木瓜花对肠胃好,城边村有。吩咐我去找。我在村里 转来转去,天色迷蒙时才在村边偏僻的一座平房前找到。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躲在深 处,之前的台风对它影响不大。 我走到屋前,正想敲门,村路上一位阿姨拉着垃圾车,乒乒乓乓地向屋前走来。阿姨开 口:“你好,你找谁呀?” “想找木瓜树的主人。”我笑着回答。 “找这树主人干吗?我就是。”她回到门前,安放好车,解下头上的帽子、纱巾,走近 我:“哇,是你啊,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 “哎呀,阿姨,你家在这?” “租的房子。进去坐坐吧,我爱人在。” 她随手推开门,打亮厅里的灯。我难挡她的热情,也跟了进去。 此时,厨房传出声音:“回来了,菜马上好,准备吃饭。” 她笑着回答:“有客人呢。” “好,客人来了,快坐,一起吃饭。”我说明来意,并告诉她,晚饭早就吃过了。阿姨说:“你坐下吧!”她爱人也很好客。盛 情难却,我坐下来打量这房子。这是三间红砖瓦房,旁边厨房另建,瓦面陈旧,但墙壁亮白, 地板光洁;家具简单,整齐大方,房间的布置给人宽敞明亮的感觉。“房子偏僻点,但每月 租金三百元,便宜。”她指指厅里分出的一个小间又说道:“这是儿子的房间,他到省城读 大学了。” 此时,她爱人开始上菜,三菜一汤:肉片汤,一青菜,一煎蛋,一盘炒花生。阿姨从房 间端出两杯酒,笑着说:“这是药酒,我爱人每天都要喝上一杯,你也尝尝。” “对,好酒、好酒,我们一起喝。”她爱人勤劳,敦厚热情,耿直语快,看出来他是家 里的“主厨”。 席间,阿姨边吃边说。夫妻俩年近五十,原先家在乡下。和爱人一起来做环卫工人是为 了陪上高中的儿子读书。儿子懂事,勤奋,成绩好,中考考上城里一中。夫妻俩担心孩子生 活难以自理,决定放弃农耕,进城来打工陪读。还好孩子很争气。前年考上国家重点大学, 夫妻俩陪读工夫没白费。 我问工作状况,她说:“每天早晨六点早饭后开工,晚上七点多收工,习惯了,不觉得 累。比起大老板大演员那上百上千万是低了,但我们本事到这儿了,工资够生活就行了,不 求太多。”她爱人负责清扫另外一个单元,力气大点,完成工作早些,做饭和家务活他全包 了。她摸摸爱人的肩膀加上一句:“老公比我辛苦,他还是家里的‘火头军’,里里外外他管 着。”说完又哈哈笑起来,笑声穿过瓦缝,在夜空飘荡。 屋外静悄悄,偶尔传来野鹤声音;屋里暖融融,酒香、菜香和笑声交织着,我心也醉了。 她爱人夹一个荷包蛋放在我的碗里:“专讲不喝不行,来,我们干杯!” …… 我告辞。阿姨说:“台风刚过,路面垃圾多,还要加班,我们一块送你出去。” 到街上有几里路,我捧着美丽的木瓜花,跟着他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岔路口处, 我向他们轻轻地招手,他们也向我招招手告别。我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走往街灯的深处。 (有删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用简笔描写晚上城市的欢乐情景,交代了下文“我”与“阿姨”相遇的背景。 B. 小说连用四个“都习惯了”,表明“我”与“阿姨”“两人生活上都是按部就班地过日子。 C. 小说画线处屋内的热闹与屋外的寂静形成对比,突出“阿姨”一家知足常乐,珍惜眼前生 活。D. 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的手法对“阿姨”的丈夫进行刻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8. 小说中的“阿姨”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9. 文中的木瓜花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认真负责、勤劳。不管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都要把工作任务完成后才休 息。②知足、随遇而安。对因工作而打乱了正常作息时间,没有埋怨,而是逐渐“习惯”。③ 待人热情、真诚。与“我”多次主动打招呼,邀请“我”到她家做客。④关爱、体贴家人。 进城陪儿子读书,体贴丈夫。 9. 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老中医吩咐“我”去找木瓜花,使“我”有机会在阿姨家做客, 进一步了解她及其家人。②衬托人物形象。衬托“阿姨”和她的丈夫平凡而美好的形象,小 说写“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躲在深处”是象征“阿姨”及其丈夫虽不惹人注意,但对 生活充满信心、乐观,而且心灵美好的形象。③升华小说主题。借以表达“我”对如“阿姨” 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的敬佩、赞美之情。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 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 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 其次,要明确题干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B 项,四个“都习 惯了”是写“阿姨”对打扫卫生工作的特点了解和对这份工作形成的生活规律变化的适应, 最后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对“阿姨”工作认真负责的一种肯定,但并不包括“我”按 部就班地过日子这一点。 故选 B。 【8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的能力。这需要对作品的情节进行 梳理,找出和人物相关的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如下几步走:一是总 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文章中 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 三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然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本题要求简要分析 “小说中 的‘阿姨’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善于从有关“她”的具体情节去归纳,同时要注意用四 字短语归纳。具体来说:从不管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都要把工作任务完成后才休息可看出她认真负责、勤劳的特点。从对因工作而打乱了正常作息时间,没有埋怨,而是逐渐“习惯” 可提炼出:知足、随遇而安的特点。从她对“我”多次主动打招呼,并邀请“我”到她家做 客可归纳出:待人热情、真诚的特点。从进城陪儿子读书和体贴丈夫等情节可看出她关爱、 体贴家人的特点。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文本中的重要事物或关键语句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概括能力。做小说题, 一定要紧扣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去分析与思考。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作 答时围绕三要素再结合主题思想、读者层面的表达效果等,角度就比较多元了。本题要求“简 要分析文中的木瓜花有什么作用”。 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老中医吩咐“我”去找“木瓜花”, 使“我”有机会在“阿姨”家做客,从而进一步了解她及其家人。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通 过写“木瓜花”塑造了“阿姨”和她的丈夫平凡而美好的形象,小说写“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 美,躲在深处”是象征“阿姨”及其丈夫虽不惹人注意,但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而且心 灵美好的形象。