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讲义(共36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版高中语文讲义(共36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共有 3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三言”玉堂春 ‎(时间:40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买卖不济      济:救济 B.辞了三官 辞:告辞 C.并钗钏首饰之类 类:种类 D.舍了他罢 舍:放 解析:济:经营状况好。‎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自三叔去后,朝朝思想 B.你可去见他,好心奉承 C.用意攻书 D.纵然要去,你也看看玉堂春 解析:A项,古义:想念;今义:客观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项,古义:服侍;今义:用好话恭维人。C项,古义:专心;今义:用心,企图。‎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论是《海阔天空》,还是《大地》《喜欢你》,这些脍炙人口的金曲广为传唱。‎ ‎②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③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扼腕;“最美教师”“最美农妇”等舍身救人的事迹,则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④《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写了忠言直谏、疾恶如仇的沈炼和奸臣严嵩父子及其党羽之间的斗争,反映了人民对权奸的憎恨和对为民请命的忠臣的尊重。‎ ‎⑤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 ‎⑥近二十年来,各种语文教学方法纷纷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⑤⑥ D.②④⑤‎ - 5 -‎ 解析:①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使用正确。②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使用正确。③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使用对象不当。④疾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使用正确。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不合语境。⑥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望文生义。‎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解析:A项,否定失当,“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应在“音像制品”后加上“的人或单位”。‎ 答案:C 二、阅读鉴赏(38分)‎ ‎(一)课内阅读(19分)‎ 阅读“玉姐说:‘不要说嘴,咱往那里去?……列位做个证见。’……今后听凭玉堂春嫁人,并与本户无干。立此为照”一部分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5.所选文段表现了玉姐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出于对爱情的维护与执着,玉姐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大胆、机智、泼辣的性格特征。‎ ‎6.所选文段主要表现了谁与谁的矛盾冲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玉姐与亡八、鸨儿的矛盾冲突。揭示了以鸨儿为首的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嘴脸和卑劣品质,歌颂了底层妇女的聪明智慧和高尚品德的主题。‎ ‎7.“三言”善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试就本段分析其具体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语言描写,如“亡八淫妇,你图财杀人,还要说嘴”“不肯思量做生理,只是排局骗别人”……既写出了玉姐对鸨儿的控诉,又体现其性格的泼辣。‎ 细节描写:如“这句就是了。须要写收过王公子财礼银三万两”“若写得不公道,我就扯碎了”,这些描写写出了玉姐的心思缜密、机智的泼辣。‎ ‎8.玉姐说:“亡八淫妇,你图财杀人,还要说嘴?见今皮箱都打开在你家里,银子都拿过了。那王三官不是你谋杀了是那个?”你认为玉姐的这个说法成立吗?请联系全文作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成立。首先鸨儿的最大特点就是唯利是图,她的身份理应让她成为最大的嫌疑人。其次皮箱“有钱”,一般不被人怀疑,因为王三在这之前曾消费过三万银子是实情,说明他确实有钱。再加上此皮箱被打开时在鸨儿家,可谓证据确凿。所以玉姐的说法成立。(2)不成立。首先皮箱被打开不一定证明银子就是鸨儿拿的,况且皮箱“有钱”一直只是王三一人口说而并未打开验证过。其次在钱丢失之前王三与玉姐一直在一起,玉姐也有重大嫌疑。所以玉姐说王三官被鸨儿谋杀了不成立。(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二)课外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节选)‎ 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于是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 装束方完,天色已晓。孙富差家童到船头候信。十娘微窥公子,欣欣似有喜色,乃催公子快去回话,及早兑足银子。公子亲到孙富船中,回复依允。孙富道:“兑银易事,须得丽人妆台为信。”