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C )(3分)‎ A.浪沫(mò) 雾霭(mái) 汩汩(ɡǔ) 怒不可遏(ě)‎ B.轧花(yà) 砾石(lì) 蠕动(rú) 接踵而至(chónɡ)‎ C.拾级(shè) 翌日(yì) 穹顶(qiónɡ) 纷至沓来(tà)‎ D.草甸(diàn) 矗立(zhù) 翡翠(fěi) 如丝如缕(lǚ)‎ ‎【解析】A项,“雾霭”中的“霭”应读ǎi,“怒不可遏”中的“遏”应读è;B项,“接踵而至”中的“踵”应读zhǒnɡ;D项,“矗立”中的“矗”应读chù。‎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3分)‎ A.喧哗  苍劲  映照  五彩斑澜 B.蔓延  缭绕  颠簸  瞬息万变 C.陡峭  俯瞰  蜿蜒  名符其实 D.霎时  懈怠  恭顺  穿流不息 ‎【解析】A项,“五彩斑澜”应为“五彩斑斓”;C项,“名符其实”应为“名副其实”;D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 B.今年“十一”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地风云变幻,影响了人们出去旅游的心情。‎ C.这位老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虽然退休了,但前往寻医问药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D.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射在千姿百态的雪雕上,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解析】风云变幻: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不能用来形容天气。‎ ‎4.(滨州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 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解析】A项,重复赘余,“停下脚步”和“驻足”重复,删去其一;B项,动宾搭配不当,“开启”和“开辟”对调位置;C项,关联词语不当,“但”改为“也”。‎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________。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________,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6‎ A.《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藏族作家 B.《登勃朗峰》——马克·吐温——法国作家 C.《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藏北游历》‎ D.《壶口瀑布》——梁衡——当代作家 ‎【解析】马克·吐温是美国人。‎ ‎7.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3分)‎ 王明:马上就中考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 李华:王明同学,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汉字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练习书法,劳逸结合,既可以提高书写能力,又可以培养性情,传承中华文化,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你说对吗?‎ 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8.(济宁中考)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主题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如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个字。‎ 毛笔书写的“人”字像打开的书,三本打开的书形成“众”字,刻有繁体“書”字的印章点缀其间,寓意人人读书,开卷有益。‎ ‎(2)下图的通知在格式、内容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 本周五下午三点,特邀知名作家来我校作报告,与广大师生分享读书心得。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报告会。‎ 学校办公室2017年4月19日 ‎①格式上: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两行写在右下方。‎ ‎②内容上:正文应指出报告地点。‎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17分)‎ 白马湖 朱自清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微风飘萧的春日。‎ 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保管一百个人中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坏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据说从前(宋时)有个姓周的骑白马入湖仙去,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这个故事也是一个不坏的故事。假使你乐意搜集,或也可编成一本小书,交北新书局印去。‎ 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也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早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围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本是不相通的,‎ 6‎ 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 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的。