从升华小说主题的看,通过写“木瓜花”能表达“我”对像“阿姨”这样的 普通劳动者的敬佩、赞美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 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 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 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 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 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 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 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 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 然。”河东狮子,指柳氏也。坡又尝醉中与季常书云:“一绝乞秀英君。”想是其妾小字。 黄鲁直①元祜中有与季常简曰:“审柳夫人时须医药,今已安平否?公暮年来想渐求淸净之 乐,姬媵无新进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邪?”又一贴云:“承谕老境情味,法当如此, 所苦既不妨游观山川,自可损药石,调护起居饮食而已。河东夫人亦能怜老大,一任放不解 事邪?”则柳氏之妒名,固彰着于外,是以二公皆言之云。 (选自《容斋三笔•卷三》) 【注】①黄鲁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奉 B. 余谪居于黄 谪:恰好 C. 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吃惊注视的样子 D. 审柳夫人时须医药 审:知悉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B. 前十有九年余/ 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C.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D.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山子血气方刚,崇尚侠义。年轻时,方山子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侠肝义胆,乡里 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 B. 方山子远离尘世,隐居不仕。方山子住茅草屋,吃素食,隐居在山中。他家里四壁萧条, 妻子和奴仆却洋洋得意. C. 方山子精于骑射,武艺髙强。方山子曾带着随从去西山游猎,只见他拉紧缰绳,跃马向前, 一箭射中飞翔中的喜鹊。 D. 方山子折节读书,有志用世。随着年龄的增长,方山子一改少年时的志趣行为,开始发奋 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在(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 【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赏 识。 (2)他喜欢结交宾客,爱好蓄养乐妓,然而他 妻子柳氏非常凶狠善妒。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注意词语前后搭 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考生答题时注意提防文言 选项中常出现的以今释古的陷阱和现象。 B 项,“谪:恰好”错误,依据“余谪居于黄”,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可知“谪”意为:贬 官、贬谪。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 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句间逻辑关系来断句。 画波浪线的句子意思是:十九年前,我在岐山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 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 考生据此抓住动词及动词支配的主语宾语等,还要分析人物的转换。“前十有九年”是时间 状语,“在岐山”是地点状语,“见”是动词,但是都没有主语,故“余”只能作为主语“我” 来理解,故“余”如果断在“前十有九年”里,句子缺主语,故排除 BC; 而“见”的对象是“方山子”和“两骑”,故“见方山子从两骑”之间不能断句,故排除 CD。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 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 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 B 项,“方山子住茅草屋,吃素食,隐居在山中”和“他家里四壁萧条,妻子和奴仆却洋洋得 意”错误,依据语段一的第一段“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第 的二段“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可知,方山子是晚年才“住茅草屋,吃素食, 隐居在山中”;且选项“妻子和奴仆却洋洋得意”错误,“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应理解为: 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 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 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 的落实。 (1)稍:逐渐;折节:改变志趣;驰骋:驰名、闻名;然:然而;不遇:没有得到赏识。 (2)好:喜欢(结交);畜:蓄养。然:然而;绝:非常;凶妒:凶狠善妒。 【点睛】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 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兼词等往往都被设置为得分点,一 定要依据前后语境补充出相应的主语、宾语、介词等,对难翻译的地方,要依据语境的提示, 结合逻辑事理合理推出。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 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 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 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 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 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 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 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 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 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 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 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 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 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 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 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陈慥,字季常,是陈公弼的儿子,隐居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的岐亭山,自称是“龙丘先 生”,又起名叫“方山子”。