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暾已上窗
朝暾:刚出来的太阳。
B.昔日佳作,今成谶语矣
谶语:指事后应验的预言。
C.饮则酹地
酹地:将酒洒在地上以祭祀鬼神。
D.兄于河畔视之,亭午,有女子渡河……
亭午:太阳中午照着亭子。
解析:D项,亭午:正中午。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知君乃骚雅士 B.生谋移植其家
C.要当以为长耳 D.语甚凄楚
解析:C项,“长”通“常”。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日就萎悴 B.醒而异之
C.星驰至山 D.生笑拥之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B项,意动用法,以……为异;C项,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D项,名词作状语,笑着。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适逢先生80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共贺恩师高寿。
B.对您的厚爱,我深表感谢,但我是不材之木,恐怕有负先生的厚望。
C.我才微学浅,驽马铅刀,恐不能担此重任。
D.对学生话剧团要上马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解析:“鼎力”,敬辞,多在表示请托或感谢时使用。
答案:D
二、阅读鉴赏(38分)
- 6 -
(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香玉》一文,回答问题。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诘之,不言,但有呜咽 ________________
(2)从容近就,女亦不避 ________________
(3)有时不寝遂去,生亦听之 ________________
(4)免似香玉被恶人夺去,贻恨百年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诘问,追问;(2)不慌不忙;(3)听凭,任凭;(4)遗留。
6.当黄生知道香玉是花妖后,他有什么反应?得知香玉死掉,又有什么反应?表现了黄生怎样的心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黄生原不知道香玉与绛雪是花妖,在得知蓝氏掘走了“白牡丹”后,才知道香玉乃是花妖。但他并不因为她是异类而震惊、厌恶,而是“怅惋不已”,“怅惋”的是不早知,未能及早地保护,这是真正的爱情。又听说牡丹到蓝家后,“日就萎悴”,他就“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洟,表现了他对香玉生死不渝的深情。
7.绛雪与黄生的交往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开始绛雪不见黄生,香玉死后,黄生对香玉生死不渝的深情,改变了绛雪的看法,净化了绛雪的心灵。香玉死了,绛雪来吊,与黄生和诗,情投意合,但“以情不以淫”。绛雪这种深沉的感情感化了黄生,使黄生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使他化庸俗为高尚,化鄙亵为纯洁,两人成为良友,相伴度过没有香玉的日子。她和黄生的爱情更着重于精神上的结合。
8.你认为绛雪是个怎样的女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答案:绛雪是个“冷美人”,她作为香玉的姐姐、黄生的挚友,和香玉、黄生共谱一曲爱情之歌。她为耐冬所化,友善清雅,贞静自持。她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不是一个寻常女子所为。她忠于爱情,至死与黄生、香玉共守一生,同生同死。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形象,也是一个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的美好形象。
(二)课外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生弼教,字明允,燕人也。家贫,从副将军贾绾做记室。泊舟洞庭,适猪婆龙浮水面,贾射之中背,获之。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生恻然心动,请于贾而释之。携有金疮药,戏敷患处,纵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没。
后年余,生北归,复经洞庭,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木而止。援岸方升,有浮尸继至,则其僮仆。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醒然顿苏。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有二女郎乘骏马来,生不敢前。有男子步驰,似是驭卒,因就问之。答曰:“此西湖主猎首山也。”生述所来,且告之馁。驭卒解裹粮授之,嘱云:“宜即远避,犯驾当死!”生惧,疾趋下山。
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生与僮潜伏花丛中。忽闻人语纷挐,少间来曰:“王妃请陈郎入。”生伏地稽首,妃急起曳之曰:“我非君子,无以有今日。婢辈无知,致忤佳客,罪何可赎!”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日方暮,妃命引生就帐。数十妖姬扶公主交拜。生曰:“羁旅之臣,反赐姻好,实非所望。”公主曰:“妾母,湖君妃子,乃扬江王女。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郎勿以非类见疑。妾从龙君得长生诀,愿与郎共之。”生乃悟为神人。生叹曰:“馈食者谁?”曰:“阿念,亦妾腹心。”生曰:“何以报德?”笑曰:“侍君有日,徐图塞责未晚耳。”
居数日,生虑家中无耗,悬念綦切,乃先以平安书遣仆归。家中闻洞庭舟覆,妻子缞绖已年余矣。仆归,始知不死,而音问梗塞,终恐漂泊难返。又半载,生忽至,裘马甚都,囊中金宝充盈。由此富有巨万,声色豪奢,世家所不能及。
(节选自《聊斋志异·西湖主》,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适猪婆龙浮水面 适:恰当,正巧
B.生述所来,且告之馁 馁:害怕
C.婢辈无知,致忤佳客 忤:违逆,冒犯
D.妃命引生就帐 引:领,带
解析:B项,馁:饥饿。
答案:B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6 -
A.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B.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C.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D.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解析:根据上文语境,可知“即设”和“华筵”表达的意思比较完整,故排除C、D项;“故”一般在句首,有时在句末,由此可排除B项,再者“生茫然不解其故”意思比较明确,而且与上文的语意相关联。另外,“再造之恩”和“恨无所报”的意思分别为“救命之恩”和“很遗憾没有机会报答”,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排除B、D项。