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我们几家接连着;丏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话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黑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两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疏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在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惝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只有一层使我愤恨。那里水田多,蚊子太多,而且几乎全闪闪烁烁的是疟蚊子。我们一家都染了疟疾,至今三四年了,还有未断根的。蚊子多,足以减少露坐夜谈或划船夜游的兴致,这未免是美中不足了。‎ 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9.白马湖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3分)‎ 白马湖清静幽雅的景色以及与丏翁等朋友的和谐相处,使作者对这个地方难以忘怀,以至几年后仍念念不忘。‎ ‎10.第二段中,作者屡次提到“不坏”,真的只是“不坏”吗?你怎么理解?(3分)‎ 作者说“不坏”只是一个谦虚而委婉的说法,实际上是“很好”。‎ ‎11.文中第三段,作者用了两个“如你所想到的”,去掉好不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去掉不好。因为作者在这里想表达的语气是很亲切的,仿佛在和老朋友商讨一样,所以用“如你所想到的”。如果去掉的话,就是一种直白的告诉,没有亲切感。‎ ‎12.阅读全文,认真体会下列括号里的词在句中表达的作用。(4分)‎ ‎(1)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 ‎“笼”字写出了雾轻盈、透明的特点,给人以一种缥缈的感觉。‎ ‎(2)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 ‎“滴”字生动、传神地写出春回大地,山上的花草树木受到雨水的润泽,发荣滋长,青葱翠绿的样子。‎ ‎13.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怀念白马湖吗?还有什么?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4分)‎ 不仅仅是怀念白马湖,还怀念自己的朋友。从最后一段“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 6‎ 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可以看出。‎ ‎(二)(15分)‎ 夏日草原 席慕蓉 若是问我,每次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地到了蒙古高原,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我一定会说:“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好的事了!”‎ 有过几次,正当七月,刚好经过蒙古国中央省或者近库布斯固勒省境内那些辽阔美好的草原,我只求能赶快下车走路。‎ 没有比走在无边无际的夏日草原上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了!‎ 首先是视觉上的舒展。‎ 我们的眼睛可以望到无穷远。然而,蒙古的草原又不是平坦开阔到无趣的地步,相反,它总是有着和缓而优美的起伏,像是放大了的微微动荡的海浪,又像是转侧的女体,这里那里总有一些圆润的隆起;总会引诱你想稍微快走几步,好登上眼前这座广阔的丘陵,眺望前方又有些什么新的动向和美丽的线条。‎ 即使有时在更远处真的有比较高大的山脉,那和草原连接起来的山坡坡度也不大,无论是步行或是骑马,都可以从山下从从容容地走到山腰,一路也铺着有如地毯一般的绿草。‎ 草原是广大的圆周,苍天真如一座高不可测的穹顶,以无限宽广的弧度覆盖着大地,而我自己这小小的身体,就是这片天地的圆心。如果我把身体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那极远处微微起伏的地平线也绕着我转一圈而无始无终;也就是说,无论我往前走了多少步,依旧是这个广大圆周的唯一的中心点。‎ 然后就是那云影与天光。‎ 草原上的云朵,有时候又多又大又平整,在蓝天上列队而行,天高云低,风起的时候,一朵一朵依序飞过,那草原就忽明忽暗,人好像走在梦里。一下子所有的青草都闪着金光,逆光处背后的丘陵像镶上了发亮的边线,身体被阳光照得暖烘烘的;然后忽然间所有的颜色都沉静了下来,在云影掠过之处,草色在泛白的灰绿和透明的青绿之间挪移,风也凉多了,像擦了薄荷油一样。‎ 然后,还有那难以形容的芳香!‎ 那不只是青草的清香而已,而是混合着好几种香草的草叶被压折碰触后所发出的香气。在刚刚站定时还不太显著,不过,只要一开始往前走,每迈一步就会马上有一股翻腾而起的独特的芳香,弥漫在四周。‎ 野生的香草在夏日遍布草原,好几种香味混合之后,那强烈的芳香如药酒又如甘泉那样地提神醒脑,沁人心脾,进入每一种感觉细胞的最深处,让生命苏醒,让我忘记了所有的疲劳困顿,只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当然明白我的祖先在游牧生活里有许多的艰难之处,可是,七八月间,时当草原的盛夏,阳光静好,青草繁茂,鹰雕从云层下低飞掠过,草丛间被我们的脚步惊扰起来的蚱蜢和草虫,在身前弹跳得好远,还不断发出“嘎”的鸣叫,旷野无人,只有轻柔的风声,这里,应该就是天堂了吧?‎ 草原深处,有时会遇见一泓弯泉极尽曲折地流过。小河的流水清澈,河中长长的水草顺着水流的流势,忽左忽右轻轻摆荡,连几颗小石子的滚动也看得清清楚楚;薄暮时分,从山腰往下眺望,那样一条狭窄弯曲的河流映着天空的霞光,像一条灰紫色的发亮的缎带,在暗绿的旷野上蜿蜒伸展,不知道从何处起始,到何处终结。然而,我深信,几千年来我的祖先们所追求的“水草丰美”,应该就是这样了吧?‎ ‎14.说说看,文章开头第一、二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3分)‎ 第一、二段使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6‎ 给行文定下了欢畅的情感基调。‎ ‎15.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日草原的?作者的感受是什么?(4分)‎ 视觉舒展,云影与天光,草的芳香;作者的感受是欢畅快意。‎ ‎16.