他喜欢结交宾客,爱好蓄养乐妓,然而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 所以苏东坡有诗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 然。”河东狮子,指的就是柳氏。苏东坡又曾在醉中给陈季常写信说:“寄一首绝句求得到 秀英君。”想来秀英君可能是陈季常妾的小字。黄庭坚在北宋哲宗元赪年间有写给陈季常的 书简,说:“详知柳夫人不断用药,现在已安康平复了吗?您晚年想逐渐寻求清静的生活乐趣, 美妾没有新的增加,那么柳夫人还有什么烦恼以至于生病呢?”又有一贴写道:“承蒙您告诉 老境的情趣,做法应当像您说的那样,苦闷时不妨游览一下山川风光,自然可以起到减少药 石、调护起居饮食的作用。河东夫人也还能够哀怜您年龄老大,任随您放荡不通世故吗?”可 见柳氏的妒名,早就彰著于外了,所以苏轼、黄庭坚二公都谈到了这事。 (选自《容斋三笔•卷三》)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入瞿塘峡①白居易 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 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拔稔②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③。 【注】①此诗是诗人贬官忠州路上过三峡时所作。②稔:纤夫拉船用的竹纤。③滟滪堆:江 中巨大石礁。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夜上信难哉!”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瞿塘峡的艰险,奠定了全诗基调。 B.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两岸山峰比作“双屏”,将天空比作“匹练”。 C. 颔联一个“合”字凸显两岸崖壁的险狭,一个“开”字凸显天空的辽阔。 D. 颈联“逆风”“惊浪”描写了瞿塘峡行船时风大浪急的危险场景。 15. 尾联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 【答案】14. C 15.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之深重,而李 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设问、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愁之绵长。“欲 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表现的是仕途失意,前途难料的忧愁,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现的是一个亡国之君无穷的哀怨忧愁。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等能力。做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要 考虑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 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C 项,“天如匹练开”意思是仰头看天,就像一匹细长 白绸那样展开着,因此“‘开’字凸 显天空的辽阔”说法错误。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和手法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 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 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另外,对于诗歌中常见的比喻、拟人、借代、排 比、对偶、夸张等手法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在对瞿塘峡的奇险和惊险的描写基础上,尾联“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联系诗人的不幸 遭遇,写出了诗人心灵的振颤和沦落的哀愁。诗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说自己的愁绪比江中巨 大石礁还要高,写出了愁之深重;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 设问、比喻的手法,自问自答,把自己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写出了愁之绵长。“欲识愁多 少,高于滟滪堆”不只是因瞿塘峡的艰险而发出的叹息,它一语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自 己因仕途蹭蹬、命运坎坷而发出的人生叹喟,表现的是仕途失意、途难料的忧愁;而李煜的“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现的是一个亡国之君无穷的哀怨忧愁。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 的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 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 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 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 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过人才智与丰功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 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和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三顾频烦天下计 (2). 两朝开济老臣心 (3). 霓为衣兮风为马 (4). 虎鼓瑟兮鸾回车 (5). 覆压三百余里 (6). 隔离天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的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既要 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1)依据“高 度概括诸葛亮过人才智与丰功伟业的两句”,容易推知答案;(2)依据“李白善于描写想象 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令 人叹为观止”,容易推知答案;(3)依据“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 楼阁之高的句子”,容易推知答案。本题易错字:烦、霓、兮、瑟、鸾、覆。