答案:A
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生家里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作记室。有一次,贾将军射中洞庭湖中的一条猪婆龙,陈生看到猪婆龙的样子很可怜,心生怜悯,请求贾绾放了它。
B.陈生再次经过洞庭湖时遇大风翻船,幸而抓住竹箱得以保命。饥饿难耐之时,得到马夫的帮助,马夫打开包裹,送给陈生食物。
C.陈生被王妃请入。原来,陈生当年救过的猪婆龙是洞庭湖君的王妃,陈生因而得到王妃的盛情款待。王妃把侍女赐予陈生。
D.陈生惦念家人,于是写书信委派仆人送信,以免家人牵挂。他的家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船后,一直以为他已经死了,直到仆人回来,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
解析:C项,王妃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陈生,不是侍女。
答案:C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醒然顿苏。(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陈生用力将他拖上岸来,忽然,仆人的身体微微动了一下,陈生高兴地抚摸他。不一会儿,他吐了几斗水出来,顿时苏醒了过来。
- 6 -
(2)去年她回娘家,偶然游到湖上,被流箭射中。承蒙你相救才得以逃脱,免于灾祸,你又赐刀伤药,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一直记在心中。
参考译文:
书生陈弼教,字明允,燕地人。他家里很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作记室。(陈生和贾绾)坐的船停在洞庭湖,正巧一条猪婆龙浮出水面,贾绾一箭射去,正中猪婆龙的背部,捕获了它。猪婆龙被拴在船桅上,奄奄一息,嘴巴还一张一合的,似乎在请求援救。陈生可怜它,动了善心,便请求贾绾放了猪婆龙。他随身带着金疮药,闹着玩儿似的把药涂在猪婆龙的伤口上,然后把它放入水中,它浮游了好一会儿,消失不见了。
过了一年多,陈生回北方,再次经过洞庭湖时,大风吹翻了船。陈生幸运地抓住了一个竹箱子,漂泊了一整夜,被湖边的树枝挂住才停了下来。他刚爬到岸上,就有一具尸体跟着漂了过来,竟是他的仆人。陈生用力将他拖上岸来,忽然,仆人的身体微微动了一下,陈生高兴地抚摸他。不一会儿,他吐了几斗水出来,顿时苏醒了过来。而此时,他们饥肠辘辘,饿得不能忍受。有两个女子骑着骏马飞驰而来,陈生不敢再往前走。这时有个男子跑了过来,看样子是个马夫,陈生便走过去向他打听,马夫说:“这是西湖主在首山打猎。”陈生讲了自己的经历,并且告诉他自己和仆人都很饿。马夫解开包裹,拿出干粮给他,并嘱咐说:“应该马上远远躲开,触犯了西湖主应当被定死罪!”陈生很害怕,快速跑下了山。
山下,茂密的树林中隐隐约约有殿阁,走近看,又像是豪门贵族的园亭。穿过小亭,几乎没有人影。陈生于是猜测这里靠近闺房,心里害怕,不敢再往里走了。一会儿,听见从大门外传来马蹄声,似乎有女子的说笑声,陈生和仆人忙藏到花丛里。忽然听到人声嘈杂,过了一会儿,有人过来,说:“王妃请陈郎进去。”陈生进去后急忙跪地叩头,王妃忙起身拉起他来,说:“我如果没有你,不会有今天。丫鬟们无知,以至于冒犯了贵客,罪不可赎!”随即摆下丰盛的酒席,让陈生用雕花的酒杯喝酒。陈生十分迷茫,不知是什么缘故。王妃说:“救命之恩,常常遗憾没有机会报答。今晚就让我的亲生女儿侍奉你。”
天刚晚,王妃就命人领着陈生去新房。几十个妖艳的女子扶着公主和陈生交拜。陈生说:“我是寄身在外的人,反而赐给了我好姻缘,实在没想到。”公主说:“我的母亲是洞庭湖君的妃子,是扬江王的女儿。去年她回娘家,偶然游到湖上,被流箭射中。承蒙你相救才得以逃脱,免于灾祸,你又赐刀伤药,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一直记在心中。你不要因为我是异类而疑虑。我跟着龙君得到了长生秘诀,愿和你共享。”陈生才明白公主是神人。陈生叹息说:“那个给我饭食的人是谁?”公主回答说:“是阿念,也是我的亲信。”陈生问:“怎么报答人家呢?”公主笑着说:“(阿念)侍候你的日子还长着呢,慢慢想办法报答也不迟。”
过了几天,陈生担忧家里得不到自己的消息,会十分挂念,便先写了封平安家信,派自己的仆人送去。家里的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了船,妻子和儿女已经为他戴了一年多的孝了。仆人回来后,家里人才知道他没死,但音讯隔绝,怕陈生最终还是在外漂泊难以返回。又过了半年,陈生忽然回来了。他的衣服马匹都非常漂亮,口袋里装满了金银珠宝。从此陈生家财万贯,吃喝玩乐,豪华奢侈,那些世代显贵的家族都比不上。
- 6 -
三、语言表达(10分)
13.下面一段文字在标点、语法等方面存在三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6分)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写鬼写妖”,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完成“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王六郎》,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1)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写鬼写妖”“刺贪刺虐”“高人一等”“入骨三分”是四个并列的解释成分,所以“内容”后的句号应为分号。“完成”与“目的”动宾不搭配。最后一句“这个评价是否恰当”做“看看”的宾语,不是单独的句子,所以问号应改为句号。
答案:(1)“题材内容”后的句号 分号
(2)“完成” “实现”
(3)“恰当”后的问号 句号
1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当网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与之伴生的,必然是沉迷网络、沉迷网游。国务院法制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引入“网游宵禁”制度,这必然能够有效减少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从而保障未成年人获得正常的休息权利。一旦从源头上减少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再加上家长的教育引导,就必然能够管住孩子沉迷网络。
①“网游宵禁”制度未必能够减少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网游宵禁”制度未必能够保障未成年人正常休息。 ③减少游戏时间和家长教育引导未必能够管住孩子沉迷网络。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