“夏日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更令人难忘的欢畅快意”,请你说说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欢畅快意”表达出来的。(4分)‎ 作者在文章开头运用一个设问将读者的视野和思绪带入“七八月的草原”,然后从视觉描绘了草原特有的云影与天光,再从嗅觉上描绘了草的芳香,最后思古绘今,表达了对夏日草原的赞美之情。‎ ‎1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蒙古草原比作“海浪”“女体”,生动形象地写出草原优美的起伏、壮阔的形态以及柔美的线条,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三)(11分)‎ 贝多芬传(节选)‎ 他身材矮胖,脖子粗壮,一副运动员的骨架,红砖色的宽大脸庞,只是到了晚年,皮肤才变得萎黄和病态,尤其是冬天,远离田野、足不出户时,更是如此。他前额宽广且隆起,深黑色的头发异常浓密,乱蓬蓬地竖着,似乎从未梳理过,颇像“美杜莎的蛇发”。他眼中燃烧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使见到他的人无不为之震惊,但大多数人辨别不出其中细微的差别。‎ 因为这双眼睛闪烁着一种野性的光芒,衬上古铜色而略显悲壮的脸,看上去像是黑的,其实是蓝灰色。一旦感情冲动或者生气,这双小且深陷的眼睛便突然睁大,眼珠在眼眶中滴溜溜地转动,如实地反映出其中全部思想。他忧郁的目光常常转向上空。阔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真是狮子的相貌!嘴倒长得颇秀气,但下唇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刚劲有力,似乎可以磕碎核桃,右下巴有个深深的小窝,使整个面部显得古怪而不对称。据莫舍勒斯说,“他的微笑很美,谈话时神态亲切可爱。而笑起来却不讨人喜欢,粗鲁、难看,而且短促”,好像那种对快乐不甚习惯的笑。他脸上的表情总是落落寡合,仿佛患了“无法治愈的忧郁症”。1825年,雷尔斯托普曾说,看到他温柔的眼睛里那种极度痛苦的神情,好不容易才忍住没让眼泪流下来。一年以后,勃劳恩·封·勃劳恩塔尔在一家啤酒店遇见他,他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根长长的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晚年时愈来愈常见的姿态。一位朋友和他说话。他凄然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记录本,像聋子经常做的那样,尖着嗓子叫对方把想说的话写出来。他面部表情常常变化,有时因抓住了突如其来的灵感,哪怕在大街上,那表情也会让行人吓一大跳;有时无意中撞见他坐在钢琴面前,“整个脸部肌肉膨起,血脉奋张,狠巴巴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唇抖动着,像把鬼神召来却又请不走的魔法师”。十足一个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尤里乌斯·贝内狄克特说是“李尔王”。‎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波恩的一所破房子简陋的小阁楼上。他原籍弗朗德勒,父亲是个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佣,一个厨师的女儿,最初嫁给一个官宦之家的侍从,丈夫死后跟了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充满艰辛,缺少家庭温暖,不像莫扎特有家人的呵护。从一开始,生活于他就是一场悲壮的战斗。他父亲想开发他的音乐天赋,好把他当神童来炫耀。儿子刚4岁,父亲就一连几个小时把他钉在羽管键琴面前,或者把他关在房间里,‎ 6‎ 逼着他练小提琴。繁重的作业把他累得死去活来,差一点让他恨死了音乐这门艺术,以致必得使用暴力才能强迫他学下去。贝多芬从少年时代便需为生计发愁,不得不过早地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11岁那年,他加入剧院的乐队。13岁当上管风琴乐手。1787年,他失去了他所热爱的母亲。“她对我那么慈祥,那么值得我爱,她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啊!当我能够喊出母亲这个温馨的名字,而她又听得见的时候,有谁能比我更幸福呢?”她是患肺病死的,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这种病,常常感到不舒服。除此以外,他还患有比病更折磨人的忧郁症。17岁时,他已经是一家之长,担负起两个弟弟的教育之责。酗酒的父亲无法撑持门户,他只好羞惭地请求剧院让他的父亲退休。人家担心做父亲的拿了钱去挥霍,便将退休金交给儿子。这些伤心事在他内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幸他在波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感情上的依傍。他一直非常珍惜勃罗宁一家的情谊。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奥诺尔比贝多芬小两岁。贝多芬教她音乐和诗歌。她成了他儿时的友伴,两人之间也许产生过感情。后来,埃莱奥诺尔嫁给了韦格勒医生。韦格勒医生也成了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终生维持着恬静的君子之交,这一点,从韦格勒和埃莱奥诺尔与他来往的书信中可以看得出来。‎ ‎18.选文一开始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作者从身材写到面庞,从毛发写到眼睛,从五官写到表情,细腻生动地展示了贝多芬与众不同的体貌特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世界,显示出人物的遭遇和生活经历。‎ ‎19.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主要内容。(3分)‎ 介绍贝多芬的身世及悲惨凄凉中也有温馨的童年时代。‎ ‎20.我国先贤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贝多芬的身上得到了深刻体现。请以贝多芬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精神实质的。(4分)‎ 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佳作。‎ 三、作文(50分)‎ ‎21.请将题目《走,让我们一起____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