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一种“西技”,图画课在世纪初的新学中 。沿着经世致用的晚清实学潮流,二 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备受画家所推崇的。两代文化启蒙者,从 康有为、梁启超到陈独秀、吕微,都倡导美术的写实主义。在后者那里,“写实”不仅是一 种技术,更是一种新文化。“画家必须用写实主义,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 不落古人窠白。”陈独秀将写实与发挥“天才”、标榜自我独立性________,强调“写实”的 精神内涵。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写实主义从原来的追求绘画逼真效果,提升到具有“科 学与民主”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写生是讲究科学性的行为,自我摹写和自我表达是民主的表现。在这种背景下,人物写生、透视素描、明暗造型,都具有文化性、精神性含义。至此, ( )。肖像画与个人主义时代的自我张扬相呼应,拓展出一片新天地。美术教育既是一门 人文教育,又是一门技术性相当强的课程。一种用画面摹写景观,摹写人事万物的技能。这 种技能的掌握让人的表达_________,技术促进了觉醒。 在技术的协助下,自我摹写变得 _________,自画像也开始流行。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举重若轻 一概而论 为虎作伥 轻而易举 B. 举足轻重 相提并论 如虎添翼 轻而易举 C. 举重若轻 一概而论 如虎添翼 得心应手 D. 举足轻重 相提并论 为虎作伥 得心应手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沿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是完 全备受画家推崇的。 B. 沿着经世致用的晚清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是画 家所推崇的。 C. 沿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承受 画家推崇。 D. 沿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备受 画家推崇。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对肖像画的理解进入一个新阶段,尤其是绘画 B. 人们对肖像画尤其是绘画的理解,进入一个新阶段 C. 人们对绘画尤其是肖像画的理解,进入一个新阶段 D. 人们对绘画以及肖像画的理解都进入一个新阶段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词语)中不同的语素或 整个成语(词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看对象,近 义成语(词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词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成语(词语)用于书面, 有的用于口语。(5)看功能,近义成语(词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举重若轻”: 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比喻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简言之,指 能力强。“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简言之,地位重要。 语境是讲“图画课在世纪初的新学中”的地位重要,故此处应选“举足轻重”。从而排除AC。“一 概而论”:指处理事情、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一同看待。“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 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此处指同等看待。原文是“陈独秀将写实与发 挥“天才”、标榜自我独立性”等观点“相提并论”。“为虎作伥”:旧时迷信传说,被老虎 咬死的人变成的鬼,会引诱人来给老虎吃,这种鬼叫伥。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帮助恶人干 坏事。含贬义。“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比喻增添力量,使强大的更加强大, 或使凶恶的更加凶恶,即该词侧重于表示作用的递增。原句是“这种技能的掌握让人的表达” 显然是更进一步的意思,故此处适用“如虎添翼”,从而排除D。再看其余词语:“轻而易 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毫不费力。“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 艺纯熟,心手相应。前文有“技术的协助”,强调事情容易做,故选“轻而易举”。综合以上 分析: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 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 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 画横线的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本题适合排除法。 A 项,“完全”与“备受”语义重复; B 项,“经世致用的晚清实学湖流”,定语位置不当,“晚清”表领属关系,应放“经世致用” 前;C 项,“承受”与“推崇”搭配不当。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 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 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此题 适合用排除法。根据文意,句子强调“进入一个新阶段”,突出的是对“肖像画”的理解而不 是“绘画”,从而排除AB 两项;从逻辑角度来看,“绘画”与“肖像画”是大小包含概念,不能并列,所以排除 D 项。 故选 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研究表明,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损伤与颈部的血液流动有关,并出现了正相关(指自变 量增长,因变量也跟着增长)关系,一旦患者的病情有所加重,____,引发颈部斑块。可见, 治疗患者颈部的斑块也是消除患者眼底出血的另一重要方式。中医上对患者的治疗讲求的是 标本兼治,即把整体和局部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的诊治。中医的诊治过程往往将患者的疾 病分为阴虚模式、气阴两虚模式以及阴阳两虚模式三种。眼底出血可划分为气阴两虚模式, 毛细血管中的淤血指的是患者体内的痰湿,而视网膜的损伤指的是水肿,____,就形成了我 们可见的痰瘀。因此,医生在临床诊疗上,____,还需要格外重视患者体内的气血养神。 【答案】 (1). ①必然影响其颈部的血液流动 (2). ②痰湿和水肿同时出现 (3). ③不 仅需要重视患者的外在疾病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考查语言运用中的简明、连贯、得体。补写语句题,就是要求所补写的句 子与原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我们做这种题关键是要抓住话题中心,梳理出整 段文字的脉络,更要巧妙地把握句中的关联词。同时,还要根据语段的表达方式,到底是议 论性的文字还是说明性的文字,还是记叙描写类的。