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共12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考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共12套新人教版)》 共有 1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5‎ ‎1、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年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 多次, 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 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 A.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 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 D.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2、纵观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陆地区为中心到运河为中心,再到晚清以沿海为中心的演变。下列对此现象的述评,准确的是( )‎ 阶段 中心 史实 结论 第一阶段 内陆 ‎①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 ‎④经济中心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政治中心的变动 第二阶段 运河 ‎②大运河的开通,促进洛阳、扬州成为商业都会 第三阶段 沿海 ‎③受工业文明击,上海等沿海新型城市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无为面治”‎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D.商品经济的靠物发展 ‎4、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地区、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经济作物的扩种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5、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东郭成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汉武帝派东郭成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田官营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 )‎ A.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 B.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 5‎ C.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 ‎ D.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 ‎6、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元镇在《织女词》中描述到:“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 A.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B.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C.手工业专业生产水平提高 D.民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密切 ‎7、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手工工场主和雇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 ‎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④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白娘子和许宣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就流传开来,但主人翁的身份却在发生变化。唐宋时期的小说和话本中,许宣这个角色或是盐铁使之子,或是统制(将领)之子,而到明代就变为开药铺的了。这反映了( )‎ A.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文学的内容在不断变化 C.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等级观念不断强化 ‎9、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且缘人贡为名,则中国之体愈尊,而四夷之情愈顺……虽贡厚赉薄,彼亦甘心”。这体现了明朝()‎ A.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B.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C.政府担心外商来华贸易会侵害本国利益 ‎ D.朝贡贸易是为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0、春秋初期大国争霸,“通商惠工”的口号被提出,随后自由商人兴起。大约在战国中期,特別是在秦国商鞅变法时制定了重农与抑商相结合的一套完整政策,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基本国策。这一政策转变的目的是( )‎ A.调整官商与私商的关系 B.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 C.解决政府与商人的矛盾 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5‎ ‎11、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中撰写秦汉至明清的经济时出现模式化体例,分別依次叙述了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土地赋役与租佃制度和商品货币经济的状况。这是因为中国古代(   )‎ A.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严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业经济的稳定性较强 D.农业经济发展领先世界 ‎12、清政府规定,“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这一规定的影响是()‎ 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 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二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嘉靖倭乱”的发生,是明朝“海禁”政策导致的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1567年,嘉靖皇帝痴逝,随后隆庆皇帝即位。隆庆皇帝宣布在津州月港开海,允许津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准贩东、西二洋”,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有人测算,晚明从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七十年代年均约28.5万两,八十年代年均约8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江、新、阔、亭、数等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染织业、制壳业、铁器业、制糖业等行业的发展。‎ ‎——摘编自陈高胜《隆庆开海: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革》‎ 5‎ 材料二 1898年,清廷下话:“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侵占。现当海禁润开,强邻环何,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视舰,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经过新政期间的努力,截至辛寒,中国自开商峰(意即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它与条约口岸的实质区别在于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口岸的政治决策权及行政管理权)的数量已由成成时期的3个增加至19个,如果加上同时期东北开放的16个,其数量已多达35个。‎ ‎——摘编自杨天宏《近代中国自开商峰研究述论》‎ 材料三 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令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候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隆庆开海与晚清自开商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晚清自开商埠。‎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港)设立的作用。‎ 答案 ‎1.D2.A3.C4.D5.C6.B7.B8.C9.B10.B11.A12.D ‎13.(1)材料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材料二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分散性等 (2) 观点:重农抑商。‎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4.(1)背景:海禁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新航路的开辟;明朝政局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影响:白银大量流入,加速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商品大量出口(海外市场的拓展)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异:隆庆开海是一口通商,晚清自开商埠开放地域范围广;隆庆开海主要是因为海禁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晚清自开商埠则是民族危机加深后的调整。‎ 5‎ 同:都顺应了世界潮流,维护了国家利益;密切了中外联系。‎ 评述: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促进口岸城市的近代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国人的危机认同感及对外观念的近代化;‎ 但是晚清自开商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广开口岸”和外国经济势力占优势的不利局面;随着自开商埠的增多和地区的扩大,自开商埠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作用:扩大了对外开放格局;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