公子又回复了十娘,十娘即指描金文具道:“可便抬去。”孙富喜甚,即将白银一千两,送到公子船中。‎ 十娘亲自检看,足色足数,分毫无爽。乃手把船舷,以手招孙富,道:“方才箱子可暂发来,内有李郎路引一纸,可检还之也。”‎ 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船头之上。十娘取钥开锁,内皆抽屉小箱。十娘叫公子抽第一层来看。只见翠羽明珰,瑶簪宝珥,充牣于中 - 5 -‎ ‎,约值数百金。十娘遽投之江中。李甲与孙富及两船之人,无不惊诧。又命公子再抽一箱,乃玉箫金管;又抽一箱,尽古玉紫金玩器,约值数千金。十娘尽投之于大江中。岸上之人,观者如堵,齐声道:“可惜可惜!”正不知什么缘故。最后又抽一箱,箱中复有一匣。开匣视之,夜明之珠,约有盈把。其他祖母绿,猫儿眼,诸般异宝,目所未睹,莫能定其价之多少。众人齐声喝彩,喧声如雷。十娘又欲投之于江。李甲不觉大悔,抱持十娘痛哭,那孙富也来劝解。‎ 十娘推开公子在一边,向孙富骂道:“我与李郎备尝艰苦,不是容易到此,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一旦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又对李甲道:“妾风尘数年,私有所积,本为终身之计。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首不渝。前出都之际,假托众姊妹相赠,箱中蕴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归见父母,或怜妾有心,收佐中馈,得终委托,生死无憾。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今日当众目之前,开箱出视,使郎君知区区千金,未为难事。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 于是众人聚观者,无不流涕,都唾骂李公子负心薄幸。公子又羞又苦,且悔且泣,方欲向十娘谢罪。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杳无踪影。可惜一个如花似玉的名姬,一旦葬于江鱼之腹。‎ 当时旁观之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慌得李、孙二人手足无措,急叫开船,分途遁去。李甲在舟中,看了千金,转忆十娘,终日愧悔,郁积狂疾,终身不痊。孙富自那日受惊,得病卧床月余,终日见杜十娘在旁诟骂,奄奄而逝。‎ ‎(选自《三言》)‎ ‎9.杜十娘被卖时,“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杜十娘用意修饰自己,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痛苦和不平静的心情。‎ ‎10.杜十娘把“百金”“千金”投之江中,“李甲不觉大悔,抱持十娘痛哭”。你认为李甲“痛哭”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甲后悔早没有发现十娘有那么多财宝,后悔听了坏人的话,后悔把十娘卖了,损失了那么多钱财,所以痛哭。‎ ‎11.对孙富这个人,你是怎样评价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答案:孙富生性风流,心怀奸淫之意,抓住李甲的弱点,巧为谗言,使李甲改变了主意。‎ ‎12.为什么旁观的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小说结尾,写李甲不得善终,孙富不久死去。这样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众人痛恨李甲负心薄情,又痛恨孙富是奸诈小人,巧为谗说,破人姻缘,以致害死了杜十娘。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三、语言表达(10分)‎ ‎13.明人冯梦龙所辑《笑府》中一个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你觉得他应该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呢?阅读下面的故事,完成问题。(4分)‎ 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局。后来,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啊?”棋手说:“三局。”‎ 人们又问:“胜负如何?”‎ 棋手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一篇文章写得生动不生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重要的是,作者对于所写的事物要有深刻的认识。有了这一点,文章无论是义正词严,还是轻松活泼,都会使人体会到内在的思想威力。这是文章生动的基础。没有这一点,仅仅在文字上变花样,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仅仅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还不够,写文章就是要把这种认识表达出来,在这个表达过程中,文章写得生动不生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一方面说,生动的文章就是富有想象力的文章。‎ 解析:本段文字阐述的是如何把文章写得生动。语段可分为两层,“但是”前为一层,讲文章写得生动不生动和作者对所写事物的认识的深浅有关。分析可知,有深刻的认识,文章才可能写得生动,而“没有这一点”显然很难写出生动的文章,故②处应填“是很难把文章写得生动的”之类的句子。“但是”后为另一层,讲表达过程中作者应该怎么做,由后文“生动的文章就是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可知,③处强调的是想象力的重要性,故③处应填“作者是否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力”之类的句子。而“深刻的认识”“想象力”均是作者的素养,故①处应填“和作者多方面的素养有关系”之类的句子。‎ 答案:①和作者多方面的素养有关系 ②是很难把文章写得生动的 ③作者是否充分发挥了他的想象力 - 5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