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文字组合、 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本题是一段科普性的说明文字,介绍了“糖尿病”引发的视网 膜损伤与颈部的血液流动之间呈正相关的病理关系,特别提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第 一空前面有“一旦患者的病情有所加重”的文字,后文肯定要呼应这个表假设的“一旦”,从 关联词来看,“一旦”与“就”或“必然”相搭配,再从后文“引发颈部斑块”得知,肯定 是血液流动受阻所致,故第一空可填:必然影响其颈部的血液流动;第二空前面说“眼底出 血可划分为气阴两虚模式,毛细血管中的淤血指的是患者体内的痰湿,而视网膜的损伤指的 是水肿”,而后文有关键词“痰瘀”,说明第二空是两种情形同时兼具,即可填:痰湿和水肿 同时出现。最后,一空总结句,表明医生在临床诊疗的时候,从一个“还需要格外重视患者 体内的气血养神”,说明前面是讲对“外在疾病”的重视和处理。故第三空可填:不仅需要重 视患者的外在疾病。这个“不仅需要”正与后面的“还需要”相呼应。 【点睛】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理清上下 文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善于借助关联词来帮助推敲。(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比如分号、冒号等的具体作用。(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字。 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向中国代表表示:“我们希望在月球部署外层空间监测系统,探索外 层空间,并期待在小行星安全领域进行国际合作。让我们一起合作吧。”他还谈到了两国的 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以及在电子元件生产方面可能的合作。他 称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没有政治障碍。“我们已准备好向联合企业迈进,共同建立一个联合遥 感卫星星座来共同占领这个市场,最终能够将地球高精度扫描结果商业化。” 【答案】①俄航天局表示将与中国在小行星安全领城进行合作;②两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有合 作可能;③两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没有政治障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 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 句话新闻拟写原则: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 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新闻压缩一定要抓住主要事实,本则新闻是俄罗斯航天 局局长向中国代表的发言。围绕的内容可概括为:“中俄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项目及意 向”。做这个题需要一句一句地梳理出关键信息。第一句的关键词是“中俄”“小行星安全领 城”“国际合作”;第二句话的关键字眼是:“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可 能合作”;第三句关键点:“相关领域”“联合企业”“无政治障碍”。 【点睛】压缩语段,要善于提取关键词,即高频、核心词语。归纳时要言简意赅。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古诗,根据要求写作。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 1199 年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 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基础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这首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 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语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一步一脚印,登 上山顶,方能看见脚下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一步一脚印,斩断荆棘,方能踏上铺满鲜花的 康庄大道;一步一脚印,越过荒漠,方能欣赏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理想再美好,没有行动 起来付诸实践,那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行动起来,才会收获缤纷落英,迎来一路芬芳。 实践是避免失败的千金良方。陆游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 何知识想要运用到现实中,就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纸上谈兵无疑是痴人说梦,最终往往一 无所获或招致失败。历史上长平之战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 扩年轻时就熟读兵法,善于谈兵,连他父亲也难不倒他。长平之战中赵王让赵括替廉颇为将。 然而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 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积极筹 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在长平之战中,赵括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 处理,结果赵军大败,赵括也被后人所耻笑。回看历史上的能臣良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 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实战,才带军冲锋,成功地保家卫国,青史留名。 实践是探索真知、钻研智慧的必由之路。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没有哪一项伟大的成就 不是在反反复复的实践钻研中得出的。成功地制服了夺走无数人生命的病魔——天花的伟大 医生爱德华•琴纳,在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乡村进行实践工作。在近 20 年的时间里,他一边行 医一边经常到奶牛场,仔细观察奶牛生牛痘,牛痘又怎样感染到人的身上,人感染了牛痘之 后又有哪些症状。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接种牛痘,再接种天花,实验成功。尔后又在一个小 男孩身上实验,结果又是安然无恙。自此,人们终于发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打败了这个可 怕的病魔。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泡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法拉第为了得到磁与电之间的关系, 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进行着实验。无数的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当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理 论时,也曾受到国人的不解和质疑,但随着香港、澳门的迅速繁荣,实践性地尝试“一国两 制”后,最终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大陆与港澳及台湾问题的最好方式。当我们心存疑 虑时,不可妄下结论,而应当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是否正确。真正的真理,经过实践的反复检 验,不仅不会黯淡,反而会穿透时光的雾霭,熠熠生辉。 实践是理想的实现方式。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太史公,为了实践著书立传的理想,从二十岁开始便游历天下。他的足迹到过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 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过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 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 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 沅湘,西至崆峒。壮游的实践经历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最终写出“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千古名作。理想是彼岸的灼灼花开,而实践正是泅渡浩渺烟波 的迎风之帆。 蝴蝶可以轻舞飞扬,只因承受了旁人不能忍受的破茧之痛;苍鹰可以飞上苍穹,只因接 受了旁人无可比及的训练;帝王蛾可以称王,只因经历了旁人无法理解的挣扎。实践是一种 追求,一种信念,一种无畏,一种越过沙漠看到绿洲的快乐。 天地有大美,却将其藏于深山,封于绝壁,以虎豹断其路,以荆棘塞其途,风沙漫漫,雨雪 凄凄,只有那些能吃大苦,肯付出行动真正去实践的人才能探寻到。心中藏一弯明月,便不 惧烟火红尘,世事迷离,行走的脚印会为我们拂去世俗的尘埃,让我们在路途中淡若清风, 自在安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 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 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 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 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小儿子陆聿的。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 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 一番事业。后两句,强调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 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 纸上谈兵,要“亲身实践”。审题的关键是把握这首诗的含意,考生可从自己的成长经历或身 边的亲朋好友中取材,写成一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叙事类文章,适当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 如能做到叙事生动细腻,写人凸显个性,感悟自然深刻,则可写成一篇优秀的叙事类文章。 考生还可以从知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入手,以抒情或议论为主,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抒发 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力求做到说理透彻而让人信服,语言自然、富有文采,能彰显自己独特的写作个性。 立意角度: (1)学者贵于行; (2)只读书不实践往往徒劳无功; (4)不能只满足于书本知识,还应注重“躬行”; (5)真正有学问的人,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 素材积累: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 2.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3.顾炎武,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 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他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 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 《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 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正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努力,顾炎武终于成为了一代通 儒,为后世景仰和膜拜。 4.何驽博士上中学时就喜欢语文、英语和历史,特别是对文物考古一直很感兴趣。1981 年, 他义无反顾地选择考古专业,考入了北京大学考古系。2001 年 7 月提前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业 的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但他更愿意到考古一线。后来,他 主动要求下基层。在湖北荆州工作期间,他撰写了《中国文明起源考古研究思考点滴》等 50 余篇有价值的论文。他常给同事们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印证 较大和深奥的理论,就必须到考古实践中去,掌握大量的考古实证,只有到都城遗址去考古, 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 结构层次: 这是一段引语式的材料。由陆游于公元 1199 年于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一首诗生发开去。这 首诗中,最经典的句子莫过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这两句话的 意思是书本上的东西毕竟是理论的东西,要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检验知识的正 确性,从而更加完善知识体系。这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想和做”、“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 一的问题。从诗人的本意来看,重点更在于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行文的过程中,首先 指出为什么要“躬行”,正文部分具体分析“躬行”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躬行”。最后, 号召广大青年朋友,除了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要深刻地体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句至理名言,在生活与工作中多亲力亲为,少一些空想和闭门造车。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